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1070B -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1070B
CN111241070B CN202010093575.8A CN202010093575A CN111241070B CN 111241070 B CN111241070 B CN 111241070B CN 202010093575 A CN202010093575 A CN 202010093575A CN 111241070 B CN111241070 B CN 111241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system
access requirement
new service
up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35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1070A (zh
Inventor
冯振
颜秉珩
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35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1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1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1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1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1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4Database migration sup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与伪客户端相连的真实客户端;所述伪客户端一端与第一端架构的旧业务系统相连,另一端接入第二端架构的新业务系统;其中,所述伪客户端包括格式转换器,所述格式转换器用于对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本申请通过建立伪客户端分别连接两端不同的架构,实现了业务系统在不同CPU架构间的平滑迁移,克服了不同CPU架构上数据格式不一致的技术难题,降低了用户业务对特定CPU架构的依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数据迁移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数据库迁移只能在同CPU架构服务器间进行,通过LUN复制或者数据库同步,一台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无障碍复制到另一台同CPU架构服务器。但是当两台服务器的CPU架构不同时,由于其数据存储格式不同,以上数据迁移方式失效。例如,某国际主流数据库软件在x86架构和安腾架构下的数据存储格式并不相同,导致数据库业务难以进行跨平台的迁移。
因此,如何实现跨CPU架构的数据库迁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数据迁移方法、数据迁移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与伪客户端相连的真实客户端;
所述伪客户端一端与第一端架构的旧业务系统相连,另一端接入第二端架构的新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伪客户端包括格式转换器,所述格式转换器用于对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其中,所述伪客户端还用于维护系统数据记录表,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用于记录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过时数据和所述新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基于上文所述的数据迁移装置,所述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端架构中新业务系统的第二数据格式;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所述第二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若是,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经过伪客户端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若否,利用所述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格式后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其中,还包括:
所述伪客户端接收到真实客户端的访问需求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增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在所述新业务系统执行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数据增加操作,并将所述数据增加操作对应的数据增加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删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删除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在所述旧业务系统中删除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改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修改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所述新业务系统,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修改操作,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查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查询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所述新业务系统,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查询操作,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系统,基于上文所述的数据迁移装置,所述数据迁移系统包括:
格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端架构中新业务系统的第二数据格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所述第二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第一迁移模块,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经过伪客户端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第二迁移模块,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否时,利用所述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格式后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与伪客户端相连的真实客户端;所述伪客户端一端与第一端架构的旧业务系统相连,另一端接入第二端架构的新业务系统;其中,所述伪客户端包括格式转换器,所述格式转换器用于对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本申请通过建立伪客户端分别连接两端不同的架构,实现了业务系统在不同CPU架构间的平滑迁移,克服了不同CPU架构上数据格式不一致的技术难题,降低了用户业务对特定CPU架构的依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数据迁移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的流程图,该装置包括:
与伪客户端相连的真实客户端;
伪客户端一端与第一端架构的旧业务系统相连,另一端接入第二端架构的新业务系统;伪客户端包括格式转换器,格式转换器用于对旧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在此对于第一端架构和第二端架构具体为何种CPU架构均不作限定,可以为X86架构、Arm架构、Alpha架构等等,当实现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时均可以采用本数据迁移装置。
无论是哪种架构,均应包括基础的数据库和业务系统,而本申请中伪客户端需要分别与两个架构服务器的业务系统相连,同时真实客户端仅与伪客户端相连。而伪客户端作为两个架构服务器的业务系统与真实客户端之间的唯一通道。
图1中,伪客户端还可以用于维护系统数据记录表,系统数据记录表用于记录旧业务系统中的过时数据和新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
需要理解的是,不同架构的服务器中其操作指令可能不同,存储的数据格式也可能不同。因此即便是不同架构中的数据格式相同,但进行数据迁移时第一端架构中的相应操作指令无法被第二端架构识别,依然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迁移。
而本申请通过建立伪客户端,可以实现操作指令和数据格式的兼容。即使从第一端架构迁移到第二端架构的数据格式不同,可以通过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确保迁移任务的正常进行。
参见图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基于上文的数据迁移装置,该数据迁移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端架构中新业务系统的第二数据格式;
S102:判断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数据格式是否相同;若是,进入S103;若否,进入S104;
S103:将旧业务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经过伪客户端迁移至新业务系统;
S104:利用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待迁移数据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后迁移至新业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为基于上文数据迁移装置的数据迁移方法,在数据迁移时根据两个架构服务器的数据格式是否相同采用对应的数据迁移方式。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的工作流程图,若两个架构服务器的数据格式相同,即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数据格式相同,意味着两个架构服务器的数据均为标准文本格式,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迁移,此时伪客户端起到统一操作指令的作用,相当于伪客户端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图2中,伪客户端向基于第一端架构的服务器申请数据,数据(以菱形标记)在发出过程中,数据格式未发生变化,此时伪客户端作为管道,将迁移数据提交到基于第二端架构的服务器,基于第二端架构的服务器将数据(同样以菱形标记)进行保存,从而完成迁移数据跨CPU架构的迁移。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的工作流程图,若两个架构服务器的数据格式不相同,即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数据格式不相同,此时需要利用格式转换器对待迁移数据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后才能发送至第二端架构的服务器。图3中,伪客户端向基于第一端架构的服务器申请数据,数据(以菱形标记)在发送到伪客户端后,伪客户端利用格式转换器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端架构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以三角形标记),再将迁移数据提交到基于第二端架构的服务器,基于第二端架构的服务器将数据(以三角形标记)进行保存,从而完成迁移数据跨CPU架构的迁移。在此过程中,伪客户端不仅起到了数据传输管道的作用,还起到了数据格式转换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建立伪客户端分别连接两端不同的架构,实现了业务系统在不同CPU架构间的平滑迁移,克服了不同CPU架构上数据格式不一致的技术难题,降低了用户业务对特定CPU架构的依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进行数据迁移时,可以通过真实客户端接受外界的访问需求以进行数据增量操作,主要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此时,伪客户端接收到真实客户端的访问需求时,可以根据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新业务系统。
下文以增删改查四种访问需求为例对数据增量操作进行说明,当然还可以执行其他数据增量操作,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1、当访问需求为数据增时:
在新业务系统执行访问需求对应的数据增加操作,并将数据增加操作对应的数据增加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当访问需求为数据增时,首先在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执行增加操作,然后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在表中记录该条记录已增加到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
2、当访问需求为数据删时:
判断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新业务系统中删除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在旧业务系统中删除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当访问需求为数据删时,首先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检索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条目,如果存在,则在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删除该条目,然后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标记该条记录已删除;如果不存在,则在旧业务系统数据库中删除该条目,然后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标记该条记录已删除。
3、当访问需求为数据改时:
根据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新业务系统中修改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旧业务系统中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新业务系统,并在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修改操作,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当访问需求为数据改时,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检索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条目,如果存在,则在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修改该条目;如果不存在,则将该记录首先从旧业务系统数据库复制到新业务系统数据库,然后在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根据真实客户端的需求进行相应条目记录修改。最后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标记该条记录已复制到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同时还可以将旧业务系统数据库中相应条目标记为已过时。
4、当访问需求为数据查时:
根据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新业务系统中查询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旧业务系统中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新业务系统,并在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查询操作,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系统数据记录表。
当访问需求为数据查时,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检索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条目,如果存在,则在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检索该条目并通过伪客户端返回给真实客户端;如果不存在,则将该记录首先从旧业务系统数据库复制到新业务系统数据库,然后在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根据真实客户端的需求进行相应条目记录的检索并返回。最后在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标记该条记录已复制到新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旧业务系统数据库相应条目标记为已过时。
当系统数据记录表中标记旧业务系统数据库中的条目全部过时,或者用户认为旧业务系统数据库不再有存在价值,则可以废弃旧业务系统,绕过伪客户端,真实客户端开始直连新业务系统,从而最终完成业务的跨CPU架构迁移。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系统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数据迁移系统与上文描述的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系统,基于上文所述的数据迁移装置,所述数据迁移系统包括:
格式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端架构中新业务系统的第二数据格式;
判断模块20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所述第二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第一迁移模块300,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经过伪客户端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第二迁移模块400,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否时,利用所述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格式后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5)

1.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端架构中新业务系统的第二数据格式;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所述第二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若是,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经过伪客户端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若否,利用所述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格式后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所述伪客户端接收到真实客户端的访问需求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增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在所述新业务系统执行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数据增加操作,并将所述数据增加操作对应的数据增加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删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删除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在所述旧业务系统中删除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改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修改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所述新业务系统,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修改操作,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查时,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包括: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查询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所述新业务系统,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查询操作,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伪客户端相连的真实客户端;
所述伪客户端一端与第一端架构的旧业务系统相连,另一端接入第二端架构的新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伪客户端包括格式转换器,所述格式转换器用于对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客户端还用于维护系统数据记录表,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用于记录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过时数据和所述新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
4.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格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端架构中旧业务系统的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端架构中新业务系统的第二数据格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所述第二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第一迁移模块,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经过伪客户端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第二迁移模块,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否时,利用所述伪客户端中的格式转换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格式后迁移至所述新业务系统;
以及,所述伪客户端接收到真实客户端的访问需求时,用于根据所述访问需求的业务类型更新系统数据记录表和所述新业务系统的模块,具体为: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增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执行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数据增加操作,并将所述数据增加操作对应的数据增加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删时,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删除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在所述旧业务系统中删除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并将数据删除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改时,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修改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所述新业务系统,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修改操作,将数据修改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其中,当所述访问需求为数据查时, 判断所述新业务系统是否存在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
若是,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查询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若否,将所述旧业务系统中所述访问需求对应的条目复制至所述新业务系统,并在所述新业务系统中执行数据查询操作,将数据查询记录更新至所述系统数据记录表。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93575.8A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41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3575.8A CN111241070B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3575.8A CN111241070B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1070A CN111241070A (zh) 2020-06-05
CN111241070B true CN111241070B (zh) 2023-01-10

Family

ID=70878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3575.8A Active CN111241070B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10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7923B (zh) * 2021-12-02 2022-03-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应用跨cpu架构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7088A (zh) * 2011-03-18 2012-10-17 微软公司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无缝升级
CN105138603A (zh) * 2015-08-07 2015-12-0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HPUX平台向KUX平台迁移的Oracle数据库迁移工具
CN108536822A (zh) * 2018-04-09 2018-09-14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033124A (zh) * 2018-05-31 2018-12-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7088A (zh) * 2011-03-18 2012-10-17 微软公司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无缝升级
CN105138603A (zh) * 2015-08-07 2015-12-0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HPUX平台向KUX平台迁移的Oracle数据库迁移工具
CN108536822A (zh) * 2018-04-09 2018-09-14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033124A (zh) * 2018-05-31 2018-12-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1070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93093B1 (ko) 분산된 데이터 스토어 내의 버젼형 계층 데이터 구조
US10275177B2 (en) Data layout schemas for seamless data migration
CN107122355B (zh) 数据迁移系统和方法
US7765189B2 (en) Data mig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ata stored in a distributed manner
CN107122361B (zh) 数据迁移系统和方法
WO2017041654A1 (zh) 用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写入数据、获取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49486A (zh) 静态文件的版本管理、文件拉取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25084B (zh)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1289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tform-independent data file transfers
CN110109891B (zh) 用于数据迁移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41070B (zh) 一种跨cpu架构的数据迁移装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EP361608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version updating of data stored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CN115114232A (zh) 一种历史版本对象列举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CN110119386B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900337B (zh) 一种元数据服务的故障恢复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US11513876B2 (en) Resolving data location for queries in a multi-system instance landscape
US1109334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covering metadata
CN110941471A (zh) 一种软件系统基础数据国际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59548B (zh)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28031B (zh) 元数据组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备份方法、检索方法
CN114064118A (zh) 代码迁移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12905541B (zh) 镜像仓库垃圾清理方法和装置
JP4060890B2 (ja) 階層化ドライバ入出力システム内の複数ドライバによる入出力要求の再処理を可能にする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プリミティブ
CN109947719A (zh) 一种提高集群在目录下读取目录项效率的方法
CN110750268A (zh) 文件清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