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5544A -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5544A
CN111335544A CN202010171140.0A CN202010171140A CN111335544A CN 111335544 A CN111335544 A CN 111335544A CN 202010171140 A CN202010171140 A CN 202010171140A CN 111335544 A CN111335544 A CN 111335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eel column
node
longitudinal
stiff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11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波
纪刚
董伯平
田伟
张永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11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5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5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2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包括: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包括:上部钢柱、下部钢柱、一组纵助节点和一组节点板组件,所述上部钢柱设于下部钢柱的上部,所述纵助节点设于上部钢柱的内部,所述节点板组件设于上部钢柱的外侧,且所述节点板组件与上部钢柱相配合。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通过上部钢柱和下部钢柱采用分体式设置便于搬运和组装,同时还在上部钢柱中设置了纵助节点,并在其外侧设置了节点板组件,对上部钢柱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实现双向纵助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箱型节点柱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型属于钢结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且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人们的节奏都在不断的加快,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当前人们无论是办公场所还是住宅,其大多都是采用混凝土建筑,我们都知道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且,其受天气的影响较为严重,特别是冬季,我们可以看到冬天零下后,诸多的建筑工地都会停工,从而导致整个建筑的工期边长,且,与此同时,混凝土建筑施工所需的工种较为繁杂,大工、小工、木工、瓦工等,对人员的要求较高,且随着材料和人工费的不断增加,将会导致整个建筑的成本较高,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且随着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再从事建筑行业等因素导致促生了钢结构建筑的产生。
箱型节点柱是诸多钢结构建筑中常用的结构,然而现有的箱型节点柱打多都是采用中空状的箱体,其支撑的承载性局限性较大,且现有的箱型节点柱大多都是单向助体结构,其在支撑性和稳定性上海有待于改进,因而现有的钢结构中的箱型节点柱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新型内容
发明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包括:上部钢柱、下部钢柱、一组纵助节点和一组节点板组件,所述上部钢柱设于下部钢柱的上部,所述纵助节点设于上部钢柱的内部,所述节点板组件设于上部钢柱的外侧,且所述节点板组件与上部钢柱相配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通过上部钢柱和下部钢柱采用分体式设置便于搬运和组装,同时还在上部钢柱中设置了纵助节点,并在其外侧设置了节点板组件,对上部钢柱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箱型节点柱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中所述上部钢柱设有上钢柱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上钢柱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于上钢柱底板的上方,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上钢上钢柱顶板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并相对设于上钢柱底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靠近下部钢柱一端均设有斜向侧边板,且所述上部钢柱的两端设有顶板。所述斜向侧边板的设置,便于上部钢柱与下部钢柱的连接,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所述下部钢柱中设有第一侧壁板、一组腹板和第二侧壁板,所述腹板设于第一侧壁板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板设于两腹板的顶部,并与第一侧壁板相对设置,位于两腹板之间设有纵肋板,位于第一侧壁板、一组腹板和第二侧壁板远离上钢柱的一端设有柱底板,且所述柱底板与下部钢柱的柱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下部钢柱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所述纵助节点中设有第一纵肋节点和第二纵肋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纵肋节点中设有第一纵向支撑板和第一横向隔板,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板垂直设于上钢柱底板上,所述第一横向隔板与第一纵向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隔板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纵向支撑板,且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设有一组加劲板组件;
所述第二纵肋节点中设有第三纵向支撑板和第三横向支撑板,所述第三纵向支撑板垂直上钢柱底板上,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设于第三纵向支撑板的一侧,并与第三纵向支撑板垂直设置。
本发明中所述加劲板组件中设有顶板和加劲节点,所述加劲板组件中靠近第一纵向支撑板一端的加劲板组件中的顶板设于第一纵向支撑板的端部,所述加劲节点设于顶板的一侧。
本发明中所述加劲节点中设有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所述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均呈十字形,其中设有纵向加劲节点板和横向加劲节点板,所述纵向加劲节点板和横向加劲节点板均设于对应的顶板上,且两者垂直设置。
本发明中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上设有一组第四纵向支撑板。
本发明中所述节点板组件中设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一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基板垂直设置,且加劲板可以组合成任意形状。
本发明中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对下部钢柱进行装焊:
a、即先在地面定位基准线的划线,并在指定位置组装胎架;
b、胎架及基准线验收合格后,对下部钢柱中的纵肋板和一组腹板进行H型小合拢组装,再对柱底板进行定位及安装;
c、然后对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这两侧壁板进行定位及安装;
d、然后对两侧壁板进行焊接,再对纵肋板进行装焊;
2):待上部钢柱加工完成后,对上部钢柱进行装焊:
e、即对上部钢柱中的上钢柱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U型合拢;
f、然后对上部钢柱中的第一纵肋节点进行退焊;
g、再对上部钢柱中的第二纵肋节点进行退焊,并将顶板安装到制定位置;
3):再将上述完成的上部钢柱和下部钢柱进行组装焊接;
4):最后将节点板组件安装到上部钢柱的指定位置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通过上部钢柱和下部钢柱采用分体式设置便于搬运和组装,同时还在上部钢柱中设置了纵助节点,并在其外侧设置了节点板组件,对上部钢柱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箱型节点柱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本发明中所述的纵助节点中设有第一纵肋节点和第二纵肋节点,且第一纵肋节点和第二纵肋节点采用独特的结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上部钢柱的稳定性,同时还在纵助节点对应的位置设置了节点板组件,实现了双向纵助结构,让其结构更加稳定,支撑性能更好,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钢结构建筑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部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部钢柱内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纵助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下部钢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的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包括:上部钢柱1、下部钢柱2、一组纵助节点3和一组节点板组件4,所述上部钢柱1设于下部钢柱2的上部,所述纵助节点3设于上部钢柱1的内部,所述节点板组件4设于上部钢柱1的外侧,且所述节点板组件4与上部钢柱1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钢柱1设有上钢柱底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和上钢柱顶板14,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设于上钢柱底板11的上方,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上钢上钢柱顶板14设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顶部,并相对设于上钢柱底板1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靠近下部钢柱2一端均设有斜向侧边板5,且所述上部钢柱1的两端设有顶板15。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钢柱2中设有第一侧壁板21、一组腹板22和第二侧壁板23,所述腹板22设于第一侧壁板21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板23设于两腹板22的顶部,并与第一侧壁板21相对设置,位于两腹板22之间设有纵肋板24,位于第一侧壁板21、一组腹板22和第二侧壁板23远离上钢柱1的一端设有柱底板25,且所述柱底板25与下部钢柱2的柱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板26。
进一步的,所述纵助节点3中设有第一纵肋节点31和第二纵肋节点32,其中,所述第一纵肋节点31中设有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和第一横向隔板312,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垂直设于上钢柱底板11上,所述第一横向隔板312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隔板312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一侧设有第二纵向支撑板313,且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一端设有设有一组加劲板组件314;
所述第二纵肋节点32中设有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和第三横向支撑板322,所述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垂直上钢柱底板11上,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322设于第三纵向支撑板321的一侧,并与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劲板组件314中设有顶板3141和加劲节点3142,所述加劲板组件314中靠近第一纵向支撑板311一端的加劲板组件314中的顶板2341设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端部,所述加劲节点3142设于顶板3141的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节点3142中设有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所述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均呈十字形,其中设有纵向加劲节点板31421和横向加劲节点板31422,所述纵向加劲节点板31421和横向加劲节点板31422均设于对应的顶板3141上,且两者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321上设有一组第四纵向支撑板323。
优选的,所述节点板组件4中设有基板41,所述基板41上设有一组加劲板42,所述加劲板42与基板41垂直设置,且加劲板42可以组合成任意形状。
实施例2
如图所示的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包括:上部钢柱1、下部钢柱2、一组纵助节点3和一组节点板组件4,所述上部钢柱1设于下部钢柱2的上部,所述纵助节点3设于上部钢柱1的内部,所述节点板组件4设于上部钢柱1的外侧,且所述节点板组件4与上部钢柱1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钢柱1设有上钢柱底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和上钢柱顶板14,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设于上钢柱底板11的上方,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上钢上钢柱顶板14设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顶部,并相对设于上钢柱底板1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靠近下部钢柱2一端均设有斜向侧边板5,且所述上部钢柱1的两端设有顶板15。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钢柱2中设有第一侧壁板21、一组腹板22和第二侧壁板23,所述腹板22设于第一侧壁板21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板23设于两腹板22的顶部,并与第一侧壁板21相对设置,位于两腹板22之间设有纵肋板24,位于第一侧壁板21、一组腹板22和第二侧壁板23远离上钢柱1的一端设有柱底板25,且所述柱底板25与下部钢柱2的柱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板26。
进一步的,所述纵助节点3中设有第一纵肋节点31和第二纵肋节点32,其中,所述第一纵肋节点31中设有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和第一横向隔板312,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垂直设于上钢柱底板11上,所述第一横向隔板312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隔板312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一侧设有第二纵向支撑板313,且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一端设有设有一组加劲板组件314;
所述第二纵肋节点32中设有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和第三横向支撑板322,所述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垂直上钢柱底板11上,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322设于第三纵向支撑板321的一侧,并与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劲板组件314中设有顶板3141和加劲节点3142,所述加劲板组件314中靠近第一纵向支撑板311一端的加劲板组件314中的顶板2341设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端部,所述加劲节点3142设于顶板3141的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节点3142中设有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所述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均呈十字形,其中设有纵向加劲节点板31421和横向加劲节点板31422,所述纵向加劲节点板31421和横向加劲节点板31422均设于对应的顶板3141上,且两者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321上设有一组第四纵向支撑板323。
优选的,所述节点板组件4中设有基板41,所述基板41上设有一组加劲板42,所述加劲板42与基板41垂直设置,且加劲板42可以组合成任意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对下部钢柱2进行装焊:
a、即先在地面定位基准线的划线,并在指定位置组装胎架;
b、胎架及基准线验收合格后,对下部钢柱2中的纵肋板24和一组腹板22进行H型小合拢组装,再对柱底板25进行定位及安装;
c、然后对第一侧壁板21和第二侧壁板23这两侧壁板进行定位及安装;
d、然后对两侧壁板进行焊接,再对纵肋板24进行装焊;
2:待上部钢柱1加工完成后,对上部钢柱1进行装焊:
e、即对上部钢柱1中的上钢柱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进行U型合拢;
f、然后对上部钢柱1中的第一纵肋节点31进行退焊;
g、再对上部钢柱1中的第二纵肋节点32进行退焊,并将顶板24安装到制定位置;
3:再将上述完成的上部钢柱1和下部钢柱2进行组装焊接;
4:最后将节点板组件4安装到上部钢柱1的指定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钢柱(1)、下部钢柱(2)、一组纵助节点(3)和一组节点板组件(4),所述上部钢柱(1)设于下部钢柱(2)的上部,所述纵助节点(3)设于上部钢柱(1)的内部,所述节点板组件(4)设于上部钢柱(1)的外侧,且所述节点板组件(4)与上部钢柱(1)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柱(1)设有上钢柱底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和上钢柱顶板(14),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设于上钢柱底板(11)的上方,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上钢上钢柱顶板(14)设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顶部,并相对设于上钢柱底板(1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靠近下部钢柱(2)一端均设有斜向侧边板(5),且所述上部钢柱(1)的两端设有顶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柱(2)中设有第一侧壁板(21)、一组腹板(22)和第二侧壁板(23),所述腹板(22)设于第一侧壁板(21)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板(23)设于两腹板(22)的顶部,并与第一侧壁板(21)相对设置,位于两腹板(22)之间设有纵肋板(24),位于第一侧壁板(21)、一组腹板(22)和第二侧壁板(23)远离上钢柱(1)的一端设有柱底板(25),且所述柱底板(25)与下部钢柱(2)的柱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助节点(3)中设有第一纵肋节点(31)和第二纵肋节点(32),其中,所述第一纵肋节点(31)中设有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和第一横向隔板(312),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垂直设于上钢柱底板(11)上,所述第一横向隔板(312)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隔板(312)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一侧设有第二纵向支撑板(313),且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一端设有设有一组加劲板组件(314);
所述第二纵肋节点(32)中设有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和第三横向支撑板(322),所述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垂直上钢柱底板(11)上,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322)设于第三纵向支撑板(321)的一侧,并与第三纵向支撑板(321)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组件(314)中设有顶板(3141)和加劲节点(3142),所述加劲板组件(314)中靠近第一纵向支撑板(311)一端的加劲板组件(314)中的顶板(2341)设于第一纵向支撑板(311)的端部,所述加劲节点(3142)设于顶板(314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节点(3142)中设有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所述第一加劲节点和第二加劲节点均呈十字形,其中设有纵向加劲节点板(31421)和横向加劲节点板(31422),所述纵向加劲节点板(31421)和横向加劲节点板(31422)均设于对应的顶板(3141)上,且两者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321)上设有一组第四纵向支撑板(3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板组件(4)中设有基板(41),所述基板(41)上设有一组加劲板(42),所述加劲板(42)与基板(41)垂直设置,且加劲板(42)可以组合成任意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对下部钢柱(2)进行装焊:
a、即先在地面定位基准线的划线,并在指定位置组装胎架;
b、胎架及基准线验收合格后,对下部钢柱(2)中的纵肋板(24)和一组腹板(22)进行H型小合拢组装,再对柱底板(25)进行定位及安装;
c、然后对第一侧壁板(21)和第二侧壁板(23)这两侧壁板进行定位及安装;
d、然后对两侧壁板进行焊接,再对纵肋板(24)进行装焊;
2):待上部钢柱(1)加工完成后,对上部钢柱(1)进行装焊:
e、即对上部钢柱(1)中的上钢柱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进行U型合拢;
f、然后对上部钢柱(1)中的第一纵肋节点(31)进行退焊;
g、再对上部钢柱(1)中的第二纵肋节点(32)进行退焊,并将顶板(24)安装到制定位置;
3):再将上述完成的上部钢柱(1)和下部钢柱(2)进行组装焊接;
4):最后将节点板组件(4)安装到上部钢柱(1)的指定位置即可。
CN202010171140.0A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335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1140.0A CN111335544A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1140.0A CN111335544A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5544A true CN111335544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8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1140.0A Pending CN111335544A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554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1864A1 (en) * 2004-08-13 2007-11-29 Wilhelm Haeussler Steel-Concrete Hollow Bodied Slab Or Ceiling
US20080304918A1 (en) * 2003-06-02 2008-12-11 Yurkevich Engineering Bureau Ltd. Reinforced-concrete column in the soil pit and method of its construction
CN203213398U (zh) * 2012-12-21 2013-09-25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变截面转换节点柱
CN107152080A (zh) * 2017-06-08 2017-09-12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十字形转箱形柱及其加工方法
CN110424562A (zh) * 2019-07-22 2019-11-08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板贯穿梁柱节点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11961A (zh) * 2019-10-21 2020-01-21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十字变箱型节点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4918A1 (en) * 2003-06-02 2008-12-11 Yurkevich Engineering Bureau Ltd. Reinforced-concrete column in the soil pit and method of its construction
US20070271864A1 (en) * 2004-08-13 2007-11-29 Wilhelm Haeussler Steel-Concrete Hollow Bodied Slab Or Ceiling
CN203213398U (zh) * 2012-12-21 2013-09-25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变截面转换节点柱
CN107152080A (zh) * 2017-06-08 2017-09-12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十字形转箱形柱及其加工方法
CN110424562A (zh) * 2019-07-22 2019-11-08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板贯穿梁柱节点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11961A (zh) * 2019-10-21 2020-01-21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十字变箱型节点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8530U (ja) 集約型組立式鉄骨建築
CN206157897U (zh)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装配式钢结构
CN201665915U (zh) 拆装式单层轻钢结构活动房屋
CN201952898U (zh) 拆装式单层平屋顶活动房屋
CN103669574A (zh) 建筑框架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206396915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柱与工字钢梁的连接节点
CN111088850B (zh) 一种马蹄形节点及其制作方法
CN110670803A (zh) 一种半箱体半桁架结构
CN111335544A (zh)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21540B (zh) 一种超厚板箱型节点柱及其制作方法
CN212641939U (zh) 一种双向纵肋箱型节点柱
CN206174124U (zh) 一种装配式低矮房屋异形柱铰接钢框架门形支撑结构
CN113833107A (zh) 一种转换桁架及其桁架节点的焊接方法
CN212689243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换乘岛的装配式结构
CN211646963U (zh) 一种强支撑、稳定型桁架结构
CN212295336U (zh) 一种强支撑钢柱节点
CN212026624U (zh) 一种强支撑、转折型组合柱节点构件
CN214696146U (zh) 一种木柱的钢构连接件
CN212026625U (zh) 一种结构稳定型超厚板箱型节点柱
CN216892838U (zh) 一种片装式模块化集装箱活动房
CN218990633U (zh) 建筑工地用轻钢龙骨结构
CN211548097U (zh) 一种多面连接的强支撑性组合柱异形节点
CN215331701U (zh) 新型环保轻钢别墅
CN221073348U (zh) 一种室外装饰柱防弯曲辅架装置
CN212153698U (zh) 一种建筑的支撑结构及分层工业化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4200 Baijia village, Zhangzhu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uNing Steel Structure &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200 Zhang Zhu Zhen Bai Jia Cu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HuNing Steel Structure & Machiner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