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074A -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074A
CN111328074A CN201811535931.6A CN201811535931A CN111328074A CN 111328074 A CN111328074 A CN 111328074A CN 201811535931 A CN201811535931 A CN 201811535931A CN 111328074 A CN111328074 A CN 111328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network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59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59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8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其方法包括: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并建立联网;其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其家电设备包括上述的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其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网络模块。本发明通过接收来自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自动完成联网,用户终端无需断开现有连接,并且简化了配网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操作,配网流程快速连贯,简单高效,用户无需选择家庭Wi‑Fi和输入Wi‑Fi密码即可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设备,具有网络通信功能,包括社会的各类工业设备、电子设备等。例如:电视机、空调、遥控器等,也可能是工业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上述的物联网设备,在网络连接过程中的双方设备,经过收发必要的配网信号之后,建立网络连接。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方式有AP模式配网和快连模式配网。使用AP配网方式,手机需要暂时断开与现有Wi-Fi网络的连接,等待智能家电确认入网后,才能重新切换至家庭Wi-Fi网络,造成用户其他业务的中断。使用快连模式配网方式,不需要手机断开与Wi-Fi的现有连接,但家电Wi-Fi模块由于不知道手机会在哪个信道进行通信,必须进行全信道扫描,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还容易错过手机广播的入网信息报文。
另外,为了提供更快的配网体验,现有技术中还会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技术。家电等待配网时,优先使用快连模式,当快连超时不成功时,还需要用户通过操作家电面板,手动将家电的Wi-Fi模块切换至AP模式,再执行AP配网方式。这种方式中,用户在用户终端的操作过多,并且需要多次确权操作,并且配网流程容易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减少用户配网操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备配网方法,包括: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并建立联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接收与自身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所述建立联网的过程包括:
在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为按照第一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
预设加密算法。
优选地,所述接收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并在确权通过后接收所述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为按照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读取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钥由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一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密钥由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二预设解密算法生成。
优选地,所述已联网设备在预设范围内进行实时扫描,并在发现新添加的未联网设备时与其建立连接,且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地向未联网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已联网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收到所述配网信息的顺序依次判断所述已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优选地,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后,将所述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并绑定至所述未联网设备。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已联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并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方法的效果包括:通过接收来自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自动完成联网,用户终端无需断开现有连接,并且简化了配网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操作,配网流程快速连贯,简单高效,用户无需选择家庭Wi-Fi和输入Wi-Fi密码即可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网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网的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
网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收发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连接子模块,用于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所述网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优选地,所述收发模块还包括:确权子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并在确权通过后接收所述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解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解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读取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匹配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
优选地,所述判断子模块还包括:
第一秘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一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第二秘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二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密钥。
优选地,所述网络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后,将所述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并绑定。
优选地,所述收发模块还接收所述已联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并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置的效果包括:通过接收来自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自动完成联网,用户终端无需断开现有连接,并且简化了配网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操作,配网流程快速连贯,简单高效,用户无需选择家庭Wi-Fi和输入Wi-Fi密码即可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备配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备配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建立配网的逻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建立配网的逻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判断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建立配网的逻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设备配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备配网装置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设备配网方法,包括:
S11: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
S12: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通过接收来自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自动完成联网,用户终端无需断开现有连接,并且简化了配网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操作,配网流程快速连贯,简单高效,用户无需选择家庭Wi-Fi和输入Wi-Fi密码即可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例如,内放置了新的未联网设备空调,在配网过程中,收到了与未联网设备空调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已联网冰箱发送的配网信息,这时候未联网设备空调可以通过已联网冰箱发送的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一集合是具有同一类用户特征类别,包括同一用户对应的多个设备,以及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设备。例如:某个用户在室内设置了多个设备,这些设备对应同一个用户特征类别(属于同一个用户),那么这些多个设备可以称为归属于同一集合。再比如,室内设置了多个设备,其中一部分设备对应用户甲,另一部分设备对应用户乙,用户甲和用户乙的用户特征类别预先设定为属于同一类,当未联网设备和已联网设备分别对应用户甲和用户乙时,也可以认为该未联网设备和已联网设备归属于同一集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与自身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包括:
S21: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例如:室内放置了新的未联网设备空调M2,首先将空调M2上电,空调M2自动打开Wi-Fi热点。该Wi-Fi热点使用预设的网络名,即SSID,以及预设的加密算法、密码,或者使用带有风险的开放式无加密热点。用户可以在授权方用户终端M1(比如智能手机、遥控器等)通过APP或手动方式发现该Wi-Fi热点,并使用APP内置的预设密码或免密码方式接入该未联网空调M2的Wi-Fi热点,用户终端M1随后向未联网空调M2发送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S22: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已联网设备冰箱M3发现未联网设备空调M2的Wi-Fi热点,并使用内置的预设密码或免密码方式接入该未联网空调M2的Wi-Fi热点,这样未联网设备空调M2与已联网设备冰箱M3建立连接,接收已联网设备冰箱M3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这里,已联网设备除了向未联网设备发送配网信息以外,还可以向未联网设备发送用户在已联网设备上设置的其他信息。
所述未联网设备还接收所述已联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并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比如个性化配置、偏好配置、设备场景联动配置等各类配置信息,然后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比如,已联网设备电视机的配制信息中,可以了解用户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音量和亮度等等,当同一用户新添加的其他显示设备联网后可以自动根据已联网设备电视机的配制信息更新自身的配制信息,这样用户不用设置,其他显示设备也能显示到用户最适应的配置状态。
另外,同一类型的设备之间还可以接收对方的状态信息并与对方设备保持同步工作状态,比如刚上电但未联网的风扇,可以接收同用户的已联网风扇发出的配网和状态信息,从而自动将自身状态变为与已联网风扇同步。
所述建立联网的过程包括:
S23:在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判断未联网设备空调M2接收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配网信息中的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如果是,未联网设备空调M2即可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从而完成配网。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为按照第一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
实际中,为了保密,该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将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且未联网设备预置了对应的解密方法。具体的加密算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MD5算法和RSA算法等算法中的任一加密算法,这里不做限定。
如图4所示,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并在确权通过后接收所述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通过确权处理,可以保证选择正确的授权方进行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发送,保证后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提高配网效率。
实际中,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下,授权方可以采用不同的载体。比如,授权方与未联网设备之间通过wifi、蓝牙、NFC或红外连接时,所述授权方对应可以采用手机等智能终端、蓝牙标签、NFC标签或红外遥控器等,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可以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实现,比如当授权方为智能手机时,可以采用物理按键输入或虚拟按键(比如触摸屏)输入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来实现,还可以通过采集用户的手势等肢体动作并进行识别来实现。
特别地,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后,还包括向所述授权方发送确认用户特征信息,便于授权方及时知晓未授权设备的确权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比如可以采用智能手机等用户终端来作为授权方,通过智能手机的物理按键或者触摸屏输入确权信息。但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授权方和未联网设备确权的授权方需要为同一设备或载体。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为按照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
同理,为了保密,该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将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且未联网设备预置了对应的解密方法。具体的加密算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MD5算法和RSA算法等算法中的任一加密算法,这里不做限定。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具体包括:
S31: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S32: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读取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S33: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均包含有用户标识信息(用户ID)、购买日期、用户年龄段和偏好等信息,通过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可以准确的获取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从而准确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密钥(包括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可以预先设置在未联网设备中,也可以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一同由授权方发送至未联网设备中。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钥由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一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密钥由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二预设解密算法生成。
通过由不同的用户标识信息生成的密钥可以保证不同用户对应的设备都具备对应不同的密钥,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用户的设备之间无法破解对方的配网信息,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已联网设备在预设范围内进行实时扫描,并在发现新添加的未联网设备时与其建立连接,且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地向未联网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通过在发现新添加的未联网设备时与其建立连接,并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地向未联网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可以有针对性的实现未联网设备接收配网信息并完成配网,这样易联网设备在未发现新添加的未联网设备时不用发送配网信息,可以降低所述已联网设备的能耗,节能环保。
例如:已联网设备冰箱M3发现其扫描范围内新添加了未联网设备空调M2时,在设定的时间5min内每间隔1s向未联网设备空调M2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如果在设定的时间5min内未联网设备空调M2通过已联网未联网设备冰箱M3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联网成功,则已联网未联网设备冰箱M3停止发送配网信息。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未联网设备没有联网成功,则未联网设备可以向所述授权方反馈联网失败信息。
比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5min内未联网设备空调M2联网不成功,则未联网设备空调M2想授权方设备用户终端反馈联网失败信息,提醒用户发现新设备,但是自动配网失败。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已联网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收到所述配网信息的顺序依次判断所述已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便于尽快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归属于同一集合的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已联网设备,并快速完成配网。
例如,所述已联网设备包括冰箱M31、冰箱M32和冰箱M33,分别对应发送配网信息1、配网信息2和配网信息3,未联网设备空调M2收到配网信息的顺序依次为配网信息1、配网信息2和配网信息3,那么未联网设备空调M2根据与已联网设备冰箱M31发送的配网信息1进行配网,如果成功,则不接收剩余的配网信息,如果不成功,则继续依次接收配网信息2和配网信息3,直至配网成功,这样可以尽快选择配网信息进行配网,避免等待浪费时间,提高配网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后,将所述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并绑定。通过将所述配网信息绑定至所述未联网设备,可以在未联网设备断电或者重启后无需重新获取配网信息,并根据绑定的配网信息直接进行联网即可。非常方便。
上面详细介绍了实施例中的配网过程,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说明未联网设备与已联网设备之间的配网过程,在这个配网过程中,首先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在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如图7所示,所示的配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未联网设备上电,未联网设备自动打开Wi-Fi热点;
2、授权方设备发现该预设网络,并通过内置的预设密码或免密码方式接入该未联网设备的Wi-Fi热点;
3、授权方设备向未联网设备发送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4、在未联网设备上进行确权处理,并接收授权方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5、未联网设备向授权方设备反馈确认用户特征信息;
6、未联网设备接收已联网设备周期性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7、未联网设备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8、未联网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通过上述的步骤,未联网设备收到授权方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一方面免于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另一方面便于后续判断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配网信息中的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归属于同一集合,从而在归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用户终端无需断开现有连接,并且简化了配网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操作,配网流程快速连贯,简单高效,用户无需选择家庭Wi-F i和输入Wi-Fi密码即可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网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网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
网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通过接收来自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自动完成联网,用户终端无需断开现有连接,并且简化了配网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操作,配网流程快速连贯,简单高效,用户无需选择家庭Wi-Fi和输入Wi-Fi密码即可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具体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连接子模块,用于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所述网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包括:确权子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并在确权通过后接收所述授权方发送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特别地,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后,还包括向所述授权方发送确认用户特征信息,便于授权方及时知晓未授权设备的确权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比如可以采用智能手机等用户终端来作为授权方,通过智能手机的物理按键或者触摸屏输入确权信息。但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授权方和未联网设备确权的授权方需要为同一设备或载体。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解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解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读取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匹配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秘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一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第二秘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二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密钥。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后,将所述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并绑定。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接收所述已联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并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与自身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所述建立联网的过程包括:
在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为按照第一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并在确权通过后接收所述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为按照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后的特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读取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钥由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一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密钥由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二预设解密算法生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联网设备在预设范围内进行实时扫描,并在发现新添加的未联网设备时与其建立连接,且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地向未联网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已联网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收到所述配网信息的顺序依次判断所述已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后,将所述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并绑定至所述未联网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已联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并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设备配网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设备配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建立对外的数据连接,且在配网过程中接收与自身归属于同一集合的配网信息;
网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连接子模块,用于与已联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接收已联网设备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配网信息;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同一集合;
所述网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包括:确权子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对授权方进行确权处理,并在确权通过后接收所述授权方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方为用户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解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解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读取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对所述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取第二用户标识信息;
匹配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属于同一集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秘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一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第二秘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根据第二预设解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密钥。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配网信息建立联网后,将所述配网信息进行存储并绑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接收所述已联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并在建立联网后按照所述已联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更新自身配置信息。
CN201811535931.6A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Pending CN111328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931.6A CN111328074A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931.6A CN111328074A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074A true CN111328074A (zh) 2020-06-23

Family

ID=7116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5931.6A Pending CN111328074A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80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862A (zh) * 2021-03-11 2021-08-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13422712A (zh) * 2021-06-21 202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居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15907A (zh) * 2021-09-14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联网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5400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Logic PD,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pairing and activating a newly manufactured device for automatic joining of customer's network
CN106211264A (zh) * 2016-07-11 2016-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06507330A (zh) * 2016-09-26 2017-03-15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入网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632814A (zh) * 2017-03-17 2018-10-09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与系统
CN108632056A (zh) * 2017-03-17 2018-10-09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5400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Logic PD,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pairing and activating a newly manufactured device for automatic joining of customer's network
CN106211264A (zh) * 2016-07-11 2016-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06507330A (zh) * 2016-09-26 2017-03-15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入网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632814A (zh) * 2017-03-17 2018-10-09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与系统
CN108632056A (zh) * 2017-03-17 2018-10-09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862A (zh) * 2021-03-11 2021-08-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13206862B (zh) * 2021-03-11 2024-03-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13422712A (zh) * 2021-06-21 202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居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15907A (zh) * 2021-09-14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联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6362B (zh) Mesh网络及其mesh设备安全配网方法
CN110235456B (zh) 智能设备入网方法、移动终端、云服务器、设备及系统
CN111246539B (zh) 一种智能家电的联网绑定方法、智能家电及用户终端
US10177932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domestic appliance to a wireless home network,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domestic appliance
CN111327653A (zh)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CN106656547B (zh) 一种更新家电设备网络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76140B (zh) 一种安全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8090829A1 (zh)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69612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8074A (zh)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介质、家电设备和装置
CN109890065B (zh) 一种家电设备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CN111726886A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739642A (zh) 许可访问网络
CN112188488A (zh)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01515311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устройство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центр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CN105159121A (zh) 家用电器及其开关机控制方法和系统及智能设备
CN105636040A (zh) 设备入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53798A (zh) 验证设备的方法、设备与即时通讯app绑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60143333A (ko) 이중 채널을 이용한 이중 인증 방법
CN105451298A (zh) 网络共享的方法及系统、接入的方法及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4597890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43633A (zh) 一种安全建立连接的方法、存储介质、终端及装置
CN112506069A (zh) 智能家电设备的鉴权方法、装置及智能家电设备
CN108306793B (zh) 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网关、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49622B (zh)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