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788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788A
CN111224788A CN202010316504.XA CN202010316504A CN111224788A CN 111224788 A CN111224788 A CN 111224788A CN 202010316504 A CN202010316504 A CN 202010316504A CN 111224788 A CN111224788 A CN 111224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ture
electronic contract
public key
block chain
privat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65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4788B (zh
Inventor
王栋
陈帅
玄佳兴
伏跃红
卢峰
石欣
杨成
于晓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65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4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4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3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symmetric encryption, i.e. same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4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asymmetric encryption, i.e. different keys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之后,可以从区块链上获取与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并利用该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的合法性。其中,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签名合法之后,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用户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因此,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可以认为是合法的。因此,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在无需消耗额外的资源验证第一公钥的合法性的基础上,保证第一电子合同正常签署。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合同的签署过程中,用户公钥可以用于确定电子合同是否被篡改。因此,用户公钥的合法性尤为重要。
目前,可以采用数字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认证的方式验证用户公钥是否合法。但是采用CA认证的方式验证用户公钥是否合法的流程比较复杂,消耗资源较多。
因此,急需一种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采用CA认证验证用户公钥的合法性所消耗的资源比较多,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哈希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所述第一设备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所述第一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的合法性,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三摘要;
若所述第二摘要等于所述第三摘要,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合法。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四摘要;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二签名。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将所述第二私钥对应的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公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获取第一电子合同,并根据第一私钥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确定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一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一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四摘要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所述第二设备从区块链中获取与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与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第二公钥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电子合同,并根据第三私钥和所述第二电子合同确定第三签名,所述第三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三私钥对第七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七摘要为利用第三HASH算法对所述第二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私钥对应的第三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三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三签名进行验证;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三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哈希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获取单元,用于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
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操作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可选的,所述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三摘要;
若所述第二摘要等于所述第三摘要,则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合法。
可选的,所述操作单元,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四摘要;
利用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二签名。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私钥对应的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公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子合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私钥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确定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一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一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四摘要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区块链中获取与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与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公钥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电子合同;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私钥和所述第二电子合同确定第三签名,所述第三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三私钥对第七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七摘要为利用第三HASH算法对所述第二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私钥对应的第三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三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三签名进行验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三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以及以上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之后,可以从区块链上获取与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并利用该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的合法性。其中,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签名合法之后,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即合同签署方验证来自合同发起方的第一签名合法之后,可以签署该第一电子合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因此,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可以认为是合法的。换言之,存储在区块链上的用户公钥无需采用其它验证方式进行验证,用户公钥的合法性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在无需消耗额外的资源验证第一公钥的合法性的基础上,保证第一电子合同正常签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数字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认证的方式验证用户公钥是否合法。但是采用CA认证的方式验证用户公钥是否合法的流程比较复杂,消耗资源较多。具体地:
发起合同的用户和签署合同的用户要向CA证书颁发机构申请数字证书,会对申请数字证书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分配给申请数字证书的用户数字证书以及公钥私钥。CA机构用自身的私钥对作为合同发起方的用户的公钥的HASH值进行加密,得到签名。合同发起方发起合同签署时,不仅向合同签署方发送包含自己的签名的信息,还包含CA机构对作为合同发起方的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的签名。合同接收方接收到来自合同发起方的合同以及签名之后,可以采用CA机构公布的公钥,去对CA机构对作为合同发起方的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的签名进行解密得到HASH值,再与CA机构公布的公钥本身的HASH值做对比,若二者一致,说明合同发起方的公钥合法,上述过程会消耗一定的计算资源。而且,发起合同的用户和签署合同的用户要向CA证书颁发机构申请数字证书,流程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因此,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可以认为是合法的。换言之,存储在区块链上的用户公钥无需采用其它验证方式进行验证,用户公钥的合法性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在无需消耗额外的资源验证第一公钥的合法性的基础上,保证第一电子合同正常签署。
而且,发起合同的用户和签署合同的用户无需向CA证书颁发机构申请数字证书,简化了流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示例性方法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100,包括设备110和设备120,其中,设备110和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以完成电子合同的签署。设备110可以为合同发起方对应的设备,设备120可以为合同签署方对应的设备。
以下结合图2,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图2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如下S101-S108实现。
S101:第二设备获取第一电子合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为合同发起方对应的设备,即第二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设备1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01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两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可以从其它设备处接收第一电子合同。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可以生成第一电子合同。
S102:第二设备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摘要,并利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一签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私钥指的是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的私钥,一般情况下,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可以是企业用户。例如,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可以为“某某企业”,又如,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可以为“某某企业某某部门”,等等。当然,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也可以是个人用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关于第一HASH算法,可以为经典的HASH算法,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S103: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作为合同发起方对应的设备,第二设备得到第一签名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将第一签名和第一电子合同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为合同签署方对应的设备,即第一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设备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将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的数字身份凭证也发送给第一设备,以使得第一设备确定合同发起方的身份。
S104:第一设备从区块链上获取与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签名和第一电子合同之后,可以验证第一签名的合法性,从而确定是否签署该第一电子合同。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是否合法。可以理解的是,在利用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是否合法时,第一公钥的合法性尤为重要,只有第一公钥是合法的、未被篡改,利用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的结果才值得信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具体地,第一公钥可以存储在区块链的某一区块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公钥可以是由第二设备预先存储到区块链中的,第二设备中可以包括区块链管理模块,该区块链管理模块用于将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中存储的内容不可篡改,因此,该第一公钥的合法性可以得到保证。鉴于此,利用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的结果值得信任。
S105: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和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第一设备获取第一公钥之后,可以利用第一公钥验证第一签名的合法性,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三摘要。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未被篡改,则第二摘要和第一摘要应该相等。若第一签名未被篡改,则第三摘要和第一摘要也应该相等。故而,若所述第二摘要等于所述第三摘要,则所述第一设备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合法。
S106:第一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执行针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合法之后,则可以确定合同发起方合法以及第一电子合同合法,故而第一设备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具体地,第一设备执行针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可以通过如下S1061-S1062实现。
S1061: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四摘要。
第二HASH算法与第一HASH算法类似,也可以为经典的HASH算法,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只是第二HASH算法与第一HASH算法不同。
S1062: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二签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私钥指的是第一设备对应的用户的私钥,与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类似,第一设备对应的用户也可以是企业用户。当然,第一设备对应的用户也可以是个人用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合同的签署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7-S110,可参见图3进行理解,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签署电子合同的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S107: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将第一设备对应的用户的数字身份凭证也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得第二设备确定合同签署方的身份。
S108: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私钥对应的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公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公钥的合法性对验证第二签名以及第二设备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尤为重要,而区块链中存储的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公钥保存在区块链中,以保证第二公钥的合法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08和S107的执行顺序不限于图3所示的情况,S108可以在S107之前执行,S108也可以和S107同时执行。
S109:第二设备从区块链中获取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与第二私钥对应。
S110: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第二公钥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关于S110的具体实现方式,其原理与S105的原理类似。具体地,S110在具体实现时,可以为:
第二设备可以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五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六摘要。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二设备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未被篡改,则第五摘要和第四摘要应该相等,若第二签名未被篡改,则第六摘要和第四摘要也应该相等。故而,若所述第五摘要等于所述第六摘要,则所述第二设备可以确定所述第二签名和接收到的第一电子合同合法。
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成功,否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合同签署无效。可选的,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可以重新签署第一电子合同。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子合同签署成功之后,在第一电子合同履行过程中,或者在后续在第一电子合同履行之后,可能需要对第一电子合同进行溯源分析。例如,第一电子合同涉及的某一事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则需要对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复核。为了便于后续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生成第一签名之后,还可以将第一签名和/或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相应的,第一设备生成第二签名之后,也可以将第二签名和/或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其中,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也可以理解成第二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也可以理解成第一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此处提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标识。
由于第一签名和/或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二签名和/或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因此,第一签名和/或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二签名和/或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的合法性可以得到保证,从而使得在后续对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时,可以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电子合同的数据量一般比较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合同可以存储在普通的数据库中。
在传统技术中,采用CA认证的方式,一个用户可以拥有一对密钥对,例如,“某某企业”用户一对秘钥对,该用户无论签署或发起多少个电子合同,均利用该秘钥对进行合同签署,灵活性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不采用CA认证的方式,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秘钥对,签署不同的合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秘钥对。用户自身可以将合同签署所使用的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增加了灵活性。换言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还获取第二电子合同,并根据第三私钥和所述第二电子合同确定第三签名,所述第三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三私钥对第七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七摘要为利用第三HASH算法对所述第二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私钥对应的第三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三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三签名进行验证;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三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即第二设备在发起第二电子合同的签署时,所使用的秘钥对为第三秘钥和第三公钥。相应的,第一设备也可以利用第四公钥和第四私钥执行对第二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关于第二电子合同的签署流程和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流程类似,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合同的签署方法之前,第二设备还可以对合同发起方的身份进行验证。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获取合同发起方的身份信息,例如合同发起方为某一企业,则第二设备可以获取该企业的信息,并对该企业的信息进行认证以及保存。另外,可以由第二设备确定合同签署方,第二设备确定合同签署方之后,可以指示合同签署方将合同签署方对应的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例如,第二设备确定合同签署方之后,可以向合同签署方对应的设备(即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第一设备将合同签署方的公钥(即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另外,第二设备自身将合同发起方的公钥(即第一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
示例性设备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的装置,以下结合附图介绍该装置。
参见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装置400例如可以具体包括:接收单元401、获取单元402、验证单元403和操作单元404。
接收单元401,用于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哈希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获取单元402,用于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
验证单元403,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操作单元404,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可选的,所述验证单元403,具体用于:
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三摘要;
若所述第二摘要等于所述第三摘要,则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合法。
可选的,所述操作单元404,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四摘要;
利用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二签名。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私钥对应的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公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由于所述装置400是与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对应的装置,所述装置400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均与以上方法实施例为同一构思,因此,关于所述装置400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装置500例如可以具体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01、第一确定单元502和第一发送单元503。
第一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第一电子合同;
第一确定单元502,用于根据第一私钥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确定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一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第一发送单元503,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一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四摘要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区块链中获取与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与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公钥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电子合同;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私钥和所述第二电子合同确定第三签名,所述第三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三私钥对第七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七摘要为利用第三HASH算法对所述第二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私钥对应的第三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三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三签名进行验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三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由于所述装置500是与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对应的装置,所述装置500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均与以上方法实施例为同一构思,因此,关于所述装置500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哈希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所述第一设备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所述第一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的合法性,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三摘要;
若所述第二摘要等于所述第三摘要,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合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四摘要;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二签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将所述第二私钥对应的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公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6.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获取第一电子合同,并根据第一私钥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确定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一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一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四摘要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所述第二设备从区块链中获取与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与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第二公钥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电子合同,并根据第三私钥和所述第二电子合同确定第三签名,所述第三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三私钥对第七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七摘要为利用第三HASH算法对所述第二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私钥对应的第三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三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三签名进行验证;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三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1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哈希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获取单元,用于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
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公钥验证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操作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摘要,并利用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解密,得到第三摘要;
若所述第二摘要等于所述第三摘要,则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合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合法之后,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第四摘要;
利用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第二签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二签名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私钥对应的第二公钥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公钥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第二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二签名和/或所述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15.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子合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私钥和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确定第一签名,所述第一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一私钥对第一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摘要为利用第一HASH算法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一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一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一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第一签名和/或所述第一公钥对应的用户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签署信息进行分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和第二签名,所述第二签名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私钥对第四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四摘要为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二HASH算法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区块链中获取与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与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公钥验证所述第二签名和所接收的所述第一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电子合同;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私钥和所述第二电子合同确定第三签名,所述第三签名为第二设备采用第三私钥对第七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第七摘要为利用第三HASH算法对所述第二电子合同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私钥对应的第三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中,所述第三公钥用于对所述第三签名进行验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合同和所述第三签名发送给第一设备。
1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和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CN202010316504.XA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224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504.XA CN111224788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504.XA CN111224788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788A true CN111224788A (zh) 2020-06-02
CN111224788B CN111224788B (zh) 2020-07-24

Family

ID=70828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6504.XA Active CN111224788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478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715A (zh) * 2020-06-22 2020-10-02 上海黔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合同在线签署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70556A (zh) * 2020-11-23 2021-01-26 苏州园启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5258A (zh) * 2020-09-01 2021-02-23 苏州园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22195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广州骏泰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智能签约方法
CN112910661A (zh) * 2021-05-10 2021-06-04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电子签约的区块链共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61578A (zh) * 2021-09-10 2021-12-07 马治国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书验真方法
CN113824564A (zh) * 2021-09-17 2021-12-21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线上签约方法及系统
WO2022057545A1 (zh) * 2020-09-16 2022-03-24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493940A (zh) * 2022-03-31 2022-05-13 湖南华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2098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782A (zh) * 2016-07-26 2017-01-04 杭州文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合同的签署方法及系统
CN106485168A (zh) * 2016-10-17 2017-03-08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md5值验证合同文件是否被修改的方法
CN107958412A (zh) * 2017-12-29 2018-04-24 云南飞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租房平台及其网络指纹电子门锁系统
CN108540488A (zh) * 2018-04-25 2018-09-1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签名司法鉴定系统及方法
CN109241726A (zh) * 2017-07-10 2019-01-18 上海策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29767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积分兑换系统及方法
US20200118124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Dish Network, L.L.C. Distributed ledger for encrypted digital identit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782A (zh) * 2016-07-26 2017-01-04 杭州文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合同的签署方法及系统
CN106485168A (zh) * 2016-10-17 2017-03-08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md5值验证合同文件是否被修改的方法
CN109241726A (zh) * 2017-07-10 2019-01-18 上海策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58412A (zh) * 2017-12-29 2018-04-24 云南飞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租房平台及其网络指纹电子门锁系统
CN108540488A (zh) * 2018-04-25 2018-09-1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签名司法鉴定系统及方法
US20200118124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Dish Network, L.L.C. Distributed ledger for encrypted digital identity
CN109829767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积分兑换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715A (zh) * 2020-06-22 2020-10-02 上海黔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合同在线签署的方法及系统
CN112395258A (zh) * 2020-09-01 2021-02-23 苏州园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57545A1 (zh) * 2020-09-16 2022-03-24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270556A (zh) * 2020-11-23 2021-01-26 苏州园启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22195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广州骏泰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智能签约方法
CN112910661A (zh) * 2021-05-10 2021-06-04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电子签约的区块链共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10661B (zh) * 2021-05-10 2021-07-16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电子签约的区块链共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61578A (zh) * 2021-09-10 2021-12-07 马治国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书验真方法
WO2023035477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马治国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书验真方法
CN113824564A (zh) * 2021-09-17 2021-12-21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线上签约方法及系统
WO2023142098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93940A (zh) * 2022-03-31 2022-05-13 湖南华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788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788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5160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ing and authentica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via a signature authority which may act in concert with software controlled by the signer
CN109067801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身份认证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212117B2 (en) Tamper-resistant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cycle provenance
CN110958118B (zh) 证书认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9744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keys used for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CN101145906B (zh) 对单向网络中的接收终端进行合法性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93273A (zh)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3521154A (ja) 電子識別情報を発行する方法
CN10869635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书删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231662A1 (en) Certificate validation method and validation server
CN109981287B (zh) 一种代码签名方法及其存储介质
CN111435913A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586920A (zh) 一种可信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5604038B (zh) 基于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的云存储数据审计系统及方法
CN114780923B (zh) 一种电子印章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1130798A (zh) 一种请求鉴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165382A (zh) 软件授权方法、装置、授权服务端及终端设备
CN114218548B (zh) 身份验证证书生成方法、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664655A (zh) 一种tee可信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58358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270A (zh) 一种证书签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0503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短信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37348A (zh) 认证系统及认证程序
CN112182009A (zh) 区块链的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016, 5 / F, building 7, Guangy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016, 5 / F, building 7, Guangy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e-commer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