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2586A -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2586A
CN111242586A CN202010069279.4A CN202010069279A CN111242586A CN 111242586 A CN111242586 A CN 111242586A CN 202010069279 A CN202010069279 A CN 202010069279A CN 111242586 A CN111242586 A CN 111242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teractive
alarm clock
reminding
remind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92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0692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2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2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在用户关闭闹钟前,增加用户的互动环节,增加用户关闭闹钟的难度,提醒用户及时起床,避免通过简易方式关闭闹钟后选择拖延起床,导致时间延误,提升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手机的闹钟功能使得用户逐渐摆脱了单独的实体闹钟,对于用户来说,为了防止误时经常会在设置闹钟时设置一定的时间余量来应付突发情况,但实际情况是,用户经常在一遍闹钟后或触碰屏幕、按下物理按键等较为简易的方式关闭闹钟后选择拖延起床,最后错过准点,导致迟到、误点等等。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闹钟控制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
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或,
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
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或,
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与预先储存的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相似度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展示互动提醒消息,包括:
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
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包括:
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动操作包括:眨眼睛或张嘴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展示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
控制模块,用于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提醒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醒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醒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案,通过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在用户关闭闹钟前,增加用户的互动环节,增加用户关闭闹钟的难度,提醒用户及时起床,避免通过简易方式关闭闹钟后选择拖延起床,导致时间延误,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提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提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11、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在智能终端上设置有闹钟模块,闹钟模块设置有普通模式和困难模式,普通模式下的闹钟与常规闹钟一致,当用户选择困难模式时,执行本实施例的提醒控制方法。
智能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用户在智能终端的闹钟模块内设置时间,以及将闹钟模块设置为困难模式,智能终端实时监控当前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同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用户的分身信息可以是用户的面部图像或者指纹信息等,当身份信息为面部图像时,可通过智能终端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当身份信息为指纹信息时,可通过指纹识别模块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S12、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目标用户的目标身份信息,通过将获取的身份信息与存储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判断执行操作的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进一步地,目标用户可以是:智能终端的使用者,或与智能终端的使用者相关的用户(例如,夫妻中的另一方、孩子的监护人等)。
S13、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
若获取的身份信息与存储的目标身份信息一致,则确定执行操作的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向用户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该互动提醒消息用于指示用户执行相应地互动操作,设置用户互动环节的目的在于增加用户关闭闹钟的难度,提醒用户及时起床。
S14、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智能终端接收用户根据互动提醒消息执行的互动操作,在确定互动提醒消息与该互动操作向匹配时(即,用户执行的互动操作为设定操作),则生成关闭闹钟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闹钟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法,通过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在用户关闭闹钟前,增加用户的互动环节,增加用户关闭闹钟的难度,提醒用户及时起床,避免通过简易方式关闭闹钟后选择拖延起床,导致时间延误,提升用户的体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提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21、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在智能终端上设置有闹钟模块,闹钟模块设置有普通模式和困难模式,普通模式下的闹钟与常规闹钟一致,当用户选择困难模式时,执行本实施例的提醒控制方法。
用户在智能终端的闹钟模块内设置时间,以及将闹钟模块设置为困难模式,智能终端实时监控当前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通过控制智能终端开启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
S22、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与预先储存的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
在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目标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通过将获取的面部图像与存储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二者的相似度。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对面部图像和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比较二者特征的相似度,特征可以是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等。
S23、根据所述相似度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相似度阈值,例如90%,当面部图像与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时,则确定该用户为目标用户,进而执行S24;当面部图像与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小于相似度阈值时,则确定该用户非目标用户,进而执行S25。
S24、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若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进入互动环节,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以及在该展示区域的设定区域显示互动提醒消息。
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加载展示区域(该区域的形状可以类似于人脸形状),在展示区域的下方显示“请眨眼睛”的互动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将面部对准展示区域,并执行“眨眼睛”的互动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还可以显示闹钟的时间,以及设置闹钟的备注信息(例如,“起床上班”)。
互动提醒消息对应的互动操作可以包括:眨眼睛、张嘴巴、剪刀手、OK手势等。
S25、若所述确定用户非目标用户,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当面部图像与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小于相似度阈值时,则确定该用户非目标用户,该用户没有关闭闹钟的权限,控制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例如,智能终端存储的目标面部图像为孩子的图像,而孩子的父母去关闭闹钟时,则没有关闭闹钟的权限,控制闹钟播放提醒消息,直至孩子执行关闭闹钟的操作。
进一步地,设置非目标用户没有关闭闹钟的权限的目的在于闹钟没有叫醒目标用户,而非目标用户关闭闹钟,导致目标用户仍为及时起床造成时间的延误。
S26、若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若展示区域检测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生成关闭闹钟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闹钟关闭。
例如,展示区域检测到用户的面部完全落入展示区域,以及用户执行“眨眼睛”的互动操作,则生成关闭闹钟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闹钟关闭。
S27、若所述展示区域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若展示区域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表明用户当前未处于完全清醒状态,仍存在关闭闹钟选择拖延起床的可能,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例如,展示区域检测到用户的面部完全落入展示区域,但未检测到用户执行“眨眼睛”的互动操作,或者,检测到用户执行的为非“眨眼睛”的互动操作(例如,张嘴巴),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法,通过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根据所述面部图像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在用户关闭闹钟前,增加用户的互动环节,增加用户关闭闹钟的难度,提醒用户及时起床,避免通过简易方式关闭闹钟后选择拖延起床,导致时间延误,提升用户的体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提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41、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在智能终端上设置有闹钟模块,闹钟模块设置有普通模式和困难模式,普通模式下的闹钟与常规闹钟一致,当用户选择困难模式时,执行本实施例的提醒控制方法。
用户在智能终端的闹钟模块内设置时间,以及将闹钟模块设置为困难模式,智能终端实时监控当前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通过智能终端指纹技术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指纹技术可以包括: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后置指纹识别技术或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等。
S42、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S43、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目标用户的目标指纹信息,将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二者是否一致,若二者一致,则确定该用户为目标用户,进而执行S44;若二者不一致,则确定该用户非目标用户,进而执行S45。
S44、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若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进入互动环节,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以及在该展示区域的设定区域显示互动提醒消息。
互动提醒消息的展示与图2中的相关步骤类似,为简洁描述,具体可参数如图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S45、若所述确定用户非目标用户,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若确定指纹信息与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二者不一致,则确定该用户非目标用户,该用户没有关闭闹钟的权限,控制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S46、若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若展示区域检测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生成关闭闹钟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闹钟关闭。
例如,展示区域检测到用户的面部完全落入展示区域,以及用户执行“张嘴巴”的互动操作,则生成关闭闹钟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闹钟关闭。
S47、若所述展示区域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若展示区域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表明用户当前未处于完全清醒状态,仍存在关闭闹钟选择拖延起床的可能,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例如,展示区域检测到用户的面部完全落入展示区域,但未检测到用户执行“张嘴巴”的互动操作,或者,检测到用户执行的为非“眨眼睛”的互动操作(例如,眨眼睛),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方法,通过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根据所述面部图像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在用户关闭闹钟前,增加用户的互动环节,增加用户关闭闹钟的难度,提醒用户及时起床,避免通过简易方式关闭闹钟后选择拖延起床,导致时间延误,提升用户的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提醒控制装置可设置于智能终端中,如图5所示,该结构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51,用于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判断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展示模块53,用于若确定所述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
控制模块54,用于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54,还用于若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51,具体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52,具体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或,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与预先储存的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根据所述相似度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展示模块53,具体用于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54,具体用于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动操作包括:眨眼睛或张嘴巴。
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控制装置可以是如图5中所示的提醒控制装置,可执行如图1-4中提醒控制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4所示提醒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4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智能终端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和其他用户接口603。智能终端6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5。
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6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6021和应用程序6022。
其中,操作系统6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6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6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6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6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或,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与预先储存的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根据所述相似度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动操作包括:眨眼睛或张嘴巴。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可以是如图6中所示的智能终端,可执行如图1-4中提醒控制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4所示提醒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4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提醒控制设备侧执行的提醒控制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提醒控制程序,以实现以下在提醒控制设备侧执行的提醒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或,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与预先储存的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根据所述相似度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动操作包括:眨眼睛或张嘴巴。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若所述确定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
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或所述互动操作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不匹配,则控制所述闹钟播放提醒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或,
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
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或,
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与预先储存的目标面部图像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相似度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互动提醒消息,包括:
加载互动操作对应的展示区域;
在所述展示区域对应的设定区域展示所述互动提醒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包括:
所述展示区域检测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操作包括:眨眼睛或张嘴巴。
8.一种提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闹钟达到设定时间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展示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用户为目标用户,则展示互动提醒消息;
控制模块,用于若接收到与所述互动提醒消息相对应的互动操作,则关闭所述闹钟。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提醒控制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醒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醒控制方法。
CN202010069279.4A 2020-01-19 2020-01-19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242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9279.4A CN111242586A (zh) 2020-01-19 2020-01-19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9279.4A CN111242586A (zh) 2020-01-19 2020-01-19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586A true CN111242586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7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9279.4A Pending CN111242586A (zh) 2020-01-19 2020-01-19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25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1739A (zh) * 2020-11-20 2021-03-16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928A (zh) * 2015-01-30 2015-05-2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智能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6125914A (zh) * 2016-06-16 2016-11-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闹钟控制方法
CN107193596A (zh) * 2017-05-18 2017-09-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闹钟关闭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928A (zh) * 2015-01-30 2015-05-2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智能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6125914A (zh) * 2016-06-16 2016-11-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闹钟控制方法
CN107193596A (zh) * 2017-05-18 2017-09-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闹钟关闭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1739A (zh) * 2020-11-20 2021-03-16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12511739B (zh) * 2020-11-20 2022-05-06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7896B (zh) 一种熄屏状态下的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166399A1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8447273B1 (en) Hand-held user-aware security device
CN107450778B (zh) 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134246A1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10562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驾驶风险管控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11093773B2 (en) Liveness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575937A1 (en)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s for waking up an icon
EP233694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plurality of facial images for face recognition
US114495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iggering function of function widget based o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3719699B1 (en) Living body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1240482B (zh) 一种特效展示方法及装置
JP2024028992A (ja) 拡張されたユーザ対話のための画像データを用いる、方法、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230265B1 (ko) 타인의 시선인식에 따른 단말의 정보표시방법 및 그 단말
WO2017133589A1 (zh) 终端用户安全监护方法及装置
US11263634B2 (en) Pay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110095862A1 (en) Alarm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rning of emergencies
CN105160217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应用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EP3407256A1 (en) Recognizing biological feature
CN110753154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42586A (zh) 提醒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98230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3239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EP3461138B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US20180314811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