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9740A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9740A
CN111309740A CN202010046918.5A CN202010046918A CN111309740A CN 111309740 A CN111309740 A CN 111309740A CN 202010046918 A CN202010046918 A CN 202010046918A CN 111309740 A CN111309740 A CN 111309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ata
equipment
data
core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69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宏
姜广浩
陈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0469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9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9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9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79Updates performed during online database operations; commit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由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执行,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获取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设备响应用户指令,获取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将第二设备上修改后的数据实时同步到第一设备,减轻第二设备的服务器压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客户信息逐渐增多,由于大型主机的使用费用高,为降低成本并减轻主机系统的压力,可以在开放系统上进行数据查询等操作,因此,需要开放系统设备与主机系统设备的数据同步。
现有技术中,每次在开放系统设备上进行数据查询操作,都需要从主机系统设备中查询数据再同步到开放系统设备上进行显示,且在进行数据维护时,需要直接在主机系统设备上进行维护,当用户在开放系统设备查询时,维护的数据才会进行同步。
然而,每次在主机系统设备直接进行数据维护操作,会增加主机系统设备的流量消耗和服务器压力,且主机系统设备中的数据只有当用户在开放系统设备中查询时才进行数据同步,导致数据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由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接收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在第二设备中获取属于核心数据的原目标数据,由第二设备将修改后的新目标数据同步到第一设备中,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数据同步,使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工明确,减轻设备压力,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由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若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由包括核心数据库的第二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从所述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向第一设备反馈所述修改结果,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配置于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上,该装置包括:
目标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目标数据标识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目标数据内容修改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修改结果同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配置于包括核心数据库的第二设备上,该装置包括:
目标数据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目标数据内容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第一设备控制指令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修改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反馈所述修改结果,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接收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根据指令中的目标数据信息在第二设备中获取属于核心数据的原目标数据,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新目标数据实时同步到第一设备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向第一设备获取数据时,每次均需要从第二设备进行同步的问题,实现了第二设备中的数据在修改后及时保存到第一设备中。且通过第一设备控制数据的修改和获取,有效减轻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服务器压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处理数据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配置在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上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其中,用户在第一设备上发出数据修改指令,第一设备中可以包括全量数据库,全量数据库中可以包括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第一设备可以是包括开放平台系统的设备,价格低廉,网络技术成熟,可以实现WEB服务技术、JAVA等,但稳定性差。第二设备可以是包括主机系统的大型机设备,性能稳定,但成本较高。核心数据可以是用户个人资料及用户交易数据,非核心数据可以是产品属性信息等数据。第一设备响应用户发出的数据修改指令,从数据修改指令中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还可以包括所要修改的目标数据内容。目标数据类型可以包括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目标数据标识可以是用户ID等标识。例如,用户想要修改用户ID为001的数据,该数据在在全量数据库中属于核心数据,第一设备接收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确定所要修改的目标数据类型为核心数据,目标数据标识为001。
步骤120、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其中,第一设备确定目标数据类型,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第二设备中可以包括核心数据库,核心数据库中为核心数据。第二设备接收到目标数据标识后,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数据标识相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例如,目标数据标识是用户ID为001,第二设备从核心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ID为001相关联的数据内容作为原目标数据内容。
可选的,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非核心数据,则根据目标数据标识,从全量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结果写入到全量数据库中。
具体的,若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数据信息中的目标数据类型为非核心数据,则不需要将目标数据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直接从第一设备的全量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数据标识相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第一设备接收用户发出的新目标数据内容,将原目标数据内容修改为新目标数据内容,以新目标数据内容替换原目标数据内容,保存在全量数据库中。用户发出的新目标数据内容可以包括在数据修改指令的目标数据信息中,由第一设备获取目标数据信息中的目标数据类型、目标数据标识和新目标数据内容,从全量数据库中获取与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非核心数据,再根据新目标数据内容,将原目标数据内容修改为新目标数据内容,存储在全量数据库中。将核心数据的修改和非核心数据的修改分别交给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进行处理,实现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分工合作,减少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压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步骤130、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其中,若第一设备确定目标数据信息中的目标数据类型为核心数据,则由第一设备将目标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信息和第一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并保存修改结果。控制指令可以是替换、增加、删除等编辑操作,控制指令的操作对象为原目标数据内容。
可选的,目标数据信息还包括新目标数据内容;相应地,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新目标数据内容,以控制第二设备采用新目标数据内容替换核心数据库中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具体的,目标数据信息中除了目标数据类型外,还可以包括目标数据标识和新目标数据内容,新目标数据内容为修改后的结果。第二设备接收到目标数据信息后,根据目标数据标识,查询相关联的核心数据。根据新目标数据内容和控制指令,将核心数据中的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替换,并保存新目标数据内容在核心数据库中。例如,用户要将用户ID为001的交易数额信息从A改为B,第一设备获取目标数据信息,确定该数据为核心数据,将目标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目标数据标识,调取用户ID为001的数据,并将其中的交易数额由A改为B。新目标数据内容可以包括在目标数据信息中,由第二设备从目标数据信息中获取,也可以在第二设备查询到原目标数据内容后,用户再根据原目标数据内容确定新目标数据内容给第二设备,以进行修改。通过由第二设备修改核心数据,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分工,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信息,方便用户操作,避免用户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重复操作,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步骤140、获取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其中,第二设备完成目标数据的修改后,将修改后的核心数据反馈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将修改后的核心数据保存在全量数据库中,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核心数据的同步更新。
可选的,若检测到第二设备反馈的完成修改信息,则向第二设备发送修改结果获取指令;获取第二设备响应于修改结果获取指令,所反馈的修改结果。
具体的,第二设备在修改完目标数据后,向第一设备发出完成修改信息。若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设备反馈了完成修改信息,则确定第二设备中的核心数据存在变化,并向第二设备发送修改结果获取指令。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修改结果获取指令,将发生变化的核心数据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获取发生变化的核心数据,并保存在全量数据库中,实现第一设备中核心数据的实时更新。例如,第二设备中用户ID为001的核心数据发生变化,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完成修改信息,确定第二设备中的核心数据发生变化,但无法得知具体发生变化的数据内容。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出修改结果获取指令,由第二设备将变化的用户ID为001的核心数据发送给第一设备,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数据同步。第二设备中的核心数据在每次发生修改后,都会向第一设备发送完成修改信息,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中核心数据的实时同步,避免用户在第一设备查询数据时,得到的核心数据为错误数据,也避免用户每次在第一设备查询数据时,都需要向第二设备获取正确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接收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根据指令中的目标数据信息在第二设备中获取属于核心数据的原目标数据,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新目标数据实时同步到第一设备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向第一设备获取数据时,每次均需要从第二设备进行同步的问题,实现了第二设备中的数据在修改后及时保存到第一设备中。且通过第一设备控制核心数据的修改,有效减轻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压力,节约成本,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该方法可以由配置在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上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步骤220、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步骤230、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步骤240、获取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步骤250、响应于用户的数据查询指令,从全量数据库中获取查询结果。
其中,用户向第一设备发出数据查询指令,第一设备获取数据查询指令中的目标数据信息,目标数据信息中可以包括目标数据标识。第一设备确定目标数据标识,从全量数据库中查询与目标数据标识相关联的目标数据。在第二设备中的核心数据每次发生变化后,第一设备实时更新全量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保证全量数据库中核心数据的正确性。用户在对核心数据和/或非核心数据进行查询时,只需要在第一设备上进行查询,不需要启用第二设备,有效减少第二设备的使用成本,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功能分工。且第一设备中的核心数据与第二设备中的核心数据实时同步,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接收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根据指令中的目标数据信息在第二设备中获取属于核心数据的原目标数据内容,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新目标数据内容实时同步到第一设备中。在通过第一设备对数据进行查询时,减少对第二设备的使用,节约第二设备的使用成本,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功能分工,且第一设备中的数据保证为最新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每次查询数据时,都要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同步的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处理数据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配置于包括核心数据库的第二设备上的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其中,用户将数据修改指令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根据目标数据信息确定目标数据类型为核心数据,并将目标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信息,从目标数据信息获取目标数据标识,确定所要修改的目标数据。
步骤320、从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其中,第二设备根据目标数据标识,从核心数据库中确定与目标数据标识相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例如,目标数据标识为用户ID001,则原目标数据内容为用户ID001下的核心数据。
步骤330、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其中,第一设备根据用户操作向第二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是对原目标数据内容的修改或编辑等指令。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所得到的修改结果为新目标数据内容。新目标数据内容可以包括在目标数据信息中,也可以在第二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后,用户根据获取到的原目标数据内容,确定新目标数据内容并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340、向第一设备反馈修改结果,以指示第一设备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其中,第二设备在得到新目标数据内容的修改结果后,将核心数据库完成了修改的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到完成修改信息,确定核心数据发生变化,向第二设备发送修改结果获取指令,以得到最新的核心数据。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的修改结果获取指令,将修改后的新目标数据内容反馈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将全量数据库中的原目标数据内容替换为新目标数据内容,实现第一设备核心数据与第二设备核心数据的实时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查找与目标数据标识相关联的核心数据,根据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将原目标数据内容替换为新目标数据内容,并将新目标数据内容实时反馈给第一设备,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中核心数据的实时同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第一设备获取核心数据时,需要向第二设备即时同步数据的问题,保证第一设备中的数据为最新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配置于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上,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4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
目标数据信息获取模块40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目标数据标识发送模块402,用于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目标数据内容修改模块403,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修改结果同步模块404,用于获取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可选的,目标数据信息还包括新目标数据内容;
相应地,目标数据内容修改模块403,具体用于:
向第二设备发送新目标数据内容,以控制第二设备采用新目标数据内容替换核心数据库中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可选的,修改结果同步模块404,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第二设备反馈的完成修改信息,则向第二设备发送修改结果获取指令;
获取第二设备响应于修改结果获取指令,所反馈的修改结果。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非核心数据确定模块,用于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非核心数据,则根据目标数据标识,从全量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非核心数据修改模块,用于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结果写入到全量数据库中。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数据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数据查询指令,从全量数据库中获取查询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接收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根据指令中的目标数据信息在第二设备中获取属于核心数据的原目标数据,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新目标数据实时同步到第一设备中,以便于后续在第一设备中进行数据查询时,得到的数据为最新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向第一设备获取数据时,每次均需要从第二设备进行同步的问题,实现了第二设备中的数据在修改后及时保存到第一设备中。且通过第一设备控制核心数据的修改,有效减轻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压力,节约成本,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配置于包括核心数据库的第二设备上,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
目标数据标识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目标数据内容确定模块502,用于从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第一设备控制指令响应模块503,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修改结果反馈模块504,用于向第一设备反馈修改结果,以指示第一设备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在核心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数据标识相关联的核心数据。根据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将原目标数据内容替换为新目标数据内容,并将新目标数据内容实时反馈给第一设备,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中核心数据的实时同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第一设备获取核心数据时,需要向第二设备即时同步核心数据的问题,保证第一设备中的数据为最新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二和四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600的框图。图6显示的计算机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601,系统存储器6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602和处理单元601)的总线603。
总线6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60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6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6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605。计算机设备6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6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603相连。存储器6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二和四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07的程序/实用工具608,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602中,这样的程序模块6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607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一、二和四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9(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61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11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12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12通过总线603与计算机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6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602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二和四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获取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实施例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三和五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700的框图。图7显示的计算机设备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设备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701,系统存储器7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702和处理单元701)的总线703。
总线7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70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7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7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705。计算机设备7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7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7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703相连。存储器7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三和五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707的程序/实用工具708,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702中,这样的程序模块7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707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三和五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9(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71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711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712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712通过总线703与计算机设备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7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702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三和五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从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向第一设备反馈修改结果,以指示第一设备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八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一、二、四和六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若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控制第二设备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获取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九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三、五和七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从核心数据库中确定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向第一设备反馈修改结果,以指示第一设备将修改结果同步到全量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若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信息还包括新目标数据内容;
相应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新目标数据内容,以控制所述第二设备采用所述新目标数据内容替换所述核心数据库中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完成修改信息,则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修改结果获取指令;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所述修改结果获取指令,所反馈的修改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属于非核心数据,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标识,从所述全量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结果写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数据查询指令,从所述全量数据库中获取查询结果。
6.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括核心数据库的第二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从所述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向第一设备反馈所述修改结果,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7.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包括全量数据库的第一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数据修改指令,获取待修改的目标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信息包括目标数据类型和目标数据标识;
目标数据标识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属于核心数据,则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标识,以指示从第二设备的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目标数据内容修改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修改结果同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修改结果,并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8.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包括核心数据库的第二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数据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标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属于核心数据;
目标数据内容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核心数据库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关联的原目标数据内容;
第一设备控制指令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原目标数据内容进行修改以得到修改结果;
修改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反馈所述修改结果,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修改结果同步到所述全量数据库中。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6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6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010046918.5A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309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6918.5A CN111309740A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6918.5A CN111309740A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9740A true CN111309740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6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6918.5A Pending CN111309740A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97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3086A (zh) * 2022-11-10 2023-01-03 云和恩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库的数据修改方法及装置
CN116186046A (zh) * 2023-02-24 2023-05-30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的修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7755A1 (en) * 2003-06-24 2004-12-30 Don Cliff M. R. Database driven type extensibility
CN1968076A (zh) * 2006-04-28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5069059A (zh) * 2015-07-28 2015-1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5740248A (zh) * 2014-12-09 2016-07-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51301A (zh) * 2017-09-12 2017-12-08 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投递账单邮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78888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北京九桥同步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库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US20180300147A1 (en) * 2015-12-21 2018-10-1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Database Op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460439A (zh) * 2018-11-14 2019-03-1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947801A (zh) * 2019-02-25 2019-06-28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数据同步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9949135A (zh) * 2019-03-20 2019-06-28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高并发交易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71688A (zh) * 2019-08-21 2019-11-19 深圳蓝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系统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7755A1 (en) * 2003-06-24 2004-12-30 Don Cliff M. R. Database driven type extensibility
CN1968076A (zh) * 2006-04-28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5740248A (zh) * 2014-12-09 2016-07-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69059A (zh) * 2015-07-28 2015-1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及装置
US20180300147A1 (en) * 2015-12-21 2018-10-1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Database Op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451301A (zh) * 2017-09-12 2017-12-08 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投递账单邮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78888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北京九桥同步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库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9460439A (zh) * 2018-11-14 2019-03-1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947801A (zh) * 2019-02-25 2019-06-28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数据同步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9949135A (zh) * 2019-03-20 2019-06-28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高并发交易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71688A (zh) * 2019-08-21 2019-11-19 深圳蓝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系统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3086A (zh) * 2022-11-10 2023-01-03 云和恩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库的数据修改方法及装置
CN116186046A (zh) * 2023-02-24 2023-05-30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的修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86046B (zh) * 2023-02-24 2024-02-20 深圳市乐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的修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3337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a storage medium
CN107391653B (zh) 一种分布式NewSQL数据库系统及图片数据储存方法
US8738883B2 (en) Snapshot creation from block lists
US2020001954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data, and medium
CN111709527A (zh) 运维知识图谱库的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9498B (zh) 日志同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2272751B (zh) 在数据库环境通过背景同步的数据完整性
CN111651519B (zh) 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9740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1740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96288A (zh) 数据比对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783482B (zh) 一种可视化表单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0602A (zh) 配置文件的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1425078A (zh) 一种软件源代码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2685081A (zh) 系统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28272B (zh) 算法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9975A (zh) 一种报文字段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69859A (zh) 数据库的增量数据同步方法、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CN113660123B (zh) 虚拟交换机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4102634A (zh) 对数据库进行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16907A (zh) 一种数据库的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52322A1 (zh) 基于特征标记的电网监控系统内存库关系库同步方法
US11481367B2 (en) Redo mining during rolling upgrade
CN110515807B (zh) 一种数据库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4268A (zh)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6

Address after: 12 / F, 15 / F, 99 Yinche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Applicant after: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Applicant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pplicant before: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