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316A -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7316A
CN111277316A CN201911376359.8A CN201911376359A CN111277316A CN 111277316 A CN111277316 A CN 111277316A CN 201911376359 A CN201911376359 A CN 201911376359A CN 111277316 A CN111277316 A CN 111277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satellite node
burst
encapsul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63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7316B (zh
Inventor
忻向军
刘博�
张琦
李怡嫱
高然
陶滢
田清华
田凤
张丽佳
沈宇飞
曹桂兴
陈东
刘乃金
张伟
王拥军
杨雷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9113763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7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7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7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并基于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并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核心卫星节点,转发接收到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基于上述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卫星光突发交换网络由边缘卫星节点和核心卫星节点组成。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对接收到的用于发送至该卫星光突发交换网络以外的卫星节点(可以称为目标卫星节点)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BDP(Burst Data Packet,突发数据包)和对应的BCP(Burst Control Packet,突发控制包),BDP中包含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包,BCP中携带有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以及传输对应的BDP所需的最小带宽。然后,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将BCP和BDP发送至核心卫星节点,进而,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基于传输BDP所需的最小带宽,向目标卫星节点转发BCP和BDP。
现有技术中,边缘卫星节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缓存至本地,当达到预设时刻时,边缘卫星节点可以按照预设的封装优先级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各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并按照各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基于预设BDP的大小,对各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
然而,由于边缘卫星节点本地的存储空间有限,当边缘卫星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大小,大于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时,则边缘卫星节点可能会删除当前未封装的封装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包(可以称为第一数据包),进而,目标卫星节点可以再次请求获取第一数据包。在边缘卫星节点再次缓存第一数据包后,当边缘卫星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大小,大于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时,边缘卫星节点可能会再次删除第一数据包,可能会导致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第一数据包,使得目标卫星节点无法获取到第一数据包,进而,会造成网络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核心卫星节点和多个边缘卫星节点,其中:
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用于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所述核心卫星节点,用于转发接收到的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第二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包括:
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作为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预设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第三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核心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多个边缘卫星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包括多个光交换单元,一个光交换单元包括多个带宽可调的输出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输入端口;
在所述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以及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对应的光交换单元,作为目标光交换单元,其中,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所述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的和值不小于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
确定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卫星节点的标识所属的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控制包与突发数据包的卫星节点,作为目标卫星节点;
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出端口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卫星节点相对应的输出端口,作为目标输出端口;
所述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输出端口,向所述目标卫星节点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第四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核心卫星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封装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作为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预设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第五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核心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多个边缘卫星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转发模块,用于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包括多个光交换单元,一个光交换单元包括多个带宽可调的输出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输入端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以及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对应的光交换单元,作为目标光交换单元,其中,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所述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的和值不小于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卫星节点的标识所属的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控制包与突发数据包的卫星节点,作为目标卫星节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出端口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作为目标输出端口;
所述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输出端口,向所述目标卫星节点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并基于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并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核心卫星节点,转发接收到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基于上述处理,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卫星节点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光交换单元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由于边缘卫星节点本地的存储空间有限,当边缘卫星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大小,大于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时,则边缘卫星节点可能会删除当前未封装的封装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包(可以称为第一数据包),进而,目标卫星节点可以再次请求获取第一数据包。在边缘卫星节点再次缓存第一数据包后,当边缘卫星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大小,大于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时,边缘卫星节点可能会再次删除第一数据包,可能会导致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第一数据包,使得目标卫星节点无法获取到第一数据包,进而,会造成网络业务中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架构图,为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核心卫星节点、边缘卫星节点1、边缘卫星节点2、边缘卫星节点3,核心卫星节点可以为高轨道卫星(GEO),边缘卫星节点1、边缘卫星节点2和边缘卫星节点3均可以为低轨道卫星(LEO)。
以边缘卫星节点1为例,边缘卫星节点1可以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并按照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然后,边缘卫星节点1可以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并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核心卫星节点可以转发接收到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边缘卫星节点2、边缘卫星节点3和核心卫星节点之间的交互过程,与边缘卫星节点1和核心卫星节点之间的交互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下面再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属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核心卫星节点,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为该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任一边缘卫星节点。
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
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S202:基于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各数据包中除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S203: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S204: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可选的,步骤S2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作为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一个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请求获取该数据包的业务的类型,例如,数据包可以为视频数据包,如果请求获取该视频数据包的业务的类型为播放该视频数据包中的视频,则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播放视频;如果请求获取该视频数据包的业务的类型为下载该视频数据包中的视频,则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下载视频。
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确定该数据的业务类型,然后,根据预设的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示例性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视频数据包可以包括:视频数据包1、视频数据包2、视频数据包3,视频数据包1的业务类型为直播视频,视频数据包2的业务类型为播放视频,视频数据包3的业务类型为下载视频。预设业务优先级可以包括:1级、2级、3级,预设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直播视频”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为3级,“播放视频”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优先级为2级,“下载视频”业务类型的业务优先级为1级,“直播视频”业务类型为实时播放的视频业务,“播放视频”为可延时播放的视频业务。则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确定视频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3级、视频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2级、视频数据包3的业务优先级为1级,且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
步骤二,根据预设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其中,预设权重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置。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对应的预设权重可以为第一权重,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对应的预设权重可以为第二权重,第一权重与第二权重的和值为1。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可以表示数据包的封装顺序。
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在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之后,还可以确定该数据的封装等待次数。然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根据预设的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与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可以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示例性的,第一权重可以为0.6,第二权重可以为0.4,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数据包可以包括: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3级,且数据包1的封装等待次数为1,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2级,且数据包2的封装等待次数为3,数据包3的业务优先级为1级,且数据包3的封装等待次数为5。然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计算得到数据包1的封装优先级为2.2,数据包2的封装优先级为2.4,数据包3的封装优先级为2.6。
在步骤S202中,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在确定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之后,还可以基于预设数据包封装大小,按照封装优先级由大到小的顺序,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可以称为目标数据包)。
其中,预设数据包封装大小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置。
示例性的,预设数据包封装大小可以为预设长度,预设长度可以为80字节,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数据包可以包括: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且数据包1的封装优先级为3,数据包1的长度为50字节,数据包2的封装优先级为3.2,数据包2的长度为30字节,数据包3的封装优先级为2.7,数据包3的长度为30字节,然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按照封装优先级由大到小的顺序,选取数据包的长度的和值为预设长度的数据包(即目标数据包),即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确定数据包1和数据包2为目标数据包。
在步骤S203中,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在确定出目标数据包之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对确定出的目标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可以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BCP)和突发数据包(BDP)。
进而,在步骤S204中,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BCP,和BDP。
相应的,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对接收到的BCP和BDP进行转发,核心卫星节点的处理过程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核心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多个边缘卫星节点。
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其中,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为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S302:转发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在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数据包中的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可以得到对应的BCP和BDP,并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BCP和BDP,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的处理过程前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的,核心卫星节点可以接收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BCP和BDP,并将接收到的BCP和BDP,转发至用于接收BCP和BDP的卫星节点(即目标卫星节点)。
另外,核心卫星节点包括多个光交换单元,一个光交换单元包括多个带宽可调的输出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输入端口。
可选的,在步骤S302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传输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以及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确定传输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对应的光交换单元,作为目标光交换单元。
其中,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的和值不小于传输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卫星节点的结构图,为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核心卫星节点的光交换单元包括:波束交叉连接单元、波带交叉连接单元和频谱交叉连接单元。
其中,波束交叉连接单元包含的输入端口的带宽为第一带宽,波带交叉连接单元包含的输入端口的带宽为第二带宽,频谱交叉连接单元包含的输入端口的带宽为第三带宽,且第一带宽大于第二带宽,第二带宽大于第三带宽,第一带宽、第二带宽和第三带宽均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置。
核心卫星节点在接收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BCP和BDP之后,可以获取BCP中携带的传输BDP所需的最小带宽。然后,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基于FF(First Fit,首次命中)频谱分配算法,以及传输BDP所需的最小带宽,确定传输BCP和BDP的光路径的带宽和中心频率,确定出的光路径的带宽不小于传输BDP所需的最小带宽。
然后,核心卫星节点可以从多个光交换单元中,确定与传输BCP和BDP的光路径的带宽对应带宽的输入端口所属的光交换单元(即目标光交换单元)。
步骤2,确定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卫星节点的标识所属的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突发控制包与突发数据包的卫星节点,作为目标卫星节点。
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获取第一数目个目标数据包中,携带的用于接收目标数据包的卫星节点(即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进而,对目标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可以得到携带有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的BCP。
相应的,核心卫星节点在接收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BCP之后,可以获取BCP中携带的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并确定目标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BCP和BDP的卫星节点。
步骤3,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从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出端口中确定与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作为目标输出端口。
核心卫星节点在确定目标光交换单元之后,可以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即目标输出端口)。
进而,核心卫星节点可以通过目标光交换单元的目标输出端口,将BCP和BDP输出至确定出的光路径,并通过确定出的光路径向目标卫星节点转发BCP和BDP。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光交换单元的结构图,为一种可以能的应用场景。目标光交换单元可以包括: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1、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2、可变功率分光器1、可变功率分光器2、可变功率分光器3、可变功率分光器4、耦合器1、耦合器2,出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1、出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2。
其中,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包含一个带宽可调的第一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第二端口(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光交换单元的输入端口),出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包含多个带宽相同的第三端口和一个带宽可调的第四端口(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光交换单元的输出端口),且第二端口的带宽与第三端口的带宽相同。
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可以通过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口,将携带BDP的光信号传输至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通过第二端口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可变功率分光器。
可变功率分光器可以确定用于接收光信号的目标卫星节点的数目(可以称为第二数目),并对接收到的1路光信号(可以称为第一光信号)进行分光处理,得到第二数目路光信号(可以称为第二光信号),第二光信号的功率的和值与第一光信号的功率相等,第二光信号中携带的BDP与第一光信号中携带的BDP相同,并将第二光信号传输至耦合器。
耦合器可以将接收到的多路第二光信号,通过出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三端口,传输至出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
出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可以将第四端口的带宽,调整为传输第二光信号的光路径的带宽,并通过带宽调整后的第四端口(即目标输出端口)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输出至对应的光路径进行传输。
可见,可变功率分光器可以将接收到的1路光信号进行分光处理,得到与目标卫星节点数目相同数目路光信号,相对应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分光器对1路光信号分光处理,得到与输出端口数目相同数目路光信号,当目标卫星节点的数目小于输出端口的数目时,造成光信号的功率损失较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减少光信号的功率损失。
示例性的,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包括:波束交叉连接单元、波带交叉连接单元和频谱交叉连接单元,且波束交叉连接单元的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二端口的带宽为150M,波带交叉连接单元的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二端口的带宽为100M,频谱交叉连接单元的入口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的第二端口的带宽为20M。
如果传输BDP的光路径的带宽为200M,则核心卫星节点可以确定传输BDP的目标光交换单元的为波带交叉连接单元,并通过波带交叉连接单元的2个第二端口,将传输BDP的1路光信号(即第一光信号)传输至可变功率分光器。如果接收BDP的目标卫星节点为2个,则可变功率分光器可以对第一光信号进行分光处理,得到2路传输BDP的光信号(即第二光信号)。进而,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将2个目标输出端口的带宽分别调整为200M,并通过带宽调整后的该2个目标输出端口,将2路第二光信号分别传输至2个目标卫星节点。
另外,如果核心卫星节点接收到除目标卫星节点以外的其他卫星节点(可以称为第一卫星节点)获取BDP包含的数据包的请求,核心卫星节点可以通过频谱交叉连接单元的输出端口中与第一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向第一卫星节点发送BCP和BDP。
核心卫星节点在接收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BCP和BDP之后,还可以获取BCP中携带的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如果核心卫星节点与目标卫星节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核心卫星节点与目标卫星节点之间存在影响传输的物理阻碍,则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以及记载有各卫星节点的位置和各卫星节点之间的通信状态的网络拓扑图,确定向目标卫星节点发送BCP和BDP需要经过的其他卫星节点(可以称为中间卫星节点),然后,核心卫星节点可以将BCP和BDP发送至确定出的中间卫星节点,使得中间卫星节点向目标卫星节点发送BCP和BDP,中间卫星节点转发BCP和BDP的处理过程,与核心卫星节点转发BCP和BDP的处理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目标卫星节点在接收到BCP和BDP之后,可以对BDP进行解封装处理,得到第一数目个目标数据包,目标卫星节点可以获取BCP中携带的用于接收目标数据包的电子设备(例如,基站,用户终端等)的标识,进而,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用于接收目标数据包的电子设备。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边缘卫星节点(LEO)和核心卫星节点(GEO)。
边缘卫星节点包括:封装模块和带宽可变光收发机。
封装模块,用于确定边缘卫星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并基于各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对各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BCP和BDP。
带宽可变光收发机,用于向核心卫星节点发送封装得到的BCP和BDP。
核心卫星节点包括: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和带宽可变光交换单元,SDN控制器包括:BCP处理模块和光路径确定模块。
BCP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接收到的BCP中携带的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以及传输BDP所需的最小带宽。
光路径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卫星节点的标识,以及传输BDP所需的最小带宽,确定传输BCP和BDP的光路径的中心频率与带宽。
带宽可变光交换单元,用于通过与用于接收BDP的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向目标卫星节点转发接收到的BCP和BDP。
与图2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核心卫星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01,用于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702,用于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封装模块703,用于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发送模块704,用于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701,具体用于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作为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预设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基于上述处理,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与图3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核心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多个边缘卫星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转发模块802,用于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包括多个光交换单元,一个光交换单元包括多个带宽可调的输出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输入端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以及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对应的光交换单元,作为目标光交换单元,其中,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所述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的和值不小于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卫星节点的标识所属的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控制包与突发数据包的卫星节点,作为目标卫星节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出端口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作为目标输出端口;
所述转发模块8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输出端口,向所述目标卫星节点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基于上述处理,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和通信总线904,其中,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通过通信总线9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9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和通信总线1004,其中,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通过通信总线10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0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基于上述处理,边缘卫星节点可以基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在边缘卫星节点进行数据包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封装优先级也是动态变化的,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导致的边缘卫星节点每次均删除同一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业务中断。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的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核心卫星节点和多个边缘卫星节点,其中:
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用于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所述核心卫星节点,用于转发接收到的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2.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包括:
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作为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预设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4.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核心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多个边缘卫星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包括多个光交换单元,一个光交换单元包括多个带宽可调的输出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输入端口;
在所述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以及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对应的光交换单元,作为目标光交换单元,其中,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所述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的和值不小于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
确定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卫星节点的标识所属的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控制包与突发数据包的卫星节点,作为目标卫星节点;
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出端口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作为目标输出端口;
所述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输出端口,向所述目标卫星节点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6.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核心卫星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其中,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第一数目个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高于所述各数据包中除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封装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对应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发送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每一数据包,确定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作为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预设权重,计算该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该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的加权和,得到该数据包的封装优先级。
8.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核心卫星节点,所述核心卫星节点所属的系统还包括多个边缘卫星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边缘卫星节点中的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发送的突发控制包和突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对第一数目个数据包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的,所述第一数目个数据包为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按照当前已缓存的,且未封装的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从所述各数据包中确定出的,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优先级为基于所述各数据包各自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各数据包各自的封装等待次数确定出的,一个数据包的封装等待次数表示从所述第一边缘卫星节点缓存该数据包至当前时刻,已进行数据包封装的次数;
转发模块,用于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卫星节点包括多个光交换单元,一个光交换单元包括多个带宽可调的输出端口和多个带宽相同的输入端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以及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对应的光交换单元,作为目标光交换单元,其中,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所述各输入端口的带宽的和值不小于传输所述突发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控制包中携带的卫星节点的标识所属的卫星节点,为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控制包与突发数据包的卫星节点,作为目标卫星节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输出端口与卫星节点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目标光交换单元包含的各输出端口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卫星节点对应的输出端口,作为目标输出端口;
所述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输出端口,向所述目标卫星节点转发所述突发控制包和所述突发数据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2-3,或者,权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1376359.8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277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6359.8A CN111277316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6359.8A CN111277316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316A true CN111277316A (zh) 2020-06-12
CN111277316B CN111277316B (zh) 2021-05-25

Family

ID=7100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6359.8A Active CN111277316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73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971A (zh) * 2022-01-19 2022-02-2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595A (zh) * 2022-03-11 2022-08-16 北京邮电大学 突发包装配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713A (zh) * 2004-07-27 2006-02-01 邓里文 一种数字视频传送方法
CN1852617A (zh) * 2006-04-11 2006-10-25 蔡然 一种利用无线光通信加速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约的网络技术
CN101193054A (zh) * 2006-11-28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节点设备和协调设备
CN101527678A (zh) * 2009-04-15 2009-09-09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模糊流感知的多业务综合区分控制方法
CN101577906A (zh) * 2009-06-12 2009-11-11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机卡安全认证的智能卡及终端
CN101754054A (zh) * 2008-12-01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033185A1 (en) * 2005-09-15 2011-02-10 Mazed Mohammad A Time and wavelength-shifted dynamic bidirectional system
CN103338077A (zh) * 2013-07-25 2013-10-02 北京大学 基于ofdm的可变带宽光网络的功率均衡方法及系统
US20160366064A1 (en) * 2013-07-23 2016-12-15 Zte Corporation Dynamic bandwidth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7784025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9040865A (zh) * 2018-07-20 2018-12-1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卫星光突发交换冲突消解调度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9101334A (zh) * 2018-06-29 2018-12-28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Zuul网关的微服务并发控制方法
CN109245867A (zh) * 2018-08-14 2019-01-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19018423A1 (en) * 2017-07-17 2019-01-24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NEW TYPE VI CRISPR ORTHOLOGIS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CN109889929A (zh) * 2018-12-20 2019-06-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卫星光突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713A (zh) * 2004-07-27 2006-02-01 邓里文 一种数字视频传送方法
US20110033185A1 (en) * 2005-09-15 2011-02-10 Mazed Mohammad A Time and wavelength-shifted dynamic bidirectional system
CN1852617A (zh) * 2006-04-11 2006-10-25 蔡然 一种利用无线光通信加速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约的网络技术
CN101193054A (zh) * 2006-11-28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节点设备和协调设备
CN101754054A (zh) * 2008-12-01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27678A (zh) * 2009-04-15 2009-09-09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模糊流感知的多业务综合区分控制方法
CN101577906A (zh) * 2009-06-12 2009-11-11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机卡安全认证的智能卡及终端
US20160366064A1 (en) * 2013-07-23 2016-12-15 Zte Corporation Dynamic bandwidth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3338077A (zh) * 2013-07-25 2013-10-02 北京大学 基于ofdm的可变带宽光网络的功率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7784025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WO2019018423A1 (en) * 2017-07-17 2019-01-24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NEW TYPE VI CRISPR ORTHOLOGIS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CN109101334A (zh) * 2018-06-29 2018-12-28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Zuul网关的微服务并发控制方法
CN109040865A (zh) * 2018-07-20 2018-12-1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卫星光突发交换冲突消解调度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9245867A (zh) * 2018-08-14 2019-01-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889929A (zh) * 2018-12-20 2019-06-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卫星光突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IRAN ZHANG等: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speed BCP processor for OBS core node based on FPGA", 《THE 19TH ANNUAL WIRELES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WOCC 2010)》 *
张林小雨: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的带宽分配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971A (zh) * 2022-01-19 2022-02-2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595A (zh) * 2022-03-11 2022-08-16 北京邮电大学 突发包装配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915595B (zh) * 2022-03-11 2023-08-01 北京邮电大学 突发包装配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316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4681B (zh) 多链路的数据流传输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4886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streaming
CN108199925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US7908390B2 (en) Packet forwarding apparatus using token bucket algorithm and leaky bucket algorithm
CN111277316B (zh)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06745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2997B (zh) 一种节点设备的选择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9936514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04528740A (ja) 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ダイナミックな帯域幅割り当て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190138861A (ko) 클라이언트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8260022A (zh) 一种基于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宽带混合网络及其运行方法
CN112039796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788060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93895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EP2949129A1 (en) Transmission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polling time
CN114125983A (zh) 移动网络用户面的路由方法、会话管理实体、系统和介质
EP068017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the state of terminals
US11425475B2 (en) Ranging method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optical network, OLT, ONU, and optical network system
CN110324190B (zh) 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6318554A (zh) 网络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95804B (zh) 一种光交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24917B (zh) 互联网业务带宽保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8068B (zh) 一种视频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93715B (zh) 无源光网络的业务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258059B2 (en) Non-semaphore linked list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