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1369B -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1369B
CN111291369B CN202010068161.XA CN202010068161A CN111291369B CN 111291369 B CN111291369 B CN 111291369B CN 202010068161 A CN202010068161 A CN 202010068161A CN 111291369 B CN111291369 B CN 111291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tificate
information
server
determining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81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1369A (zh
Inventor
赵仁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finite Light F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finite Light Fie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finite Light F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81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1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1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1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1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1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54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involving event detection and direct 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息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可以对窃取数据的行为进行防范,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站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终端(例如手机)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利用终端设备进行诸如网页浏览、聊天交互、购物等网络活动。
随着各种应用的出现,网络的安全性也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的问题。例如,某些商家为了了解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行为信息等,或者了解某个应用的流量,通常会偷偷窃取这些信息和数据,从而侵犯了用户隐私和网站隐私。由此,如何对窃取数据的行为进行防范,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站的安全成为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可以对窃取数据的行为进行防范,从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站的安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建立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的信息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信息检测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对服务端发送的信息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在存在数据窃取行为时,可以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可以对窃取数据的行为进行防范,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站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公开,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信息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检测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检测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根据本公开的信息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信息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100。如图1所示,该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应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页浏览类应用、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邮箱客户端、通信类应用等。该目标应用均可以与对其支持的服务端建立网络连接,与服务端进行交互,从服务端接收信息或数据等。上述各应用中,每一个应用都有与其对应的服务端。当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打开目标应用时,终端设备相当于接收到用户发出的启动目标应用的指令。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与服务端之间建立连接。终端从服务端接收的信息可以是终端基于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操作指令而请求的,可以是自行请求的,也可以是服务端主动推送的。
作为示例,当目标应用为聊天类应用时,用户打开聊天类应用、并且浏览朋友圈信息的场景中,终端设备相当于检测到获取朋友圈信息指令。而终端本地并不存在朋友圈信息,此时,终端设备向与其建立连接的服务端发送获取朋友圈信息的请求,从而服务端基于该请求将朋友圈信息发送给服务端。
步骤102,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应用的安装包中通常包括目标应用的证书。该证书通常是基于一些认证机构认证过且具有安全性的。用户将目标应用安装于终端设备中时,终端设备会将目标应用的证书添加至证书集合中以进行本地保存。目标应用的证书通常包括证书标识。
服务端向终端发送的信息中,通常还携带有证书信息。该证书信息可以包括证书标识。通常,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信息后,会对服务端中的证书标识进行验证,确定服务端是否安全可靠,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否安全可靠。例如,将服务端中的证书标识与本地存储的证书标识进行比对,确信是否为同一目标应用的证书标识。
通常,某些诸如黑客、其他商家等为了获取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数据,会利用抓包工具伪造诸如服务端的证书信息等。当终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证书信息后,确定比对成功即可将发送证书信息的服务端确认为可靠的站点。从而导致终端数据泄露,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提高终端数据的安全性,通常终端和服务端对证书标识约定标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中通常还设置有证书识别模块。证书识别模块可以对接收到的证书标识进行检测,确定该证书标识中是否还包括约定标记。该约定标记例如可以为哈希值,还可以为秘钥,在此不做限定。当终端接收到的证书标识中不存在约定标记时,则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所建立连接的服务端不安全;当终端接收到的证书标识中存在约定标记时,则确定不存在数据窃取行为,所建立连接的服务端可以认为安全。这里的数据窃取行为即为不安全的服务端或网站利用抓包工具伪造证书,以达到获取数据的目的的行为。
步骤103,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102所检测出的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当存在窃取行为时,终端可以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从而避免数据外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通过对服务端发送的信息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在存在数据窃取行为时,可以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可以对窃取数据的行为进行防范,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站的安全。
请继续参考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信息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如图1所示,该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
其中,步骤201的具体实现以及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对证书信息进行检测,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通常包括服务端的证书信息。
通常,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所携带的证书通常为二级证书或三级证书,也即是子证书。而自签名证书为一级证书,即其本身即为父证书。大部分服务端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使用经过认证的二级证书或三级证书。当终端设备检测出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时,可以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具体的,而终端设备内本地存储的证书集合中,通常包括证书链,也即多级证书。即一级证书、二级证书、三级证书,或者称为父证书、子证书、子子证书。证书链中的每一等级的证书可以包括等级标识。该等级标识可以为数字编号,还可以为字母、字符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一级证书为父证书,或者称为根证书,或者称为最高级别的证书,其通常被认为最具可靠性。该一级证书通常仅由终端设备持有。服务端发送的证书信息中,通常还包括用于指示证书等级的等级标识。
终端在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信息后,可以将该等级标识与当前存储的、与目标应用对应的证书链中的各级证书的等级标识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证书信息中的等级标识与证书链中最高级别的证书的等级标识是否相同。当证书信息中的等级标识与证书链中最高级别的证书的等级标识相同时,则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当证书信息中的等级标识与证书链中最高级别的证书的等级标识不相同时,则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不是自签名证书。
如图3所示,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3中,假设服务端301发送的信息中携带的用于指示证书的等级的等级标识为1。终端302在接收到信息后,首先从证书集合中确定出与目标应用对应的证书链303。然后,将服务端301发送的信息中携带的用于指示证书的等级的等级标识与证书链303中的各证书的等级标识进行比较,其中等级标识为1的证书为父证书,等级标识为2、3的证书为子证书。经过比较,终端302可以确定服务端301发送的信息中携带的用于指示证书的等级的等级标识与证书链303中父证书的等级标识相同,从而确定服务端301发送的信息中携带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
步骤203,响应于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202所检测的服务端发送的证书信息中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当确定为自签名证书时,可以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通常,对于抓包工具伪造的证书中,通常自签名证书更容易伪造。由于通过认证的自签名证书的费用过高,除了涉及支付、财产类的应用外,诸如网页浏览类的应用通常不会采用自签名证书。从而,终端通过判断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携带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可以很快的判别出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提高网络安全性。
步骤204,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203所检测出的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当存在数据窃取行为时,终端可以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从而避免数据外泄。
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确定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携带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来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在某些场景中,可以快速检测出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从而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进一步请参考图4,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请参考图4,信息检测装置400包括:建立单元401、检测单元402和中断单元403,其中,建立单元401,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检测单元402,被配置成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单元403,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有证书信息;以及检测单元402进一步包括:检测模块(图中未示出),被配置成对证书信息进行检测,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确定模块(图中未示出),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证书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证书等级的等级标识;以及检测模块(图中未示出)进一步被配置成:将等级标识与当前存储的、与目标应用对应的证书链中的各级证书的等级标识进行比对;响应于确定证书信息中的等级标识与证书链中最高级别的证书的等级标识相同,确定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证书信息还包括证书标识;检测单元402进一步被配置成:确信证书标识是否为约定的证书标识;响应于确定证书标识不是约定的证书标识,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请参考图5,图5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生成方法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500。
如图5所示,系统架构5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501、502、503,网络504和服务器505。网络504用以在终端设备501、502、503和服务器5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5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终端设备501、502、5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例如网页浏览器类应用、视频类应用、内容分享类应用、社交类应用等。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通过网络504与服务器5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
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501、502、503为硬件时,可以是可以接收用户操作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501、502、50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505可以是支持终端设备501、502、503上安装的客户端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服务器505可以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服务器505还可以主动向终端设备推送诸如新闻、朋友圈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505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501、502、503执行,相应地,信息检测装置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501、502、503中。
应该理解,图5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5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服务端接收信息;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建立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服务端接收信息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6)

1.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所述服务端接收信息;
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有证书信息;以及所述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包括:对所述证书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响应于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其中,所述证书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证书等级的等级标识;以及所述对所述证书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包括:将所述等级标识与当前存储的、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证书链中的各级证书的等级标识进行比对;响应于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等级标识与所述证书链中最高级别的证书的等级标识相同,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证书信息还包括证书标识;
所述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还包括:
确信所述证书标识是否为约定的证书标识;
响应于确定所述证书标识不是约定的证书标识,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3.一种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启动目标应用,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从所述服务端接收信息;
检测单元,被配置成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中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存在数据窃取行为,中断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有证书信息;以及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检测模块,被配置成对所述证书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是否为自签名证书;确定模块,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其中,所述证书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证书等级的等级标识;以及所述检测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所述等级标识与当前存储的、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证书链中的各级证书的等级标识进行比对;响应于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等级标识与所述证书链中最高级别的证书的等级标识相同,确定所述证书信息中的证书为自签名证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证书信息还包括证书标识;
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
确信所述证书标识是否为约定的证书标识;
响应于确定所述证书标识不是约定的证书标识,确定存在数据窃取行为。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6.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68161.XA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291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8161.XA CN111291369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8161.XA CN111291369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1369A CN111291369A (zh) 2020-06-16
CN111291369B true CN111291369B (zh) 2022-05-20

Family

ID=7103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8161.XA Active CN111291369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136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939A (zh) * 2009-11-13 2011-05-1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Pos文件认证的方法及认证证书的维护方法
CN104135368A (zh) * 2014-05-30 2014-11-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电子海图的数据保护方法
CN10458018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在虚拟化环境中保护根ca证书的方法与系统
CN106656455A (zh) * 2015-07-13 2017-05-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7959684A (zh) * 2017-12-08 2018-04-24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94631A (zh) * 2018-08-17 2019-01-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校验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9598126A (zh) * 2018-12-03 2019-04-09 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系统安全启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11988A (zh) * 2019-03-21 2019-07-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证书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198297A (zh) * 2018-10-08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流量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62990A (zh) * 2019-05-31 2019-10-22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安装的安全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5628A (zh) * 2019-08-29 2019-12-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证书签发进行多方安全计算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57255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证书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4608B2 (en) * 2002-10-31 2007-08-07 Sun Microsystems, Inc. Managing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using mobile agents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9094713B2 (en) * 2009-07-02 2015-07-28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ssociation of content
WO2015134034A1 (en) * 2014-03-07 2015-09-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etwork security for encrypted channel based on reputation
CN110705985B (zh) * 2019-10-21 2020-09-29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存储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939A (zh) * 2009-11-13 2011-05-1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Pos文件认证的方法及认证证书的维护方法
CN104135368A (zh) * 2014-05-30 2014-11-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电子海图的数据保护方法
CN10458018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在虚拟化环境中保护根ca证书的方法与系统
CN106656455A (zh) * 2015-07-13 2017-05-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7959684A (zh) * 2017-12-08 2018-04-24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7255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证书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94631A (zh) * 2018-08-17 2019-01-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校验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198297A (zh) * 2018-10-08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流量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598126A (zh) * 2018-12-03 2019-04-09 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系统安全启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11988A (zh) * 2019-03-21 2019-07-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证书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362990A (zh) * 2019-05-31 2019-10-22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安装的安全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5628A (zh) * 2019-08-29 2019-12-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证书签发进行多方安全计算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OS平台应用程序攻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王娟;《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20180715(第07期);第48页 *
自签名的https证书是不安全的;一米王子;《https://www.cnblogs.com/liyy2015/p/7649837.html》;20171011;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1369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5250B (zh) 一种数字证书安装方法及系统
CN111199037B (zh) 登录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2866385B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60330030A1 (en) User Terminal For Detecting Forgery Of Application Program Based On Hash Valu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Forgery Of Application Program Using The Same
CN110958119A (zh) 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2883435A (zh) 一种实现与智能合约安全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112068A1 (en) Data security method utilizing mesh network dynamic scoring
CN110674481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账号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89975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病毒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57276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951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安全校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95899A (zh) 通讯信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1566141B1 (ko) 서명정보를 이용하여 응용 프로그램의 위변조 여부를 탐지하는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위변조 탐지 방법
CN110855655B (zh)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91369B (zh)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577621B (zh) 一种业务操作验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5801299B (zh) 元宇宙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959411B2 (en) Detecting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on computing devices
US20150195708A1 (en)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5525930A (zh) 信息转移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1786936A (zh) 用于鉴权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97620A (zh)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59476A (zh) 用于重置密码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61789B1 (ko) 스미싱 메시지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스미싱 위험도 판정 방법
CN105323287B (zh) 第三方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Room 802, Information Building, 13 Linyin North Street,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10129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715, 7th floor, building 3, 52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finite light fiel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