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6918A -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6918A
CN111296918A CN202010145180.8A CN202010145180A CN111296918A CN 111296918 A CN111296918 A CN 111296918A CN 202010145180 A CN202010145180 A CN 202010145180A CN 111296918 A CN111296918 A CN 111296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line
air supply
defecation
protective clo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51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6918B (zh
Inventor
孔维连
李阳庭
孔维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451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6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6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6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6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6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上衣、裤子和头罩,通过在防护服的外部设置多功能盒,利用多功能盒对防护服内部进行多路送风,以及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使得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空气流通的目的,实现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过程中能够达到模拟自然风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提高了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工作时的舒适性;实现了根据使用者的肺活量并利用多功能盒进行送风量和出风量的调节,减少了现有防护服因直接充气造成防护服鼓起臃肿的情况,减少因臃肿造成行动不便出现的剐蹭等情况;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因风机持续充气对使用者的听力造成影响的情况;减少传统防护服因长时间使用造成内部出现水汽凝结的情况。

Description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非送风防护服穿上很闷热大量出汗,对使用者的新陈代谢是很不利的。医用N95口罩带了超过四个小时就可能对肺部造成伤害,即便戴的再紧也避免不了边缘漏风被传染病感染的风险。现有的正压p3、p4级别的防护服短时间穿着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遇到紧急且大量传染病患者时,护理病人要穿8—10小时;目前现有的防护服在长时间穿着时会因为不透气造成使用者的负担逐渐加重,对使用者造成非常不好的体验,甚至会因此造成使用者缺氧或中暑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用于提高防护服的透气性,以及提高防护服防撕扯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上衣、裤子和头罩,所述上衣和裤子为一体,所述上衣的正面设置有用于穿脱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靠近所述上衣与两侧袖子的接缝位置,所述出入口设置为横向;所述出入口设有密封拉链;所述头罩和所述上衣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头罩的正面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上衣的背面靠近裤子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盒;所述多功能盒和所述上衣之间通过进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多功能盒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还包括防护靴,所述防护靴设置在裤脚的下方,并和所述裤脚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罩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用于套设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二罩体的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各所述卡扣用于卡设氧气管道和饮食管道;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头罩之间设置有第一送风管道,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管道,另一端连接头部送风管网;所述第一送风管道固定在所述上衣的内壁上;所述头部送风管网设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半球形结构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头部出风口;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顶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头部出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罩体设为柔性材料,所述饮食管道连通有饮食袋,所述氧气管道连通氧气罐。
优选的,还包括风管网衣和棉质层,所述风管网衣设在所述棉质层和所述上衣之间;所述棉质层为单独穿戴的棉质上衣和棉质裤子,所述风管网衣为两片网管组成,所述风管网衣可拆卸的套穿在所述棉质层的外表面;所述风管网衣的入口端通过进风管道连通多功能盒的出口端,所述风管网衣设有多组出风网路;各所述出风网路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各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风管网衣靠近所述棉质层的一面。
优选的,所述风管网衣包括:多个第二送风管道、风机和过滤器,各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分别连接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转接管连接各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多功能盒内,并位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入口端;所述过滤器可拆卸的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口端和所述风机的入口端。
优选的,所述头罩的脖颈位置还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封闭囊环,所述封闭囊环通过第三送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三送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封闭囊环的内腔中;所述头罩和所述上衣之间设置有多层波浪结构的褶皱,所述封闭囊环设在所述褶皱部位;所述多功能盒通过背带和腰带可拆卸的固定在上衣的外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棉质裤子的裆部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内设置有排风管道、排便管道和排便容腔,所述排便容腔设为柔性短裤结构,所述排便容腔的下方连通排便管道,所述排便管道远离所述排便容腔的一端连接有尿袋;所述排便管道靠近所述尿袋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气泵、集气环、提拉管道和提拉杆,所述气泵设在所述多功能盒内,所述集气环设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棉质裤子的腰部,所述提拉管道和所述集气环连通设置,并间隔设在所述集气环的下表面;所述提拉管道远离集气环的一端设置有带有活塞的提拉杆,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提拉管道内往复运动,所述提拉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排便容腔的上边沿;所述排便容腔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管道,所述排便管道位于前档且靠近人体尿道的位置;所述排便管道贯穿所述棉质裤子和外层的所述裤子的裆部,所述排便管道通过绑带绑扎在外层的所述裤子的外表面;所述尿袋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将所述尿袋挂设在防护靴上。
优选的,第二罩体靠近所述卡扣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第一出气管道,所述第一出气管道贯穿所述第二罩体,并连接至多功能盒的出气端;多功能盒还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对应红外连接安装有红外接收器的医护车,所述医护车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封闭囊环通过囊管连通气泵,所述多功能盒内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囊管、提拉装置、风管网衣和头部送风管网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防护服的外部设置多功能盒,利用多功能盒对防护服内部进行多路送风,以及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使得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空气流通的目的,大大减少了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因不透气造成使用者出现中暑和出汗的情况,有效提高了防护服的舒适性;通过在进风管道设置过滤器,大大减少了所述防护服的内部感染几率;通过将出入口设为横向结构,并且所述出入口设置在胸口位置,利于防护服的穿脱;以及提高防护服的出入口牢固度。
所述防护服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将防护服内部的气压值传输给所述多功能盒,所述多功能盒根据接收到的气压值对所述防护服的内部风量进行适时调整,实现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过程中能够达到模拟自然风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工作时的舒适性;与现有防护服相比,实现了根据使用者的肺活量并利用多功能盒进行送风量和出风量的调节,减少了现有防护服因直接充气造成防护服鼓起臃肿的情况,从而减少因臃肿造成工作不便的情况,以及减少因臃肿造成行动不便出现的剐蹭等情况;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穿戴防护服过程中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所述多功能盒内还设置有报警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对防护服内部进行压力值检测,若压力值出现异常数据时,所述多功能盒根据异常数据可以进行判断防护服是否破损,若防护服破损,所述报警器则报警;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防护服破损即报警的目的,减少使用者在因防护服破损而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
通过在防护服内设置多路送风和对应的及时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的出风口,大大减少了目前单纯充气式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因风机持续充气对使用者的听力造成影响的情况;以及使用者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下出现呼吸不畅和反应能力下降的情况;减少传统防护服因长时间使用造成内部出现水汽凝结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头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风管网衣和棉质层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送风管道和第一转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提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尿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氧气管道和肺活量检测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风向调节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风向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头罩,2-观察窗,3-上衣,4-袖子,5-密封拉链,6-裤子,7-防护靴,8-棉质层,9-多功能盒,10-第二罩体,11-卡扣,12-第一送风管道,13-头部送风管网,14-头部出风口,15-风管网衣,16-氧气管道,17-进风管道,18-肺活量检测管道,19-外壳,20-第一出风口,21-风机,22-过滤器,23-第二送风管道,24-第一转接管,25-封闭囊环,26-第三送风管道,27-气泵,28-气管,29-集气环,
30-提拉管道,31-活塞,32-提拉杆,33-排便容腔,34-排便管道,35-排风管道,36-尿袋,37-卡钩,38-第一出气管道,39-第一出气口,
40-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第三通道,43-安装板,44-堵块,45-滑道,46-活动槽,47-第一凸起块,48-调节块,49-第一转轴,50-U型叉,51-第一连杆,52-第二转轴,53-第一齿盘,54-第一齿盘转轴,55-第三转轴,56-第二凸起块,57-L型连板,58-连接板,59-第二齿盘转轴,60-第二齿盘,61-延伸杆,62-第三连杆,63-第二连杆,64-第二转盘,65-第一环形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上衣3、裤子6和头罩1,所述上衣3和裤子6为一体,所述上衣3的正面设置有用于穿脱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靠近所述上衣3与两侧袖子4的接缝位置,所述出入口设置为横向;所述出入口设有密封拉链5;所述头罩1和所述上衣3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头罩1的正面设有透明的观察窗2;所述上衣3的背面靠近裤子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盒9;所述多功能盒9和所述上衣3之间通过进风管道17连通,所述进风管道17和所述多功能盒9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2;还包括防护靴7,所述防护靴7设置在裤脚的下方,并和所述裤脚密封连接。
通过在防护服的外部设置多功能盒9,利用多功能盒9对防护服内部进行多路送风,以及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使得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空气流通的目的,大大减少了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因不透气造成使用者出现中暑和出汗的情况,有效提高了防护服的舒适性;通过在进风管道17设置过滤器22,大大减少了所述防护服的内部感染几率;通过将出入口设为横向结构,并且所述出入口设置在胸口位置,利于防护服的穿脱;以及提高防护服的出入口牢固度。所述过滤器22设为N99级别的过滤装置,有效提高防护服的隔离效果,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防护服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将防护服内部的气压值传输给所述多功能盒,所述多功能盒根据接收到的气压值对所述防护服的内部风量进行适时调整,实现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过程中能够达到模拟自然风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工作时的舒适性;与现有防护服相比,实现了根据使用者的肺活量并利用多功能盒进行送风量和出风量的调节,减少了现有防护服因直接充气造成防护服鼓起臃肿的情况,从而减少因臃肿造成工作不便的情况,以及减少因臃肿造成行动不便出现的剐蹭等情况;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穿戴防护服过程中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所述多功能盒内还设置有报警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对防护服内部进行压力值检测,若压力值出现异常数据时,所述多功能盒根据异常数据可以进行判断防护服是否破损,若防护服破损,所述报警器则报警;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防护服破损即报警的目的,减少使用者在因防护服破损而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
通过在防护服内设置多路送风和对应的及时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的出风口,大大减少了目前单纯充气式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因风机持续充气对使用者的听力造成影响的情况;以及使用者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下出现呼吸不畅和反应能力下降的情况;减少传统防护服因长时间使用造成内部出现水汽凝结的情况。
根据图1-3所示,所述头罩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罩体10,所述第二罩体10用于套设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二罩体10的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11,各所述卡扣11用于卡设氧气管道16和饮食管道;所述第二罩体10和所述头罩1之间设置有第一送风管道12,所述第一送风管道12的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管道17,另一端连接头部送风管网13;所述第一送风管道12固定在所述上衣3的内壁上;所述头部送风管网13设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半球形结构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头部出风口14;所述第二罩体10的内顶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头部出风口14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罩体10设为柔性材料,所述饮食管道连通有饮食袋,所述氧气管道16连通氧气罐。
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二罩体10,所述第二罩体10设为帽子结构的帽罩;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所述卡扣11用于卡设饮食管道和氧气管道16,实现使用者能够在进风管道17出现故障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新鲜的氧气,保证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所述头部送风管网13能够使得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过程中提高舒适性,利用头部送风管网13能够持续的为使用者提供持续的新鲜空气,并且,在进风管道17和多功能盒9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2,大大提高了所述防护服的防护性能,减少有害物质或病毒进入防护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情况。
所述第二罩体10能够使得所述进风管道17内的气体均匀的引流至使用者的头部,减少一个大孔直接引流气体对使用者头部造成气体冲击的情况。所述第二罩体10内的气体为间歇工作,从而使得使用者的头部能够实现气体循环的目的。
所述头部送风管网包括前风帘和后风帘,所述前风帘和所述后风帘均通过所述头部出风口进行送风;其中,所述前风帘用于对使用者的面部进行送风,所述后风帘用于对使用者的后脑和脖子部位进行送风,所述前风帘位于所述第二罩体的靠近人体面部的前上方;所述后风帘位于所述第二罩体靠近人体后脑的部位,
所述送风管道设置为两路,当其中一路出现故障后,可以自动开启另一路,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由此实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送风管道的送风量为75-500L/min;其中,所述头部送风管网的入口端还设置有风量调节器,所述风量调节器用于调节头部送风管网的风量,所述风量调节器的风量调节范围为:5-35L/min。
根据图1-2所示,所述头罩1的脖颈位置还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封闭囊环25,所述封闭囊环25通过第三送风管道26连通所述进风管道17,所述第三送风管道26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封闭囊环25的内腔中;所述头罩1和所述上衣3之间设置有多层波浪结构的褶皱,所述封闭囊环25设在所述褶皱部位;所述多功能盒9通过背带和腰带可拆卸的固定在上衣3的外侧表面。
当使用者在通过防护服进行护理病患过程中出现病患撕扯防护服的情况时,压力传感器会持续将连接在进风管道17的各送风管道进行压力检测,并将检测要的压力值传输给控制芯片,当控制芯片接收到上衣3和裤子6部分的某一送风管道的压力值出现故障后,就会启动气泵27,通过气泵27将封闭囊环25吹起,并利用封闭囊环25实现使用者头部封闭的目的,接着启动氧气管道16,通过氧气管道16及时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氧气输送,减少使用者在遇到防护服破裂时出现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危险环境的安全性。
根据图1-6所示,还包括风管网衣15和棉质层8,所述风管网衣15设在所述棉质层8和所述上衣3之间;所述棉质层8为单独穿戴的棉质上衣和棉质裤子,所述风管网衣15为两片网管组成,所述风管网衣15可拆卸的套穿在所述棉质层8的外表面;所述风管网衣15的入口端通过进风管道17连通多功能盒9的出口端,所述风管网衣15设有多组出风网路;各所述出风网路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20,各所述第一出风口20位于所述风管网衣15靠近所述棉质层8的一面。
所述风管网衣15包括:多个第二送风管道23、风机21和过滤器22,各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分别连接所述进风管道17,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转接管24连接各所述第一出风口20;所述风机21设在所述多功能盒9内,并位于所述进风管道17的入口端;所述过滤器22可拆卸的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20的出口端和所述风机21的入口端。
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至少设置为四组,每组第二送风管道23分别通过进风管道17连接风机21,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四组第一转接管组,各组第一转接管组包括多个第一转接管24,各所述第一转接管24连通第一出风口20;所述风机21至少设有两组,各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分别连接两组风机21,并实现八路第二送风管道23;使用时,其中一组风机21为送风时,另一组风机21即为出风,送风风机21和出风风机21同时启动,并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的送风和出风;例如,当前胸为送风时,后背则为出风;当做后背为送风时,左前胸为出风;具体工作时,启动送风风机和出风风机,使得送风风机的风能够通过进风管道17到达第二送风管道23,再经第二送风管道23传输至第一转接管24,再经第一转接管24将风引流至第一出风口20,所述第一出风口20将送风风机的风吹向使用者的后背;接着出风风机21将防护服内的风进行吸出,利用前胸的第一出风口20将防护服内的风进行引流至前胸所连接的第一转接管24,再经前胸连接的第一转接管24将防护服内的风引流至前胸连接的第二送风管道23,再经第二送风管道23将前胸的风引流至出风风机,最终经出风风机排出防护服;由此达到防护服内始终维持于空气流通的状态,减少传统防护服因充气造成防护服内部出现吹气变成球状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防护服过程中的舒适度;减少使用者因长期处于单独吹气型防护服内出现闷热或因充气造成工作不便的情况。
根据图1-6所示,所述棉质裤子的裆部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内设置有排风管道35、排便管道34和排便容腔33,所述排便容腔33设为柔性短裤结构,所述排便容腔33的下方连通排便管道34,所述排便管道34远离所述排便容腔33的一端连接有尿袋36;所述排便管道34靠近所述尿袋36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器22。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气泵27、集气环29、提拉管道30和提拉杆32,所述气泵27设在所述多功能盒9内,所述集气环29设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棉质裤子的腰部,所述提拉管道30和所述集气环29连通设置,并间隔设在所述集气环29的下表面;所述提拉管道30远离集气环29的一端设置有带有活塞31的提拉杆32,所述活塞31位于所述提拉管道30内往复运动,所述提拉杆32远离所述活塞31的一端连接所述排便容腔33的上边沿;所述排便容腔33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管道35,所述排便管道34位于前档且靠近人体尿道的位置;所述排便管道34贯穿所述棉质裤子和外层的所述裤子的裆部,所述排便管道34通过绑带绑扎在外层的所述裤子的外表面;所述尿袋36上设置有卡钩37,所述卡钩37用于将所述尿袋36挂设在防护靴7上。
所述排风管道35用于对所述棉质裤子的裆部进行排风,由此提高使用者在穿戴防护服过程中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使用者裆部因潮湿造成不舒服的情况;另外,设置的排便容腔33和排便管道34,能对使用者的小便进行收集和引流,减少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因节省防护服资源造成长时间不能如厕的情况;而通过在第二罩体10内设置的饮食管道,可以实现使用者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和流食的目的。所述氧气罐和饮食袋均通过绑带挂设在使用者的肩部。当需要对小便进行收集时,首先启动气泵27,使得气泵27能够通过气管28进行吸气,气管28内因气泵27进行吸气后,就会将集气环29内的气体用引流至所述气泵27方向,连同所述提拉管道30内的气体也会带入,当时是提拉管道30内的气体持续被带入气泵27方向后,所述活塞31就会被同时吸入所述提拉管道30靠近集气环29的方向,所述活塞31运动后,就会带着提拉杆32也随之运动,当提拉杆32运动后,就会带着排便容腔33朝上运动,所述排便容腔33就会被提拉起来,并靠近人体裆部;由于排便管道34靠近人体裆部的尿道位置;此时使用者若进行排便,小便液体就会随着排便管道34流向尿袋36,由此实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排便的目的;
当排便结束后,再次启动气泵27,使得气泵27对气管28进行吹气,此时气管28会将气体逐步引流到提拉管道30,所述提拉管道30收到气泵27吹来的气体后,就会推动活塞31向下运动,就会将所述排便容腔33进行向下放送,由此实现使用者脱离开排便容腔33的目的,所述排便管道34和所述排便容腔33均设置为硅胶材质,且排便容腔33的外形类似纸尿裤的外形,由此方便使用者能够顺利的进行排便的目的。
当排便结束,且所述排便容腔33被向下松开时,启动排风管道35,利用排风管道35对裆部进行排风,使得裆部减少水分积攒的情况,由此减少使用者臀部因潮湿出现不适的情况。
所述排便容腔33还能够实现女性经期进行经血收集的目的,由此减少使用者在经期长时间工作不能如厕的情况。
所述排风管道35还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排便容腔33进行排便时是关闭状态,当排便结束后,所述密封结构打开,并使得排风管道35工作。
根据图1-6所示,第二罩体10靠近所述卡扣11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出气口39,所述第一出气口39连接第一出气管道38,所述第一出气管道38贯穿所述第二罩体10,并连接至多功能盒9的出气端;多功能盒9还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对应红外连接安装有红外接收器的医护车,所述医护车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封闭囊环25通过囊管连通气泵27,所述多功能盒9内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囊管、提拉装置、风管网衣15和头部送风管网13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出气口39用于对使用者呼出的废气进行引流,并排出所述头罩1的目的;所述多功能盒9连接的红外发射器能实现医护车上的红外接收器进行红外信号传输,由此使得医护车上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实现医护人员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医护车能够跟随医护人员一同进行行走的目的,减少医护人员推拉医护车的情况。
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对防护服内的压力进行检测,当压力值出现异常数据后,所述气泵27立即打开所述封闭囊环25,并使得使用者的头部处于单独的封闭环境,减少使用者因防护服其他位置破损而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同时,所述氧气罐经多功能盒9进行打开,利用氧气管道16进行氧气输送,使得使用者在短时间内能够有足够的氧气支撑,直到使用者到达安全的环境后,对破损防护服进行更换。
根据图7所示,所述卡扣11上卡设有柔性结构的氧气管道16和肺活量检测管道18,
所述氧气管道16上设置有氧气阀,所述氧气阀设为电磁阀,所述氧气阀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肺活量检测管道18连接肺活量检测装置,所述肺活量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多功能盒9内,且所述肺活量检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氧气管道16和所述肺活量检测管道18均可设在乳胶制成的面罩上,所述面罩卡设在下巴位置,并将氧气管道和肺活量管道支撑在使用者的口鼻位置。
当所述封闭囊环打开时,所述氧气阀也随之打开,所述氧气阀打开后就能够将氧气罐内的氧气输入所述第二罩体内,由于所述封闭囊环将所述头罩进行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单独的空间,因此所述氧气罐内的氧气经氧气管道就能够传输至所述头罩内,并供使用者使用;由此使得使用者在出现上衣或裤子破损的时候,能够及时通过将头部进行封闭,减少使用者头部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
所述肺活量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对使用者进行间隔的呼吸测试,并对每次呼吸值进行记录,并将呼吸值传输给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呼吸值和压力传感器传输的防护服内部压力值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氧气罐的输出量和所述送风管道的出风量进行调节,使所述氧气罐的氧气输出能够既不浪费又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使得所述送风管道17对防护服内部进行送风的风量满足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的目的。
所述面罩还能实现单独的N99过滤级别,当使用者脱掉头罩、上衣和裤子之前,可以隔着头罩对所述面罩进行操作,使得面罩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面部位置,并由此使得面罩对使用者的口鼻和眼睛进行防护;使用者在对防护服进行消毒处理后,脱掉防护服,进入消毒室进行消毒二次消毒,在二次消毒过程中,所述面罩既能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减少二次消毒过程中消毒液或喷雾对人体造成刺激的情况;同时还能减少空气中存在的病毒性气溶胶对使用者造成吸入的情况;由此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在褪去防护服之后的防护效果,有效减少病毒感染使用者的情况。所述过滤器为具备N99级别的过滤装置。
根据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和风机之间设置有风向调节装置,所述风向调节装置设在所述多功能盒内,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调节器、第一通道40、第二通道41和第三通道42,所述第一通道40和所述第二通道41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19内,所述第一通道40位于所述外壳19内的一端分别连通第三通道42的两端,所述第一通道40和所述第二通道41位于外壳19外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风机;其中,所述第一通道40和第二通道41所连接的风机转向互为相反方向转动;
所述第三通道42的中心位置连通第二送风管道23,所述第三通道4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切换风向的活动槽46,所述活动槽46沿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贯穿在所述第三通道42上;所述活动槽4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道45,所述滑道45上滑动设置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活动槽46的堵块44,所述堵块44的上方连接有第三连杆62,所述第三连杆62分别连接调节器。
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一齿盘53和第二齿盘60,所述第一齿盘53通过第一齿盘转轴54转动设在安装板43上,所述第二齿盘60通过第二齿盘转轴59转动设在安装板43上,所述安装板43固定在外壳19内表面;所述第一齿盘53啮合在所述第二齿盘60的左上方;
所述安装板43的左侧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块47,所述第一凸起块47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卡设所述第三连杆62,且用于所述第三连杆62在所述滑槽内往复运动;所述第三连杆62远离所述堵块44的一端周向外壁设置有第一转轴49,所述第一转轴49上转动设置有方形结构的调节块48,所述调节块48固定在U型结构的U型叉50的槽口内,所述U型叉50槽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凸起块47延伸的方向;
所述第一齿盘53远离安装板4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滑道65,所述第一环形滑道65设在所述第一齿盘转轴54的外周,所述第一环形滑道65和所述第一齿盘转轴的轴心间隔设置;
所述U型叉50远离其槽口开口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51,所述第一连杆51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55铰接第二连杆63,所述第一连杆51靠近第一齿盘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转轴52,所述第二转轴52滑动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滑道65上;
所述第二连杆63远离第一连杆51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55铰接连接板58,所述连接板58的另一端转动设在第二转盘64的周向外壁,所述第二转盘64固定设在所述第二齿盘转轴59远离所述第二齿盘60的一端;
所述安装板43的右侧还设置有第二凸起块56,所述第二凸起块56远离所述安装板43的一端连接有L型结构的L型连板57,所述L型连板57和所述第二凸起块56在所述安装板43的右侧形成U型结构的支架,所述L型连板57远离所述安装板43的一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所述第二连杆63往复运动;
所述安装板43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用于安装第二齿盘转轴59,所述第二齿盘转轴59远离第二齿盘60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43和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多功能盒的外部,延伸在所述多功能盒外部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转动所述第二齿盘转轴59进行转动。
所述第一连杆51靠近所述第二连杆63的一端设有延伸杆61,所述延伸杆61通过U型叉50、调节块48连接第三连杆62,所述第三连杆62连接靠近第二通道41的堵块44。
为便于操作,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用于启动所述第二齿盘转轴59的转动或停止,由此可以减少手动操作所述调节器的情况;而所述多功能盒内设置的电池电量不多时;或者是所述多功能盒处于省电模式时,则可以通过设置的把手对第二齿盘转轴59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驱动第二齿盘60的目的。
所述第一通道40为进风通道,所述第二通道41为出风通道;由于所述风管网衣在使用时是可以任意调节四组第二送风管道23的风向;例如初始状态下,左前胸的第二送风管道23为进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实现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调节为出风,从而实现从初始的前胸进风后背出风转换为前胸出风后背进风;由此实现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随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风向调节,减少风机来回切换造成风机故障的情况。
具体工作时,通过微型电机或把手驱动所述第二齿盘转轴59,并使得所述第二齿盘60转动,当第二齿盘60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齿盘53就会顺时针转动;此时所述第一齿盘转轴54和第二齿盘转轴59就会随着第一齿盘53和第二齿盘60进行转动,由此带动所述第二转盘64转动,所述第二转盘64转动后就会带着连接板58转动,所述第二连杆63会随着所述连接板58的轴心运动实现上下运动;
第一齿盘转动后,就会使得第一环形滑道65也随之转动,并由此实现第二转轴52随着第一环形滑道65的活动而活动,并实现上下活动的目的,由此实现第一连杆51经所述第二转轴52实现两端的上下活动,并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一连杆51的左端将第三连杆62进行提升或下降的目的,由此实现所述第三连杆62对所述堵块44进行提升或下降的目的;位于所述第一通道40和所述第二送风管道23之间的堵块44若下降的话,就能够将第一通道40、第三通道42和第二送风管道23进行封堵;从而实现气体从第二通道41、第三通道42到达第二送风管道23内,由此就能实现将第一通道40和第二通道41的风向进行切换至第二送风管道23的目的;
当所述第一连杆51的左侧向下运动堵住第一通道40和第二送风管道23的连通时,所述第一连杆51右侧连接的延伸杆61则会因杠杆作用朝上翘起,此时所述延伸杆61所连接的第二连杆63和堵块44就会抬起,并使得第二通道41、第三通道42和第二送风管道23之间连通,从而实现第二送风管道23与出风通道连通,就能实现第二送风管道23由进风改变为出风的目的;由此实现了使用者在防护服穿戴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内部风向和风量进行调节的目的。
进一步的,若对风量进行调节,可以通过转动所述把手或使得微型电机驱动第二齿盘转轴59,使得第二齿盘转轴59在转动过程中对所述第三连杆62和堵块44的抬起和落下进行调节,由此使得第一通道40和第二送风管道23、第二通道41和第二送风管道23之间的连通口的大小进行调节,由此实现风量调节的目的;就能实现防护服在对风量调节过程中不仅仅依靠风机转速进行调节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裤子和头罩,
所述上衣和裤子为一体,所述上衣的正面设置有用于穿脱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靠近所述上衣与两侧袖子的接缝位置,所述出入口设置为横向;所述出入口设有密封拉链;
所述头罩和所述上衣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头罩的正面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上衣的背面靠近裤子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盒;所述多功能盒和所述上衣之间通过进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多功能盒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还包括防护靴,所述防护靴设置在裤脚的下方,并和所述裤脚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用于套设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二罩体的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各所述卡扣用于卡设氧气管道和饮食管道;
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头罩之间设置有第一送风管道,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管道,另一端连接头部送风管网;所述第一送风管道固定在所述上衣的内壁上;
所述头部送风管网设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半球形结构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头部出风口;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顶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头部出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罩体设为柔性材料,所述饮食管道连通有饮食袋,所述氧气管道连通氧气罐。
3.如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管网衣和棉质层,所述风管网衣设在所述棉质层和所述上衣之间;
所述棉质层为单独穿戴的棉质上衣和棉质裤子,所述风管网衣为两片网管组成,所述风管网衣可拆卸的套穿在所述棉质层的外表面;
所述风管网衣的入口端通过进风管道连通多功能盒的出口端,所述风管网衣设有多组出风网路;
各所述出风网路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各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风管网衣靠近所述棉质层的一面。
4.如权利要3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网衣包括:多个第二送风管道、风机和过滤器,
各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分别连接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转接管连接各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多功能盒内,并位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入口端;所述过滤器可拆卸的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口端和所述风机的入口端。
5.如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的脖颈位置还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封闭囊环,所述封闭囊环通过第三送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三送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封闭囊环的内腔中;
所述头罩和所述上衣之间设置有多层波浪结构的褶皱,所述封闭囊环设在所述褶皱部位;所述多功能盒通过背带和腰带可拆卸的固定在上衣的外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质裤子的裆部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内设置有排风管道、排便管道和排便容腔,所述排便容腔设为柔性短裤结构,所述排便容腔的下方连通排便管道,所述排便管道远离所述排便容腔的一端连接有尿袋;
所述排便管道靠近所述尿袋的一端开关,所述开关上设置有过滤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气泵、集气环、提拉管道和提拉杆,所述气泵设在所述多功能盒内,所述集气环设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棉质裤子的腰部,所述提拉管道和所述集气环连通设置,并间隔设在所述集气环的下表面;
所述提拉管道远离集气环的一端设置有带有活塞的提拉杆,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提拉管道内往复运动,所述提拉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排便容腔的上边沿;
所述排便容腔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管道,所述排便管道位于前档且靠近人体尿道的位置;
所述排便管道贯穿所述棉质裤子和外层的所述裤子的裆部,所述排便管道通过绑带绑扎在外层的所述裤子的外表面;
所述尿袋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将所述尿袋挂设在防护靴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第二罩体靠近所述卡扣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第一出气管道,所述第一出气管道贯穿所述第二罩体,并连接至多功能盒的出气端;
多功能盒还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对应红外连接安装有红外接收器的医护车,所述医护车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
封闭囊环通过囊管连通气泵,所述多功能盒内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囊管、提拉装置、风管网衣和头部送风管网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CN202010145180.8A 2020-03-05 2020-03-05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Active CN111296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5180.8A CN111296918B (zh) 2020-03-05 2020-03-05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5180.8A CN111296918B (zh) 2020-03-05 2020-03-05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6918A true CN111296918A (zh) 2020-06-19
CN111296918B CN111296918B (zh) 2022-02-01

Family

ID=71145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5180.8A Active CN111296918B (zh) 2020-03-05 2020-03-05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691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2906A (zh) * 2020-06-29 2020-09-01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防护服
CN112369740A (zh) * 2020-11-16 2021-02-19 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 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
CN112890333A (zh) * 2021-01-13 2021-06-04 李磊强 一种防护服用导尿装置及防护服
WO2022032737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廖雄铭 一种新型正压飞沫防护服
CN114235228A (zh) * 2021-12-07 2022-03-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应激响应型全身防冲击套装
CN114468424A (zh) * 2022-02-17 2022-05-13 江苏百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过滤面罩结构的全包式抗辐射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450A (zh) * 2003-05-15 2003-10-29 苏祥忠 多功能防护服
CN1488302A (zh) * 2003-08-15 2004-04-14 天津大学 密闭连体式防护服
CN102166045A (zh) * 2011-03-15 201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具有监控系统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202127844U (zh) * 2011-03-15 2012-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一种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203577099U (zh) * 2013-12-11 2014-05-07 张绪雷 高压氧舱吸排氧气安全头罩
CN104544685A (zh) * 2014-12-15 2015-04-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带送风功能的轻便式外科手术头箍及具有该头箍的头盔
CN207979915U (zh) * 2017-06-03 2018-10-19 尊严(厦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改进型清洁装置的内裤
CN109123847A (zh) * 2018-08-23 2019-01-04 合肥普尔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护理用防护服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450A (zh) * 2003-05-15 2003-10-29 苏祥忠 多功能防护服
CN1488302A (zh) * 2003-08-15 2004-04-14 天津大学 密闭连体式防护服
CN102166045A (zh) * 2011-03-15 201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具有监控系统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202127844U (zh) * 2011-03-15 2012-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一种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203577099U (zh) * 2013-12-11 2014-05-07 张绪雷 高压氧舱吸排氧气安全头罩
CN104544685A (zh) * 2014-12-15 2015-04-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带送风功能的轻便式外科手术头箍及具有该头箍的头盔
CN207979915U (zh) * 2017-06-03 2018-10-19 尊严(厦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改进型清洁装置的内裤
CN109123847A (zh) * 2018-08-23 2019-01-04 合肥普尔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护理用防护服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2906A (zh) * 2020-06-29 2020-09-01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防护服
WO2022032737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廖雄铭 一种新型正压飞沫防护服
CN112369740A (zh) * 2020-11-16 2021-02-19 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 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
CN112890333A (zh) * 2021-01-13 2021-06-04 李磊强 一种防护服用导尿装置及防护服
CN114235228A (zh) * 2021-12-07 2022-03-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应激响应型全身防冲击套装
CN114468424A (zh) * 2022-02-17 2022-05-13 江苏百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过滤面罩结构的全包式抗辐射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6918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6918B (zh) 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CN113521586B (zh) 一种便携式全身型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CN111248549B (zh) 方便饮食和排泄的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CN111657577A (zh) 一种非一体式的全隔离防护服
CN110314297B (zh) 一种用于生物安全实验的密封式防护服
CN111493420B (zh) 一种单日工作期间免脱防护服
CN212233259U (zh) 一种医用防护服
CN111346315A (zh) 隔离防护服
CN111407029A (zh) 一种多功能防护服
CN212590498U (zh) 一种穿着舒适的防护服
CN212414855U (zh) 一种新型衣帽镜一体式隔离防护手术服
CN212679389U (zh) 一种穿戴式尿液收集装置
CN210960552U (zh) 正压密闭换气、颈部活动自如、易穿脱的医用防护服
CN213074564U (zh) 医用正压通气防护服
CN2621449Y (zh) 一种非典一线医护人员使用的病区隔离服
CN219249278U (zh) 一种用于传染病房延时工作的隔离衣
RU205498U1 (ru) Противоэпидемический одноразовый костюм
CN2669636Y (zh) 复合式医用防护服
TWM597057U (zh) 防護衣
CN113491364A (zh) 医用正压通气防护服
CN2616243Y (zh) 一种通风安全隔离服
CN2645471Y (zh) 正压密闭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CN214344030U (zh) 一种自带夹层送风通道的头罩
CN210726756U (zh) 一种一体式无菌手术衣
CN214016153U (zh) 一种新型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