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1776A -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1776A
CN111331776A CN202010140761.2A CN202010140761A CN111331776A CN 111331776 A CN111331776 A CN 111331776A CN 202010140761 A CN202010140761 A CN 202010140761A CN 111331776 A CN111331776 A CN 111331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njection molding
upper cover
magnetic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07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维恒
周旭东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407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1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1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17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53Cleaning or purging, e.g. of the inject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包括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底部固连有支架,其侧壁设置有蒸汽入口;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两个注塑口;第一容器上部固连在开设有注入口的上盖下表面上;注入口通过封口塞密封;第二容器位于第一容器内部,且上部固连在上盖下表面;第二容器内部安装有两块开设有均匀圆锥形孔的弹性板;第二容器通过设在在底部的两根软管与注塑口相连;第二容器侧壁中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安装有等距开设三个通孔的密封板;第二容器侧壁上等距开设有三个贯穿安装槽的通气孔;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对原料均匀加热,防止出现结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对各种塑料的加工适应性强,能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注塑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其生产过程为先将粒状或粉状的固态塑料投入料筒,塑化成具有均匀的密度、粘度和组成的可塑性良好的塑料熔体,再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该种塑料熔体具备一定流速而注射进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塑料熔体冷却定型后,便可得到和模具型腔形状一致的塑料制品。
目前的注塑机大多只有一个注塑口,注塑工作时,物料只能从一个注塑口挤出,注塑工作效率不高,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塑料的流动性不高,易导致塑料熔融不均匀,容易在塑料溶液中产生结块,导致最终产品的质量不佳,此外,目前的注塑机在完成工作后需要人工进行拆卸清理,费时费力,无法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注塑机只有一个注塑口,注塑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在原料加热融化过程中,使原料多次受热,塑料溶液受热均匀,不会产生结块,同时在注塑完成之后,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动清理,减轻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包括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底部固定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容器侧壁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两个注塑口;所述第一容器上表面固连有上盖;所述第一容器与上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上盖开设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注入口通过封口塞密封;所述上盖下表面固连有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上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上盖与第二容器形成空腔一;所述第二容器位于第一容器内部,且互不接触,使第二容器和第一容器之间形成空腔二;所述第二容器内部安装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共有两块,且空腔一内部空间被两块弹性板分割成等大的三部分;所述弹性板上均匀设置有圆锥形孔;所述第二容器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安装在第二容器底部,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容器底部的注塑口上;所述导管共有两条,分别连接两个注塑口,使两个注塑口分别连通第二容器的内空间;所述第二容器侧壁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板,且密封板可上下拉动;所述密封板上等距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第二容器侧壁上等距开设有三个通气孔,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通气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当密封板上移时,可使通孔和对应通气孔重合,使空腔一和空腔二实现导通;
工作时,通过蒸汽入口将外界高温蒸汽通入到注塑机中,使高温蒸汽进入空腔二中,蒸汽入口上的阀门可用于控制高温蒸汽进入速度,并可在必要时通过封闭阀门阻止高温蒸汽进入注塑机中,同时,由于第二容器侧壁上开设的通气孔,高温蒸汽可以进入空腔一分割形成的三部分中,让原料加热更均匀,保证融化的塑料液体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一致,更好的保持原料温度,同时,在需要时,通过控制密封板的升降,能够方便的控制第二容器中高压蒸汽的有无,不需要去调整外置的蒸汽发生装置,降低操作难度,加快操作速度;将密封板向下移动,使密封板上的通孔与第二容器侧壁上的通气孔错位,封闭通气孔,移开封口塞,通过上盖上的注入口向第二容器中加入原料,原料进入第二容器后落在第一块弹性板上,即位于空腔一分割形成的第一部分中,原料加入完成之后,用封口塞封闭注入口,在加入原料后,弹性板受到原料自身重力的影响向下产生弯曲,弹性板上的圆锥形孔部分打开,同时,当注塑机内部高压蒸汽的压力超出预定范围时,封口塞被冲开,释放注塑机内部压力,防止注塑机内部压力过高造成危害,同时将密封板向上拉动,使密封板上的通孔与第二容器侧壁上的通气孔相连通,让空腔二中的高温蒸汽能够进入第二容器内部,将加入的原料融化,并保持熔融状态;同时,弹性板上均匀设置的圆锥形孔,在常压情况下由于弹性板自身的挤压保持在封闭状态,当通过封口塞封闭注入口并向第二容器中通入高压蒸汽后,在高压蒸汽的压力作用下,弹性板向下产生弯曲,此时,弹性板受到拉伸,使弹性板上的圆锥形孔打开程度更大,被高温蒸汽融化的原料通过圆锥形孔落到第二块弹性板上,即空腔一分割形成的第二部分中,类似的,在高压蒸汽的压力下,第二块弹性板同样向下弯曲,弹性板上的圆锥形孔打开,熔融状态的原料落到第二容器底部,即空腔一被分割形成的第三部分中,在弹性板弯曲并打开圆锥形孔使原料从圆锥形孔中落下的过程中,原料得到充分的混合,防止原料混合不充分导致的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在原料依次落入到第二容器分割后形成的三部分的过程中,由于容器中本身存在空气,原料不会完全充满第二容器分割所形成的三部分,防止融化的塑料原料粘附到弹性板的下表面上难以清理,同时,在原料穿过弹性板落下的过程中,原料被多次加热,保证最终的原料融化彻底,不存在未融化的颗粒;在原料到达第二容器底部后,融化的原料通过导管进入到注塑口中,最终进入注塑模具,完成注塑,同时,注塑口上安装的阀门可方便可控制融化状态原料的流动与注塑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导管设置在空腔二中;所述导管为螺纹管,且两根导管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导管为铜管;工作时,由于导管安装在第一容器内壁与第二容器外壁之间的空腔二中,导管在输送原料时,将被充斥空腔二的高温蒸汽再次加热,保证塑料液的温度不变,防止融化的塑料液二次凝结,同时,螺旋形状的导管能让输送路径更长,经过空腔二的时间更长,对塑料液的保温加热效果更好;同时,在融化的塑料液通过导管时,由于导管自身的螺旋形状,可使塑料液在导管中再次进行混合,原料混合充分,提高最终的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内壁、上盖下表面和导管内壁均设置有一层防粘涂料;工作时,第二容器内壁和上盖下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料,融化的塑料液不会粘附在第二容器内壁和上盖下表面上,减少清理工作;导管内壁涂有一层防粘涂料,导管在输送塑料液过程中,可以防止塑料液粘着在导管上,减少清理工作,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底部开设的安装孔侧壁上固连有环形气囊;所述第二容器底部安装孔附近开设有圆柱形气腔;所述圆柱形气腔共有三个,均水平设置,且圆柱形气腔位于环形气囊下方;所述环形气囊与圆柱形气腔通过气道相连通;所述气道共有三个,分别连接三个圆柱形气腔与环形气囊,且气道之间互不连通;所述圆柱形气腔中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与圆柱形气腔之间密封性良好;所述导管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推杆正对环形槽;所述导管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上表面倾斜;
工作时,高温蒸汽通入空腔一之中,由于环形气囊中压力为常压,环形气囊在高温蒸汽压力作用下被压缩,环形气囊中的气体通过气道进入三个圆柱形气腔中,由于推杆与圆柱形气腔之间密封性良好,所以圆柱形气腔和推杆构成气缸,所以推杆在进入圆柱形气腔中的气体作用下向外伸出,同时,由于推杆正对导管上的环形槽,推杆伸出圆柱形气腔后卡在环形槽中将导管固定住,防止导管脱落,此外,当高温蒸汽停止通入注塑机内后,空腔一中的压力降低,环形气囊恢复原状,推杆缩回,导管可轻松取下,便于清理或更换导管,同时导管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上表面倾斜可保证空腔一中的塑料液在进入导管时,不会在导管接头处堆积,减少清理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内部安装有环形刮板;所述环形刮板安装在空腔一最上部;所述环形刮板内表面固连有弹性绳的一端,弹性绳另一端固连在上盖下表面;所述环形刮板内表面固连有刚性绳;所述刚性绳一端固连在环形刮板内表面,另一端固连在靠近上盖的弹性板上表面;所述刚性绳与弹性绳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刚性绳连接在弹性板上的一端相互接触,均固定在弹性板中心位置;
工作时,由于环形刮板通过刚性绳连接在弹性板上表面中心,当弹性板向下弯曲时,连接在弹性板中心的刚性绳随之被拉动,从而带动环形刮板向下运动,将第二容器内壁上粘附的塑料刮除干净,当环形刮板被刚性绳向下拉动时,连接环形刮板与上盖下表面的弹性绳被拉伸伸长,当弹性板恢复原状后,在弹性绳拉力的作用下,环形刮板被向上拉动,回到初始位置,在弹性板不断弯曲恢复的过程中,环形刮板同样不断的上下运动,将第二容器内壁上附着的塑料刮除,实现自动清理。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磁性上基座;所述磁性上基座上安装有限位接口;所述上盖下表面上滑动安装有磁性下基座;所述磁性下基座上固连有自旋喷头;所述磁性上基座与磁性下基座之间通过磁性相固定;所述磁性下基座与磁性上基座在移动时通过磁力相互呼应,作相同运动;
工作时,将上盖上的封口塞移走,使注入口敞开,然后移动磁性上基座,使磁性上基座与注入口重合,当磁性上基座与注入口重合后,安装在磁性上基座上的限位接口与注入口吻合,限位接口与注入口连通,同时,磁性下基座在磁力作用下与磁性上基座作相同运动,磁性下基座同样移动到注入口出,与注入口重合,此时,磁性上基座与磁性下基座之间通过注入口连通,通过限位接口,外界高压蒸汽进入磁性下基座中,通过安装在磁性下基座上的自旋喷头被喷出,由于自旋喷头自身的设计,自旋喷头在喷出高温蒸汽时会发生转动,从而将高温蒸汽旋转喷出,覆盖容器的内壁,通过高温蒸汽的冲击作用,第二容器内壁上附着的塑料将被清理的更加彻底,减少清理工作;同时,在通入高温蒸汽进行清理时,由于弹性板在高温蒸汽作用下发生弯曲,弹性板上开设的圆锥形孔的开口倾斜对准第二容器内壁,高温蒸汽通过圆锥形孔喷射到第二容器的内壁上,对位于两块弹性板下方的第二容器内壁进行清理,减少人工操作。
优选的,所述磁性上盖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限位接口可通过磁性上盖上的阶梯孔将下端伸入到上盖上的注入口中;工作时,磁性上基座移动到与注入口重合后,限位接口向下落下,插入注入口中,由于磁性上基座上开设的阶梯孔的作用,限位接口不会完全落入注入口中,同时,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注入口能让限位接口更容易插入,当限位接口插入注入口中后,磁性上基座位置被固定,防止在后续操作中磁性上基座位置发生移动,造成高温蒸汽泄漏,对人员造成危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通过设置两个注塑口,实现注塑时同时进行注塑且不会相互干扰,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通过设置弹性板和通气孔,将第二容器分割成三部分,使高温蒸汽能够对三部分同时加热,并使融化后的塑料液从上到下在三部分中流动,使原料融化均匀,避免出现结块,导致注塑产品质量不佳。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通过设置弹性板、环形刮板、弹性绳和刚性绳,使环形刮板在弹性板弯曲恢复过程中通过刚性绳和弹性绳的带动,随之上下移动,将第二容器内壁上附着的塑料清理掉,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清理。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通过磁性上基座、限位接口、磁性下基座和自旋喷头,在磁性上基座与磁性下基座通过注入口连接在一起后,高温蒸汽经限位接口到达自旋喷头,在自旋喷头自身的旋转作用下,通过高温蒸汽的冲击,实现对容器内壁的自动清理。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通过设置螺旋形状的导管以及导管内壁涂敷的防粘涂料,使原料在通过导管到达注塑口这一过程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改下,保持受热均匀,防止融化的塑料液因温度变化发生二次凝结,避免塑料液残留粘附在导管内壁上,降低清理难度,同时通过导管的螺旋形状对原料再次进行混合,避免原料混合不充分导致最终产品质量下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剖视图;
图中:第一容器1、支架11、蒸汽入口12、注塑口13、上盖2、注入口21、封口塞22、磁性上基座23、限位接口24、磁性下基座25、自旋喷头26、第一密封环27、第二容器3、导管31、环形槽311、通气孔32、安装槽321、弹性板33、气道331、环形气囊34、圆柱形气腔35、推杆36、第二密封环37、密封板4、通孔41、环形刮板5、弹性绳51、刚性绳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包括第一容器1;所述第一容器1底部固定安装支架11;所述第一容器1侧壁设置有蒸汽入口12;所述第一容器1底部设置有两个注塑口13;所述第一容器1上表面固连有上盖2;所述第一容器1与上盖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7;所述上盖2开设有注入口21;所述注入口21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注入口21通过封口塞22密封;所述上盖2下表面固连有第二容器3;所述第二容器3与上盖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37;所述上盖2与第二容器3形成空腔一;所述第二容器3位于第一容器1内部,且互不接触,使第二容器3和第一容器1之间形成空腔二;所述第二容器3内部安装有弹性板33;所述弹性板33共有两块,且空腔一内部空间被两块弹性板33分割成等大的三部分;所述弹性板33上均匀设置有圆锥形孔;所述第二容器3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导管31;所述导管31一端安装在第二容器3底部,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容器1底部的注塑口13上;所述导管31共有两条,分别连接两个注塑口13,使两个注塑口13分别连通第二容器3的内空间;所述第二容器3侧壁中开设有安装槽321;所述安装槽321中安装有密封板4,且密封板4可上下拉动;所述密封板4上等距开设有三个通孔41;所述第二容器3侧壁上等距开设有三个通气孔32,相邻两个通孔4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通气孔32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当密封板4上移时,可使通孔41和对应通气孔32重合,使空腔一和空腔二实现导通;
工作时,通过蒸汽入口12将外界高温蒸汽通入到注塑机中,使高温蒸汽进入空腔二中,蒸汽入口12上的阀门可用于控制高温蒸汽进入速度,并可在必要时通过封闭阀门阻止高温蒸汽进入注塑机中,同时,由于第二容器3侧壁上开设的通气孔32,高温蒸汽可以进入空腔一分割形成的三部分中,让原料加热更均匀,保证融化的塑料液体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一致,更好的保持原料温度,同时,在需要时,通过控制密封板4的升降,能够方便的控制第二容器3中高压蒸汽的有无,不需要去调整外置的蒸汽发生装置,降低操作难度,加快操作速度;将密封板4向下移动,使密封板4上的通孔41与第二容器3侧壁上的通气孔32错位,封闭通气孔32,移开封口塞22,通过上盖2上的注入口21向第二容器3中加入原料,原料进入第二容器3后落在第一块弹性板33上,即位于空腔一分割形成的第一部分中,原料加入完成之后,用封口塞22封闭注入口21,在加入原料后,弹性板33受到原料自身重力的影响向下产生弯曲,弹性板33上的圆锥形孔部分打开,同时,当注塑机内部高压蒸汽的压力超出预定范围时,封口塞22被冲开,释放注塑机内部压力,防止注塑机内部压力过高造成危害,同时将密封板4向上拉动,使密封板4上的通孔41与第二容器3侧壁上的通气孔32相连通,让空腔二中的高温蒸汽能够进入第二容器3内部,将加入的原料融化,并保持熔融状态;同时,弹性板33上均匀设置的圆锥形孔,在常压情况下由于弹性板33自身的挤压保持在封闭状态,当通过封口塞22封闭注入口21并向第二容器3中通入高压蒸汽后,在高压蒸汽的压力作用下,弹性板33向下产生弯曲,此时,弹性板33受到拉伸,使弹性板33上的圆锥形孔打开程度更大,被高温蒸汽融化的原料通过圆锥形孔落到第二块弹性板33上,即空腔一分割形成的第二部分中,类似的,在高压蒸汽的压力下,第二块弹性板33同样向下弯曲,弹性板33上的圆锥形孔打开,熔融状态的原料落到第二容器3底部,即空腔一被分割形成的第三部分中,在弹性板33弯曲并打开圆锥形孔使原料从圆锥形孔中落下的过程中,原料得到充分的混合,防止原料混合不充分导致的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在原料依次落入到第二容器3分割后形成的三部分的过程中,由于容器中本身存在空气,原料不会完全充满第二容器3分割所形成的三部分,防止融化的塑料原料粘附到弹性板33的下表面上难以清理,同时,在原料穿过弹性板33落下的过程中,原料被多次加热,保证最终的原料融化彻底,不存在未融化的颗粒;在原料到达第二容器3底部后,融化的原料通过导管31进入到注塑口13中,最终进入注塑模具,完成注塑,同时,注塑口13上安装的阀门可方便可控制融化状态原料的流动与注塑的速度。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管31设置在空腔二中;所述导管31为螺纹管,且两根导管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导管31为铜管;工作时,由于导管31安装在第一容器1内壁与第二容器3外壁之间的空腔二中,导管31在输送原料时,将被充斥空腔二的高温蒸汽再次加热,保证塑料液的温度不变,防止融化的塑料液二次凝结,同时,螺旋形状的导管31能让输送路径更长,经过空腔二的时间更长,对塑料液的保温加热效果更好;同时,在融化的塑料液通过导管31时,由于导管31自身的螺旋形状,可使塑料液在导管31中再次进行混合,原料混合充分,提高最终的产品质量。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容器3内壁、上盖2下表面和导管31内壁均设置有一层防粘涂料;工作时,第二容器3内壁和上盖2下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料,融化的塑料液不会粘附在第二容器3内壁和上盖2下表面上,减少清理工作;导管31内壁涂有一层防粘涂料,导管31在输送塑料液过程中,可以防止塑料液粘着在导管31上,减少清理工作,延长导管31的使用寿命。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容器3底部开设的安装孔侧壁上固连有环形气囊34;所述第二容器3底部安装孔附近开设有圆柱形气腔35;所述圆柱形气腔35共有三个,均水平设置,且圆柱形气腔35位于环形气囊34下方;所述环形气囊34与圆柱形气腔35通过气道331相连通;所述气道331共有三个,分别连接三个圆柱形气腔35与环形气囊34,且气道331之间互不连通;所述圆柱形气腔35中安装有推杆36;所述推杆36与圆柱形气腔35之间密封性良好;所述导管31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槽311;所述推杆36正对环形槽311;所述导管31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上表面倾斜;
工作时,高温蒸汽通入空腔一之中,由于环形气囊34中压力为常压,环形气囊34在高温蒸汽压力作用下被压缩,环形气囊34中的气体通过气道331进入三个圆柱形气腔35中,由于推杆36与圆柱形气腔35之间密封性良好,所以圆柱形气腔35和推杆36构成气缸,所以推杆36在进入圆柱形气腔35中的气体作用下向外伸出,同时,由于推杆36正对导管31上的环形槽311,推杆36伸出圆柱形气腔35后卡在环形槽311中将导管31固定住,防止导管31脱落,此外,当高温蒸汽停止通入注塑机内后,空腔一中的压力降低,环形气囊34恢复原状,推杆36缩回,导管31可轻松取下,便于清理或更换导管31,同时导管31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上表面倾斜可保证空腔一中的塑料液在进入导管31时,不会在导管31接头处堆积,减少清理工作。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容器3内部安装有环形刮板5;所述环形刮板5安装在空腔一最上部;所述环形刮板5内表面固连有弹性绳51的一端,弹性绳51另一端固连在上盖2下表面;所述环形刮板5内表面固连有刚性绳52;所述刚性绳52一端固连在环形刮板5内表面,另一端固连在靠近上盖2的弹性板33上表面;所述刚性绳52与弹性绳51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刚性绳52连接在弹性板33上的一端相互接触,均固定在弹性板33中心位置;
工作时,由于环形刮板5通过刚性绳52连接在弹性板33上表面中心,当弹性板33向下弯曲时,连接在弹性板33中心的刚性绳52随之被拉动,从而带动环形刮板5向下运动,将第二容器3内壁上粘附的塑料刮除干净,当环形刮板5被刚性绳52向下拉动时,连接环形刮板5与上盖2下表面的弹性绳51被拉伸伸长,当弹性板33恢复原状后,在弹性绳51拉力的作用下,环形刮板5被向上拉动,回到初始位置,在弹性板33不断弯曲恢复的过程中,环形刮板5同样不断的上下运动,将第二容器3内壁上附着的塑料刮除,实现自动清理。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盖2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磁性上基座23;所述磁性上基座23上安装有限位接口24;所述上盖2下表面上滑动安装有磁性下基座25;所述磁性下基座25上固连有自旋喷头26;所述磁性上基座23与磁性下基座25之间通过磁性相固定;所述磁性下基座25与磁性上基座23在移动时通过磁力相互呼应,作相同运动;
工作时,将上盖2上的封口塞22移走,使注入口21敞开,然后移动磁性上基座23,使磁性上基座23与注入口21重合,当磁性上基座23与注入口21重合后,安装在磁性上基座23上的限位接口24与注入口21吻合,限位接口24与注入口21连通,同时,磁性下基座25在磁力作用下与磁性上基座23作相同运动,磁性下基座25同样移动到注入口21出,与注入口21重合,此时,磁性上基座23与磁性下基座25之间通过注入口21连通,通过限位接口24,外界高压蒸汽进入磁性下基座25中,通过安装在磁性下基座25上的自旋喷头26被喷出,由于自旋喷头26自身的设计,自旋喷头26在喷出高温蒸汽时会发生转动,从而将高温蒸汽旋转喷出,覆盖容器的内壁,通过高温蒸汽的冲击作用,第二容器3内壁上附着的塑料将被清理的更加彻底,减少清理工作;同时,在通入高温蒸汽进行清理时,由于弹性板33在高温蒸汽作用下发生弯曲,弹性板33上开设的圆锥形孔的开口倾斜对准第二容器3内壁,高温蒸汽通过圆锥形孔喷射到第二容器3的内壁上,对位于两块弹性板33下方的第二容器3内壁进行清理,减少人工操作。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磁性上盖2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限位接口24可通过磁性上盖2上的阶梯孔将下端伸入到上盖2上的注入口21中;工作时,磁性上基座23移动到与注入口21重合后,限位接口24向下落下,插入注入口21中,由于磁性上基座23上开设的阶梯孔的作用,限位接口24不会完全落入注入口21中,同时,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注入口21能让限位接口24更容易插入,当限位接口24插入注入口21中后,磁性上基座23位置被固定,防止在后续操作中磁性上基座23位置发生移动,造成高温蒸汽泄漏,对人员造成危害。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蒸汽入口12将外界高温蒸汽通入到注塑机中,使高温蒸汽进入空腔二中,蒸汽入口12上的阀门可用于控制高温蒸汽进入速度,并可在必要时通过封闭阀门阻止高温蒸汽进入注塑机中,同时,由于第二容器3侧壁上开设的通气孔32,高温蒸汽可以进入空腔一分割形成的三部分中;将密封板4向下移动,使密封板4上的通孔41与第二容器3侧壁上的通气孔32错位,封闭通气孔32,移开封口塞22,通过上盖2上的注入口21向第二容器3中加入原料,原料进入第二容器3后落在第一块弹性板33上,即位于空腔一分割形成的第一部分中,原料加入完成之后,用封口塞22封闭注入口21,在加入原料后,弹性板33受到原料自身重力的影响向下产生弯曲,弹性板33上的圆锥形孔部分打开,同时,将密封板4向上拉动,使密封板4上的通孔41与第二容器3侧壁上的通气孔32相连通,让空腔二中的高温蒸汽能够进入第二容器3内部;同时,弹性板33上均匀设置的圆锥形孔,在常压情况下由于弹性板33自身的挤压保持在封闭状态,当通过封口塞22封闭注入口21并向第二容器3中通入高压蒸汽后,在高压蒸汽的压力作用下,弹性板33向下产生弯曲,此时,弹性板33受到拉伸,使弹性板33上的圆锥形孔打开程度更大,被高温蒸汽融化的原料通过圆锥形孔落到第二块弹性板33上,即空腔一分割形成的第二部分中,类似的,在高压蒸汽的压力下,第二块弹性板33同样向下弯曲,弹性板33上的圆锥形孔打开,熔融状态的原料落到第二容器3底部,即空腔一被分割形成的第三部分中;在原料到达第二容器3底部后,融化的原料通过导管31进入到注塑口13中,最终进入注塑模具,完成注塑;导管31安装在第一容器1内壁与第二容器3外壁之间的空腔二中,导管31在输送原料时,将被充斥空腔二的高温蒸汽再次加热,同时,由于导管31自身的螺旋形状,可使塑料液在导管31中再次进行混合;第二容器3内壁和上盖2下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料,防止塑料液附着;导管31内壁涂有一层防粘涂料,防止塑料液粘着在导管31上;高温蒸汽通入空腔一之中,由于环形气囊34中压力为常压,环形气囊34在高温蒸汽压力作用下被压缩,环形气囊34中的气体通过气道331进入三个圆柱形气腔35中,由于推杆36与圆柱形气腔35之间密封性良好,所以圆柱形气腔35和推杆36构成气缸,所以推杆36在进入圆柱形气腔35中的气体作用下向外伸出,同时,由于推杆36正对导管31上的环形槽311,推杆36伸出圆柱形气腔35后卡在环形槽311中将导管31固定住,防止导管31脱落,此外,当高温蒸汽停止通入注塑机内后,空腔一中的压力降低,环形气囊34恢复原状,推杆36缩回,导管31可轻松取下;环形刮板5通过刚性绳52连接在弹性板33上表面中心,当弹性板33向下弯曲时,连接在弹性板33中心的刚性绳52随之被拉动,从而带动环形刮板5向下运动,将第二容器3内壁上粘附的塑料刮除干净,当环形刮板5被刚性绳52向下拉动时,连接环形刮板5与上盖2下表面的弹性绳51被拉伸伸长,当弹性板33恢复原状后,在弹性绳51拉力的作用下,环形刮板5被向上拉动,回到初始位置,在弹性板33不断弯曲恢复的过程中,环形刮板5不断的上下运动,将第二容器3内壁上附着的塑料刮除;注塑完成进行清理时,将上盖2上的封口塞22移走,使注入口21敞开,然后移动磁性上基座23,使磁性上基座23与注入口21重合,当磁性上基座23与注入口21重合后,安装在磁性上基座23上的限位接口24与注入口21吻合,限位接口24与注入口21连通,同时,磁性下基座25在磁力作用下与磁性上基座23作相同运动,磁性下基座25同样移动到注入口21出,与注入口21重合,此时,磁性上基座23与磁性下基座25之间通过注入口21连通,通过限位接口24,外界高压蒸汽进入磁性下基座25中,通过安装在磁性下基座25上的自旋喷头26被喷出,由于自旋喷头26自身的设计,自旋喷头26在喷出高温蒸汽时会发生转动,从而将高温蒸汽旋转喷出,覆盖容器的内壁,通过高温蒸汽的冲击作用,第二容器3内壁上附着的塑料将被清理的更加彻底,减少清理工作;同时,在通入高温蒸汽进行清理时,由于弹性板33在高温蒸汽作用下发生弯曲,弹性板33上开设的圆锥形孔的开口倾斜对准第二容器3内壁,高温蒸汽通过圆锥形孔喷射到第二容器3的内壁上,对位于两块弹性板33下方的第二容器3内壁进行清理;磁性上基座23移动到与注入口21重合后,限位接口24向下落下,插入注入口21中,由于磁性上基座23上开设的阶梯孔的作用,限位接口24不会完全落入注入口21中,当限位接口24插入注入口21中后,磁性上基座23位置被固定,防止磁性上基座23发生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1);所述第一容器(1)底部固定安装支架(11);所述第一容器(1)侧壁设置有蒸汽入口(12);所述第一容器(1)底部设置有两个注塑口(13);所述第一容器(1)上表面固连有上盖(2);所述第一容器(1)与上盖(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7);所述上盖(2)开设有注入口(21);所述注入口(21)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注入口(21)通过封口塞(22)密封;所述上盖(2)下表面固连有第二容器(3);所述第二容器(3)与上盖(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37);所述上盖(2)与第二容器(3)形成空腔一;所述第二容器(3)位于第一容器(1)内部,且互不接触,使第二容器(3)和第一容器(1)形成空腔二;所述第二容器(3)内部安装有弹性板(33);所述弹性板(33)共有两块,且空腔一内部空间被两块弹性板(33)分割成等大的三部分;所述弹性板(33)上均匀设置有圆锥形孔;所述第二容器(3)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导管(31);所述导管(31)一端安装在第二容器(3)底部,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容器(1)底部的注塑口(13)上;所述导管(31)共有两条,分别连接两个注塑口(13),使两个注塑口(13)分别连通第二容器(3)的内空间;所述第二容器(3)侧壁中开设有安装槽(321);所述安装槽(321)中安装有密封板(4),且密封板(4)可上下拉动;所述密封板(4)上等距开设有三个通孔(41);所述第二容器(3)侧壁上等距开设有三个通气孔(32),相邻两个通孔(4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通气孔(32)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当密封板(4)上移时,可使通孔(41)和对应的通气孔(32)重合,使空腔一和空腔二实现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1)为螺纹管,且两根导管(31)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导管(31)为铜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3)内壁、上盖(2)下表面和导管(31)内壁均设置有一层防粘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3)底部开设的安装孔侧壁上固连有环形气囊(34);所述第二容器(3)底部安装孔附近开设有圆柱形气腔(35);所述圆柱形气腔(35)共有三个,均水平设置,且圆柱形气腔(35)位于环形气囊(34)下方;所述环形气囊(34)与圆柱形气腔(35)通过气道(331)相连通;所述气道(331)共有三个,分别连接三个圆柱形气腔(35)与环形气囊(34),且气道(331)之间互不连通;所述推杆(36)安装在圆柱形气腔(35)中;所述推杆(36)与圆柱形气腔(35)之间密封性良好;所述导管(31)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槽(311);所述推杆(36)正对环形槽(311);所述导管(31)安装在安装孔中的一端上表面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3)内部安装有环形刮板(5);所述环形刮板(5)安装在空腔一最上部;所述环形刮板(5)内表面固连有弹性绳(51)的一端,弹性绳(51)另一端固连在上盖(2)下表面;所述环形刮板(5)内表面固连有刚性绳(52);所述刚性绳(52)一端固连在环形刮板(5)内表面,另一端固连在靠近上盖(2)的弹性板(33)上表面;所述刚性绳(52)与弹性绳(51)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刚性绳(52)连接在弹性板(33)上的一端相互接触,均固定在弹性板(33)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磁性上基座(23);所述磁性上基座(23)上安装有限位接口(24);所述上盖(2)下表面上滑动安装有磁性下基座(25);所述磁性下基座(25)上固连有自旋喷头(26);所述磁性上基座(23)与磁性下基座(25)之间通过磁性相固定;所述磁性下基座(25)与磁性上基座(23)在移动时通过磁力相互呼应,作相同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上盖(2)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限位接口(24)可通过磁性上盖(2)上的阶梯孔将下端伸入到上盖(2)上的注入口(21)中。
CN202010140761.2A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Withdrawn CN111331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761.2A CN111331776A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761.2A CN111331776A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1776A true CN111331776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7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0761.2A Withdrawn CN111331776A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17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4556A (zh) * 2021-09-15 2021-10-22 恒诚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发泡座椅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4556A (zh) * 2021-09-15 2021-10-22 恒诚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发泡座椅模具
CN113524556B (zh) * 2021-09-15 2021-11-19 恒诚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发泡座椅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4995B (zh) 集制胚、吹瓶、清洗、灌装、封口为一体的灌装机
CN101659114B (zh) 集制胚、吹瓶、灌装、封口为一体的灌装机
CN111331776A (zh)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CN110901114A (zh) 圆形塑料管件的定长成型生产工艺
CN201552743U (zh) 集制胚、吹瓶、清洗、灌装、封口为一体的灌装机
CN114750369A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CN113001911A (zh) 一种塑料加工设备
CN113997525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设备及其注塑工艺
CN110328808B (zh) 用于塑料件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
CN215704161U (zh) 一种无需模具的三维注塑设备
CN110815754A (zh) 熔融态聚苯乙烯塑料制造塑料管件的组件
CN207630478U (zh) 一种电力电缆护套管挤出成型装置
CN114147919B (zh) 一种注塑机喷嘴及注塑机
CN216230229U (zh) 一种土工膜喷糙设备喷糙喷头
CN109228146A (zh)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CN21202150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挤料装置
CN107671990A (zh) 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喷洒装置
CN2079159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水路吹干装置
CN208896441U (zh) 一种多层共挤模头装置
CN113400583A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转接竖直注射实验模具
CN111633867A (zh) 一种塑料薄膜造粒机
CN208020607U (zh) 一种中心转塔多色立式注塑机
CN218139730U (zh) 一种橡胶液压注塑机
CN206520771U (zh) 一种口服液灌装设备
CN217796915U (zh) 一种模具清洗用高压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