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4104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4104A
CN111274104A CN201811367932.4A CN201811367932A CN111274104A CN 111274104 A CN111274104 A CN 111274104A CN 201811367932 A CN201811367932 A CN 201811367932A CN 111274104 A CN111274104 A CN 111274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parameters
index
monitoring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79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4104B (zh
Inventor
姜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79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4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4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4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38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monitoring of user 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G06F11/3476Data log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根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目标业务参数;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依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从该监控数据中查询得到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通过该方案,由于监控数据为格式统一的数据,因此在基于数据查询请求从监控数据中查询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时,可基于与监控数据的数据格式相应的数据查询请求,快速得到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线上产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需要对不同的业务参数进行监控,以基于监控获取到的各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数据,掌握该产品的业务性能或用户使用情况等。
现有技术中,如果产品运行中出现异常,则需要在监控不同业务参数得到的数据中查询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通过查询到的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可以时发现产品运行异常的原因,当该产品的业务参数由不同的服务器进行监控时,由于来自不同服务器上的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以及一些其它原因,会使得在基于不同的业务需求从监控得到的数据中进行数据查询时,数据查询效率慢。
可见,现有技术中,由于监控业务参数的数据来自不同的服务器,使得对监控得到的数据的处理效率慢。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根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监控数据为将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按照预配置的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为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获取监控数据,包括:
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日志数据,日志数据中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第一数据格式和日志数据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将第二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规则;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监控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包括:
从日志数据中提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转换。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目标业务参数包括间接业务参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由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确定;
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包括:
从监控数据中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待存储数据为监控数据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预配置的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一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二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其中,第二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于第一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监控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监控数据为将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按照预配置的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为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数据查询模块,用于从监控数据中得到与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监控数据获取模块在获取监控数据时,具体用于:
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日志数据,日志数据中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第一数据格式和日志数据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将第二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规则;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监控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监控数据获取模块在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时,具体用于:
从日志数据中提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转换。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数据查询模块在目标业务参数包括间接业务参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由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确定时,具体用于:
从监控数据中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待存储数据为监控数据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预配置的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一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二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其中,第二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于第一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依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基于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从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中查询得到数据查询请求中的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通过该方案,由于监控数据为格式统一的数据,因此在基于数据查询请求从监控数据中查询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时,可基于与监控数据的数据格式相应的数据查询请求,快速得到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该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目标业务参数表示的是想要查询的业务参数,不同的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可以表示对应的业务参数的状态。
步骤S120,根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监控数据为将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按照预配置的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为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可见,监控数据是通过对被监控业务参数进行监控得到的格式统一的数据,业务服务器用于对业务参数进行监控,即对被监控业务参数进行监控。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配置需要监控哪些业务参数,即被监控业务参数具体是哪些是可以配置的。此外,基于实际的应用场景以及不同的业务需求,一个业务服务器可以对应监控一个或多个业务参数,或者,一个业务参数也可由一个或多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监控。
在一示例中,例如,对于一应用程序,需要获取某一天时间段A的用户访问量UV,即Unique Visitor,访问某个应用程序的一个客户端为一个访客,则该示例中的被监控业务参数为访问量UV,由于访问量UV具体可以通过访问用户的用户ID得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业务服务器对用户ID进行监控,来获得时间段A访问该应用程序的用户ID的数量,并对获得时间段A对应的用户ID的数量进行去重等处理后,可以获得该时间段A对应用户ID的数量,即为用户的访问量UV。该示例中,被监控业务参数即为用户ID,被监控业务参数对应的指标数据即为去重后的时间段A内访问该应用程序的用户ID的数量。
其中,被监控业务参数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配置,具体的,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某个或某几个业务参数作为被监控业务参数,同样的,也可以某个业务场景对应的全部业务参数作为被监控业务参数;第一数据格式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配置,本公开中不限定第一数据格式的具体格式形式。
步骤S130,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依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基于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从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中查询得到数据查询请求中的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通过该方案,由于监控数据为格式统一的数据,因此在基于数据查询请求从监控数据中查询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时,可基于与监控数据的数据格式相应的数据查询请求,快速得到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获取监控数据,可以包括:
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日志数据,日志数据中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第一数据格式和日志数据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将第二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规则;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监控数据。
其中,网络设备、系统及服务程序等,在运作时都会产生一个叫log的事件记录,该log记录即日志文件,日志文件中日志数据通常都记载着日期、时间、使用者及动作等先关操作的描述。日志文件所记载的具体内容根据系统开启的服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公开实施例中,日志数据包括对业务参数进行监控得到的监控数据,不同的业务服务器获得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其中,数据转换规则表示两个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方式,数据转换规则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在数据格式转换过程中进行配置,不同的数据格式可以对应不同的数据转换规则,比如数据格式A对应的数据转换规则a用于将数据格式A转换为数据格式B;数据格式A对应的数据转换规则b用于将数据格式A转换为数据格式C。
在一示例中,第二数据格式为apache格式,第一数据格式为key value格式,apache格式对应的数据转换规则为c,则数据转换规则c用于将apache格式的日志数据转换为key value格式的数据。
在又一示例中,第二数据格式为json格式,第一数据格式为key value格式,json格式对应的数据转换规则为d,则数据转换规则d用于将json格式的日志数据转换为keyvalue格式的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其中,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到的日志数据可以作为监控数据的数据源,日志数据中包括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则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表示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监控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可以包括:
从日志数据中提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在数据查询过程中,由于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与第一数据格式可能不同,则可以先在日志数据中查找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然后对查找到的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也可以先将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再从转换后的日志数据中查找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查询请求中的目标业务参数可以是日志数据中被监控业务参数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预先配置的被监控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目标业务参数包括间接业务参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由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确定;此时,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可以包括:
从监控数据中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不同的被监控业务参数可以经过处理得到一个综合的业务参数,即间接业务参数,若目标业务参数中包括间接业务参数,则表示该目标业务参数需要通过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确定,因此,当目标业务参数包括间接业务参数时,则可基于间接业务参数,从监控数据中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并通过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在一示例中,比如间接业务参数m,该间接业务参数m可以由被监控业务参数a的指标数据和被监控业务参数b的指标数据求平均值确定,则在目标业务参数中包括该间接业务参数m时,可以在监控数据中得到被监控业务参数a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和被监控业务参数b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而基于被监控业务参数a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和被监控业务参数b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该间接业务参数m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直接监控参数和/或间接监控参数,间接监控参数的指标数据根据至少两个直接监控参数监的指标数据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直接监控参数是能够直接监控的业务参数,也就是说,直接监控参数对应的指标数据是能够直接监控得到的数据,而间接监控参数则需要基于至少两个直接监控参数监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到。
其中,如果间接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为由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所确定的,则间接业务参数中的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可以为两个直接监控参数、两个间接监控参数、以及一个直接监控参数和一个间接监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待存储数据为监控数据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其中,为了便于对查询到的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或对获取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后续的处理,比如数据展示、数据分析等,可以将监控数据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存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本公开中不限定数据的存储位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可以包括: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预配置的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一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二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其中,第二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于第一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其中,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配置数据存储方式,比如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在保证数据存储效率的前提下,在需要存储的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以有效的节省存储空间,则可以按照数据的数据量配置不同的存储方式,以使在数据存储过程中,在保证数据存效率的前提下,基于数据量的大小,动态调整数据的存储方式。
在一示例中,第一存储方式为bitmap位图结构存储方式、Bloomfilter布隆过滤器存储方式和Hyper Log Log计数器存储方式,第二存储方式为set结构存储方式,当需要存储的数据的数据量为1000万用户量时,采用第一存储方式存储这1000万用户量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为1.5MB,采用第二存储方式存储这1000万用户量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为100MB,数据量阈值为2000万,则在需要存储的数据的数据量为3000万时,采用第一存储方式可能只需30MB的存储空间,而采用第二存储方式需要300MB的存储空间,则采用第一存储方式存储这3000万用户量的数据更能节省存储空间。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显示。
其中,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业需求,可以将查询到的数据,即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展示给用户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不同的业务参数配置不同的展示方式,比如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本公开中不限定数据的展示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体现基于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进行后续处理过程中,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0,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步骤S220,根据数据查询请求,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日志数据,日志数据中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步骤S230,根据第一数据格式和日志数据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将第二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规则,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步骤S240,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步骤S250,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在一示例中,通过不同的业务服务器对一应用程序进行实时监控,获得监控数据,其中,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监控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监控数据中的被监控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可以反应该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监控数据为将从不同的业务服务器中获取的按照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该转换后的数据为格式统一的数据,当该应用程序中的被监控业务参数A对应的指标数据发生异常时,需要查看该被监控业务参数A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以发现数据异常的原因,从而及时对该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即业务需求为查询当前时刻业务参数A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则对应的目标业务参数为被监控业务参数A;则基于数据查询请求中的目标业务参数A,在监控数据中查找当前时刻的目标业务参数A对应的指标数据,以及时发现目标业务参数A对应的指标数据异常的原因。由于监控数据是格式统一的数据,只需提供与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的数据查询请求,即可在监控数据中查找到对应的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无需在数据查询时对不同格式的监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或其他处理,使得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为数据查询提供数据基础,提高了数据查询的效率。
基于与图1中所示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20,如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20可以包括:查询请求接收模块210,监控数据获取模块220以及数据查询模块230,其中,
查询请求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监控数据获取模块220,用于根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监控数据为将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按照预配置的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为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数据查询模块230,用于从监控数据中得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依据数据查询请求,获取基于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从格式统一的监控数据中查询得到数据查询请求中的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通过该方案,由于监控数据为格式统一的数据,因此在基于数据查询请求从监控数据中查询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时,可基于与监控数据的数据格式相应的数据查询请求,快速得到目标业务参数的指标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监控数据获取模块220在获取监控数据时,具体用于:
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日志数据,日志数据中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第一数据格式和日志数据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将第二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规则;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监控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监控数据获取模块220在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日志数据进行转换时,具体用于:
从日志数据中提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数据转换规则,将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转换。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数据查询模块230在目标业务参数包括间接业务参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由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确定时,具体用于:
从监控数据中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待存储数据为监控数据或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在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时,可以包括: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预配置的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一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若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二存储方式存储待存储数据;
其中,第二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于第一存储方式存储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可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模块所执行的动作是与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相对应的,对于数据处理装置的各模块的详细功能描述具体可以参见前文中所示的对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操作指令,执行如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基于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例如实现图1中所示的方法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3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 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节点评价设备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所述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根据所述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所述监控数据为将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按照预配置的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为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所述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从所述监控数据中得到所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监控数据,包括:
从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日志数据,所述日志数据中包括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所述日志数据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将所述第二数据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规则;
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监控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至少两个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日志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日志数据进行转换,包括:
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提取所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目标业务参数以及所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业务参数包括间接业务参数,所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由至少两个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确定;
所述从所述监控数据中得到所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包括:
从所述监控数据中得到所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得到所述间接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所述待存储数据为所述监控数据或所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预配置的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一存储方式存储所述待存储数据;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则根据第二存储方式存储所述待存储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存储方式存储所述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一存储方式存储所述数据量阈值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所述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参数;
监控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查询请求,获取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包括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业务参数;
其中,所述监控数据为将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按照预配置的第一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的数据,所述被监控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为从多个业务服务器获取到的数据,所述数据查询请求的请求语句格式与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相对应;
数据查询模块,用于从所述监控数据中得到所述目标业务参数所对应的指标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67932.4A 2018-11-16 2018-11-1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74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7932.4A CN111274104B (zh) 2018-11-16 2018-11-1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7932.4A CN111274104B (zh) 2018-11-16 2018-11-1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4104A true CN111274104A (zh) 2020-06-12
CN111274104B CN111274104B (zh) 2023-08-11

Family

ID=7099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7932.4A Active CN111274104B (zh) 2018-11-16 2018-11-1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41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4281A (zh) * 2021-07-02 2021-10-26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格的用户业务风险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56445A (zh) * 2021-08-26 2021-11-16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4919A1 (en) * 2003-06-13 2004-1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g parser
US20160342645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fficient storage using automatic data translation
CN107872437A (zh) * 2016-09-27 2018-04-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业务请求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052474A (zh) * 2018-01-02 2018-05-18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4919A1 (en) * 2003-06-13 2004-1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g parser
US20160342645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fficient storage using automatic data translation
CN107872437A (zh) * 2016-09-27 2018-04-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业务请求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052474A (zh) * 2018-01-02 2018-05-18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劳凤丹;李军;理苏磊;朱骏君;: "万兆校园网上网日志查询及入侵检测系统构建"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4281A (zh) * 2021-07-02 2021-10-26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格的用户业务风险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56445A (zh) * 2021-08-26 2021-11-16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4104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885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99348B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231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113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410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112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9885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60020B (zh) 用于解析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6933449B (zh) 图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100211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2773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information
CN112688793B (zh) 数据包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14137B (zh) 软件版本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282455A (zh) 一种监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67592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10015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516767B2 (en) Unifying realtime and static data for presenting over a web service
CN117692672B (zh) 基于快照的视频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29125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820354B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存储系统
CN114040014B (zh) 内容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4824B (zh) 用于转发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99122B (zh) 用于发送网络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33324B (zh) 用于同步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204218A (zh) 对象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