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0799A -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0799A
CN111210799A CN202010032976.2A CN202010032976A CN111210799A CN 111210799 A CN111210799 A CN 111210799A CN 202010032976 A CN202010032976 A CN 202010032976A CN 111210799 A CN111210799 A CN 111210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ignal
channel audio
signal
echo
resi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29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玉荣
刘洪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329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0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0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07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5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 G10K11/17853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of the filter
    • G10K11/17854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of the filter the filter being an adaptive filter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然后对获取到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一步可以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从而能够增强回声消除效果,使得多通道音频信号清晰度高,达到降低场景回声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涉及音频处理的场景例如电视会议系统、免提电话、移动通信中,通常出现多人同时发出的多通道音频信号,为了能够同时听清楚这多个人发出的多通道音频信号,音频处理设备需要对获取的这多个音频信号进行回声消除。例如,假设同时发出音频信号的A端和B端设备中,A端包括麦克风和喇叭,B端也包括麦克风和喇叭,B端的喇叭放出的声音可能通过B的麦克风传到A端,产生不必要的回声,需要对其进行消除。
传统的回声消除方法中,对于上述双讲场景下产生的回声,容易使得发出音频信号的双方(以及第三方)很难能够同时听清楚这多个人发出的音频信号,回声消除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能够增强回声消除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包括:
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可选的,所述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舒适噪声掩盖所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处理子单元,用于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辨识子单元,用于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获得子单元,用于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调节子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掩盖单元,用于利用舒适噪声掩盖所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
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回声消除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回声消除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然后对获取到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而可以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调整非线性抑制参数,对经过线性消除处理后的残留回声信息再次进行不同的非线性抑制,从而能够得到更小的回声,增强了回声消除效果,使得多通道音频信号清晰度高,达到降低场景回声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通常是利用自动回声消除(AEC)技术,来消除回声,比如,在通话场景中,利用AEC技术将来自远端的经过扬声器放出来的声音消掉,否则经过麦克风采集和近端说话人信号混在一起被传递到远端,则会出现远端的人听到自己说的话,这对用户的体验是不好的。但对于双讲场景下产生的回声,如在教育场景中同时有老师和多位学生发出的多通道音频信号产生的回声,若仍采用现有的回声消除方式,容易使得发出音频信号的双方(以及第三方)很难能够同时听清楚这多个人发出的音频信号,回声消除效果并不理想。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首先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然后对获取到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而当处于双讲场景时,可以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处于双讲场景时,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调整非线性抑制参数,对经过线性消除处理后的残留回声信息再次进行不同的非线性抑制,从而能够得到更小的回声,增强了回声消除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将采用本实施例进行回声消除的任一音频信号定义为待回声消除的音频信号。并且,由于本申请是为了能够对双讲场景中的产生的回声进行消除,首先需要获取到待回声消除多通道音频信号,并将这些未经处理的多通道音频信号定义为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用以执行后续步骤S102。
举例说明:假设用户A、用户B、用户C在进行三方语音会议,且用户A、用户B、用户C所采用的终端设备均包含麦克风和喇叭,当用户A、用户B同时发出音频信号时,为了能够消除这两通道音频信号产生的回声,使得用户A、用户B能够听清楚彼此之间的对话,同时也让用户C能够听清楚用户A进而用户B同时发出声音,则首先需要获取到这两通道音频信号并作为初始两通道音频信号,用以执行后续步骤S102。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下述步骤A1-A4:
步骤A1: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对双讲场景中的产生的回声进行消除,首先需要检测出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开始和结束的端点,具体的,首先是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把输入的频谱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比如可以化为为80Hz~250Hz、250Hz~500Hz、500Hz~1K、1K~2K、2K~3K、3K~4K,具体划分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A2:分别计算六个子带的能量。
通过步骤A1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后,进一步可以采用现有或未来出现的频谱能量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这六个子带的能量。
步骤A3: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通过步骤A2计算出六个子带的能量后,进一步可以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对数似然比函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xk|z,rk)={1/sqrt(2*pi*sita∧2)}*exp{-(xk-uz)∧2/(2*sita∧2)} (1)
其中,p表示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后,得到的一个对数似然比函数;xk表示选取的子带能量;uz表示均值;sita表示方差;rk表示包括均值uz和方差sita的参数集合;z=0,表示噪声;z=1,表示音频信号。
步骤A4: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通过步骤A3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对数似然比函数p后,可以将该似然比函数p分为全局和局部,全局是六个子带的加权之和,而局部是指每一个子带作为局部,所以音频信号的判决会先判断子带,子带判断没有时再进一步判断全局,并根据判断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检测出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开始和结束的端点的准确度,还可以使用唤醒词来判断音频信号的起始,再加上声音回路做音频信号打断。具体实现过程与现有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102:对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1获取到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后,进一步可以对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该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是经过初步回声消除后的剩下的残留部分回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下述步骤B1-B3:
步骤B1: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步骤B2:根据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步骤B3: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具体来讲,在本实现方式中,将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中本地扬声器所播放的音频信号定义为远端信号,将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中本地麦克风拾取到的音频信号定义为近端信号,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根据扬声器信号与其产生回声信号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模拟回声路径,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使其时域冲击响应和真实回声路径相逼近。然后在近端减去远端卷积回声路径后的信号,即完成回声消除。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echo=x*w (2)
d=s+echo (3)
Figure BDA0002365008550000071
Figure BDA0002365008550000072
其中,w表示回声通道的时域冲击响应函数;x表示远端信号;echo表示所得回声;s表示近端信号;d表示麦克风采集到的信号;
Figure BDA0002365008550000073
表示远端卷积回声路径产生的回声信号的预设估计值;e表示误差。
S103: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人耳能够在寂静的环境中分辨出轻微的声音,但是在嘈杂的环境里,这些轻微的声音就会被杂音所淹没。这种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得第二个声音听阈提高的现象就称为声音的掩蔽效应。第一个声音称为掩蔽声,第二个声音称为被掩蔽声,第二个声音听阈提高的数量称为掩蔽效应。掩蔽效应发生时,一般以不同性质的声音作为掩蔽声,比如纯音、复音、噪声等。
基于此,通过步骤S102对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后,在处于双讲场景时,可以基于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具体来讲,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本步骤S1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下述步骤C1-C2:
步骤C1:当处于双讲场景时,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步骤C2:当判断出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具体来讲,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对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回声消除,以使得得到的回声能够低于预设阈值,使之不影响用户同时听清楚同时发出的多通道音频信号,首先需要计算误差信号的功率谱、近端信号的功率谱、远端信号的功率谱,以及远端信号和近端信号之间的互功率谱、误差信号和近端信号之间的互功率谱、误差信号和近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近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其中,误差信号和近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越大则表示残留回声越少,远端信号和近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越大则表示回声越多。所以,可以通过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的方式,来降低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且当判断出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能够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进一步消除回声,还可以利用舒适噪声掩盖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比如,可以利用商场播放的音乐来掩盖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增强回声消除效果。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方法,首先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然后对获取到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而当处于双讲场景时,可以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处于双讲场景时,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调整非线性抑制参数,对经过线性消除处理后的残留回声信息再次进行不同的非线性抑制,从而能够得到更小的回声,增强了回声消除效果,使得多通道音频信号清晰度高,达到降低场景回声的作用。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将对一种回声消除装置进行介绍,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202,用于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203,用于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201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处理子单元,用于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2包括:
辨识子单元,用于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获得子单元,用于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3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当处于双讲场景时,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调节子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掩盖单元,用于利用舒适噪声掩盖所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首先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然后对获取到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而可以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处于双讲场景时,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调整非线性抑制参数,对经过线性消除处理后的残留回声信息再次进行不同的非线性抑制,从而能够得到更小的回声,增强了回声消除效果,使得多通道音频信号清晰度高,达到降低场景回声的作用。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设备,参见图3,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回声消除的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如图3所示,回声消除设备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总线303和通信接口304。
其中,存储器301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程序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前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回声消除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存储器3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该设备中,处理器302与存储器301通过通信总线传输信令、逻辑指令等。该设备能够通过通信接口304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回声消除方法的任一种实现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舒适噪声掩盖所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
6.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处理子单元,用于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辨识子单元,用于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获得子单元,用于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调节子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掩盖单元,用于利用舒适噪声掩盖所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
11.一种回声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
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32976.2A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11210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2976.2A CN111210799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2976.2A CN111210799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0799A true CN111210799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2976.2A Withdrawn CN111210799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07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8863A (zh) * 2020-06-24 2020-10-20 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消除回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71043A (zh) * 2021-12-06 2022-03-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回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8863A (zh) * 2020-06-24 2020-10-20 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消除回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8863B (zh) * 2020-06-24 2024-03-08 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消除回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71043A (zh) * 2021-12-06 2022-03-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回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stafsson et al. A psychoacoustic approach to combined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US1129717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tilizing residual echo estimate information to derive secondary echo reduction parameters
US5732134A (en) Doubletalk detection by means of spectral content
US9343056B1 (en) Wind noise detection and suppression
US8861713B2 (en) Clipping based on cepstral distance for acoustic echo canceller
US83555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velope-based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US539024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 signal detection
US9699554B1 (en) Adaptive signal equalization
CN112071328B (zh) 音频降噪
US201000574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cho cancellation
US20110228946A1 (en) Comfort noise gen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Habets et al. Joint dereverberation and residual echo suppression of speech signals in noisy environments
CN110992923B (zh) 回声消除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装置
CN111556210B (zh) 通话语音处理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06203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daptive filter performance by inclusion of inaudible information
CN111210799A (zh)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US8406430B2 (en) Simulated background noise enabled echo canceller
CN112929506A (zh)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9392365B1 (en) Psychoacoustic hearing and masking thresholds-based noise compensator system
Fukui et al. Acoustic echo and noise canceller for personal hands-free video IP phone
KR102374166B1 (ko) 원단 신호 정보를 이용한 반향 신호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Raghavendran Implementation of an acoustic echo canceller using matlab
Garre et al. An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System based on Adaptive Algorithm
Fukui et al. Acoustic echo canceller software for VoIP hands-free application on smartphone and tablet devices
WO2022202012A1 (ja) エコー抑圧装置、エコー抑圧方法及びエコー抑圧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