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1634B -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1634B
CN111231634B CN201910292412.XA CN201910292412A CN111231634B CN 111231634 B CN111231634 B CN 111231634B CN 201910292412 A CN201910292412 A CN 201910292412A CN 111231634 B CN111231634 B CN 111231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equipment
receiving
skylight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24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1634A (zh
Inventor
钱晓军
丁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xia Management (Nanj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xia Management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xia Management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xia Management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24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1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1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1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6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exterior to a vehicle by using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G06V20/58Recognition of moving objects or obstacles, e.g. vehicles or pedestrians; Recognition of traffic objects, e.g. traffic signs, traffic lights or roa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命令分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以在车顶上方石头接近时启动对天窗区域的防护以避免车内人员受伤。

Description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微机”,由于其具备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也称其为“微电脑”。微型计算机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小、灵活性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把微型计算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即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及其他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构成的系统叫做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 System)(即通常说的电脑)。
自1981年美国IBM公司推出第一代微型计算机IBM-PC以来,微型机以其执行结果精确、处理速度快捷、性价比高、轻便小巧等特点迅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且技术不断更新、产品快速换代,从单纯的计算工具发展成为能够处理数字、符号、文字、语言、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强大多媒体工具。如今的微型机产品无论从运算速度、多媒体功能、软硬件支持还是易用性等方面都比早期产品有了很大飞跃。
车顶天窗安装于汽车的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车顶天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以及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
车顶天窗可大致分为:外滑式、内藏式、内藏外翻式、全景式和窗帘式等。主要安装于商用SUV、轿车等车型上。
车顶天窗改变了传统的换气形式,风吹进来形成一股气流,将车厢内的浑浊空气抽出去。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分别从车的四周快速流过,当天窗打开时,车的外面就形成一片负压区,由于车内外气压的不同,就能将车内污浊的空气抽出,达到换气的目的,让车厢内始终保持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备感驾驶的乐趣。
当前,车顶上最薄弱的环境莫过于车顶天窗所在区域,大部分由钢化玻璃组成,防护能力远远低于周围的车顶的其他区域,导致一旦出现落石等紧急状态,容易出现车顶天窗被砸破,车内人员受伤的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备以下几处重要的发明点:
(1)在天窗的下方设置天窗防护罩,用于在车顶上方石头接近时,从天窗下方侧面伸出以对天窗所在区域进行防护;
(2)在对图像的列数进行测量操作的基础上,利用不同颜色的特性和重要程度,对图像的不同分量执行不同的图像处理模式,以在保证图像处理效果的同时,提升图像处理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命令分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以在车顶上方石头接近时启动对天窗区域的防护以避免车内人员受伤,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包括:
天窗防护罩,设置在天窗的下方,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命令时,从天窗下方侧面伸出以对天窗所在区域进行防护;
所述天窗防护罩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命令时,回收到天窗下方侧面以撤销对天窗所在区域的防护;
SGRAM存储芯片,与指令驱动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列数测量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天窗附近的车顶电子眼摄像机对车顶上方拍摄所获得的车顶采集图像,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的列数进行测量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当前列数;
指令驱动设备,与所述列数测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列数,并在所述当前列数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一驱动指令;
所述指令驱动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当前列数未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二驱动指令;
成分检测设备,用于接收所述车顶采集图像,获得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青色成分值、品红色成分值、黄色成分值和黑色成分值;
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还与所述指令驱动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指令时,进行自断电处理,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时,进行自启动处理;
针对性处理设备,与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青色成分值组成的青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一调整后图案,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黑色成分值组成的黑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二调整后图案,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品红色成分值组成的品红色图案,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黄色成分值组成的黄色图案;
图案处理设备,采用微型计算机来实现,与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调整后图案、所述第二调整后图案、所述品红色图案和所述黄色图案进行合并,以获得与所述车顶采集图像对应的当前调整图像;
曲率调整设备,与所述图案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调整图像,并对所述当前调整图像执行曲率调整以将所述当前调整图像中的各个曲线的各个曲率降低在预设曲率阈值之下,以获得后续调整图像;
边缘锐化设备,与所述曲率调整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后续调整图像执行边缘锐化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边缘锐化图像;
落石辨识设备,采用SOC芯片来实现,分别与所述天窗防护罩和所述边缘锐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边缘锐化图像,基于落石图像特征从所述边缘锐化图像中搜索出相应的目标子图像,基于预设落石上限阈值和预设落石下限阈值识别出所述目标子图像内的多个目标像素,将多个目标像素拟合成目标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占据所述目标子图像的面积百分比,当所述面积百分比超限时,发出第一控制命令;
其中,在所述目标检测设备中,当所述面积百分比未超限时,发出第二控制命令。
本发明的命令分发控制方法控制有效,方便使用。由于能够在发现落石接近车顶的紧急时刻及时为车顶天窗提供有效的防护机制,从而为车顶天窗这一防护最弱的区域进行了针对性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命令分发控制方法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一种命令分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以在车顶上方石头接近时启动对天窗区域的防护以避免车内人员受伤。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命令分发控制系统包括:
天窗防护罩,设置在天窗的下方,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命令时,从天窗下方侧面伸出以对天窗所在区域进行防护;
所述天窗防护罩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命令时,回收到天窗下方侧面以撤销对天窗所在区域的防护;
SGRAM存储芯片,与指令驱动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列数测量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天窗附近的车顶电子眼摄像机对车顶上方拍摄所获得的车顶采集图像,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的列数进行测量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当前列数;
指令驱动设备,与所述列数测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列数,并在所述当前列数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一驱动指令;
所述指令驱动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当前列数未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二驱动指令;
成分检测设备,用于接收所述车顶采集图像,获得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青色成分值、品红色成分值、黄色成分值和黑色成分值;
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还与所述指令驱动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指令时,进行自断电处理,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时,进行自启动处理;
针对性处理设备,与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青色成分值组成的青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一调整后图案,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黑色成分值组成的黑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二调整后图案,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品红色成分值组成的品红色图案,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黄色成分值组成的黄色图案;
图案处理设备,采用微型计算机来实现,与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调整后图案、所述第二调整后图案、所述品红色图案和所述黄色图案进行合并,以获得与所述车顶采集图像对应的当前调整图像;
曲率调整设备,与所述图案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调整图像,并对所述当前调整图像执行曲率调整以将所述当前调整图像中的各个曲线的各个曲率降低在预设曲率阈值之下,以获得后续调整图像;
边缘锐化设备,与所述曲率调整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后续调整图像执行边缘锐化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边缘锐化图像;
落石辨识设备,采用SOC芯片来实现,分别与所述天窗防护罩和所述边缘锐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边缘锐化图像,基于落石图像特征从所述边缘锐化图像中搜索出相应的目标子图像,基于预设落石上限阈值和预设落石下限阈值识别出所述目标子图像内的多个目标像素,将多个目标像素拟合成目标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占据所述目标子图像的面积百分比,当所述面积百分比超限时,发出第一控制命令;
其中,在所述目标检测设备中,当所述面积百分比未超限时,发出第二控制命令。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命令分发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中:
所述边缘锐化设备、所述曲率调整设备和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集成在同一块ASIC芯片中;
其中,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调整单元和第二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青色成分值组成的青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一调整后图案。
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黑色成分值组成的黑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二调整后图案。
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速率修正设备,设置在落石辨识设备的数据输入端,用于获取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并基于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修正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接收速率,其中,所述内部热量越高,修正后的数据接收速率越低。
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中:
所述速率修正设备包括热量提取单元和速率处理单元,所述热量提取单元和所述速率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散热执行设备,设置在落石辨识设备的一侧,与所述速率修正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内部热量超过预设热量阈值时,执行对所述落石辨识设备的现场散热动作;
其中,在所述速率修正设备中,当所述内部热量降低到小于预设热量阈值时,保持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接收速率不变。
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中:
在所述速率修正设备中,所述热量提取单元用于获取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
其中,在所述速率修正设备中,所述速率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修正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接收速率;
其中,所述散热执行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单元、散热驱动单元和散热器,所述散热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和所述散热器连接。
另外,SGRAM是Synchronous Graphics DRAM的缩写,意思是同步图形RAM是种专为显卡设计的显存,是一种图形读写能力较强的显存,由SDRAM改良而成。它改进了过去低效能显存传输率较低的缺点,为显示卡性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SGRAM读写数据时不是一一读取,而是以"块"(Block)为单位,从而减少了内存整体读写的次数,提高了图形控制器的效率。但其设计制造成本较高,更多的是应用于当时较为高端的显卡。目前此类显存也已基本不被厂商采用,被DDR显存所取代。SDRAM,即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曾经是PC电脑上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内存类型,即便在今天SDRAM仍旧还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既然是“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那就代表着它的工作速度是与系统总线速度同步的。SDRAM内存又分为PC66、PC100、PC133等不同规格,而规格后面的数字就代表着该内存最大所能正常工作系统总线速度,比如PC100,那就说明此内存可以在系统总线为100MHz的电脑中同步工作。与系统总线速度同步,也就是与系统时钟同步,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周期,减少数据存储时间。同步还使存储控制器知道在哪一个时钟脉冲期由数据请求使用,因此数据可在脉冲上升期便开始传输。SDRAM采用3.3伏工作电压,168Pin的DIMM接口,带宽为64位。SDRAM不仅应用在内存上,在显存上也较为常见。SDRAM可以与CPU同步工作,无等待周期,减少数据传输延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内存(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命令分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命令分发控制系统以在车顶上方石头接近时启动对天窗区域的防护以避免车内人员受伤,所述命令分发控制系统包括:
天窗防护罩,设置在天窗的下方,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命令时,从天窗下方侧面伸出以对天窗所在区域进行防护;
所述天窗防护罩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命令时,回收到天窗下方侧面以撤销对天窗所在区域的防护;
SGRAM存储芯片,与指令驱动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预设数量阈值;
列数测量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天窗附近的车顶电子眼摄像机对车顶上方拍摄所获得的车顶采集图像,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的列数进行测量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当前列数;
指令驱动设备,与所述列数测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列数,并在所述当前列数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一驱动指令;
所述指令驱动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当前列数未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二驱动指令;
成分检测设备,用于接收所述车顶采集图像,获得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青色成分值、品红色成分值、黄色成分值和黑色成分值;
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还与所述指令驱动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指令时,进行自断电处理,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时,进行自启动处理;
针对性处理设备,与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青色成分值组成的青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一调整后图案,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黑色成分值组成的黑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二调整后图案,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品红色成分值组成的品红色图案,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黄色成分值组成的黄色图案;
图案处理设备,采用微型计算机来实现,与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调整后图案、所述第二调整后图案、所述品红色图案和所述黄色图案进行合并,以获得与所述车顶采集图像对应的当前调整图像;
曲率调整设备,与所述图案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调整图像,并对所述当前调整图像执行曲率调整以将所述当前调整图像中的各个曲线的各个曲率降低在预设曲率阈值之下,以获得后续调整图像;
边缘锐化设备,与所述曲率调整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后续调整图像执行边缘锐化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边缘锐化图像;
落石辨识设备,采用SOC芯片来实现,分别与所述天窗防护罩和所述边缘锐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边缘锐化图像,基于落石图像特征从所述边缘锐化图像中搜索出相应的目标子图像,基于预设落石上限阈值和预设落石下限阈值识别出所述目标子图像内的多个目标像素,将多个目标像素拟合成目标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占据所述目标子图像的面积百分比,当所述面积百分比超限时,发出第一控制命令;
其中,在目标检测设备中,当所述面积百分比未超限时,发出第二控制命令;
散热执行设备,设置在落石辨识设备的一侧,与速率修正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内部热量超过预设热量阈值时,执行对所述落石辨识设备的现场散热动作;
其中,在所述速率修正设备中,当所述内部热量降低到小于预设热量阈值时,保持数据输入端的数据接收速率不变;
在所述速率修正设备中,热量提取单元用于获取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
其中,在所述速率修正设备中,速率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修正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接收速率;
其中,所述散热执行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单元、散热驱动单元和散热器,所述散热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和所述散热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边缘锐化设备、所述曲率调整设备和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集成在同一块ASIC芯片中;
其中,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调整单元和第二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青色成分值组成的青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一调整后图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在所述针对性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车顶采集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黑色成分值组成的黑色图案执行动态范围调整,以获得第二调整后图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速率修正设备,设置在落石辨识设备的数据输入端,用于获取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并基于落石辨识设备的内部热量修正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接收速率,其中,所述内部热量越高,修正后的数据接收速率越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率修正设备包括热量提取单元和速率处理单元,所述热量提取单元和所述速率处理单元连接。
CN201910292412.XA 2019-04-12 2019-04-12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231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2412.XA CN111231634B (zh) 2019-04-12 2019-04-12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2412.XA CN111231634B (zh) 2019-04-12 2019-04-12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1634A CN111231634A (zh) 2020-06-05
CN111231634B true CN111231634B (zh) 2021-01-29

Family

ID=7087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2412.XA Active CN111231634B (zh) 2019-04-12 2019-04-12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163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2830A (zh) * 2006-09-29 2008-04-02 上海久久汽车安全装置有限公司 带不锈钢网罩汽车天窗
CN101259826A (zh) * 2007-03-08 2008-09-10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天窗装置
CN101443207A (zh) * 2006-05-18 2009-05-27 法国欧陆汽车公司 用于检测车辆中或车辆环境中的事件的设备
EP2746080A1 (en) * 2012-12-18 2014-06-25 Spheros-Parabus Ltd A roof panel
CN205632063U (zh) * 2016-04-18 2016-10-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窗的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3207A (zh) * 2006-05-18 2009-05-27 法国欧陆汽车公司 用于检测车辆中或车辆环境中的事件的设备
CN101152830A (zh) * 2006-09-29 2008-04-02 上海久久汽车安全装置有限公司 带不锈钢网罩汽车天窗
CN101259826A (zh) * 2007-03-08 2008-09-10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天窗装置
EP2746080A1 (en) * 2012-12-18 2014-06-25 Spheros-Parabus Ltd A roof panel
CN205632063U (zh) * 2016-04-18 2016-10-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窗的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1634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75960B1 (ko) 차량의 후방인식장치
US11568782B2 (en) Method of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that includes a first display region having a first resolution and a second display region being adjacent to the first display region and having a second resolution higher than the first resolution
EP289352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ve display refresh
CN105799594A (zh) 一种图像显示的方法、车载显示装置、遮阳板及汽车
CN110370902B (zh) 命令分发控制系统
SG115540A1 (en) An edge enhancement process and system
US8896699B2 (en) Image synthesis device
TW201826107A (zh) 主機裝置與資料傳輸速率控制方法
CN108974018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前向防碰撞预警监测方法
CN111231634B (zh) 命令分发控制方法
US8120599B2 (en)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recovering bit values of control register and LCD drive integrated circuit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20160267623A1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165093A (zh) 一种调整屏幕刷新率的方法和显示设备
JP4161944B2 (ja) 表示コントローラ及び電子機器
CN104298516A (zh) 电子设备以及挂起控制方法
US2020021346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067561A1 (en) Computer using flash memory of hard disk drive as main and video memory
CN115270290A (zh) 用于实现hud平台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660013B (zh) 半导体器件、图像识别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CN209833500U (zh) 一种全方位视镜系统
US20050134595A1 (en) Computer graphics display system
CN204887251U (zh) 一种雨雾天视频实时清晰化装置
CN115107653A (zh) 基于fpga的电子后视镜系统
CN110557134A (zh) 车载终端
US913494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from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to a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an Xiaojun

Inventor after: Ding Liang

Inventor before: Ding Li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4

Address after: 210046 building 07, Jingang phase II, No.1 Kechuang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xia Management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300 south of Jiefang Road, diaopu,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AIZHOU THREE KA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