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8843B -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8843B
CN111338843B CN201811557816.9A CN201811557816A CN111338843B CN 111338843 B CN111338843 B CN 111338843B CN 201811557816 A CN201811557816 A CN 201811557816A CN 111338843 B CN111338843 B CN 111338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volume
temperature
averag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78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8843A (zh
Inventor
罗赋
王云
王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Yun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Yun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Yun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Yun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578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8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8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8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8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8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原始卷在备份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建立副本卷并进行备份,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计算机系统可能因为天灾或人为因素等等意外事故,导致系统毁坏而长期无法运行。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数据备份和高效的数据恢复手段与措施,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有时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与估量的。
现有备份恢复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1.把数据库系统或者其它业务系统停掉数据库或者停掉业务后进行“冷”备份,这样做的最大坏处就是影响业务连续性,这种方式在7*24小时连续运行的系统上几乎不会考虑。2.无论是数据库系统或者其它业务系统进行备份保护都需要在对应的生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内安装备份代理软件然后可以实现联机在线热备份,但是这种备份方法很难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系统由于备份的同步进行会带来计算、存储以及其它方面的性能额外开销,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影响正常生产。
现有的数据备份恢复技术对于数据体量很大的系统来说需要消耗极长的时间,会严重影响业务连续性。并且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需要对保护对象全程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数据体量很大的系统来说需要消耗极长的时间,会严重影响业务连续性。并且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需要对保护对象全程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
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
策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备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电子设备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
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
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
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
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原始卷在备份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建立副本卷并进行备份,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01、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当生产服务器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会将产生的数据都存储在生产存储空间中,为了精简存储的目的,将其中的一部分数据组成为至少一个原始卷用于定期进行备份,为了简便起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都仅以只存在一个原始卷为倒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生产服务器的不同的性能状态,预先设定一个备份时间范围,例如一小时,一天,一周等等,记录下每个备份时间范围内所述生产服务器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访问数据,至少包含每次写入或者读取的数据量。
步骤S02、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
在每次备份流程开始时,先根据记录的在开始前的备份时间范围内每次访问的数据量,分别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其中,所述平均吞温度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平均数据量,而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则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频次。
步骤S03、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从而将所有生产服务器的原始卷根据原始卷的访问状态,以预先设定的吞吐阈值和访问阈值为界分为预设数量的多个等级,例如热卷、常温卷和冷卷,且对每个等级分别设定对应的备份策略。从而,根据得到的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来确定所述原始卷对应的等级,进而确定其备份策略。
步骤S04、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而所述副本卷的建立方式由与其对应的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决定。然后,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来实现对副本卷的备份,相当于实现了对于生产服务器的定期数据备份。
其中,所述副本卷在每次备份流程开始时建立,其后会一直保存到下一次备份流程开始前,然后再重新建立新的副本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原始卷在备份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建立副本卷并进行备份,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流程图,进一步地,所述备份服务器至少包括旁路缓冲空间和历史备份空间;相应地,所述步骤S04,具体为:
步骤S041、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旁路缓冲空间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
步骤S042、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所述副本卷和原始卷进行同步;
步骤S043、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所述副本卷备份到所述历史备份空间的备份卷。
将所述备份服务器分为用于建立副本卷的旁路缓冲空间和用于存储备份数据的历史备份空间。
在根据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备份策略时,在所述旁路缓冲空间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唯一对应的副本卷。
然后,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建立的副本卷与对应的原始卷进行同步。
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得到副本卷备份到所述历史备份空间中,作为备份卷,从而在历史备份空间中保存有每个备份时刻得到的备份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得到的所述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在旁路缓冲空间中建立副本卷,并在所述历史备份空间中备份为备份卷,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旁路缓冲空间的副本卷映射到所述生产服务器,并获取备份时间;
在所述历史备份空间中找到在所述备份时间的备份卷;
根据所述备份卷去恢复所述旁路缓冲空间中副本卷的内容;
根据恢复后的副本卷去恢复所述生产服务器中的数据。
若所述生产服务器的原始卷出现了故障或者所述生产服务器需要某一备份时间的备份数据。所述旁路缓冲空间会将当前的副本卷映射到所述生产服务器,而所述生产服务器会断开对所述原始卷的访问,直接指向所述副本卷。
根据需要的备份时间,若所述副本卷中的内容就足以满足所述生产服务器的要求,即所述备份时间正好为所述副本卷建立的时间,所述生产服务器就可以直接从所述副本卷中提取需要的数据。
而若所述副本卷中的内容无法满足所述生产服务器的需要,则还需要根据所述备份时间从所述历史备份空间中找到所述备份时间的备份卷。根据所述备份卷将所述副本卷恢复为所述备份卷,具体可以直接将所述备份卷中的数据覆盖所述副本卷,也可以将所述备份卷中的数据与所述副本卷中的数据逐一比较后仅恢复不同的数据。
所述生产服务器再从恢复后的副本卷中提取需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副本卷映射给所述生产服务器,再通过备份时间将对应的备份卷恢复到所述副本卷中,使所述生产服务器能够随时提取需要的历史数据,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生产服务器产生的新数据记录到所述副本卷中;
在所述原始卷恢复功能后,将当前副本卷中的数据回溯给所述原始卷。
若所述生产服务器指向所述副本卷的原因在于所述原始卷出现了故障,则在原始卷恢复功能前,所述生产服务器会将产生的新数据持续记录到所述副本卷中,相当于,将所述副本卷作为所述原始卷来进行使用。
一直到所述原始卷恢复功能后,再将当前副本卷中的数据回溯给所述原始卷,并使所述生产服务器重新指向所述原始卷,而断开对所述副本卷的访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原始卷故障期间,将所述副本卷作为原始卷进行使用,然后在所述原始卷恢复功能后将当前数据回溯给所述原始卷,从而能够增加所述生产服务器的鲁棒性和故障冗余能力,并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所述步骤S02具体为:
根据所述原始卷在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平均吞吐温度,根据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的访问次数得到所述平均访问温度
在获取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所有访问的数据量时,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可以是前后两次备份流程间的时间差,即单位时间,也可以是一个默认的时间长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设定。而所述平均吞吐温度与平均访问温度的计算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定,可以是直接加权平均也可以是平方求均值等,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下面也仅是给出一种举例说明。
将该备份时间范围内得到的所有访问的数据量,例如,每次读取或者写入的数据量,相加后除去所述原始卷的大小,再除去所述备份时间范围的时长,从而得到所述平均吞吐温度。而根据该备份时间范围内得到的所有访问的次数,即读取与写入的次数,的总和除去所述备份时间范围的时长,从而得到所述平均访问温度。例如,所述原始卷大小为50M,所述单位时间长度为7天,在7天内采集到的对于原始卷的完全读取和写入200次,部分读取和写入为500次,总的读取数据量加上写入的数据量为21000M,则所述平吞吐温度为21000/50/7=60,平均访问温度为(200+500)/7=10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平均吞吐温度,根据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的访问次数得到所述平均访问温度,从而得到对应的备份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3具体为: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一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访问阈值,或者,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二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三策略。
根据具体的环境和设置要求来设定所述吞吐阈值和访问阈值,从而将所述备份策略分为设定的数量,具体的分类方法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下面也仅给出了其中的一种举例说明。
将所述备份策略分为三种,分别为针对热卷的第一策略,针对常温卷的第二策略和针对冷卷的第三策略。
例如,指定每周对原始卷A、B、C系统进行第一次备份,吞吐阈值a=10,访问阈值b=50:
原始卷A大小为50M,7天内完全读取200次,部分读取500次,总读取21000M。原始卷A的平均吞吐温度为21000÷50÷7=60,平均访问温度为(200+500)÷7=100。
原始卷B大小为100M,7天内完全读取20次,部分读取50次,总读取7000M。原始卷B的平均吞吐温度为7000÷100÷7=10,平均访问温度为(20+50)÷7=10。
原始卷C大小为350M,7天内完全读取1次,部分读取10次,总读取400M。原始卷C的平均吞吐温度为400÷350÷7=0.16,平均访问温度为(1+10)÷7=1.57。
根据对于原始卷的分级,判断原始卷A属于热卷,将彩第一策略;原始卷B属于常温卷,将采用第二策略;原始卷C属于冷卷,将采用第三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访问阈值,则将该原始卷判定为热卷,而所述对应的备份策略为第一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访问阈值,或者,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访问阈值,则将该原始卷判定为常温卷,而对应的备份策略为第二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访问阈值,则将该原始卷判定为冷卷,而对应的备份策略为第三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策略为完整空间副本,所述第二策略为优化空间副本,所述第三策略为分割镜像副本。
具体的每种备份策略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选择,在此仅给出一种举例说明。
所述第一策略为完整空间副本,完整空间副本的创建过程是在旁路缓冲空间中创建一个副本卷与原始卷关联起来。副本卷建立后便立即开始与原始卷的同步。完整空间副本是使用写时复制技术生成可读写的完整副本,副本卷在与原始卷同步完成后即可脱离原始卷进行使用。当创建完副本卷时,生产服务器的生产存储空间会生成和维护一个临时缓存卷。当数据从原始卷同步到副本卷的这段时间内,原始卷被禁止写入但可以被读取。此时,如果有新的写入需求,生产服务器会把这些数据暂时写入到临时缓存卷。当数据同步完成后,再把临时缓存卷中的内容添加到原始卷中,使得原始卷更新。完整空间副本利用临时缓存卷,建立的副本卷后续可以与原始卷的脱离使用,适用于原始卷较小,吞吐较快的情况,即原始卷为热卷。
所述第二策略为优化空间副本,优化空间副本在创建完副本卷后就立即可以由备份服务器或生产服务器访问。在生产服务器更新原始卷中的某个数据时,副本卷会将原始卷中该数据块更新前的数据存储到副本卷中。该副本卷在创建后虽然可以立即访问和使用,但不能脱离原始卷,因为它仅包含原始卷中已修改的数据块在修改前的数据,而非所有原始卷的数据完整映像。在生成副本卷的同时,会生成和维护一个副本位图。原始卷会通过位图镜像的方式,“虚拟的存放”一份与原始卷相同的数据,但实际上仅仅是一个指针仍指向原始卷的数据。仅当有新的数据需要对原始卷的数据块,例如B01进行写入操作时,才在副本卷上与所述B01相应的虚拟存放位置真正的分配出实体磁盘空间,然后把B01更新前的当前的数据同步到副本卷相应的块中。优化空间副本实现了副本卷的快速创建,但后续需要与原始卷持续同步,直至备份完成前均需要与原始卷保证同步,适用于原始卷大小及吞吐较为均衡的情况,即原始卷为常温卷。
所述第三策略为分割镜像副本,分割镜像副本创建的副本卷是原始卷内容的可读写的完整副本。创建分割镜像副本时,首先将副本卷镜像的附加到原始卷,以镜像的方式将原始卷的内容镜像到副本卷,镜像完成后,可以在任何适宜的时间点,将创建镜像进行分割,即将所述副本卷分割。在分割镜像副本的副本卷创建时,副本卷将被加入到原始卷的磁盘卷组中作为原始卷的镜像,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新写入的数据也将同时的被写入到分割镜像副本中。各个数据块的内容将以新写入的数据为准,而不以原始卷中的数据为准,新写入的数据需要等待原始卷与副本卷同时反馈才能算完整的写入。在镜像完成后的任意时间点内,可以将副本卷与原始卷解除镜像关系,使得副本卷从而保持数据不再变化。分割镜像副本直接利用副本卷与原始卷进行镜像,适用于原始卷较大,存储吞吐较小的情况,即原始卷为冷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吞吐阈值和访问阈值,将所述原始卷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并分别得到对应的三种备份策略,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0、计算模块11、策略模块12和备份模块13,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10用于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所述计算模块11用于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所述策略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所述备份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具体地:
当生产服务器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会将产生的数据都存储在生产存储空间中,为了精简存储的目的,将其中的一部分数据组成为至少一个原始卷用于定期进行备份,为了简便起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都仅以只存在一个原始卷为倒进行举例说明。
采集模块10根据生产服务器的不同的性能状态,预先设定一个备份时间范围,例如一小时,一天,一周等等,记录下每个备份时间范围内所述生产服务器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访问数据,至少包含每次写入或者读取的数据量。
所述计算模块11在每次备份流程开始时,先根据由所述采集模块10记录的在开始前的备份时间范围内每次访问的数据量,分别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其中,所述平均吞温度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平均数据量,而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则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频次。
所述策略模块12将所有生产服务器的原始卷根据原始卷的访问状态,以预先设定的吞吐阈值和访问阈值为界分为预设数量的多个等级,且对每个等级分别设定对应的备份策略。从而,所述策略模块12根据由所述计算模块11得到的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来确定所述原始卷对应的等级,进而确定其备份策略,并发送给备份模块13。
所述备份模块13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而所述副本卷的建立方式由与其对应的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决定。然后,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来实现对副本卷的备份,相当于实现了对于生产服务器的定期数据备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其功能具体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具体方法流程在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原始卷在备份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备份策略,再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建立副本卷并进行备份,从而能够降低在数据备份的整个过程对生产服务器带来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额外开销。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所述平均吞吐温度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平均数据量,所述平均访问温度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频次;
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所述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具体为: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一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所述访问阈值,或者,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二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所述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三策略;
所述备份服务器至少包括旁路缓冲空间和历史备份空间;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具体为: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旁路缓冲空间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所述副本卷和原始卷进行同步;
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所述副本卷备份到所述历史备份空间的备份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旁路缓冲空间的副本卷映射到所述生产服务器,并获取备份时间;
在所述历史备份空间中找到所述备份时间的备份卷;
根据所述备份卷去恢复所述旁路缓冲空间中副本卷的内容;
根据恢复后的副本卷去恢复所述生产服务器中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生产服务器产生的新数据记录到所述副本卷中;
在所述原始卷恢复功能后,将当前副本卷中的数据回溯给所述原始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具体为:
根据所述原始卷在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平均吞吐温度,根据所述备份时间范围内的访问次数得到所述平均访问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策略为完整空间副本,所述第二策略为优化空间副本,所述第三策略为分割镜像副本。
5.一种用于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预设备份时间范围内获取生产服务器中对原始卷的每次访问的数据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有访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原始卷的平均吞吐温度和平均访问温度,所述平均吞吐温度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平均数据量,所述平均访问温度用于表示所述原始卷写入和读取的频次;
策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平均访问温度和预设的吞吐阈值、访问阈值,得到备份策略;
备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备份服务器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并进行备份;
所述策略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一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所述访问阈值,或者,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二策略;
若所述平均吞吐温度小于所述吞吐阈值且所述平均访问温度小于所述访问阈值,则所述备份策略为第三策略;
所述备份服务器至少包括旁路缓冲空间和历史备份空间;相应地,所述备份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旁路缓冲空间中建立与所述原始卷一一对应的副本卷;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所述副本卷和原始卷进行同步;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将所述副本卷备份到所述历史备份空间的备份卷;
所述数据备份装置还包括数据恢复模块,所述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将所述旁路缓冲空间的副本卷映射到所述生产服务器,并获取备份时间;在所述历史备份空间中找到所述备份时间的备份卷;根据所述备份卷去恢复所述旁路缓冲空间中副本卷的内容;根据恢复后的副本卷去恢复所述生产服务器中的数据。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数据备份方法的步骤。
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数据备份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57816.9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38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7816.9A CN111338843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7816.9A CN111338843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8843A CN111338843A (zh) 2020-06-26
CN111338843B true CN111338843B (zh) 2023-08-15

Family

ID=7118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7816.9A Active CN111338843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8843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989A (zh) * 2010-12-14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管理系统的分层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3778034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4102554A (zh) * 2013-04-07 2014-10-15 杭州信核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和数据备份装置
CN104239164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
CN104735110A (zh) * 2013-12-23 2015-06-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元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138422A (zh) * 2015-08-10 2015-1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02837A (zh) * 2016-10-25 2017-03-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69577A (zh) * 2016-10-18 2017-04-19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中心
CN107315652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云hdfs系统
CN107315657A (zh) * 2017-06-19 2017-11-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15763A (zh) * 2017-04-26 2017-11-03 杭州沃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Oracle数据库跨平台数据迁移方法
CN107340971A (zh) * 2016-04-28 2017-11-10 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与恢复架构与方法
CN107465729A (zh) * 2017-07-25 2017-12-12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基于访问次数排名的虚拟节点副本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8121793A (zh) * 2017-12-20 2018-06-05 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备份部署方法及装置
US10083094B1 (en) * 2015-09-23 2018-09-25 Cohesity, Inc. Objective based backup job schedu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7420B2 (ja) * 2003-10-20 2009-05-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取得方法
US7627776B2 (en) * 2004-11-16 2009-12-01 Petruzzo Stephen E Data backup method
JP5346536B2 (ja) * 2008-10-02 2013-11-20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情報バックアップ/リストア処理装置、及び情報バックアップ/リストア処理システム
CN104506619B (zh) * 2014-12-22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
US10268394B2 (en) * 2016-08-10 2019-04-23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storage devic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989A (zh) * 2010-12-14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管理系统的分层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4102554A (zh) * 2013-04-07 2014-10-15 杭州信核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和数据备份装置
CN104239164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
CN104735110A (zh) * 2013-12-23 2015-06-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元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78034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5138422A (zh) * 2015-08-10 2015-1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083094B1 (en) * 2015-09-23 2018-09-25 Cohesity, Inc. Objective based backup job scheduling
CN107315652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云hdfs系统
CN107340971A (zh) * 2016-04-28 2017-11-10 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与恢复架构与方法
CN106569577A (zh) * 2016-10-18 2017-04-19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中心
CN106502837A (zh) * 2016-10-25 2017-03-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15763A (zh) * 2017-04-26 2017-11-03 杭州沃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Oracle数据库跨平台数据迁移方法
CN107315657A (zh) * 2017-06-19 2017-11-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729A (zh) * 2017-07-25 2017-12-12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基于访问次数排名的虚拟节点副本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8121793A (zh) * 2017-12-20 2018-06-05 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备份部署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数据备份的策略和方法探讨;张捷;;科技信息(学术研究)(第34期);1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8843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7648B2 (en) Virtual machine recovery method and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 device
US8521694B1 (en) Leveraging array snapshots for immediate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US8438135B1 (en) Mirroring metadata in a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environment
US6934725B1 (en) Management of file extent mapping to hasten mirror breaking in file level mirrored backups
US8335761B1 (en) Replicating in a multi-copy environment
US836492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d backing up luns and lun clone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ervers
US8060714B1 (en) Initializing volumes in a replication system
US9817724B2 (en) Efficient FlashCopy backup target volume allocation with reuse and a shared resource pool
US200702768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ackup data and journal
CN103197988A (zh) 一种数据备份、恢复的方法、设备和数据库系统
JP6455898B2 (ja) データ複製の方法、一次データストレージコントローラ、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54315B2 (en) Efficient flashcopy backup target volume allocation from a shared resource pool while ingesting a flashcopy backup in a repository
CN106357703B (zh) 集群切换方法与设备
CN101945131A (zh) 一种基于存储虚拟化的数据迁移方法
US719128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periodic replication using a log and a change map
CN107402848A (zh) 一种快照数据一致性的实现方法
CN109542684A (zh) 一种存储远程复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28678A (zh) 一种多副本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8132858A (zh) 一种容灾备份方法
CN111666266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958974A (zh) 一种快照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8843B (zh) 一种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6294013B (zh) 一种不同备份域之间的数据容灾方法和系统
CN104391760A (zh)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US859527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file system che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