CN111345235B -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5235B
CN111345235B CN202010322468.8A CN202010322468A CN111345235B CN 111345235 B CN111345235 B CN 111345235B CN 202010322468 A CN202010322468 A CN 202010322468A CN 111345235 B CN111345235 B CN 111345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body
pipe
port
tissue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24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5235A (zh
Inventor
吴正景
高文
燕亚飞
高屹典
潘晓东
苏永涛
韩冰
姚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3224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5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气型组培瓶,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所述组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在所述瓶体上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伸入瓶体内,另一端暴露在瓶体外;所述通气管伸入瓶体内的一端位于瓶体的上端;在所述通气管暴露在瓶体外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通气膜。本发明通过在组培瓶瓶体上设置通气管,利用所述通气管进行组培瓶的气体交换,在保湿、污染控制和植物生长影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培瓶。
背景技术
组培瓶,是用于种子幼芽品种培育或植物组织培养的一种玻璃或塑料包装容器,组培瓶对于植物类组织的培育有很大的作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由于周期短、占用空间小、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植物组织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因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污染并滋生霉菌等微生物;容器内湿度过高、透气性差,易造成玻璃化现象。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样式的组培瓶,常用的是在瓶体上配置密封盖或透气盖。采用密封盖,透气性差,难以进行气体交换,不利于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而采用透气盖,所述透气盖通常是在密封盖的盖体上设置滤膜,这样组培用的组培瓶,可依靠瓶盖上设置的滤膜式结构进行气体交换,但是所用的滤膜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而且常常因摩擦、触碰、老化等原因发生破损,因而造成污染现象,导致材料丢失、污染率提高等。滤膜结构也影响了顶部光照进入瓶内的数量。
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063732.0公开了“一种金线莲组培瓶”,在瓶盖上设置换气过滤装置,所述换气过滤装置包括一呈“L”型的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贯穿盖体顶部,另一端收容于盖体内,所述气体管道是换气的主体,为增强除菌效果,所述气体管道内部设置有石棉网和玻璃纤维层。对于这种装置,一般气体管道的内径约为盖体内径的1/3-1/2,内径较宽,气体管道一方面透气、一方面除菌,而除菌主要是通过设置在气体管道内的石棉网和玻璃纤维层实现的。缺陷在于:石棉网和玻璃纤维素层长时间使用后除菌效果下降,需要经常更换;换气过滤装置设置在瓶盖上,位于植物上方,石棉网和玻璃纤维素膜会降低光照进入量,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空气从上方进入,细菌易从上往下落入气体管道或瓶体内,增加污染概率。
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1521016.7公开了一种用于组培瓶的瓶盖以及组培瓶,在瓶盖本体的内腔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瓶盖本体的盖顶内壁连接,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悬空设置;在通气管的内腔内安装有滤膜;还设有与通气管连通的通气端头,通气端头上设置通气孔,通气孔设置在通气端头的侧壁上以防止灰尘落入。但是,通气管设置在瓶盖上,无论通气孔设置在侧壁上还是顶壁上,空气整体都是从上往下进入瓶体内,灰尘由于颗粒较大容易被阻隔,但是细菌等因为较小,即使经过滤膜过滤,仍可能会通过通气管落入瓶体内,而且,滤膜设置在内径较大的通气管内,同样存在遮挡光照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在瓶盖上设置通气管,机动空间大且方便安装,且为了提高除菌效果,通气管一般都是与除菌滤膜配合使用,除菌滤膜设置在通气管内,但是除菌滤膜结构也影响光照,进而可能影响植株发育;而且,在瓶盖上设置通气管道,空气进入瓶体的整体方向为从上往下,即使经滤膜过滤,仍然可能存在未被过滤掉的细菌并可能落入瓶体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型组培瓶,通过在组培瓶瓶体上设置通气管,利用所述通气管进行组培瓶的气体交换,同时依靠通气管的进气方向、长度、弯曲度和细度实现微生物防控,在保湿、污染控制和植物生长影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在所述瓶体上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开口,包括内端口、外端口和管体;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口伸入瓶体内,外端口暴露在瓶体外;所述内端口位于瓶体的上端,所述外端口位于瓶体的下端;所述通气管的内径小于1mm;在所述外端口处设有通气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管的管体横切面为圆形、扁圆或方形。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口由瓶体侧壁水平伸入瓶体内,外端口朝向为垂直向下或水平朝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管的管体紧贴瓶体的外侧壁设置或包设在瓶体的甁壁内。避免组培瓶在搬运过程中由碰撞产生的破坏,同时方便组培瓶的刷洗等操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弯曲或回折。尽量保证通气管管体的长度和弯曲度,以提高防污染效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管的管体为直管或弯曲管。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组培瓶瓶体上设置通气管,可以由通气管进行组培瓶的气体交换,首先,通气管的外端口位于瓶体的下端,内端口位于瓶体的上端,气体由外端口进入,总体流入方向为从下往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在通气管内流通过程中受重力影响下落回外端口,减少污染的可能性,而且,通气管内径小于1mm,通气管的内端口和外端口之间有一定的长度和弯曲度,更进一步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可以在实现气体交换的同时保证避免污染的发生。同时,将通气管设置在瓶体上,通气管较细,内部也不用填充过滤膜,对光照的影响较小。本发明所述组培瓶在保湿、污染控制和植物生长影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设置时尽量保证通气管的长度,以降低污染的可能。在通气管的外端口处设有通气膜,能防止蚊虫等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灰尘或外界微生物的影响。所述通气管和通气膜在保湿、污染控制和对植物生长影响方面,有益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组培瓶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3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4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5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5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6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7所述组培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瓶盖;3、通气管;301、内端口;302、外端口;303、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包括瓶盖2和瓶体1,所述瓶盖2的材质为塑料,所述瓶体1的材质为玻璃。在所述瓶体1上设置通气管3,通气管的材质与瓶体相同,所述通气管3一端伸入瓶体1内,端口为内端口301;另一端在瓶体1外,端口为外端口302;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设有通气膜。所述内端口301位于瓶体1的上端近瓶口处,所述外端口302位于瓶体1的下端。
所述内端口301开口向瓶内,由甁壁侧壁水平伸入;外端口302开口向瓶外,方向朝下或水平向外。
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3横切面可以是圆形、扁圆、方形等。
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3紧贴瓶体1的外侧壁设置或包设在瓶体1的甁壁内。具体可采用的方式为:所述瓶体1可以设置成局部瓶壁加厚,加厚的甁壁内形成内外连通的通道,即为通气管3的管道;或将加厚甁壁内凹,然后将通气管3设置在凹陷处,避免通气管3凸出于瓶体1最外侧壁,方便搬运、降低碰撞损害率;或加厚甁壁内中空,所述通气管3设在在所述中空空间内。这样可以避免组培瓶在搬运过程中由碰撞产生的破坏,同时方便组培瓶的刷洗等操作。
所述通气管3为上端弯曲或回折结构,以提高防污染效果。所述管体为直管或弯曲管。当管体为弯曲管时,可以增加通气管的弯曲度,提高防污染效果。
所述通气管3的内径小于1mm。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1和2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的两端开口,包括内端口301、外端口302和管体303;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水平伸入瓶体1内,位于瓶体1内的端口为内端口301;所述通气管3的另一端暴露在瓶体1外,位于瓶体1外的端口为外端口302;所述内端口301位于瓶体1的上端,方便给瓶体1内留足够的空间盛放培养基,同时不妨碍植物组织的不断生长。所述外端口302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管体303紧贴瓶体1设置;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下。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实施例2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3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的两端开口,包括内端口301、外端口302和管体303;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水平伸入瓶体1内,位于瓶体1内的端口为内端口301;所述通气管3的另一端暴露在瓶体1外,位于瓶体1外的端口为外端口302;所述内端口301位于瓶体1的上端,外端口302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瓶体1局部甁壁加厚,所述加厚甁壁向内凹陷,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1位于凹陷处;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向为水平朝外。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实施例3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4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为局部双层瓶壁101,两层所述甁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包设在双层甁壁101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水平伸入瓶体内,位于瓶体1内的端口为内端口301;所述通气管3的另一端暴露在瓶体1外,位于瓶体1外的端口为外端口302;所述内端口301位于瓶体1的上端,所述外端口302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下。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实施例4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5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包括内端口301、外端口302和管体303;所述内端口301从瓶体1的上端水平伸入瓶体1内,所述外端口302暴露在瓶体1外且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3沿瓶体1呈直角弯曲,保证通气管3的长度,提高防污染效果;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向为垂直朝下。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实施例5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6或7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包括内端口301、外端口302和管体303;所述内端口301从瓶体1的上端水平伸入瓶体1内,所述外端口302暴露在瓶体1外且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3沿瓶体1呈锐角弯曲,保证通气管3的长度,提高防污染效果;其中,所述锐角夹角处呈圆角或倒角。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向为垂直朝下。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实施例6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8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包括内端口301、外端口302和管体303;所述内端口301从瓶体1的上端水平伸入瓶体1内,所述外端口302暴露在瓶体1外且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3沿瓶体1呈回折倒U型弯曲,保证通气管3的长度,提高防污染效果;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向为垂直朝下。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实施例7
一种通气管道型组培瓶,如图9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体1上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包括内端口301、外端口302和管体303;所述内端口301从瓶体1的上端水平伸入瓶体1内,所述外端口302暴露在瓶体1外且位于瓶体1的下端;所述通气管3的管体303沿瓶体1呈波浪型弯曲,保证通气管3的长度和弯曲度,提高防污染效果;所述内端口301朝向为水平朝内,外端口302朝向为垂直朝下。在所述外端口302处还设有通气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通气型组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体上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开口,包括内端口、外端口和管体;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口伸入瓶体内,外端口暴露在瓶体外;所述内端口位于瓶体的上端,所述外端口位于瓶体的下端;所述通气管的内径小于1mm;在所述外端口处设有通气膜;
所述通气管的内端口由瓶体侧壁水平伸入瓶体内,外端口朝向为垂直向下或水平朝外;
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弯曲或回折;
所述通气管的管体紧贴瓶体的外侧壁设置或包设在瓶体的甁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气型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管体横切面为圆形、扁圆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气型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管体为直管或弯曲管。
CN202010322468.8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Active CN111345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2468.8A CN111345235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2468.8A CN111345235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235A CN111345235A (zh) 2020-06-30
CN111345235B true CN111345235B (zh) 2022-02-22

Family

ID=7118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2468.8A Active CN111345235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523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70845U (zh) * 2015-12-08 2016-04-20 宁波大学 一种培养藻类丝状体的装置
CN205284511U (zh) * 2016-01-26 2016-06-08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装置
CN209518021U (zh) * 2018-12-17 2019-10-22 刘晓红 一种观赏性食用菌盆景培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235A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5235B (zh) 一种通气型组培瓶
CN209518055U (zh) 一种蓝莓组织培养容器
CN210432542U (zh) 一种金针菇生长培养透气瓶
CN201781796U (zh) 一种虫生真菌培养容器
CN105638424B (zh) 一种家庭多功能生态屋装置
CN205115494U (zh) 一种细胞培养瓶
CN206540244U (zh) 一种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动的室内种植器
CN206620655U (zh) 一种鸡舍通风系统
CN205511406U (zh) 一种上下开口的植物组培瓶
CN212035047U (zh) 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
CN212544897U (zh) 食用菌栽培瓶及其瓶盖
CN205972350U (zh) 一种金针菇培养瓶的瓶盖
CN207284616U (zh) 一种水生植物自动注水种植装置
CN208177240U (zh) 一种植物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1071370Y (zh) 菌种培养专用透气瓶盖
CN205284511U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装置
CN208523451U (zh) 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
CN206669887U (zh) 一种空气净化通风设备
CN211645276U (zh) 一种防污染的培养瓶
CN206165386U (zh) 无土栽培水位控制机构
CN202379984U (zh) 用于培养基生产的试管
CN218596393U (zh) 一种好氧微生物液体培养摇瓶
CN217377843U (zh) 一种透气盖
CN215082758U (zh) 发酵系统用气体灭菌装置
CN215992197U (zh) 一种木耳菌包培养透气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