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0336A -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0336A
CN111340336A CN202010092825.6A CN202010092825A CN111340336A CN 111340336 A CN111340336 A CN 111340336A CN 202010092825 A CN202010092825 A CN 202010092825A CN 111340336 A CN111340336 A CN 111340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nergy storage
building
built
b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28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奕城
曹君
林传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n Trill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un Trill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un Trill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un Trill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28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0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0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0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S20: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S30: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S40: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本发明具有能够适应于不同位置,并起到节能效果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公开号为CN10944658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规划和设计、采集数据、建立模型、风速分析、采光分析、三模合一、建筑物材料设计、建筑物设备设计、投影成像;本发明通过采集选定区域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甚至传统生活模式的信息,信息采集更完善,使建筑设计更符合选定区域的实际情况,不会脱离现实,再配合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建模,使模型中区域用地内外环境更协调,避免方案的突兀性,且采集风能、光能数据后,通过BIM技术将风能和光能运用到实际建筑模型中,得出建筑物的最佳位置,便于采集风能光能,将节能理念融入其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需要通过上述分析才能得到建筑物的最佳位置,才能将节能理念融入其中,因此对方案的设计产生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于不同位置,并起到节能效果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S20: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S30: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S40: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定了待建筑位置后,根据该待建筑位置的日照信息,能够有利于分析出该位置的光照情况,能够针对该光照情况调整建筑物的朝向,进而有利于采集光照;通过设置出城设备安装信息,能够在日照以及热量比较充足的情况,对热量进行储存,同时在日照不足或者是天气寒冷时,根据该供暖装置信息控制供暖装置工作,起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能够使得该建筑施工方案符合节能的需求,同时将得到的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对应的待建筑BIM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查看待建筑的三维立体图形,有利于对建筑设计的调整以及问题的发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20包括:
S21:根据所述建筑位置信息获取对应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
S22:将所述日出朝向信息和所述日落朝向信息作为所述日照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建筑位置信息的日出朝向信息以及日落朝向信息,分析出对应的日照信息,能够根据该建筑位置信息的日照信息,调整待建筑的建筑物的方位,提升对日照以及热量的吸收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0包括:
S31:根据所述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生成日照集中区域信息;
S32:根据所述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并根据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生成对应的供暖装置信息;
S33:根据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和所述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能源控制信息连接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日出朝向信息以及日落朝向信息生成该日照集中区域信息,从而根据该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的储能设备安装信息以及供暖装置信息能够符合具体位置的日照情况,进而更大程度利用日照能源,提升储能设备的储能效率,同时更好地控制供暖设备在预定场景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33中,所述能源控制信息包括:
S331: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以及储能剩余量;
S332:当所述储能剩余量低于预设的第一储能阈值时,且所述室外温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生成热能储存消息;
S333:当所述储能剩余量达到预设的第二储能阈值时,生成储能停止消息,且所述第一储能阈值不高于所述第二储能阈值;
S334:当所述所述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生成供热消息,且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不同的储能阈值以及温度阈值,能够自动控制储能设备的储能工作的开始以及停止工作,能够在储能不足是及时补充热源,储能充足时及时停止补充,同时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及时供暖等,提升节能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40包括:
S41:获取预设的BIM建筑构件模型;
S42: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数据,将所述BIM建筑构件模型生成所述待建筑BIM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制BIM建筑构件模型,在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时,将该预制的BIM建筑构件模型组成该待建筑BIM模型,能够提升待建筑BIM模型的生成效率,以及提升待建筑BIM模型与实际建筑物之间的符合程度,有利于施工的进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包括: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日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节能设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BIM模块,用于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定了待建筑位置后,根据该待建筑位置的日照信息,能够有利于分析出该位置的光照情况,能够针对该光照情况调整建筑物的朝向,进而有利于采集光照;通过设置出城设备安装信息,能够在日照以及热量比较充足的情况,对热量进行储存,同时在日照不足或者是天气寒冷时,根据该供暖装置信息控制供暖装置工作,起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能够使得该建筑施工方案符合节能的需求,同时将得到的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对应的待建筑BIM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查看待建筑的三维立体图形,有利于对建筑设计的调整以及问题的发现。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四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能够使得该建筑施工方案符合节能的需求,同时将得到的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对应的待建筑BIM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查看待建筑的三维立体图形,有利于对建筑设计的调整以及问题的发现;
2.根据日出朝向信息以及日落朝向信息生成该日照集中区域信息,从而根据该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的储能设备安装信息以及供暖装置信息能够符合具体位置的日照情况,进而更大程度利用日照能源,提升储能设备的储能效率,同时更好地控制供暖设备在预定场景工作;
3.设置不同的储能阈值以及温度阈值,能够自动控制储能设备的储能工作的开始以及停止工作,能够在储能不足是及时补充热源,储能充足时及时停止补充,同时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及时供暖等,提升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中步骤S20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中步骤S30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中步骤S33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中步骤S40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的一原理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待建筑位置信息是指需要新建的建筑物具体建筑的位置的信息。
具体地,根据建筑的招标信息等相关规划文件中,获取该建筑具体需要建筑的位置的信息,得到该待建筑位置信息。
S20:根据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日照信息是指在待建筑的位置,每日的日照情况的信息。
具体地,根据该待建筑位置信息,采集该位置处每日的日出以及日落时,太阳的路线,进而将该路线作为太阳比较集中的区域,作为该日照信息。
优选地,由于随着季节、节气等变化,每日的日出以及日落时太阳的路线会产生偏移,因此,可以根据该待建筑位置信息当地的历史气象信息,统计出该待建筑位置每年日照充足的时间,例如,从夏至开始一段时间的日照信息。
S30:根据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安装信息是指用于接收并储蓄太阳能的设备,在该待建筑的建筑物中安装的数量以及位置的信息。供暖装置信息是指用于为该待建筑的建筑物进行提供暖气的装置的信息。
具体地,根据该日照信息,在日照相对比较集中的位置,作为安装储能设备的位置,并根据每一储能设备的尺寸,以及该日照信息在该待建筑所占的区域大小,确定该储能设备的数量。其中,该储能设备可以是用于太阳能蓄电池或者是能够存储热能并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进一步地,根据待建筑的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设置供暖装置,并将储能设备的能源存储输出装置,例如蓄电池,连接于建筑物的供暖装置,用于为该供暖装置供电,进而组成该供暖装置信息,优选地,该供暖装置还可以是包括供电装置,用于为建筑物进行供电。
S40: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施工方案是指预先拟定好,用于对该待建筑的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案。待建筑施工方案是指包含有储能设备安装信息以及供暖装置信息的建筑施工方案。建筑BIM模型是指采用BIM技术,通过BIM平台展现出待建筑的建筑物的整体效果的三维模型。
具体地,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待建筑位置后,根据该待建筑位置的日照信息,能够有利于分析出该位置的光照情况,能够针对该光照情况调整建筑物的朝向,进而有利于采集光照;通过设置出城设备安装信息,能够在日照以及热量比较充足的情况,对热量进行储存,同时在日照不足或者是天气寒冷时,根据该供暖装置信息控制供暖装置工作,起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能够使得该建筑施工方案符合节能的需求,同时将得到的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对应的待建筑BIM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查看待建筑的三维立体图形,有利于对建筑设计的调整以及问题的发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中,即根据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根据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对应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日出朝向信息是指在待建筑的位置处,建筑物朝向日出的方向的信息。日落朝向信息是指在待建筑的位置处,建筑物朝向日落下的方向的信息。
具体地,根据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并统计当地一段时间内,例如从夏至开始到秋分或者预定的时间期限内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
S22:将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作为日照信息。
具体的,将统计得到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作为日照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中,即根据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生成日照集中区域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日照集中区域信息是指在待建筑位置处日照集中的区域的信息。
具体的,根据该待建筑位置信息处获取一段时间内,例如1年、3年或者5年内,每年夏至到秋分等天气炎热的季节的吃出朝向信息以及日落朝向信息,进而得到日出以及到日落的太阳的行径路线,统计出该日照集中区域信息。
S32:根据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并根据储能设备安装信息生成对应的供暖装置信息。
具体地,根据该日照集中区域,作为储能设备接收热源以及光源的集中安装位置,进而根据待建筑的建筑物的情况,以及储能设备接收热源已经光源的集中安装位置,得到该储能设备在该建筑物中具体的安装位置,并在确定用于存储由热源以及光源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热源以及电能等)储能设备(如蓄电池)的安装数量以及对应的安装位置后,得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
进一步地,在得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后,根据该储能设备安装信息以及结合建筑物的情况,设置供暖装置的数量以及每一供暖装置在该待建筑的建筑物中的具体安装位置,组成该供暖装置信息。
S33:根据供暖装置信息和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能源控制信息连接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能源控制信息是指用于控制将热能以及光源转化并存储以及将存储的能源转化成电能的消息。
具体地,根据供暖装置信息和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能源控制信息连接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使得储能设备和供暖设备能够在能源能控制信息的控制下进行对应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33中,即根据供暖装置信息和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能源控制信息连接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能源控制信息包括:
S331: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以及储能剩余量。
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温度信息是指待建筑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的室外温度。储能剩余量是指储能设备当前存储的能源的量。
具体地,通过在建筑物外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及结合当前温度,得到室外温度信息。并获取储能设备当前的储能剩余量。
S332:当储能剩余量低于预设的第一储能阈值时,且室外温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生成热能储存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能阈值是指用于判定储能设备是否进行能源存储的储能剩余量的阈值。第一温度阈值是指用于用于判定储能设备是否进行能源存储的室外温度的阈值。热能存储消息是指用于控制储能设备将室外的热源以及光源转换并进行存储的消息。
具体地,通过预先设置第一储能阈值,例如50%、60%或者80%等,以及设置第一温度阈值,例如20°C,当储能剩余量低于预设的第一储能阈值时,且室外温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生成热能储存消息,控制储能设备将室外的热源以及光源进行转化并进行存储。
S333:当储能剩余量达到预设的第二储能阈值时,生成储能停止消息,且第一储能阈值不高于第二储能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储能阈值是指用于判定储能设备是否停止将室外的热源以及光源进行转换并存储的储能剩余量的阈值。储能停止消息是指控制储能设备将室外的热源以及光源进行转化并存储的消息。
具体地,通过预先设置第二储能阈值,例如95%,当储能剩余量达到预设的第二储能阈值时,生成储能停止消息,通过设置第一储能阈值和第二储能阈值,以及对应的热能储存消息和储能停止消息,能够节省能源转换是消耗的电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节能的效果。
S334:当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生成供热消息,且第二温度阈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阈值是指用于判定是否控制供暖设备工作的室外温度阈值。供热消息是指控制供暖设备进行工作的消息。
具体地,通过预先设置第二温度阈值,例如15°C,当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生成供热消息。优选地,除了设置第二温度阈值,对于北方地区,还可以结合相关单位发布的供暖时间,生成该供热消息。
进一步优选地,在不需要生成供热消息时,还可以根据日照信息,设置供电时间信息,用于将储能设备存储的能源转换为电能,为建筑物供电的消息。具体地,若当前时间达到供电时间消息时,例如晚上6点,生成该供电的消息,将白天存储的能源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40中,即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获取预设的BIM建筑构件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BIM建筑构建模型是指常规建筑构建生成的对应的BIM模型。
具体地,统计出历史建筑的方案,得到对应的建筑构建,并将该建筑构建通过BIM系统生成或者制作出对应的BIM建筑构建模型。
S42:根据待建筑施工方案数据,将BIM建筑构件模型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具体地,根据该待建筑施工方案数据,得到每一在该待建筑施工方案数据中,需要的建筑构建的种类,每一种类的数量以及对应的尺寸比例,各种类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等,获取出对应的BIM建筑构建模型,并根据尺寸比例将对应的BIM建筑构建模型进行调整后,根据调整后的各种类对应的BIM建筑构建模型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等拼装成该待建筑BIM模型。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该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一一对应。如图6所示,该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包括位置获取模块10、日照信息获取模块20、节能设备信息获取模块30和BIM模块4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位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日照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根据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节能设备信息获取模块30,用于根据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BIM模块40,用于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导入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优选地,日照信息获取模块20包括:
气象信息获取子模块21,用于根据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对应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
日照信息获取子模块22,用于将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作为日照信息。
优选地,节能设备信息获取模块30包括:
日照集中信息获取子模块31,用于根据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生成日照集中区域信息;
节能设备信息获取子模块32,用于根据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并根据储能设备安装信息生成对应的供暖装置信息;
节能设备控制子模块33,用于根据供暖装置信息和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能源控制信息连接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优选地,在节能设备控制子模块33中,能源控制信息包括:
基本信息获取单元331,用于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以及储能剩余量;
储能启动单元332,用于当储能剩余量低于预设的第一储能阈值时,且室外温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生成热能储存消息;
储能停止单元333,用于当储能剩余量达到预设的第二储能阈值时,生成储能停止消息,且第一储能阈值不高于第二储能阈值;
供热单元334,用于当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生成供热消息,且第二温度阈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优选地,BIM模块40包括:
BIM构建获取子模块41,用于获取预设的BIM建筑构件模型;
BIM模型获取子模块42,用于根据待建筑施工方案数据,将BIM建筑构件模型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关于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实施例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日照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S20: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S30: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S40: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实施例四: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S20: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S30: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S40: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S20: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S30: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S40: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包括:
S21: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对应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
S22:将所述日出朝向信息和所述日落朝向信息作为所述日照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包括:
S31:根据所述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生成日照集中区域信息;
S32:根据所述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并根据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生成对应的供暖装置信息;
S33:根据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和所述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能源控制信息连接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3中,所述能源控制信息包括:
S331: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以及储能剩余量;
S332:当所述储能剩余量低于预设的第一储能阈值时,且所述室外温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生成热能储存消息;
S333:当所述储能剩余量达到预设的第二储能阈值时,生成储能停止消息,且所述第一储能阈值不高于所述第二储能阈值;
S334:当所述所述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生成供热消息,且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包括:
S41:获取预设的BIM建筑构件模型;
S42: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数据,将所述BIM建筑构件模型生成所述待建筑BIM模型。
6.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包括: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建筑位置信息;
日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日照信息;
节能设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日照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供暖装置信息;
BIM模块,用于获取建筑施工方案,将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导入所述建筑施工方案,得到待建筑施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待建筑施工方案生成待建筑BIM模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照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气象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建筑位置信息获取对应的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
日照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日出朝向信息和所述日落朝向信息作为所述日照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设备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日照集中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日出朝向信息和日落朝向信息,生成日照集中区域信息;
节能设备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并根据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生成对应的供暖装置信息;
节能设备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暖装置信息和所述日照集中区域信息生成能源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能源控制信息连接所述储能设备安装信息和所述供暖装置信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92825.6A 2020-02-14 2020-02-14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340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2825.6A CN111340336A (zh) 2020-02-14 2020-02-14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2825.6A CN111340336A (zh) 2020-02-14 2020-02-14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0336A true CN111340336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8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2825.6A Pending CN111340336A (zh) 2020-02-14 2020-02-14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03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3642A (zh) * 2021-07-01 2021-10-26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554294A (zh) * 2021-07-15 2021-10-26 上海赛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植物工厂运行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7488A1 (fr) * 2007-06-14 2008-12-19 Quezourec Thierry Le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central et/ou de production d'eau chaude dont au moins un moyen de captage et/ou de generation de calories est pilote par des moyens d'exploitation de donnees meteorologiques
CN109446583A (zh) * 2018-09-29 2019-03-08 鼎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CN110553309A (zh) * 2019-08-22 2019-12-10 兰州赛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暖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7488A1 (fr) * 2007-06-14 2008-12-19 Quezourec Thierry Le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central et/ou de production d'eau chaude dont au moins un moyen de captage et/ou de generation de calories est pilote par des moyens d'exploitation de donnees meteorologiques
CN109446583A (zh) * 2018-09-29 2019-03-08 鼎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CN110553309A (zh) * 2019-08-22 2019-12-10 兰州赛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暖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坚: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地产》 *
路祥玉: ""北方农村被动式住宅太阳能供能系统与储能火炕联合供暖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郑洁: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的几点分析", 《居舍》 *
郭创等: "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中的设计要点", 《价值工程》 *
陈炜: "浅析BIM技术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门窗》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3642A (zh) * 2021-07-01 2021-10-26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554294A (zh) * 2021-07-15 2021-10-26 上海赛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植物工厂运行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0336A (zh)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usan et al.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as GREENSHIP’S on site renewable energy tool
CN104182564A (zh) 光伏发电站设计专家系统
CN108197404B (zh) 一种基于时间遗传特性的建筑负荷预测方法
CN107248017B (zh) 一种考虑热电联产的实时发电计划优化方法
KR20130114965A (ko) 시뮬레이션을 통한 고 에너지 효율을 갖는 건물 설계 시스템 및 이를 사용한 건물 설계 방법
Magrini et al. Energy smart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a NZEB: Analysis of an application
Schiera et al. A distributed multimodel platform to cosimulate multienergy systems in smart buildings
CN115392526A (zh) 含梯级水电的风光水发电系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方法
US11947325B2 (en) Controller for microgrid powered interconnected greenhouses
Wei et al. Predictive control of low-temperature heating system with passive thermal mass energy storage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Impact of occupancy patterns and climate change
CN106709585A (zh) 一种利用实时摄像实现极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的系统
CN108767855A (zh) 一种时序持续混合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
Yan et al. Practical flexibility analysis on europe power system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
Ashouri Simultaneous design and control of energy systems
CN215216412U (zh) 基于建筑负荷侧的空气源热泵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Fatima et al. Design methodology of smart photovoltaic plant.
Baht et al. Impact of Weather Forecasts and Green Building on Micro 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13572175A (zh) 一种基于云控技术的空气源热泵电网调峰系统
CN114881306A (zh) 计及温室负荷调控的农业能源互联网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Garrison et al. Combining investment, dispatch, and security models-an assessment of future electricity market options for Switzerland
CN117196887A (zh) 一种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950693A (zh) 光伏发电评估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评估和管理单元
CN111428291B (zh) 一种实时测算建筑日照情况的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Global optimization of CSP-PV hybrid system using an artificial fish-swarm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