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2252A -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2252A
CN111232252A CN202010177336.0A CN202010177336A CN111232252A CN 111232252 A CN111232252 A CN 111232252A CN 202010177336 A CN202010177336 A CN 202010177336A CN 111232252 A CN111232252 A CN 111232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ring
rocket
landing platform
recovery system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73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小波
郑立伟
施发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73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2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2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2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62Systems for re-entry in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Retarding or lan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5/00Ground equipment for vehicles, e.g. starting towers, fuel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属于火箭整流罩回收技术领域,其中,回收系统包括:减速系统,包括设置在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和反推装置;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翼伞和反推装置的运行;陆地接收系统,具有移动着陆平台,所述移动着陆平台上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整流罩的缓冲网;本发明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整流罩进入返回轨道,可控翼伞控制整流罩的滑翔,反推装置进一步对整流罩降速,最后,移动着陆平台上的缓冲网接收所述整流罩;实现了在陆地上对整流罩的回收,降低了海上回收的海上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将移动着陆平台设置在陆地上,增强了移动着陆平台的机动性。

Description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箭整流罩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火箭整流罩由高强度、轻质、耐高温,且无线电透波性强的材料制成,位于运载火箭的顶部,在保持火箭气动外形的同时,给有效载荷航天器披上坚固的铠甲。
火箭升空前,整流罩在地面保护航天器,保证航天器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的要求。火箭升空穿过大气层时,整流罩可以使航天器免受气动力和气动热影响以致损伤。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整流罩将沿箭体纵向分成两半并被抛开,完成它的使命,返回地面。整流罩返回过程指的是沿其飞行轨道直接进入、或者离开它原来发行的轨道沿转变后的轨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并通过大气层中的大气减速,安全降落在地球上的过程。
运载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整流罩为卫星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中、大型体积卫星来说,整流罩尺寸大,工艺要求高,价格不菲,有回收和重复使用价值。其中运载火箭整流罩回收是利用航天器再入返回技术解决整流罩分离、大气层再入、安全着陆、回收和重复使用问题,因此回收技术相当复杂,它与整流罩分离后的返回过程和飞行轨道密切相关。
现有技术中的整流罩的回收,整流罩在海上成功回收和再使用的只有美国SpaceX公司,利用史蒂文先生方案,史蒂文先生方案也即翼伞+船只张网捕获方案。
但是在整流罩的海上溅水着陆时,由于海水的阻力较大,当需要接收船移动去接收整流罩时,其接收船的机动性比较差,耗费动力较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整流罩的海上接收船的机动性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包括:
减速系统,包括设置在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和反推装置;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翼伞和反推装置的运行;
陆地接收系统,具有移动着陆平台,所述移动着陆平台上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整流罩的缓冲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着陆平台采用无人驾驶车驱动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可控翼伞在所述整流罩的端头(7)和锥段(8)之间、柱段的尾部处均设置有抓取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网通过多根主支架支撑在所述移动着陆平台的台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至少部分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阻尼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着陆平台的台面上铺设有缓冲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着陆平台的台面上铺设有缓冲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整流罩和火箭本体分离后,整流罩进入返回轨道;
整流罩进入大气层内后,打开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通过可控翼伞控制整流罩的滑翔;
在陆地上,驱动移动着陆平台移动至整流罩的着陆点;
当整流罩滑翔至接近所述着陆点时,驱动所述整流罩上的反推装置,使所述整流罩降速;
通过移动着陆平台上的缓冲网接收所述整流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着陆平台通过无人驾驶车驱动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整流罩上的反推装置在整流罩距离地面20~100m时启动和工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包括减速系统、控制系统和陆地接收系统;整流罩进入返回轨道,可控翼伞控制整流罩的滑翔,反推装置进一步对整流罩降速,最后,移动着陆平台上的缓冲网接收所述整流罩;实现了在陆地上对整流罩的回收,降低了海上回收的海上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将移动着陆平台设置在陆地上,增强了移动着陆平台的机动性;由于我国的发射场地大多在陆地上,回收也希望设置在陆地上,该方案更加适应我国的国情。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所述移动着陆平台采用无人驾驶车驱动移动,可进行远程操作,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
所述可控翼伞在所述整流罩的端头(7)和锥段(8)之间、柱段的尾部处均设置有抓取部A,保证可控翼伞对整流罩的控制,同时保证可控翼伞和整流罩之间的平衡。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所述缓冲网通过多根主支架支撑在所述移动着陆平台的台面上;缓冲网朝向上方张开,利于接收整流罩的坠落,对整流罩产生缓冲的作用,不因与地面的直接撞击而损坏,保证整流罩的完好,实现整流罩的二次利用。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至少部分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阻尼装置;能够吸收整流罩冲击到缓冲网后的动能,延长所述主支架的寿命。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所述着陆平台的台面上铺设有缓冲材料;当整流罩落到缓冲网上后,由于整流罩下落过程中的惯性的问题,缓冲网具有弹性,整流罩会触碰移动着陆平台,缓冲材料能够缓冲整流罩撞击到移动着陆平台上时的撞击力。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使用上述所述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因此具有上述的优点。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所述整流罩上的反推装置在整流罩距离地面20~100m时启动和工作,反推装置的设置,进一步对整流罩进行减速,降低整流罩在落到无人驾驶车载着陆平台上的冲击力,使得整流罩更加平稳的降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车载着陆平台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车载着陆平台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可控翼伞与所述整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移动着陆平台;2、主支架;3、缓冲网;4、缓冲材料;5、液压杆阻尼器;6、无人驾驶车;7、端头;8、锥段;9、第一柱段;10、第二柱段;11、可控翼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包括减速系统、控制系统和陆地接收系统。
所述减速系统包括设置在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和反推装置;
如图4所示,所述可控翼伞11在所述整流罩的端头7和锥段8之间、柱段的尾部处均设置有抓取部A,所述柱段包括第一柱段9和第二柱段10。
所述反推装置设置在半个整流罩的质心附近,提供反推作用力和力矩,所述反推作用装置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或冷气喷管,所述喷气口位于整流罩壁上。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翼伞11和反推装置的运行。
所述陆地接收系统,具有移动着陆平台1,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采用无人驾驶车6驱动移动,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包括:多根主支架2和缓冲网3;所述主支架2优选为四根,主支架2支撑在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的上方的四个角落处;每个所述主支架2的侧边都设置有两个阻尼装置,具体为液压杆阻尼器5,用来吸收整流罩下来后的动能。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网3通过所述主支架2支撑在移动着陆平台1上,保持朝上张开的状态,用于接收落下来的整流罩;所述缓冲网3耐高温具有一定的柔性,由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上铺设有缓冲材料4,当整流罩降落到缓冲网3上后,缓冲网3具有一定的一定的弹性,整流罩会经历一个上下摆动的过程,当整流罩的下端触碰到移动着陆平台1的上表面时,由于设置有缓冲材料4,对所述整流罩的撞击的损伤会减少。
所述无人驾驶车6通过计算机控制,根据整流罩的运动轨迹移动,保证整流罩精准的落到移动着陆平台1上;同时,通过计算机控制,可以进行远程操作,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使用上述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提供的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火箭满足抛弃整流罩的条件后,按照计算机指令,整流罩和火箭本体进行分离,分离后,整流罩进入到返回轨道。
第二步,当整流罩进入到大气层后,打开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同时,整流罩上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可控翼伞的执行机构,调整可控翼伞,以实现可控翼伞控制整流罩的滑翔方向和速度的问题。之所以选择可控翼伞,是由于可控翼伞不仅具有很好的减速功能,而且还能克服普通降落伞随风飘的弱点,从而实现对整流罩的控制。
第三步,当整流罩滑翔至接近着陆点20-100米时,设置在整流罩上的反推装置启动和工作,对整流罩实施降速,降低整流罩在落到移动着陆平台1上的冲击力,使得整流罩更加平稳的降落。
第四步,通过无人驾驶车6驱动移动着陆平台1上的缓冲网3接收所述整流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速系统,包括设置在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11)和反推装置;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翼伞和反推装置的运行;
陆地接收系统,具有移动着陆平台(1),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上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整流罩的缓冲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采用无人驾驶车(6)驱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翼伞(11)在所述整流罩的端头(7)和锥段(8)之间、柱段的尾部处均设置有抓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网(3)通过多根主支架(2)支撑在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的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主支架(2)上设置有阻尼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平台的台面上铺设有缓冲材料(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平台的台面上铺设有缓冲材料(4)。
8.一种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整流罩和火箭本体分离后,整流罩进入返回轨道;
整流罩进入大气层内后,打开整流罩上的可控翼伞,通过可控翼伞控制整流罩的滑翔;
在陆地上,驱动移动着陆平台(1)移动至整流罩的着陆点;
当整流罩滑翔至接近所述着陆点时,驱动所述整流罩上的反推装置,使所述整流罩降速;
通过移动着陆平台(1)上的缓冲网(3)接收所述整流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着陆平台(1)通过无人驾驶车(6)驱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上的反推装置在整流罩距离地面20~100m时启动和工作。
CN202010177336.0A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232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336.0A CN111232252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336.0A CN111232252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2252A true CN111232252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7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7336.0A Pending CN111232252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225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71531C1 (ru) * 2021-08-06 2022-05-05 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даев Способ возврата головного обтекателя ракеты на землю (варианты) и обтекатель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варианты)
CN115709812A (zh) * 2022-12-05 2023-02-2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海上火箭整流罩捕获与回收系统
CN115723983A (zh) * 2022-11-23 2023-03-03 南开大学 一种空地异构的翼伞无损回收实验方法和系统
RU2816372C1 (ru) * 2023-04-19 2024-03-28 Владимир Федорович Петрищев Многоразовая створка головного обтекателя ракеты-носителя и способ её посадки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167A (en) * 1994-09-02 1997-09-16 Kistler Aerospac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usable launch platform and reusable spacecraft
CN107215484A (zh) * 2017-08-01 2017-09-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火箭回收着陆装置
CN109823577A (zh) * 2019-02-18 2019-05-31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返回物回收装置
CN110185732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167A (en) * 1994-09-02 1997-09-16 Kistler Aerospac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usable launch platform and reusable spacecraft
CN107215484A (zh) * 2017-08-01 2017-09-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火箭回收着陆装置
CN109823577A (zh) * 2019-02-18 2019-05-31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返回物回收装置
CN110185732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71531C1 (ru) * 2021-08-06 2022-05-05 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даев Способ возврата головного обтекателя ракеты на землю (варианты) и обтекатель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варианты)
CN115723983A (zh) * 2022-11-23 2023-03-03 南开大学 一种空地异构的翼伞无损回收实验方法和系统
CN115709812A (zh) * 2022-12-05 2023-02-2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海上火箭整流罩捕获与回收系统
CN115709812B (zh) * 2022-12-05 2024-03-1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海上火箭整流罩捕获与回收系统
RU2816372C1 (ru) * 2023-04-19 2024-03-28 Владимир Федорович Петрищев Многоразовая створка головного обтекателя ракеты-носителя и способ её посадк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2252A (zh) 一种火箭整流罩地面回收系统及方法
US8028952B2 (en) System for shipboard launch and recovery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aircraft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421939B (zh) 用于飞行器的轨道回收系统
EP162887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aunching aerial vehicles
EP2580117B1 (en) Mobile aircraft recovery system
US8276844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unching and landing system
US20130082137A1 (en) Rail recovery system for aircraft
CN1027556C (zh) 从飞机上发射的火箭加速飞行器
WO2007086055A1 (en) Aircraft land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CN103043214A (zh) 折叠式无人机
CN113353293A (zh) 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着陆系统及方法
CN112556515B (zh) 一种火箭整流罩的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11174646A (zh) 火箭整流罩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1189364A (zh) 一种火箭子级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11216930A (zh) 火箭子级着陆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6568352A (zh) 火箭推进舱悬飞软着落回收系统
CN203020540U (zh) 一种折叠式无人机
CN106945807A (zh) 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
JP4632112B2 (ja) 衛星の打ち上げ方法
CN113353296A (zh) 一种使用吊索回收火箭的方法
WO2021242474A2 (en) Rocket launching and landing system
CN111721166A (zh) 运载火箭上面级回收系统及方法、运载火箭回收系统
CN215285311U (zh) 基于支撑翼和h型尾翼载机的空基发射系统
CN112722334B (zh) 运载火箭及火箭子级的回收控制方法
CN110979624B (zh) 一种自动放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45 1-14-214, 2nd floor, 136 Xi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9, floor 3, building 1, No. 9, Desheng South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NGJIRONGYAO SPACE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