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6545A -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6545A
CN111316545A CN201980005018.1A CN201980005018A CN111316545A CN 111316545 A CN111316545 A CN 111316545A CN 201980005018 A CN201980005018 A CN 201980005018A CN 111316545 A CN111316545 A CN 111316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winding
circuit
transistor
secondary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0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乐
赵德琦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16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 H02H7/1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for static converters or rectifiers
    • H02H7/1213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for static converters or rectifiers for DC-D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4Magnetic structures combining different functions, e.g. storage, filtering or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输入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铁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和第二绕组输出电路;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输入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并联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具有提高电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关电源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开关电源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部分开关电源中的电路为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但是若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在工作时,若外部高压输入超规格或者其他异常导致主开关管上电压超规格,容易使整个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整个电路最终没有输出,甚至会导致输入端出现短路的情况,造成电路大面积损坏,最终导致车辆着火或者在路上失去动力造成车祸。
现有技术中仍然没有一种可以对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主开关管过压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电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用于对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主开关管过压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开关电源电路的可靠性,提高开关电源电路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输入电路、变压器和输出电路,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铁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和第二绕组输出电路;
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输入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并联连接。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外部输入高电压电源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并联,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件、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耦、第二电容与可控精密稳压源;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接地,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与第三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与第三电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并联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绕制在所述铁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均为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开关电源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通过加入检测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将第一电容上的电压降低至一定值后作为检测信号传送至检测电路进行监测,第二电容将杂波过滤保证检测信号不受到噪音干扰,提高检测电路检测的准确度,检测电路检测到检测信号执行检测动作,驱动光耦,光耦将过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件进行处理,控制器件接收过压信号后关闭输入输出电路或限制输入输出电路,实现对电路的过压保护控制,提高电路的安全性,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一绕组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二绕组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超规格高压输入或器件不良等问题使输入电路中的晶体管因为过压损坏,导致整个电路不能工作或更严重的结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通过检测电路对输入电路的电压进行监控,保证输入电路的电压稳定,从而提高整个电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101、输入电路102、变压器103与输出电路104。
可选的,检测电路101包括控制器件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光耦U2、第二电容C2与可控精密稳压源U1,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口A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耦U2的正极连接,光耦U2的负极与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阴极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阳极接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参考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一输入端口A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
可选的,输入电路102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一电容C1与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端口D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还与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与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第二输入端口D与外部输入高电压电源连接。
可选的,输出电路104包括: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和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其中,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三电容C3;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F、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输出端口E连接。
可选的,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与第三电容C3;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F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输出端口E连接。
可选的,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并联连接,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变压器103包括:原边绕组、铁芯、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其中,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绕制在同一铁芯上。
可选的,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为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工作流程在一个周期内包括四个状态,具体如下:
第一状态如图1A所示,当第一晶体管Q1截止,第二晶体管Q2导通时:电流从外部输入高电压电源流向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电流再经过第二晶体管Q2进入接地点,完成一个电流回路,原边绕组上的电压极性方向为上正下负,同时,第一副边绕组感应得到上正下负的电压,电流流向为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流向正极,此时第二二极管反偏不导通,无法形成电流回路,第二副边绕组感应得到上正下负的电压,电流流向为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流向负极,第三二极管导通,电流从第二副边绕组上端经过第三电容C3后再经过第三二极管回到第二副边绕组的下端,形成电流回路。
第二状态如图1B所示,当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都截止时,由于电感特性,原边绕组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原边绕组产生反射电压,反射电压极性为下正上负,反射电压令电流从原边绕组的下端经过第一二极管D1,再经过第一电容C1后回到原边绕组上,形成一个电流回路给第一电容C1充电,第一电容C1上电压为下正上负,同时,副边绕组的电压方向和电流方向维持不变,第一副边绕组的电压为上正下负,第二二极管D2反偏不导通,因此无法形成电流回路,第二副边绕组的电压为上正下负,电流从第二副边绕组的上端经过第三电容C3,再经过第三二极管D3回到第二副边绕组的下端,形成回路。
第三状态如图1C所示,当第一晶体管Q1导通且第二晶体管Q2截止时,第一电容C1被充电后的电压为下正上负,电流从第一电容C1的下端经过第一晶体管Q1,再经过原边绕组到达第一电容C1的上端,形成一个电流回路,同时,第一电容C1放电产生的能量感应至副边绕组上,第一副边绕组感应得到下正上负的电压,电流从第一副边绕组下端流出,经过第三电容C3后再经过第二二极管D2回到第一副边绕组的上端,形成一个电流回路,第二副边绕组感应得到下正上负的电压,此时第三二极管D3反偏不导通,无法形成电流回路。
第四状态,电路状态更新为第一状态,重复第一状态至第三状态的电路工作过程。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该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101、输入电路102、变压器103与输出电路104,其中,变压器103包括:原边绕组105、磁芯、第一副边绕组106、第二副边绕组107,输出电路104包括:第一绕组输出电路108与第二绕组输出电路109;
可选的,输出电路104与变压器103连接,输入电路102与变压器103连接,第一绕组输出电路108与第二绕组输出电路109并联连接,其中,输入电路102与原边绕组105连接,第一绕组输出电路108与第一副边绕组106连接,第二绕组输出电路109与第二副边绕组107连接。
其中,所述输入电路104用于依据通过输入电路104的输入电压产生第一电信号;所述原边绕组105用于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磁通量;所述第一副边绕组106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磁通量并依据第一磁通量生成第二磁通量,同时所述第二磁通量通过所述第一副边绕组106产生副边第一感应电动势;所述第二副边绕组107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磁通量并依据所述第一磁通量生成第三磁通量,同时所述第三磁通量通过所述第二副边绕组107产生副边第二感应电动势;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108用于将所述副边第一感应电动势转换成电压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109用于将所述副边第二感应电动势转换成电压信号并输出。
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两个副边绕组并联,形成两个工作支路,两个工作支路同时进行感应电动势的转换,提高了转换效率,两个工作支路的电压信号之和为整个电路的最终输出结果,输出功率大,适用范围广。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输入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一电容C1与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端口D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与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第二输入端口D与外部输入高电压电源连接。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件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光耦U2、第二电容C2与可控精密稳压源U1,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口A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耦U2的正极连接,光耦U2的负极与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阴极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阳极接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参考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参考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参考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一输入端口A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
可选的,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轮流导通,当第二晶体管Q2导通时,电流通过原边绕组传递至第一副边绕组与第二副边绕组,电流通过整流滤波后对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第二绕组输出电路进行供电,当第二晶体管Q2断开时,原边绕组产生的反射高压经过第一二极管D1给第一电容C1充电,同时原边绕组产生的反射高压被压制为一定值,确保反射高压的值不超过第二晶体管Q2承受的电压值,当第一电容C1充电结束后,第一晶体管Q1导通,第一电容C1的电流通过第一晶体管Q1进行传递至原边绕组,电流通过原边绕组传递至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
进一步地,检测电路用于确保反射高压的值不超过第二晶体管Q2承受的电压值,其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将第一电容C1的电压降低至一定值后作为检测信号发送至可控精密稳压源U1进行检测,第二电容C2过滤检测信号中包含的杂波,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共同决定电压阈值,如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高于预设的电压阈值,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降压后再经过第二电容C1过滤得到检测信号,检测信号发送至可控精密稳压源U1,可控精密稳压源U1接收检测信号后,驱动光耦U2,通过光耦U2输出第二晶体管Q2过压信号至控制电路U3,控制电路U3接收第二晶体管Q2过压信号后执行动作,关闭输入电路、变压器以及输出电路或限制输入电路、变压器以及输入电路的功率输出,其中,控制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单片微型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一绕组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三电容C3;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F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口E连接。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二绕组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与第三电容C3;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F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口E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包括上述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包括上述的开关电源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申请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现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输入电路、变压器和输出电路,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铁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和第二绕组输出电路;
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输入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
外部输入高电压电源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并联,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件、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耦、第二电容与可控精密稳压源;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接地,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与第三电容;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与第三电容;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绕组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绕组输出电路并联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绕制在所述铁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均为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9.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过压保护控制电路。
10.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电源装置。
CN201980005018.1A 2019-04-25 2019-04-25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1316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4320 WO2020215279A1 (zh) 2019-04-25 2019-04-25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6545A true CN111316545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6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018.1A Pending CN111316545A (zh) 2019-04-25 2019-04-25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6545A (zh)
WO (1) WO20202152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672A (zh) * 2020-12-23 2021-08-31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和汽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454A (zh) * 2008-11-24 2009-04-08 北京新雷能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磁元件的有源钳位正反激变换器
CN107800283A (zh) * 2016-09-06 2018-03-13 快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力供应拓扑的钳位电压检测和过电压保护
CN207117173U (zh) * 2017-08-18 2018-03-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
CN109088399A (zh) * 2018-09-07 2018-12-25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16272U (zh) * 2019-04-25 2020-02-04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开关电源装置及车载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81587A (ko) * 2008-01-24 2009-07-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과전압 보호회로
CN105262185A (zh) * 2015-11-25 2016-01-20 帝发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车用充电器
CN206742925U (zh) * 2016-12-07 2017-12-12 安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系统及其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454A (zh) * 2008-11-24 2009-04-08 北京新雷能有限责任公司 集成磁元件的有源钳位正反激变换器
CN107800283A (zh) * 2016-09-06 2018-03-13 快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力供应拓扑的钳位电压检测和过电压保护
CN207117173U (zh) * 2017-08-18 2018-03-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
CN109088399A (zh) * 2018-09-07 2018-12-25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16272U (zh) * 2019-04-25 2020-02-04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开关电源装置及车载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672A (zh) * 2020-12-23 2021-08-31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和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15279A1 (zh)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8662A (zh) 无线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EP1237264A2 (en) Low-nois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20170187296A1 (en)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cotnrol method thereof
DE102014102593A1 (de) Stromversorgungseinrichtung
CN103474965A (zh) 低成本交流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CN210016272U (zh)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开关电源装置及车载设备
CN206250978U (zh) 带输入欠压保护的开关电源
CN104362842A (zh) 开关电源及适用于开关电源的浪涌保护电路、方法
CN206294067U (zh) 一种应用于bms上的防呆隔离电源电路
CN106125618B (zh) 数字信号采集电路、数字信号采集板卡
CN111316545A (zh) 过压保护控制电路及相关设备
CN101728876A (zh) 电力隧道电缆非接触式感应取电装置
CN110739665B (zh) 保护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05191102B (zh) 开关模式驱动电路
EP3413434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power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power receiving circuit
CN110557010A (zh)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x电容放电电路
CN105871243B (zh) 三相三线能量双向交直流变换器
CN210839357U (zh) 隔离电源
WO2016063652A1 (ja) 充電器
CN105576641A (zh) 一种can-bus保护电路及其应用的运动控制系统
CN212085870U (zh) 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压转换电路、开关电源以及车载设备
CN113193753A (zh) 一种同步整流装置以及无线充电系统的接收端模块
CN206575327U (zh) 抗电磁辐射干扰的开关电源
CN111431413A (zh) Llc谐振电路
CN212850273U (zh) 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压转换电路、开关电源及车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