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927B -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927B
CN111193927B CN201811353718.3A CN201811353718A CN111193927B CN 111193927 B CN111193927 B CN 111193927B CN 201811353718 A CN201811353718 A CN 201811353718A CN 111193927 B CN111193927 B CN 111193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lexity
code rate
coded
preset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37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3927A (zh
Inventor
张清
刘海军
金飞剑
王诗涛
丁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537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9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785 priority patent/WO2020098534A1/zh
Priority to EP19885584.3A priority patent/EP3876534A4/en
Priority to JP2021512511A priority patent/JP7163485B2/ja
Publication of CN111193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927A/zh
Priority to US17/318,173 priority patent/US1143199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3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9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encoding parameters, e.g. by averaging previously computed encod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picture, frame or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37Motion inside a coding unit, e.g. average field, frame or block dif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4Coding unit complexity, e.g. amount of activity or edge presence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2Detection of scene cut or scen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47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according to rate distor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9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being iterative or recurs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获取实时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由于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不同的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可以对应不同的编码参数,如此可以使得编码参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因此,其适应性高。

Description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在需要对多媒体数据格式的编码数据进行通讯传输时,需要将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形成,适宜在互联网中传输的编码码流,因此,编码在通讯方面的使用十分广泛。
传统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固定的编码参数进行数据编码,难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因此,存在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适应性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包括:获取基于屏幕图像的待编码数据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所述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之前,还包括:接收无线投屏指令,所述无线投屏指令携带目标终端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所述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发送所述编码码流。
一种编码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复杂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实时码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上述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获取实时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由于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不同的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可以对应不同的编码参数,如此可以使得编码参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因此,其适应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具体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一具体实施例中,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编码参数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该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第一终端102与第二终端104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6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该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运行在第一终端102上,第一终端102通过该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确定编码参数,并根据编码参数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将该编码码流发送至服务器106。服务器106转发该编码码流至第二终端106,由第二终端104对该编码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运行在服务器106上,服务器106通过该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确定编码参数,并根据编码参数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将该编码码流发送至第一终端102,由第一终端102对该编码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其中,第一终端102、第二终端104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6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运行于图1中的第一终端102,也可以运行于图1中的服务器106。该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待编码数据帧为需要进行编码的数据帧。可以通过采集的方式获取到待编码数据帧。待编码数据帧也可以在其它设备采集了之后,通过各种途径传输到执行设备,执行设备存储该待编码数据帧之后,执行设备在执行本方法时,从存储器中获取该待编码数据帧。其中,执行设备为执行本方法的设备。
S204,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该复杂程度包括时空域复杂程度,时空与复杂程度包括空域纹理复杂度及时域运动剧烈程度。如该复杂程度可以包括该待编码数据帧的空间信息(SI,SpatialInformation)或/及时间信息(TI,Temporal Information)。其中,空间信息是表征一帧图像的空间细节量。空间上越复杂的场景一般SI值越高。时间信息是表征视频序列的时间变化量。运动程度较高的序列一般具有更高的TI值。
该复杂程度可以包括基于该待编码数据帧的率失真损失(RDCost,RateDistortion Cost)。率失真损失是视频编码中衡量码率与失真的参数。如基于该待编码数据帧预测得到的帧内、帧间最佳RDCost。
S206,获取实时编码码率。
实时编码码率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如,该实时编码码率可以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实时编码码率。该实时编码码率可以为在执行本方法时,基于之前的编码参数进行编码的编码器中的编码码率。该实时编码码率可以通过待编码数据帧的前一已编码数据帧对应的编码码流确定。
前序已编码数据帧为在待编码数据帧之前的、且已经基于之前的编码参数进行编码的数据帧。
S208,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编码参数可以为编码帧率、编码码率。其中,编码帧率为每秒编码的数据帧的数目,基本单位为fps(frame per second,帧每秒)。编码码率为编码后数据帧的码率。码率,也称为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编码码率的基本单位为bps(bit persecond),编码码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
编码参数也可以为量化参数(QP,Quantization Parameter)。量化参数可以是指量化步长对应的序号。比如,H.264/MPEG-4AVC(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4AdvancedVideo Coding,运动图像专家组-4高级视频编码器)中量化步长有52个值,则量化参数的数值为0~51,每个量化参数用于标识52个量化步长中的一个量化步长。
量化参数还可以是量化视频帧的过程中涉及的参数。量化就是把信号的连续取值映射成多个离散的幅值的过程,实现了信号取值多对一的映射。量化参数还可以是用于表示量化精度的参数。其中,量化参数与量化精度呈负相关关系。即,量化参数越小,表示量化越精细,此时的画面质量较好,数据的压缩比不高;量化参数越大,表示量化越粗糙,此时的画面质量较差,数据的压缩比较高。
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1)当实时编码码率及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量化参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为预设的量化参数的默认值,可以根据经验设定。该第一调节参数可以小于0,如此,可以方便地通过加法运算得到量化参数,提高效率。可以理解地,该第一调节参数也可以大于0。
(2)当实时编码码率及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并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该第二调节参数大于0,如此,可以方便地通过加法运算得到量化参数,提高效率。
(3)当实时编码码率及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第三调节参数小于第二调节参数。
(4)当实时编码码率及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或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5)当实时编码码率及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量化参数的值不变。即该待编码数据帧对应的量化参数的值等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量化参数的值。
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编码码率,且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复杂程度。
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编码码率,且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复杂程度;其中,第一编码码率小于第四编码码率,第一复杂程度小于第三复杂程度。
第三预设条件可以为: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及第二预设条件,且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编码码率,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复杂程度,量化参数不等于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其中,第三编码码率小于第四编码码率,大于第一编码码率。
第四预设条件可以为: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且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二编码码率,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复杂程度,量化参数小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其中,第二编码码率大于第一编码码率,小于第三编码码率;第二复杂程度大于第一复杂程度,小于第三复杂程度。
第五预设条件可以为: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二编码码率,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二复杂程度,且量化参数大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的方式还可以为后续实施例中涉及的方式。
如此,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不同的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可以对应不同的编码参数,如此可以使得编码参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因此,其适应性高。如,对于静止的场景,其对画面清晰度要求较高,而对帧率不敏感,可以采用减小量化参数提升单帧清晰度、降低帧率的策略;而对于运动的场景,其对流畅性要求较高,帧率不能太低,为了有效的减小编码码率,可以综合考虑实际编码码率与目标码率的差别、当前场景复杂度等因素,自适应调整量化参数。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获取实时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由于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不同的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可以对应不同的编码参数,如此可以使得编码参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因此,其适应性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包括量化参数;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包括:获取目标编码码率;根据目标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量化参数。
目标编码码率可以为目标设备反馈的编码码率,目标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目标接收终端。目标编码码率可以为拟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的编码码率。对于运行于服务器的实施例,可以通过预设策略确定目标编码码率,而获取到目标编码码率;也可以在确定后存储至存储器,通过读取存储器的方式获取目标编码码率。对于运行于第一终端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策略确定并发送的目标编码码率的方式,获取到目标编码码率。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根据目标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量化参数。不同的目标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可以对应不同的编码参数,如此可以使得编码参数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场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量化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当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目标编码码率,复杂程度大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大量化参数;
当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目标编码码率,复杂程度小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小量化参数。
在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目标编码码率,复杂程度大于预设复杂值时,一般为运动场景,对流畅性要求较高,编码帧率不能太低,为了有效的减小编码码率,可以调大量化参数。在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目标编码码率,复杂程度小于预设复杂值时,一般为静止场景,对画面清晰度要求很高,而对帧率不敏感,因此调小量化参数,使得单帧清晰度提升,而编码帧率降低。如此,可以在带宽受限的情况下,获得图像质量与编码码率的平衡。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量化参数,包括:根据目标编码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码率阈值;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
可以基于该目标编码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编码阈值。当编码阈值的数量为1时,可以将该目标编码码率作为编码阈值,也可以将该目标编码码率作预设策略的变换之后,得到该编码阈值。当编码阈值的数量为1时,可以将码率划分为两个范围。当编码阈值的数量为不少于两个时,可以基于该目标编码码率对码率,将码率划分为至少三个范围。可以根据该目标编码码率及预设策略确定不少于两个编码阈值。如,可以以目标编码码率的0.5倍,1倍及2倍分别对应的值作为三个编码阈值。
至少一个码率阈值可以将码率划分为至少两个范围。可以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实时编码码率所属的范围。预设复杂值的数量至少为1,可以将复杂值划分为至少两个范围。可以根据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确定复杂程度的所属范围。可以根据实时编码码率所属的范围及复杂程度所属的范围,调节量化参数。如此,可以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由于可以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因此,可以在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不同,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不同时,得到不同的量化参数,从而,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包括: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量化参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码率阈值,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
预设基础量化参数为预设的量化参数的默认值,可以根据经验设定。在该实施例中,码率阈值至少包括第一码率阈值。可以通过加法运算的方式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量化参数。第一调节参数可以小于0,如此,可以方便地通过加法运算得到量化参数,提高效率。可以理解地,该第一调节参数也可以大于0,此时,可以通过减法运算的方式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量化参数。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在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码率阈值,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时,调节该量化参数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与第一调节参数的和或差。如此,使得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码率阈值,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时,提升单帧清晰度,降低编码帧率。从而,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还包括: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二码率阈值,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第一码率阈值小于第二码率阈值,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第二预设复杂值。
在本实施例中,码率阈值包括第一码率阈值及第二码率阈值。可以在第一预设条件判定之后,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再判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即在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即若判定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二码率阈值,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则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使得编码帧率不太低,而又可以有效地减少编码码率。如此,可以保证编码数据播放时的流畅性,在带宽受限的情况下,获得图像质量与编码码率的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可以理解地,第二预设条件的判定也可以在第一预设条件的判定之前进行判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还包括: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
其中,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及第二预设条件,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不等于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其中,第三码率阈值小于第二码率阈值,大于第一码率阈值;第三调节参数小于第二调节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码率阈值包括第一码率阈值、第二码率阈值及第三码率阈值。可以在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若判定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不等于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则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在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大于第二调节参数的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量化参数。如此,可以在带宽受限的情况下,获得图像质量与编码码率的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用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还包括: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其中,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且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小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第四码率阈值大于第一码率阈值,小于第三码率阈值;第三预设复杂值大于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第二预设复杂值。
在本实施例中,码率阈值包括第一码率阈值、第二码率阈值、第三码率阈值及第四码率阈值。可以在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同时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及第三预设条件时,若判定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小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则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如此,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用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1)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2)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量化参数的值不变。
其中,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四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三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大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即该待编码数据帧对应的量化参数的值等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量化参数的值。
可以在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同时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及第四预设条件时,若判定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四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三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大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则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否则,量化参数的值不变。从而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包括:当待编码数据帧,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当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数据帧,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返回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
静止跳帧条件可以包括: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相同;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前一编码数据帧为与待编码数据帧连续、且在待编码数据帧之前的一帧已编码的数据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不同,或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间隔时,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相同,且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时,满足静止跳帧条件。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在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才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否则无需确定该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返回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也无需对满足静止跳帧条件的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如此,可以节约资源,节约带宽,从而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获取待编码数据帧,包括:获取基于屏幕图像的待编码数据帧。
基于屏幕图像的待编码数据帧可以为全屏播放的视频帧,也可以为通过截屏方式获取的数据帧,如按照预设采集帧率,截取屏幕图像作为待编码数据帧。采集帧率为每秒采集的数据帧的数目,单位fps(帧每秒)。
如此,将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无线投屏领域,由于无线投屏显示数据帧时,对实时性和清晰度在不同场景时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复杂度可以对应不同编码参数,能够使得编码数据处理适应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之后,还包括:
根据编码参数,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
可以通过编码器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如,可以将待编码数据帧对应的编码参数输入至编码器,由编码器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如此,根据得到的编码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从而使得该编码码流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场景,提高编码码流的适用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根据待编码数据帧对应的编码参数,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之后,还包括发送编码码流。
该编码码流可以发送至服务器,也可以发送至客户终端。如,当执行设备为如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02时,该编码码流可以发送至服务器106,由服务器106转发至第二终端104。当执行设备为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时,该编码码流可以发送至第二终端104。
由于该编码参数,可以随着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度而改变,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不是为了同时满足高清晰度及高实时性的各种场景需求,而使得编码码率和编码帧率同时要求很高而又不改变的情况。因此,基于该编码参数对待编码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后,发送的编码码流可以节约带宽。
进一步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之前,还包括:接收无线投屏指令,无线投屏指令携带目标终端标识。
发送编码码流,包括:根据目标终端标识,发送编码码流。
无线投屏指令可以是在客户终端接收。如,接收无线投屏指令可以采用的触发方式可以包括:在触摸屏上触发预设按钮,在触摸屏上绘制预设图案,在执行设备上按下预设按钮。
目标终端标识是用于标识投屏的目标终端。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执行设备为投屏的发送终端。根据目标终端标识,发送编码码流至服务器。在无线投屏时,可以通过服务器对发送终端发送的编码码流进行转发。在其转发时,需根据目标终端标识转发该编码码流。
由于该编码参数,可以随着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度而改变,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不是为了同时满足高清晰度及高实时性的各种场景需求,而使得编码码率和编码帧率同时要求很高而又不改变的情况。又由于无线投屏时,第一终端需要将待投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转发至第二终端。因此,基于该编码参数对待编码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后,发送的编码码流可以节约带宽,尤其适用于无线投屏场景,可以节约上行带宽,适用于上行带宽受限的场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数据处理的适应性。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当待编码数据帧,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当待编码数据帧,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返回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其中,所示静止跳帧条件包括: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相同,且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
获取实时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获取目标编码码率;
根据目标编码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码率阈值;并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
根据编码参数,对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
如图4所示,根据实时编码码率与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量化参数,可以包括:
当实时编码码率(可以用S表示)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可以用F表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可以用QPbase表示)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可以用delta1表示)调小,得到量化参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码率阈值(可以用BR_low_Th表示),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可以用Scene_low_Th表示);
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可以用delta2表示)调大,得到量化参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二码率阈值(可以用BR_veryhigh_Th表示),且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可以用Scene_high_Th表示);
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可以用delta3表示),得到量化参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及第二预设条件,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可以用BR_high_Th表示),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不等于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
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可以用BR_mid_Th表示),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可以用Scene_mid_Th表示),量化参数小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量化参数的值等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其中,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四码率阈值,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三预设复杂值,量化参数大于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当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量化参数的值不变(可以用QP=QPold表示);
其中,第一码率阈值小于第二码率阈值,第三码率阈值小于第二码率阈值,大于第一码率阈值;第四码率阈值大于第一码率阈值,小于第三码率阈值;即BR_low_Th<BR_mid_Th<BR_high_Th<BR_veryhigh_Th;第三预设复杂值大于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第二预设复杂值;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第二预设复杂值;即,Scene_low_Th<Scene_mid_Th<Scene_high_Th。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参数小于0,第二调节参数及第三调节参数大于0,且第三调节参数小于第二调节参数;即,delta1<0,delta2>0,delta3>0,且delta1<delta3<delta2。
在一组应用于无线投屏的测试中,静态场景的清晰度从511MTF50P提升到533MTF50P,码率从266kbps降低到77kbps;运动场景下,在质量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码率从2516kbps降低到1255kbps。其中,MTF50P表示MTF(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 Function)峰值(Peak Value)的50%对应的频率值,是衡量图像锐利度的参数。因此,应用于用于无线投屏时,能够适应于多种不同的场景,且能够保证用户看到清晰、流畅的画面,同时节省不必要的带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运行于图1中的服务器106或第一终端102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帧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复杂度确定模块504,用于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实时码率获取模块506,用于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编码参数调节模块508,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基于本实施例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确定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获取实时编码码率;实时编码码率为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由于根据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不同的实时编码码率及复杂程度可以对应不同的编码参数,如此可以使得编码参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因此,其适应性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参数包括量化参数;该装置还包括目标码率获取模块;
目标码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编码码率;
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大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大所述量化参数;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小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小所述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码率阈值;并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二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及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不等于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其中,所述第三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所述第三调节参数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小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所述第四码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码率阈值;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时,所述量化参数的值不变;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大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杂度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杂度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时,返回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不同,或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所述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间隔时,不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数据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屏幕图像的待编码数据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数据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所述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投屏指令发送模块及编码码流发送模块;
投屏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数据帧获取模块获取待编码数据帧之前,接收无线投屏指令,所述无线投屏指令携带目标终端标识;
编码码流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发送所述编码码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或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参数包括量化参数;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包括:获取目标编码码率;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所述量化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大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大所述量化参数;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小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小所述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量化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码率阈值;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包括: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第一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二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及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不等于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其中,所述第三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所述第三调节参数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小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所述第四码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码率阈值;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时,所述量化参数的值不变;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大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包括: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还包括: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时,返回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不同,或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所述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间隔时,不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包括:获取基于屏幕图像的待编码数据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所述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之前,还包括:接收无线投屏指令,所述无线投屏指令携带目标终端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所述待编码数据帧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流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发送所述编码码流。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编码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4)

1.一种编码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所述编码参数包括量化参数;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包括: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及第二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不等于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其中,所述第三码率阈值小于第二码率阈值,大于第一码率阈值;所述第三调节参数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编码参数,包括:
获取目标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所述量化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大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大所述量化参数;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小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小所述量化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量化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确定多个码率阈值;
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包括: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所述量化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小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所述第四码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码率阈值;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时,所述量化参数的值不变;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大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包括:
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所述静止跳帧条件包括: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相同,或,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还包括:
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时,返回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不同,或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所述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时,不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
12.一种编码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码数据帧;
复杂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
实时码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为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前序已编码数据帧的编码码率;
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三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及第二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三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不等于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后的值;其中,所述第三码率阈值小于第二码率阈值,大于第一码率阈值;所述第三调节参数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第一预设复杂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且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二预设复杂值;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码率阈值,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目标码率获取模块:
所述目标码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编码码率;
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大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大所述量化参数;
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所述复杂程度小于预设复杂值时,调小所述量化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确定多个码率阈值;并根据所述实时编码码率与所述码率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与预设复杂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量化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在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调节参数调小,得到所述量化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在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的基础上按照第二调节参数调大,得到所述量化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大于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大于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小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所述第四码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码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码率阈值;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复杂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复杂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调节所述量化参数的值等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当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及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不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时,所述量化参数的值不变;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不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所述实时编码码率小于所述第四码率阈值,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复杂值,所述量化参数大于所述预设基础量化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度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不满足静止跳帧条件时,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帧的复杂程度,所述静止跳帧条件包括: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相同,或,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度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时,返回所述获取待编码数据帧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编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前一编码数据帧不同,或所述待编码数据帧与所述前一编码数据帧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时,不满足所述静止跳帧条件。
2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53718.3A 2018-11-14 2018-11-14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93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3718.3A CN111193927B (zh) 2018-11-14 2018-11-14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19/115785 WO2020098534A1 (zh) 2018-11-14 2019-11-05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19885584.3A EP3876534A4 (en) 2018-11-14 2019-11-0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CODED DATA,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1512511A JP7163485B2 (ja) 2018-11-14 2019-11-05 符号化の対象となる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7/318,173 US11431993B2 (en) 2018-11-14 2021-05-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ncoded data,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3718.3A CN111193927B (zh) 2018-11-14 2018-11-14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927A CN111193927A (zh) 2020-05-22
CN111193927B true CN111193927B (zh) 2022-09-23

Family

ID=7070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3718.3A Active CN111193927B (zh) 2018-11-14 2018-11-14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1993B2 (zh)
EP (1) EP3876534A4 (zh)
JP (1) JP7163485B2 (zh)
CN (1) CN111193927B (zh)
WO (1) WO20200985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107B (zh) * 2020-06-29 2024-03-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84470A (zh) * 2021-06-15 2022-12-16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提高直播画面质量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86146B (zh) * 2021-07-26 2021-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45127B (zh) * 2021-12-13 2024-03-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编码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66221B (zh) * 2022-01-14 2024-02-0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5008A1 (ja) * 2004-05-24 2005-12-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
CN101094411A (zh) * 2007-07-03 2007-12-26 芯瀚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CN10203606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54335A (zh) * 2015-03-09 2015-07-01 湖南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方法
CN105208390A (zh) * 2014-06-30 2015-12-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WO2016082529A1 (zh) * 2014-11-24 2016-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8495130A (zh) * 2017-03-21 2018-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8215A (ja) * 1999-06-24 2001-01-12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7397855B2 (en) * 2004-04-14 2008-07-08 Corel Tw Corp. Rat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transcoder
JP3846490B2 (ja) * 2004-05-17 2006-1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圧縮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画像データ圧縮方法
US8077775B2 (en) * 2006-05-12 2011-12-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adaptive rate control for a video encoder
US8331438B2 (en) * 2007-06-05 2012-12-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aptive selection of picture-level quantization parameters for predicted video pictures
KR101172430B1 (ko) * 2007-08-17 2012-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트율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5427785B2 (ja) * 2007-09-28 2014-02-26 ドルビー ラボラトリーズ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ビデオ圧縮技法及びビデオ伝達技法
CN101466035B (zh) * 2007-12-21 2011-08-17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264的视频图像组比特分配方法
US8675682B2 (en) * 2008-03-27 2014-03-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packet including at least one of video output format of video data and audio output format of audio data
CN101552917B (zh) * 2008-03-31 2011-01-05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压缩码率控制方法
US8879623B2 (en) * 2009-09-02 2014-11-0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icture-level rate control for video encoding a scene-change I picture
US8483272B2 (en) * 2010-09-24 2013-07-09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ame level bit rate control without pre-analysis
CN103096048B (zh) * 2011-11-02 2015-11-11 北京大学 一种可伸缩视频编码量化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US9357210B2 (en) * 2013-02-28 2016-05-31 Sonic I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coding multiple video streams for adaptive bitrate streaming
US9538190B2 (en) * 2013-04-08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 rate control for video encoding based on sum of absolute transformed difference
KR101450645B1 (ko) * 2013-04-26 2014-10-15 주식회사 코아로직 비디오 비트율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071343A1 (en) * 2013-09-12 2015-03-12 Magnum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including an encoding system with temporally adaptive quantization
CN104683804B (zh) * 2015-02-14 2017-12-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视频内容特征的参数自适应多维码率控制方法
US10491911B2 (en) * 2015-02-20 2019-11-26 Harmonic, Inc. Transcoding on-the-fly (TOTF)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5008A1 (ja) * 2004-05-24 2005-12-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
CN101094411A (zh) * 2007-07-03 2007-12-26 芯瀚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
CN10203606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208390A (zh) * 2014-06-30 2015-12-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WO2016082529A1 (zh) * 2014-11-24 2016-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4754335A (zh) * 2015-03-09 2015-07-01 湖南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方法
CN108495130A (zh) * 2017-03-21 2018-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500901A (ja) 2022-01-04
JP7163485B2 (ja) 2022-10-31
CN111193927A (zh) 2020-05-22
WO2020098534A1 (zh) 2020-05-22
US20210266576A1 (en) 2021-08-26
EP3876534A4 (en) 2022-03-16
EP3876534A1 (en) 2021-09-08
US11431993B2 (en)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3927B (zh)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899448B2 (ja) ビデオの符号化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1244341A1 (zh)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316B (zh) 码率控制、视频转码方法与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402885C2 (ru)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контент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х данных
US9071841B2 (en) Video transcoding with dynamically modifiable spatial resolution
JP7012747B2 (ja) ビデオフレーム符号化方法、端末、および記憶媒体
US9525869B2 (en) Encoding an image
CN106961603B (zh) 帧内编码帧码率分配方法和装置
US11172220B2 (en) Video encod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US10873763B2 (en) Video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data
TWI634778B (zh) 用於顯示串流壓縮之複合區域偵測
CN111193924B (zh) 视频码率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40110008A (ko) 객체 검출 정보에 따른 인코딩
US20180184089A1 (en) Target bit allocation for video coding
US10812832B2 (en) Efficient still image coding with video compression techniques
CN108713318A (zh) 一种视频帧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130235928A1 (en) Advanced coding techniques
KR101465664B1 (ko) 영상 데이터 품질 평가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193926B (zh) 编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28451A (zh) 视频编码方法、编码器、系统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Yunus et al. A rate control model of MPEG-4 encoder for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200700310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t rate control for image encoding
CN111050175A (zh) 视频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78403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