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4472A - 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4472A
CN111194472A CN201880065213.9A CN201880065213A CN111194472A CN 111194472 A CN111194472 A CN 111194472A CN 201880065213 A CN201880065213 A CN 201880065213A CN 111194472 A CN111194472 A CN 111194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ical system
gas generator
load circui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52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4472B (zh
Inventor
E·克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ie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ie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ie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Iie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194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4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4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4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01H35/24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waves, or by change of fluid flo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4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pneumatic or hydraulic actu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1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voltage, e.g.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26Ca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系统,其具有负载回路(22)和多个串联连接的、用于给所述负载回路(22)供电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以及具有事件传感器(26)。根据本发明,在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之间设置有在所述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闭合的断路开关(1),所述断路开关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其在所述事件传感器(26)触发时被打开。

Description

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系统。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有害物质排放在近些年越来越被严肃对待。因此,为了可以减少所述排放,在汽车领域中强烈要求使用电动机。在此由以下出发,可以更强地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对电流的需求。
为了可以由电动机替代内燃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大电流和高电压是必要的。因此,多个电存储单元、目前大多为锂离子蓄电池串联地连接。
单个电池通常以大约3.6V的电压工作。对于电动机特别是在使用在机动车中的情况中需要高于300V的电压,从而多于一百个所述的电池必须相应地被连接。现今,在确定的车辆中也已经以大约700V的电压工作。
在此将通入电压的部分良好地绝缘,从而在正常运行中没有电压可以传输到使用者。然而在汽车领域中不同于位置固定的设备地可能迅速发生意外事件,在所述意外事件中发生显著的机械变形。例如在碰撞时不可能排除的是,电绝缘体损坏并且使高电压传输到可能与使用者接触的部分上。这可能导致严重损害或者甚至导致遇到意外的人死亡。
在位置固定的电系统中,所述高电压例如出现在下述房屋中,在所述房屋的屋顶上安装有光伏设备。如果发生火灾,则灭火的消防人员遭受极大危险,因为在出现高电压的情况下不能排除经过消防用水至人身上的电压击穿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构造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系统,以使得可以在意外事件之后安全地避免所述危险。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系统来解决。在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之间设置有在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闭合的断路开关,所述断路开关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其在事件传感器触发时被打开,由此可以在意外事件中将高电压分成较小的、无害的电压。
因此,在事故之后电压虽然可以施加到电驱动的、与遇到意外的人或者也可能的救援者行驶工具接触的部分上,但是所述电压是如此低地,以使得所述电压不能导致损伤。当然通过本发明也极大地降低在事故之后的火灾危险,因为在蓄能器电池之间的布线中短路的概率由于将电路拆分为彼此绝缘的区段而变得小得多。在本发明在电驱动的行驶工具中的应用中,事件传感器有利地设计为碰撞传感器。
在其屋顶上安装有光伏设备的房屋的火灾中,在光伏元件、即所谓的换能器电池之间的断路开关例如通过烟雾报警器或者其他火警器触发。在此则也将高电压分成较小的无害的电压,从而在灭火时对于消防人员不存在危险。
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在所有电驱动的行驶工具中。在此,所有用于在陆地上、在水上和在空中运输人和/或货物的装置应视为行驶工具。“电驱动”意味着所有至少部分地被电驱动的行驶工具。所谓的混合动力车辆也属于所述电驱动的行驶工具,所述混合动力车辆部分地通过电动机和部分地通过内燃机驱动。负载回路在此特别是包括驱动装置。而在光伏设备中,负载回路具有逆变器并且可能具有蓄电池。
所有存储电压和所有产生电压的电池应视为蓄能器/换能器电池。例如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然而或者纯电荷存储器、例如电容器可以用作蓄能器电池。此外,燃料电池和光伏电池视为换能器电池。
特定地设置用于操纵断路开关的传感器可以用作事件传感器。然而特别是使用本来就存在的事件传感器的信号。作为用于行驶工具的实例在此可以列举现有的安全气囊的碰撞传感器,并且作为用于具有光伏设备的房屋的实例可以列举已经安装的烟雾报警器。能够以所述方式降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电系统的成本。
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本发明的另外的细节和优点。
为了可以实现所提及的优点,不一定必须在所有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之间设置断路开关。根据每个单个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输出电压,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中足够的是,断路开关位于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组之间,所述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组合为使得每个组输出对于人无害的电压。也就是说,所述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组的输出电压应尽可能不超过50V。
有利地,在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和负载回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附加的断路开关,所述附加的断路开关在电系统正常运行中处于闭合位置中。以所述方式,负载回路在意外事件中可以与蓄能器/换能器电池断开。在使用两个附加的断路开关时,甚至可以实现在负载回路和蓄能器/换能器电池之间完全的断开。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系统在具有光伏设备的房屋中的应用中,能够以所述方式使负载回路的逆变器完全与光伏设备断开。
特别有利地,至少一个附加的断路开关与主开关组合,所述主开关在事件传感器触发之后处于使负载回路与电驱动的行驶工具的接地线短接的位置中。也就是说,组合的断路开关/主开关可以在电驱动的行驶工具正常运行期间用作开-关转换器并且在事故中用作转换开关。以所述方式,当行驶工具处于静止位置中时,蓄能器/换能器电池可以与负载回路断开。
不仅在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负极和负载回路之间,而且在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正极和负载回路之间也可以各设置一个组合的断路开关/主开关,从而在静止位置中使负载回路完全与蓄能器/换能器电池断开。在事故之后则使负载回路在两侧接地。然而在行驶工具中这种无电势的状态在停车时间期间也会是期望的。在这种情况中,组合的断路开关/主开关设计为使得所述断路开关/主开关基本上用作转换开关。理想地,在转换之后通过电阻实现相对于接地线的电势降低。
优选地,断路开关具有接触栓,所述接触栓可以在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环的套管中运动,其中,一个接触环与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负极连接,并且另外的接触环与另外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正极连接。因此,在断路开关的正常的、闭合位置中,两个接触环之间的导电连接通过接触栓建立。这意味着,两个蓄能器电池通过断路开关串联连接。在事件传感器触发之后,这种连接被断开并且由此解除串联连接。
对断路开关的操纵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因此例如在每个断路开关上可以设置螺管线圈,所述螺管线圈由通常的12V电池供电。在这种情况中设置力存储器,所述力存储器将断路开关压到其打开位置中。因此,只有当电池电压施加给螺管线圈时,才将断路开关闭合。仅仅至12V电池的连接必须通过事件传感器断开。然后所有断路开关运动到打开位置中。这种设计方案在行驶工具中具有附加的优点:在行驶工具每次转换到静止位置中时也进行分压。
然而在意外事件中、例如在碰撞时或者在火灾时可能发生下述情况,在所述情况中,强烈的机械变形、大量热的影响或者高的加速度阻止触发力存储器。因此特别有利地,设置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通过事件传感器触发,其中,可以通过由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压力将断路开关从闭合位置带至打开位置中。由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压力在正常情况下如此大,以使得所述气体压在不利情况下也相应地起作用并且使接触栓可靠地移动到断路开关的打开位置中。此外,当在断路开关打开时尽管快速性而要导致电弧时,气体也非常积极地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气体作为熄弧器起作用。
存在利用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压力以触发多个断路开关的可能性。出于此目的可以使分配器系统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分配器系统引导至多个断路开关。然而特别有利地,多个断路开关的套管连接成开关管,其中,气体发生器设置在开关管的端部上。以所述方式,多个断路开关在气体的流方向上串联连接并且不必进行下述分配,所述分配总是由于一些转向并且因此由于压力下降被加重负担。
在断路开关串联连接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接触栓在气体发生器触发时不会分别运动直至下一个断路开关的接触环并且因此虽然一个连接打开但是另一个连接又闭合。因此,开关管有利地在断路开关之间具有切口。在此,切口可以理解为开关管的内直径的每个缩小部,无论该缩小部例如通过凹槽实现还是通过接片实现。
通过气体压力作用于每个接触栓上的力应该差不多同样大。因此特别有利地,接触栓具有与其纵向中轴线同心或者平行的、贯通的气体通孔,其中,与气体发生器距离较大的接触栓的气体通孔的横截面小于与气体发生器距离较小的接触栓的气体通孔的横截面。这意味着,接触栓的由气体压力作用的端面随着接触栓与气体发生器增大的间距而变得更大。也就是说,在气体通孔的相应的设计方案中,使作用于每个接触栓的力保持差不多相同,因为虽然气体压力随着离气体发生器的增大的间距而越来越小,但是由气体压力作用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大。
在本发明在电驱动的行驶工具中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两个开关管连接。在每个开关管中设置多个接触栓,并且开关管在与气体发生器对置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一个主开关。每个主开关具有一个接触栓和开关管的三个接触环,其中,所述接触环中的一个接触环与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接触环中的第二接触环与负载回路的负极或正极连接,并且所述接触环中的第三接触环分别与行驶工具的接地线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实现了在电驱动的行驶工具发生事故时使用者或帮助者的安全性与由于这种附加的安全装置产生的成本之间的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细节和优点由对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得出,根据附图详细地描述该实施例。
附图中:
图1示出在电驱动的机动车中的在行驶期间根据本发明的电路布置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2示出在事故之后出自图1的电路布置,
图3示出用于将串联连接的蓄能器电池连接的断路开关的示意性的截面图,
图4示出如图3中的在事故中触发之后在其打开位置中的断路开关,
图5示出用于使负载回路与串联连接的蓄能器电池组合体连接的在闭合位置中的主开关的示意性的截面图,和
图6示出了出自图5的在事故中在触发之后的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使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工具、例如电动车中的电路布置的在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具有负载回路22,所述负载回路可以通过两个主开关7与由多组蓄能器电池24组成的蓄电池组合体连接。蓄能器电池24的组分别由多个串联连接的单个蓄能器电池组成,其中,每一个组的输出电压应保持低于50V。如果以使用分别具有3.6V的锂离子电池为出发点,则13个电池的组24分别产生46.8V的输出电压。
在此所示的实例中,七个所述组24通过断路开关1一个接一个地串联连接。之后会详细地研究断路开关1和主开关7的结构。施加给负载回路的电压为大约330V。如果需要更高电压,则可以或者使用具有更高的输出电压的蓄能器电池或者将更多个组24通过另外的断路开关1串联连接。
设置气体发生器23,所述气体发生器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在每个输出端上开关管3与气体发生器23连接。断路开关1由具有接触环4的开关管3(见图3)和各一个气体运行的接触栓2构成,主开关7也由具有接触环14,15,16的开关管3(见图5-6)和不同地构造的接触栓13构成。以所述方式在气体发生器23的每一侧上这样实现三个断路开关1和一个主开关7,以使得可以通过气体发生器23操纵所有八个开关。
此外,在图1和2中还示出碰撞传感器26和控制装置25。通常,控制装置25和碰撞传感器26不一定必须实现为所示的电路的部分。现今,例如在每个用于人员运输的车辆中存在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也配备有气体发生器。为了触发该安全气囊而使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从碰撞传感器获得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转换为用于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激活信号。该信号也可以被分接以用于激活图1和2中的气体发生器23。在这种情况中,为了激活气体发生器23不必使用特定地安装的碰撞传感器和特定地安装的控制装置。
在图3和4中以截面图详细地示出断路开关1。在开关管3的内表面中设置用于接收接触环4,28的环状的凹进部。接触环4,28以在此未示出的方式与一个蓄能器电池的正极或者与另一个蓄能器电池的负极连接。在断路开关1的闭合位置中(见图3),两个接触环4,28通过接触栓2彼此电连接。
接触环4比接触环28稍微厚地构造。同时,接触栓2在接触环28的区域中具有相应地增大的直径。在接触栓2沿着打开方向向右运动时,由于这种构型,接触栓2仅须在一个短的区段上克服相对于接触环4,28的摩擦。在非常短的路段之后,接触栓2实际可以无摩擦阻力地继续运动。
开关管3在打开方向上在接触栓2旁边设有凹槽5。该凹槽5具有下述任务,当通过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压力使接触栓从其在图3中所示的位置运动出去时,使接触栓2停止。以所述方式产生确定的用于接触栓2的最终位置。
在断路开关1的打开位置中,接触栓2占据所述在图4中所示的最终位置。在此,接触栓2不再接触两个接触环4,28,而是可能仅仅还与右边的接触环28处于然而不全面的连接中。由此解除两个蓄能器电池的串联连接。
然而在图4中未示出与在图3中相同的断路开关。在图4中,为了说明不同的气体通孔6而示出接触栓,该接触栓的位置与出自图3的接触栓相比距气体发生器更远。
可清楚地看到,图3中的接触栓的气体通孔比图4中的接触栓的气体通孔大。因此,图3中的接触栓的迎着气体压力而存在的端面小于图4中的接触栓的相应的端面。也就是说,在端面上存在的气体的仅仅一部分穿过接触栓中的气体通孔。
这导致在接触栓的对置的一侧上的压力下降。因此,在下一个接触栓上按顺序存在更小的气体压力。然而为了将由气体压力产生的推力在该接触栓上也保持在确定的值上,而使该接触栓中的端侧上的作用面更大并且由此使气体通孔的横截面更小。
在图5和6中示出主开关7的实施例,该主开关具有用于操纵其的线性驱动装置8。在此,线性驱动装置8设计为步进电动机,通过所述步进电动机可以使推杆11沿着步进电动机的旋转轴线直线地移动。步进电动机具有位置固定地安装在驱动壳体中的定子9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定子9内部的转子10。与转子10的旋转轴线同心地设置螺纹螺母17,所述螺纹螺母与转子10抗扭地连接,然而能沿着转子10的旋转轴线移动地被支承。
同样与转子10的旋转轴线同心地设置推杆11,所述推杆这样被支承,使得其可以沿着旋转轴线移动,然而不参与转子10以及与其抗扭地连接的螺纹螺母17的转动。推杆11在螺纹螺母17的区域中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螺纹螺母17的内螺纹作用接触。
推杆11在其与主开关7对置的端部上设有推杆法兰20。该推杆法兰伸入到弹簧壳体中,所述弹簧壳体相对于驱动壳体位置固定地安装。弹簧21位于推杆法兰20和弹簧壳体的朝向驱动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弹簧将推杆法兰20相对于弹簧壳体的与驱动壳体对置的内壁轻微地预紧。
圆的螺母法兰18与螺纹螺母17连接,所述圆的螺母法兰位于驱动壳体的相应的凹槽中。在用于螺母法兰18的凹槽旁边将螺管线圈19固定在驱动壳体上。该螺管线圈19设有锁止杆,当给螺管线圈19通电流时,所述锁止杆锁止螺母法兰18并且以所述方式阻止螺纹螺母17在转子1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主开关7设计为使得接触栓13在固定地安装的开关管3内部可移动地被支承。接触栓13构造为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在其背离推杆11的端面上闭合。所述接触栓在其敞开侧与推杆11通过额定断裂位置12连接。
额定断裂位置12在附图中未明确地设计,然而应在下文中阐述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额定断裂位置12优选地设计为独立的构件。该构件具有内部的环,所述内部的环与推杆11连接。同样地,该构件具有外部的环,所述外部的环与接触栓13的空心柱体的敞开的边缘连接。内部的环和外部的环通过三个星形地布置的梁彼此连接。
所述梁构造为使得当预先确定的力在内部的环和外部的环之间作用时,则所述梁断裂。因此,所述梁构成真正的额定断裂位置。
开关管3在其内壁中具有三个环状的凹进部,接触环14,15和16置入所述凹进部中。在此,左边的接触环14与蓄能器电池24接触,中间的接触环15与负载回路22接触,并且右边的接触环16与接地线接触。接触栓13构造为使得其分别可以使两个接触环彼此电连接。
在左边的接触环14和中间的接触环15之间、紧靠在中间的接触环15旁边设置气体排出开口27,一旦接触栓13处于图6中所示的位置中,由气体发生器23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气体排出开口流出。
现在接下来要根据电动车说明本发明的功能。在电动车的在此未示出的静止位置中,两个主开关7占据接触栓13仅仅与中间的接触环15接触的位置。因此,无电压施加给负载回路22。
每个主开关7的螺管线圈19处于下沉的位置中,从而螺母法兰18未被锁止。然而,在这个在此未示出的位置中,没有力通过弹簧21作用于推杆11,因为推杆法兰20贴靠在弹簧壳体的右边的侧壁上。
断路开关1都处于图1中所示的位置中。在此,所述断路开关同时与两个接触环4,28接触。这意味着,蓄能器电池的所有组24彼此连接,也就是说,提供全部电压以供使用。然而该电压未施加给负载回路22。
如果此时将点火开关钥匙插入点火锁,则螺管线圈19通过12V车载电池被通电流并且移动至其如图5和6中所示的锁止位置中。直线电动机8此时也与车装电网连接。
如果转动点火开关钥匙,则给直线电动机8这样通电流,以使得转子10转动预先确定的步数。在此,使推杆11移动到图5中所示的运行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接触栓13此时使接触环14与蓄能器电池24上的接头连接并且使接触环15与负载回路22上的接头连接。在该运行位置中,给负载回路22供应电压。在此未进一步说明负载回路22的控制装置。
在电动车停放时,在点火开关钥匙旋回时给直线电动机8这样通电流,以使得转子10沿着打开方向转动。在此,推杆11和接触栓13又被推到在此未示出的静止位置中。主开关7又处于其打开位置中,在该打开位置中,负载回路22未与蓄能器电池24连接并且由此未被供应电压。在拔出点火开关钥匙时,螺管线圈19退回到其未锁止位置中。
如果12V车载电池在电动车的运行期间出于任意原因而应被切断,则不再能使蓄能器电池24与负载回路22断开,因为不再可以给线性驱动装置8通电流。对于这种情况,设置弹簧21和螺管线圈19。从图5中所示的运行位置出发,在12V车载电压切断时,螺管线圈19断开并且使锁止杆运动至其释放位置中。
从图5中所示的运行位置出发,弹簧21的力此时通过推杆法兰20作用于推杆11并且使所述推杆与螺纹螺母17和接触栓13一起向右移动直至推杆法兰20贴靠在弹簧壳体的右边的内壁上。主开关7此时处于未示出的打开位置中,如同该打开位置在上文已述的那样。因此,蓄能器电池24和负载回路22之间的连接被断开。
一旦进行修理,电动车又可以投入运行。在将点火开关钥匙插入点火锁中时,螺管线圈19的锁止杆不能运动到其锁止位置中,因为螺母法兰18阻止所述锁止杆运动。因此,在此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沿着打开方向给线性驱动装置8通电流。因为推杆11不能进一步向右移动,所以螺纹螺母17被向左压回到转子10中。在到达螺纹螺母17的如图5和6中所示的正常位置之后,螺管线圈19的锁止杆此时又可以移到其锁止位置中并且电动车又准备起动。通过给直线电动机8沿着闭合方向通电流,又可以将主开关7带至其图5中所示的运行位置中。
如果电动车陷入事故中,则应使负载回路22非常快速地与蓄能器电池24断开。然而同时蓄能器电池组也应彼此断开,以便仅仅还可以产生对人无害的电压。
又从这两个主开关7的在图5中所示的运行位置出发,通过碰撞传感器26和控制装置25触发在两个开关管3之间在中间的气体发生器23(见图1)。所产生的气体将设置在气体发生器23两侧的断路开关1的接触栓2压到图4中所示的打开位置中。因为每个接触栓2此时仅仅还与所述接触环中的一个接触环接触,不再存在蓄能器电池的组24之间的连接。因此,在这里所述的情况中,仅仅大约46.8V的电压还可以被传输到电动车的导电部分上。由此对于人不再存在着危险。
因为断路开关1的接触栓2都具有气体通孔6,在这两个主开关7的接触栓13之前也还产生足够的压力以便在此起作用。由此使额定断裂位置12断裂,并且接触栓13被向右压直至其贴靠在开关壳体的朝向线性驱动装置8的侧壁上。主开关7的这个位置在图6中示出。为了内压力不导致开关管3的爆炸,在左边的接触环14和中间的接触环15之间设置气体排出开口27,当接触栓完全处于所示的位置中时,所述气体排出开口才真正被打开。
在图6中,接触栓13建立具有在负载回路22上的接头的接触环15与具有至接地线的接头的接触环16之间的连接。以所述方式,在事故时不仅可以使负载回路与蓄能器电池断开,而且也还可以使所述负载回路放电。在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主开关7,其中,一个主开关的接触环15与负载回路22的正接头连接,且另外的主开关的接触环15与负载回路22的负接头连接。在这种情况中,在事故时不仅将负载回路的负接头接地,而且将负载回路的正接头接地。
附图标记列表
1 断路开关
2 由气体压力驱动的接触栓
3 开关管
4 第一接触环
5 停止-凹槽
6 气体通孔
7 主开关
8 线性驱动装置
9 转子
10 定子
11 推杆
12 额定断裂位置
13 主开关的接触栓
14 具有在蓄能器电池上的接头的接触环
15 具有在负载回路上的接头的接触环
16 具有在接地线上的接头的接触环
17 六角螺母
18 圆的螺母法兰
19 具有锁止杆的螺管线圈
20 推杆法兰
21 弹簧
22 负载回路
23 气体发生器
24 蓄能器电池或者蓄能器电池的组
25 控制装置
26 碰撞传感器
27 气体排出开口
28 第二接触环

Claims (10)

1.一种电系统,其具有负载回路(22)和多个串联连接的、用于给所述负载回路(22)供电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以及具有事件传感器(26),其特征在于,在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之间设置有在所述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闭合的断路开关(1),所述断路开关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其在所述事件传感器(26)触发时被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1)位于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的组之间,所述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组合为使得每个组输出对于人无害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和所述负载回路(2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附加的断路开关(7),所述附加的断路开关在所述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处于闭合位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断路开关与主开关(7)组合,所述主开关在所述事件传感器(26)触发之后处于使所述负载回路(22)与电驱动的行驶工具的接地线(16)短接的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1)具有接触栓(2),所述接触栓能够在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环(4,28)的套管(3)中运动,其中,一个接触环与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的负极连接,并且另外的接触环与另外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24)的正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气体发生器(23),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通过所述事件传感器(26)触发,其中,通过由所述气体发生器(23)产生的气体压力能够将所述断路开关(1)从闭合位置带至打开位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断路开关(1)的套管连接成开关管(3),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23)设置在所述开关管(3)的端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3)在所述断路开关(1)之间具有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栓(2)具有与其纵向中轴线同心或者平行的、贯通的气体通孔(6),其中,与所述气体发生器(23)距离较大的接触栓的气体通孔(6)的横截面小于与所述气体发生器(23)距离较小的接触栓的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电驱动的行驶工具中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下特征:
·两个开关管(3)与气体发生器(23)连接
·在每个开关管(3)中设置多个接触栓(2)
·所述开关管(3)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23)对置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一个主开关(7)
·每个主开关(7)具有一个接触栓(13)和所述开关管(3)的三个接触环(14;15;16),其中,所述接触环中的一个接触环(14)与串联连接的蓄能器/换能器电池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接触环中的第二接触环(15)与所述负载回路的负极或正极连接,并且所述接触环中的第三接触环(16)分别与所述行驶工具的接地线连接。
CN201880065213.9A 2017-11-29 2018-11-26 电系统 Active CN111194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011040.9 2017-11-29
DE102017011040.9A DE102017011040A1 (de) 2017-11-29 2017-11-29 Elektrisches System
PCT/EP2018/082532 WO2019105884A1 (de) 2017-11-29 2018-11-26 Elektrische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4472A true CN111194472A (zh) 2020-05-22
CN111194472B CN111194472B (zh) 2023-07-07

Family

ID=6450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5213.9A Active CN111194472B (zh) 2017-11-29 2018-11-26 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6688A1 (zh)
EP (1) EP3718123A1 (zh)
CN (1) CN111194472B (zh)
DE (1) DE102017011040A1 (zh)
WO (1) WO20191058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0321A1 (en) * 2020-12-17 2022-06-23 Scorcioni Alessandro Vehicle battery safety system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52337A1 (de) * 1977-12-05 1979-06-07 Michelin & Cie Kontaktgeber und kontaktierungsverfahren
WO2000022641A1 (de) * 1998-10-09 2000-04-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ittelspannungsschalter
FR2869450A1 (fr) * 2004-04-23 2005-10-28 Conception Et Dev Michelin Sa Dispositif de coupure pour circuit electrique, a declenchement pilote
CN1883022A (zh) * 2003-11-21 2006-12-20 Abb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断路开关和/或接地开关的主轴驱动装置
CN102474111A (zh) * 2009-07-20 2012-05-23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混合电池系统
CN103723098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US20140116860A1 (en) * 2011-06-13 2014-05-01 Renzo Oldani Apparatus for sectioning an electric energy flow in one or more conductors, and an electric energy generating plant comprising said apparatus
CN203902309U (zh) * 2014-06-30 2014-10-29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电池组管理系统
CN104541354A (zh) * 2012-06-29 2015-04-22 海瑞克里兹 形成快速作用的断路器的电开关
CN106469930A (zh) * 2015-08-20 2017-03-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711895A (nl) * 1977-10-28 1979-05-02 Albert Ten Heuvel Drukgolf-schakelaa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52337A1 (de) * 1977-12-05 1979-06-07 Michelin & Cie Kontaktgeber und kontaktierungsverfahren
WO2000022641A1 (de) * 1998-10-09 2000-04-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ittelspannungsschalter
CN1883022A (zh) * 2003-11-21 2006-12-20 Abb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断路开关和/或接地开关的主轴驱动装置
FR2869450A1 (fr) * 2004-04-23 2005-10-28 Conception Et Dev Michelin Sa Dispositif de coupure pour circuit electrique, a declenchement pilote
CN102474111A (zh) * 2009-07-20 2012-05-23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混合电池系统
US20140116860A1 (en) * 2011-06-13 2014-05-01 Renzo Oldani Apparatus for sectioning an electric energy flow in one or more conductors, and an electric energy generating plant comprising said apparatus
CN104541354A (zh) * 2012-06-29 2015-04-22 海瑞克里兹 形成快速作用的断路器的电开关
CN103723098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203902309U (zh) * 2014-06-30 2014-10-29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电池组管理系统
CN106469930A (zh) * 2015-08-20 2017-03-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05884A1 (de) 2019-06-06
DE102017011040A1 (de) 2019-05-29
US20230326688A1 (en) 2023-10-12
EP3718123A1 (de) 2020-10-07
CN111194472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50131A1 (en) High voltage electric line cutter device
US10137783B2 (en) High-voltage vehicle network of a motor vehicle, quick-break switch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high-voltage vehicle network
ES2529049T3 (es) Conjunto de conmutador de baja tensión, media tensión o alta tensión que tiene un sistema de cortociruito
JP5666635B2 (ja) 車両用電池パック
CN112020758B (zh) 机动车中的高压开关,高压车载电网及高压开关运行方法
CN108602438A (zh) 带有烟火隔离装置的高压电气系统和运行高压电气系统的方法
US11225168B2 (en) HV energy storage device
AU2010231330A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the operation of an electric battery
CN109070756B (zh) 包括保险装置的高压电池系统
CN104733791A (zh) 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
JP2011503773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燃料電池を備え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WO2015078049A1 (en) A conn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vehicle
CN11037995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高压电池
CN111194472B (zh) 电系统
US10217595B2 (en) Device for switching an electrical circuit
US20230360866A1 (en) Device for switching an electrical load circuit operated with high voltage from a voltage source
US9160163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motor vehicle and battery system
US10475609B2 (en) Disconnecting device for a power line and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a power line
EP3857587B1 (en) Switch with pyrotechnic actuator
KR20230128115A (ko) 에너지를 분배하기 위한 장치
CN112810449A (zh) 用于车辆的高压断电系统及车辆
CN104854728A (zh) 具有壳体的电池和具有电池的机动车
CN219856824U (zh) 车辆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放电电路
WO2022269836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電源回路
CN205970874U (zh) 碰撞断电安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