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081A -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5081A
CN111225081A CN202010024080.XA CN202010024080A CN111225081A CN 111225081 A CN111225081 A CN 111225081A CN 202010024080 A CN202010024080 A CN 202010024080A CN 111225081 A CN111225081 A CN 11122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ensity
density monitoring
preset level
monitoring device
sequencing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40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超
黄若栋
周福升
熊佳明
杨芸
陈喆歆
王国利
夏铁新
常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Roy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Roy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Roy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0240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5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0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9124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11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73Control unit therefor
    • G01N33/0075Control unit therefor for multiple spatially distributed sensors, e.g.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9Address alloca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通信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首先将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并在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当任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时,则将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完成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通信地址分配,同时使得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进行下一次地址分配,分配方式简单可行。

Description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设备是电力系统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的电气设备,而其可靠运行也成为电力系统稳定供电的重要保障之一。气体密度继电器是一种在安装在开关设备上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是用于监测气体密度变化的重要器件,保证开关设备的绝缘性能。如果气体密度降低到对应的阀值,则产生报警或闭锁,以防开关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恶性爆炸事故。为了便于监测各个气体密度,需要实现后台终端与气体密度监测装置之间的通信,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通信地址分配方法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通信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其避免了现有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通信地址分配方法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后台终端以及多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具有排序识别输入端和排序识别输出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依次与相邻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将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监听后台终端发送的寻址广播;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若是,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否则等待下一个寻址广播,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重复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的步骤,直至分配通信地址成功为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高电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低电平。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通信地址是否分配成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数码管或显示器。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后台终端以及多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设有排序识别输入端和排序识别输出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依次与相邻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用于:
将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
监听后台终端发送的寻址广播;
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
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若是,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否则等待下一个寻址广播,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重复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的步骤,直至分配通信地址成功为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高电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低电平。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通信地址是否分配成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数码管或显示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通信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首先将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并在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当任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时,则将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完成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通信地址分配,同时使得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进行下一次地址分配,即当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判断其排序识别输入端为第二预设电平,因此将该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同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实现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地址分配,如此重复,即可实现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地址分配,分配方式简单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的原理图。其中,TX表示上传数据,RX表示接收数据。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后台终端以及多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具有排序识别输入端和排序识别输出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依次与相邻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将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监听后台终端发送的寻址广播;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若是,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否则等待下一个寻址广播,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重复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的步骤,直至分配通信地址成功为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并在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当任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时,则将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完成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通信地址分配,同时使得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进行下一次地址分配,即当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判断其排序识别输入端为第二预设电平,因此将该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同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实现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地址分配,如此重复,即可实现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地址分配,分配方式简单可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后台终端具体可以是互联网后台终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等方式将其监测的气体密度等数据上传至所述后台终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排在最后的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可以为悬空状态,因为其无需触发下一个未分配地址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当然,排在最后的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也可以用于与后台终端连接或者与其他器件连接,以实现其他功能,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高电平。当然,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高电平,而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低电平,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通信地址是否分配成功。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数码管或显示器。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就地告示,也可以通过无线上传至特定的终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举例而言,当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高电平时,后台终端发起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地址寻址流程之前,也即后台终端在向各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发送第一帧寻址广播之前,各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分别产生排列顺序识别信号,并将自身排序识别输入端设为悬空状态,其中,该排列顺序识别信号既可以是互联网后台终端产生,也可以是气体密度监测装置自身产生。未分配地址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后,将自身的排序识别输出端变为低电平,进而使得位于排序第一位之后的其他各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都相应变为低电平。此时,各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判断当前自身的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低电平;若是悬空状态或低电平,则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若否,则等待一下地址的寻址广播。而对于排序第一位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由于其排序识别输入端为悬空状态,因此排序第一位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自身排序识别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得排序第二位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相应变为高电平,而排序第二位之后的其他仍然保持为低电平,从而使得排序第二位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进行下一次地址分配。如此依次对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进行地址分配。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后台终端以及多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设有排序识别输入端和排序识别输出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依次与相邻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用于:
将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
监听后台终端发送的寻址广播;
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
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若是,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否则等待下一个寻址广播,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重复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的步骤,直至分配通信地址成功为止。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通信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首先将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并在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当任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时,则将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完成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通信地址分配,同时使得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以进行下一次地址分配,即当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判断其排序识别输入端为第二预设电平,因此将该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同时将其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从而实现该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地址分配,如此重复,即可实现所有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地址分配,分配方式简单可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后台终端以及多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具有排序识别输入端和排序识别输出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依次与相邻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将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监听后台终端发送的寻址广播;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
每一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若是,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否则等待下一个寻址广播,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重复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的步骤,直至分配通信地址成功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高电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低电平。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通信地址是否分配成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数码管或显示器。
6.一种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后台终端以及多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设有排序识别输入端和排序识别输出端,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出端依次与相邻的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用于:
将排序识别输入端配置为悬空状态;
监听后台终端发送的寻址广播;
在接收到所述寻址广播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悬空状态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平;
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若是,将所述寻址广播中的地址识别为自身地址,并将排序识别输出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以使下一个气体密度监测装置的排序识别输入端由第一预设电平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平,否则等待下一个寻址广播,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寻址广播时,重复判断排序识别输入端是否为悬空状态或第二预设电平的步骤,直至分配通信地址成功为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高电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预设电平为低电平。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均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通信地址是否分配成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数码管或显示器。
CN202010024080.XA 2020-01-08 2020-01-08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Pending CN111225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4080.XA CN111225081A (zh) 2020-01-08 2020-01-08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PCT/CN2020/099124 WO2021139110A1 (zh) 2020-01-08 2020-06-30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4080.XA CN111225081A (zh) 2020-01-08 2020-01-08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081A true CN111225081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4080.XA Pending CN111225081A (zh) 2020-01-08 2020-01-08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5081A (zh)
WO (1) WO20211391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110A1 (zh) * 2020-01-08 2021-07-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CN116708375A (zh) * 2023-08-07 2023-09-05 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717A (zh) * 2004-03-18 2005-09-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在嵌入式系统中分配硬件地址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10192A (zh) * 2008-06-18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从机、总线级连方法及系统
CN103106142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需要分配地址的器件、器件系统及地址分配方法
CN206703979U (zh) * 2017-03-23 2017-12-05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其控制电路、控制单元和电动汽车
CN108270883A (zh) * 2018-02-02 2018-07-10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分配设备通讯地址码的方法、断路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5644C (zh) * 2004-02-10 2009-05-06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分配串行总线设备地址分配器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06018163B4 (de) * 2006-04-19 2008-12-2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Adressvergabe
CN108007817A (zh) * 2017-12-14 2018-05-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气体绝缘输电线路sf6气体密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225081A (zh) * 2020-01-08 2020-06-0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717A (zh) * 2004-03-18 2005-09-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在嵌入式系统中分配硬件地址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10192A (zh) * 2008-06-18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从机、总线级连方法及系统
CN103106142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需要分配地址的器件、器件系统及地址分配方法
CN206703979U (zh) * 2017-03-23 2017-12-05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其控制电路、控制单元和电动汽车
CN108270883A (zh) * 2018-02-02 2018-07-10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分配设备通讯地址码的方法、断路器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110A1 (zh) * 2020-01-08 2021-07-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CN116708375A (zh) * 2023-08-07 2023-09-05 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9110A1 (zh)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3939A (zh) 用于电力导体到用电设备的配电的安全断电
CN111225081A (zh) 气体密度监测系统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气体密度监测系统
CN102812754A (zh)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后接入监管
EP3001580B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210327637U (zh) 一种空调器用协议转换装置及通讯系统
CN112510819B (zh) 一种电力网络运行数据监控系统
EP1724903B1 (en) Integrated system for lighting and emergency lighting
CN106302032B (zh) 一种点对多点轮询通讯方法
CN100571285C (zh) 一种多级远端无线设备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WO2018095423A1 (zh)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30316A1 (ja) 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を構成する通信端末、及び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
CN108667536B (zh) 一种用于模拟信号通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746217B (zh) 基于趋势判断的无线设备匹配通讯方法及系统与电子设备
CN10740440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路由选择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05515148A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断电告警方法及基站
CN215682333U (zh) 一种基于can通信的自动地址分配设备
CN114125052A (zh) 目标操作的执行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346274A (zh) 检测无人机的方法、装置、遥控器、无人机系统及介质
CN115118613A (zh) 智能流体仪表的计量指标的自动化采集
CN102013918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632828B (zh) 一种区分不同频段核心网的基站及其处理方法
CN110310469A (zh) 终端数据采集的系统及终端数据采集的方法
CN111372264A (zh) 用于异频测量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US2024006453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CN117544596B (zh) 遥测系统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及遥测系统、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