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4578A -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4578A
CN111284578A CN202010288180.3A CN202010288180A CN111284578A CN 111284578 A CN111284578 A CN 111284578A CN 202010288180 A CN202010288180 A CN 202010288180A CN 111284578 A CN111284578 A CN 111284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rawler
side plate
pin
track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8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喜东
蒋佩
王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Sany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288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4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4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084Endless-track units or carriages mounted separably, adjustably or extensibly on vehicles, e.g. portable track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6Ground engaging par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履带板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侧板,主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用于与另一个履带板的主体连接,侧板连接在主体的第二方向上的侧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侧板与主体通过枢转轴连接,侧板具有展开状态和回收状态;处于展开状态的侧板与主体平行,侧板沿第二方向朝向主体的外侧延伸,处于回收状态的侧板与主体呈角度连接。本发明的履带板能够简单的缩短宽度,采用该履带板的履带行走设备能够在不拆卸履带装置的情况下,缩短整体宽度,从而满足运输要求,避免了拆卸履带装置的工作。

Description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背景技术
履带结构是一种拥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地形适应能力的行走结构,广泛应用于重载或越野车辆上,例如坦克等军用车辆、挖掘机等重工机械车辆和雪地车等越野车辆。
履带的接地面积越大,接地比压就越小,即额定载重越大,通过性能越强,在履带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履带的宽度来提高履带的接地面积。
履带式车辆虽然有着如上的优势,但其行驶速度不快,因此经常采用其他车辆进行长途运输。
在采用履带结构的车辆中,履带的宽度一般为车辆的最宽宽度,这导致履带结构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履带宽度过大,导致难以运输履带式车辆。
例如铁路运输,车厢的宽度限制了货物的宽度,对于超宽的履带车辆,往往需要拆卸下履带,才可以利用铁路进行运输。每次装车卸车都需要重新拆卸或组装履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板,其能够在不拆卸履带的情况下,缩短履带板的宽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行走设备,其能够在不拆卸履带装置的情况下,缩短履带行走设备的宽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履带板,其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侧板,主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用于与另一个履带板的主体连接,侧板连接在主体的第二方向上的侧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侧板与主体通过枢转轴连接,侧板具有展开状态和回收状态;处于展开状态的侧板与主体平行,侧板沿第二方向朝向主体的外侧延伸,处于回收状态的侧板与主体呈角度连接。
当侧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履带板的接地面积为主体的面积与侧板的面积之和,接地面积最大,接地比压最小,拥有最好的地面适应能力,适用于实际工作中;当侧板处于回收状态时,侧板相对主体旋转,在空间上形成折叠,从而缩短了履带板的宽度,适用于履带车辆运输过程中,缩短履带板的宽度的方法为旋转侧板,不需要拆卸履带板就能够实现,因此简化了履带车辆的运输准备步骤,节省了时间和劳力。
一种履带行走设备,其包括悬挂装置、两个履带装置和多个履带轮,履带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呈环形的履带板,多个履带轮对称地设置在悬挂装置的两侧,两个履带装置分别套设在位于悬挂装置的两侧的履带轮的外侧,履带板为上述的履带板,履带板的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另两个履带板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履带板的履带行走设备,当履带板的侧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履带装置具有最大的接地面积,适用于实际工作中;当履带板的侧板处于回收状态时,履带装置具有最小的宽度,适用于具有该履带行走设备的履带车辆的运输过程中,并且旋转侧板可以在不拆卸履带板的情况下完成,从而简化了履带车辆的运输准备步骤,节省了时间和劳力。
进一步地,上述的履带行走设备的悬挂装置包括本体和多个伸缩臂,多个伸缩臂对称地设置在本体的两侧,履带轮设置在伸缩臂的远离本体的端部,伸缩臂包括相对靠近本体的收缩位置和相对远离本体的延展位置。
伸缩臂处于延展位置时,两个履带装置的间距最大,履带行走设备的宽度最宽,此时履带行走设备具有最小的转向半径,转向最为灵活,并且具备最好的稳定性,抗侧翻性能最强,该状态适用于实际工作中;伸缩臂处于收缩位置时,两个履带装置的间距最小,履带行走设备的宽度最窄,该状态适用于运输过程中,以适应运载工具的宽度需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发明的履带板能够简单的缩短宽度,采用该履带板的履带行走设备能够在不拆卸履带装置的情况下,缩短整体宽度,从而满足运输要求,避免了拆卸履带装置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板的侧板处于展开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板的侧板处于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板的侧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展开状态的三块履带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履带板的侧板处于回收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回收状态的三块履带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行走设备处于延展位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行走设备处于延展位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行走设备处于收缩位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履带行走设备处于收缩位置的侧视图。
图中:
10、主体;20、侧板;21、第一凸耳;22、第二凸耳;30、第一插销座;40、第二插销座;50、插销;60、别针销;100、悬挂装置;110、本体;120、伸缩臂;200、履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履带板的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板,包括主体10和两个侧板20,主体10呈长方体,其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在第一方向上与其他的履带板的主体10连接,第二方向为长度方向,两个侧板20分别设置在主体10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侧板20通过枢转轴与主体10连接。
主体10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侧板20从展开状态朝向主体10的背面旋转至回收状态。
图5示出了本实施的侧板20处于回收状态时,侧板20与主体10呈垂直关系,二者夹角为9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处于回收状态的侧板20与主体10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二者之间可以形成锐角,即侧板20进一步收入履带板的内侧。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侧板20的结构,可以看出,侧板20的与主体10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之间形成槽口,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设枢转轴的轴孔。侧板20的远离主体10的一段的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在板面上开设有通孔。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侧板20和主体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主体10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位于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之间的槽口内,且主体10上开设的用于穿设枢转轴的轴孔与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上的轴孔相对应,将枢转轴穿入三个轴孔中并固定,从而连接主体10和侧板20。
图1、图2和图5示出了该实施例的侧板20和主体10之间的固定方式。履带板还包括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包括第一插销座30、第二插销座40和插销50,第一插销座30设置在主体10的背面,第二插销座40设置在侧板20的背面,第一插销座30包括沿平行于主体10的板面方向开设的第一插销孔和沿垂直于主体10的板面方向开设的第二插销孔,第二插销座40包括沿平行于侧板20的板面方向第三插销孔。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侧板2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插销孔与第三插销孔相对应,插销50穿过第一插销孔与第三插销孔,从而将侧板20与主体10固定,锁定装置将侧板20锁定在展开状态。
如图5所示,当侧板20处于回收状态时,第二插销孔与第三插销孔相对应,插销50穿过第二插销孔与第三插销孔,从而将侧板20与主体10固定,锁定装置将侧板20锁定在回收状态。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锁定装置还包括作为锁销的别针销60,锁销与插销50配合,防止插销50脱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侧板20处于展开状态时,插销50从第三插销孔穿入,从第一插销孔穿出,插销50的突出于第一插销孔的一段上沿径向开设有锁销孔,别针销60穿入锁销孔中,防止插销50从第一插销孔中脱出。
如图5所示,当侧板20处于回收状态时,插销50从第三插销孔穿入,并插入第二插销孔,插销50的靠近第二插销座40的一段上沿径向开设有锁销孔,别针销60穿入锁销孔中并将插销50与第二插销座40固定,从而将侧板20锁定在回首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锁销不局限于别针销,开口销、弹簧销等能够起到止动作用的销件,均可以作为锁销。
如图1所示,履带板的主体1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连接凸缘,且位于主体10两侧的连接凸缘相互错位,连接凸缘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贯穿的连接孔。
如图4所示,在履带装置中,相邻的两个履带板的连接凸缘互相啮合,连接凸缘上的连接孔相互对应,在连接孔中穿入连接轴,即可将两个履带板连接在一起,多个履带板相互连接呈环形,即可形成履带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侧板20上的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连接凸缘突出于主体10的长度的一半,从而使得相邻的履带板的侧板20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如图2和图5所示,主体10还包括用于与履带轮配合的履带齿,履带齿设置在主体10的中心位置。
如图4所示,当侧板20处于展开状态时,履带板的接地面积为主体10的面积与两个侧板20的面积之和,接地面积最大,接地比压最小,拥有最好的地面适应能力。当履带式车辆在实际工程中时,将侧板20打开至展开状态,以获得最大的地形适应能力。
如图6所示,当侧板20处于回收状态时,侧板20相对主体10旋转,在空间上形成折叠,从而缩短了履带板的宽度。当履带式车辆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例如空运、海运、列车铁路运输或货车公路运输时,将侧板20收回至回收状态,以节省空间,满足运输工具宽度要求。
本发明的履带板可以为金属履带板,也可以为橡胶履带板。
本发明还包括其他的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每个履带板包括一个主体和一个侧板,侧板设置在主体的一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车辆左侧的履带装置的履带板的侧板连接在主体的左侧,位于车辆右侧的履带装置的履带板的侧板连接在主体的右侧,每个主体至连接一个侧板。
第二实施例相比第一实施例,每次回收或打开侧板时,仅需要对车辆的履带外侧的侧板进行操作,更加节省了操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相邻的履带板的侧板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不同两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同一条履带装置的每个履带板的侧板相互错开,因此侧板的宽度可以进一步加宽。
本发明的履带板能够简单的缩短宽度,采用该履带板的履带行走设备能够在不拆卸履带装置的情况下,缩短整体宽度,从而满足运输要求,避免了拆卸履带装置的工作。
本发明的履带行走设备的实施例,参照图7至图10,履带行走设备,包括悬挂装置100、两个履带装置200和多个履带轮,履带装置2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呈环形的履带板,多个履带轮对称地设置在悬挂装置100的两侧,两个履带装置200分别套设在位于悬挂装置100的两侧的履带轮的外侧,履带板为上述的履带板,履带板的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另两个履带板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履带板的履带行走设备,当履带板的侧板20处于展开状态时,履带装置具有最大的接地面积,适用于实际工作中;当履带板的侧板20处于回收状态时,履带装置具有最小的宽度,适用于具有该履带行走设备的履带车辆的运输过程中。
旋转侧板20可以在不拆卸履带板的情况下完成,从而简化了履带车辆的运输准备步骤,节省了时间和劳力。
悬挂装置100包括本体110和多个伸缩臂120,多个伸缩臂120对称地设置在本体110的两侧,履带轮设置在伸缩臂120的远离本体110的端部,伸缩臂120包括相对靠近本体110的收缩位置和相对远离本体110的延展位置。
图7和图8示出了履带行走设备的伸缩臂120处于延伸位置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伸缩臂120伸出本体110的长度最长,履带装置200距离本体110的距离最远。
此状态下的履带行走设备的两个履带装置200的间距最大,履带行走设备的宽度最宽,此时履带行走设备具有最小的转向半径,转向最为灵活,并且具备最好的稳定性,抗侧翻性能最强,该状态适用于实际工作中。
图9和图10示出了履带行走设备的伸缩臂120处于收缩位置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伸缩臂120回缩进本体110内,履带装置200距离本体110的距离最近。
此状态下的履带行走设备的两个履带装置200的间距最小,履带行走设备的宽度最窄,该状态适用于运输过程中,以适应运载工具的宽度需求,例如火车车皮、船运货仓或卡车车厢。
伸缩臂120为液压伸缩臂。多个履带轮包括主动轮、诱导轮和负重轮。
本发明的履带行走设备可以通过收回履带板的侧板和缩回悬挂装置的伸缩臂两种方式将宽度缩窄,以满足运输过程中的宽度要求。
本发明的履带行走设备可以应用在所有履带车辆上,特别适用于重载车辆或工程车辆上,例如挖掘机和拖拉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履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和至少一个侧板(20),所述主体(10)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用于与另一个履带板的主体连接,所述侧板(20)连接在所述主体(10)的第二方向上的侧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侧板(20)与所述主体(10)通过枢转轴连接,所述侧板(20)具有展开状态和回收状态;
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侧板(20)与所述主体(10)平行,所述侧板(20)沿第二方向朝向所述主体(10)的外侧延伸,处于回收状态的所述侧板(20)与所述主体(10)呈角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侧板(20)以及所述主体(10)连接,用于使所述侧板(20)能够保持在所述展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插销座(30)、第二插销座(40)和插销(50),所述第一插销座(3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第二插销座(40)设置在所述侧板(20)上,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侧板(20)的第二插销座(40)与第一插销座(30)相对应,所述插销(50)同时与所述第一插销座(30)和所述第二插销座(40)连接以固定所述侧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所述侧板(20)从所述展开状态朝向所述主体(10)的背面旋转至所述回收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处于回收状态的所述侧板(20)与所述主体(10)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插销座(30)、第二插销座(40)和插销(50),所述第一插销座(30)设置在所述主体(10)的背面,所述第二插销座(40)设置在所述侧板(20)的背面,所述第一插销座(30)包括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所述第二插销座(40)包括第三插销孔;
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侧板(20)的第二插销座(40)的第三插销孔与第一插销座(30)的第一插销孔相对应,所述插销(50)同时穿入所述第三插销孔与所述第一插销孔以固定所述侧板(20);
处于回收状态的所述侧板(20)的第二插销座(40)的第三插销孔与第一插销座(30)的第二插销孔相对应,所述插销(50)同时穿入所述第三插销孔与所述第二插销孔以固定所述侧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的与所述主体(10)连接的一端包括第一凸耳(21)和第二凸耳(22),所述第一凸耳(21)和所述第二凸耳(22)之间形成槽口,所述主体(10)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位于所述槽口内,所述第一凸耳(21)和所述第二凸耳(22)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0)的两侧,所述枢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凸耳(21)所述主体(10)和所述第二凸耳(2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20)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10)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
9.一种履带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装置(100)、两个履带装置(200)和多个履带轮,所述履带装置(2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呈环形的履带板,多个所述履带轮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悬挂装置(100)的两侧,两个所述履带装置(200)分别套设在位于所述悬挂装置(100)的两侧的所述履带轮的外侧,所述履带板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板,所述履带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另两个所述履带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100)包括本体(110)和多个伸缩臂(120),多个所述伸缩臂(120)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10)的两侧,所述履带轮设置在所述伸缩臂(120)的远离所述本体(110)的端部,所述伸缩臂(120)包括相对靠近所述本体(110)的收缩位置和相对远离所述本体(110)的延展位置。
CN202010288180.3A 2020-04-13 2020-04-13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Pending CN111284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8180.3A CN111284578A (zh) 2020-04-13 2020-04-13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8180.3A CN111284578A (zh) 2020-04-13 2020-04-13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4578A true CN111284578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2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8180.3A Pending CN111284578A (zh) 2020-04-13 2020-04-13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45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129A (zh) * 2021-06-28 2021-08-1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沙地行驶车辆的履带板
CN115610541A (zh) * 2022-06-20 2023-01-17 吉林大学 履带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129A (zh) * 2021-06-28 2021-08-1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沙地行驶车辆的履带板
CN115610541A (zh) * 2022-06-20 2023-01-17 吉林大学 履带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4578A (zh)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US8807906B2 (en) Flatbed tow truck pivoting platform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7090267B2 (en) Universal heavy-duty front bumper and mounting bracket system for HUMMER H1 A1/A2
CA2703528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a heavy equipment hauling rear loading trailer between transport and loading positions
US2756073A (en) Transportable half flat-carload container convertible to semi-trailer
US10343582B2 (en) Flatbed tow tru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8800452B2 (en) Railroad freight car loading or unloading
CN211844671U (zh) 履带板和履带行走设备
EP1967483B1 (en) Crawler Vehicle
US20040156706A1 (en) Wheel-lift assembly for wreckers
US7909560B1 (en) Flatbed tow truck pivoting platform assembly
ATE273818T1 (de) Eisenbahneinheit mit schwenklagerkonstruktion zum kombinierten schienen/strassen-transport entweder eines sattelaufliegers oder von zwei motorfahrzeugen
US8998239B2 (en) Trailer and method of use
CN100462255C (zh) 高吨位超轻矿用卡车
AU2016101537B4 (en) Tyre Transporter
EP3807144B1 (en) A trailer unit for transporting tracked constructional machines
US10525863B2 (en) Pick-up truck winch apparatus
JP6577376B2 (ja) ブリッジ
US6109845A (en) Trailer recovery vehicle
WO2016028716A1 (en) Flatbed tow tru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CN219339317U (zh) 一种自卸半挂车耐磨平板
US10351076B2 (en) Chain retention apparatus
CN219096563U (zh) 一种具有自卸结构的低平板半挂车
CN112793613A (zh) 轨道连接装置及长钢轨运输车组
FI73191C (fi) Foerfarande foer foerflyttning av en lastkran fraon bil till slaepvagn och fraon slaepvagn till bil samt anordning foer genomfoerande av foerfarand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