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7644A -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7644A
CN111217644A CN202010096674.1A CN202010096674A CN111217644A CN 111217644 A CN111217644 A CN 111217644A CN 202010096674 A CN202010096674 A CN 202010096674A CN 111217644 A CN111217644 A CN 111217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
microbial agent
acid
beneficial
degradable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6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17644B (zh
Inventor
董博
张芮
陈光荣
姜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antai Haich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0966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7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7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7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17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7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00Fertilis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or parts thereof
    • C05F1/005Fertilis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or parts thereof from meat-wastes or from other wastes of animal origin, e.g. skins, hair, hoofs, feathers, blo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至少包括产电菌和产酸菌。本申请可以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生长,并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终达到作物稳产、增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利用根系吸收水分和肥料,相对来说植物根系越发达,植物的生命力就越顽强,能够吸收的养分就越多,抗逆性就越好。传统生根方式主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促进作物生根,如萘乙酸钠、吲哚丁酸钾、吲哚乙酸等,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具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具体为对生根剂使用时的浓度要求严格,浓度低了没有生根效果,浓度高了则可能抑制作物生长,因此给使用带来了不方便。为了追求生根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产品,近几年有科研机构开始研发微生物产品,利用微生物的分泌物来达到促进植物生根的目的,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产品其生根效果参差不齐,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
植物根系发达,吸收的养分就多,这就出现了原施用的肥料量能够满足原先作物生长期的需要,而现在由于根系多了,吸收养分多,施用原肥料量已经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尤其无法满足果实积累的需求,这是因为养分是提供给整个作物生长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根系发达均会促进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的生长,而果实的生长晚于根、茎、叶、花的生长,因此肥料是先供应给根、茎、叶、花的,在肥料施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前期根、茎、叶、花对肥料的大量消耗,则可能出现果实生长时肥料供应不足,因此造成减产,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这就需要额外增加肥料的施用量,这无疑将增加农民负担,由于农产品价格不高,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去额外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因此,人们发现市场上的生根产品对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大,甚至出现只长根不长果的现象,如农资技术方案报道的案例辽宁省沈阳张大姐家,种了10多亩的大棚茄子,使用生根剂茄子长势健壮,根系发达,但是茄子生长后期,发现茄子叶片开始发黄,膨果速度慢,茄子果实小,皮薄,茄子出现早衰,损失严重,这就是促进根系生长,而肥料施用量未跟上去带来的问题。
因此,市场需要一种既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的吸收,又不需要额外施入肥料,作物不减产甚至增产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1)提供一种生根效果好的微生物菌剂;2)不需要额外施入肥料,作物稳产、增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菌剂,至少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至少包括产电菌和产酸菌。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腐殖酸钾、蘑菇渣、糠醛渣、糖蜜、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黄腐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和Shewanella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所述产酸菌是厌氧菌。
所述Geobacter和Shewanella为厌氧菌或厌氧兼好氧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产酸菌还副产二氧化碳。
所述有益微生物为休眠状态。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低于65%。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5~99.9:0.1~5。
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生成工艺以及生产时外部环境的限定,以确保微生物在生产过程以及储存时为休眠状态,防止在生产时微生物被激活,引发微生物衰减,造成产品的使用效果不稳定。
2.本申请加入产酸菌和产电菌,产酸菌产生的有机酸可以溶解根尖部位的角质层,从而打破限制根系生长的壁垒,促进根系的生长,同时产酸菌产生的有机酸作为产电菌的电子供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产电菌的电子受体,从而在土壤中形成电子流,以带动H2PO4 、HPO4 2—和PO4 3—移动,使H2PO4 、HPO4 2—和PO4 3—具有更大的移动范围,更易被植物吸收,以提高磷的利用率。
3.本申请中的产电菌和产酸菌均为厌氧菌,厌氧呼吸过程为基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质子和电子,经一系列电子传递,最终交给无机氧化物等外源电子受体的生物过程。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分为硝酸盐呼吸,硫酸盐呼吸,碳酸盐呼吸,延胡索酸呼吸。在土壤中存在硝态氮的情况下,NO3 -作为电子受体,NO3 -进行还原反应,还原为NO2 -和NH4 +,使流动性好,易流失的NO3 -转化为不易流失的NH4 +,使土壤中氮处于混氮状态,从而更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氮的利用率,并且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促进K+、H2PO4 、HPO4 2—和PO4 3—的电离以及移动,防止K+、H2PO4 、HPO4 2—和PO4 3—被固定,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在土壤环境中缺乏NO3 -时,本申请中产酸菌利用副产二氧化碳完成电子传递,在厌氧条件下,产酸菌所产的有机酸为产电菌提供电子供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电子受体,从而完成有机酸氧化过程中产下的质子和电子的传递,在整个电子传递过程中促进K+、H2PO4 、HPO4 2—和PO4 3—的电离以及移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本申请中的产酸菌还产二氧化碳,使磷酸二价盐和三价盐由不溶物,转变为微溶物,从而实现可电离,并在电子流的带动下促进不易移动的磷、钙、镁、铁、锌和锰的移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以(Ca)3(PO4)2为例反应为:2CO2+2H2O+(Ca)3(PO4)2(不溶)---Ca(HCO3)2(微溶)+2CaHPO4(微溶),CaHPO4---Ca2++HPO4 2-,从而既促进了磷、钙、镁、铁、锌和锰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左图)和对比1(有图)的生根实验;
图2为本申请样品2的玉米根系;
图3为对比2的玉米根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和产酸菌按照质量比1:1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钾、蘑菇渣和黄腐酸钾按照质量比1:1:2的组合物;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51573,名称为PCA;所述产酸菌是乳酸菌,具体为动物双歧杆菌,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ICC 21711。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56%。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8:2。
实施例2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和产酸菌按照质量比1:1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钾、蘑菇渣和黄腐酸钾按照质量比1:1:2的组合物;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51573,名称为PCA;所述产酸菌为水井坊梭菌,产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ICC10730。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56%。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8:2。
实施例3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和产酸菌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糖蜜和水解羽毛粉按照质量比1:3:1的组合物;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BNCC198906,名称为希瓦氏菌;所述产酸菌是乳酸菌和丁酸梭菌按照质量比2:1的组合物;所述乳酸菌为动物双歧杆菌,编号为CICC 21711;所述丁酸梭菌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ICC 23592。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低于65%。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8:2。
实施例4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和产酸菌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蘑菇渣、糠醛渣和糖蜜按照质量比3:2:1的组合物;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和Shewanella按照质量比3:1的组合物;所述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BAA-1542,名称为Ply1;所述Shewanella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BNCC198906,名称为希瓦氏菌;所述产酸菌为丁酸梭菌,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BNCC 232023。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低于65%。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7:3。
实施例5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和产酸菌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钾、糖蜜和氨基酸原粉按照质量比5:1:1的组合物;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BAA-1542,名称为Ply1;所述产酸菌是丁酸梭菌,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BNCC232023。
所述有益微生物为休眠状态。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低于65%。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9:1。
实施例6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和产酸菌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糖蜜;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所述产酸菌是厌氧菌。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9.7:0.3。
实施例7
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可降解有机物、有益微生物和七水硫酸锌组成,所述有益微生物是产电菌、产酸菌和多粘芽孢杆菌的组合物。
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钾、糖蜜和氨基酸原粉按照质量比5:1:1的组合物;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BAA-1542,名称为Ply1;所述产酸菌是丁酸梭菌,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BNCC232023;所述多粘芽孢杆菌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ICC 24260。
所述有益微生物为休眠状态。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低于65%。
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6:4。
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一
供试材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莱阳市康德化工有限公司实验室。
1.2实验检测:观察玉米生长情况。
1.3供试材料: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和实施例2。
1.4实验方法:
将随机选取24颗玉米种,品种为金穗3号,分别称取200g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和实施例2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将称取好的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和实施例2分别倒入500ml烧杯中,将玉米种种入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80ml水,至于室内,放置25天观察玉米根系生长以及苗的生长。
本实验除实验处理不同外,其它操作均一致。
2结果与分析由附图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2较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根系明显发达,且本申请实施例2须根较多,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主根较多,新生须根是吸收水分、矿物质养分并将其转化为树体内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颜色乳白色。
同时,由附图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2种出的玉米茎比较粗壮,且叶片颜色浓绿,而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种出的玉米茎秆纤细,且叶片颜色为浅绿。由此可见,本申请无论是在促进根系以及植株生长方面均好于对比1(除有益微生物为水井坊梭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一致)
实验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皋兰县城关镇明星村。
1.2实验检测:实验田土壤情况,每100g籽粒中氮、磷和钾的含量以及玉米产量。
1.3供试材料:将微生物菌剂加入到肥料中,所述肥料为尿素、硫酸铵、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按照质量比1:5:2:1的组合物;肥料和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1。
对比1(除加入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一致)、对比2(除加入的微生物菌剂仅为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51573,名称为PCA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一致)、添加实施例1的肥料称为样品1和添加实施例2的肥料称为样品2。
1.4实验方法:
试验田取地况相近相邻的8亩田,以每两亩为一组。每亩播种玉米种2.3kg,采用机械播种,玉米种为金穗3号,每组分别采用对比1(除加入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一致)、对比2(除加入的微生物菌剂仅为Geobacter,采购于北纳生物编号为ATCC51573,名称为PCA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一致)、样品1和样品2作为底肥,基施50kg/亩。
1.5检测方法:土壤养分状况采用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所示的方法进行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对玉米的氮磷钾进行检测。
本实验除实验处理不同外,其它操作均一致。
2结果与分析
土壤情况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85549500000111
玉米每100g籽粒以及平均产量检测数据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2385549500000112
由表2中玉米中氮磷钾的含量可以看出,对比1加入的为枯草芽孢杆菌,对比2为产电菌,最终对比2比对比1每100g玉米籽粒中氮增加了9.3mg,磷增加了5.3mg,钾增加了2.9mg,产量增加了8.7kg/亩,由此可见,产电菌的加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
由表2中对比2和实施例1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入产电菌和产酸菌的实施例1比仅加入产电菌的对比2每100g玉米籽粒中氮增加了5.7mg,磷增加了1.8mg,钾增加了2.4mg,产量增加了12.1kg/亩,由此可见,产电菌和产酸菌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
由表2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入产电菌和产酸菌(副产二氧化碳)的实施例2比加入产电菌和产酸菌(乳酸菌,不副产二氧化碳)的实施例1每100g玉米籽粒中氮增加了2.0mg,磷增加了2.9mg,钾增加了1.7mg,产量增加了16.3kg/亩,由此可见,产电菌和产酸菌(副产二氧化碳)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
由图2和图3比较,可以看出采用产电菌和产酸菌的结合的样品2相较于仅添加产电菌的对比2须根明显增多,须根系数量越大,根系总面积就越大,则根系与养分接触的几率就越高,本申请可以促进须根系的生长,有利于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由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图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申请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且,在促进植物根、茎、叶生长的同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达到作物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菌剂,至少由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至少包括产电菌和产酸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有机物为腐殖酸、腐殖酸钾、蘑菇渣、糠醛渣、糖蜜、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黄腐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产电菌为Geobacter和Shewanella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所述产酸菌是厌氧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Geobacter和Shewanella为厌氧菌或厌氧兼好氧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菌还副产二氧化碳。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为休眠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为休眠状态。
7.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经搅拌混匀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匀条件为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低于65%。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匀是指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混匀和搅拌。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降解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的质量比是95~99.9:0.1~5。
CN202010096674.1A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217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6674.1A CN111217644B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6674.1A CN111217644B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7644A true CN111217644A (zh) 2020-06-02
CN111217644B CN111217644B (zh) 2021-10-26

Family

ID=7083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6674.1A Active CN111217644B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76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5132A (zh) * 2020-02-16 2020-05-2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一种马铃薯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09307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含有希瓦氏菌的功能型黄瓜育苗生物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435A (zh) * 2022-04-06 2022-06-28 刘福来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409A (zh) * 2011-09-30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CN108276228A (zh) * 2018-01-16 2018-07-13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与改良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530A (zh) * 2018-06-12 2018-09-21 烟台华知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9593686A (zh) * 2019-01-18 2019-04-09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希瓦氏菌及其在控制菜地土壤氮素污染中的应用
CN109734484A (zh) * 2019-01-25 2019-05-10 江苏大学 一种利于盐碱地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442A (zh) * 2019-03-31 2019-05-31 晟丰(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409A (zh) * 2011-09-30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CN108276228A (zh) * 2018-01-16 2018-07-13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与改良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530A (zh) * 2018-06-12 2018-09-21 烟台华知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9593686A (zh) * 2019-01-18 2019-04-09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希瓦氏菌及其在控制菜地土壤氮素污染中的应用
CN109734484A (zh) * 2019-01-25 2019-05-10 江苏大学 一种利于盐碱地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442A (zh) * 2019-03-31 2019-05-31 晟丰(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5132A (zh) * 2020-02-16 2020-05-2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一种马铃薯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09307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含有希瓦氏菌的功能型黄瓜育苗生物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435A (zh) * 2022-04-06 2022-06-28 刘福来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7644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4284B (zh) 一种秸秆发酵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48698B (zh) 一种利用沼渣好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7644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560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Velineni et al. Survival and phosphate solubilizing ability of Bacillus megaterium in liquid inoculant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desiccation stress
CN108976030B (zh) 一种以虫粪为基质的草莓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75236A (zh) 一种全营养型有机无机复混肥
CN101165016A (zh) 防治线虫危害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130465A (zh) 一种颗粒型腐植酸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14585A (zh) 农业益生菌转化秸秆和养殖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398824A (zh) 生物有机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47127A (zh) 一种用于抗三七重茬病害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774050B (zh) 一种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微生物菌剂
CN108863658A (zh) 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07652147A (zh) 改良土壤型肥料增效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15080B (zh) 一种利用生活排泄物和秸秆发酵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1302854B (zh) 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0952A (zh) 一种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CN107141180A (zh) 一种生态活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5141A (zh) 一种具有氨挥发抑制作用的腐植酸肥料增效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99493A (zh) 复合型微生物粪便腐熟剂及制备方法与粪便腐熟处理方法
CN107244997A (zh) 一种适用于胶东果树区的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042A (zh) 生物有机肥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312A (zh) 一种防治马铃薯软腐病的复合微生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017A (zh) 用于石漠化土壤改良增肥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Bo

Inventor after: Jiang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fei

Inventor after: Ma Wenjun

Inventor after: Wang Lei

Inventor after: Zhang Guop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Rui

Inventor after: Chen Guangr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yan

Inventor after: Gan Yandong

Inventor after: Zeng Jun

Inventor after: Xia Fangqin

Inventor before: Dong 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Rui

Inventor before: Chen Guangr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Xiao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Dong Bo|Zhang Rui|Chen Guangrong|Jiang Xiaofeng

False: Dong Bo|Wang Lei|Zhang Guoping|Zhang Rui|Chen Guangrong|Zhang Xiaoyan|Gan Yandong|Zeng Jun|Xia Fangqin|Jiang Xiaofeng|Wang Xiaofei|Ma Wenjun

Number: 35-02

Volume: 38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Bo

Inventor after: Wang Dai

Inventor after: Wu Jun

Inventor after: Xia Fangqin

Inventor after: Jiang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fei

Inventor after: Ma Wenjun

Inventor after: Wang Lei

Inventor after: Zhang Guop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Rui

Inventor after: Chen Guangr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yan

Inventor after: Qi Peng

Inventor after: Liu Xiaowei

Inventor after: Zeng Jun

Inventor before: Dong 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Rui

Inventor before: Chen Guangr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Xiao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5

Address after: 730070 No. 1 village, An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Gansu, Lanzhou

Patentee after: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Yantai Qianp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30070 No. 1 village, An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Gansu, Lanzhou

Patentee before: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30

Address after: 730070 Anning District,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Patentee after: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Yantai Haich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30070 No. 1 village, An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Gansu, Lanzhou

Patentee before: DRYLAND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Yantai Qianp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