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3054A -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3054A
CN111203054A CN201811390464.2A CN201811390464A CN111203054A CN 111203054 A CN111203054 A CN 111203054A CN 201811390464 A CN201811390464 A CN 201811390464A CN 111203054 A CN111203054 A CN 111203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flame retardant
melt
flame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04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3054B (zh
Inventor
杨占元
陈立东
陈连忠
徐克勤
陈致帆
柏国清
朱德洪
高丰和
吴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f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ingf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ingf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ingf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04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3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3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3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3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3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熔融纺丝:采用A组分和B组分经熔融纺丝后形成皮芯结构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其中A组分至少包括聚烯烃聚合物和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至少包括聚酯聚合物和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或B组分为具有阻燃性能的聚酯聚合物;2)成网: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经分丝后成网;3)加固成型:采用热风熔融粘合固结形成双组分纺粘材料;4)高压静电处理:对双组分纺粘材料充电。本申请中静电滤材为单层中高效滤材即可达到复合滤材同等过滤效能,可以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车载空调、新风净化等空气过滤领域,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和中高效过滤产品主要是熔喷精细过滤材料或静电棉过滤材料,通过胶复合或超声波粘合或高温高压复合等工艺,与无纺布骨架增强材料复合而成,从而满足中效过滤不同等级的标准和要求。
在常规的F、H级别中高效过滤材料中,国内外采用的也是上述熔喷复合骨架材料的产品,且复合过滤材料也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热点,重点集中在熔喷精细过滤材料的静电驻极技术的开发,熔喷与骨架材料复合工艺的优化提升、多层纤维网复合技术以及复合滤材的高效低阻性能研究等多方面。专利CN105999856A公开了一种增能的聚丙烯/聚酯双组分纺粘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采用多层不同细度的纺粘长丝纤维网叠加后再加固成型,最后经电晕充电获得滤材,其加工工艺涉及多道加工,过程工艺控制点多而杂,产品过滤阻力较大;专利CN105964059A公开了一种增能的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纺粘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发明内容原理与对应的产品特定同上;专利CN1055586714A公开一种高静电长纤维无纺布及制造方法,其涉及一种皮芯结构的长丝纺粘过滤材料,其主要是将无机物粒子添加到皮层材料中后制成无纺布后再加静电处理,最终获得过滤材料,但存在无机物添加后纺丝工艺和丝束质量较难控制,且静电处理后过滤性能批次不稳定等问题,此外,无机物粒子只能添加到皮层,工艺单一,且微细颗粒与聚合物切片很难混合均匀,存在最终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风险隐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现有技术和产品均不具备阻燃功能。
在众多不同种类的复合过滤材料中,其虽然具有精细过滤和高容尘量等优势特点,但是其多层复合工艺控制相对更加精细和复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造加工过程分为多步进行,对组分材料的性能指标、成品率等要求很高,且胶覆合工艺为主流的加工工艺,其中胶的种类、气味和环保性均存在对人身健康有安全隐患;复合过滤材料被加工成过滤器前需要进行机械打折,过程中复合过滤材料很容易出现表层材料磨损、起毛、分层等问题,从而导致滤材性能下降,成本和良品率较难控制;此外,复合材料一般是熔喷材料或静电棉材料,通过胶覆合或热轧或超声波覆合的方式进行复合加工,其工艺的特定决定了产品材料的过滤阻力普遍较大,客观的增大了空气净化系统的能源消耗。
再者,当前过滤领域市场上常见的具有阻燃功能的以单纯的骨架支撑材料为主,现多为干法短纤、湿法短纤骨材,这两种材料虽已有非常成熟完备的制造技术和极高的市场普及度,但仍存在以下暂无法避免的缺陷:
1、短纤干法骨材多由聚酯短纤与低熔点短纤混纺后热熔加固而成,但该种材料在后道工序中与其他材料复合工艺中,其工艺温度工况下极易出现因低熔点纤维再次熔化而受热收缩、大幅度形变;
2、湿法短纤骨材因逸散有毒气味在越来越强调VOC管控的汽车制造应用行业有迫在眉睫的品质隐患;
3、短纤干法、湿法骨材后道打褶后回弹形变量较小,不利于汽车空调滤芯装入、拆出总成;
4、短纤骨材组分纤维排列取向杂乱,成型后其外观色泽较暗地,织物风格美感度较差;
5、短纤骨材多采用浸渍阻燃母液、拉幅烘干的工艺来实现阻燃属性,工艺较为困难且易变色,更为关键的是该工艺无法应对日益严苛的环保监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熔融纺丝:采用A组分和B组分经熔融纺丝后形成皮芯结构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其中A组分至少包括聚烯烃聚合物和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至少包括聚酯聚合物和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或B组分为具有阻燃性能的聚酯聚合物;
2)成网: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经分丝后成网;
3)加固成型:采用热风熔融粘合固结形成双组分纺粘材料;
4)高压静电处理:对双组分纺粘材料充电。
优选地,步骤1)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021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03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切片为80~90重量份。
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主要采用电负性强的聚烯烃为基体,添加介电性能突出的非极性材料捕捉电荷,同时使用活性组分提高整体抓电活性,并在稳定剂调节下,通过成核剂成分增大纤维的结晶度,从而达到更多更稳定的储存被捕捉的电荷量。
可选地,所述聚烯烃切片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优选地,聚烯烃切片的熔融指数为(12~40)g/10min。
优选地,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本申请中所述A组分作为皮层原料组分,所述B组分作为芯层原料组分。
可选地,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的添加量为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的0.5wt%~4wt%。
可选地,具有阻燃性能的聚酯聚合物的氧指数不低于28.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为聚酯类的无卤素阻燃母粒。
更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有效阻燃成分不低于50%;热分解温度高于375℃。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的添加量为芯层原料组分总质量的5wt%~10wt%。
优选地,步骤1)中,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中熔点较低的组分为皮层,熔点较高的组分为芯层。
更优选地,步骤1)中,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中皮芯结构为同心圆结构。
更优选地,步骤1)中,聚烯烃聚合物为选自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
更优选地,步骤1)中,聚酯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1)中,皮层原料组分和芯层原料组分的质量比为2:8~5:5。
优选地,步骤1)中,A组分中聚烯烃聚合物和B组分中聚酯聚合物是两种熔点温度不同的可成纤聚合物,且聚酯聚合物的熔点比聚烯烃聚合物的熔点高110~165℃。
优选地,步骤1)中,A组分和B组分分别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推挤后进入复合纺丝箱体,然后经熔体流道精确分配到纺丝组件系统进行纺丝后,形成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
更优选地,A组分经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出的温度为200~265℃。更优选地,A组分经单螺杆挤出机挤出。
更优选地,步骤1)中,A组分熔融挤出后形成的熔体经过滤器过滤。更优选地,过滤前压力为4~12MPa,过滤后压力为6~10MPa。
更优选地,步骤1)中,过滤后A组分熔体经计量泵计量,计量泵转速为150cc/转,转速8-25rpm。
优选地,B组分经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的温度设定为250~320℃。更优选地,所述B组分聚酯聚合物无需进行干燥和预结晶处理,可直接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优选地,B组分熔融挤出后形成的熔体经过滤器过滤。更优选地,过滤前压力为4~12MPa;过滤后压力为6~10MPa。更优选地,B组分熔融挤出后形成的熔体经增加泵升压至5~12MPa。更优选地,步骤1)中,过滤后B组分熔体经计量泵计量,计量泵转速为150cc/转,转速8~25rpm。
优选地,在复合纺丝箱体中,两种熔体按照定量设计经过纺丝板熔体分配系统进行复合后,最终分配好的复合熔体由喷丝板喷出,形成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优选地,复合纺丝箱体中温度为200~265℃。
更优选地,形成的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还经过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抽吸净化、冷风冷却和牵伸。优选地,在复合纺丝箱体的喷丝板下方两侧设有单体抽吸净化系统,两侧抽吸风量为650~1000rpm。更优选地,所述冷风冷却中风温为10~30℃;相对湿度为55~80%,风量为900~1350rpm。优选地,牵伸采用正压气流牵伸系统。更优选地,牵伸风压为0.08~0.35MPa。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的细度为6~20旦尼尔。
优选地,步骤2)中,经分丝器进行分丝导丝。采用成网机进行成网。更优选地,成网速度为5~45m/min。
优选地,步骤3)中,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纤维网经网帘传送至圆网烘箱或平网烘箱,通过高温热风穿透纤维网,使得皮层低熔点组分材料熔融,而芯层高熔点组分材料不熔融,双组分长丝纤维网产生熔融粘合,最后再经一对光面金属圆辊轻轧成型。其中,热风温度为90~180℃,车速5~50m/min,金属辊表面温度为50~100℃,辊间压力1~5MPa。
优选地,步骤4)中,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双组分纺粘材料经高压静电为交变直流电场电晕充电,材料正、反两面充电,其电压为10KV~120KV,释放电荷的金属针或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2cm~15cm,充电时间为2s~20s。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
优选地,所述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的克重为90g/m2~150g/m2
优选地,所述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的幅宽为1.6m~3.2m。
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述所述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在空气过滤领域中的用途。
本申请中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为单层中高效滤材即可达到复合滤材同等过滤效能,同时具有物理阻隔和静电吸附双重过滤功能,也达到了较高的机械强力和硬挺度,并具备了极低的过滤阻力和较高的空气通透性,完全可以替代目前市场上相应中效过滤的复合材产品,尤其是所述阻燃功能,可以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过滤、新风系统过滤、吸尘器过滤、家用空气净化器等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通过组分聚合物的热性能优化搭配,利用不同熔融性质聚合物的复合纺丝成网和热熔粘合加固成型工艺,最终经过高压静电处理后获得驻极过滤产品,达到了较高的机械强力和硬挺度,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新风净化环境条件,制造不同长丝直径的静电驻极过滤材料,整个工艺流程为一体化一步法在线直接成网成型和电晕充电,制造工艺较同等过滤等级的离线复合滤材制造工艺大大简化,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易于操作,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2.本发明的具有阻燃功能的聚烯烃/聚酯纺粘长丝静电滤材,作为单层滤材,可以在汽车车载空调、新风系统以及空气净化器等领域替代常规熔喷+骨架的复合滤材,也可以直接打折制作成滤芯,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性价比高,且彻底杜绝了有安全隐患的胶成分,实现了真正的100%无胶的过滤材料。
3.本发明的具有阻燃功能的聚烯烃/聚酯纺粘长丝静电滤材,其织物外观风格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短纤骨架+熔喷过滤产品的风格实现了差异化和可辨识性,具有独特的长丝美感。
4.本发明采用热风穿透熔融粘合加固的工艺技术和电晕双面充电技术,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之间可以有效的依靠熔融点或熔融面进行固结,既保证了过滤无纺布介质的蓬松性也兼顾了材料的强度,同时经过高压电晕充电后,使得材料具备了物理阻隔和静电吸附双重过滤功能,更突出的是,最终产品具有了极低的过滤阻力和较高的空气通透性,对产品的终端应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5.本发明的具有阻燃功能的聚烯烃/聚酯纺粘长丝静电滤材,其突出优点就在于是将阻燃功能与静电过滤功能合而为一,尤其阻燃性能可以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该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气净化领域的技术空白,有力的推动行业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A组分中聚烯烃聚合物为PE母粒,熔点130~135℃,同时在A组分的PE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1.5wt%的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的聚酯聚合物为阻燃PET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0.60~0.69dl/g,熔点为235~255℃,氧指数超出28.0%。皮层原料组分和芯层原料组分的质量比为50%:50%。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06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A组分作为皮层原料组分,其经过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其温区设置为:240℃、250℃、260℃、260℃、260℃、255℃,熔体温度252℃,A组分熔体经过滤器过滤,滤前压力5.75MPa,滤后压力6.5MPa,然后熔体进入计量泵计量,计量泵转速15rpm,定量的熔体进入复合纺丝箱体。
B组分聚合物为阻燃PET聚酯切片,无需经过干燥和预结晶处理,即直接经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其温区设置为:255℃、265℃、275℃、280℃、280℃、280℃、280℃、275℃,熔体温度271.5℃,B组分熔体经过增压泵升压后进入过滤器过滤,滤前压力10.0MPa,滤后压力6.5MPa,然后熔体进入计量泵计量,计量泵转速15rpm,定量的熔体进入复合纺丝箱体。
复合纺丝箱体的熔体分配密闭空间温度保持在270℃;单体抽吸风量为720rpm;两侧对吹的冷风温度14℃,相对湿度60%,风量900rpm;气流牵伸风压为0.20MPa;成网速度16.5m/min,;成网机主抽吸风量1150rpm,辅助抽吸风量1000rpm;圆网热风烘箱温度设定为134.5℃;圆网热风设备出布后的金属圆辊温度为85℃,圆辊间压力1.2MPa;材料电晕充电电压为30KV,释放电荷的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4cm,充电时间为2.50s;经高压静电处理过后的无纺布经收卷机卷绕成卷,最终布卷再经分切机分切产品克重为110g/m2
采用TSI8130A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所得的静电滤材,测试条件:流速32L/min,氯化钠气溶胶中值直径0.3微米,过滤效率49%,过滤阻力2.1Pa;实测纤维细度10.8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3.98%,过滤阻力为2.0Pa;实测纤维细度10.5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2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E母粒,熔点130~135℃,同时在A组分的PE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的1.5wt%的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包括94wt%的半消光聚酯切片,特性粘度0.65dl/g,熔点为259℃,6wt%的无卤素阻燃母粒,无卤素阻燃母粒其为阻燃PET聚酯切片,其热分解温度高于375℃,挥发份(105℃/2hr)<0.5%,有效阻燃成分≥50%。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50%:50%。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08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47%,过滤阻力为2.0Pa;实测纤维细度10.7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2-1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2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3.22%,过滤阻力为2.3Pa;实测纤维细度11.1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2-2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任何阻燃母粒,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2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48%,过滤阻力为2.3Pa;实测纤维细度11.1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2-3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芯层原料组分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2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3.22%,过滤阻力为2.3Pa;实测纤维细度11.3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3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E母粒,熔点130~135℃,同时在A组分的PE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1.0wt%的PE储电母粒;B组分的聚酯聚合物为阻燃PET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0.60~0.69dl/g,熔点为235~255℃,氧指数超出28.0%。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40%:60%。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09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生产制造过程中A组分的计量泵转速16rpm,B组分的计量泵转速15rpm,成网速度17.2m/min,静电处理电压40KV,释放电荷的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4cm,充电时间为2.2s其他各项工艺参数同实施例1。
110克重的该规格产品,采用TSI8130A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所得的静电骨架过滤材料,测试条件:流速32L/min,氯化钠气溶胶中值直径0.3微米,过滤效率56%,过滤阻力2.8Pa;实测纤维细度12.5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3-1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A组分即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3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3.26%,过滤阻力为2.9Pa;实测纤维细度11.9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4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E母粒,熔点130~135℃,同时在A组分的PE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为1.0wt%的PE储电母粒;B组分中,93wt%为半消光聚酯切片,特性粘度0.65dl/g,熔点为259℃,7wt%为无卤素阻燃母粒,所述无卤素阻燃母粒为阻燃PET聚酯切片,其热分解温度高于375℃,挥发份(105℃/2hr)<0.5%,有效阻燃成分≥50%。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40%:60%。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3相同。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10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110克重的该规格产品,采用TSI8130A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所得的静电骨架过滤材料,测试条件:流速32L/min,氯化钠气溶胶中值直径0.3微米,实测的过滤效率为54%,过滤阻力为2.7Pa;实测纤维细度12.7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4-1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中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4相同。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2.67%,过滤阻力为2.4Pa;实测纤维细度11.9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4-2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任何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4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54.5%,过滤阻力为2.4Pa;实测纤维细度11.9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4-3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任何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4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2.99%,过滤阻力为2.3Pa;实测纤维细度12.3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5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P母粒,熔点155~167℃,同时在A组分的PP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重量的0.6wt%的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聚合物为阻燃PET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0.60~0.69dl/g,熔点为235~255℃,氧指数超出28.0%。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20%:80%。生产制造工艺:A组分混合经过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其温区设置为:255℃、255℃、265℃、270℃、270℃、260℃,熔体温度261.2℃,A组分熔体经过滤器过滤,滤前压力5.75MPa,滤后压力6.5MPa,然后熔体进入计量泵计量,计量泵转速15rpm,定量的熔体进入复合纺丝箱体。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11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B组分经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其温区设置为:260℃、270℃、280℃、285℃、285℃、285℃、285℃、280℃,熔体温度275.5℃,B组分熔体经过增压泵升压后进入过滤器过滤,滤前压力10.0MPa,滤后压力6.5MPa,然后熔体进入计量泵计量,计量泵转速18rpm,定量的熔体进入复合纺丝箱体。
复合纺丝箱体的熔体分配密闭空间温度保持在278℃;单体抽吸风量为700rpm;两侧对吹的冷风温度10.5℃,相对湿度60%,风量;气流牵伸风压为0.21MPa;成网速度15m/min,;成网机主抽吸风量1180rpm,辅助抽吸风量1050rpm;圆网热风烘箱温度设定为167.5℃;圆网热风设备出布后的金属圆辊温度为95℃,圆辊间压力2.3MPa;材料电晕充电电压为20KV,释放电荷的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2.5cm,充电时间为2.40s;经高压静电处理过后的无纺布经收卷机卷绕成卷,最终布卷再经分切机分切产品克重为110g/m2
采用TSI8130A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所得的静电骨架过滤材料,测试条件:流速32L/min,氯化钠气溶胶中值直径0.3微米,过滤效率75%,过滤阻力3.1Pa;实测纤维细度13.4D。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5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76.8%,过滤阻力为3.4Pa;实测纤维细度12.6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6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P母粒,熔点155~167℃,同时在A组分的PP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为0.6wt%的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中,90wt%为半消光聚酯切片,特性粘度0.65dl/g,熔点为259℃,10wt%为无卤素阻燃母粒,其为阻燃PET聚酯切片,其热分解温度高于375℃,挥发份(105℃/2hr)<0.5%,有效阻燃成分≥50%。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40%:60%。材料充电电压120KV,释放电荷的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15cm,充电时间为2.70s其他各项生产制造工艺同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12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110克重的该规格产品,采用TSI8130A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所得的静电骨架过滤材料,测试条件:流速32L/min,氯化钠气溶胶中值直径0.3微米,过滤效率85%,过滤阻力3.3Pa;实测纤维细度14.0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6-1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6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4.67%,过滤阻力为3.5Pa;实测纤维细度13.9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6-2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6相同。实测的过滤效率为86.7%,过滤阻力为3.7Pa;实测纤维细度11.9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6-3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6相同。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4.55%,过滤阻力为3.3Pa;实测纤维细度13.3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7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P母粒,熔点155~167℃,同时在A组分PP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为1.2wt%的具有储电自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为阻燃PET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0.60~0.69dl/g,熔点为235~255℃,氧指数超出28.0%。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50%:50%。工艺参数中,A组分和B组分的计量泵转速均为15rpm,成网速度12.5m/min;材料充电电压85KV,释放电荷的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6.0cm,充电时间为4.5s;其他各项生产制造工艺同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13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5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110克重的该规格产品,采用TSI8130A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所得的静电骨架过滤材料,测试条件:流速32L/min,氯化钠气溶胶中值直径0.3微米,过滤效率91%,过滤阻力4.5Pa;实测纤维细度13.0D。
对比例7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7相同。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4.82%,过滤阻力为4.4Pa;实测纤维细度12.6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实施例8
A组分的聚烯烃聚合物为PP母粒,熔点155~167℃,同时在A组分的PP母粒中混入占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为1.2wt%的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中,95wt%为半消光聚酯切片,特性粘度0.65dl/g,熔点为259℃,5wt%为添加的无卤素阻燃母粒,即为阻燃PET聚酯切片,其热分解温度高于375℃,挥发份(105℃/2hr)<0.5%,有效阻燃成分≥50%。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50%:50%。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BDA0001873905940000141
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为将各原料组分共混造粒后获得。
所述聚丙烯切片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受阻胺光稳定剂944。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92%,过滤阻力为4.5Pa;实测纤维细度12.2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8-1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5.21%,过滤阻力为4.3Pa;实测纤维细度13.3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自熄,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8-2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93.7%,过滤阻力为3.9Pa;实测纤维细度13.9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对比例8-3
本对比例实施过程中,皮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芯层原料组分不添加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其他各制造要素,如原料规格型号、配方、生产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测试条件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测的过滤效率为5.09%,过滤阻力为4.3Pa;实测纤维细度13.3D;实测阻燃性能结果为:离火仍燃,不满足美国汽车内饰材阻燃标准FMVSS302和中国GB8410标准。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有益特点还体现在:工艺调整灵活,尤其涉及长丝纤维细度可通过调节喷丝板孔径和正压牵伸气流气压来控制细度大小;皮芯组分配比可通过调节熔体计量泵转速等参数变换;过滤性能指标和阻燃性能指标也可根据原材料聚合物种类更换、储电母粒或阻燃切片种类与添加比例大小、调节克重大小、细度大小、厚度大小等参数来实现过滤数据的调整,上述实施例只是其中代表性的工艺实例,可按照终端车载空调、新风系统领域对中高效滤材的需求进行产品性能的客制化设计与制造。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有益特点还体现在:工艺调整灵活,尤其涉及长丝纤维细度可通过调节喷丝板孔径和正压牵伸气流气压来控制细度大小;皮芯组分配比可通过调节熔体计量泵转速等参数变换;过滤性能指标也可根据原材料聚合物种类更换、储电母粒种类与添加比例大小、调节克重大小、细度大小、厚度大小等参数来实现过滤数据的调整,上述实施例只是其中代表性的工艺实例,可按照终端车载空调、新风系统领域对中效滤材的需求进行产品性能的客制化设计与制造。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熔融纺丝:采用A组分和B组分经熔融纺丝后形成皮芯结构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其中A组分至少包括聚烯烃聚合物和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B组分至少包括聚酯聚合物和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或B组分为具有阻燃性能的聚酯聚合物;
2)成网: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经分丝后成网;
3)加固成型:采用热风熔融粘合固结形成双组分纺粘材料;
4)高压静电处理:对双组分纺粘材料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Figure FDA0001873905930000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储电作用的功能介质的添加量为皮层原料组分总质量的0.5wt%~4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有阻燃性能的聚酯聚合物的氧指数不低于28.0%;
所述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为聚酯类的无卤素阻燃母粒;
所述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有效阻燃成分不低于50%;热分解温度高于375℃;
所述具有阻燃作用的功能介质的添加量为芯层原料组分总质量的5wt%~1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聚烯烃聚合物为选自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
聚酯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
皮层原料组分和芯层原料组分的重量比为2:8~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A组分和B组分分别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推挤后进入复合纺丝箱体,然后经熔体流道精确分配到纺丝组件系统进行纺丝后,形成皮芯结构连续型双组分复合长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A组分经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出的温度为200~265℃;
B组分经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的温度设定为250~320℃;
复合纺丝箱体中温度为200~2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双组分纺粘材料经高压静电为交变直流电场电晕充电,材料正、反两面充电;
其电压为10KV~120KV;
释放电荷的金属针或金属丝与材料的垂直距离2cm~15cm;
充电时间为2s~20s。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电滤材在空气过滤领域中的用途。
CN201811390464.2A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11203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0464.2A CN111203054B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0464.2A CN111203054B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3054A true CN111203054A (zh) 2020-05-29
CN111203054B CN111203054B (zh) 2021-12-03

Family

ID=70780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0464.2A Active CN111203054B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305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9953A (en) * 1993-05-20 1995-05-30 Chapman; Rick L. Multilayer composite air filtration media
US20080023015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es for making fiber-on-end materials
CN104606955A (zh) * 2014-12-30 2015-05-13 东华大学 一种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复合针刺过滤毡的制备方法
CN106757504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 一种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5683A (zh) * 2017-08-11 2017-11-24 上海精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过滤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9953A (en) * 1993-05-20 1995-05-30 Chapman; Rick L. Multilayer composite air filtration media
US20080023015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es for making fiber-on-end materials
CN104606955A (zh) * 2014-12-30 2015-05-13 东华大学 一种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复合针刺过滤毡的制备方法
CN106757504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 一种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5683A (zh) * 2017-08-11 2017-11-24 上海精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过滤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3054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1204C (zh) 一种双组份熔喷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DE112011100474B4 (de) Hochfunktionelles Spinnvlies aus partikelhaltigen Fasern sowie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CN102482799B (zh) 用于形成纳米纤维和纳米纤维网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7385683B (zh) 一种无纺过滤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64968B (zh) 非织造纤网和包含局部分裂的多组分纤维的过滤介质
CN104727015A (zh) 熔喷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CN112239920B (zh) 一种功能性熔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81550B (zh) 液/固态添加剂在熔喷纤维特定位置的添加方法和设备
CN105999856B (zh) 一种增能的聚丙烯/聚酯双组分纺粘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3814A (zh) 一种短纤与熔喷复合成型吸音棉的生产工艺
CN113265769B (zh) 一种优电棉无纺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3628A (zh) 一种抗静电的闪纺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4164A (zh) 一种多功能自增强型的双组份长丝静电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499586B (zh) 一种静电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334935A (zh) 一种纺粘长丝静电骨架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03054B (zh)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06294B (zh)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聚烯烃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747984A (zh) 一种熔喷混纺材料加工工艺及装置
CN111359316B (zh)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聚烯烃纺粘长丝静电骨架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06293A (zh) 一种可打折的双组分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06292A (zh) 一种聚烯烃骨架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791823B (zh) 一种阻燃无纺布骨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219312245U (zh) 一种水刺超纤复合无纺布
CN115142199B (zh) 一种低阻高效高容尘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13476279U (zh) 一种高弹低阻过滤非织造材料的制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505 28 Linsheng Road, Tinglin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GFA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8 Linsheng Road, Tinglin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May 20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KINGFO INDUST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