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9621A - 控制波束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波束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9621A
CN111279621A CN201980005395.5A CN201980005395A CN111279621A CN 111279621 A CN111279621 A CN 111279621A CN 201980005395 A CN201980005395 A CN 201980005395A CN 111279621 A CN111279621 A CN 111279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time
beam direction
beamforming
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9621B (zh
Inventor
姜载远
权镐仲
边名广
申大圭
孟胜柱
文骏
朴明熙
洪基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79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9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支持比4G通信系统(诸如LTE系统)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5G或pre‑5G通信系统。根据本公开,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执行波束成形的方法包括:获得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执行波束成形以沿多个波束方向发送控制信息。一种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波束成形的基站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与UE的波束成形通信;以及处理器,其被配置为获得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来控制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波束成形。

Description

控制波束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具有多个发射天线的宽带无线通信设备的波束成形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进入市场以来对无线数据业务猛增的需求,已经在努力开发增强型5G通信系统或pre-5G通信系统。由于这个原因,5G通信系统或pre-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
为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5G通信系统在超高频段(例如60GHz)频带(mmWave(毫米波)),诸如60GHz,实现。为了减轻超高频带上的路径损耗并增加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5G通信系统考虑了以下技术: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型天线。
还正在开发用于增强5G通信系统网络的各种技术,诸如演进或先进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
还在为5G系统开发其他各种方案,包括例如作为先进编码调制(ACM)的混合频移键控(F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先进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LTE双连接性结构是指在RRC连接情况下使用由经由非理想回程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网络节点(例如,主eNB和辅eNB或宏eNB和小eNB)提供的用于用户设备(UE)的无线资源的方案。与当基站与例如远程无线天线(RRH)连接时不考虑传输延迟的载波聚合方案相比,双连接结构需要考虑例如基站间传输延迟。正在进行有关聚合无线资源以增加终端用户吞吐量的方案的讨论。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LTE系统未给控制信道波束成形增益,从而限制了覆盖范围的扩展。大规模MIMO是指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该技术使用数十个或更多的天线以高速传输大量数据。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以用作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确定,也没有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控制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分配给不同波束方向的不同时间周期执行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用于每个波束方向的波束成形的传输时间比例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UE的位置(距离或波束方向)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保持波束方向直到通过上行链路信道接收到确认(ACK)信号为止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切换系统中保持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执行波束成形的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执行波束成形以沿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发送控制信息。
获得传输时间比例可以包括基于位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上的活跃用户设备(UE)的数量、覆盖范围内活跃UE的数量或覆盖范围外活跃UE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获得传输时间比例可以包括进一步考虑与覆盖范围外UE相关的波束方向来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获得传输时间比例可以包括进一步考虑UE所需的传输量、频谱效率或分配给UE的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从UE接收参考信号;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估计所述UE的位置。
估计所述UE的位置可以包括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来估计所述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距离,或者通过对所确定的路径损耗和阈值进行比较来估计所述UE是位于覆盖范围内还是位于覆盖范围外。
可以保持波束方向,直到从UE接收到确认(ACK)信号为止。
可以保持波束方向,直到从UE接收到预定数量的重传请求信号为止。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沿一个波束方向依据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进行传输的时间比链路故障声明时间长时,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以重置与声明链路故障相关的定时器。
所述传输时间比例可以是每个波束沿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辐射的时间的比例。
根据实施例,一种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波束成形的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与UE进行波束成形通信;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得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来控制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波束成形。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位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上的活跃用户设备(UE)的数量、覆盖范围内活跃UE的数量或覆盖范围外活跃UE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考虑与覆盖范围外UE相关的波束方向来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考虑UE所需的传输量、频谱效率或分配给UE的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从UE接收参考信号,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路径损耗,并且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来估计所述UE的位置。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来估计所述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距离,或者可以通过对所确定的路径损耗与阈值进行比较来估计所述UE是位于覆盖范围内还是位于覆盖范围外。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以保持波束方向,直到它从UE接收到ACK信号为止。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以保持波束方向,直到它从UE接收到预定数量的重传请求信号为止。
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当沿一个波束方向依据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进行传输的时间比链路故障声明时间长时,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以重置与声明链路故障有关的定时器。
所述传输时间比例可以是每个波束沿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辐射的时间的比例。
根据实施例,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波束的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波束;以及处理所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的时间可以基于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来确定。
所述传输时间比例可以基于位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上的活跃用户设备(UE)的数量、覆盖范围内活跃UE的数量或覆盖范围外活跃UE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沿一个波束方向根据所述传输时间比例进行发送的时间比链路故障声明时间长时,延长所述链路故障声明时间使其比沿所述波束方向上进行发送的时间长。
根据实施例,一种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波束的终端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与基站进行波束成形通信;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从所述基站接收的控制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的时间可以基于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来确定。
所述传输时间比例可以基于位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上的活跃用户设备(UE)的数量、覆盖范围内活跃UE的数量或覆盖范围外活跃UE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当沿一个波束方向根据所述传输时间比例进行发送的时间长于链路故障声明时间时,可以将链路故障声明时间延长到比在所述波束方向上进行发送的时间长。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以下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进行下面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阐明在整个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单词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含”和“包括”及其派生词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指和/或;短语“与...相关联”和“与之相关联”及其派生词可以指包括、被包括在其中、与之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其中、连接到或与之连接、耦合到或与之耦合、与之通信、与之合作、交织、并列、邻近、结合到或与之结合、具有…的性质等;术语“控制器”是指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其一部分,此设备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他们中至少两者的某种组合来实现。应当注意,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本地或远程的集中式或分布式。
此外,以下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实现或支持,每个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术语“应用”和“程序”是指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过程、功能、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适于以合适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实现的他们的一部分。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光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存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传输暂时性电或其他信号的有线、无线、光学或其他通信链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和可存储数据并随后覆盖的介质,例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设备。
贯穿整个专利文件提供了某些单词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定义也适用于这种定义的单词和短语的先前以及将来的使用。
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用于获得波束成形增益或扩展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的技术。
本公开还提供了用于有效地控制基站对位于多个波束方向上的UE执行波束成形的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示出了多用户环境下的波束成形的示例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对多个UE的控制信道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向多个UE分配相同时间周期的示例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沿不同的波束方向顺序地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向位于不同波束方向的UE分配资源的示例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沿不同的波束方向顺序地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性方法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各波束方向的波束成形时间比例的示例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调整波束传输时间比例的示例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基于所确定的波束传输时间比例沿每个波束方向执行波束成形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调整波束传输时间比例的示例的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基于所确定的波束传输时间比例在每个波束方向上执行波束成形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UE的位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确定UE所在的波束方向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接收与控制信道对应的响应信号的示例的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保持波束方向的示例的视图;
图16是示出了在基站切换波束时UE声明RLF的示例的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波束切换系统中保持呼叫的示例的视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发射器的模拟波束成形单元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以及
图20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UE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代相似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讨论的图1至图20以及用于描述本专利文件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设备中实现本公开的原理。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确定会使得本公开的主题不清楚时,可以跳过已知功能或配置的细节。本文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来定义的,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用其他术语代替。因此,应该基于整体公开来定义术语。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受该术语的限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个组件。应当理解,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当元件“包括”另一个元件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该元件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而不是排除其他元件。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单元”是指软件元件或硬件元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单元起某种作用。然而,术语“单元”不限于指软件或硬件元件。“单元”可以被配置在可以被寻址或可以被配置为再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存储介质中。
因此,作为示例,“单元”包括元素(例如软件元素、面向对象的软件元素、类元素和任务元素)、过程、功能、属性、进程、子例程、程序代码的数据段、驱动程序、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架构、表格、数组和变量。元素或“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以与其他元素组合,也可以分为子元素或子单元。
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主要集中在用户设备(UE)和基站之间的控制信息通信中的关系。如本文所使用的,“基站”可以指直接与移动站(或UE)通信的网络终端节点。根据本公开,在某些情况下,描述为要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
例如,在由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被执行来与移动站(或UE)通信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除基站之外的其他网络节点执行。术语“基站”可以与术语“固定站”、“节点B”、“eNode B(eNB)”、“先进基站(ABS)”或“接入点”互换使用。
术语“移动站(MS)”可以与术语“用户设备(UE)”、“用户站(SS)”、“移动用户站(MSS)”、“移动终端”、“先进移动站(AMS)”或“终端”互换使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发送终端”可以指代提供数据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接收终端”可以指代接收数据服务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中,UE可以是发送终端,而基站可以是接收终端。同样,在下行链路中,UE可以是接收终端,而基站可以是发送终端。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UE位于覆盖范围内”或“覆盖范围内UE”可以指UE位于即使在不使用基站以波束发送信号的波束成形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基站接收信号的范围内,或者UE位于基于基站设置的任何覆盖范围内。该短语可以与“UE位于内部覆盖范围内”互换使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UE位于覆盖范围外”或“覆盖范围外UE”可以指UE位于其能够从基站接收信号的范围之外或者UE位于基于基站设置的任何覆盖范围之外。当UE位于覆盖范围之外但接近覆盖范围的边界时,UE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技术从基站接收信号。术语“覆盖范围外”可以与“覆盖范围之外”、“覆盖盲区”或“扩展覆盖范围”互换使用。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大规模MIMO系统或全维(FD)MIMO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展技术。
本公开提供用于每次沿不同波束方向发送控制信息的技术。具体地,提出了一种用于每次沿不同波束方向发送控制信息时调整针对相同的波束方向保持的时间比例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通过在例如大规模MIMO系统或FD MIMO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操作用于覆盖扩展的波束切换来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操作覆盖范围扩展的波束切换中最小化由于波束切换引起的损耗的方案。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操作覆盖范围扩展的波束切换中有效地分配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呼叫保持方法来防止由于被连接的UE在操作覆盖范围扩展的波束切换中未接收到信号的时段而发生呼叫中断。在此,无信号接收时段可能会出现在由于波束切换而无波束辐射的时段期间。
图1是示出了多用户环境下的波束成形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一个基站1可以与至少一个UE 111、112、121和122通信。为了与至少一个UE 111、112、121和122通信,基站101可以具有多个天线(例如,多天线结构)。至少一个UE111、112、121和122也可以具有多个天线以与基站101通信。图1所示的覆盖范围是使得即使在不使用基站101以波束发送信号的波束成形技术的情况下,UE也可以从基站101接收信号的范围,或基于基站101任意设置的范围。
当基站101广播控制信息时,位于覆盖范围内并缺乏方向性的UE 111和112可以获得从基站101发送的控制信息。然而,当基站101在没有方向性的情况下进行广播时,可能不会期望波束成形增益。因此,基站101覆盖范围外的UE 121和122可能不会接收或获得从基站101发送的控制信息。因此,为了使基站101向覆盖范围外UE 121和122发送控制信息,可能需要使用波束成形技术,在波束成形技术中,控制信息被包括在波束中,并且该波束被发送出去。因此,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波束成形技术以及一种用于有效地控制波束成形技术的方法。
图2是示出了对多个UE的控制信道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的视图。
尽管图2示出了在其中一个基站201对多个UE(特别是四个UE 202、203、204和205)执行波束成形或与多个UE(特别是四个UE 202、203、204和205)进行波束成形通信的示例,但这仅是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关于图2所描述的内容也可以适用当一个基站201与多于或少于四个UE连接时。图2的UE 202、203、204和205可以位于基站201的覆盖范围内或覆盖范围外,并且在任一种情况下,都可以应用参考图2描述的内容。
图2示出了基站201使用以波束发送或接收信号(例如,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波束成形技术来向UE 202、203、204和205发送或传送信号的示例。参考图2,UE#A 202和UE#B 203位于波束方向#1 211,UE#C 204和UE#D 205位于波束方向#2 212。由于波束成形的波束具有方向性,所以偏离波束的方向或跨度(或区域)的UE可能不会接收或获得发射波束中包含的信号(例如,数据或控制信息)。参考图2,当基站201沿波束方向#1 211发射波束以便向UE#A 202和UE#B 203发送信号(例如,数据或控制信息)时,该波束不会到达位于其他波束方向的UE#C 204和UE#D 205。因此,当基站201执行波束成形以向UE#A 202和UE#B 203发送控制信息A和B时,位于其他波束方向#2 212上的UE#C 204和UE #D 205可能不会接收或获得被包含在定向到UE#A 202和UE#B 203的波束中的控制信息A和B。
图3是示出了向多个UE分配相同时间周期的示例的视图。
与图2相关联的,图3示出了控制信息A、B、C和D以及公共导频信号被分配给UE#A202、UE#B 203、UE#C 204和UE#D 205的配置示例。
在图3中,水平轴指时域,竖直轴指频域。图3中的每个正方形指资源粒子(RE)。例如,水平轴上的每个正方形可以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例如,竖直轴上的每个正方形可以被称为子载波。
图3示出了一个子帧(例如,子帧#n或子帧#(n+1))包含映射到UE#A 202、UE#B203、UE#C 204和UE#D 205的各条控制信息A、B、C和D的所有资源的示例。例如,当沿波束方向#1 211使用图3所示的分配资源执行波束成形时,可以将UE#A 202和UE#B 203的控制信息A和B发送(或传送)到UE#A 202和UE#B 203,但是UE#C 204和UE#205的控制信息C和D不会被发送(或传送)到UE#C 204和UE#D 205。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波束的方向性,尽管UE#C 204和UE#D 205无法从基站201接收波束,但是关于UE#C 204和UE#D 205的控制信息C和D可以被视为已被分配发送给UE#A 202和UE#B 203。由于分配了映射有关于UE#C 204和UE#D 205的控制信息C和D的资源,因此可能产生资源浪费。
作为另一示例,当使用图3所示分配的资源沿波束方向#2 212执行波束成形时,可以将UE#C 204和UE#D 205的控制信息C和D发送(或传送)到UE#C 204和UE#D 205,但是UE#A202和UE#B 203的控制信息A和B不会被发送(或传送)到UE#A 202和UE#B 20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配了关于UE#A 202和UE#B 203的控制信息A和D,所以可能产生资源浪费。
因此,存在防止资源浪费(消耗)的需求,这种浪费发生在即使UE由于其与波束方向相关的位置而无法从基站接收波束,但仍将映射的控制信息资源分配给了UE。
下面参考图4、图5和图6描述在每个时间周期进行不同的波束成形来发送控制信息的实施例。
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沿不同的波束方向顺序地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的视图。
控制信道(诸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其组成资源分布在整个频率区域上,并且它们采用公共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RS)用于信道估计。因此,控制信道难以同时发送到位于多个波束方向(例如,不同波束方向)的UE,并且在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扩展方面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针对每个时间周期(例如,子帧或TTI)沿波束方向上执行波束成形以向位于不同波束方向上的UE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具体地,根据图4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子帧单位向位于不同波束方向上的UE辐射波束的方法,其中波束在时域中是分离的。当波束以时隙或OFDM符号单位辐射到位于不同波束方向上的UE时,该实施例也可以适用。同时,根据当前实施例,能够获得控制信道的波束成形(BF)增益,并且可以扩展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
图4示出了一个基站401对多个UE 402、403、404和405执行波束成形的示例。尽管在图4中示出了四个UE 402、403、404和405,但是这仅是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关于图4所描述的内容可以适用当一个基站401与多于或少于四个UE连接时。虽然图4示出了其中两个UE 402和403或404和405位于一个波束方向411或412上的示例,但是这仅是出于说明目的的示例,并且显然一个或三个或更多UE可以位于或属于在一个波束方向411或412。图2的UE 202、203、204和205可以位于基站201的覆盖范围之内或之外,并且在任一种情况下,都可以应用参考图2描述的内容。
参考图4,基站401可以执行波束成形,以在传输时间#1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1411上的UE#A 402和UE#B 403有关的控制信息A和B发送给UE#A 402和UE#B 403。基站501可以执行波束成形,以在传输时间#2(例如,与传输时间#1不同的时间)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2 412上的UE#C 504和UE#D 505有关的控制信息C和D发送给UE#C 504和UE#D 505。例如,基站401可以执行波束成形以在每个时间周期向UE发送关于位于不同波束方向上的UE的控制信息。在此,传输时间#1和传输时间#2可以是通过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区分的时间周期(单位)。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此种方法在时域中的分离波束中发送控制信息、公共导频信号或其他信号来获得波束成形增益的方法。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向位于不同波束方向的UE分配资源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4和图5,例如,在子帧#n时段(传输时间#1)中分配用于发送位于波束方向#1 411的UE#A 402和UE#B 403的控制信息A和B以及导频信号的资源,在子帧#n+1时段(传输时间#2)中分配用于发送位于波束方向#2 412的UE#C 404和UE#D 405的控制信息C和D以及导频信号的资源。
例如,基站401可以仅执行波束成形,以在子帧#n时段(传输时间#1)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1 411上的UE#A 402和UE#B 403有关的控制信息A和B发送给UE#A 402和UE#B 403。基站401可以仅执行波束成形,以在子帧#n+1时段(传输时间#2)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2412上的UE#C 404和UE#D 405有关的控制信息C和D发送给UE#C 404和UE#D 405。
如此,当只有UE#A 402和UE#B 403可以接收波束时,因为在基站401沿波束方向#1411辐射波束的子帧#n时段(传输时间#1)期间未分配映射有关于UE#C 404和UE#D 405的控制信息C和D的资源,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在子帧#n时段(传输时间#1)中分配映射有关于UE#C404和UE#D 405的控制信息C和D的资源而引起的资源浪费(消耗)。
根据实施例,基站不仅可以针对与位于每个波束方向上的UE有关的控制信息而且针对公共导频信号,根据波束方向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分配资源。
参考图4和图5,基站401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周期分配映射有公共导频信号的资源。这里,公共导频信号可以是用于解码关于不同波束方向的每个波束的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
替代地,基站401可以分配关于相同公共导频信号的资源,而与时间周期无关。
当下行链路(DL)公共信道具有有限的覆盖范围时,诸如当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例如3.5GHz公民宽带无线服务(CBRS)频带固定无线接入(FWA)环境或小小区环境中是较小的时,或当在时分双工-频分双工载波聚合(TDD-FDD)CA中TDD DL的覆盖范围小于FDD UL的覆盖范围时,此种控制信道波束成形方法可能会很有用。例如,本文描述的方法可用于例如FWA、小小区或TDD-FDD CA。
图6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沿不同的波束方向顺序地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性方法的视图。
参考图6,基站可以在传输时间#1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UE有关的控制信息顺序地发送给UE(610),在传输时间#2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2上的另一UE有关的控制信息顺序地发送给另一UE(620),以及在传输时间#K中将与位于波束方向#K上的下一UE有关的控制信息顺序地发送给下一UE(630)。
例如,波束方向#1到波束方向#K可以是关于波束成形基站从360度方向划分的八个波束方向。在这种情况下,K可以是8,并且波束方向#1到波束方向#K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角度来区分。作为另一示例,基站可以沿八个波束方向顺序地执行波束成形400ms,并且可以沿每个波束方向执行波束成形(即,辐射波束)50ms。
图7是示出了各波束方向的波束成形时间比例的示例的视图。
当针对多个波束方向712和713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以任意比例确定(选择)波束成形传输时间周期时,根据波束成形传输时间的分配来确定UE 714和715之间的公平性。因此,当波束成形传输时间或波束切换时间以固定(任意)比例操作而不考虑UE 714和715中的每个UE的资源时,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
图7是示出了当存在两个波束方向时波束成形传输时间比例的图。
参考图7的曲线图720,721表示基站711仅沿波束方向#2辐射波束的示例。722表示基站711沿波束方向#1和波束方向#2辐射波束期间平均分配时间周期的示例,即基站711沿波束方向#1辐射波束的时间与基站711沿波束方向#2辐射波束的时间相同。723可以表示基站711仅沿波束方向#1辐射波束的示例。参考图7,在波束方向之间分配的传输时间比例(ρk)的总和为1。
图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调整波束传输时间比例的示例的视图。
图8示出了沿多个波束方向(例如,波束方向#1到波束方向#K)将波束发送到覆盖范围内UE以及将波束发送到覆盖范围外UE的时间周期810的各自比例。基站可以通过使用除波束成形之外的通信手段来向覆盖范围内UE发送信号,并且当覆盖范围内UE位于相同波束方向时,基站可以通过波束成形来发送信号。当没有覆盖范围内UE时,关于图8所描述的内容也可以适用。
在图8中,传输时间比例ρk的总和为1。
根据实施例,基站可以与每个波束方向上的覆盖范围内UE和覆盖范围外UE(例如,活跃UE)的数量成比例地分配传输时间或确定传输时间比例。
根据实施例,下面提供等式1、等式2、等式3和等式4;等式1用于获得与位于每个波束方向上的UE(例如,活跃UE)的数量成比例的传输时间比例ρk,等式2用于获得与UE需要发送的数据总和(缓冲区占用率(BO))成比地的传输时间比例,公式3用于在给定UE需要发送的数据量(BO)和每个UE的频谱效率的情况下获得传输时间比例,公式4用于获得与分配给UE的资源成比例的传输时间比例。
基站可以使用下面描述的等式1至4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来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ρk。它不仅可以是基站内部的控制器或进程,而且可以是获得时间比例的另一个网络实体。为了便于描述,假设基站使用等式1至4。
例如,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1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例如,基站可以获得与属于每个波束方向的需要数据传输的UE的数量成比例的时间比例。
[等式1]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61
其中,ρo:覆盖范围内数据传输时间比例,
ρk(1≤k≤K):覆盖范围外传输时间比例,
K:覆盖范围区域外的波束方向数,
N0:覆盖范围内UE的数量,以及
Nk(1≤k≤K):位于波束方向#K上的覆盖范围外UE的数量。
作为另一示例,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2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例如,基站可以获得与UE的缓冲器占用率(BO)的总数成比例的时间比例。在此,UE可以位于相同波束方向上。
[等式2]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62
其中,BO0(i):覆盖范围内的UE#i需要发送的比特数,
BOk(i)(1≤k≤K):位于波束方向#K的覆盖范围外UE#i需要发送的比特数。
作为又一个示例,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等式3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基站可以获得考虑了UE需要发送的量(BO)和每个UE的频谱效率(例如,调制编码方案(MCS))的时间比例。例如,即使高MCS UE的BO高,高MCS UE也可能需要较少的资源,而即使低MCS UE的BO低,低MCS UE也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
[等式3]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71
其中SE0(i):覆盖范围内的UE#i的每单位资源可传输的比特数,以及
SEk(i)(1≤k≤K):位于波束方向#K的覆盖范围外UE#i的每单位资源可传输的比特数。
作为又一个示例,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4获得(或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换句话说,基站可以获得与分配给UE的资源(物理资源块(PRB))成比例的时间比例。
[等式4]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72
其中,PRB0(i):分配给覆盖范围内区域的资源,以及
PRBk(i)(1≤k≤K):在波束方向#K上分配给覆盖范围外区域的资源。
图9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基于所确定的波束传输时间比例沿每个波束方向执行波束成形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9,基站使用预定方法获得(或计算或确定)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910)。预定方法可以是使用以上等式1至4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是基站内部的控制器或进程,而且可以是获得时间比例的另一个网络实体。
基站基于所确定的传输时间比例执行波束成形以将控制信息发送给覆盖范围内UE(920)。执行波束成形来发送控制信息可以是指用于辐射波束以使控制信息能够被承载在波束上的技术。可替换地,当不存在覆盖范围内UE时,可以省略向覆盖范围内UE发送控制信息,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对覆盖范围外UE执行(完成)控制信息波束成形之后执行发送控制信息。
基站基于所确定的传输时间比例执行波束成形以将控制信息发送给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覆盖范围外UE(930)。基站基于所确定的传输时间比例执行波束成形以将控制信息发送到位于波束方向#2至波束方向#K上的覆盖范围外UE(940)。基站可以顺序地、选择性地、可选地或以任何顺序沿波束方向#1到波束方向#K执行波束成形。基站可以执行波束成形以一次性将控制信息发送到覆盖范围内区域并且一次性将控制信息发送到覆盖范围外区域。
参考图12和图13描述用于确定与基站执行波束成形发送/接收的UE是位于覆盖范围之内还是覆盖范围之外的方法以及用于估计(识别)UE的方向的方法。
图10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调整波束传输时间比例的示例的视图。
图10示出了在多个波束方向(例如,波束方向#1至波束方向#K)透明地显示波束的时间周期1010、1020和1030的比例。与关于图8和图9描述的实施例不同,根据图10的实施例,提出了仅考虑波束方向而不考虑UE是位于覆盖范围内还是覆盖范围外来确定传输时间比例的示例。
在图10中,传输时间比例ρt的总和为1。
根据实施例,基站可以与每个波束方向上的UE(例如,活跃UE)的数量成比例地分配传输时间或确定传输时间比例。
根据实施例,下面提供等式5、等式6、等式7和等式8;等式5用于获得与位于每个波束方向上的UE(例如,活跃UE)的数量成比例的传输时间比例ρt,等式6用于获得与UE需要发送的数据总和(缓冲区占用率(BO))成比例的传输时间比例,公式7用于在给定UE需要发送的数据量(BO)和每个UE的频谱效率的情况下获得传输时间比例,公式8用于获得与分配给UE的资源成比例的传输时间比例。
基站可以使用下面描述的等式5至8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来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ρt。它不仅可以是基站内部的控制器或进程,而且可以是获得时间比例的另一个网络实体。为了便于描述,假设基站使用等式5至8。
例如,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5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例如,基站可以获得与属于每个波束方向的需要数据传输的UE的数量成比例的时间比例。
[等式5]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91
其中,ρt(1≤t≤T):波束方向#t的传输时间比例,
T:波束方向数,以及
Nt(1≤t≤T):波束方向#t上的UE数量。
作为又一个示例,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6获得(或者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例如,基站可以获得与UE的缓冲器占用率(BO)的总数成比例的时间比例。在此,UE可以位于相同的波束方向上。
[等式6]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92
其中,BOt(i)(1≤t≤T):位于波束方向#t上的UE#i需要发送的比特数。
作为又一个示例,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7获得(或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例如,基站可以获得考虑了UE需要发送的量(BO)和每个UE的频谱效率(例如,MCS)的时间比例。例如,即使高MCS UE的BO高,高MCS UE也可能需要较少的资源,而即使低MCS UE的BO低,低MCS UE也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
[等式7]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193
其中,SEt(i)(1≤t≤T):位于波束方向#t的UE#i的每单位资源可传输的比特数。
作为又一个示例,基站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7获得(或计算或确定)时间比例。换句话说,基站可以获得与分配给UE的资源(物理资源块(PRB))成比例的时间比例。
[等式8]
Figure BDA0002467718850000201
其中,PRBt(i)(1≤t≤T):在波束方向#t上分配给区域的资源。
图11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基于所确定的波束传输时间比例在每个波束方向上执行波束成形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1,基站使用预定方法获得(或计算或确定)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1110)。预定方法可以是使用以上等式5至8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是基站内部的控制器或进程,而且可以是获得时间比例的另一个网络实体。
基站基于所确定的传输时间比例执行波束成形以将控制信息发送到位于波束方向#1至波束方向#T的UE(1120至1140)。执行波束成形来发送控制信息可以指用于将控制信息包括在波束中并辐射波束的技术。基站可以顺序地、选择性地、可选地或以任何顺序沿波束方向#1至波束方向#T执行波束成形。基站可以执行波束成形以一次性将控制信息发送到覆盖范围内区域并且一次性将控制信息发送到覆盖范围外区域。
图1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UE的位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2描述的是用于区分覆盖范围内UE和覆盖范围外UE的方法。特别提出了一种如下方法,该方法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从UE发送的信号(例如,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UL SRS))的功率来确定(估计)UE所处(覆盖范围内或覆盖范围外)区域以及UE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在此,SRS是指UE发送的允许基站识别信道的参考信号。
根据实施例,基站可以通过使用下面等式9,基于UE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和基站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来获得(或计算或确定)路径损耗。
[等式9]
路径损耗[dB]=UE发送功率[dB]-基站接收功率[dB]
参考等式9,可以看出,随着路径损耗增加,UE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增加。
基站可以通过使用等式9(或其他方式)将预定阈值与获得的路径损耗进行比较,来确定UE位于覆盖范围内还是覆盖范围外。预定阈值可以是代表覆盖区域的边界的值。例如,当获得的路径损耗大于预定阈值时,基站可以确定UE位于覆盖范围外,而当获得的路径损耗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确定UE位于覆盖范围内。
基站可以获得多个UE中的每个UE的路径损耗,并且比较所获得的路径损耗,从而估计基站与UE之间的(相对)距离。
根据实施例,基站可以基于(估计的)SRS发送功率和(估计的)SRS接收功率并使用下面等式10来获得(或计算或确定)路径损耗。
[等式10]
PL_SRS[dB]=SRS发送功率[dB]-SRS接收功率[dB]
基站可以使用功率余量报告(PHR)或SRS偏移来估计SRS发送功率。在此,PHR指示UE中剩余了多少发送功率。SRS偏移可以是用于偏移每个UE的功率的校准项。
基站可以通过将预定阈值与使用等式10(或其他方式)获得的路径损耗(PL_SRS)进行比较,来确定UE位于覆盖范围内还是覆盖范围外。预定阈值可以是代表覆盖区域的边界的值。例如,当获得的路径损耗大于预定阈值时,基站可以确定UE位于覆盖范围外,而当获得的路径损耗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确定UE位于覆盖范围内。
图13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确定UE所位于的波束方向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3描述的是用于使用PDCCH命令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来确定波束方向的方法。
参考图13,基站向UE发送PDCCH命令(1310)。在此,PDCCH命令可以是基站迫使UE发起PRACH并参考通过PDCCH发送的信号的机制。
基站从UE接收PRACH信号(1320)。例如,接收到PDCCH命令,UE可以连续地将PRACH信号发送到基站。在接收到PDCCH命令信号时,即使当建立呼叫连接时,UE也可以向基站发送PRACH。作为参考,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UE与网络同步以建立初始连接管。
基站可以从UE接收PRACH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PRACH信号乘以若干波束权重。基站可以识别(确定)乘以所接收的PRACH的波束权重中的哪一个产生了最大接收信号噪声比(SNR)(或S/R)值。在此,波束权重中的每个可以对应于波束方向中的相应一个。
基站确定(估计)发送PRACH的UE位于与乘以所接收到的PRACH产生最大SNR值的波束权重相对应的波束方向上(1330)。
基站可以基于确定(估计)的结果在确定的(估计的)波束方向上执行波束成形。即,基站可以辐射波束。
基站可以通过以将所接收的信号乘以多个权重来获得产生最大SNR值的权重,来确定(估计)UE的位置(即,波束方向)。例如,基站可以确定(估计)等式1至4中的k或等式5至8中的t。
图14是示出了接收与控制信道对应的响应信号的示例的视图。
图14示出了由于波束切换而未接收到确认(ACK)信号的示例。在此,波束切换可以指改变从基站辐射的波束的方向。
图14示出了交替地分配沿波束方向#1执行波束成形的传输时间周期1410和沿波束方向#2执行波束成形的传输时间周期1420的示例。例如,如图14所示,因为在需要从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UE接收确认(ACK)信号(1430)的时间期间,基站执行到波束方向#2的波束切换(1420),所以基站可能无法接收到ACK信号1430。
例如,基站可以向位于波束方向#1的UE发送控制信息,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位于波束方向#1的UE可以向基站发送ACK信号1430。然而,由于在从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UE发送的ACK信号到达基站之前,基站已经将波束方向切换到波束方向#2,所以基站可能无法从UE接收到ACK信号。即,如以上关于图4至图6所述的,当每个时间周期将波束辐射到位于不同波束方向上的UE时,在波束方向边界处可能发生资源损失。
换句话说,当在相似的时间期间将DL/UL信道分配给位于不同波束方向的UE时,例如,当位于波束方向#K的UE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ACK信道传输周期1410属于位于波束方向#(k+1)上的UE的传输周期1420时,由于波束方向不同而使得传输变得不可能。
参考图15描述了用于在预定时间期间保持波束方向的相关方法。
图1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保持波束方向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5所述的是用于最小化或防止在波束间边界处由于波束切换而引起的资源损失的方案。
参考图15,基站可以向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UE发送控制信息,并且然后可以向波束方向#1分配与波束方向能够保持在波束方向#1一样长的传输时间1510,直到基站从UE接收到ACK信号1511为止。
一旦从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UE接收到ACK信号1511,基站可以将波束切换(切换波束)到不同的波束方向,例如波束方向#2。例如,基站可以在从位于波束方向#1上的UE接收到ACK信号1511之后,为波束方向#2分配传输时间1520。此方法可以防止如以上关于图14所述的可能发生的此种资源损失。
换句话说,本文中提供了一种如下方法,该方法用于在保持波束方向的时段内完成最大上行链路数据重传时或者在一些上行链路数据重传的重传中可能进行ACK/NACK信道传输时,分配资源以防止在切换波束方向时由于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之间的波束方向不同而可能发生的资源损失。
可替代地,当在保持波束方向的时段内完成所有HARQ传输(包括重传)时,可以开始上行链路(UL)数据传输。此外,当在保持波束方向的时段内完成N UL HARQ重传时,上行数据可以开始传输。例如,通过保持用于发送上行链路(UL)控制信息的波束方向直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被重传N次,可以防止由于波束切换而丢失重传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N可以由例如控制器预先确定或调整。
图16是示出了在基站切换波束时UE声明RLF的示例的视图。
图16示出了分配资源1611、1612和1613的配置,该资源1611、1612和1613分别被映射到在波束方向#1、波束方向#2和波束方向#3上进行波束成形的传输时间。
参考图16,当基站1601在切换波束的同时沿多个波束方向发送信号时,可能会出现如下时段:位于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UE 1602无法接收到信号。当UE 1602在该过程中的预定时间1621或更长时间内未能接收到信号时,UE 1602可以声明无线链路故障(RLF)并断开呼叫。
图16示出了基站1601沿波束方向#1、波束方向#2,n3和波束方向#1顺序地执行波束成形的示例。假设当基站1601沿波束方向#1执行波束成形时,位于波束方向#2上的UE不能从基站接收信号。当基站1601沿波束方向#2辐射波束时,位于波束方向#1的UE#1 1602无法接收到波束,并且当位于波束方向#1的UE#1 1602未能接收到波束的时间长于预定参考时间(例如,RLF声明时间)1621时,UE#1 1602可以声明RLF并断开连接基站1601的呼叫。
然而,考虑到稳定性,保持呼叫更长的时间对于FWA或其他包含基站的系统可能更有利。换句话说,即使可能导致发送或接收的暂时中断,FWA系统也最好让呼叫连接继续。
因此,本公开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呼叫,以防止由于波束切换而频繁地声明RLF的方案,这将在下面参考图17进行描述。
图1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波束切换系统中保持呼叫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7,提供了一种如下方案,该方案用于通过导频信号的参数调整1712和间歇传输1710来最大化RLF声明时间,以便即使在UE 1602在预定时间内未能从基站1601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也防止UE 1602声明RLF。
例如,通过将参数(诸如规范中的连续不同步的数量或RLF定时器)设置为最大,可以将RLF声明时间1711延长为RLF声明时间1712,以便即使在预定时间1711内未接收到信号也能防止UE 1601声明RLF。
作为另一示例,基站1620可以在预定时间内沿没有进行传输的波束方向间歇地发送导频信号,以诱导UE的RLF定时器重置,从而防止UE声明RLF。导频信号可以触发RLF计时器被重置。通过发送导频信号的方法所延长的RLF声明时间1713可以比先前的RLF声明时间1711更长。
如上所述,考虑到稳定性,保持呼叫连接更长可以有益于FWA系统。即使可能导致传输或接收暂时中断,FWA系统也最好让呼叫连接继续。
图1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18,根据本公开,基站1800可以包括控制器1810、发射器1820和接收器1830。基站1800可以添加更多的元件。根据需要或可选地,可以省略控制器1810、发射器1820和接收器1830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控制器1810可以控制一系列操作以允许基站1800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操作。例如,根据实施例,控制器1810可以根据例如用于在不同波束方向上分配不同的时间周期进行波束成形的方法、用于调整每个波束方向的波束成形的传输时间比例的方法,以及确定UE的位置(距离或波束方向)的方法,不同地控制操作。根据需要,控制器1810可以执行控制以发送各种附加指示符和配置信息。同时,作为示例,控制器18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图形处理单元(GPU)或两者)。
根据实施例,发射器1820和接收器1830可以被统称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收发器可以向UE发送信号或从UE接收信号。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以包括用于升频转换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射频(RF)发送器,以及用于低噪声放大并降频转换所接收到的信号的RF接收器。收发器可以经由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810,并且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从控制器1810输出的信号。同时,控制器1810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来控制基站的操作。
基站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操作基站1800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控制信息或其他数据。控制器1810可以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各种程序、内容或数据来执行各种操作。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射器的模拟波束成形单元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
发射器可以使用数模转换器(DAC)1901将其意欲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该模拟信号输入到模拟波束成形单元1902。输入到模拟波束成形单元1902的模拟信号用于使用天线1905进行波束成形。模拟波束成形单元1902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1903、移相器1907、功率放大器(PA)1904和天线阵列1905。天线阵列1905中的每个天线1906可以连接到PA 1904。
图2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20,根据本公开,UE 2000可以包括控制器2010、发射器2020和接收器2030。基站1800可以添加更多的元件。根据需要或可选地,可以省略控制器2010、发送器1820和接收器2030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控制器2010可以控制一系列操作以允许UE 2000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操作。例如,根据实施例,当基站执行波束成形,即辐射波束时,控制器2010可以控制UE 2000的组件以解码所辐射的波束并处理该波束中包含的信号(例如,控制信息或数据)。同时,作为示例,控制器20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图形处理单元(GPU)或两者)。
根据实施例,发射器2020和接收器2030可以被统称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收发器可以向基站发送信号或从基站接收信号。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以包括用于升频转换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射频(RF)发送器,以及用于低噪声放大并降频转换所接收到的信号的RF接收器。收发器可以经由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2010,并且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从控制器2010输出的信号。同时,控制器2010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来控制UE的操作。
UE 2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操作UE 2000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控制信息或其他数据。此外,存储单元可以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存储介质:闪存类型、硬盘类型、多媒体卡类型、微卡类型或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安全数字(SD)或极限数字(xD)存储器)、磁存储器、磁盘、光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RAM(S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或电可擦除PROM(EEPROM)。控制器2010可以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各种程序、内容或数据来执行各种操作。
如本文所述的,服务器或终端设备中的各种组件或模块可以使用硬件电路(例如,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逻辑电路)、固件、软件和/或使用硬件电路(诸如,嵌入在机器可读介质中的硬件、固件和/或软件的组合)来操作。作为示例,可以使用诸如晶体管、逻辑门或ASIC之类的电路来执行各种电子结构和方法。
尽管已经使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仍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201)执行波束成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712,713)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以及
基于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920,930,940)执行波束成形以沿所述多个波束方向(712,713)中的每个波束方向发送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920,930,940)包括:基于位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上的活跃用户设备即UE的数量、覆盖范围内活跃UE的数量或覆盖范围外活跃UE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920,930,9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920,930,940)包括:通过考虑与覆盖范围外UE相关的波束方向来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包括:通过考虑UE所需的传输量、频谱效率或分配给UE的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用户设备即UE(202)接收参考信号;
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估计所述UE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估计所述UE(202)的位置包括: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来估计所述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距离,或者通过对所确定的路径损耗和阈值进行比较来估计所述UE是位于覆盖范围内还是位于覆盖范围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保持波束方向,直到从用户设备即UE(202)接收到确认即ACK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保持波束方向,直到从用户设备即UE(202)接收到预定数量的重传请求信号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沿一个波束方向依据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进行传输的时间比链路故障声明时间长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即UE(202)发送导频信号以重置与声明链路故障相关的定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时间比例是每个波束沿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辐射的时间的比例。
11.一种基站(201),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波束成形,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2020,2030),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即UE进行波束成形通信;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得分配给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个波束方向的传输时间比例,以及
基于所获得的传输时间比例来控制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波束成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201),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位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712,713)中的每个波束方向中的活跃用户设备即UE(202,203,204)的数量、覆盖范围内活跃UE的数量或覆盖范围外活跃UE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201),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考虑与覆盖范围外UE相关的波束方向来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201),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考虑UE(202)所需的传输量、频谱效率或分配给UE的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获得所述传输时间比例(920,930,94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201),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所述UE(202)接收参考信号;
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UE(202)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路径损耗,估计所述UE(202)的位置。
CN201980005395.5A 2018-01-17 2019-01-16 控制波束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1279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06229A KR102527036B1 (ko) 2018-01-17 2018-01-17 빔포밍 송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8-0006229 2018-01-17
PCT/KR2019/000654 WO2019143128A1 (en) 2018-01-17 2019-01-16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621A true CN111279621A (zh) 2020-06-12
CN111279621B CN111279621B (zh) 2022-05-17

Family

ID=6721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395.5A Active CN111279621B (zh) 2018-01-17 2019-01-16 控制波束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3072B2 (zh)
EP (1) EP3673585B1 (zh)
KR (1) KR102527036B1 (zh)
CN (1) CN111279621B (zh)
WO (1) WO20191431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36082B2 (en) * 2016-10-31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a common control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WO2019218296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specific beamforming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14503633A (zh) * 2019-10-01 2022-05-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测量方法
KR20220081759A (ko) * 2020-12-09 2022-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7572A (ja) * 2004-08-27 2006-03-09 Hitachi Ltd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ブチャンネルの割り当て方法
WO2009137092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tenna beamform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2440054A (zh) * 2009-05-22 2012-05-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分布式调度以有助于干扰管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30235807A1 (en) * 2012-03-08 2013-09-12 Jung Ah Lee Virtual sectorization using an active anntenna array
WO2017083514A1 (en) * 2015-11-10 2017-05-18 Idac Holdings, Inc.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and signaling for beamforme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4199B1 (ko) * 2006-08-08 2007-05-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빔 송수신 장치
EP2200361A1 (en) 2008-10-07 2010-06-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using adaptive beamforming with different coverage for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JP5279677B2 (ja) * 2009-10-13 2013-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831631B2 (en) * 2011-03-25 2014-09-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erminal located in space including small base station
US20130286960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EP2936702B1 (en) 2012-12-21 2021-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by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47287A (zh) * 2012-12-31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CoMP用户的方法和设备
US9042323B1 (en) * 2013-01-18 2015-05-2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of activating a global beam in a coverage area
US9451474B2 (en) * 2014-07-21 2016-09-20 Aruba Networks, Inc. Multicast aware beamforming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749103B2 (en) * 2015-07-31 2017-08-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eamformed reference/control signals
US20170238316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ation of a set of carriers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70114911A (ko) * 2016-04-04 2017-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651899B2 (en) * 2016-05-26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US10736082B2 (en) * 2016-10-31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a common control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WO2018084799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 of 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s to perform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beam-based system
US10623902B2 (en) * 2017-01-06 2020-04-14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transformation method to achieve better indoor radio frequency localization
WO2018164478A1 (ko) * 2017-03-07 2018-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임의 접속 프리앰블을 전송하는 방법과 사용자기기
US10687352B2 (en) * 2017-06-23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clustered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US10674383B2 (en) * 2017-07-25 2020-06-02 Mediatek Inc. Channels and procedure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7572A (ja) * 2004-08-27 2006-03-09 Hitachi Ltd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ブチャンネルの割り当て方法
WO2009137092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tenna beamform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2440054A (zh) * 2009-05-22 2012-05-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分布式调度以有助于干扰管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30235807A1 (en) * 2012-03-08 2013-09-12 Jung Ah Lee Virtual sectorization using an active anntenna array
WO2017083514A1 (en) * 2015-11-10 2017-05-18 Idac Holdings, Inc.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and signaling for beamformed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3585B1 (en) 2023-10-18
KR102527036B1 (ko) 2023-05-02
EP3673585A1 (en) 2020-07-01
EP3673585A4 (en) 2020-09-02
US20190223247A1 (en) 2019-07-18
WO2019143128A1 (en) 2019-07-25
CN111279621B (zh) 2022-05-17
KR20190087870A (ko) 2019-07-25
US10973072B2 (en)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572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291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indi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US111019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C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79621B (zh) 控制波束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063279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080932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装置间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EP3570473A2 (en) Method for ptrs reception for phase noise cancel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855407B2 (en) Extende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design for 5G standalone system
KR20230160217A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934700B2 (ja) 中継局、基地局、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US202401797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28185A (zh) 增强用于非地面网络的同步、随机接入和harq操作
RU2727800C1 (ru) Способы,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ие многоадресную/много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ую передачу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ослушивания после разговора, и связанные с ними сетевые узлы
US1064485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 signal
US107986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link transmitting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556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arq in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US114895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control signaling for the relay scenarios
KR102607062B1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99289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無線中継方法
KR2020014312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들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