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7941B -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7941B
CN111257941B CN202010098647.8A CN202010098647A CN111257941B CN 111257941 B CN111257941 B CN 111257941B CN 202010098647 A CN202010098647 A CN 202010098647A CN 111257941 B CN111257941 B CN 1112579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component
gree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cean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8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7941A (zh
Inventor
王元
游庆瑜
郝天珧
胡耀星
赵春蕾
张妍
徐锡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0986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7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7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7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7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7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38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covered areas
    • G01V1/3808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e.g. survey desig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4Recording seismic data
    • G01V1/247Digital recording of seismic data, e.g. in acquisition units or n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Oceanograph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方法以任意两台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原始三分量地震计记录的天然源背景噪声序列为输入数据。首先基于噪声互相关算法求取这一对仪器之间的三分量格林函数。然后利用多个仪器对在0°至360°范围内旋转水平分量的格林函数相关系数最大值获得多个初始方位角。最后利用数据窗和统计分析结果对多个初始方位角筛选以确认最终方位角。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动识别的装置。本发明将大大提高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在海洋能源与资源开发监测中的天然源地震观测数据预处理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地震学方法是海洋能源与资源开发现场监测的核心技术手段。组合式海底地震仪作为新型海洋地震采集设备,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密集布放等优点,特别是仪器集数采和地震计为一体的小型化集成设计,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海洋能源与资源开发地震监测。
在海洋能源开发中,特别是新兴的海底页岩气开发中,需要高压注水对页岩气储层压裂后实现开采,压裂过程需利用地震学方法开展注水前缘运移、岩石压裂应力方向变化等监测,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是开展此监测的最佳海洋地震探测装备。同时,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地震学方法监测油气运移等参数以评价开采进展,在海洋开采石油平台的井口周围遍布各种线缆、石油运输管道等,相比于海底地震拖缆,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是最为合适的地震记录设备。
尽管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内部装配了电子罗盘,可实现方位角记录,但受应用场景附近各种铁器的影响,利用磁北原理测得的方位角误差较大(最大至50°),无法满足后期数据处理与应用中的方位角校正精度,需一种新方法、新技术以识别出精确的方位角。
现有技术中,对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姿态校正的方法空白,且无自动识别算法。基于天然源地震数据进行海底地震仪方位角确认方法包括P波和Rayleigh波极性分析法、波形模拟对比法。噪声互相关法进行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识别的方法。但无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的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姿态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分量互相关计算、格林函数表达、初始方位角优化分析、面波群速度时窗截取、信噪比数据选取等可量化操作,实现了基于噪声互相关法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主识别,无需人工干预和人工源放炮即可实现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方位角识别。
具体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所有投放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完成海上天然源数据记录,选取所有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地震计三分量天然源噪声序列为输入数据,其中需求取方位角的仪器记为仪器A;
步骤102:计算仪器A三分量分别与其他任一仪器B之间的原始位移三分量格林函数;循环计算仪器A与其他除仪器B之外所有剩余仪器之间的原始位移三分量格林函数;
步骤103:在0°至360°范围内分别求取步骤102所得仪器A与仪器B的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的相关系数与归一化相关系数,仪器A与仪器B的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分别记为Crz、Ctz、Czz,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正值对应的角度值即为仪器A相对于仪器B的初始方位角,循环计算完成仪器A与其他除仪器B之外所有仪器的三分量格林函数相关系数Srz与归一化相关系数Rrz,利用相关系数最大值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正值对应的角度值求取仪器A与其他除仪器B之外所有仪器的初始方位角;
步骤104:基于海底Scholte面波群,经仪器间距计算后选取格林函数截取时窗,基于选取的格林函数截取时窗计算格林函数Crz的信噪比SNR;
步骤105:对步骤103计算的全部初始方位角按照一定规则的阈值范围进行筛选,选取经筛选后所有初始方位角的平均值为仪器A的最终方位角。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步骤102中,计算组合式海底地震仪仪器A与任一仪器B三分量格林函数的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1
其中,Cxz、Cyz和Czz分别是仪器A的X分量、Y分量与Z分量的格林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2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3
分别为仪器A的X分量位移、Y分量位移与Z分量位移,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4
为B仪器的Z分量位移,t为仪器记录的天然源地震数据时间序列,□为相关运算符。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步骤103中,计算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5
其中,Crz和Ctz分别为旋转后的径向和切向分量格林函数,θ为X分量与径向分量的夹角,Cxz和Cyz为步骤102中得到的X与Y分量的格林函数,基于径向和切向格林函数计算某一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6
的相关系数Srz和归一化相关系数Rrz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37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2
为零滞后的X与Y之间的互相关函数,t1、t2分别为仪器内所有数据对应的起始和结束时间,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3
是Czz经90°相移后的格林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4
是一个关于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5
的函数,Crz通过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6
与θ的关系求得: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7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8
为归一化因子;
利用上式计算相关系数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时,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9
在0°至360°范围内按1°网格循环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步骤104中,获得仪器A与仪器B格林函数截取时窗[tmintmax]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10
其中,Dist为仪器A与仪器B之间的间距,Vmax和Vmin分别为对应海底Scholte波的群速度,在沉积层覆盖区选取Vmin=0.2km/s、Vmax=0.8km/s,在基岩出露区选取Vmin=1.8km/s、Vmax=2.5km/s;
计算Crz函数信噪比(SNR)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411
其中,max(Crz[tmin:tmax])是截取时窗[tmintmax]内Crz的最大值,rms(Crz)是截取窗口以外所有序列的均方根值。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步骤104中基于海底Scholte面波群速度范围为0.2-0.8km/s,步骤105中阈值范围为Rrz>0.5且SNR>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噪声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头段信息与噪声序列数据;格林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仪器之间的三分量格林函数;初始方位角求取模块,用于通过对格林函数的互相关系数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求取所有仪器对的初始方位角;信噪比分析模块,用于计算格林函数的信噪比;最终方位角确认模块,用于对所有初始方位角按信噪比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基于阈值准则进行筛选确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计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组合式海底地震仪自身方位角误差较大的难题,利用后期自动化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快速方位角识别,获得可用于常规地震学方法分析处理的天然源噪声数据。特别是在方位角求取过程中,引入格林函数以构建互相关系数,通过Scholte波群速度选取时窗以自动量化计算互相关系数信噪比,以此关键两步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识别技术。对于海量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噪声数据,通过此自动化方位角识别技术可大大提高数据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旋转方位角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识别方法。方位角指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地震计的第二个水平分量与地理东之间的夹角。以任意两台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原始三分量地震计记录的天然源背景噪声序列为输入数据。首先基于噪声互相关算法求取这一对仪器之间的三分量格林函数。然后利用多个仪器对在0°至360°范围内旋转水平分量的格林函数相关系数最大值获得多个初始方位角。最后利用数据窗和统计分析结果对多个初始方位角筛选以确认最终方位角。同时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动识别的装置。通过本装置可在无人工震源的情况下,仅通过海底背景噪声数据便可获取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水平分量的方位角,结合多个可量化计算技术实现了方位角自动识别,为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在海底页岩气压裂监测、海洋石油开发井口地震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同时,本发明将大大提高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在海洋能源与资源开发监测中的天然源地震观测数据预处理速率。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对所有投放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完成海上天然源数据记录,回收后利用声学原理等方法完成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着底位置,完成原始数据的时间校正、格式转换等基本操作,选取需求取方位角的仪器(记为仪器A)与其他剩余仪器的地震计三分量天然源噪声序列为输入数据;
步骤102:计算仪器A三分量分别与其他任一仪器之间的原始位移三分量格林函数。循环计算仪器A与其他所有剩余仪器之间的原始位移三分量格林函数。
步骤103:在0°至360°范围内分别求取步骤102所得仪器A与仪器B的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分别记为Crz,Ctz与Czz)的相关系数与归一化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正值对应的角度值即为仪器A相对于仪器B的初始方位角。循环计算完成仪器A与其他所有仪器的三分量格林函数相关系数(Srz)与归一化相关系数(Rrz),利用相关系数最大值可求取多个初始方位角。
步骤104:基于海底Scholte面波群速度(0.2-0.8km/s)经仪器间距计算后选取格林函数截取时窗,基于此时窗计算Crz格林函数的信噪比(SNR)。
步骤105:对步骤103计算的多个初始方位角按照一定规则的阈值范围进行筛选(如:Rrz>0.5且SNR>5),选取经筛选后所有初始方位角的平均值为仪器A的最终方位角。
对于所有仪器仪器,可通过循环执行上述步骤101至步骤105完成方位角自识别。
上述步骤102中,计算组合式海底地震仪仪器A与任一仪器B三分量格林函数的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71
其中,Cxz、Cyz和Czz分别是仪器A的X分量、Y分量与Z分量的格林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72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73
分别为仪器A的X分量位移、Y分量位移与Z分量位移,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74
为B仪器的Z分量位移,t为仪器记录的天然源地震数据时间序列,□为相关运算符。
上述步骤103中,计算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1
其中,Crz和Ctz分别为旋转后的径向和切向分量格林函数,θ为X分量与径向分量的夹角(如图3所示),Cxz和Cyz为步骤102中得到的X与Y分量的格林函数。基于径向和切向格林函数计算某一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2
的相关系数(Srz)和归一化相关系数(Rrz)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3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4
其中,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5
为零滞后的X与Y之间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6
是Czz经90°相移后的格林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7
是一个关于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8
的函数,Crz通过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9
与θ的关系求得(图3):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10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11
为归一化因子。
利用上式计算相关系数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时,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12
在0°至360°范围内按1°网格循环计算。
另外,循环计算完与仪器A相关的所有仪器对的互相关系数,利用每个仪器对之间互相关系数最大值可同时获得多个初始方位角。
上述步骤104中,获得仪器A与仪器B格林函数截取时窗[tmintmax]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813
其中,Dist为仪器A与仪器B之间的间距,Vmax和Vmin分别为对应海底Scholte波的群速度,在沉积层覆盖区一般选取Vmin=0.2km/s、Vmax=0.8km/s,在基岩出露区选取Vmin=1.8km/s、Vmax=2.5km/s。
计算Crz函数信噪比(SNR)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091
其中,max(Crz[tmin:tmax])是截取时窗[tmintmax]内Crz的最大值,rms(Crz)是截取窗口以外所有序列的均方根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包括噪声数据读取模块201,格林函数计算模块202,初始方位角求取模块203,信噪比分析模块204和最终方位角确认模块205,对该结构说明如下。
噪声数据读取模块201,用于读取头段信息与噪声序列数据;
格林函数计算模块202,用于计算仪器之间的三分量格林函数;
初始方位角求取模块203,用于通过对格林函数的互相关系数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求取所有仪器对的初始方位角;
信噪比分析模块204,用于计算格林函数的信噪比;
最终方位角确认模块205,用于对所有初始方位角按信噪比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基于阈值准则进行筛选确认。
上述模块202中,计算组合式海底地震仪仪器A与任一仪器B三分量格林函数的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
其中,Cxz、Cyz和Czz分别是仪器A的X分量、Y分量与Z分量的格林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2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3
分别为仪器A的X分量位移、Y分量位移与Z分量位移,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4
为B仪器的Z分量位移,t为仪器记录的天然源地震数据时间序列,□为相关运算符。
上述模块203中,计算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5
其中,Crz和Ctz分别为旋转后的径向和切向分量格林函数,θ为X分量与径向分量的夹角(如图3所示),Cxz和Cyz为模块202中得到的X与Y分量的格林函数。基于径向和切向格林函数计算某一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6
的相关系数(Srz)和归一化相关系数(Rrz)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7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8
其中,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9
为零滞后的X与Y之间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0
是Czz经90°相移后的格林函数;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1
是一个关于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2
的函数,Crz通过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3
与θ的关系求得(图3):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4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015
为归一化因子。
利用上式计算相关系数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时,方位角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11
在0°至360°范围内按1°网格循环计算。
另外,循环计算完与仪器A相关的所有仪器对的互相关系数,利用每个仪器对之间互相关系数最大值可同时获得多个初始方位角。
上述模块204中,获得仪器A与仪器B格林函数截取时窗[tmintmax]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12
其中,Dist为仪器A与仪器B之间的间距,Vmax和Vmin分别为对应海底Scholte波的群速度,在沉积层覆盖区一般选取Vmin=0.2km/s、Vmax=0.8km/s,在基岩出露区选取Vmin=1.8km/s、Vmax=2.5km/s。
计算Crz函数信噪比(SNR)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86146970000113
其中,max(Crz[tmin:tmax])是截取时窗[tmintmax]内Crz的最大值,rms(Crz)是截取窗口以外所有序列的均方根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天然源地震数据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与装置,利用互相关计算三分量格林函数,结合笛卡尔坐标旋转、互相关系数计算、归一化相关系数计算、Scholte面波群速度时窗选取、格林函数信噪比计算等系列可量化计算自动识别最终方位角,识别的方位角可用于后期数据处理中的方位角校正。此方法技术是海洋石油井口开发监测、海底页岩气开发压裂监测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观测数据处理的必经环节,通过量化技术实现方位角的自动识别,在海洋石油、页岩气等能源与资源开发监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所有投放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完成海上天然源数据记录,选取所有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地震计三分量天然源噪声序列为输入数据,其中需求取方位角的仪器记为仪器A;
步骤102:计算仪器A三分量分别与其他任一仪器B之间的原始位移三分量格林函数;循环计算仪器A与其他除仪器B之外所有剩余仪器之间的原始位移三分量格林函数;
步骤103:在0°至360°范围内分别求取步骤102所得仪器A与仪器B的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的相关系数与归一化相关系数,仪器A与仪器B的旋转三分量格林函数分别记为Crz、Ctz、Czz,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正值对应的角度值即为仪器A相对于仪器B的初始方位角,循环计算完成仪器A与其他除仪器B之外所有仪器的三分量格林函数相关系数Srz与归一化相关系数Rrz,利用相关系数最大值与归一化相关系数正值对应的角度值求取仪器A与其他除仪器B之外所有仪器的初始方位角;
步骤104:基于海底Scholte面波群,经仪器间距计算后选取格林函数截取时窗,基于选取的格林函数截取时窗计算格林函数Crz的信噪比SNR;
步骤105:对步骤103计算的全部初始方位角按照一定规则的阈值范围进行筛选,选取经筛选后所有初始方位角的平均值为仪器A的最终方位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2中,计算组合式海底地震仪仪器A与任一仪器B三分量格林函数的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1
其中,Cxz、Cyz和Czz分别是仪器A的X分量、Y分量与Z分量的格林函数,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2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3
分别为仪器A的X分量位移、Y分量位移与Z分量位移,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4
为B仪器的Z分量位移,t为仪器记录的天然源地震数据时间序列,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5
为相关运算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4中,获得仪器A与仪器B格林函数截取时窗[tmintmax]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6
其中,Dist为仪器A与仪器B之间的间距,Vmax和Vmin分别为对应海底Scholte波的群速度,在沉积层覆盖区选取Vmin=0.2km/s、Vmax=0.8km/s,在基岩出露区选取Vmin=1.8km/s、Vmax=2.5km/s;
计算Crz函数信噪比(SNR)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2587420950000027
其中,max(Crz[tmin:tmax])是截取时窗[tmintmax]内Crz的最大值,rms(Crz)是截取窗口以外所有序列的均方根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4中基于海底Scholte面波群速度范围为0.2-0.8km/s,步骤105中阈值范围为Rrz>0.5且SNR>5。
5.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方法的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噪声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头段信息与噪声序列数据;格林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仪器之间的三分量格林函数;初始方位角求取模块,用于通过对格林函数的互相关系数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求取所有仪器对的初始方位角;信噪比分析模块,用于计算格林函数的信噪比;最终方位角确认模块,用于对所有初始方位角按信噪比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基于阈值准则进行筛选确认。
CN202010098647.8A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257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8647.8A CN111257941B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8647.8A CN111257941B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7941A CN111257941A (zh) 2020-06-09
CN111257941B true CN111257941B (zh) 2020-09-04

Family

ID=7094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8647.8A Active CN111257941B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79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685B (zh) * 2020-09-28 2022-03-0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与海面拖缆地震数据联合成像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2285767B (zh) * 2020-10-14 2021-04-2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海底地震仪四分量海洋面波多阶频散能量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12394415A (zh) * 2020-10-21 2021-0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海底节点水平方位角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051792B (zh) * 2021-03-09 2022-09-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互相关原则的稀疏声学阵列设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24A (zh) * 2014-05-26 2014-08-13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三分量检波器水平分量数据自动校正方法
CN104570111A (zh) * 2015-01-21 2015-04-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共姿态道集方位角分析和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0146924A (zh) * 2019-07-03 2019-08-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水波初至偏振方位的海底地震仪位置及方位反演方法
CN110687606A (zh) * 2019-10-25 2020-01-14 长安大学 一种海底节点地震仪三分量定向校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0287B2 (en) * 2003-05-30 2007-12-18 Fairfield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24A (zh) * 2014-05-26 2014-08-13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三分量检波器水平分量数据自动校正方法
CN104570111A (zh) * 2015-01-21 2015-04-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共姿态道集方位角分析和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0146924A (zh) * 2019-07-03 2019-08-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水波初至偏振方位的海底地震仪位置及方位反演方法
CN110687606A (zh) * 2019-10-25 2020-01-14 长安大学 一种海底节点地震仪三分量定向校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深渊着陆器携带OBS潜次坐底位置反演定位结果;陈瀚 等;《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7》;20171015;1064-106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7941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7941B (zh)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9425896B (zh) 白云岩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05651B (zh) 一种基于测井匹配的全波形反演初始速度模型构建方法
CN112883564B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水体温度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A2964893C (en) Structure tensor constrained tomographic velocity analysis
CN105093274B (zh) 一种水力压裂裂缝震源机制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US8154951B2 (en) Model-based relative bearing estimation of three-component receivers
CN112285767B (zh) 海底地震仪四分量海洋面波多阶频散能量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4280775A (zh) 一种基于全波形矢量偏移叠加的微地震监测定位方法
CN112394414B (zh) 两步法地震绕射波场叠前分离的方法
CN112068206A (zh) 一种基于井孔与弹性波相互作用理论的邻井探测方法
CN104199087B (zh) 水陆检波器数据海水深度反演方法和装置
CN110579799B (zh) 一种等旅行时间间隔的地震采集观测方法及系统
CN101251603A (zh) X、z两分量波场矢量合成方法
CN110780341B (zh) 一种各向异性地震成像方法
CN110579798B (zh) 一种等反射角度间隔的地震采集观测方法及系统
CN111474580B (zh) 一种基于炮检距矢量片的方位角道集提取方法和系统
CN112305594A (zh) 非均质储层的油气分布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2147695A (zh) 一种海底节点检波器水下姿态定向方法
CN110780345A (zh) 一种隧道超前地震探测地震数据的三维速度分析方法
CN115373029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微地震震源机制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568042B (zh) 一种提高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拖缆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3534259B (zh) 一种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实时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anisotropy of gas hydrate reservoirs in South China Sea
CN112068205B (zh) 满覆盖井地联合监测的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