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2675A -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2675A
CN111342675A CN202010291619.8A CN202010291619A CN111342675A CN 111342675 A CN111342675 A CN 111342675A CN 202010291619 A CN202010291619 A CN 202010291619A CN 111342675 A CN111342675 A CN 111342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urrent
power supply
control modul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16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良海
余智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Tek Electronics Manufacto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Tek Electronics Manufacto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Tek Electronics Manufactor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Tek Electronics Manufactory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16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2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2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2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智能集成控制器包括带载电流检测模块、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逻辑控制模块和功率晶体管,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逻辑控制模块在电源的变压器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并驱动功率管;以对变压器初级电流PWM脉冲调整。当电源电路处于非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调整PWM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或者,当处于连续模式时,可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调整PWM脉冲宽度,以提高电路的电源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现给电池充电之充电器主要包括有两种架构,分别为原边反馈PSR架构和副边反馈架构SSR。但是,无论是原边反馈PSR架构还是副边反馈架构SSR,其采用的电源控制器均采用固定的工作频率工作,当电源电路处于空载时,电源电路损耗较大。且在工作过程中,电源控制器无法对电源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以及不能根据电源电路的工作状态来调节输出PWM脉冲调控信号,以使电源电路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和高效电源转换。
另外,现有的两种架构的电池充电器均存在恒压恒流精度不高。其中,副边反馈架构SSR只能达到恒流精度±5%左右、恒压精度±3-5%左右。原边反馈架构PSR只能达到恒流精度±10%左右、恒压精度±5%左右,没有恒功率功能,且无法工作在恒压CV为0V的工作状态,以及恒压CV范围小,不能小电流输出,从而不能满足电池和马达的驱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充电器。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集成控制器,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包括:
带载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流检测端连接,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
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连接,以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
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连接,以在电源的变压器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
功率晶体管,所述功率管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率晶体管的集电极端用于与电源电路的变压器初级连接,以对变压器初级电流PWM脉冲调整。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
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所述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端、及逻辑控制端连接,以检测到电源电路为空载状态时,降低PWM脉冲频率。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
电流误差检测模块,所述电流误差检测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以将检测电流量与电流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
电流精度校准模块,所述电流精度校准模块分贝与所述电流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电流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流PWM脉冲宽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
电压误差检测模块,所述电压误差检测模块与电压反馈端连接,以将反馈电压量与电压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
电压精度校准模块,所述电压精度校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压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电压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压PWM脉冲宽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线路补偿模块,所述线路补偿模块分别与电压反馈端及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集对输入线电压和变压器电感量差异的补偿输出。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
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流PWM脉冲控制信号;
恒压控制模块,所述恒压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压PWM脉冲控制信号;
恒功率控制模块,所述恒功率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功率PWM脉冲控制信号;
工作模式检测模块,所述工作模式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恒压控制模块、恒功率控制模块和工作模式控制端连接,以采集所述工作模式控制端的设置,选择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恒压控制模块和恒功率控制模块中的一项控制PWM脉冲信号输出。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及功率晶体管连接,以将PWM脉冲功率放大后驱动所述功率晶体管。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
高压启动模块,所述高压启动模块与电源供电端连接,以将高压输入电源转换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
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所述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与所述高压启动模块连接,以将宽范围输入电源转换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还包括:故障保护模块,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向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故障信号;
所述故障保护模块包括过流保护模块、短路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和过压欠压保护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集成电源电路,包括:
交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所述一端连接,以将市电交流电转换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的功率管集电极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以对所述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源稳压,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
初级电压反馈电路,所述初级电压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电源供电端及智能集成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连接,将变压器的辅助电源电压反馈至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以通过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控制脉冲调制的宽度,使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恒压输出;
初级电流反馈电路,所述初级电流反馈电路与智能集成控制器的电流反馈端连接,将电流反馈至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电流反馈端,以通过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控制脉冲调制的宽度,使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恒流输出。
本发明实施通过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逻辑控制模块在电源的变压器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并驱动功率管;以对变压器初级电流PWM脉冲调整。如此,当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识别电源电路处于非连续模式时,可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调整PWM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或者,当识别电源电路处于连续模式时,可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调整PWM脉冲宽度,提高电路的电源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集成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集成控制器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交直流转换电路10;
变压器20;
输出滤波电路30;
智能集成控制器40;
内置高压启动模块401;
芯片供电产生模块402;
工作模式检测模块403;
恒流控制模块404;
恒压控制模块405;
恒功率控制模块406;
电压误差检测模块407;
电压精度校准模块408;
线路补偿模块409;
绿色节能工作识别模块410;
CS带载电流检测模块411;
DCM/CCM模式识别模块412;
电流精度校准模块413;
逻辑控制模块414;
驱动模块415;
故障保护模块416;
功率晶体管417;
初级电压反馈电路50;
初级电流反馈电路60。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一方面,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40,包括:带载电流检测模块、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逻辑控制模块414和功率晶体管417,带载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流检测端连接,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如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带载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流检测端连接,以检测电路的反馈电流量信息,如图1中所示,电阻R2设置在功率晶体管417与参考地之间,以将初级线圈的电流量反馈至带载电流检测模块,并通过变压器20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电流函数比例关系,带载电流检测模块可获取到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输出端的电流量。
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与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连接,以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20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如图2中所示,通过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电流量检测值,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可识别到电源电路处于连续的工作模式,或者是工作在非连续工作模块。
逻辑控制模块414与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连接,以在电源的变压器20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当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识别电源电路处于非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调整PWM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或者,当识别电源电路处于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调整PWM脉冲宽度,以提高电路的电源转换效率。
功率管控制端与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功率晶体管417的集电极端用于与电源电路的变压器20初级连接,以对变压器20初级电流PWM脉冲宽度。通过功率管连接在变压器20初级线圈及参考地之间,并在PWM脉冲信号的控制下,以对变压器20初级线圈的电流进行开断控制。如此,实现电源电路的电流调节输出。
本发明实施通过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20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逻辑控制模块414在电源的变压器20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并驱动功率管;以对变压器20初级电流PWM脉冲宽度。如此,当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识别电源电路处于非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调整PWM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或者,当识别电源电路处于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调整PWM脉冲宽度,提高电路的电源转换效率。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端、及逻辑控制端连接,以检测到电源电路为空载状态时,降低PWM脉冲频率。如图2中所示,通过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对电流检测端的电流量进行检测。如此,可获取到电源电路负载的工作状态,当负载为空载或者轻载时,可调整PWM脉冲的输出频率,以提供电路的整体工作效率。例如,在空载状态下,电源控制器通过打嗝方式降低开关周期次数,来提高系统平均工作效率;或者在轻载10%~25%负载下,电源控制器IC降低开关频率至25~30KHZ的方式提高电源电路整体系统平均工作效率。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电流误差检测模块和电流精度校准模块413,电流误差检测模块与带载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以将检测电流量与电流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电流精度校准模块413分别与电流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通过电流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流PWM脉冲宽度。通过电流误差检测模块将反馈电流量与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以将反馈电流量误差输出至电流精度校准模块413,并通过电流精度校准模块413进行恒流输出的电流校准后,通过调整输出精度恒流PWM脉冲宽度。使得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为高精度恒流输出,输出恒流精度高<±3%。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电压误差检测模块407和电压精度校准模块408,电压误差检测模块407与电压反馈端连接,以将反馈电压量与电压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电压精度校准模块408分别与电压误差检测模块407及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通过电压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压PWM脉冲宽度。通过电压误差检测模块407将反馈电压量与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以将反馈电压量误差输出至电压精度校准模块408,并通过电压精度校准模块408进行恒压输出的电压校准后,通过调整输出精度恒压PWM脉冲宽度。使得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高精度恒压输出,输出恒压精度高<±1%。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线路补偿模块409,线路补偿模块409分别与电压反馈端及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集对输入线电压和变压器20电感量差异的补偿输出。如图2中所示,通过线路补偿模块409针对输入线电压和变压器20电感量差异的补偿,如此保证电源电压的稳定。
参阅图1和图2,智能集成控制还包括:恒流控制模块404、恒压控制模块405、恒功率控制模块406和工作模式检测模块403,恒流控制模块404与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输出恒流PWM脉冲控制信号;恒压控制模块405与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输出恒压PWM脉冲控制信号;恒功率控制模块406与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输出恒功率PWM脉冲控制信号;工作模式检测模块403分别与恒流控制模块404、恒压控制模块405、恒功率控制模块406和工作模式控制端连接,以采集工作模式控制端的设置,选择恒流控制模块404、恒压控制模块405和恒功率控制模块406中的一项控制PWM脉冲信号输出。如图1中所示,通过在工作模式控制端与参考地之间接入配置电容C1,工作模式控制模块通过检测配置电容C1的的阻抗,并根据阻抗值来决定工作模式。例如,通过设置恒流控制模块404、恒压控制模块405或恒功率控制模块406工作,以使得电源电路处于恒流、恒压或恒功率工作模式。如此,在恒流或恒功率模式下电源控制器可工作在恒压CV为0V的工作状态、恒压CV范围大及小电流输出状态,从而满足电池和马达的驱动要求。即如果电池电压到了0V,可输出恒压CV到0V电源,为电池充电。恒压CV范围宽即起充电压1.0V/节,即恒流模式带载范围宽,并可以支持小电流输出<200mA。例如70mA、120mA或150mA。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驱动模块415,驱动模块415分别与逻辑控制模块414及功率晶体管417连接,以将PWM脉冲功率放大后驱动功率晶体管417。通过驱动模块415可更好地对晶体管进行驱动。即使功率管工作在大电流状态,也能很好地进行驱动。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高压启动模块和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高压启动模块与电源供电端连接,以将高压输入电源转换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通过高压启动模块可在电源控制器开始工作时,将输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电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VCC,并为电源控制器供电。电源控制器启动后高压启动模块关闭,变压器20器的辅助线圈供电。另外,可通过功率管的集电极端可引入启动电源电压,并通过内部电阻分别压后作为启动电源电压,如此减少启动电路的外置电阻。
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与高压启动模块连接,以将宽范围输入电源转换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通过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给电源控制器供电电压,且当次级输出电压为0V时,电源控制器IC供电切换至内置高压启动模块401供电。此电源控制器IC的设计VCC供电范围宽5-50V,以保证电源输出恒流电压CV为宽范围。
参阅图2,智能集成控制器40还包括:故障保护模块416,故障保护模块416与逻辑控制模块414连接,以向逻辑控制模块414输出故障信号;也就是说,当检测到有故障时,可向逻辑控制模块414输出故障信号,以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停止输出PWM脉冲调制信号,以使得电路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实现对电源控制器及整体电路的保护。故障保护模块416包括过流保护模块、短路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和过压欠压保护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故障保护模块416,可对电源电路产生的各类故障进行检测,并当故障产生时,通过输出故障检测信号至逻辑控制模块414,以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对PWM脉宽调制信号进行控制。例如,电源控制器IC内部集成了过温保护功能。在电源控制器内部温度达到150℃时,热保护电路动作,电源控制器芯片停止工作;只有当结温低于135度时,电源控制器芯片各模块才能重新开始工作。
参阅图1,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集成电源电路包括:交直流转换电路10、变压器20、上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40、输出滤波电路30、初级电压反馈电路50和初级电流反馈电路60,交直流转换电路10与变压器20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以将市电交流电转换成第一直流电源。
变压器20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变压器20对第一直流电源进行脉冲调节后变压输出。
智能集成控制器40的功率管集电极端与变压器20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功率管对变压器20上的电流进行脉宽调制。
输出滤波电路30与变压器20的次级线圈连接,以对变压器20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源稳压,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输出滤波电路30将变压器20输出的脉冲电压进行滤波后输出,以输出稳定的第二直流电。
所述初级电压反馈50电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20的辅助电源供电端及智能集成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连接,将变压器20的辅助电源电压反馈至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40,以通过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40控制脉冲调制的宽度,使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恒压输出;所述初级电流反馈电路与智能集成控制器40的电流反馈端连接,将电流反馈至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电流反馈端,以通过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40控制脉冲调制的宽度,使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恒流输出。如图1中所示,通过初级电压反馈电路50和初级电流反馈电路60,从而可将变压器20的初级电流和电压反馈至电源控制器,以通过电源控制器进行恒流恒压输出。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智能集成电源电路,当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识别电源电路处于非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调整PWM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或者,当识别电源电路处于连续模式时,可通过逻辑控制模块414调整PWM脉冲宽度,提高电路的电源转换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载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流检测端连接,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
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连接,以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
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连接,以在电源的变压器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
功率晶体管,所述功率管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率晶体管的集电极端用于与电源电路的变压器初级连接,以对变压器初级电流PWM脉冲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所述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端、及逻辑控制端连接,以检测到电源电路为空载状态时,降低PWM脉冲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误差检测模块,所述电流误差检测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以将检测电流量与电流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
电流精度校准模块,所述电流精度校准模块分贝与所述电流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电流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流PWM脉冲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压误差检测模块,所述电压误差检测模块与电压反馈端连接,以将反馈电压量与电压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
电压精度校准模块,所述电压精度校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压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电压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压PWM脉冲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补偿模块,所述线路补偿模块分别与电压反馈端及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对输入线电压和变压器电感量差异的补偿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流PWM脉冲控制信号;
恒压控制模块,所述恒压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压PWM脉冲控制信号;
恒功率控制模块,所述恒功率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功率PWM脉冲控制信号;
工作模式检测模块,所述工作模式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恒压控制模块、恒功率控制模块和工作模式控制端连接,以采集所述工作模式控制端的设置,选择所述恒流控制模块、恒压控制模块和恒功率控制模块中的一项控制PWM脉冲信号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及功率晶体管连接,以将PWM脉冲功率放大后驱动所述功率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压启动模块,所述高压启动模块与电源供电端连接,以将高压输入电源转换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
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所述芯片供电电源产生模块与所述高压启动模块连接,以将宽范围输入电源转换成控制器的供电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故障保护模块,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向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故障信号;
所述故障保护模块包括过流保护模块、短路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和过压欠压保护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智能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所述一端连接,以将市电交流电转换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
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的功率管集电极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以对所述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源稳压,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
初级电压反馈电路,所述初级电压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电源供电端及智能集成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连接,将变压器的辅助电源电压反馈至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以通过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控制脉冲调制的宽度,使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恒压输出;
初级电流反馈电路,所述初级电流反馈电路与智能集成控制器的电流反馈端连接,将电流反馈至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电流反馈端,以通过所述智能集成控制器控制脉冲调制的宽度,使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恒流输出。
CN202010291619.8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Pending CN111342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1619.8A CN111342675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1619.8A CN111342675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2675A true CN111342675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8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1619.8A Pending CN111342675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26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492A (zh) * 2021-07-12 2021-09-10 深圳市助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功率密度智能充电器
TWI812319B (zh) * 2022-01-27 2023-08-11 大陸商昂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快充協定晶片及其系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88463A1 (fr) * 2002-04-18 2003-10-23 Jiang, Tao Source d'alimentation a interrupteur vert presentant une fonction de secours, et son ci
CN103916015A (zh) * 2013-01-08 2014-07-09 产晶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N106992686A (zh) * 2017-05-09 2017-07-28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和非连续模式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9905042A (zh) * 2019-03-20 2019-06-18 深圳市创芯微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212033995U (zh) * 2020-04-14 2020-11-27 深圳市助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88463A1 (fr) * 2002-04-18 2003-10-23 Jiang, Tao Source d'alimentation a interrupteur vert presentant une fonction de secours, et son ci
CN103916015A (zh) * 2013-01-08 2014-07-09 产晶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N106992686A (zh) * 2017-05-09 2017-07-28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和非连续模式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9905042A (zh) * 2019-03-20 2019-06-18 深圳市创芯微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212033995U (zh) * 2020-04-14 2020-11-27 深圳市助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492A (zh) * 2021-07-12 2021-09-10 深圳市助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功率密度智能充电器
TWI812319B (zh) * 2022-01-27 2023-08-11 大陸商昂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快充協定晶片及其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9281B2 (en) Low power los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CN102364859B (zh) 开关电源控制装置及包含该控制装置的反激式开关电源
CN102017378B (zh) 功率转换设备、放电灯镇流器以及前灯镇流器
US20160105095A1 (en) Pfc shutdown circuit for light load
US7821800B2 (en) Power adapter for providing output power limiting and load-dependent voltage regulation
TW201225495A (en) Shunt regulator, flyback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ts output feedback
CN101499675A (zh) 充电电路及电源供应系统
CN102832694A (zh) 大功率ups的辅助电源
CN111342675A (zh)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TW201916561A (zh) 電源轉換器、電源轉換系統及電源轉換器的控制方法
CN212033995U (zh)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CN112928928A (zh) 智能调整输出功率电源芯片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CN202424283U (zh) 一种基于单片三端top22x集成芯片的充电器
US6819575B1 (en) AC/DC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sing direct energy transfer concept
CN111342674A (zh) 一种高效率高集成高可靠性电源控制器及电源电路
CN215934728U (zh) 一种dc/dc变换器及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CN113726175B (zh) 转换装置、控制器及其供电控制方法
CN212572393U (zh) 一种高效率高集成高可靠性电源控制器及电源电路
CN104734507B (zh) 检测掉电与复电的电源控制器、电源供应器及控制方法
CN112034239A (zh) 一体式高压线路电流监测和温度监测装置
CN221202371U (zh)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恒流输出电路
CN217984829U (zh) 一种智能频率折返电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
CN111106660A (zh) 高集成控制芯片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CN215072159U (zh) 智能调整输出功率电源芯片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CN110707918A (zh) 一种集成功率解耦电路的pfc ac/dc变换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