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7364B -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7364B
CN111327364B CN202010117626.6A CN202010117626A CN111327364B CN 111327364 B CN111327364 B CN 111327364B CN 202010117626 A CN202010117626 A CN 202010117626A CN 111327364 B CN111327364 B CN 111327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or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signals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76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7364A (zh
Inventor
赵峰
余建军
李静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101176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7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7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7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7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7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1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series, i.e. cascade, combination of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5Carrier suppressed; Single sideband; Doub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Intensity modulation
    • H04B10/541Digital intensity or amplitude mod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外腔激光器和射频信号源,外腔激光器的输出端接有强度调制器,强度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光纤放大器接有IQ调制器,射频信号源通过第一射频放大器与强度调制器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分别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和第三射频放大器与IQ调制器连接,IQ调制器的输出端依次接有第二光纤放大器、第三光纤放大器、光电混频器、第四射频放大器和天线。本发明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实现方便,能够有效应用在高速无线通信中,生成稳定的太赫兹矢量信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需求的急剧增长,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难以满足未来多功能、大容量无线传输需求,发展新一代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天地一体化的高速信息网络尤为迫切,太赫兹(100GHz-10THz)通信因其极大的无线传输带宽优势,融合先进的矢量信号调制技术(QAM)和数字相干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和频谱效率。光子辅助太赫兹通信技术除了具有上述优势外,还能够有效克服电子器件的带宽瓶颈问题并成倍地提高太赫兹信号的传输速率。目前,光子辅助太赫兹矢量信号产生和传输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三类:
1.直接调制激光器方案
直接调制激光器方案主要利用射频源发出的时钟载频信号和载有调制信息的矢量信号在混频器中进行混频,然后将携带数据的太赫兹矢量信号通过直接调制激光器,将基带信号调制到光信号上,经过光纤传输或自由空间传输后,在接收端通过光电检测,产生太赫兹信号。该方案系统结构简单并且器件成本低,但是受限于直接调制激光器的调制带宽影响,产生的信号频率较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太赫兹波段的矢量信号产生。
2.外差拍频方案
外差拍频方案是由两路独立的激光器各自发出一路光信号,在其中一路光信号上调制矢量信号,另一路光信号上未调制信号,随后两路光信号进入光电探测器,利用具有平方律特性的光电探测器,两路光信号之间进行拍频,可以产生载波频率为两路光信号频率差的太赫兹信号。这种方案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不高,能灵活产生所需要的太赫兹频段,但是两个独立的激光器之间频率并不锁定,会造成频率漂移现象,而且存在相位噪声。
3.外部调制器方案
外部调制器方案是利用激光光源和外部调制器接连的方式产生太赫兹波,射频信号驱动外部调制器产生携带信息的光边带,然后光边带在光电探测器中拍频产生毫米波或太赫兹波,通常受限于射频源产生的射频频率不高和光器件带宽不足,外部调制器方案可以采用多个调制器联合倍频技术,产生多倍于射频驱动频率的太赫兹波。外部调制器方案可以分为单个调制器方案和多个调制器方案。单个调制器方案系统结构简单,但单个调制器要实现高信噪比的矢量信号产生,其矢量信号频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太赫兹波段矢量信号产生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多个调制器方案结构复杂,通常使用到光学滤波器和电子学滤波器,增加了系统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其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实现方便,能够有效应用在高速无线通信中,生成稳定的太赫兹矢量信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外腔激光器和射频信号源,所述外腔激光器的输出端接有强度调制器,所述强度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光纤放大器接有IQ调制器,所述射频信号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射频放大器与强度调制器连接,所述强度调制器的输入端接有第一直流偏置电源和第二直流偏置电源,所述IQ调制器的输入端接有第三直流偏置电源、第四直流偏置电源和第五直流偏置电源,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与IQ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射频放大器与IQ调制器连接,所述IQ调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二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三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接有光电混频器,所述光电混频器的输出端接有第四射频放大器,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将矢量信号发射到自由空间的天线。
上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所述强度调制器为单驱动强度调制器。
上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为保偏掺铒光纤放大器。
上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和第三光纤放大器之间通过单模光纤连接。
上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和光电混频器之间接有偏振控制器。
上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为D波段放大器。
上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所述天线为卡塞格伦天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外腔激光器发出频率为fc的连续相干光,发送至强度调制器;同时,所述第一直流偏置电源和第二直流偏置电源为强度调制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使强度调制器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
步骤二、所述射频信号源发出频率为fs的正弦或余弦信号,经高频电缆传输至第一射频放大器,第一射频放大器对射频信号fs进行电压放大,使射频信号fs的电压匹配至强度调制器驱动要求的电压后驱动强度调制器;
步骤三、所述外腔激光器发出的频率为fc的连续相干光在射频信号fs的驱动下,在强度调制器的输出端口,频率为fc的载波被抑制掉,同时在频率点fc的两侧,得到了频率间隔为2fs的两个未携带任何信息的边带光信号;
步骤四、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对频率间隔为2fs的两个边带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同时,第三直流偏置电源、第四直流偏置电源和第五直流偏置电源对IQ调制器进行直流偏置,使IQ调制器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
步骤五、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二进制序列进行数字基带调制,经过低通滤波后,与一个频率为fs1复正弦的信号进行混频,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到频率为fs1的复正弦信号的下边带上,再与频率为-fs2的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得到一个射频数字矢量信号,其中,在频率fs1的下边带上调制有矢量信号,在频率-fs2上未调制任何信号,将射频数字矢量信号的实部和虚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实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一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再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虚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二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再通过第三射频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
步骤六、所述IQ调制器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在两路射频模拟矢量信号的调制下,载有频率fs1和-fs2的射频矢量信号被搬移到两个边带光信号上,其中,两个边带光信号被抑制掉,在这两个光学边带的两侧,产生了新的光学边带,在IQ调制器的输出端产生四个光学边带信号,分别为:fc+fs+fs1、fc+fs-fs2、fc-fs+fs1和fc-fs-fs2,其中,fc+fs+fs1和fc-fs+fs1调制有矢量信息;
步骤七、所述IQ调制器输出的四个光学边带信号依次通过第二光纤放大器和第三光纤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至光电混频器;
步骤八、所述光电混频器根据光电探测平方律,对四个光学边带信号相互拍频,在光电混频器的输出端产生四个电矢量信号,分别为:2fs、fs1+fs2、2fs-fs2-fs1和2fs+fs1+fs2
步骤九、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对光电混频器输出的四个电矢量信号进行进一步功率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到自由空间中,实现太赫兹矢量信号的无线发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实现方便。
2、本发明采用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进行级联方式,利用射频驱动强度调制器产生频率差稳定的两个光学边带信号,通过调整射频驱动的频率,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太赫兹信号,利用IQ调制器实现基带矢量信号调制到光学边带上,实现光学单边带调制,再通过光电混频器对这些光学边带信号进行拍频,产生太赫兹矢量信号,光学边带信号之间的频率差稳定,能够产生稳定频率的太赫兹矢量信号。
3、本发明在未使用光学滤波器和电子学滤波器的情况下,实现太赫兹矢量信号的生成,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成本。
4、本发明能够有效应用在高速无线通信中,生成稳定的太赫兹矢量信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实现方便,能够有效应用在高速无线通信中,生成稳定的太赫兹矢量信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不同调制格式和传输距离下的测试误码率结果与输入光信号功率的关系的实验测试结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数字信号处理器;2—外腔激光器;3—射频信号源;
4—强度调制器;5—第一光纤放大器;6—IQ调制器;
7—第一射频放大器;8—第一直流偏置电源;9—第二直流偏置电源;
10—第三直流偏置电源;11—第四直流偏置电源;12—第五直流偏置电源;
13—第一数模转换器;14—第二数模转换器;15—第二射频放大器;
16—第三射频放大器;17—第二光纤放大器;18—第三光纤放大器;
19—偏振控制器;20—光电混频器;21—第四射频放大器;
22—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1、外腔激光器2和射频信号源3,所述外腔激光器2的输出端接有强度调制器4,所述强度调制器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光纤放大器5接有IQ调制器6,所述射频信号源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射频放大器7与强度调制器4连接,所述强度调制器4的输入端接有第一直流偏置电源8和第二直流偏置电源9,所述IQ调制器6的输入端接有第三直流偏置电源10、第四直流偏置电源11和第五直流偏置电源12,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的输出端接有第一数模转换器13和第二数模转换器14,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1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15与IQ调制器6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14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射频放大器16与IQ调制器6连接,所述IQ调制器6的输出端接有第二光纤放大器17,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17的输出端接有第三光纤放大器18,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18的输出端接有光电混频器20,所述光电混频器20的输出端接有第四射频放大器21,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将矢量信号发射到自由空间的天线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度调制器4为单驱动强度调制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5为保偏掺铒光纤放大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17和第三光纤放大器18之间通过单模光纤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18和光电混频器20之间接有偏振控制器1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为D波段放大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22为卡塞格伦天线。
本发明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外腔激光器2发出频率为fc的连续相干光,发送至强度调制器4;同时,所述第一直流偏置电源8和第二直流偏置电源9为强度调制器4提供直流偏置电压,使强度调制器4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
步骤二、所述射频信号源3发出频率为fs的正弦或余弦信号,经高频电缆传输至第一射频放大器7,第一射频放大器7对射频信号fs进行电压放大,使射频信号fs的电压匹配至强度调制器4驱动要求的电压后驱动强度调制器4;
步骤三、所述外腔激光器2发出的频率为fc的连续相干光在射频信号fs的驱动下,在强度调制器4的输出端口,频率为fc的载波被抑制掉,同时在频率点fc的两侧,得到了频率间隔为2fs的两个未携带任何信息的边带光信号;
步骤四、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5对频率间隔为2fs的两个边带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6;同时,第三直流偏置电源10、第四直流偏置电源11和第五直流偏置电源12对IQ调制器6进行直流偏置,使IQ调制器6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
步骤五、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对二进制序列进行数字基带调制,经过低通滤波后,与一个频率为fs1复正弦的信号进行混频,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到频率为fs1的复正弦信号的下边带上,再与频率为-fs2的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得到一个射频数字矢量信号,其中,在频率fs1的下边带上调制有矢量信号,在频率-fs2上未调制任何信号,将射频数字矢量信号的实部和虚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实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一数模转换器13进行数模转换,再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15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6;虚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二数模转换器14进行数模转换,再通过第三射频放大器16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6;
步骤六、所述IQ调制器6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在两路射频模拟矢量信号的调制下,载有频率fs1和-fs2的射频矢量信号被搬移到两个边带光信号上,其中,两个边带光信号被抑制掉,在这两个光学边带的两侧,产生了新的光学边带,在IQ调制器6的输出端产生四个光学边带信号,分别为:fc+fs+fs1、fc+fs-fs2、fc-fs+fs1和fc-fs-fs2,其中,fc+fs+fs1和fc-fs+fs1调制有矢量信息;
步骤七、所述IQ调制器6输出的四个光学边带信号依次通过第二光纤放大器17和第三光纤放大器18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至光电混频器20;
步骤八、所述光电混频器20根据光电探测平方律,对四个光学边带信号相互拍频,在光电混频器20的输出端产生四个电矢量信号,分别为:2fs、fs1+fs2、2fs-fs2-fs1和2fs+fs1+fs2
步骤九、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对光电混频器20输出的四个电矢量信号进行进一步功率放大后,通过天线22发射到自由空间中,实现太赫兹矢量信号的无线发射。
具体实施时,频率为fs1+fs2、2fs-fs2-fs1和2fs+fs1+fs2的三个信号分别同时调制有振幅和相位信息,当信号频率大于100GHz时,得到的就是太赫兹矢量信号,在通信中可以用这三个频率的信号进行传送信息。
为了验证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技术效果,对本发明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进行了传输实验,外腔激光器发射1552.16nm的连续光波,其线宽小于100kHz,发射功率25dBm,强度调制器的半波电压为5V,其3dB和6dB带宽分别为30GHz和65GHz,插入损耗为3.9dB,消光比为33dB,射频信号源发出一个频率为50GHz的余弦信号,采用一个饱和输出功率为28dBm的第一射频放大器进行放大,50GHz射频信号直接驱动强度调制器,强度调制器被直流偏置在其最小传输点上。在强度调制器的输出端产生了两个一阶边带光信号,频率间隔为100GHz,这两个边带光信号被第一光纤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待传送的二进制序列,采用QPSK或QAM调制格式进行数字基带调制,再将基带调制的数字矢量信号与频率为20GHz的信号进行混频,得到频率为20GHz的单边带调制射频矢量信号,再与频率为-10GHz的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射频数字矢量信号,将射频数字矢量信号的实部和虚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实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一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虚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二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的采样速率均为80GSa/s,经过数模转换后,射频数字矢量信号变为射频模拟矢量信号,然后这两路信号分别被第二射频放大器和第三射频放大器放大后驱动IQ调制器,IQ调制器工作在单边带模式,其3dB光学带宽为31GHz,消光比为30dB,入射的两个光学边带信号被抑制,在被抑制频率的两侧,分别产生两个新的边带信号,经过IQ调制器完成了射频模拟矢量信号到光学单边带信号的调制,生成了四个单边带光学矢量信号。
接着,依次采用第二光纤放大器和第三光纤放大器对光学边带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在没有光纤色散补偿的情况下,标准单模光纤(SMF-28)在第二光纤放大器和第三光纤放大器之间的传输距离为22.5km。之后,将光学边带信号输入到具有最大频率响应为170GHz的单端D波段光电混频器,根据光电探测平方律,四个单边带光学矢量信号相互拍频,在光电混频器的输出端,产生四个频率的电矢量信号,频率分别为100GHz、30GHz、70GHz和130GHz。然后,采用第四射频放大器和卡塞格伦天线将获得的太赫兹信号辐射到空间,实现无线传输,第四射频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为3dBm,增益输出功率为35dB,其中,30GHz、70GHz和130GHz三个信号分别携带有振幅和相位信息,对这三个频率的信号进行解调,能够得到发送的信息。
在无线接收器端,将另一相同卡塞格伦天线放置在1m之外,接收D波段QPSK或16QAM调制的太赫兹信号,然后,使用混频器将接收到的太赫兹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该混频器具有输出功率为16dBm的112GHz正弦波射频源。由于30GHz和70GHz的毫米波信号的频率低于本振频率,因此不能通过混频器被示波器检测到,因此,在混频器输出端,得到一个频率为18GHz的中频矢量信号,该信号从130GHz的下变频可以被示波器检测到,然后将中频信号输入到具有15dB增益的低噪声放大器中。最后,用采样率为120GSa/s、带宽为45GHz的实时数字存储示波器进行记录,采用离线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误比特率计算、载波恢复、恒模算法均衡和下变频,对捕获的中频信号进行恢复。
分别对三种典型情况:4-Gbaud QPSK、2-Gbaud 16-QAM、8-Gbaud QPSK进行信号传输试验,从图2能够看出,传输后22.5单模光纤会在误码率下引入-1.1dbm的接收机灵敏度提高,这是因为在相对较低的输入光功率下,光纤的自相位调制和色散会引入一些噪声,从而降低信噪比(SNR);在发送22.5km的SMF和1m的无线情况下,当误码率达到3.8×10-3时,虽然4-Gbaud QPSK和2-Gbaud 16QAM具有相同的比特率,但前者引入了3.4dbm的接收机灵敏度提高,这是因为QPSK调制格式具有比16QAM好的信噪比;由于输入功率过大,光电探测器存在一定的饱和效应,饱和效应表明非线性会降低误码率性能,但仍实现误码率低于软判决纠错编码的阈值4×10-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1)、外腔激光器(2)和射频信号源(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激光器(2)的输出端接有强度调制器(4),所述强度调制器(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光纤放大器(5)接有IQ调制器(6),所述射频信号源(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射频放大器(7)与强度调制器(4)连接,所述强度调制器(4)的输入端接有第一直流偏置电源(8)和第二直流偏置电源(9),所述IQ调制器(6)的输入端接有第三直流偏置电源(10)、第四直流偏置电源(11)和第五直流偏置电源(12),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的输出端接有第一数模转换器(13)和第二数模转换器(14),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1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15)与IQ调制器(6)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14)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射频放大器(16)与IQ调制器(6)连接,所述IQ调制器(6)的输出端接有第二光纤放大器(17),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17)的输出端接有第三光纤放大器(18),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18)的输出端接有光电混频器(20),所述光电混频器(20)的输出端接有第四射频放大器(21),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将矢量信号发射到自由空间的天线(22);所述强度调制器(4)为单驱动强度调制器;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18)和光电混频器(20)之间接有偏振控制器(19);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为D波段放大器;所述光电混频器(20)为单端D波段光电混频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5)为保偏掺铒光纤放大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17)和第三光纤放大器(18)之间通过单模光纤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2)为卡塞格伦天线。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进行矢量信号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外腔激光器(2)发出频率为fc的连续相干光,发送至强度调制器(4),所述强度调制器(4)为单驱动强度调制器;同时,所述第一直流偏置电源(8)和第二直流偏置电源(9)为强度调制器(4)提供直流偏置电压,使强度调制器(4)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
步骤二、所述射频信号源(3)发出频率为fs的正弦或余弦信号,经高频电缆传输至第一射频放大器(7),第一射频放大器(7)对射频信号fs进行电压放大,使射频信号fs的电压匹配至强度调制器(4)驱动要求的电压后驱动强度调制器(4);
步骤三、所述外腔激光器(2)发出的频率为fc的连续相干光在射频信号fs的驱动下,在强度调制器(4)的输出端口,频率为fc的载波被抑制掉,同时在频率点fc的两侧,得到了频率间隔为2fs的两个未携带任何信息的边带光信号;
步骤四、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5)对频率间隔为2fs的两个边带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6);同时,第三直流偏置电源(10)、第四直流偏置电源(11)和第五直流偏置电源(12)对IQ调制器(6)进行直流偏置,使IQ调制器(6)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
步骤五、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对二进制序列进行数字基带调制,经过低通滤波后,与一个频率为fs1复正弦的信号进行混频,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到频率为fs1的复正弦信号的下边带上,再与频率为-fs2的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得到一个射频数字矢量信号,其中,在频率fs1的下边带上调制有矢量信号,在频率-fs2上未调制任何信号,将射频数字矢量信号的实部和虚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实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一数模转换器(13)进行数模转换,再通过第二射频放大器(15)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6);虚部数字矢量信号通过第二数模转换器(14)进行数模转换,再通过第三射频放大器(16)放大后,传输至IQ调制器(6);
步骤六、所述IQ调制器(6)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在两路射频模拟矢量信号的调制下,载有频率fs1和-fs2的射频矢量信号被搬移到两个边带光信号上,其中,两个边带光信号被抑制掉,在这两个光学边带的两侧,产生了新的光学边带,在IQ调制器(6)的输出端产生四个光学边带信号,分别为:fc+fs+fs1、fc+fs-fs2、fc-fs+fs1和fc-fs-fs2,其中,fc+fs+fs1和fc-fs+fs1调制有矢量信息;
步骤七、所述IQ调制器(6)输出的四个光学边带信号依次通过第二光纤放大器(17)和第三光纤放大器(18)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至光电混频器(20),在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18)和光电混频器(20)之间接有偏振控制器(19),所述光电混频器(20)为单端D波段光电混频器;
步骤八、所述光电混频器(20)根据光电探测平方律,对四个光学边带信号相互拍频,在光电混频器(20)的输出端产生四个电矢量信号,分别为:2fs、fs1+fs2、2fs-fs2-fs1和2fs+fs1+fs2;
步骤九、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对光电混频器(20)输出的四个电矢量信号进行进一步功率放大后,所述第四射频放大器(21)为D波段放大器;通过天线(22)发射到自由空间中,实现太赫兹矢量信号的无线发射。
CN202010117626.6A 2020-02-25 2020-02-25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327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7626.6A CN111327364B (zh) 2020-02-25 2020-02-25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7626.6A CN111327364B (zh) 2020-02-25 2020-02-25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7364A CN111327364A (zh) 2020-06-23
CN111327364B true CN111327364B (zh) 2022-02-08

Family

ID=7117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7626.6A Active CN111327364B (zh) 2020-02-25 2020-02-25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73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422A (zh) * 2020-06-28 2020-10-30 复旦大学 基于单个强度调制器的d波段矢量毫米波发生系统
CN116192173A (zh) * 2023-03-02 2023-05-30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光电混频器的太赫兹信道监测接收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391A (zh) * 2010-02-01 2010-08-11 湖南大学 基于双边带调制的太赫兹波产生装置及方法
JP2016218190A (ja) * 2015-05-18 2016-12-22 Kddi株式会社 光ツートーン信号の生成方法およびdp−mzm型光変調器の制御方法
CN110224764A (zh) * 2019-06-13 2019-09-10 复旦大学 基于isb和多载波使用pm和im生成矢量太赫兹信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627B (zh) * 2009-10-15 2013-04-17 复旦大学 基于双级单边带调制产生光纤载太赫兹信号的系统
US9450673B2 (en) * 2014-01-24 2016-09-2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abilized microwave-frequency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391A (zh) * 2010-02-01 2010-08-11 湖南大学 基于双边带调制的太赫兹波产生装置及方法
JP2016218190A (ja) * 2015-05-18 2016-12-22 Kddi株式会社 光ツートーン信号の生成方法およびdp−mzm型光変調器の制御方法
CN110224764A (zh) * 2019-06-13 2019-09-10 复旦大学 基于isb和多载波使用pm和im生成矢量太赫兹信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g Ling Li ; Feng Zhao ; Jianjun Yu.D-band Millimeter Wav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ough Radio-Over-Fiber System.《 IEEE Photonics Journal》.2020, *
W-band 16QAM-modulated SSB photonic vector Mm-wave signal generation by one single I/Q modulator;Xinying Li、Yuming Xu、Jiangnan Xiao、Kaihui Wang、Jianjun Yu;《2017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C)》;20170601;第1页-第3页,附图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7364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Probabilistically shaped 16QAM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photonics-aided wireless terahertz-wave system
Weiss et al. 27 Gbit/s photonic wireless 60 GHz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16-QAM OFDM
McKenna et 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photonic millimeter-wave system for high capacity point-to-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8631870B (zh) 一种微波同频信号干扰抑制及下变频接收装置和方法
US10164711B2 (en) Optical mm-wave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a single IQ modulator
CN112532319B (zh) 一种高频谱效率相干光链路的线性数字相位解调方法
Omomukuyo et al. Simple 60-GHz MB-OFDM ultrawideband RoF system based on remote heterodyning
CN111416662B (zh) 基于偏振复用双mzm调制器的信号生成传输方法
CN111327364B (zh) 强度调制器和iq调制器级联的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12398544B (zh) 一种超外差微波光子接收系统及方法
US11984931B2 (en)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receiving polarization multiplexed single sideband signal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1464240B (zh) 基于偏振复用强度调制器的矢量射频信号发生系统
Li et al. D-band millimeter wav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ough radio-over-fiber system
Tian et al.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DSB-SC & OSSB based 60 GHz radio-over-fiber fronthaul links
CN111224720B (zh) 双强度调制器级联的太赫兹矢量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10505016B (zh) 一种基于推挽调制器的电矢量毫米波生成方法
CN112564813A (zh) 基于预编码的相位调制器的太赫兹波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Yu et al. Transmission of microwave-photonics generated 16Gbit/s super broadband OFDM signals in radio-over-fiber system
CN111641461B (zh) 一种无滤波的基于级联调制器的镜像抑制下变频方法
CN106877934A (zh) 基于相位因子优化的载波抑制模式光载无线矢量波系统
Dat et al. Seamless fiber–wireless system in W-Band using optical phase modulation and self-homodyne receiver
CN116015467A (zh) 基于odl的m2-qam四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和传输系统
Liu et al. Multi-band 16QAM-OFDM vector signal delivery over 60-GHz DSB-SC optical millimeter-wave through LO enhancement
Zhu et al. Demonstration of 4-band millimeter-wave radio-over-fiber system for multi-service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12260761B (zh) 一种基于级联调制器无滤波器的四倍频上变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Assignee: XI'AN SUOWE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794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ector signal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scade of intensity modulator and IQ modulat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