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1510A -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1510A
CN111241510A CN202010012019.3A CN202010012019A CN111241510A CN 111241510 A CN111241510 A CN 111241510A CN 202010012019 A CN202010012019 A CN 202010012019A CN 111241510 A CN111241510 A CN 111241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ngerprint
mask layer
identificatio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20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1510B (zh
Inventor
刘德建
陈丛亮
郭玉湖
陈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20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1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1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1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1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1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设置遮罩层在终端所有应用最上层;通过所述遮罩层拦截终端的所有触摸事件;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本发明既能够维持头戴设备正常播放,又能有效防止误触;进一步地,直接利用指纹解锁和锁屏,操作便捷且实施成本低;进一步地,还能支持便捷地、准确地在暗中操控终端,与app进行交互;进一步地,还能节约终端电量。

Description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头戴式设备支持将终端(手机、平板等)画面输出到头戴设备中显示。基于目前的技术,终端如果锁屏了,将无法继续输出画面至头戴设备。而如果终端不锁屏,又容易发生误触事件,特别是放在口袋中;并且当终端(如手机)放在口袋中又锁屏了,就很难操作终端,进而无法控制头戴式设备的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既能维持输出画面至头戴设备,又能暗中操控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包括:
设置透明遮罩层在终端所有应用最上层;
通过所述透明遮罩层拦截终端的所有触摸事件;
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透明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透明遮罩层至原样。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所包含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遮罩层能够有效解决误触问题,确保终端实际不锁屏,头戴设备能够照常显示终端显示内容;同时,利用现有的指纹识别便可实现袋中解锁,方便暗中(眼睛无法直视的情况下)操控终端。本发明还具有易于实施和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暗中操作过程头戴设备屏幕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遮罩层能够有效解决误触问题,确保终端实际不锁屏,头戴设备能够照常显示终端显示内容;同时,通过指纹便可实现袋中解锁,方便袋中操控终端。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包括:
设置遮罩层在终端所有应用最上层;
通过所述遮罩层拦截终端的所有触摸事件;
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遮罩层屏蔽一切触摸事件来有效防止暗中误触;特设指纹解锁,便于暗中交互;操作结束可松开手指快速地恢复透明遮罩屏蔽状态,具有操控便捷的特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
调节终端亮度至最低。
由上述描述可知,具备自动调低亮度功能,有效节约电量。
进一步地,终端上的指纹识别区域设于终端背后。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在终端背后,更有利于操作终端正面屏幕。
进一步地,所述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具体为:
终端持续判断指纹识别区域是否检测到触摸信号;
若检测到触摸信号,则识别是否为指纹信号;
若识别结果为是且识别通过,则控制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每间隔预设时间识别是否为指纹信息,若识别结果依然为是且识别通过,则维持所述遮罩层处于缩小状态。
由上述描述可知,只有持续能识别到指纹才能保持遮罩层一直处于缩小状态,即解锁状态;一但松开手指,即识别不到指纹时,便恢复锁屏。具有操控方式简便且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具体为:
若连续预设次数的识别结果均非指纹信息,则设置所述遮罩重新铺满终端屏幕。
由上述描述可知,只有连续两次以上判定指纹失效,才会恢复“锁屏”,能有效防止误触。
进一步地,所述指定大小为一个像素点;所述遮罩层为透明遮罩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缩小为一个像素点,既能够防止透明遮罩层这一线程被系统回收,又有利于再次快速启动,恢复完全覆盖屏幕的状态,即再次“锁屏”。另外,透明遮罩层可仿真未锁屏的状态,终端播放内容更直观。
进一步地,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之后,还包括:
在头戴设备中显示终端界面上的触摸轨迹和当前触摸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够使用户清楚自己当前触摸的位置和操作,便于交互,同时提高操控准确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在头戴设备中对应终端界面的边框位置以相反色显示横纵坐标。
由上述描述可知,用户能结合边框坐标提示,更准确地进行操控。
进一步地,使用相反色显示所述触摸轨迹;使用圆点或十字中心点标识所述当前触摸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够更突显触摸轨迹,精准定位当前触摸位置,确保操控准确,同时更便于操控。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下述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所包含的步骤:
设置遮罩层在终端所有应用最上层;
通过所述遮罩层拦截终端的所有触摸事件;
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
进一步地,还包括:
调节终端亮度至最低。
进一步地,终端上的指纹识别区域设于终端背后。
进一步地,所述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具体为:
终端持续判断指纹识别区域是否检测到触摸信号;
若检测到触摸信号,则识别是否为指纹信号;
若识别结果为是且识别通过,则控制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每间隔预设时间识别是否为指纹信息,若识别结果依然为是且识别通过,则维持所述遮罩层处于缩小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具体为:
若连续预设次数的识别结果均非指纹信息,则设置所述遮罩重新铺满终端屏幕。
进一步地,所述指定大小为一个像素点;所述遮罩层为透明遮罩层。
进一步地,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之后,还包括:
在头戴设备中显示终端界面上的触摸轨迹和当前触摸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
在头戴设备中对应终端界面的边框位置以相反色显示横纵坐标。
进一步地,使用相反色显示所述触摸轨迹;使用圆点或十字中心点标识所述当前触摸位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对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实现的,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流程。所述流程执行后,仍然能够获取对应方法的有益效果。
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盘、光碟、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针对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当终端收纳后,依然能够确保头戴设备正常播放或显示终端屏幕内容,还能实现暗中操控。
所述方法包括:
首先,设置遮罩层(显示)在终端所有应用最上层。可选地,遮罩层可以是透明遮罩层,也可以为定制的界面样式。本实施例以透明遮罩层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透明遮罩层拦截所有触摸事件,从而实现终端依然播放原app内容,与之连接的头戴设备依然能够正常播放终端显示内容,但无法对终端进行触控的“伪锁屏”效果。
其中,拦截方式可以是拦截所有触摸事件不传递给上层应用进行处理。
所述透明遮罩层与目前浏览器在当前网页弹窗(如弹出确认窗体)时候的背景遮罩效果具有实质不同。本申请是针对原生的安卓应用而实现的跨应用透明遮罩,而非针对浏览器网页。
优选地,开启透明遮罩层后,将自动调整终端的亮度至最低,以节省电量。头戴设备的显示亮度可通过自身配备的亮度调节按钮进行独立操控,因此不会对头戴设备的显示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上述操作,即使终端被收纳在口袋中,包包中或者其他暗处,依然能够保证头戴设备正常播放,且解决了误触终端显示屏而影响播放的问题。
而当用户具备操控终端应用的需求,却因为带着头戴设备,无法通过眼睛观看终端屏幕并进行操控时。本实施例提供“暗中操控”终端的功能,能够实现用户无需卸下头戴设备,即使是在暗中也依然能够对终端进行操控,实现终端与头戴设备进行交互的功能。
具体而言,指定终端上的指纹识别按键/区域,用于在透明遮罩层完全覆盖屏幕的状态下指纹识别通过后“解锁”透明遮罩层。具体解锁方式为透明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如缩小为一个像素点大小。此时透明遮罩层的线程并不会被系统回收,而是处于“休眠”状态,这样能保证再次“锁屏”的实现,又有利于再次快速启动,恢复完全覆盖屏幕的状态,即再次“锁屏”。
解锁后,用户对终端应用进行操控的所有触控指令将不再进行拦截,而是如常传递给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处理。
可选地,在解锁后,可以采用长按的方式(即持续或间隔时间识别指纹的方式)维持透明遮罩层处于缩小状态;对应的,松开手指后(即识别不到指纹或者指纹识别无法通过的时候),透明遮罩层即刻恢复原样。该方式针对短时操作,能够减少操作次数,简化操作。
可选地,还可以依据操作顺序确定是解锁还是恢复锁屏。如第一次通过指纹识别后启动的“解锁”功能,而后再通过指纹识别触发的将是恢复“锁屏”功能,通过顺序明确“解锁”还是“还原”操作。该方式能够避免需要较长时间操作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手指操作不便或者手指乏累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在通过透明遮罩层进行“锁屏”的状态下,终端持续检测指纹识别按键/区域是否存在触摸信号;若有,则识别检测到的触摸信号是否为指纹信号;若识别结果为是且指纹识别通过,则控制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若非指纹信号或指纹识别不通过,则不做处理。
对应长按维持方式,终端将每间隔预设时间(如每500毫秒)识别一次是否为指纹信息,若识别结果依然为是且识别通过,则维持所述遮罩层处于缩小状态;若连续识别2次以上不通过,则即可“唤醒”透明遮罩层线程,将透明遮罩层重新完全覆盖终端屏幕。
可选地,所述指纹按键/区域位于终端背后,如华为荣耀系列,这样更便于暗中瞄准和操控。
特别地,如图2所示,终端将即时性地将用户“解锁”后的操作对应的触摸轨迹和触摸位置投影到头戴设备中,使用户能够清楚辨别自己触摸的位置,从而方便交互。
具体地,当操作时,头戴设备的屏幕上通过十字或圆点定位当前触摸位置,在边框以相反色显示横向和纵向位置,具体可以以坐标形式体现;另外,还将使用相反色显示触摸经过的轨迹,使用圆圈显示手指触摸当前位置。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更准确地进行触控。以相反色显示,即与当前屏幕原来的像素显示相反的颜色,能避免相同颜色看不清提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对应实施例一,提供一具体运用场景:用户通过头戴设备(类似谷歌眼镜的设备,但是眼镜里没有内置操作系统,所有显示内容都是由手机通过hdmi投屏到头戴设备中)连接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利用头戴设备观看手机上正在播放的视频,以获取更加的观影效果。但过程中手机需要维持亮屏才能保证手机和头戴设备均正常播放。如果手机锁屏放入口袋,就会黑屏,头戴设备上的内容也不显示了;如果不锁屏放入口袋则容易产生误触。而利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手机屏幕上显示透明的遮罩层,使得手机被收入口袋中或者包中也能继续保持视频播放(即亮屏),并有效防止误触。
透明遮罩层启用后,通过正常触摸屏幕的所有操作都会被遮罩层拦截,不会传递给视频app。同时,也将调整手机亮度到最暗,以节约电量,由于头戴设备配备独立的亮度调整功能,因此手机的亮度不会影响到头戴设备的观影效果。
用户通过指定手指按住手机背后的指纹识别按键2秒后,通过指纹识别,自动解除锁屏(透明遮罩层自动缩小窗体为1个像素点,触摸事件会自动直接传递上层应用)。维持该手指按压指纹识别按键,终端每500毫秒识别一次,若依然识别通过,则维持“解锁”状态。
用户通过其他手指在屏幕上触摸操控,触摸事件就会直接传递给视频app,实现口袋中自动解锁并操作app。另外可以通过配合指环,使得手指按住背后按键时不会因为手指离开屏幕而松开。
当用户手指松开时(手机无法再指纹识别通过时),遮罩透明窗体将重新铺满整个屏幕。优选连续识别2次均未通过后再重新“锁屏”。
当使用上述组合操作时,头戴设备的屏幕上将以触摸位置的中心点绘制十字定位线,在边框相反色显示横向和纵向位置,以及使用相反色显示触摸经过的轨迹,使用圆圈显示手指触摸当前位置。由此,用户可以清楚看到自己触摸的位置,因此可以操作做出所需的手势操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对应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所包含的步骤。具体的步骤内容在此不进行复述,详细请参阅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记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既能够维持头戴设备正常播放,又能有效防止误触;进一步地,直接利用指纹解锁和锁屏,操作便捷且实施成本低;进一步地,还能支持便捷地、准确地在暗中操控终端,与app进行交互;进一步地,还能节约终端电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遮罩层在终端所有应用最上层;
通过所述遮罩层拦截终端的所有触摸事件;
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终端亮度至最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上的指纹识别区域设于终端背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终端识别到指纹,且识别通过,则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具体为:
终端持续判断指纹识别区域是否检测到触摸信号;
若检测到触摸信号,则识别是否为指纹信号;
若识别结果为是且识别通过,则控制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
每间隔预设时间识别是否为指纹信息,若识别结果依然为是且识别通过,则维持所述遮罩层处于缩小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终端无法识别到指纹,则恢复所述遮罩层至原样,具体为:
若连续预设次数的识别结果均非指纹信息,则设置所述遮罩重新铺满终端屏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大小为一个像素点;所述遮罩层为透明遮罩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层缩小至指定大小,之后,还包括:
在头戴设备中显示终端界面上的触摸轨迹和当前触摸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头戴设备中对应终端界面的边框位置以相反色显示横纵坐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相反色显示所述触摸轨迹;使用圆点或十字中心点标识所述当前触摸位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所包含的步骤。
CN202010012019.3A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41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2019.3A CN111241510B (zh)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2019.3A CN111241510B (zh)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1510A true CN111241510A (zh) 2020-06-05
CN111241510B CN111241510B (zh) 2021-09-07

Family

ID=7087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2019.3A Active CN111241510B (zh)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151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4864A1 (en) * 2002-11-28 2004-06-03 Nec Corporation Glasses type display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08155B (zh) * 2009-02-13 2013-01-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屏幕按键被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US8502780B1 (en) * 2012-11-20 2013-08-06 Lg Electronics Inc. Head mou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399640A (zh) * 2013-08-16 2013-11-20 贝壳网际(北京)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用户手势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客户端
US20140362015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ing of interface content
CN104731475A (zh) * 2015-03-19 2015-06-24 深圳市米家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车载系统的触控屏显示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87641A (zh) * 2015-12-25 2016-04-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93095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操作vr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74685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张帆 一种全屏显示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4864A1 (en) * 2002-11-28 2004-06-03 Nec Corporation Glasses type display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08155B (zh) * 2009-02-13 2013-01-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屏幕按键被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US8502780B1 (en) * 2012-11-20 2013-08-06 Lg Electronics Inc. Head mou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40362015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ing of interface content
CN103399640A (zh) * 2013-08-16 2013-11-20 贝壳网际(北京)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用户手势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客户端
CN104731475A (zh) * 2015-03-19 2015-06-24 深圳市米家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车载系统的触控屏显示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87641A (zh) * 2015-12-25 2016-04-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93095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操作vr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74685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张帆 一种全屏显示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生荣: "vue实现一个移动端屏蔽滑动的遮罩层实例", 《HTTPS://WWW.ZHANGSHENGRONG.COM/P/ERNNRYRN5W/》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1510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5994B (zh) 对计算设备上的数据的保护和访问的改进
US11483491B2 (en)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at adjusts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an area having a under-screen camera disposed below the area
CN104424410B (zh) 移动智能终端分安全等级快捷启动应用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664177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开启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12406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0088769A (zh) 指纹采集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5160217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应用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EP4184303A1 (en) Wallpaper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64279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同步启动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76454B (zh) 结合摄像头的终端锁屏方法、存储介质
CN105808015A (zh) 防窥用户交互装置及方法
KR101974618B1 (ko) 스크린 캡처 차단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어플리케이션 및 사용자 단말
CN111241510B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3282364A (zh) 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240566B (zh) 基于蓝牙的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2882779A (zh) 锁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98643B (zh) 连接头戴设备的终端的锁屏方法、存储介质
US11651058B2 (en) Method for opening applic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802710B (zh) 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WO2019210819A1 (zh) 带随机字符段标记的图符式密码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7273173A (zh) 指纹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2164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01821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前面板结构及一种移动终端
US1142318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20201A (zh) 一种智能手表播放画中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