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6531B - 切换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6531B
CN111246531B CN201811436448.2A CN201811436448A CN111246531B CN 111246531 B CN111246531 B CN 111246531B CN 201811436448 A CN201811436448 A CN 201811436448A CN 111246531 B CN111246531 B CN 111246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reference signal
uplink
maximum
through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64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6531A (zh
Inventor
骆世峰
蔡志勇
胡国峰
朱峰
郑国惠
钱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364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6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6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基站。其中,切换方法包括: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根据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和基站,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切换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无线接入网中,由基站向用户传送信息为下行,由用户向基站传送信息为上行。当用户在基站之间进行移动时为保持通话的连续性,由于各种原因,需要从原来所用信道上转移到一个更适合的信道上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称为切换。典型切换流程包括切换测量、切换判决、切换执行三个步骤阶段,而在切换测量前,需要满足触发切换的条件。
现有的触发切换的条件,一般是由于下行覆盖变差,用户向小区下行覆盖边界移动而引起;同时也有根据距离、连接用户数、PRB利用率、上行链路质量等条件触发引起。现有切换的触发条件,基本上都是由于下行覆盖恶化而触发;而由于负载均衡导致的切换,也是从小区的整体负荷出发,没有考虑单用户的情况;基于上行链路质量的切换方式,触发时考虑了上行的链路质量,但没有考虑用户的负荷需求是否被满足。
而现有的切换测量的对象和切换判决的依据基本上都是根据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电平。也就是说,目标小区的选择,只考虑下行参考信号接收电平。该方式是基于传统无线蜂窝网为保障用户会话的持续性不断线的考虑,而在目前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的背景下,该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其没有考虑切入目标小区后该用户业务体验能否得到有效保证,因而切换后的用户体验不一定能得到提升。
对于目前的无线接入网,虽然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但现有的切换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没有从用户的业务感知出发,特别是用户的上行业务。TDD制式的无线接入网,由于上下行业务不对称的特点,一般分配给上行的时隙会更少,这对那些实时新闻播报、直播、自媒体等主要在上行发起业务的行为,亟待一种有效的针对TDD制式上行业务的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基站。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所述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所述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
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切换判断模块,用于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邻区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所述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所述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和基站,将上行缓存不断增加且同时速率没有提升作为切换的触发条件,在满足触发条件时,确定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邻区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使得用户能获得更好的感知,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其发明构思是,摒弃了现有技术基于传统无线蜂窝网为保障用户会话的持续性不断线的考虑,只以覆盖、小区整体容量或链路质量作为切换的判断条件,且以下行覆盖为条件选择目标小区,而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设置切换的判断条件,且综合考虑切换接入后的用户体验选择目标小区,使得用户终端接入目标小区后用户能获得更好的感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上行业务的用户体验。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切换方法包括:步骤S101、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User Equipment,简称UE,称为用户设备或用户终端;UE当前驻留的小区为源小区、切换后UE的驻留的小区为目标小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源小区对应的基站。
具体地,切换的触发条件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设置。可以从上行缓冲区的量和即时上行吞吐量两个方面表征用户体验。
UE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不断上增加,说明可用缓存越来越少,会导致信道质量下降;UE的即时上行吞吐量没有提升,说明上行速率没有提升。用户体验更直接地通过信道质量和速率体现。当上行缓冲区的量不断增加,但同时速率没有提升,说明信道质量和速率两方面的用户体验都下降,因此,可以将切换的触发条件设置为上行缓冲区的量不断增加,但同时速率没有提升。
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为:
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
对于当前时刻n,切换的触发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41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42
其中,BSRn表示n时刻UE的即时上行缓冲区的量;BSRi表示i时刻UE的即时上行缓冲区的量,n-N≤i≤n-1;BSRoff为预设的缓冲区阈值,表示缓存触发门限;Thr(UL_MCSn,UL_NPRBn)表示根据上行的MCS和分配的PRB数量确定的n时刻UE的即时上行吞吐量;Thr(UL_MCSi,UL_NPRBi)表示根据上行的MCS和分配的PRB数量确定的i时刻UE的即时上行吞吐量;Throff为预设的吞吐量阈值,表示即时吞吐量触发门限。
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指UE的缓冲区中当前时刻用于上行通信的缓冲区的大小。
BSRoff和Throff的值越大,越不容易触发切换;BSRoff和Throff的值越小,越容易触发切换。
BSRn和BSRi通过UE上报获得。基站可以通过自身获取上行的MCS和分配的PRB数量。
对于UE,即时上行吞吐量可以根据上行的MCS和分配的PRB数量确定。Thr(UL_MCSn,UL_NPRBn)中,Thr表示函数符号。可以根据现有的任一根据上行的MCS和分配的PRB数量确定UE的即时上行吞吐量的方法,确定UE的即时上行吞吐量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N为预设的切换触发滤波系数,表示对历史上行缓冲区的考虑。N越大,平滑越严重,不容易及时反应当前的情况;反之N越小,则无法对抗波动大的业务。
对于当前时刻n,分别对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是否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和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是否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进行判断,若判断结果为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说明满足切换的触发条件,执行后面的步骤,确定目标小区,将UE的驻留小区由源小区切换为目标小区,完成切换;若判断结果为不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只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一个都不满足,则不执行后面的步骤,UE仍驻留于源小区。
当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时,基站获取源小区的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源小区的各邻区,指UE通过测量,获得的源小区的各邻区。
步骤S102、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
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对于每一邻区,根据该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该邻区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
预设的条件,指UE驻留该邻区时的用户体验优于UE驻留源小区时的用户体验。
对于每一邻区,若判断预设的条件,则将该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即可以将该邻区作为目标小区的候选;若不满足,则不将该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通过对每一邻区的判断,可以得到全部候选小区,构成候选小区集合。
步骤S103、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对于候选小区集合,可以根据预设的选择规则从候选小区集合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由于任一候选小区均能使UE驻留该候选小区时的用户体验优于UE驻留源小区时的用户体验,因此,预设的选择规则可以是随机选择一个候选小区,也可以是基于预设的判断规则选择一个最优的候选小区。
确定目标小区后,将UE的驻留小区由源小区切换为步骤S103确定的目标小区。
由于任一候选小区均能使UE驻留该候选小区时的用户体验优于UE驻留源小区时的用户体验,因此,UE的驻留小区切换为目标小区后,用户体验能得到提升。
本发明实施例将上行缓存不断增加且同时速率没有提升作为切换的触发条件,在满足触发条件时,确定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邻区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使得用户能获得更好的感知,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的具体步骤包括: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取邻区的路径损耗;根据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根据邻区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最大预计SINR,获取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判断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是否大于或等于SINR的目标值,并且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大于源小区的平均即时吞吐量。
具体地,与触发条件相对应,预设的条件为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大于或等于SINR的目标值,并且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大于源小区的平均即时吞吐量。
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大于或等于SINR的目标值,说明切换后的上行信道质量不下降。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大于源小区的平均即时吞吐量,说明切换后UE的上行速率能得到提升。
预设的条件的具体公式为
SINRi≥SINRTarget,且Thri>Thrs
满足上述预设的条件的候选小区集合R为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71
其中,SINRi表示第i个邻区的SINR;SINRTarget表示SINR的目标值;Thri表示第i个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Thrs表示源小区的平均即时吞吐量。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简称SINR),是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噪声,指底噪。底噪即背景噪声。
SINRTarget预先根据基站自身的参数设定。例如,可以将BLER=10%时的SINR,作为SINRTarget;BLER,指块差错率。
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指邻区的最大SINR的估计值。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可以根据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得。
邻区的路径损耗,指UE到邻区的上行路径损耗。路径损耗,或称传播损耗,指电波在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是由发射功率的辐射扩散及信道的传播特性造成的,反映宏观范围内接收信号功率均值的变化。
由于TDD系统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可以根据下行路径损耗,获得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即根据邻区到UE的下行路径损耗,获得UE到邻区的上行路径损耗。因此,可以根据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得。
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指邻区的最大即时吞吐量的估计值。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可以根据邻区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最大预计SINR获得。
第i个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为
Thri=Thr(SINRi,UL_NPRB_resi)
其中,Thr表示函数符号;SINRi表示第i个邻区的SINR;UL_NPRB_resi表示第i个邻区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
UL_NPRB_resi通过邻区对应的基站告知源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TDD制式的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UE到各邻区的路损,以及邻区的干扰、PRB利用率及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确定SINR更高和更高速率的邻区,使得候选小区均为能提高用户体验的邻区,从而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的具体步骤包括:对于每一候选小区,根据候选小区的最大预计SINR、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和预设的切换判决系数,确定候选小区的判决值;将判决值最大的候选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
具体地,对于第i个邻区,判决值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81
其中,α为切换判决系数,0≤α≤1。
对于候选小区集合R中的各候选小区,计算判决值后,确定各判决值中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82
确定各判决值中的最大值后,将各判决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候选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
α越大,表示优先考虑信道质量,最大预计SINR大的候选小区被确定为目标小区的概率越大;α越小,表示优先考虑即时吞吐量,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大的候选小区被确定为目标小区的概率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设的切换判决系数,能实现基于信道质量优先或速率优先选择目标小区,能有效提升信道质量或速率方面的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根据每个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取邻区的路径损耗的具体步骤包括:对于每一邻区,将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比作为邻区的路径损耗。
具体地,第i个邻区的路径损耗PLi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91
其中,RS_Poweri表示第i个邻区的参考信号发送功率;RSRPi表示第i个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i由UE测量获得。RS_Poweri通过邻区对应的基站告知源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取邻区的路径损耗,更加快速、简便。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根据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的具体步骤包括:对于每一邻区,获取邻区的底噪与干扰的和值;获取邻区的路径损耗与和值的乘积;将UE的最大发射功率与乘积之比作为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
具体地,第i个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883898820000092
其中,SINRi表示第i个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PLi表示第i个邻区的路径损耗;PCMAX表示UE的最大发射功率;Ni表示第i个邻区的底噪;Ii表示第i个邻区的干扰。
邻区的底噪,指邻区的底噪的强度;邻区的干扰,指邻区的干扰的强度。
邻区的底噪和干扰,通过邻区对应的基站告知源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得。PCMAX通过UE上报基站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更加快速、简便。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具体步骤包括:向UE发送测量控制指令,以使得UE测量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生成测量报告;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获取各邻区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根据测量报告中的各邻区的信息,获取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
具体地,判断获知满足切换的触发条件后,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向UE发送测量控制指令。
UE接收测量控制指令后,对预设的参数进行测量。预设的参数,包括各邻区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UE完成对于预设的参数的测量后,生成测量报告(Measure Report,简称MR),并将测量报告发送至源小区对应的基站。
源小区对应的基站接收测量报告,获取各邻区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源小区对应的基站根据测量报告中各邻区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可以获知哪些小区时UE测量确定的源小区的邻区。对于源小区的每一邻区,采集该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向UE发送测量控制指令,根据UE发送的测量报告,获取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步骤更加简单、方便,邻区由UE测量确定,不会遗漏邻区,从而不会遗漏候选小区,使得确定的目标小区更优,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之前,还包括:接收UE上报的当前时刻缓冲区状态报告;根据当前时刻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获取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
具体地,对于当前时刻,先获取UE上报的刻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Report,简称BSR)。根据当前时刻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获取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
获取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之后,可以根据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和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判断是否满足切换的触发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BSR周期性上报,因而可以获得当前时刻,以及前N个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从而能根据缓冲区的当前状态和历史状态,判断是否满足切换的触发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在判断是否满足切换的触发条件之前,根据当前时刻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获取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能获得当前时刻的用户体验,从而能从用户体验角度判断是否触发切换并确定合适的目标小区,使得用户能获得更好的感知,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功能框图。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如图2所示,一种基站包括切换判断模块201、邻区筛选模块202和目标确定模块203,其中:
切换判断模块201,用于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邻区筛选模块202,用于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
目标确定模块203,用于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具体地,切换判断模块201根据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和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判断是否满足切换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邻区筛选模块202,根据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从源小区的全部邻区中筛选出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邻区作为候选小区。
目标确定模块203从筛选出的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基站包括的各模块实现相应功能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详见上述切换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该基站用于前述各实施例的切换方法。因此,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的切换方法中的描述和定义,可以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执行模块的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将上行缓存不断增加且同时速率没有提升作为切换的触发条件,在满足触发条件时,确定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邻区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使得用户能获得更好的感知,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存储器(memory)302和总线303;其中,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通过总线3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1用于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中并可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0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所述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所述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
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所述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所述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取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
根据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
根据所述邻区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最大预计SINR,获取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
判断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是否大于或等于SINR的目标值,并且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大于源小区的平均即时吞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的具体步骤包括:
对于每一所述候选小区,根据所述候选小区的最大预计SINR、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和预设的切换判决系数,确定所述候选小区的判决值;
将判决值最大的所述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取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的具体步骤包括:
对于每一所述邻区,将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比作为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的具体步骤包括:
对于每一所述邻区,获取所述邻区的底噪与干扰的和值;
获取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与所述和值的乘积;
将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乘积之比作为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具体步骤包括:
向所述UE发送测量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UE测量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生成测量报告;
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获取所述各邻区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所述各邻区的信息,获取每一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UE上报的当前时刻缓冲区状态报告;
根据当前时刻的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获取所述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判断模块,用于若判断获知UE当前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量与前N个时刻的上行缓冲区的平均大小之差大于预设的缓冲区阈值,并且当前时刻的即时上行吞吐量与前N个时刻的平均即时上行吞吐量之差小于预设的吞吐量阈值,则获取各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UE的最大发射功率;
邻区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底噪、干扰、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判断所述邻区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将符合所述预设的条件的邻区,确定为候选小区;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从全部候选小区中确定一个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所述邻区筛选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每一邻区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获取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
根据所述邻区的路径损耗、底噪、干扰和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
根据所述邻区未占用的上行PRB数量和最大预计SINR,获取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
判断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SINR是否大于或等于SINR的目标值,并且所述邻区的最大预计即时吞吐量大于源小区的平均即时吞吐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1436448.2A 2018-11-28 2018-11-28 切换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11246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6448.2A CN111246531B (zh) 2018-11-28 2018-11-28 切换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6448.2A CN111246531B (zh) 2018-11-28 2018-11-28 切换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531A CN111246531A (zh) 2020-06-05
CN111246531B true CN111246531B (zh) 2021-11-30

Family

ID=7087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6448.2A Active CN111246531B (zh) 2018-11-28 2018-11-28 切换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6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941B (zh) * 2020-06-17 2023-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Prb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770540B (zh) * 2020-07-02 2022-07-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72971B (zh) * 2020-07-23 2024-03-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门限的调节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630384A (zh) * 2022-03-28 2022-06-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底噪抑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980234B (zh) * 2022-06-24 2024-02-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989A (zh) * 2005-03-21 2006-10-04 美国博通公司 实现有线网络内的高吞吐量带宽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98091A (zh) * 2011-01-10 2011-06-15 东南大学 多小区协作下行传输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
CN102740360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39856A (zh) * 2011-11-30 2013-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判决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600653A1 (en) * 2010-07-27 2013-06-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ell handover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5517076A (zh) * 2016-01-22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CN106856615A (zh) * 2017-02-28 2017-06-1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1545B2 (en) * 2010-07-26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of device to mitigate uplink interference in femtocell deployments
US9693281B2 (en) * 2015-06-07 2017-06-27 Apple Inc. Handover between cells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20170373739A1 (en) * 2016-06-24 2017-12-28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ue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989A (zh) * 2005-03-21 2006-10-04 美国博通公司 实现有线网络内的高吞吐量带宽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EP2600653A1 (en) * 2010-07-27 2013-06-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ell handover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098091A (zh) * 2011-01-10 2011-06-15 东南大学 多小区协作下行传输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
CN102740360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39856A (zh) * 2011-11-30 2013-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判决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517076A (zh) * 2016-01-22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CN106856615A (zh) * 2017-02-28 2017-06-1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TE-A载波聚合中的载波接入和切换管理策略研究;魏立尧;《邮电设计技术》;20130920;全文 *
不同网络负载提升CA利用率及小区吞吐量的策略研究;林亮;《工程与设计》;20180512;全文 *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井下无线基站切换策略;卫星;《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807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531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6531B (zh) 切换方法和基站
US86600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44618B1 (ko) 셀 결합 바이어스 적용을 위한 자동화된 트리거들 및/또는 간섭 완화 기술들
KR101568274B1 (ko) 협력 멀티-포인트 송신을 위한 클러스터링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KR101494242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및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네트워크 요소에서 잠재적인 로드 밸런싱 동작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JP6578273B2 (ja) セルエッジ近傍で動作している高優先度ユーザ機器のハンドオーバの制御
US9497681B2 (en) Methods in base stations, base stations,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KR101660351B1 (ko) 부하 밸런싱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제어 노드
US87250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interference in different areas of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and coordinat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eatures in response
US8880088B2 (en) Signalling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NETs
US2008000262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150089892A (ko) 이종망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0130268A1 (en) Technique for instructing mobile stations communicating with cooperating access nodes
CN107920371A (zh) 一种目标小区选取方法及基站
JP201751940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リアルタイム送信電力調節方法及び装置
CN109982411B (zh) 终端接入网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其终端
EP2582180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terminal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1246524B (zh) 一种基于cqi信息的质量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4308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on of mobile stations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15604777A (zh)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21327A (zh) 小区选择方法、小区选择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WO2016076766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enabling a downlink coordination feature, an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