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360B -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360B
CN111314360B CN202010114226.XA CN202010114226A CN111314360B CN 111314360 B CN111314360 B CN 111314360B CN 202010114226 A CN202010114226 A CN 202010114226A CN 111314360 B CN111314360 B CN 111314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point
cloud video
point cloud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42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360A (zh
Inventor
翟耀斌
宋嘉颖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42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点对点云视讯平台,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医用内网网络架构,并基于不同科室的医技终端的IP地址进行握手连接;多个医技终端,分布在医院不同科室并配置为不同的IP地址,用于通过所述医用内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并禁止向外网进行通信;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背景技术
2020新年伊始,一场与新型冠状疫情病毒肺炎的人民战争随即打响,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令人始料不及。为控制疫情,集中收治患者,武汉参照“小汤山模式”,仅仅只用了10天时间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两山医院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及时缓解武汉病人多的情况,同时让患者能够接受正规、规范化治疗,集中收治还能减少传染源、传染地,减少疫情扩散。
考虑到医护人员传染风险性极高,一线医护人员倒下后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就无法展开,如何防止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是两山医院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通过多途径、多模式解决医护、医患、院内、院外的信息互联互通,确保通讯及时、顺畅,对于两山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基于医用内网的视频通话系统需要有中心服务器,即传统的云计算服务集群来保证多方通话的连接,而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往往又需要外网来进行连接。但是,针对突发紧急的情况下无法短时间内搭建内网中心服务器,因此,如何设计轻便、去中心化及易使用是目前医用视讯系统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外网情况下各医院信息不互通、以及专用内网情况下无法去中心化进行视讯互联的问题,提升了应急场景且无外网接通下的医用点对点视频通话能力,只需要IP地址即可互通,使得视频通话的网络架构搭建简单易操作,提高了视频通话使用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点对点云视讯平台,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医用内网网络架构,并基于不同科室的医技终端的IP地址进行握手连接;
多个医技终端,分布在医院不同科室并配置为不同的IP地址,用于通过所述医用内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并禁止向外网进行通信;
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包括:
配置所述多个医技终端的IP地址,并建立多个医技终端的IP握手连接;
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的其中一个医技终端作为服务提供方,以使所述服务提供方向其余医技终端发送视频连接请求;
当所述服务提供方接收到其余医技终端的回复请求后,发起群视屏通话操作。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通过ICE服务器进行跨专网视频通话操作。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通过HITs接口接入医疗联网系统,并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率自适应调配所述视频通话最大连接数。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根据不同科室之间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自适应协同所述不同科室的医疗资源。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自适应协同医护人员进行医嘱的查看、取药、执行,落实诊疗方案的执行。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将其中一个医技终端的IP配置信息同步给所述医用内网中其余医技终端,以使所述医用内网的全部医技终端共享所述IP配置信息,无需手动输入所述IP配置信息进行视频连接。
可选地,所述医技终端还用于:
通过I420/VP8编解码技术对视频进行加密,所述密钥由视频双方协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云视频的网络架构。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院内云视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院内云视讯系统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中心化远程诊断系统,如图1所示,多个本地诊所、多个远程医生工作站可通过外网或局域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但是所有的数据均要通过中心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进行流通,其好处是方便管理,系统相对稳定,但是成本较高,难以在短时间内在多个应急医院搭建成功,因此,针对如新冠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现有技术难以在该应急场景下短时间内搭建。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作为点对点分布式的视频通话架构,无需外网,只需要医院内网(一下简称为院内网)即可实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院内云视讯系统200,包括:
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医用内网网络架构,并基于不同科室的医技终端的IP地址进行握手连接;
点对点云视讯平台可以是一套软件,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并搭载在不同的医技终端中,也可以是独立的硬件主体,与多个医技终端并列。
其中,点对点云视讯平台可以安装在主流的PC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并适用于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的操作系统。
点对点云视讯平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分布式点对点模式,不需要中心服务器,并自带桌面院内云视讯摄像头(医院也可以添加独立摄像头,去中心的设计下,每个终端都是服务提供方)。
而在应用场景下,只需要提前确认不同医技终端的IP是互通的,即可实现终端通讯,无需连接外网或中心服务器。
其中,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医用内网网络架构,并基于不同科室的医技终端220的IP地址进行握手连接,具体可以为:
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创建多个去中心化移动式网络管理实体,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内置于所述不同医技终端220中,通过物理或禁止协议与外网隔离,并用于获取所述医技终端220的IP地址,在医用内网中广播所述IP地址,以便所述医技终端220两两之间实现握手连接。
多个医技终端220,分布在医院不同科室并配置为不同的IP地址,用于通过所述医用内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并禁止向外网进行通信;
医技终端可以是医院内的医用设备、移动设备或传统的PC电脑。要求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结构,具备网络接口,具备图像处理功能,并且具备摄像头,以方便进行视频通讯。
医技终端最大的特点是可在医院内进行互联,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何一款搭载操作系统、具备网络接口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均可以作为连接方,并且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医技终端均可以作为服务提供方,无需再新建一台服务器,极大的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
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
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220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具体可以为:
配置所述多个医技终端220的IP地址,并建立多个医技终端220的IP握手连接;
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220的其中一个医技终端220作为服务提供方,以使所述服务提供方向其余医技终端220发送视频连接请求;例如,可以通过TCP/UDP协议发起视频广播连接请求,并指定对应的多个IP地址,与该IP地址对应的医技服务器进行连接;
当所述服务提供方接收到其余医技终端220的回复请求后,发起群视屏通话操作。可选地,连接操作可以是两两连接,也可以是一对多的连接,例如,可实现9个使用端同屏视讯(以单机CPU效能为质量基准)。
可选地,针对特殊情况,例如需要跨专网,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通过ICE(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gine)服务器进行跨专网视频通话操作。
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通过HITs接口接入医疗联网系统,并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率自适应调配所述视频通话最大连接数。例如,当且CPU占用资源超过一定阈值时,通过视讯平台210的调度,可以匹配当前最大连接数的数量,如果一般情况下最大连接数为9,这个时候就会调整为6或者7,以降低系统占用率。
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根据不同科室之间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自适应协同所述不同科室的医疗资源。例如,所述平台210实时记录不同科室的医疗资源情况,医疗资源可以是床位资源、物资资源(例如防护服,口罩等)、医护人员饱和度等等,在记录后可设定最低资源阈值,若低于该资源,则进行资源扩容及物品增资提醒。
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自适应协同医护人员进行医嘱的查看、取药、执行,落实诊疗方案的执行。该平台210可用于协同记录、监督管理以及提醒查房、取药等操作,可与现有的医用平台对接,利用现有医用平台的数据库进行管控,也可以新建医用平台,同步记录医院各项操作,辅助医生及护士进行信息化管理与监控。
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将其中一个医技终端220的IP配置信息同步给所述医用内网中其余医技终端220,以使所述医用内网的全部医技终端220共享所述IP配置信息,无需手动输入所述IP配置信息进行视频连接。
其中,所述医技终端220还用于:通过1420/VP8编解码技术对视频进行加密,所述密钥由视频双方协商。
此外,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210还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具备如下特点:
(1)实现科室间视频会诊和远程移动查房等功能;
(2)院内云视讯使用分布式点对点模式,不需要中心服务器,自带桌面院内云视讯摄像头(医院也可以添加独立摄像头,去中心的设计下,每个终端都是服务提供方);
(3)信息科只需要确认IP互通即可实现终端通讯,无需连接外网或中心服务器;(针对特殊情况,如跨专网或其他需求,可另行采购ICE服务器-Internet CommunicationEngine);
(4)为方便HITs需求,院内云视讯另外提供http接口给医院HITs团队,按需调用,详情请咨询客服;
(5)协助各科室间医疗资源使用情况沟通,协调沟通各科室所需医疗资源;
(6)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医嘱的查看、取药、执行,落实诊疗方案的执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院内云视讯基于云计算技术以及IP同步技术,在医院内网搭建P2P视频通道,可以替代科室原有电话功能,并且实现类似微信的视频通话、语音通话、文字通讯、文件发送等功能,在外院VPN环境下可以按需、授权与院外的专家互动。
院内云视讯可以安装在原有医生工作站(例如操作系统Win 7,Win10),并适用以下场景:
实现多方同屏视讯互动:支持多方即时通讯,最高可支持9个使用端同屏视讯;(以单机CPU效能为质量基准)
多载体使用:云视讯软终端以智能平板电脑、个人PC等便携设备为载体,开展便捷的移动式院内云视讯;
此外,利用该系统可实现的场景多元化,例如一下几个场景:
1、医生工作站跨科室讨论病案
2、会议室/会诊室、行政会议
3、移动视讯:手机/平板---远程查房
4、ICU隔离区域,患者与外部等候的家属沟通
5、远程专家参与案例讨论
6、院内教学
7、医技科室质控功能
8、手术房间与外部专家的互动
其中,图3提供了该系统在应急场景下一个具体的使用界面,需要说明的是,部门用来匹配此IP的名称,比如:内科,妇科等。需要使用不一样的部门名称来代表不同的科室。系统也会自动调整同名的输入部门资料。输入完成后,点击“添加”按钮来插入新的科室队列。完成科室登记后,点击保存按钮来吧记录存储到一个文件夹内。此外,在集中一个电脑完成所有配置后,其他电脑的安装就不需要重新录入了,因为,可以利用这台电脑为中心,同步全部信息。任意电脑都可以设定为同步的中心,你只需要输入对方的IP,如何,在旁边的“Sync同步”按钮即可。
示例性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如下功能:
Figure GDA0003740296570000081
Figure GDA0003740296570000091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处理器、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存储器。该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
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至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至only memory,CD至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数据和/或信号,以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数据和/或信号。输出装置和输入装置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器件。
处理器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处理器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可以包括GPU、FPGA等,用于进行加速处理。
存储器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处理器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2仅仅示出了系统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至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碟、或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上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点对点云视讯平台,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医用内网网络架构,并基于不同科室的医技终端的IP地址进行握手连接;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创建多个去中心化移动式网络管理实体,所述网络管理实体内置于不同医技终端中,通过物理或禁止协议与外网隔离,并用于获取所述医技终端的IP地址;
多个医技终端,分布在医院不同科室并配置为不同的IP地址,用于通过所述医用内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并禁止向外网进行通信;
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
所述院内云视讯系统提供http接口给医院HITs团队;
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根据资源占用率自适应调配所述视频通话最大连接数;当CPU占用资源超过一定阈值时,通过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的调度,匹配当前最大连接数的数量;
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实时记录不同科室的医疗资源情况,根据不同科室之间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自适应协同所述不同科室的医疗资源,所述医疗资源包括床位资源、物资资源和/或医护人员饱和度;其中,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将每一个医技终端作为边缘计算的节点,以使所述每一个医技终端对视频通话中的图像分别进行神经网络处理,提取所述图像中的信息;每一个医技终端均可以提供深度神经网络识别操作,识别出具体的医用物资信息及医护人员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进行P2P群视频通话操作,包括:
配置所述多个医技终端的IP地址,并建立多个医技终端的IP握手连接;
将所述多个医技终端的其中一个医技终端作为服务提供方,以使所述服务提供方向其余医技终端发送视频连接请求;
当所述服务提供方接收到其余医技终端的回复请求后,发起群视频通话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通过ICE服务器进行跨专网视频通话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通过HITs接口接入医疗联网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自适应协同医护人员进行医嘱的查看、取药、执行,落实诊疗方案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将其中一个医技终端的IP配置信息同步给所述医用内网中其余医技终端,以使所述医用内网的全部医技终端共享所述IP配置信息,无需手动输入所述IP配置信息进行视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技终端还用于:
通过I420/VP8编解码技术对视频进行加密,密钥由视频双方协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云视讯平台还用于:
将所述医用物资信息在医院内网中进行广播发送,以便医院对短缺物资进行预警和及时采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点对点云视讯平台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医用内网网络架构,并基于不同科室的医技终端的IP地址进行握手连接,包括:
在医用内网中广播所述IP地址,以便所述医技终端两两之间实现握手连接。
CN202010114226.XA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Active CN111314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4226.XA CN111314360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4226.XA CN111314360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360A CN111314360A (zh) 2020-06-19
CN111314360B true CN111314360B (zh) 2022-08-30

Family

ID=7114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226.XA Active CN111314360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43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945B (zh) * 2020-11-09 2021-02-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预测covid-19病患重症化的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308A (zh) * 2011-12-08 2012-04-11 深圳市迪威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终端的点对点呼叫方法及视频会议终端
CN102752883A (zh) * 2012-06-18 2012-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对点网络的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203017096U (zh) * 2013-01-25 2013-06-26 重庆市软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点对点视频通信的医疗监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156A (zh) * 2011-01-27 2011-07-20 上海华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即时通讯系统及即时通讯方法
CN103517033B (zh) * 2013-09-16 2017-02-22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TW201513673A (zh) * 2013-09-30 2015-04-01 Ibm 自動加入點對點通訊對話的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9271799A (zh) * 2018-09-17 2019-01-25 深圳市天达国际商业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医疗监控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308A (zh) * 2011-12-08 2012-04-11 深圳市迪威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终端的点对点呼叫方法及视频会议终端
CN102752883A (zh) * 2012-06-18 2012-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对点网络的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203017096U (zh) * 2013-01-25 2013-06-26 重庆市软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点对点视频通信的医疗监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360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hligs et al. Employment of telemedicine in nursing homes: clinical requirement analysis, system development and first test results
US8855280B1 (en) Communication detail records (CDRs) containing media for communications in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ies
US20200350082A1 (en) Inter-facility exchang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using dedicated pati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cker et al. Rapid implementation and adaptation of a telehospitalist service to coordinate and optimize care for COVID-19 patients
CN104394350A (zh) 一种医生会诊系统
CN111314360B (zh) 一种院内云视讯系统
CN111083175A (zh) 一种堡垒云存储、传输方法及应用系统
GB2604994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stomized reminders
US20170142368A1 (en) Video mail between residents of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ies and non-residents
Bai et al. A communication server for telemedicine applications
CN111326264B (zh) 去中心化云视讯系统及其远程诊断方法
CN111314668B (zh) 去中心化云视讯系统及其远程查房方法
KR101674618B1 (ko) 가상화 기반 원격 화상 진료 제공 시스템
US11095770B1 (en) Dynamic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y resident communication allocation based on call volume
CN107315921A (zh) 能够实现实时沟通的远程医疗会议系统
CN113382192B (zh) 一种医用去中心化云视讯系统
US10979563B1 (en) Non-resident initiated communication with a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y resident
US20180225420A1 (en) Medical Data Sharing in a Replicated Environment
CN202524503U (zh) 医院内外网互通的视频终端及系统
Ku et al. Web2OHS: a Web2. 0-based omnibearing homecare system
CN111355747A (zh) 去中心化云视讯系统及其医患互动方法
CN111246149A (zh) 一种分布式院内云视讯方法及系统
WO2014169024A2 (en) Protecting patient information in virtual medical consulations
Singh et al.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in Telemedicine using Virtual Conferencing Based on Cloud
CN111049867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