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3397A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63397A CN111263397A CN201811456039.9A CN201811456039A CN111263397A CN 111263397 A CN111263397 A CN 111263397A CN 201811456039 A CN201811456039 A CN 201811456039A CN 111263397 A CN111263397 A CN 1112633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planned
- value
- sampling point
- physical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由各个原始采样点获得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根据各个第一采样点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由各个原始采样点,获得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根据各个第二采样点以及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获得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根据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和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获得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提高了PCI规划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进行网络规划时,对新建的小区进行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合理配置非常重要,PCI规划的目的就是为每个小区合理分配PCI,确保相同频点和相同PCI的小区下行信号之间不会互相产生干扰。
LTE系统提供了504个PCI,从0到503,相对于庞大的小区数量,PCI数量相对较少,因此PCI必然会复用。现有PCI规划技术,主要结合工程参数,通过PCI复用距离、复用阶数、模3这几个维度值,进行PCI规划。上述PCI规划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1)工程参数是人工采集上报的,会存在较大的误差;(2)在PCI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地形地貌对小区信号影响。因此,采用上述PCI规划方法获得的PCI规划结果,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能够提高PCI规划的准确性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
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
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
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
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的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
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由于能够根据测量报告获得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从各个原始采样点中筛选出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基于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基于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获得与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将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在PCI规划中,使用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并结合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提高了PCI规划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室分基站的三个室分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宏基站的宏站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还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包括:
S101、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
具体地,在基站开通前,需要提前规划设置在所述基站上的小区的参数,其中PCI是小区的很重要的一个参数。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可以从LTE系统的网管系统中获得预设区域内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MR是根据各个用户设备按照网络侧下发的测量配置来测量和上报主小区以及邻小区的相关网络指标形成的,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上报所述主小区的频点信息、PC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等相关网络指标。所述PCI规划装置可以从MR中提取各个原始采样点的主小区的频点信息、PCI和RSRP,作为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PCI和RSRP。所述PCI规划装置还可以利用OTT定位技术,获得MR中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可理解的是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范围。利用OTT定位技术获得MR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的具体过程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
S102、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
具体地,基站按照覆盖类型可以分为室分基站和宏基站。在所述室分基站设置三个同频小区,每个小区称为室分小区,三个所述室分小区实现360度全方位的无线信号覆盖,在PCI规划时同时为三个所述室分小区配置PCI;在所述宏基站上设置一个小区,称为宏站小区,实现某一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覆盖。无论所述待规划小区是所述宏站小区还是所述室分小区,都存在有效覆盖范围。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之后,可以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是否相同,对于所述频点信息相同的所述原始采样点,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有效覆盖范围,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是否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内。如果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且所述原始采样点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内,那么该原始采样点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是所述室分小区还是所述宏站小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是预设的,设置为所述待规划小区所属基站的经纬度。
例如,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室分基站的三个室分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示意图,如图2a所示,每个室分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为一个扇形区域,设置室分小区a的小区方位角为0°,室分小区b的小区方位角为120°,室分小区c的小区方位角为240°,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扇形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120°,那么室分小区a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60°,60°),室分小区b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60°,180°),室分小区c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180°,300°)。室分小区a、室分小区b和室分小区c的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R相等。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宏基站的宏站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示意图,如图2b所示,宏站小区d的有效覆盖范围为一个扇形区域,宏站小区d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为[ρ1,ρ2],可以根据公式获得ρ1和ρ2,其中,a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是预设的,t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由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确定,s为修正常量,s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无论是所述宏站小区还是所述室分小区,对应的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R可以根据公式计算获得,其中,h表示所述小区的天线挂高,v表示所述小区的垂直半功率角,由所述小区的天线确定,α表示所述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所述天线的下倾角是预设的。
S103、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之后,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可以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为0、1或者2。
例如,所述待规划小区为所述宏站小区,所述PCI规划装置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对所有第一采样点进行筛选,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第一采样点,作为功率计算采样点,接着根据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计算获得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再根据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功率值;其中,每组功率值与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然后将每组功率值中的各个所述功率值之和,作为每组功率值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影响力值,最后将各个所述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S104、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可以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是否相同,对于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的所述原始采样点,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隔离度计算区域,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是否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如果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且所述原始采样点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内,那么该原始采样点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所述预设距离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5、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之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PCI,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可以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PCI对应的隔离度。隔离度越大表示对应的PCI对应的小区所在的位置到所述待规划小区位置的隔离度越大,发生PCI冲突的可能性越小。
例如,所述PCI规划装置根据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计算获得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然后根据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对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进行分类,获得n组距离;其中,每组距离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物理小区标识一一对应;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是预设的,接着根据每组距离中的各个所述距离计算获得每组距离对应的隔离度,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物理小区标识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
S106、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之后,将计算各个PCI模3值,PCI模3值是指PCI除以3后得到的余数,PCI模3值为0、1或者2。所述PCI规划装置根据PCI模3值,将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可以获得三个隔离度合集,即PCI模3值为0的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构成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PCI模3值为1的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构成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PCI模3值为2的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构成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PCI模3值一一对应,即0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1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2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
S107、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的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根据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获得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相等的PCI模3值对应隔离度合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然后从上述隔离度合集中获得最大的隔离度,由于每个所述隔离度都对一个PCI,将最大的隔离度对应PCI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PCI。
本发明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由于能够根据测量报告获得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从各个原始采样点中筛选出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基于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基于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获得与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将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在PCI规划中,使用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并结合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提高了PCI规划的准确性。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待规划小区为宏站小区;相应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包括:
S301、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对所有第一采样点进行筛选,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第一采样点,作为功率计算采样点;
具体地,当所述待规划小区为宏站小区时,所述宏站小区即设置在所述宏基站上实现某一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覆盖小区,所述PCI规划装置将所述宏站小区的每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RSRP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宏站小区的第一采样点的RSRP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那么将该第一采样点作为所述宏站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可以设置为-105dbm。
S302、根据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计算获得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所述宏站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之后,将所述宏站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RSRP带入到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中,可以获得所述宏站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其中,所述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为:其中,Si为所述宏站小区的第i个功率计算采样点的RSRP,Pi为所述宏站小区的第i个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
S303、根据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功率值;其中,每组功率值与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所述宏站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之后,计算所述宏站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PCI模3值,根据所述宏站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PCI模3值,将所述宏站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即PCI模3值为0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构成一组功率值,PCI模3值为1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构成一组功率值,PCI模3值为2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构成一组功率值。其中,每组功率值与PCI模3值一一对应,即0对应一组功率值,1对应一组功率值,2对应一组功率值。
S304、将每组功率值中的各个所述功率值之和,作为每组功率值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影响力值;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三组功率值之后,将每组功率值中各个功率值求和,将每组功率值的求和结果作为每组功率值对应的PCI模3值对应的影响力值。
S305、将各个所述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获得PCI模3值为0对应的影响力值、PCI模3值为1对应的影响力值和PCI模3值为2对应的影响力值之后,将上述三个所述影响力值进行比较,可以获得三个所述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将最小的影响力值对应的PCI模3值,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例如,所述PCI规划装置获得PCI模3值为0对应的影响力值为x0,PCI模3值为1对应的影响力值为x1,PCI模3值为2对应的影响力值为x2,如果x1>x0>x2,那么最小的影响力值为x2,将x2对应的PCI模3值2,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待规划小区为设置在室分基站的三个室分小区;相应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包括:
S401、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对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第一采样点进行筛选,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第一采样点,作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
具体地,当所述待规划小区为设置在室分基站的三个室分小区时,所述室分小区为设置在是室分基站上的同频小区,实现360度全方位的无线信号覆盖,所述PCI规划装置将三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RSRP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室分小区第一采样点的RSRP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那么将该第一采样点作为所述室分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对于每个所述室分小区,可以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可以设置为-105dbm。
S402、根据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计算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所述室分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之后,将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RSRP带入到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中,可以获得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对于每个所述室分小区,可以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其中,所述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为:其中,Bi为所述室分小区的第i个功率计算采样点的RSRP,Ai为所述室分小区的第i个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
S403、根据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功率值,并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组功率值中各个所述功率值之和,作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组功率值对应的总功率;其中,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所述总功率与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之后,计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PCI模3值,将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即PCI模3值为0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构成一组功率值,PCI模3值为1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构成一组功率值,PCI模3值为2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构成一组功率值。对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组功率值中各个所述功率值求和,将求和的结果作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组功率值对应的总功率,由于每个所述室分小区有三组功率值,可以获得三个所述总功率,由于每组功率值对应一个PCI模3值,可以将每个所述总功率与一个PCI模3值对应。其中,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总功率与PCI模3值一一对应,即0对应一个所述总功率,1对应一个所述总功率,2对应一个所述总功率。
S404、根据三个所述室分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计算每种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下各个所述室分小区分配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总功率之和,作为每种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
具体地,对于新建所述室分基站的三个所述室分小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PCI模3值有0、1、2三种情况,由于三个所述室分小区的之间的PCI模3值互不相同,三个所述室分小区的PCI模3值分配结果有6种,6种分配结果如表1所示。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三个PCI模3值对应的总功率之后,可以计算三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在每种PCI模3值分配结果下,三个所述室分小区分配的PCI模3值对应的总功率之和,将求和的结果,作为每种PCI模3值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
表1三个室分小区的PCI模3值分配结果
例如,室分小区a的PCI模3值0对应的总功率为Ya0,PCI模3值1对应的总功率为Ya1,PCI模3值2对应的总功率为Ya2;室分小区b的PCI模3值0对应的总功率为Yb0,PCI模3值1对应的总功率为Yb1,PCI模3值2对应的总功率为Yb2;室分小区c的PCI模3值0对应的总功率为Yc0,PCI模3值1对应的总功率为Yc1,PCI模3值2对应的总功率为Yc2。表1中分配结果1对应的影响力值F1=Ya0+Yb1+Yc2,分配结果2对应的影响力值F2=Ya0+Yb2+Yc1,分配结果3对应的影响力值F3=Ya1+Yb2+Yc0,分配结果4对应的影响力值F4=Ya1+Yb0+Yc2,分配结果5对应的影响力值F5=Ya2+Yb0+Yc1,分配结果6对应的影响力值F6=Ya2+Yb1+Yc0。
S405、根据各种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对应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6种PCI模3值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之后,将上述6个所述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进行比较,可以获得6个所述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然后根据6个所述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获得对应的PCI模3值分配结果,根据对应的PCI模3值分配结果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例如,所述PCI规划装置获得分配结果1对应的影响力值为F1,分配结果2对应的影响力值为F2,分配结果3对应的影响力值为F3,分配结果4对应的影响力值为F4,分配结果5对应的影响力值为F5,分配结果6对应的影响力值为F6。所述PCI规划装置将F1、F2、F3、F4、F5和F6进行比较,如果F2最小,那么获得F2对应的分配结果2,如表1所示,分配结果2为室分小区a的PCI模3值为0,室分小区b的PCI模3值为2,室分小区c的PCI模3值为1,那么可以获得室分小区a的最优PCI模3值为0,室分小区b的最优PCI模3值为2,室分小区c的最优PCI模3值为1。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包括:
S1051、根据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计算获得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之后,可以根据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每个所述距离与所述第二采样点的PCI对应。
例如,待规划小区A的经纬度为(lA1,lA2),第二采样点B的经纬度为(lB1,lB2),第二采样点B与待规划小区A的距离LBA=R赤道*arccos(coslB2coslA2cos(lB1-lA1)+sinlB2sinlA2)π/180,其中,R赤道为地球赤道半径。
S1052、根据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对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进行分类,获得n组距离;其中,每组距离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物理小区标识一一对应;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是预设的;
具体地,PCI为整数,PCI的最大取值范围为0-503,共504个,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所述待规划小区的PCI的取值范围。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之后,根据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各个所述距离进行分类,将所述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采样点的PCI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中的PCI相同的,划分为一类,可以获得n组距离,每组距离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物理小区标识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是预设的。可理解的是,n为正整数,n等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内的PCI的数量。
S1053、根据每组距离中的各个所述距离计算获得每组距离对应的隔离度,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物理小区标识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在获得n组距离之后,根据每组距离中的各个所述距离,可以计算获得每组距离对应的隔离度。由于每组距离与PCI一一对应,可以获得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PCI对应的隔离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组距离中的各个所述距离计算获得每组距离对应的隔离度包括: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可以根据公式计算获得第j组距离对应的隔离度Gj,Li表示第j组距离中第i个距离,m表示第j组距离包括的所述距离的数量,i为正整数,且i小于或者等于m,j为正整数且j小于或者等于n。
图6为本发明还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为扇形区域,所述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为[ρ1,ρ2],所述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为R;
具体地,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为扇形区域,所述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为[ρ1,ρ2],所述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为R。如果所述待规划小区为三个所述室分小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小区方位角是预设的,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扇形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120°,根据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小区方位角和扇形区域对应的圆心角,可以确定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三个所述室分小区具有相同的所述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如果所述待规划小区为宏站小区,可以根据公式获得ρ1和ρ2,其中,a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是预设的,t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由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确定,s为修正常量,s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无论是所述宏站小区还是所述室分小区,对应的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R可以根据公式计算获得,其中,h表示所述小区的天线挂高,v表示所述小区的垂直半功率角,由所述小区的天线确定,α表示所述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所述天线的下倾角是预设的。
例如,设置室分小区a的小区方位角为0°,室分小区b的小区方位角为120°,室分小区c的小区方位角为240°,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扇形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120°,那么室分小区a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60°,60°),室分小区b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60°,180°),室分小区c的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180°,300°)。
相应地,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包括:
S1021、若判断获知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则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获得所述原始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的连线与正北方的夹角,以及所述原始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的距离P;
具体地,所述PCI规划装置将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那么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可以获得所述原始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P,并获得所述原始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的连线与正北方的夹角。
例如,待规划小区A的经纬度为(lA1,lA2),原始采样点C的经纬度为(lC1,lC2),原始采样点C与待规划小区A的距离P=R赤道*arccos(coslC2coslA2cos(lC1-lA1)+sinlC2sinlA2)π/180,其中,R赤道为地球赤道半径。原始采样点C与待规划小区A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的连线与正北方的夹角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待规划小区为宏站小区,根据公式
获得ρ1和ρ2,其中,a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t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s为修正常量;
具体地,所述待规划小区为宏站小区,即即设置在所述宏基站上实现某一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覆盖小区。所述PCI规划装置根据公式获得ρ1和ρ2,其中,a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t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s为修正常量,所述宏站小区的小区方位角是预设的,所述宏站小区的水平半功率角由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确定,s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所述PCI规划装置根据公式获得R,其中,h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挂高,v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垂直半功率角,α表示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所述宏站小区的垂直半功率角由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确定,所述宏站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是预设的。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701、第一获得单元702、第二获得单元703、第三获得单元704、第四获得单元705、第五获得单元706和第二获取单元707,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第一获得单元702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第二获得单元703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第三获得单元704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第四获得单元705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第五获得单元706用于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第二获取单元707用于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具体地,在基站开通前,需要提前规划设置在所述基站上的小区的参数,其中PCI是小区的很重要的一个参数。第一获取单元701可以从LTE系统的网管系统中获得预设区域内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是根据各个用户设备按照网络侧下发的测量配置来测量和上报主小区以及邻小区的相关网络指标形成的,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上报所述主小区的频点信息、PC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相关网络指标。所述PCI规划装置可以从MR中提取各个原始采样点的主小区的频点信息、PCI和RSRP,作为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PCI和RSRP。第一获取单元701还可以利用OTT定位技术,获得MR中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可理解的是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范围。利用OTT定位技术获得MR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的具体过程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
基站按照覆盖类型可以分为室分基站和宏基站。在所述室分基站设置三个同频小区,每个小区称为室分小区,三个所述室分小区实现360度全方位的无线信号覆盖,在PCI规划时同时为三个所述室分小区配置PCI;在所述宏基站上设置一个小区,称为宏站小区,实现某一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覆盖。无论所述待规划小区是所述宏站小区还是所述室分小区,都存在有效覆盖范围。第一获得单元702在获得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之后,可以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是否相同,对于所述频点信息相同的所述原始采样点,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有效覆盖范围,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是否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内。如果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且所述原始采样点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内,那么该原始采样点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是所述室分小区还是所述宏站小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是预设的,设置为所述待规划小区所属基站的经纬度。
第二获得单元703在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之后,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可以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为0、1或者2。
第三获得单元704可以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是否相同,对于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的所述原始采样点,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隔离度计算区域,确定所述原始采样点是否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如果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且所述原始采样点处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内,那么该原始采样点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所述预设距离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四获得单元705在获得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之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PCI,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可以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PCI对应的隔离度。隔离度越大表示对应的PCI对应的小区所在的位置到所述待规划小区位置的隔离度越大,发生PCI冲突的可能性越小。
第五获得单元706在获得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之后,将计算各个PCI模3值,PCI模3值是指PCI除以3后得到的余数,PCI模3值为0、1或者2。第五获得单元706根据PCI模3值,将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可以获得三个隔离度合集,即PCI模3值为0的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构成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PCI模3值为1的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构成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PCI模3值为2的各个PCI对应的隔离度构成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PCI模3值一一对应,即0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1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2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合集。
第二获取单元707根据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获得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相等的PCI模3值对应隔离度合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PCI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然后从上述隔离度合集中获得最大的隔离度,由于每个所述隔离度都对一个PCI,将最大的隔离度对应PCI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PCI。
本发明提供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由于能够根据测量报告获得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从各个原始采样点中筛选出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基于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基于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获得与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将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在PCI规划中,使用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并结合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提高了PCI规划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处理器(Processor)810、第二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第二存储器(Memory)830和第二通信总线840,其中,第二处理器810,第二通信接口820,第二存储器830通过第二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第二处理器810可以调用第二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的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的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的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
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
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
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
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的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规划小区为宏站小区;相应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对所有第一采样点进行筛选,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第一采样点,作为功率计算采样点;
根据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计算获得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
根据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功率值;其中,每组功率值与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将每组功率值中的各个所述功率值之和,作为每组功率值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影响力值;
将各个所述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规划小区为设置在室分基站的三个室分小区;相应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对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第一采样点进行筛选,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第一采样点,作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功率计算采样点;
根据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功率与电平换算公式,计算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
根据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各个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对应的功率值分为三组功率值,并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组功率值中各个所述功率值之和,作为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每组功率值对应的总功率;其中,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所述总功率与所述功率计算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根据三个所述室分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计算每种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下各个所述室分小区分配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总功率之和,作为每种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
根据各种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对应的影响力值中最小的影响力值对应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分配结果,获得每个所述室分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计算获得每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
根据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物理小区标识,对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进行分类,获得n组距离;其中,每组距离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物理小区标识一一对应;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是预设的;
根据每组距离中的各个所述距离计算获得每组距离对应的隔离度,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物理小区标识对应一个所述隔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为扇形区域,所述扇形区域的角度范围为[ρ1,ρ2],所述扇形区域的覆盖半径为R;相应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原始采样点的频点信息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相同,则根据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获得所述原始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的连线与正北方的夹角以及所述原始采样点与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距离P;
8.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一采样点;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一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小区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获取规则,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原始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频点信息、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隔离度计算区域是以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所覆盖的区域;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以及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和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各个物理小区标识,获得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范围的每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
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将各个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隔离度进行分类,获得三个隔离度集合;其中,所述隔离度集合与各个所述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一一对应;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并将所述待规划小区的最优物理小区标识模3值对应的隔离度合集中的最大隔离度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作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56039.9A CN111263397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56039.9A CN111263397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3397A true CN111263397A (zh) | 2020-06-09 |
CN111263397B CN111263397B (zh) | 2023-07-14 |
Family
ID=7095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56039.9A Active CN111263397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6339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0915A (zh) * | 2020-06-16 | 2021-12-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物理小区识别码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8395A (zh) * | 2010-01-08 | 2010-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CN103686742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Pci规划方法及装置 |
CN103716801A (zh) * | 2013-12-05 | 2014-04-09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物理小区标识pci分配方法和系统 |
WO2014086394A1 (en) * | 2012-12-04 | 2014-06-12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Algorithm for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allocation |
CN106817691A (zh) * | 2015-11-27 | 2017-06-0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pci分配方法和装置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11456039.9A patent/CN1112633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8395A (zh) * | 2010-01-08 | 2010-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WO2014086394A1 (en) * | 2012-12-04 | 2014-06-12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Algorithm for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allocation |
CN103716801A (zh) * | 2013-12-05 | 2014-04-09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物理小区标识pci分配方法和系统 |
CN103686742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Pci规划方法及装置 |
CN106817691A (zh) * | 2015-11-27 | 2017-06-0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pci分配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盼星 等: "基于遗传算法的PCI分配方案", 《运营技术广角》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0915A (zh) * | 2020-06-16 | 2021-12-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物理小区识别码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3397B (zh) | 2023-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1019B (zh) | 基站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EP3890361B1 (en) | Cell longitude and latitude prediction method and device, server,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EP270939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
US11589250B2 (en) |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networ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ing dual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devices | |
WO2020117930A1 (en) | Locating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04956705B (zh) | 用于物理小区标识符分配的算法 | |
CN104335622B (zh)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7846688A (zh) | 一种基于多运营商的无线网络站址规划方法和装置 | |
WO2020024597A1 (zh) | 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 |
CN113965942A (zh) |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8769910A (zh) | 一种WiFi定位的方法 | |
CN107438251B (zh) |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385039B (zh) | 一种小区广播波束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111263397A (zh) |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 |
CN102457912B (zh) | 负载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6817691B (zh) | 一种pci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7182062A (zh) | Lte网络中物理小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9151851B (zh) | 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316157A (zh) | 站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5134817B (zh) | 5g波束赋形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14095854B (zh) | 基于最小化路测mdt数据的室分网络干扰源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3281699A (zh) | 频率自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458511B (zh) | 一种划分小区边缘频带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769621A (zh) |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设备 | |
WO202208976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