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094A -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094A
CN111328094A CN202010144632.0A CN202010144632A CN111328094A CN 111328094 A CN111328094 A CN 111328094A CN 202010144632 A CN202010144632 A CN 202010144632A CN 111328094 A CN111328094 A CN 111328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erminal
router
link
node
communicat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46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秀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46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8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自动的异常检测与修复,避免了用户手动对作为中转节点的移动终端进行检查,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2016年11月02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610946688.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一种链路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线信号,如Wi-Fi(无线保真),由于其便捷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增强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同时节约成本,用户经常使用移动终端作为中转节点对无线信号进行中转,供其他终端进行通信。
但是,其他终端通信的链路增加了中转节点,通信的路径增加,导致通信出现异常的概率增加。
例如,如果由于本机连接的无线信号的原因导致本机无法上网,会直接导致其他桥接到本机的终端无法上网。
在通信异常的情况下,需要用户经常手动检查作为中转节点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异常,在异常时进行修复,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无线信号中转时检测异常并修复的技术门槛高、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相应的一种链路的切换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恢复正常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返回执行所述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
所述在第一中转模式中,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目标终端;
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
所述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
所述在第一中转模式中,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目标终端;
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
所述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的步骤包括:
当预置的定时器计时结束时,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当连续N次网络不连通,则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当连续M次网络连通,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和/或,
当检测到断开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当检测到连接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优选地,所述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的步骤还包括:
当首次连接目标终端时,启用定时器;
当未连接目标终端时,取消定时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路的切换装置,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前端链路检测模块,用于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第一中转模式关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第二中转模式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中转模式关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恢复正常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返回调用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
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包括:
第一路由器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第一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目标终端;
第一包转发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
所述第二中转模式启动模块包括:
第一基站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第二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第一路由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
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包括:
第二基站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第三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目标终端;
第二路由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
所述第二中转模式启动模块包括:
第二路由器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第二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第二包转发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优选地,所述前端链路检测模块包括:
连通检测子模块,用于在预置的定时器计时结束时,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第一异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连续N次网络不连通,则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第一正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连续M次网络连通,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和/或,
第二异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断开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第二正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连接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优选地,所述前端链路检测模块还包括:
定时器启用子模块,用于在首次连接目标终端时,启用定时器;
定时器取消子模块,用于在未连接目标终端时,取消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中转模式中,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目标终端,以在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自动对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若检测到通信异常时,则关闭第一中转模式,进而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目标终端,以在目标终端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在一种中转模式出现通信异常时,切换另一种中转模式,保持正常进行通信,实现了自动的异常检测与修复,避免了用户手动对作为中转节点的移动终端进行检查,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中继模式的拓扑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点模式的拓扑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连接1与网络连接2处于连接状态时的检测流程的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连接1处于断开状态、网络连接2处于连接状态时的检测流程的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连接1处于连接状态、网络连接2处于断开状态时的检测流程的示例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路的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移动终端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设备(如眼镜、手表等)等等。
该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Android(安卓)、IOS、Windows Phone、Windows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启动第一中转模式,以第一方式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并桥接一个或多个目标终端,如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经过移动终端的中转,使得目标终端可以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的通信数据,也可以将目标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传输至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而传输至外部的网络。
步骤102,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端通信链路为移动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启动一后台服务daemon,由该后台服务daemon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设置一具有固定周期(如5秒)的定时器,即每一次计时结束,则重新启动进行计时。
当预置的定时器计时结束时,后台服务daemon可以通过发起一次向专属外部服务器地址的ping操作等方式,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当连续N次网络不连通,则确定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其中,N为正整数,如5。
当连续M次网络连通,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其中,M为正整数,如5。
需要说明的是,N与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本示例中,当首次连接目标终端时,启用定时器。
此外,当未连接目标终端时,取消定时器。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果移动终端同时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当移动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出现通信异常时,ping操作等方式可能转由移动终端与第二无线接入点的链路执行,可能出现检测移动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通信正常的情况。
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本示例中,后台服务daemon可以检测移动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前端通信链路是否断开。
当检测到断开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当检测到连接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步骤103,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如果移动终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出现通信异常的情况,则移动终端可以关闭第一中转模式,以其他方式进行中转。
在关闭第一中转模式时,可以保留前端通信链路,不关闭该前端通信链路,持续对该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恢复正常时,关闭第二中转模式,返回执行步骤101,重新启动第一中转模式。
当然,在关闭第一中转模式时,也可以关闭该前端通信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步骤104,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启动第二中转模式,使得目标终端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保持通信。
其中,第二中转模式为与第一中转模式不同的中转模式。
在第二中转模式中,以第二方式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并桥接一个或多个目标终端,如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经过移动终端的中转,使得目标终端可以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的数据,也可以将目标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至第二无线接入点,进而传输至外部的网络。
其中,第一无线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并不相同,但均属于无线接入点(WirelessAccessPoint,AP),AP是一个无线网络中的特殊节点,包括路由器、基站等等,通过这个无线接入点,无线网络中的其它类型节点可以和无线网络外部以及内部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中转模式中,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目标终端,以在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自动对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若检测到通信异常时,则关闭第一中转模式,进而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目标终端,以在目标终端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在一种中转模式出现通信异常时,切换另一种中转模式,保持正常进行通信,实现了自动的异常检测与修复,避免了用户手动对作为中转节点的移动终端进行检查,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中转模式为中继模式。
如图3所示,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301,移动终端302连接路由器301,通过中继的方式中转路由器301的无线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的Wi-Fi通常有三种功能:station、softAP、P2P。
其中,station(工作站):表示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设备,这些设备通过AP,可以和内部其它设备或者无线网络外部通信。
softAP:表示使用应用实现AP的功能,让移动终端可以作为一个路由,让别的站点链接。
P2P(Peer-to-Peer):又称Wi-Fi Direct,可以支持在没有AP的情况下,两个Wi-Fi设备直连并通信。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调用WifiManager中的getWifiState()方法,检测移动设备是否开启过Wi-Fi的station节点;
当检测到station节点已开启时,则可以通过调用ConnectivityManager提供的接口getNetworkInfo(),将ConnectivityManager.TYPE_WIFI作为参数传入,检测station节点是否连接无线接入点。
如果返回的NetworkInfo对象不为null,并且isConnected()为true,确认已连接AP。
步骤202,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目标终端。
如图3所示,如果移动终端302已连接到有效AP,则可以向Wi-Fi模组发送中继指令,启动Wi-Fi中继,连接目标终端303、目标终端304、目标终端305,等等。
其中,Wi-Fi 模组又名串口Wi-Fi模块,属于物联网传输层,可以将串口或TTL电平转为符合Wi-Fi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b.g.n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检测station节点连接的无线接入点所在的第一信道,并计算与第一信道互不干扰的第二信道,否则,中继功能因信道设置引起的信道干扰而导致的转发数据能力较低、中继性能较差的问题。
获取用于登录移动设备的登录信息,如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
计算服务集标识的第一长度以及密码的第二长度。
将第二信道、服务集标识、第一长度、密码和第二长度封装在中继指令中,通过Wi-Fi的P2P节点的Group模式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如wpas_p2p_group_add_with_ssid(wpa_s, 1, freq, ht40, ssid, passphrase, ssid_len, passphrase_len)(freq为第二信道,ssid_len为第一长度,passphrase为密码,passphrase_len为第二长度),以在第二信道按照第一长度广播服务集标识。
步骤203,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echo属性值开启包转发功能,以支持在移动终端中Wi-Fi的不同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此外,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
1、包转发的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包转发的配置信息至Wi-Fi 模组,以在station节点与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用通过系统地址表服务iptables发送路由表至Wi-Fi模组,该路由表中包括P2P节点的第一IP地址与station节点的第二IP地址的路径。
调用通过系统的地址表服务iptables发送地址转换功能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的配置信息至Wi-Fi 模组,NAT将自动修改IP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以对P2P节点的第一IP地址进行伪装。
当然,在发送路由表和NAT之前,还可以清除在先的路由表。
Iptables 、NAT配置的配置信息如下:
#remove old rules(清理在先的路由表)
iptables -F
iptables -t filter -F
iptables -t nat -F
# Bring up NAT rules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49.0/24 -d 0.0.0.0/0 -jMASQUERADE
其中,假设中继设备(即移动设备)的IP段是192.168.49.0,发送Bring up NAT rules可以将192.168.49.0/24网段为源地址的数据包进行重新封包、解包处理,伪装为0.0.0.0/0的源地址,转发到station上。
2、域名系统DNS的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域名系统DNS的配置信息至Wi-Fi 模组,以将P2P节点接收的通信数据进行转发。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调用系统中的地址表服务iptable发送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的域名系统DNS的网关地址至Wi-Fi模块;
命令格式为:
iptables -t nat -I PREROUTING -i (中继设备名) -p tcp --dport 53 -j DNAT--to-destination (路由器网关)
可以调用系统中的地址表服务iptable,发送基于开放式系统互联协议UDP的域名系统DNS的网关地址至Wi-Fi模块。
命令格式为:
iptables -t nat -I PREROUTING -i (中继设备名)-p udp --dport 53 -j DNAT --to-destination (路由器网关)
如上,给中继设备(即移动终端)添加TCP和UDP的DNS网关地址,在配置DNS后,输入的IP地址会被DNS服务器解析,实现网络通信。
步骤204,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步骤205,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关闭station节点与P2P节点实现的中继模式。
步骤206,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中转模式为热点模式。
如图4所示,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401,移动终端402连接基站401,通过热点的方式中转基站401的无线信号。
步骤207,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如图4所示,如果移动终端402已连接到有效AP,则可以按照SSID和密码下发发送softAP的指令,启动便携式热点softAP,连接目标终端403、目标终端404、目标终端405,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softAP工作的无线频段既支持2.4GHz,又支持5GHz,所以在设置softAP一般需要选择工作的频段。
步骤208,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移动终端的内部数据连接时,建立虚拟网卡设备(rmnet0)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p2p0)间的路由。
p2p0作为无线网卡设备,工作在softAP模式,允许其他无线station设备连接以建立无线局域网,并具有为子网设备分配IP地址(DHCP)功能;rmnet0对通过p2p0转发到此设备的通信数据进行地址伪装。
在移动终端上通过实现网络命令集,在softAP建立的无线局域网内,到达p2p0的数据包,转发到rmnet0外网网关,并把数据包的内网的IP地址伪装为rmnet0获取到的外网IP地址,相应的,通过rmnet0转入的外网的数据包,转发到p2p0内网的网关IP地址。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步骤502,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目标终端。
步骤503,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中转模式为中继模式。
如图4所示,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401,移动终端402连接基站401,通过热点的方式中转基站401的无线信号。
如果移动终端402已连接到有效AP,则可以按照SSID和密码下发发送softAP的指令,启动便携式热点softAP,连接目标终端403、目标终端404、目标终端405,等等。
步骤504,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步骤505,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关闭softAP节点实现的热点模式。
步骤506,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步骤507,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步骤508,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中转模式为中继模式。
如图3所示,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301,移动终端302连接路由器301,通过中继的方式中转路由器301的无线信号。
如图3所示,如果移动终端302已连接到有效AP,则可以向Wi-Fi模组发送中继指令,启动Wi-Fi中继,连接目标终端303、目标终端304、目标终端305,等等。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通过具体的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链路的切换方法。
移动终端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即中继模式,又称WLAN-WLAN中继拓扑模式。
在此WLAN-WLAN中继拓扑模式中,网络连接1为移动终端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网络连接2为移动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的连接。
如图6所示,在网络连接1和网络连接2都处于连接状态时,启动定时器α,若定时器到期,则后台服务daemon执行ping专属服务器地址的操作,并判断ping是否返回正常,如果返回正常,则重新启动定时器α,如果返回异常,则记录异常计数,重新启动定时器α。
若定时器到期,则后台服务daemon执行ping专属服务器地址的操作,并判断ping是否返回正常,如果返回正常,则清空异常计数,重新启动定时器α,如果返回异常,则判断是否连续异常达5次。
如果未连续异常达5次,则记录异常计数,重新启动定时器α,如果连续异常达5次,则关闭WLAN-WLAN中继拓扑模式,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即热点模式,又称蜂窝网-WLAN热点拓扑模式。
在此蜂窝网-WLAN热点拓扑模式中,启动定时器α,若定时器到期,则后台服务daemon执行ping专属服务器地址的操作,并判断ping是否返回正常,如果返回正常,则记录正常计数,重新启动定时器α,如果返回异常,则重新启动定时器α。
若定时器到期,则后台服务daemon执行ping专属服务器地址的操作,并判断ping是否返回正常,如果返回异常,则清空正常计数,重新启动定时器α,如果返回正常,则判断是否连续正常达5次。
如果未连续异常达5次,则记录正常计数,重新启动定时器α,如果连续正常达5次,则关闭蜂窝网-WLAN热点拓扑模式,恢复WLAN-WLAN中继拓扑模式。
如图7所示,在网络连接1处于断开状态、网络连接2处于连接状态时,后台服务daemon如果检测到网络连接1断开,则取消定时器α,关闭WLAN-WLAN中继拓扑模式,启动蜂窝网-WLAN热点拓扑模式。
后台服务daemon检测网络连接1是否恢复,如果是,则关闭蜂窝网-WLAN热点拓扑模式,恢复WLAN-WLAN中继拓扑模式,如果否,则间隔一定的时间,重新检测网络连接1是否恢复。
如图8所示,在网络连接1处于连接状态、网络连接2处于断开状态时,后台服务daemon如果检测到全部网络连接2断开,则取消定时器α,减少资源浪费,如果检测到网络连接2恢复连接,则重启(重新启用)定时器α。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路的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在移动终端中,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1,用于启动第一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前端链路检测模块902,用于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第一中转模式关闭模块903,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第二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4,用于启动第二中转模式,分别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中转模式关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恢复正常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返回调用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1包括:
第一路由器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第一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目标终端;
第一包转发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所述第二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4包括:
第一基站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第二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第一路由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包括基站;所述第一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1包括:
第二基站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第三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目标终端;
第二路由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与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包括路由器;所述第二中转模式启动模块904包括:
第二路由器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第二终端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Wi-Fi的P2P节点下发发送中继指令至Wi-Fi 模组,以通过Wi-Fi的P2P节点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第二包转发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包转发功能及配置信息,以在Wi-Fi的station节点与Wi-Fi的P2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链路检测模块902包括:
连通检测子模块,用于在预置的定时器计时结束时,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第一异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连续N次网络不连通,则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第一正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连续M次网络连通,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和/或,
第二异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断开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第二正常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连接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链路检测模块902还包括:
定时器启用子模块,用于在首次连接目标终端时,启用定时器;
定时器取消子模块,用于在未连接目标终端时,取消定时器。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一种链路的切换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第一中转模式,连接路由器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路由器之间的链路;
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启动第二中转模式,连接基站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恢复正常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返回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第一中转模式中,连接路由器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
通过Wi-Fi中继的方式中转所述路由器的通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第二中转模式,连接基站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移动通信数据节点连接所述基站;
开启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以连接所述目标终端;
建立虚拟网卡设备与热点虚拟网卡设备之间的路由,以在移动通信数据节点与便携式热点softAP节点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的步骤包括:
当预置的定时器计时结束时,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当连续N次网络不连通,则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当连续M次网络连通,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和/或,
当检测到断开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
当检测到连接前端通信链路时,确定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的步骤还包括:
当首次连接目标终端时,启用定时器;
当未连接目标终端时,取消定时器。
7.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第二中转模式,连接基站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当检测到有路由器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
启动第一中转模式,连接路由器和所述目标终端,通过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以在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8.一种链路切换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模块,基站接入单元,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第一中转模式,通过所述Wi-Fi模块连接路由器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对前端通信链路进行检测,所述前端通信链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路由器之间的链路;
当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异常时,关闭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启动第二中转模式,连接基站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前端通信链路通信恢复正常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返回所述第一中转模式。
10.一种链路切换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模块,基站接入单元,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启动第二中转模式,连接基站和目标终端,以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当检测到有路由器时,关闭所述第二中转模式;
启动第一中转模式,通过所述Wi-Fi模块连接路由器和所述目标终端,由Wi-Fi的station节点连接所述路由器,以在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转发通信数据。
CN202010144632.0A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328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4632.0A CN111328094A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6688.1A CN106535238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202010144632.0A CN111328094A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6688.1A Division CN106535238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094A true CN111328094A (zh) 2020-06-23

Family

ID=582928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4632.0A Pending CN111328094A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201610946688.1A Active CN106535238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6688.1A Active CN106535238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3280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989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5538B (zh) * 2017-07-13 2020-04-14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终端迁移方法和网关
CN111669322B (zh) * 2017-07-20 2022-04-2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器桥接方法和网关
WO2019037005A1 (zh) * 2017-08-24 2019-02-28 深圳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终端和相关产品
CN108156669A (zh) * 2017-12-04 2018-06-12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通信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8134729A (zh) * 2017-12-20 2018-06-08 重庆市珞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Wi-Fi网桥实现固定网络资源桥接的方法
CN108282852B (zh) * 2018-02-06 2021-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桥接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8011B (zh) * 2018-09-07 2022-04-0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视频直播中转设备、中转控制系统、方法和介质
CN110012081B (zh) * 2019-03-21 2022-04-29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状组网的安防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13441B (zh) * 2019-11-28 2022-02-11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787559B (zh) * 2020-07-16 2021-07-23 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WiFi故障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22976B (zh) * 2022-01-24 2023-12-12 四川易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车库内无法通信时的集中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43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模块与移动热点装置
CN105228213A (zh) * 2015-09-30 2016-01-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262087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access point connection switch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544A (zh) * 2012-03-21 2012-07-18 厦门市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ifi与4g网络在移动设备上自动切换的方法
CN102821488A (zh) * 2012-06-16 2012-12-12 浙江金之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制式lte综合服务终端设备
EP3910883A1 (en) * 2012-07-13 2021-11-17 Assia Spe,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CN203027505U (zh) * 2013-01-04 2013-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MiFi和无线中继双模装置
WO2014175677A1 (en) * 2013-04-26 2014-10-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artial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83976B (zh) * 2013-07-10 2019-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口的切换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3686817A (zh) * 2013-12-31 2014-03-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cpe及其与无线基站ap保持稳定连接的方法
US20160014664A1 (en) * 2014-07-10 2016-01-1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Hand-over control between wireless fidelity (wifi) systems and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ystems
CN204258839U (zh) * 2014-12-25 2015-04-08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wifi模块和以太网口的智能家庭终端
CN104768198A (zh) * 2015-03-23 2015-07-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终端网络的智能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5119946A (zh) * 2015-06-17 2015-12-02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网络的智能家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5873157A (zh) * 2015-11-13 2016-08-17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43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模块与移动热点装置
US20160262087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access point connection switching
CN105228213A (zh) * 2015-09-30 2016-01-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989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3132989B (zh) * 2021-04-20 2023-09-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5238A (zh) 2017-03-22
CN106535238B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5238B (zh) 一种链路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5228213B (zh)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US1010471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by mobi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682657B (zh) 使用接入点名称提供本地ip出口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75970B (zh)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27693B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dns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375969B (zh)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RU267934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сетев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шлюза
EP3585099A1 (en) Vowifi call processing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080066768A (ko) 무선 로컬 영역 네트워크로부터 셀룰러 네트워크로의사용자 터미널 개시 하드 핸드오프
CN107257561B (zh) 一种中继通信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RU2617599C2 (ru) Способы,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ие общественную доступность, и связанные систем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US9615246B2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host IP addresses
CN102143164B (zh) 报文中继方法、装置及基站
KR2017006306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링크 설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93965B1 (ko) 근접장 발견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저장 매체
US10193856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CN103546926A (zh) 无线局域网邻居用户设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167015B (zh) 一种无线接入系统、配置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RU2762800C2 (ru)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орной сет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CN102149172A (zh) 接入网关选择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786441B (zh) 一种通信方法、OpenFlow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US20220007171A1 (en) 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987098A (zh) Ipv4网络与ipv6网络间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WO2012100521A1 (zh) 网络环境的识别方法、接入方法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