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3284A -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33284A CN111333284A CN202010161765.9A CN202010161765A CN111333284A CN 111333284 A CN111333284 A CN 111333284A CN 202010161765 A CN202010161765 A CN 202010161765A CN 111333284 A CN111333284 A CN 1113332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ludge
- aeration
- gas
- v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01—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for sludges or waste products from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9/00—Specific waste
- F23G2209/12—Sludge, slurries or mixtures of liq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其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振动过滤机构、曝气池、絮凝池、挤出烘干机、焚烧塔;振动过滤机构包括预处理池、与预处理池外壁连接的振动机构;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结构;絮凝池通过加药口与自动加药机构连接;挤出烘干机的机筒外壁设有加热气体入口、加热气体出口,加热气体入口与焚烧塔顶部连接,挤出烘干机的污泥挤出口与焚烧塔下方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污泥处理、臭气去除功能、热量回收利用于一体,处理效率高,改善了工人工作的环境,而且充分利用污泥处理各个过程产生的热量,形成了一套能量回收利用的体系,大大节约了能源,符合环保和节能高效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污物,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物。随着现代城镇的规模化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断增多,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污泥中含大量的有机物和各种菌种病原体,工业污泥中还含重金属及化学品。污泥长期搁置会导致腐烂发臭,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毒气,并且滋生细菌、蚊蝇,传播疾病,污染水土,危害环境。污泥处理会产生较多的臭气,产生臭气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接收区域等。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污泥经过脱水会产生大量硫酸进而腐蚀污泥,所以对污泥进行除臭,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还可以延长脱水机械的应用周期。如果不彻底地安全处理与控制,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早期对污泥的处置是将污泥倾倒或填埋,严重危害环境并占用大量土地。现有技术污泥的处置以焚烧为主,通过单一燃烧或其他方法如气化或热解方法进行处理。污泥焚烧处理可使污泥得到最大限度的无害化和减量化。但污泥直接焚烧存在燃烧效率低、能量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污泥焚烧需要在高温下运行,工艺技术相对复杂,装置一次性投资以及运转维护费用较大,并且焚烧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易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既能除去恶臭气体,又能有效利用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降低成本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集污泥处理、臭气去除功能、热量回收利用于一体,处理效率高,改善了工人工作的环境,而且充分利用污泥处理各个过程产生的热量,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能量回收利用的体系,大大节约了能源,符合环保和节能高效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级处理:经过格栅板进行初步过滤,除去杂草、秸秆、树叶等较大的颗粒悬浮物杂质;
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将步骤1得到的湿污泥经过污泥泵泵入振动过滤池中振动筛分,得到的水进入集水室中,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泵泵入下一工序,收集污泥中逸出的气体;
步骤3:二级处理:将步骤2振动脱水后的污泥泵入曝气池中,控制曝气池内的氧气通入量以及微生物的种类,调节曝气池温度,使曝气池内的条件适合微生物生存,除掉污泥中的含氮等有机物成分;
停止反应后,收集曝气池内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和污泥中逸出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污泥用污泥泵泵入絮凝池内,通过自动加药机构在絮凝池内加入溶解的絮凝沉淀剂,污泥内能够被絮凝的小分子杂质沉淀出来,除去水并得到脱水后的污泥;
步骤5:烘干:将步骤4得到的脱水后的污泥泵入挤出烘干机,在挤出烘干机内混合搅拌并加热,得到比较干的污泥;
步骤6:焚烧过程:将步骤4得到的污泥送入焚烧塔中,在焚烧塔中焚烧,烧掉污泥中的金属杂质,最后得到可再次被利用的干污泥。
优选地,焚烧塔内的温度为800-1000度。
优选地,还包括热量回收过程,曝气池的鼓风机产生的热量经热回收器回收后对水进行加热,加热的水用作传热介质或洗涤用水储存在恒温箱内。
优选地,还包括助燃气体回收过程,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污泥中逸出的气体、步骤3曝气池内污泥逸出的气体及通入的过量氧气,与外界空气混合后一起作为步骤6焚烧时热量的助燃气体。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洗涤步骤,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污泥中逸出的气体、步骤3曝气池内污泥逸出的气体及通入的过量氧气经过温水喷淋洗涤后再与外界空气混合;
更进一步优选地,喷淋洗涤用水为热量回收过程中恒温箱中的水。
优选地,还包括热量循环利用过程,焚烧炉内焚烧后的气体温度较高,将焚烧后的气体通入步骤5中挤出烘干机的筒体外壁进行加热,作为加热介质,能充分利用热量,挤出烘干机内出来的气体排出到外界。
优选地,还包括臭气回收过程,上述步骤挤出烘干机排出到外界的气体进入臭气处理池处理,在臭气处理池内先经活性炭吸收层吸收,未被活性炭吸收层吸收的气体再经吸收液吸收。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振动过滤机构、曝气池、絮凝池、挤出烘干机、焚烧塔。
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板;
所述振动过滤机构包括预处理池、与预处理池外壁连接的振动机构;
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结构;
所述絮凝池上设有加药口、出水口,所述絮凝池通过所述加药口与自动加药机构连接;
所述挤出烘干机中心轴线处设有贯穿的螺旋推送杆,所述螺旋推送杆上设有螺旋桨叶,所述挤出烘干机的机筒外壁设有加热气体入口、加热气体出口,所述加热气体入口与所述焚烧塔顶部连接,所述挤出烘干机的污泥挤出口与所述焚烧塔下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臭气处理池,所述臭气处理池与所述挤出烘干机的所述加热气体出口连接,所述臭气处理池上方设有活性炭吸收层,下方设有臭气吸收液;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热回收机构,所述热回收机构包括热回收器、恒温箱,所述曝气结构与所述热回收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回收器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恒温箱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喷淋池,所述喷淋池内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所述恒温箱连接,所述污泥滤水室顶部、所述曝气池顶部分别与所述喷淋池连接,所述喷淋池上方与所述焚烧塔连接,所述焚烧塔与所述喷淋池之间设有助燃风机,所述助燃风机与外界空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偏心轮、转动轮、电机、减振弹簧、支架,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处理池外壁,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转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振弹簧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底部并与所述预处理池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下方设有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污泥滤水室、位于污泥滤水室下方的集水室,所述污泥滤水室和所述集水室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过滤微孔,所述污泥滤水室顶部设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下方附近设有喷射嘴,所述喷射嘴与射流泵连接,所述滤水室内设有推板,所述推板通过连杆与气缸连接,所述推板的底面与所述过滤板接触,所述滤水室上设有污泥推送出口,所述污泥推送出口位于所述推板上方附近,所述污泥推送出口与所述曝气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动加药机构包括溶药罐、储药罐、PLC控制器,所述溶药罐与所述储药罐连接,所述溶药罐与所述储药罐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储药罐与所述絮凝池连接,所述储药罐与所述絮凝池之间设有计量泵,所述溶药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一,所述储药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二,所述电磁阀、所述计量泵、所述液位传感器一、所述液位传感器二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曝气结构包括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设置在曝气槽内,所述曝气支管与曝气干管连接,所述曝气干管与曝气鼓风机连接,所述曝气干管与所述曝气鼓风机之间设有流量计和控制阀,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絮凝池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絮凝池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絮凝池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网附近,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挤出烘干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污泥滤水室顶部的污泥入口处设置喷射嘴,能除去污泥中的少量水分,并能吹出污泥中的恶臭气体,集水室用于收集滤水板过滤得到的水分,推板将滤水板上的污泥推送至污泥推送出口;振动机构的设置对污泥的预处理有很大的作用,通过预处理池的振动,可以将污泥分散在过滤板上,使得过滤板上滤出的水量大大增加,臭气也能逸出。曝气池内氧气的通入量可通过流量计控制,从而可根据曝气池内放入生物的种类来决定氧气的通入量。絮凝池用于除去水中的小分子杂质,使其沉淀出来,得到的水质更纯,污泥则进行烘干处理,絮凝剂的加入通过自动加药机构自动进行,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鼓风机与助燃风机一般不用时使用,待微生物反应完成后,结束氧气的通入,助燃风机用于将曝气池和预处理池内的气体收集到一起,一方面挤出烘干机内的气体与外界空气一同作为助燃气体通入焚烧炉,增加焚烧炉内的助燃效果,节约了外界空气;另一方面,可将挤出烘干机内产生的水汽和臭气一起吸入焚烧炉内,可在焚烧炉内除掉一部分臭气,不能除掉的臭气部分被活性炭吸收层吸收,或者冷却后被臭气吸收池内的吸收液吸收。热回收器的设置将鼓风机产生的热量再次回收利用,加热的水源可以对回收的助燃气体进行淋洗,淋洗后的回收气体再和外界空气一起进入焚烧塔内焚烧,保证了助燃气体的清洁,并可以大量节省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样重要的是,挤出烘干机的热量来源是焚烧塔,焚烧塔需要的温度比挤出烘干机的温度要高,在焚烧塔内焚烧污泥消耗掉大部分热量后的气体可以用于挤出烘干机的加热,挤出烘干机省去了额外的热源。本发明工业污泥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集污泥处理、臭气去除功能于一体,处理效率高,能有效除去污泥中产生的臭气,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工人的工作环境;而高效的热量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污泥处理方法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加药机构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偏心轮,2、转动轮,3、电机,4、减振弹簧,5、污泥推送出口,6、污泥滤水室,7、集水室,8、过滤板,9、污泥入口,10、喷射嘴,11、射流泵,12、推板,13、气缸,14、曝气池,15、曝气支管,16、曝气槽,17、鼓风机,18、流量计,19、控制阀,20、热回收器,21、恒温箱,22、絮凝池,23、加药口,24、出水口,25、搅拌器,26、过滤网,27、挤出烘干机,28、螺旋推送杆,29、螺旋桨叶,30、烘干入口,31、污泥挤出口,32、加热气体入口,33、加热气体出口,34、焚烧塔,35、臭气处理池,36、活性炭吸收层,37、喷淋池,38、喷头,39、助燃风机,40、自动加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级处理:经过格栅板进行初步过滤,除去杂草、秸秆、树叶等较大的颗粒悬浮物杂质;
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将步骤1得到的湿污泥经过污泥泵泵入振动过滤池中振动筛分,得到的水进入集水室中,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泵泵入下一工序,收集污泥中逸出的气体;
振动机构的设置对污泥的预处理有很大的作用,通过预处理池的振动,可以将污泥分散在过滤板上,使过滤板上滤出的水量大大增加,臭气也能逸出;
步骤3:二级处理:将步骤2振动脱水后的污泥泵入曝气池中,控制曝气池内的氧气通入量以及微生物的种类,调节曝气池温度,使曝气池内的条件适合微生物生存,除掉污泥中的含氮有机物等成分;
停止反应后,收集曝气池内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和污泥中逸出的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气体;
还包括热量回收过程,将用于给曝气池提供氧气的鼓风机与热回收器连接,鼓风机产生的热量经热回收器回收后对水进行加热,加热的水用作传热介质或洗涤用水储存在恒温箱内。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污泥用污泥泵泵入絮凝池内,通过自动加药机构在絮凝池内加入溶解的絮凝沉淀剂,污泥内能够被絮凝的小分子杂质沉淀出来,除去水得到脱水后的污泥;
步骤5:烘干:将步骤4得到的脱水后的污泥泵入挤出烘干机,在挤出烘干机内混合搅拌并加热,得到比较干的污泥;
步骤6:焚烧过程:将步骤4得到的污泥送入焚烧塔中,在焚烧塔中焚烧,烧掉污泥中的金属杂质,最后得到可再次被利用的干污泥;
焚烧塔内的温度为600-1000度。
还包括助燃气体回收过程,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污泥中逸出的气体、步骤3曝气池内污泥逸出的少量甲烷气体等及通入的过量氧气,与外界空气混合后一起作为步骤6焚烧时热量的助燃气体。供给焚烧塔,帮助其内物料的燃烧。鼓风机与助燃风机不同时使用,外界空气用于保证通入焚烧塔内助燃气体是足量的,避免焚烧塔内物料燃烧不充分造成热量的浪费。
还包括洗涤步骤,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污泥中逸出的气体、步骤3曝气池内污泥逸出的气体及通入的过量氧气经过温水喷淋洗涤后再与外界空气混合;
喷淋洗涤用水为用步骤3中恒温箱的水。
还包括热量循环利用过程,焚烧炉内焚烧后的气体温度较高,将焚烧后的气体作为加热介质,通入步骤5中挤出烘干机的筒体外壁加热层进行加热,能充分利用热量,挤出烘干机内出来的气体排出,进入臭气回收过程,挤出烘干机不需要使用额外的热源进行加热。上述步骤挤出烘干机排出的气体进入臭气处理池处理,在臭气处理池内先经活性炭吸收层吸收,未被活性炭吸收层吸收的气体再经吸收液吸收。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振动过滤机构、曝气池14、絮凝池22、挤出烘干机27、焚烧塔34;具体为:
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板;
所述振动过滤机构包括预处理池、与预处理池外壁连接的振动机构;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偏心轮1、转动轮2、电机3、减振弹簧4、支架,所述偏心轮1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外壁并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1与所述转动轮2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动轮2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振弹簧4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底部并与所述预处理池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4下方设有所述支架;
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污泥滤水室6、位于污泥滤水室6下方的集水室7,所述污泥滤水室6和所述集水室7之间设有过滤板8,所述过滤板8上设有过滤微孔,所述污泥滤水室6顶部设有污泥入口9,所述污泥入口9下方附近设有喷射嘴10,所述喷射嘴10与射流泵11连接,所述滤水室内设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通过连杆与气缸13连接,所述推板12的底面与所述过滤板8接触,所述滤水室上设有污泥推送出口5,所述污泥推送出口5位于所述推板12上方附近,所述污泥推送出口5与所述曝气池14连接;
所述曝气池14内设有曝气结构,所述曝气结构与热回收器20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回收器20通过循环管路与恒温箱21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曝气结构包括曝气支管15,所述曝气支管15设置在曝气槽16内,所述曝气支管15与曝气干管连接,所述曝气干管与曝气鼓风机17连接,所述曝气干管与所述曝气鼓风机17之间设有流量计18和控制阀19,所述曝气池14与所述絮凝池22连接;
所述絮凝池22上设有加药口23、出水口24,所述絮凝池22内设有搅拌器25,所述搅拌器25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絮凝池22内设有过滤网26,所述出水口24设置在所述过滤网26附近,所述絮凝池22与所述挤出烘干机27连接;
所述絮凝池22通过加药口23与自动加药机构40连接,所述自动加药机构40包括溶药罐、储药罐、PLC控制器,所述溶药罐与所述储药罐连接,所述溶药罐与所述储药罐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储药罐与所述絮凝池22连接,所述储药罐与所述絮凝池22之间设有计量泵,所述溶药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一,所述储药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二,所述电磁阀、所述计量泵、所述液位传感器一、所述液位传感器二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自动加药机构40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自动加药机构40的工作原理为:工作人员在溶药罐内加入适当比例的絮凝沉淀剂和水,通过搅拌器25搅拌将絮凝沉淀剂溶解,必要的时候可以加热。工作时,通过液位传感器二检测储药罐液位,如果储药罐的液位不是最高液位,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进行进药,通过液位传感器一检测溶药罐的液位,等到溶药罐的液位到达最低液位时,进药过程结束,电磁阀关闭,溶药罐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溶药工作。然后PLC控制器控制计量泵工作,向絮凝池22输送药液,直到储药罐的液位降到最低时,停止工作。
所述挤出烘干机27中心轴线处设有贯穿的螺旋推送杆28,所述螺旋推送杆28上设有螺旋桨叶29,所述挤出烘干机27上设有所述烘干入口30,所述挤出烘干机27端部设有污泥挤出口31;所述挤出烘干机27的机筒外壁设有加热气体入口32、加热气体出口33,所述挤出烘干机27通过所述污泥挤出口31与所述焚烧塔34连接,所述焚烧塔34顶部与所述挤出烘干机27的加热气体入口32连接;挤出烘干机27的加热气体出口33与臭气处理池35连接,所述臭气处理池35上方设有活性炭吸收层36,下方设有臭气吸收液。
还包括喷淋池37,所述喷淋池37内设有喷头38,所述喷头38通过管路与所述恒温箱21连接,所述污泥滤水室6顶部、所述曝气池14顶部分别与所述喷淋池37连接,所述喷淋池37上方与所述焚烧塔34连接,所述焚烧塔34与所述喷淋池37之间设有助燃风机39,所述助燃风机39与外界空气连通。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级处理:经过格栅板进行初步过滤,除去杂草、秸秆、树叶等较大的颗粒悬浮物杂质;
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将步骤1得到的湿污泥经过污泥泵泵入振动过滤池中振动筛分,得到的水进入集水室中,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泵泵入下一工序,收集污泥中逸出的气体;
步骤3:二级处理:将步骤2振动脱水后的污泥泵入曝气池中,控制曝气池内的氧气通入量以及微生物的种类,调节曝气池温度,使曝气池内的条件适合微生物生存,除掉污泥中的含氮等有机物成分;
停止反应后,收集曝气池内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和污泥中逸出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污泥用污泥泵泵入絮凝池内,通过自动加药机构在絮凝池内加入溶解的絮凝沉淀剂,污泥内能够被絮凝的小分子杂质沉淀出来,除去水并得到脱水后的污泥;
步骤5:烘干:将步骤4得到的脱水污泥泵入挤出烘干机,在挤出烘干机内混合搅拌并加热,得到比较干的污泥;
步骤6:焚烧过程:将步骤4得到的污泥送入焚烧塔中,在焚烧塔中焚烧,烧掉污泥中的金属杂质,最后得到可再次被利用的干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回收过程,曝气池的鼓风机产生的热量经回收后对水进行加热,加热的水储存在恒温箱中用作传热介质或洗涤用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燃气体回收过程,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污泥中逸出的气体、步骤3曝气池内污泥逸出的气体及通入的过量氧气,与外界空气混合后一起作为步骤6焚烧时热量的助燃气体。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洗涤步骤,步骤2振动过滤过程污泥中逸出的气体、步骤3曝气池内污泥逸出的气体及通入的过量氧气经过温水喷淋洗涤后再与外界空气混合;
更进一步优选地,喷淋洗涤用水为热量回收过程中储存在恒温箱中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循环利用过程,焚烧炉内焚烧后的气体温度较高,将焚烧后的气体通入步骤5中挤出烘干机的筒体外壁进行加热,作为加热介质,能充分利用热量,挤出烘干机内出来的气体排出到外界;
优选地,还包括臭气回收过程,上述步骤挤出烘干机排出的气体进入臭气处理池处理,在臭气处理池内先经活性炭吸收层吸收,未被活性炭吸收层吸收的气体再经吸收液吸收。
5.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振动过滤机构、曝气池、絮凝池、挤出烘干机、焚烧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板;
所述振动过滤机构包括预处理池、与预处理池外壁连接的振动机构;
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结构;
所述絮凝池上设有加药口、出水口,所述絮凝池通过所述加药口与自动加药机构连接;
所述挤出烘干机中心轴线处设有贯穿的螺旋推送杆,所述螺旋推送杆上设有螺旋桨叶,所述挤出烘干机的机筒外壁设有加热气体入口、加热气体出口,所述加热气体入口与所述焚烧塔顶部连接,所述挤出烘干机的污泥挤出口与所述焚烧塔下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气处理池,所述臭气处理池与所述挤出烘干机的所述加热气体出口连接,所述臭气处理池上方设有活性炭吸收层,下方设有臭气吸收液;
优选地,还包括热回收机构,所述热回收机构包括热回收器、恒温箱,所述曝气结构与所述热回收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回收器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恒温箱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喷淋池,所述喷淋池内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所述恒温箱连接,所述污泥滤水室顶部、所述曝气池顶部分别与所述喷淋池连接,所述喷淋池上方与所述焚烧塔连接,所述焚烧塔与所述喷淋池之间设有助燃风机,所述助燃风机与外界空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偏心轮、转动轮、电机、减振弹簧、支架,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处理池外壁,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转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振弹簧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底部并与所述预处理池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下方设有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污泥滤水室、位于污泥滤水室下方的集水室,所述污泥滤水室和所述集水室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过滤微孔,所述污泥滤水室顶部设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下方附近设有喷射嘴,所述喷射嘴与射流泵连接,所述滤水室内设有推板,所述推板通过连杆与气缸连接,所述推板的底面与所述过滤板接触,所述滤水室上设有污泥推送出口,所述污泥推送出口位于所述推板上方附近,所述污泥推送出口与所述曝气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药机构包括溶药罐、储药罐、PLC控制器,所述溶药罐与所述储药罐连接,所述溶药罐与所述储药罐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储药罐与所述絮凝池连接,所述储药罐与所述絮凝池之间设有计量泵,所述溶药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一,所述储药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二,所述电磁阀、所述计量泵、所述液位传感器一、所述液位传感器二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结构包括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设置在曝气槽内,所述曝气支管与曝气干管连接,所述曝气干管与曝气鼓风机连接,所述曝气干管与所述曝气鼓风机之间设有流量计和控制阀,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絮凝池连接;
所述絮凝池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絮凝池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网附近,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挤出烘干机的烘干入口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61765.9A CN111333284A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61765.9A CN111333284A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33284A true CN111333284A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178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61765.9A Withdrawn CN111333284A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3328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59206A (zh) * | 2020-12-19 | 2021-05-07 | 苏州础润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处理池换气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14716118A (zh) * | 2022-02-21 | 2022-07-08 | 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提固热回收工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3316A (zh) * | 2010-04-19 | 2010-08-25 |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市政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CN107265800A (zh) * | 2017-07-03 | 2017-10-20 | 江门市三清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淤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
2020
- 2020-03-10 CN CN202010161765.9A patent/CN11133328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3316A (zh) * | 2010-04-19 | 2010-08-25 |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市政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CN107265800A (zh) * | 2017-07-03 | 2017-10-20 | 江门市三清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淤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59206A (zh) * | 2020-12-19 | 2021-05-07 | 苏州础润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处理池换气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12759206B (zh) * | 2020-12-19 | 2023-05-23 | 深圳市洪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处理池换气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14716118A (zh) * | 2022-02-21 | 2022-07-08 | 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提固热回收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10195A1 (zh) | 一种发酵臭气和燃烧烟气的洗涤治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4275343B (zh) | 垃圾干化、除臭及渗滤液的处置系统及方法 | |
WO2018010196A1 (zh) | 一种畜禽养殖场臭气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3693836B (zh) |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11333284A (zh) |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处理装置 | |
CN109503232A (zh) |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发酵系统及方法 | |
CN103712216B (zh) | 污泥和垃圾联合焚烧热电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5688554A (zh) | 废气处理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病死畜禽处理系统 | |
CN204543902U (zh) | 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气体净化装置 | |
CN203448381U (zh) | 一种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处理装置 | |
CN203653399U (zh) |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余热干燥污泥的系统 | |
CN215411953U (zh) |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上料控制装置 | |
CN215951431U (zh) | 一种污泥综合处理装置 | |
CN110386837B (zh) | 一种双层棚膜结构槽式堆肥系统 | |
CN212375111U (zh) | 一种新型工厂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4353341B (zh) | 一种污泥焚烧烟气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4135050U (zh) | 垃圾干化、除臭及渗滤液的处置系统 | |
CN209193761U (zh) | 可生化固废阶段性高效厌氧酸化处理装置 | |
CN206300207U (zh) | 一种无氧降解垃圾的处理装置 | |
CN207716430U (zh) | 垃圾焚烧净化系统 | |
CN110566975A (zh) |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 | |
KR20060094116A (ko) | 에너지 절약형 슬러지 처리시스템 | |
CN104353340A (zh) | 一种污泥焚烧后的烟气净化和回用方法及其设备 | |
CN222099716U (zh) | 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 | |
CN109081537A (zh) | 一种环保资源化污泥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