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8125A -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8125A
CN111268125A CN202010075538.4A CN202010075538A CN111268125A CN 111268125 A CN111268125 A CN 111268125A CN 202010075538 A CN202010075538 A CN 202010075538A CN 111268125 A CN111268125 A CN 111268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flexible wing
wings
micro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55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8125B (zh
Inventor
杜宏宝
吴炎烜
王正杰
郭士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0100755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8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8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8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8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8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8Micro-sized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3/00Ornith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3/00Ornithopters
    • B64C33/02Wings; Actuating mechanis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7/00Convertible aircraf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包括:外壳、柔性翼、柔性翼驱动组件及中心主轴;中心主轴两端分别通过弹簧B和轴承A支撑在外壳内部,柔性翼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并安装在中心主轴上,柔性翼驱动组件能够绕中心主轴转动;两个柔性翼安装在柔性翼驱动组件两相对侧,每个柔性翼能够在柔性翼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绕自身翼根所在轴转动;当两个柔性翼中心对称位于柔性翼驱动组件两相对侧时,两个柔性翼作为旋翼,柔性翼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两个柔性翼绕中心主轴旋转;当两个柔性翼轴对称位于柔性翼驱动组件两相对侧时,两个柔性翼作为扑翼,柔性翼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两个柔性翼上下扑动。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不断向高度城镇化发展,因此城市战将是未来关注的热点。城市战显著的特点是战场态势复杂,大规模毁坏及杀伤性武器不会轻易使用,从而,武器装备的隐形化和小型化非常必要。随着群体智能的快速发展,未来城市战可能形势多变,针对上述战场特征,蜂群作战思想结合微型飞行器(飞行平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蜂群作战以其简洁廉价的飞行平台,通过飞行期间简单的协作来完成比较复杂的系统性任务,从而实现了非常大的效费比。
蜂群作战方式以其良好的集群特性可以实现城市内的侦察探测,并对敌人实施精准打击。微型飞行器尺寸较小,可以通过无人机抛洒或是于隐蔽处自主起飞覆盖于目的区域,然后潜伏于目的区域回传侦察信息,必要时微型飞行器以群体的优势实施精准打击,避免大范围毁坏杀伤,免伤无辜平民。
在微型飞行器设计时,需要满足多种要求,能够垂直地起飞和悬停,具有良好的隐蔽性,高效的气动飞行方式。现有国内外的微型飞行器,多数不能具有多种飞行模式,或者不能满足垂直悬停功能,例如固定翼及扑翼微型飞行器,大大影响微型飞行器的机动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结构微型化,具有多种飞行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微型飞行器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包括:外壳、柔性翼、柔性翼驱动组件及中心主轴;
中心主轴两端分别通过弹簧B和轴承A支撑在外壳内部,柔性翼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并安装在中心主轴上,柔性翼驱动组件能够绕中心主轴转动;两个柔性翼安装在柔性翼驱动组件两相对侧,每个柔性翼能够在柔性翼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绕自身翼根所在轴转动;
当两个柔性翼中心对称位于柔性翼驱动组件两相对侧时,两个柔性翼作为旋翼,柔性翼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两个柔性翼绕中心主轴旋转;
当两个柔性翼轴对称位于柔性翼驱动组件两相对侧时,两个柔性翼作为扑翼,柔性翼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两个柔性翼上下扑动。
优选地,还包括:尾翼和尾翼驱动组件,尾翼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从外壳底部设置的四个过孔伸出四个分叉与尾翼相连,尾翼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与其对应的尾翼绕分叉的轴向转动,从而实现所述微型飞行器降落后的行走。
优选地,所述尾翼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四个微型电机B;所述连接件为十字交叉结构,其设置在外壳内部,连接件的四个分叉从外壳底部开设的四个过孔伸出外壳,并分别通过一个微型电机B连接一个尾翼,微型电机B能够驱动与其对应的尾翼绕分叉的轴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柔性翼驱动组件包括:旋翼电机、齿轮系、主轴转盘、微型电机A、电磁驱动器和万向节;
所述主轴转盘中心通过轴承B支撑在中心主轴上,旋翼电机通过齿轮系分别与主轴转盘内啮合、与中心主轴外啮合;两个微型电机A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安装在主轴转盘的盘面上,每个微型电机A分别通过一个万向节与一个柔性翼相连;两个电磁驱动器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安装在主轴转盘上,每个电磁驱动器与其对应侧的柔性翼的翼根弹性连接,电磁驱动器用于驱动其对应侧的柔性翼沿轴向上下扑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电磁驱动器上设置有滑动槽,每个滑动槽中安装有弹簧A,弹簧A的伸缩方向平行于中心主轴的轴向,弹簧A一端支撑在滑动槽的上端内壁上,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滑动槽中的环形件外周;柔性翼的翼根通过环形件安装在滑动槽中,其翼根端部穿过滑动槽与对应侧的万向节连接,环形件在滑动槽中能够沿弹簧A的轴向上下滑动,从而带动柔性翼上下扑动。
优选地,所述齿轮系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固连于旋翼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齿轮为内齿轮,固连于主轴转盘上,第三齿轮为外齿轮,固连于中心主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内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外啮合。
优选地,所述柔性翼能够弯曲折叠。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沿周向设置两个与两个柔性翼一一对应的柔性翼收放口,用于在柔性翼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收放弯曲折叠后的柔性翼。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内底面通过弹簧B与中心主轴的一端相连,下壳体内底面通过轴承A支撑在中心主轴的另一端;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螺纹连接,用于提供工作状态和回收状态,工作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具有设定距离,回收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螺纹对接。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外壳为微小的椭球形,便于携带,能够增强灵活性和隐蔽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旋翼模式和扑翼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微型飞行器的机动性。
(2)本发明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降落之后具备移动行走功能。
(3)本发明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能够垂直起飞和悬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柔性翼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尾翼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中心主轴及其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电磁驱动器与柔性翼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柔性翼收卷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旋翼模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扑翼模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行走模式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2-柔性翼,3-下壳体,4-尾翼,5-尾翼驱动组件,6-柔性翼驱动组件,7-中心主轴,8-旋翼电机,9-齿轮系,10-主轴转盘,11-微型电机A,12-电磁驱动器,13-万向节,14-微型电机B,15-连接件,16-柔性翼收放口,17-弹簧A,18-环形件,19-轴承A,20-弹簧B,21-轴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结构微型化,具有多种飞行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微型飞行器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如图1所示,该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包括:上壳体1、柔性翼2、下壳体3、尾翼4、尾翼驱动组件5、柔性翼驱动组件6及中心主轴7;
如图2所示,柔性翼驱动组件6包括:旋翼电机8、齿轮系9、主轴转盘10、微型电机A11、电磁驱动器12和万向节13;
如图3所示,尾翼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15和四个微型电机B14。
该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连接关系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3能够螺纹连接为外壳;上壳体1、柔性翼驱动组件6及下壳体3依次安装在中心主轴7上;其中,如图4所示,上壳体1、柔性翼驱动组件6及下壳体3均为以中心主轴7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结构,上壳体1的内底面通过弹簧B20与中心主轴7一端固定连接(即弹簧B20一端支撑在上壳体1的内底面,另一端支撑在中心主轴7的端部),柔性翼驱动组件6通过轴承B20支撑在中心主轴7上,下壳体3通过轴承A19支撑在中心主轴7的另一端;
两个柔性翼2安装在柔性翼驱动组件6两相对侧,两个柔性翼2均可绕其翼根所在轴向转动,即两个柔性翼2既能够轴对称,又能够中心对称;其中,每个柔性翼2能够弯曲折叠,上壳体1上沿周向均匀设置两个与两个柔性翼2一一对应的柔性翼收放口16,用于收放弯曲折叠后的柔性翼2;
柔性翼驱动组件6具体为:主轴转盘10中心开设安装孔,其通过设置在安装孔内的轴承B21支撑在中心主轴7上,旋翼电机8通过齿轮系9分别与主轴转盘10内啮合、与中心主轴7外啮合;两个微型电机A11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安装在主轴转盘10的盘面上,每个微型电机A11分别通过一个万向节13与一个柔性翼2相连(即每个万向节13一端与微型电机A11相连,另一端与柔性翼2相连),每个微型电机A11的控制电缆与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外部控制系统无线连接;两个电磁驱动器12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安装在主轴转盘10上,每个电磁驱动器12与其对应侧的柔性翼2的翼根弹性连接,电磁驱动器12用于驱动其对应侧的柔性翼2沿轴向上下扑动;
其中,每个电磁驱动器12的控制电缆与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控制单元连接,如图5所示,每个电磁驱动器12上设置有滑动槽,每个滑动槽中安装有弹簧A17,弹簧A17的伸缩方向平行于中心主轴7的轴向,弹簧A17一端支撑在滑动槽的上端内壁上,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滑动槽中的环形件18外周;柔性翼2的翼根通过环形件18安装在滑动槽中,其翼根端部穿过滑动槽与对应侧的万向节13连接,环形件18在滑动槽中能够沿弹簧A17的轴向上下滑动,从而带动柔性翼2上下扑动;
齿轮系9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固连于旋翼电机8的电机轴上,第二齿轮为内齿轮,固连于主轴转盘10上,第三齿轮为外齿轮,固连于中心主轴7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内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外啮合;
连接件15为十字交叉结构,其设置在下壳体3内部,连接件15的四个分叉从下壳体3底部开设的四个过孔伸出下壳体3的外部,并分别通过一个微型电机B14连接一个尾翼4,微型电机B14能够驱动与其对应的尾翼4绕连接件15上对应的分叉的轴向转动;每个微型电机B14的控制电缆与控制单元连接。
该多模式微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为:如图6所示,向下按压上壳体1,弹簧B20被压缩,同时将上壳体1上的柔性翼收放口16与柔性翼2的翼根对正;然后,固定下壳体3,旋拧上壳体1,由于齿轮系9的作用,柔性翼2向旋拧的反向旋转,并弯曲逐渐收卷在外壳内部;使用时,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3相对拧开,柔性翼2即可自动弹放出来;
如图7所示,通过微型电机A11轴向转动柔性翼2,使两个柔性翼2中心对称,则微型飞行器处于旋翼模式工作,外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旋翼电机8启动,一方面,旋翼电机8通过其电机轴上套装的第一齿轮驱动主轴转盘10及安装在主轴转盘10上的柔性翼2同向转动,同时带动套装在中心主轴7上的第三齿轮及与中心主轴7弹性固连的上壳体1作反向转动,进而使柔性翼2与上壳体1转向相反,实现主动转矩的平衡,从而实现微型飞行器的垂直起飞与悬停;另一方面,上壳体1旋转带动其上部空气形成旋涡,加速柔性翼2下端面的空气流速以降低柔性翼2下端面的压力,从而提升柔性翼2的升力,用于进一步起飞;此时,通过微型电机B14调整对应的尾翼4的倾角能够控制该微型飞行器的姿态,实现该微型飞行器旋翼模式下前后飞行或转向;
如图8所示,通过微型电机A11轴向转动柔性翼2,使两个柔性翼2旋转为轴对称形式,从而将该微型飞行器转换为扑翼模式,外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旋电磁驱动器12动作,进而控制与弹簧A17固连的环形件18带动柔性翼2上下扑动,实现高效的仿生扑翼模式的飞行,弹簧A17作为储能元件能够辅助调整扑翼动作;
如图9所示,当微型飞行器降落之后,通过四个微型电机B14控制四个尾翼相对降落平台的倾角,从而实现微型飞行器降落后的行走。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柔性翼(2)、柔性翼驱动组件(6)及中心主轴(7);
中心主轴(7)两端分别通过弹簧B(20)和轴承A(19)支撑在外壳内部,柔性翼驱动组件(6)设置在外壳内部,并安装在中心主轴(7)上,柔性翼驱动组件(6)能够绕中心主轴(7)转动;两个柔性翼(2)安装在柔性翼驱动组件(6)两相对侧,每个柔性翼(2)能够在柔性翼驱动组件(6)的驱动下绕自身翼根所在轴转动;
当两个柔性翼(2)中心对称位于柔性翼驱动组件(6)两相对侧时,两个柔性翼(2)作为旋翼,柔性翼驱动组件(6)能够驱动两个柔性翼(2)绕中心主轴(7)旋转;
当两个柔性翼(2)轴对称位于柔性翼驱动组件(6)两相对侧时,两个柔性翼(2)作为扑翼,柔性翼驱动组件(6)能够驱动两个柔性翼(2)上下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翼(4)和尾翼驱动组件(5),尾翼驱动组件(5)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从外壳底部设置的四个过孔伸出四个分叉与尾翼(4)相连,尾翼驱动组件(5)能够驱动与其对应的尾翼(4)绕分叉的轴向转动,从而实现所述微型飞行器降落后的行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驱动组件(5)包括:连接件(15)和四个微型电机B(14);所述连接件(15)为十字交叉结构,其设置在外壳内部,连接件(15)的四个分叉从外壳底部开设的四个过孔伸出外壳,并分别通过一个微型电机B(14)连接一个尾翼(4),微型电机B(14)能够驱动与其对应的尾翼(4)绕分叉的轴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翼驱动组件(6)包括:旋翼电机(8)、齿轮系(9)、主轴转盘(10)、微型电机A(11)、电磁驱动器(12)和万向节(13);
所述主轴转盘(10)中心通过轴承B(21)支撑在中心主轴(7)上,旋翼电机(8)通过齿轮系(9)分别与主轴转盘(10)内啮合、与中心主轴(7)外啮合;两个微型电机A(11)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安装在主轴转盘(10)的盘面上,每个微型电机A(11)分别通过一个万向节(13)与一个柔性翼(2)相连;两个电磁驱动器(12)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安装在主轴转盘(10)上,每个电磁驱动器(12)与其对应侧的柔性翼(2)的翼根弹性连接,电磁驱动器(12)用于驱动其对应侧的柔性翼(2)沿轴向上下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磁驱动器(12)上设置有滑动槽,每个滑动槽中安装有弹簧A(17),弹簧A(17)的伸缩方向平行于中心主轴(7)的轴向,弹簧A(17)一端支撑在滑动槽的上端内壁上,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滑动槽中的环形件(18)外周;柔性翼(2)的翼根通过环形件(18)安装在滑动槽中,其翼根端部穿过滑动槽与对应侧的万向节(13)连接,环形件(18)在滑动槽中能够沿弹簧A(17)的轴向上下滑动,从而带动柔性翼(2)上下扑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系(9)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固连于旋翼电机(8)的电机轴上,第二齿轮为内齿轮,固连于主轴转盘(10)上,第三齿轮为外齿轮,固连于中心主轴(7)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内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外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翼(2)能够弯曲折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沿周向设置两个与两个柔性翼(2)一一对应的柔性翼收放口(16),用于在柔性翼驱动组件(6)的驱动下收放弯曲折叠后的柔性翼(2)。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模式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3),上壳体(1)的内底面通过弹簧B(20)与中心主轴(7)的一端相连,下壳体(3)内底面通过轴承A(19)支撑在中心主轴(7)的另一端;上壳体(1)和下壳体(3)能够螺纹连接,用于提供工作状态和回收状态,工作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3)之间具有设定距离,回收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3)之间螺纹对接。
CN202010075538.4A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Active CN111268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5538.4A CN111268125B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5538.4A CN111268125B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8125A true CN111268125A (zh) 2020-06-12
CN111268125B CN111268125B (zh) 2021-07-16

Family

ID=7099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5538.4A Active CN111268125B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812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0207A1 (en) * 2006-03-06 2007-09-13 Wei-Hsiang Liao Flying wing rotation mechanism of micro air vehicle
US20110024553A1 (en) * 2009-07-29 2011-02-03 Hanley (China) Limited Bottom Blade Type Vehicle
CN202574618U (zh) * 2012-03-31 2012-12-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微型扑旋翼飞行器
CN104176252A (zh) * 2014-09-05 2014-12-03 上海理工大学 利用风能或水流能充电续航的扑翼
CN108995804A (zh) * 2018-08-01 2018-12-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变形翼实现扑旋翼和扑翼飞行模式转换的仿生飞行器
CN109835482A (zh) * 2019-03-07 2019-06-04 上海理工大学 前缘为旋转圆柱的扑翼式获能装置
CN110091987A (zh) * 2019-05-16 2019-08-06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微型垂直起降扑翼飞行器
CN110525646A (zh) * 2019-07-26 2019-12-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的折叠翅膀及外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0207A1 (en) * 2006-03-06 2007-09-13 Wei-Hsiang Liao Flying wing rotation mechanism of micro air vehicle
US20110024553A1 (en) * 2009-07-29 2011-02-03 Hanley (China) Limited Bottom Blade Type Vehicle
CN202574618U (zh) * 2012-03-31 2012-12-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微型扑旋翼飞行器
CN104176252A (zh) * 2014-09-05 2014-12-03 上海理工大学 利用风能或水流能充电续航的扑翼
CN108995804A (zh) * 2018-08-01 2018-12-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变形翼实现扑旋翼和扑翼飞行模式转换的仿生飞行器
CN109835482A (zh) * 2019-03-07 2019-06-04 上海理工大学 前缘为旋转圆柱的扑翼式获能装置
CN110091987A (zh) * 2019-05-16 2019-08-06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微型垂直起降扑翼飞行器
CN110525646A (zh) * 2019-07-26 2019-12-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的折叠翅膀及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8125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6202B (zh) 微型扑翼飞行器
CN101492093B (zh) 扑旋翼设计方法及利用此方法设计的微小型扑旋翼飞行器
CN101007218B (zh) 旋转翼装置
CN102390528A (zh) 一种空中飞行和全方位吸附微型机器人
CN101823556B (zh) 共轴反转双转子十二旋翼飞行器
GB2436267A (en) Fly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maneuverability on ground
US7798883B2 (en) Acrobatic rotary-wing toy helicopter
CN104015925A (zh) 一种多用途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US11851178B2 (en) Long range endurance aero platform system
KR20030061364A (ko) 초소형 비행체
US20200385117A1 (en) Fuel-electric hybrid multi-axis rotor-typ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1973392A (zh) 一种机身可伸缩的四旋翼飞行器
CN108750101A (zh) 一种超机动高速复合无人旋翼飞行器、装配、拆装方法
CN100431921C (zh) 共轴双桨自旋翼飞行器的同步换向调节装置
CN201367116Y (zh) 一种微小型扑旋翼飞行器
CN105083521A (zh) 飞艇
CN111137082A (zh) 单涵道陆空跨域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59852A (zh) 一种空陆两用四旋翼飞行器
CN109229363A (zh) 一种双发手抛固定翼无人机
CN111086634B (zh) 一种类蜻蜓式双扑翼微型飞行器
CN111268125B (zh) 一种多模式微型飞行器
CN203593163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920826Y (zh) 共轴双桨自旋翼飞行器的同步换向调节装置
CN116353855A (zh) 一种光电混合动力多用途消防无人机
CN110949658A (zh) 微型无轴涵道旋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