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5528A -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5528A
CN111275528A CN202010066863.4A CN202010066863A CN111275528A CN 111275528 A CN111275528 A CN 111275528A CN 202010066863 A CN202010066863 A CN 202010066863A CN 111275528 A CN111275528 A CN 111275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platform
information
public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68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5528B (zh
Inventor
祖克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keqihuo Shenzhe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keqihuo Shenzhe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keqihuo Shenzhe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keqihuo Shenzhe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68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5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5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5528A/zh
Priority to EP21152326.1A priority patent/EP3852045A1/en
Priority to US17/151,725 priority patent/US2021022488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5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5528B/zh
Priority to US18/531,761 priority patent/US2024011950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1Item recommend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41Shopping interfaces
    • G06Q30/0643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items or shopp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5Filtering based on additional data, e.g. user or group pro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6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social 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14Referral reward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1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involving input on products or services in exchange for incentives or rew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6Incentive systems for frequent usage, e.g. frequent flyer miles programs or point systems
    • G06Q30/0233Method of redeeming a frequent usage rew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2Rating or review of business operator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05Supply or demand aggre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所述平台用商品综合信息对商品进行展示和呈现;所述商品综合信息包括:商品属性、商品购买源、商品文案、商品标签及其组合;所述商品综合信息源自大众包括大众主动发布、提交、分享的商品综合信息或/和平台亦主动抓取的商品综合信息;所述平台所用的商品综合信息经大众用户标注,大众双向审核等机制产生;所述商品综合信息的展示方式包括基于区域、基于用户订阅、基于用户数据,及其任意组合;对大众用户,平台允许其获取平台奖励,对平台所展示商品综合信息进行监督举报,对所展示的商品进行购买和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商品信息获取方式是由商家和/或商家之间进行的,现有电商平台,比如:亚马逊[1],eBay[2],天猫[3],京东[4]等,其所展示的商品信息要么由本平台提供要么来自生产商品的商家,其上的商品信息来源太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大众主动发布、提交、分享的商品综合信息或/和平台亦主动抓取的商品综合信息;所述商品综合信息包括:商品属性、商品购买源、商品文案、商品标签及其组合,用于对商品的展示和呈现;
所述平台还包括设立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对源自大众的商品综合信息进行审核和筛选,确保可靠真实有效的商品综合信息呈现在平台;
所述平台还包括大众标注机制是指由大众用户来对商品进行标注和/或分类的机制,是大众用户对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所进行的描述和/或概括;
所述平台还包括对某商品源自大众的用户标注和/或用户标签生成该商品在平台使用的平台标签;
所述平台还包括对商品综合信息分组,按照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组;
所述平台还包括对商品综合信息的展示,是指平台展示给潜在买家的商品信息,展示信息的来源是经双向审核机制所产生的商品综合信息;
所述平台允许允许大众用户对商品综合信息所展示的商品进行在线购买和推广;
所述平台还设有举报和奖励机制。
进一步,所述商品属性即是关于商品自身的信息和参数,所述商品购买源即是包含在哪里可以购买到该商品的信息,所述商品文案是包含对此商品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观点和推广介绍,所述商品标签是对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所进行的描述和/或概括。
进一步,所述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具体步骤如下:
a、接收商品信息,平台汇总收集来自大众创建和/或提交的商品信息;
b、商品信息分类,平台按照商品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区分;
c、创建审核任务,平台以任务列表的形式列出需要审核的商品信息,大众用户可以参与任务的形式,对任务列表中每项商品信息进行任务选择和审核;
d、双向审核,平台对源自大众的商品信息进行审核,平台审核由大众用户执行、由平台的运营团队执行、由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执行或者是三者组合;平台就审核任务给出审核规则或者平台允许审核者自定义审核规则,审核者根据审核规则给出审核结果和/或意见,在具体实施中审核结果可以简化为通过与否,平台汇总审核结果和/或意见,根据审核判定条件,确定来自大众的商品综合信息是否通过,从而对商品信息做筛选;另一方面,平台反馈审核结果和/或意见给商品信息发布者,发布者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或意见发起投诉;
e、平台仲裁,平台收到投诉后进行仲裁,根据仲裁结果平台可以对双方做出奖惩安排;
f、审核判定,平台监测所设审核条件是否满足。
进一步,所述平台包括商品信息的产生,即商品属性信息,购买源信息,商品文案信息,商品标签信息的任意组合通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的筛选产生。
进一步,所述某商品在平台使用的平台标签源自大众标注所产生的商品标签,即用户标签,用户标签包括:商品品类标签,商品特征标签,自定义标签,用户标签经过大众标注机制审核产生平台标签。
进一步,所述商品品类标签一般是分层次的逐级进行区分,所述商品特征标签是对商品本身的特征和/或特色的标注,所述用户自定义标签是除商品品类和商品特征标签外,大众用户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爱好等对商品所做的标注。
进一步,所述平台标签的产生步骤如下:
1.判断接收到的用户标签所关联商品的平台标签是否被初次创建,若是则判断收到的用户标签是否包含品类标签,若不包含则平台提示用户需要提供商品品类标签,返回重新接收用户标签信息;
2.用户标签通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筛选后生效,成为平台标签;生效后的用户自定义品类标签即作为此商品在平台的品类标签模板,用户对此商品添加新商品信息比如新的购买源等操作时,平台用此已生效品类模板,对商品品类进行自动标注;
3.平台介入,平台可以预设介入阈值对用户标签的有效性判定进行介入,平台通过综合法、聚合法或者两者方法的组合进行介入。
进一步,所述平台对用不同语言描述的商品不做相互关联,但平台对商品所属的品类类别进行跨语言关联。
进一步,所述商品属性信息不固化某个具体商品应该包含的必要属性信息,大众用户自定义商品属性信息,所述购买源信息可以是多个,大众用户可以自定义商品购买源地址的表现形式,所述商品文案信息源自大众用户,大众用户主动向平台提交或平台主动抓取信息源获取商品文案信息。
进一步,所述商品属性信息的产生步骤如下:
1)大众自定义商品属性信息,平台不预设商品属性信息应该包含哪些子项;
2)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平台对源自大众自定义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行审核,审核者是由大众用户、平台的运营团队、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或者三者组合组成;审核判决规则可以由平台设计者提供,也可以由审核者自定义;商品信息提交者,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或意见进行评审和/或投诉;
3)平台仲裁,一旦触发投诉则平台介入进行仲裁;
4)修改再提交,若商品属性信息模块未通过审核,则商品信息提交者可以根据审核结果和/或意见进行修改;
5)有效性判定,商品属性信息有效性的判断依据平台审核所得出的审核结果和/或审核意见;
6)商品属性模板化,若某商品属性信息通过大众双向审核,则此用户自定义的商品属性信息即为此商品属性信息的模板。
进一步,所述购买源信息平台约定并监测大众用户至少提供GPS,市政地址,邮政地址,IP地址其中的一项。
进一步,所述平台设置审核资质选拔审核者,若要获取对某商品综合信息审核的资质,可以是创建过类似商品信息的用户,与商品购买源同城的本地用户,创作过此商品和/或此类商品文案的用户,为此商品和/或此类商品添加过购买源的用户。
进一步,所述平台还包括商品文案的审核规则,即基于平台给出的打分项和/或审核意见。
进一步,平台所用商品文案的选取可以采取周期性计分的方式,根据每计分周期内,商品文案的有效得分,对展示用商品文案进行选拔和更新。
进一步,所述商品信息的展示方式包括基于区域、基于用户订阅、基于用户数据或及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基于区域对商品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展示,对指定区域内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行联合展示,即对于指定展示区域内商品的所有属性信息,平台合并重复出现的属性信息,展示所有出现过的商品属性,商品文案的展示,展示商品文案的选取只跟此商品挂钩,不需要一定是来自指定展示区域内的文案。
进一步,平台潜在用户可以对平台以商品综合信息所展示的商品进行购买、推广;包括:下单、订购、委托购买、推荐、分享、转发。
进一步,平台可以对用户进行奖励,奖励项目包括:提交商品信息、执行平台任务、所提供商品信息产生成交量,作为商品信息提供者带来订阅量等;奖励的形式包括积分、奖金、平台权限、平台交易提成。
进一步,所述大众双向审核机制,也可以简化为单向审核,平台不反馈审核意见给商品信息提交者,跳过平台仲裁流程,进入审核判定流程;或者由平台而不是由商品信息提交者对审核意见进行评审,平台若发现评审问题,则进入平台仲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传统商品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商品信息获取方式来自大众即个体用户,平台所用的商品信息由大众用户提供,经大众用户标注,大众双向审核等机制产生;具体就是个人或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用户的贡献来获取需要的服务或商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商品综合信息分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标签分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台标签生成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大众双向审核机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平台的商品综合信息100来自大众,大众可以主动在平台发布,提交或分享商品综合信息;平台亦可主动抓取大众在其他平台发布的商品综合信息100(比如:在线论坛,BBS,电商平台的用户留言等),即是说大众可以是本平台用户,可以是非本平台用户,也可以是二者混合;平台获取商品综合信息100后,对其进行筛选,核实,组织,管理,最后在平台呈现。与传统商品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商品信息获取方式来自大众即个体用户,平台所用的商品信息由大众用户提供,经大众用户标注,大众双向审核等机制产生;具体就是个人或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用户的贡献来获取需要的服务或商品;。
来自大众的商品综合信息100应该包含四类信息:商品属性102,商品购买源104,商品文案106,商品标签108,综合起来用于对商品的展示和呈现。
商品属性即是关于商品自身的信息和参数;一般包括:商品照片,商品视频,虚拟现实VR视频,商品名称,商品品牌,商品货号,商品规格(颜色,重量,大小等),商品价格,原料成分,产地,功能,触感,口味,等。其中,触感,口味等感官信息可以是描述性的文字也可以是数字化的文件,某商品属性信息可以集合的形式表示为:{名称:衬衫;品牌:HM;货号:1234;颜色:白,黑,蓝;大小:XL,X,M,S;价格:200SEK;原料:100%棉;产地:瑞典;数字化触感文件:XYZ;商品照片文件:ABC;商品视频文件:EFG;商品虚拟现实VR文件:HIJ}。其中,名称,品牌,货号,颜色,大小,价格,原料,产地,触感文件,照片,视频,虚拟现实VR等条目,这些都是商品属性信息的子项。
商品购买源即是包含在哪里可以购买到该商品的信息,购买源信息的表达形式可以是但不限于:GPS坐标,市政地址Civic Address,邮政地址Post Address,室内地址,网络地址IP Address,包含地址信息的载体诸如:图片,视频,QR码等。
商品文案是包含对此商品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观点和/或推广介绍,该文案可以是对商品功能,性能的评测,可以是对商品卖点的阐述,可以是品牌故事,可以是使用体验,可以是推广,可以是广告等;商品文案的表现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符号,虚拟现实,触感信息等。
商品标签是对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等所进行的描述和/或概括,商品标签包括但不限于:品类标签,商品特征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等。
作为一种示例,包含H个商品属性信息子项,I个商品购买源子项,J个商品文案子项,K个商品标签子项的商品综合信息组成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中,与现有电商做法不同的是,平台不提供统一的、静态的、平台侧定制好的商品标签。比如:固定的商品分类或商品品类。
所提出的大众标注机制是指由大众用户来对商品进行标注和/或分类的机制和方法;具体地,大众标注即是大众用户对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等所进行的描述和/或概括,把经由大众标注所产生的商品标签称为用户标签200,用户标签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品类标签202,商品特征标签204,自定义标签206。
商品品类标签202一般是分层次的逐级进行区分,比如:母婴类(一级分类)->奶粉(二级分类)->瑞典森宝1段(三级分类或商品名称)。
商品特征标签204是对商品本身的特征和/或特色的标注,比如:食物类特征标签可以是独立平行的从色/香/味/形四个特征进行标注,而不是类似品类标签那样的逐级分层结构。
自定义标签206是除品类和特征标签外,用户对商品的其他标注。比如,最优性价比/明星同款/居家必备,等等。
作为一种示例,包含L个商品品类标签子项,M个商品特征标签子项,N个用户自定义标签子项的用户标签组成如图2所示。
本发明中,平台基于来自用户侧对某商品的用户标注和/或用户标签来生成该商品在平台使用的标签,即商品的平台标签;
如图3所示,用户标签200,可以随商品信息一块提交至平台,也可由用户单独标注。当平台接收到用户标签的信息300,进行判断此商品的平台标签是否初次被创建302,如果是则判断是否包含品类标签302A,若是则用户标签需要包含此商品的品类标签202,否则若其用户标签未包含品类标签202,则平台提示用户需要提供品类标签202,返回重新接收用户标签信息。
如果不是初次创建,平台用已生效商品品类标签进行标注302B,接着平台判断是否还包含其他类别的标签304,若是平台进入大众双向审核机制306,对这些标签进行有效性判定308;平台对同一商品的自动品类标注,还可拓展到类似商品上,对于类似商品,平台推荐已生效的类似商品品类标签202,作为大众标注时的参考;比如,德国喜宝奶粉,在其商品信息首次被用户标注提交时,平台推荐其类似商品的品类标签给用户,比如推荐其类似商品瑞典森宝奶粉在平台已生效的品类标签:母婴类(一级分类)->奶粉(二级分类)->德国喜宝奶粉(三级分类或商品名称)。用户可以参考平台推荐的类似品类标签,方便其对所提交商品的品类进行标注。参考平台推荐的品类标签,用户标注完成后,仍然进入用户标签有效性判定流程,进行大众双向审核。
用户标签200经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审核通过后生效,作为此商品信息的一部分在平台存储,生效的用户标签是至少包含品类标签的标签组合;其中生效的商品品类标签202将作为此商品在平台的商品品类标签模板。之后各用户对此商品添加新购买源和/或新商品信息时,平台自动按照已生效的品类标签模板对此商品所属的品类进行标注。
平台在对用户标签进行审核时,可以由大众用户执行,可以由平台的运营团队执行,可以由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比如人工智能执行,也可以是三者组合。若由大众用户执行,平台对用户标签的判决条件可以简化为,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即:发送给C个用户进行审核,若其中D个给出通过的审核意见且D>(C/2),则审核通过。具体实施时,C可以是九,D可以是五。
若平台审核条件308不满足,则平台返回,继续接收来自用户的标签,直到有符合平台判决条件的用户标签产生,平台流程进入用户标签生效流程310。比如,直到有多数意见支持审核通过的用户标签产生。
商品的平台标签完全源自大众,由大众参与完成,具体即是通过大众标注,大众双向审核机制产生有效的平台标签,在产生有效平台标签的过程中,平台亦可选择性介入,平台介入方式可以由平台的运营团队执行,可以由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比如人工智能执行,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具体的,本发明给出两种介入方法,综合法介入313和聚合法介入314,具体采取哪种介入方式,以实际系统设计需要为准。
本发明中,平台可预设介入阈值312为P,即是说若平台收到N次某商品的用户标签均未审核通过,且未生效次数N大于预设阈值P则平台可以选择介入。
其中,综合法介入313是指平台参考N个未生效的用户标签信息,通过推测、推理、联想、修改、调整、补充等综合手段,确定此商品的有效标签信息;当综合法313被采用时,平台综合未生效的用户标签来确定商品有效标签315,如平台介入阈值P可以设置为三次,若三个未生效的用户标签信息依次为:可爱猫爪杯,萌萌猫爪杯,透明猫爪杯。则平台根据推理等综合法,可以确定此商品的平台标签为:猫爪杯。
其中,聚合法介入314是指平台对N个未生效的用户标签进行聚合,确定重复次数是否大于聚合值的过程316;判断这N个用户标签中,是否有重复出现的标签子项。若某标签子项重复出现的次数R大于平台预设聚合阈值Q,则此标签子项在平台生效。反之,若未生效的N个用户标签中,没有任何标签子项满足重复出现次数R大于平台预设聚合阈值Q的要求,则平台返回,继续进入新一轮接收用户标签的流程。
平台聚合法介入返回后,若仍没有符合平台判决条件的用户标签产生且未生效次数N>P,则平台再次进入聚合法介入流程,对迄今为止的2N个未生效用户标签进行聚合,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有用户标签子项生效为止。
当聚合法介入314被采用时,平台介入阈值P可以设置为十,聚合阈值Q可以设置为三;平台介入的综合法介入313和聚合法介入314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交叉使用。
本发明对商品信息的一种分组方法是,按照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组。同一商品,只有使用相同语言描述的商品信息,才关联到一起;即是说,同一种商品的用不同语言所描述的商品信息,视为分属于不同商品对于用不同语言所描述的商品名称,平台不做相互关联和映射,例如,同一款耐克鞋,中文名称耐克400,英文名称Nike 400,在平台不做关联,视为不同的商品。相应地,平台对其用不同语言所描述的商品信息,做单独管理。
虽然平台对用不同语言描述的商品不做相互关联,但平台对商品所属的品类类别进行跨语言关联。当用户以某种语言输入某商品品类时,平台呈现以此语言描述的该品类下的所有商品和品牌。同时,因为平台关联了以其他语言描述的该品类名称,用户可以查看以其他语言描述的此品类下所有商品和品牌。例如:平台对"奶粉"这个品类进行跨语言关联。则,中文奶粉-英文Milk Power-德文Milchpulver等,在平台被关联了起来。当用户以中文输入品类名称"奶粉"时,平台呈现以中文描述的奶粉品牌和商品。同时,用户可以选择查看其他语言的奶粉品牌和商品,例如英文和德文的。
平台亦可对同一商品的不同语言所描述的商品信息做相互关联和映射,视为同一种商品。相应的,平台将属于同一商品的所有用不同语言描述的商品综合信息,统一关联到该商品。
用户标签生效过程,适用于同种语言描述的标签信息,亦适用于不同语言描述的标签信息。平台可以把已生效的平台标签翻译为不同语言,关联到对应商品,对商品进行多语言描述,平台亦可把基于不同语言描述的商品信息,视为不同的商品,分别在各自语言体系内生成有效的平台标签。
传统的审核机制都是由审核者单向审核,被审核者被动接受审核结果。为了确保可靠真实有效的商品综合信息呈现在平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众双向审核机制。本发明中,商品综合信息由大众提交,平台审核,提交者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或意见进行审核,选择是否发起投诉。
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的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Step 1,接收商品信息400,平台汇总收集来自大众创建和/或提交的商品信息。
Step 2商品信息分类402,平台按照商品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区分;比如,从接收到的商品信息中区分出商品的属性信息,购买源信息,商品文案,商品标签等。
Step 3创建审核任务404,平台以任务列表的形式列出需要审核的商品信息,大众用户可以参与任务的形式,对任务列表中每项商品信息进行任务选择和审核;平台也可以根据评审资格,筛选出符合平台条件的用户参与审核;比如发布过类似商品的用户才有资格审核同品类下的商品信息。
Step 4双向审核,平台对来自大众的商品信息进行审核408,审核者可以是大众用户,可以是平台的运营团队,可以是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是三者组合;平台设计者可以就审核任务给出审核规则,平台也可以允许审核者自定义审核规则,审核者根据审核规则给出审核意见和或结果,审核结果可以是通过与否,平台汇总审核结果和或意见410,根据审核判定条件412,确定来自大众的商品综合信息是否通过平台审核,从而对商品信息做出筛选。
无论审核规则是平台预定义还是审核者自定义,审核者必须给出审核意见,审核意见应该说明其给出审核结果的具体原因,以自圆其说;比如审核不通过的具体原因可以是:缺失某项必要属性信息,包含违法违规信息,不做修改重复提交等;
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反馈审核结果和/或审核意409见给商品信息提交者,提交者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意见进行评审411,提交者也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或审核意见发起投诉413,比如提交者可以给出某审核者哪些审核意见和其所打分数,不能自圆其说,作为对投诉流程的补充,平台也允许提交者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再提交;若提交者如此做修改后的商品属性信息,平台再次转发审核者进行审核时,选择发给之前给出未通过意见的审核者,再次审核,直到该审核者同意通过为止,否则一直交由此审核者审核。
Step 5平台仲裁,平台收到投诉后进行仲裁,根据仲裁结果,平台可以对双方做出奖惩安排;若投诉方意见有效对投诉方进行奖励,对被投诉方进行惩罚;反之则对投诉者进行惩罚,对被投诉方进行奖励,具体奖惩措施由平台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决定。
给出仲裁意见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是平台自营团队,,可以是大众用户(平台用户和/或非平台用户),可以是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比如人工智能),或者这三者的组合。
Step 6审核判定,平台监测所设审核条件是否满足,审核条件可以根据但不限于以下所列条件进行确定:审核打分(比如,来自某用户的商品信息的审核得分高于平均分),审核人数及其意见(比如,多于半数审核者给出通过)等,若审核条件满足则审核通过,此商品信息在平台生效并进入平台数据库,否则审核不通过被审核的商品信息不进入数据库做进一步保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所提大众双向审核机制,也可以简化为大众单向审核,平台不反馈审核意见给商品信息提交者,跳过平台仲裁流程,进入审核判定流程,或者由平台而不是由商品信息提交者对审核意见进行评审,平台若发现评审问题,则进入平台仲裁。
本发明中,来自大众的商品信息要被平台所用,需要经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的筛选产生,平台所用的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属性202,商品购买源204,商品文案206,商品标签208等的任意组合;在某商品信息初次在平台被创建时,其必须包含必要的商品属性信息202及其至少一个购买源信息204。
商品类型千差万别,其属性信息也有所差异,例如对于衣服类商品,其颜色,大小和材质,是必要的商品属性信息;而对于茶叶类商品,其产地,品种和口感是必要的商品属性信息。
本发明不固化某个具体商品应该包含的必要属性信息。某商品属性信息应该包含哪些必要属性,来自大众自定义,即是说平台所用商品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和/或模板来自大众自定义,经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产生和确定。
作为一种实施样例,商品属性信息的模板产生步骤如下:
Step 1大众自定义商品属性信息,平台不预设商品属性信息应该包含哪些子项,由大众自定义指定此商品应该包含的必要属性信息子项。
Step 2双向审核机制,平台对来自大众自定义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行审核,审核者可以是大众用户,可以是平台运营团队,可以是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也可以是三者组合;审核标准由平台设计者拟定也可以由审核者自行决定;具体地,商品属性信息的平台审核标准可以是:a是否包含虚假信息?b必要属性信息是否齐全?c信息表达是否准确清晰?平台审核标准也可以简单的只包含一项:是否通过审核?无论审核标准如何确定,审核用户必须给出审核意见,指出审核不通过的具体原因以自圆其说,这些不通过的具体原因可以是缺失某项必要属性信息,包含违法违规信息,不做修改重复提交等。
平台获取审核意见后反馈给商品信息提交者,商品信息提交者可以对审核意见进行评审和/或投诉;比如可以投诉某审核者无理由拒绝或者拒绝理由不充分。
Step 3平台仲裁,一旦触发投诉则平台介入进行仲裁,若投诉有效对投诉方进行奖励,对被投诉方进行惩罚;反之若投诉无效则对投诉方进行惩罚,对被投诉方进行奖励。
Step 4修改再提交,若商品属性信息模块未通过审核,则商品信息提交者可以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商品属性信息平台再次转发审核时,选择发给之前给出未通过意见的审核者再次审核,直到该审核者同意通过为止,否则一直交由此审核者审核。
Step 5有效性判定,商品属性信息有效性的判断依据审核者给出的审核结果和/或审核意见;具体地,商品属性信息有效性判定的条件可以是基于给出通过的人数和/或通过率,也可以是在某限定时间段内通过的人数和/或通过率,比如24小时内收到五位审核者给出通过,或24小时内通过率超过80%且不少于十位审核者给出通过;平台可以对审核资质不做要求,除创商品信息提交者外的所有其他大众用户都可参与审核任务,平台也可限定每种商品的审核资质。
审核资质的获取可以是提交过类似商品信息的用户,跟商品购买源同城的本地用户,创作过此商品文案的用户,为此商品添加过购买源的用户等。
Step 6商品属性模板化,若某商品属性信息通过大众双向审核,则此用户自定义的商品属性信息即为此商品属性信息的模板,之后其他用户为该商品添加新购买源时,按照此模板要求为该商品添加必要的属性信息;只有当模板所要求的必要商品属性信息都添加完成,用户才能被平台认为完成当前操作,否则平台根据模板自动告知缺失的必要商品属性信息项。
类似地,在具体实施时,商品属性信息模板的产生可简化为大众单向审核,平台不反馈审核意见给提交者,跳过平台仲裁流程,进入审核判定流程,或者由平台而不是由提交者对审核意见进行评审,平台若发现评审问题,则进入平台仲裁流程。
对于某商品其可购买源可以是多个,比如:同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同个国家的不同城市,甚至是遍布全球各地;与商品属性信息的产生类似,用户可以自定义商品购买源地址的表现形式,但平台约定用户应该至少提供GPS,市政地址,邮政地址,IP地址等其中的一项。
购买源信息的有效性判定与商品属性信息类似,通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筛选产生,审核通过才能被平台保存,为平台所用,审核标准可以是平台预定义也可以是审核者自定义,具体的购买源审核标准可以是购买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等;购买源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也可以由平台判断,若某购买源有至少一例成交记录,则此购买地址有效,若某购买源连续长时间无交易,则平台标注为无效地址;另外若购买地址通过有效性认证后,若连续长时间无交易,则平台重新标记此购买场地信息为无效信息,具体用来评测有效性的连续时长,由平台在实际运营中确定,比如连续三个月,相应的无效购买地址信息应该从平台移除。
商品文案源自大众,大众可以成为平台用户主动向平台提交商品文案;平台亦可从其他信息源获取商品文案;源自大众的商品文案经过平台的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筛选产生,用户在平台提交商品文案时不需要必须提供商品属性和/或商品购买源信息;商品文案模板可由用户自定义也可由平台决定;文案模板必须允许用户可以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符号、虚拟现实和触感信息等进行录入和编辑;平台可以先自动检测文案是否有违法和/或不符合平台规定的内容,若有则做无效性判定,禁止在平台出现,通过平台自动检测后的商品文案进入大众双向审核阶段。
平台可以限定商品文案的审核资质,比如若要获取某商品文案的审核资质,必须是为此商品所属品类提交过商品文案的用户,即同一商品的其他文案提交者以及为同一品类商品提交过文案的用户;平台亦可开放审核资质,所有其他大众用户皆可参与商品文案的审核任务。
具体地,商品文案的审核项目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平台给出的打分项以及审核者意见。
平台打分项可以是:文案感染力0-100分,文案创新性0-100分、文案真实准确性0-100分等。
审核者除了要根据平台打分项进行打分还要给出审核意见,审核意见至少要列出打分的依据来自圆其说,审核意见也可以是对文案的建议等。
平台设置周期性统计文案得分情况的时间定义为计分周期;比如每七天统计更新一次文案得分情况,平台统计的得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文案总得分、参与文案审核者的数目、文案平均得分、得分方差、得分中位数等。
文案提交者可以随时对文案进行修正,比如纠正错别字,作为一种实施样例,文案修正可以限制字数,比如每期限定修改字数50个字以内,本期没用完的字数额度不累计到下一计分周期。
文案提交者收到审核意见后在下一计分周期可以选择对文案进行更新,对文案内容更新后文案提交者可以选择是否对文案历史得分清零;若选择历史得分清零,则所有符合审核资质的审核者都可以参与审核打分;若选择不清零已经打过分的审核者不能二次打分,只有未打过分的审核者才能打分,历史得分与本期所获分数汇总,最后算出到目前为止的平均分。
商品文案提交者在收到审核意见后可以对审核进行投诉,比如可以投诉审核意见不合理不能自圆其说;一旦触发投诉则平台介入进行仲裁,若投诉有效,对投诉方进行奖励,对被投诉方进行惩罚;反之则对投诉方进行惩罚,对被投诉方进行奖励。
仲裁委员的组成可以是平台员工,,可以是大众用户,可以是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是三者组合。
类似地,在具体实施时,对商品文案的筛选亦可简化为大众单向审核,平台不反馈审核意见给提交者,跳过平台仲裁流程,进入审核判定流程,或者由平台而不是由提交者对审核结果和/或意见进行评审,平台若发现评审问题,则进入平台仲裁。
本发明中,商品信息的展示是指平台展示给潜在买家的商品信息,展示信息的来源是经平台双向审核机制所产生的商品综合信息,相应的用于展示的商品信息应该包含至少四部分内容:商品购买源、商品属性信息、商品文案、商品标签等。
本发明对商品信息的展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区域,基于用户订阅,基于用户数据,这三种方式的任意组合等。
若基于区域对商品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展示,展示区域可以是全球,国家/地区,城市等,具体的展示区域由实际系统设计和/或用户在平台浏览时指定;当展示区域确定后平台根据商品购买源信息,筛选出所有在展示区域内可以购买到的商品,展示其商品综合信息;若购买源包含有网络地址等虚拟地址时,则其适配的展示区域为虚拟地址所属国家或地区内的所有城市;即是说若用户指定区域为某城市,则在此国家或地区内具有网络购买地址等虚拟地址的商品都通过筛选进行展示。
例如,若指定展示区域为A城市且A城市属于B国;平台数据库有X,Y,Z三种商品,其购买源信息分别为BuyX{商店GPS地址:GPS X1,GPS X2,GPS X3},BuyY{市政地址:Civic Y1,Civic Y2,Civic Y3},
BuyZ{IP地址:IP Z1,IP Z2,IP Z3;}。其中,GPS X1属于A城市范围,GPS X2不属于A城市范围但属于B国,GPS X3,Civic Y1,Civic Y2和Civic Y3都不属于B国范围,IP地址只有IP Z1属于B国。则,在指定展示区域为A城市的情况下,平台只展示商品X和Z的综合信息,并且其购买源信息分别展示为:BuyX{商店GPS地址:GPS X1},BuyZ{IP地址:IP Z1}。在具体实施时,平台可以默认展示区域为国家/地区,用户在平台浏览商品信息时,平台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展示该国家/地区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用户也可以自定义指定展示区域,比如其他国家/地区,或者某个城市。
平台对指定区域内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行联合展示,即对于指定展示区域内商品的所有属性信息,平台合并重复出现的属性信息,展示所有出现过的商品属性,所述联合商品属性信息代表在某指定区域内某商品的所有可购买到的属性信息;例如,在某城市A某商品XYZ有两个可购买地址,购买地Adr1和购买地Adr2。在购买地Adr1可购买到的商品属性信息集合SetAdr1{颜色:R,G;规格:X,M,S};在购买地Adr2可购买到的商品属性信息集合SetAdr2{颜色:R,B;规格:XL,X};联合后的商品属性信息集合SetA{颜色:R,G,B;规格:XL,X,M,S}。则联合信息集合SetA用于展示商品XYZ在城市A的属性信息。
若基于用户订阅对商品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展示,平台允许用户以订阅的形式告知平台其所感兴趣的商品信息。用户可以订阅的选项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品类,商品标签,平台推送,创作商品文案的平台用户,提供商品信息的平台用户,等。平台根据用户所选订阅项目,向其展示和/或推送商品信息。
若基于用户数据对商品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展示,平台对用户数据进行抓取,分析和挖掘来得到用户画像。这些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个人信息,用户在平台操作行为,操作轨迹,平台使用习惯,使用偏好,平台交易数据,在平台消费特征,消费习惯等。用户亦可主动向平台提交其用户数据信息。平台根据基于用户数据所得到的用户画像,对其展示和/或推送商品信息。
商品文案是包含对此商品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观点和/或推广介绍,因此展示文案的选取只跟此商品挂钩,不需要一定是来自指定展示区域内的文案;对于同一个商品其文案可以是来自指定区域内,可以是来自其他区域,也可以是来自所有区域;
具体地,在对本发明的实际实施中,经过双向审核机制后,某商品的所有当前文案都得到了审核打分,在一个计分周期结束后,平台可以选取有效平均得分最高的五篇文案随商品展示。
有效平均得分指的是某篇文案至少收到三个审核用户的打分,平台对该文案收到的打分进行平均后得到的平均分,若打分人数低于三个则为无效平均得分,每次选取文案平台只看其有效平均得分,不管是否每篇文案收到一样人数的打分。
对于被选中的商品文案平台给其提交者和/或创作者发提醒,告知其在限定时间内更新,比如二十四小时内;限定期限过后无论更新与否都随商品展示。
作为一种对被选中文案的奖励,平台可以在下一个新计分周期,计算此文案在本周期内平均分B,以及累计历史平均分C,平台自动选取B C两者得分高者,作为被选中文案的新一期得分,参与新一期的文案排序和选拔。
大众用户可以对平台以商品综合信息所展示的商品进行购买,推广等后续操作。这些购买推广等后续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单,订购,委托购买,推荐,分享,转发等。
在平台所用的商品信息,源自大众,经大众双向审核机制产生,对于平台所用的商品信息,大众用户可以对其进行监督举报;举报的标准可以是平台预定义也可以是大众用户自己的判断,比如:商品信息是否有虚假,欺骗,夸大,违规等成分。
用户选择举报后平台进入仲裁流程,由仲裁委员会判断举报是否有效。仲裁委员会组成可以是平台自有团队,可以是大众用户,可以是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是三者组合。
平台可以对用户进行奖励,奖励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提交商品信息(商品属性信息,购买源信息,商品文案,商品标签等)、执行审核任务、监督举报、执行仲裁任务、执行其他平台任务,所提供商品信息产生成交量,作为商品信息提供者带来订阅量等;奖励的形式可以是但不限于积分、奖金、平台权限、提成等。
参考文献
[1]www.amazon.com
[2]https://www.ebay.com
[3]https://www.tmall.com/
[4]https://www.jd.co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大众主动发布、提交、分享的商品综合信息或/和平台亦主动抓取的商品综合信息;所述商品综合信息包括:商品属性、商品购买源、商品文案、商品标签及其组合,用于对商品的展示和呈现;
所述平台还包括设立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对源自大众的商品综合信息进行审核和筛选,以确保可靠真实有效的商品综合信息呈现在平台;
所述平台还包括大众标注机制是指由大众用户来对商品进行标注和/或分类的机制,是大众用户对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所进行的描述和/或概括;
所述平台还包括对某商品源自大众的用户标注和/或用户标签生成该商品在平台使用的平台标签;
所述平台还包括对商品综合信息分组,按照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组;
所述平台还包括对商品综合信息的展示,是指平台展示给潜在买家的商品信息,展示信息的来源是经大众双向审核机制所产生的商品综合信息;
所述平台允许大众用户对商品综合信息所展示的商品进行在线购买和推广;
所述平台还设有举报和奖励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属性即是关于商品自身的信息和参数,所述商品购买源即是包含在哪里可以购买到该商品的信息,所述商品文案是包含对此商品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观点和推广介绍,所述商品标签是对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所进行的描述和/或概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具体步骤如下:
a、接收商品信息,平台汇总收集来自大众创建和/或提交的商品信息;
b、商品信息分类,平台按照商品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区分;
c、创建审核任务,平台以任务列表的形式列出需要审核的商品信息,大众用户可以参与任务的形式,对任务列表中每项商品信息进行任务选择和审核;
d、双向审核,平台对源自大众的商品信息进行审核,平台审核由大众用户执行、由平台的运营团队执行、由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执行或者是三者组合;平台就审核任务给出审核规则或者平台允许审核者自定义审核规则,审核者根据审核规则给出审核结果和/或意见,在具体实施中审核结果可以简化为通过与否,平台汇总审核结果和/或意见,根据审核判定条件,确定来自大众的商品综合信息是否通过,从而对商品信息做筛选;另一方面,平台反馈审核结果和/或意见给商品信息发布者,发布者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或意见发起投诉;
e、平台仲裁,平台收到投诉后进行仲裁,根据仲裁结果平台可以对双方做出奖惩安排;
f、审核判定,平台监测所设审核条件是否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商品信息的产生,即商品属性信息,购买源信息,商品文案信息,商品标签信息的任意组合通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的筛选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某商品在平台使用的平台标签源自大众标注所产生的商品标签,即用户标签,用户标签包括:商品品类标签,商品特征标签,自定义标签,用户标签经过大众标注机制审核产生平台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品类标签一般是分层次的逐级进行区分,所述商品特征标签是对商品本身的特征和/或特色的标注,所述用户自定义标签是除商品品类和商品特征标签外,大众用户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爱好等对商品所做的标注。
7.根据权利要求1,4,5和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标签的产生步骤如下:
1.判断接收到的用户标签所关联商品的平台标签是否被初次创建,若是则判断收到的用户标签是否包含品类标签,若不包含则平台提示用户需要提供商品品类标签,返回重新接收用户标签信息;
2.用户标签通过大众双向审核机制筛选后生效,成为平台标签;生效后的用户自定义品类标签即作为此商品在平台的品类标签模板,用户对此商品添加新商品信息比如新的购买源等操作时,平台用此已生效品类模板,对商品品类进行自动标注;
3.平台介入,平台可以预设介入阈值对用户标签的有效性判定进行介入,平台通过综合法、聚合法或者两者方法的组合进行介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对用不同语言描述的商品不做相互关联,但平台对商品所属的品类类别进行跨语言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属性信息不固化某个具体商品应该包含的必要属性信息,大众用户自定义商品属性信息,所述购买源信息可以是多个,大众用户可以自定义商品购买源地址的表现形式,所述商品文案信息源自大众用户,大众用户主动向平台提交或平台主动抓取信息源获取商品文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4和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属性信息的产生步骤如下:
1)大众自定义商品属性信息,平台不预设商品属性信息应该包含哪些子项;
2)大众双向审核机制,平台对源自大众自定义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行审核,审核者是由大众用户、平台的运营团队、非人工的算法和/或机制或者三者组合组成;审核判决规则可以由平台设计者提供,也可以由审核者自定义;商品信息提交者,可以对审核结果和/或意见进行评审和/或投诉;
3)平台仲裁,一旦触发投诉则平台介入进行仲裁;
4)修改再提交,若商品属性信息模块未通过审核,则商品信息提交者可以根据审核结果和/或意见进行修改;
5)有效性判定,商品属性信息有效性的判断依据平台审核所得出的审核结果和/或审核意见;
6)商品属性模板化,若某商品属性信息通过大众双向审核,则此用户自定义的商品属性信息即为此商品属性信息的模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4和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购买源信息平台约定并监测大众用户至少提供GPS,市政地址,邮政地址,IP地址其中的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1和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设置审核资质选拔审核者,若要获取对某商品综合信息审核的资质,可以是创建过类似商品信息的用户,与商品购买源同城的本地用户,创作过此商品和/或此类商品文案的用户,为此商品和/或此类商品添加过购买源的用户。
13.根据权利要求1,4,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商品文案的审核规则,即基于平台给出的打分项和/或审核意见。
14.根据权利要求1,4,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所用商品文案的选取可以采取周期性计分的方式,根据每计分周期内,商品文案的有效得分,对展示用商品文案进行选拔和更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信息的展示方式包括基于区域、基于用户订阅、基于用户数据或及其任意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和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基于区域对商品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展示,对指定区域内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行联合展示,即对于指定展示区域内商品的所有属性信息,平台合并重复出现的属性信息,展示所有出现过的商品属性,商品文案的展示,展示商品文案的选取只跟此商品挂钩,不需要一定是来自指定展示区域内的文案。
17.根据权利要求1,15,和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大众用户可以对平台以商品综合信息所展示的商品进行购买、推广;包括:下单、订购、委托购买、推荐、分享、转发。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可以对用户进行奖励,奖励项目包括:提交商品信息、执行平台任务、所提供商品信息产生成交量,作为商品信息提供者带来订阅量等;奖励的形式包括积分、奖金、平台权限、平台交易提成。
19.所述大众双向审核机制,也可以简化为单向审核,平台不反馈审核意见给商品信息提交者,跳过平台仲裁流程,进入审核判定流程;或者由平台而不是由商品信息提交者对审核意见进行评审,平台若发现评审问题,则进入平台仲裁。
CN202010066863.4A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Active CN111275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6863.4A CN111275528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EP21152326.1A EP3852045A1 (en) 2020-01-20 2021-01-19 A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the shopping information from crowd sourcing
US17/151,725 US20210224887A1 (en) 2020-01-20 2021-01-19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the shopping information from crowd sourcing
US18/531,761 US20240119501A1 (en) 2020-01-20 2023-12-07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the shopping information from crowd sourc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6863.4A CN111275528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5528A true CN111275528A (zh) 2020-06-12
CN111275528B CN111275528B (zh) 2023-04-25

Family

ID=7099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6863.4A Active CN111275528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24887A1 (zh)
EP (1) EP3852045A1 (zh)
CN (1) CN1112755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599A (zh) * 2021-08-10 2021-11-0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5131070A (zh) * 2022-07-12 2022-09-30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商品预定量虚标的识别及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27675A1 (en) * 2021-07-20 2023-01-26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Boosting sales productivity using personalized content generator for online sales
US20230021309A1 (en) * 2021-07-23 2023-01-26 Backoffice Associates, Llc Storing Versions of Data Assets in Knowledge Graph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460A (zh) * 2010-03-23 2012-12-05 微软公司 经评级内容的众包和上下文重新分类
CN105247552A (zh) * 2013-06-24 2016-01-13 英特尔公司 数字收据经济
CN107180380A (zh) * 2017-06-30 2017-09-19 沈思远 全球商品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09447759A (zh) * 2018-11-06 2019-03-08 湖北食艺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谱分享及食材在线选购平台
CN109542916A (zh) * 2018-10-15 2019-03-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平台商品入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712B1 (en) * 1996-10-25 2005-11-01 Ipf, Inc. Consumer product information request (CPIR) enabling servlets and web-based consumer product information catalogs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70337287A1 (en) * 2003-06-25 2017-11-23 Susan (Zann) Gill Intelligent integrating system for crowdsourcing and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 in human- and device- adaptive query-response networks
US20140019281A1 (en) * 2012-07-14 2014-01-16 Stylsavv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reating and using shopping portals
US20140172638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W.W. Graing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product reviews and/or ratings
US20150127430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Statimat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items and managing a collection of items
US10002375B1 (en) * 2014-06-10 2018-06-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Hashtag shopping and rating
US20160267377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Staples, Inc. Review Sentiment Analysis
US20170161798A1 (en) * 2015-12-08 2017-06-08 Strathspey Crown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data for a specified product/service
US11100544B1 (en) * 2015-12-28 2021-08-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based item reviews
US20200242671A1 (en) * 2019-01-30 2020-07-30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t attribution extraction and updat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460A (zh) * 2010-03-23 2012-12-05 微软公司 经评级内容的众包和上下文重新分类
CN105247552A (zh) * 2013-06-24 2016-01-13 英特尔公司 数字收据经济
CN107180380A (zh) * 2017-06-30 2017-09-19 沈思远 全球商品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09542916A (zh) * 2018-10-15 2019-03-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平台商品入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47759A (zh) * 2018-11-06 2019-03-08 湖北食艺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谱分享及食材在线选购平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599A (zh) * 2021-08-10 2021-11-0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596599B (zh) * 2021-08-10 2024-03-08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5131070A (zh) * 2022-07-12 2022-09-30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商品预定量虚标的识别及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131070B (zh) * 2022-07-12 2023-07-18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商品预定量虚标的识别及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5528B (zh) 2023-04-25
EP3852045A1 (en) 2021-07-21
US20210224887A1 (en)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5528A (zh) 一种基于大众参与的商品信息产生和管理平台
US11138648B2 (e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inventory recommendations
Peng et al. The effects of food safety issues released by we media on consumers’ awareness and purchasing behavior: A case study in China
US118366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nformed delivery items using a hybrid-digital mailbox
TWI549079B (zh) 用於導引內容至一社群網路引擎之使用者的系統及方法
US20030126027A1 (en) Integrated web ring site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Anjum et al. Digital Marketing Strategies: Effectiveness on Generation Z.
US20160343046A1 (en) Review text output system and review text output method
Gawas et al.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 customer purchase intent-a methodological and thematic review
Thwe et al. Quality Analysis of Shopee Seller Portal by Using Category Recommendation System Approach
US20240119501A1 (en)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the shopping information from crowd sourcing
Domingos Online Consumer Behaviour: How to Create and Maintain E-Loyalty
Moghrabi et al. Social media or social business networks?
Pick et al. Influencer marketing as a counterstrategy to the commoditization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Sugiantari et al. The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 of Cake Products Through Online Media: Application of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Kulkarni Regulation of reviews and product ratings: A tool for consumer trust
Hernandez-Curry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of Secondhand Clothes From New Zealand to Papua New Guinea
Lidell et al. Used Clothing Acquisition for Reuse: A case study on take-back schemes of used children’s clothing
AU2021105742A4 (en) Online review system and method
Simić et al.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Promotion of a New Fashion Brand Based on a Digital Marketing Strategy
US202400374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ediating changes in item listing data
CN108389094A (zh) 一种基于直销王电商运营的技术实现
Ayertey et al. Online service failure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Creative insights and strategies
Pastrana Value Propositions for Companies in Their Payment Ads in Networks: How to Generate Value and Return
Wilk Online brand advocacy (OBA):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its constituents, brandrelated drivers and pro-brand consequen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