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815A -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815A
CN111193815A CN201911343162.4A CN201911343162A CN111193815A CN 111193815 A CN111193815 A CN 111193815A CN 201911343162 A CN201911343162 A CN 201911343162A CN 111193815 A CN111193815 A CN 111193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name
server
address
target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31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3815B (zh
Inventor
李刘腾
宁斌晖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31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3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所述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获取当前协议栈;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Description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域名解析是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让人们通过注册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到网站一种技术。其中IP地址是网络上标识站点的数字地址,为了方便记忆,采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标识站点地址。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过程。
在传统的域名解析方法中,存在域名解析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域名解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包括:
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所述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
获取当前协议栈;
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一种域名解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待解析域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所述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
当前协议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协议栈;
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获取当前协议栈;根据当前协议栈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与当前协议栈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数据的协议,在域名解析的过程中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当前协议栈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预解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其中,计算机设备110与目标服务器12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计算机设备110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的至少一种。目标服务器12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应用于目标应用程序。其中,目标应用程序指的是对域名解析进行管理进行应用程序。例如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httpDns产品,该产品为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可以包括安卓版本、iOS版本等。
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110来举例说明。参照图2,该域名解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2,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
域名(英语:Domain Name),又称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对计算机的定位标识。例如,域名可以为www.baidu.com、www.qq.com等。
IP地址是网络上标识站点的数字地址,为了方便记忆,采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标识站点地址。计算机设备通过IP地址查找到对应的网站。而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过程。当用户访问某一个网站时,需要对该网站的域名进行解析得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计算机设备获取到该IP地址后,可以根据该IP地址查找到该网站进行访问。
调度服务器指的是用于对域名解析进行调度的服务器。例如,调度服务器可以用于配置参数、下发参数、下发请求协议标识、下发候选服务器地址等。请求协议标识指的是请求协议的标识。该请求协议标识可以表示为名称、文字、字母、字符串等其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表示,还可以用图片、语音等进行表示,不限于此。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指的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标识。用户数据报协议为目标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封装的IP数据报的方法。候选服务器地址指的是候选的用于域名解析的服务器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解析域名之前,还包括: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过程中,可以向调度服务器获取相关的参数,例如协议开关即选取的请求协议标识、预解析域名、域名黑名单、特定域名定向解析等。
S204,获取当前协议栈。
协议栈(Protocol stack),又称协议堆叠,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套件的一个具体的软件实现。目标应用程序的当前协议栈可以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和双协议栈中的其中一种。
S206,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协议栈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例如IPV4协议栈可以支持IPV4网络协议和IPV6网络协议,而IPV6协议栈仅可以支持IPV6网络协议。
目标服务器地址指的是用于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的服务器的地址。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即为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是进行域名(domainname)和与之相对应的IP地址(IP address)转换的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建立各个协议栈与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协议栈之后,将当前协议栈与该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得到当前协议栈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再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当前协议栈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地址。
S208,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指的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标识。用户数据报协议为目标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封装的IP数据报的方法。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避免了建立连接所需的多次交互,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目标服务器中存在用于接收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数据的第一接口。获取该目标服务器的第一接口标识;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中第一接口标识对应的第一接口。
S210,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目标服务器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发送的待解析域名之后,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并将该目标地址发送至该计算机设备中的目标应用程序。
当目标应用程序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表示对该待解析域名解析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时长阈值,当超过第一时长阈值仍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表示对该待解析域名解析失败,可以生成解析失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于无法访问该网站。
进一步地,当超过第一时长阈值仍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可以返回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继续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直到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为止。
上述域名解析方法,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获取当前协议栈;根据当前协议栈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与当前协议栈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数据的协议,在域名解析的过程中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双协议栈中的一种。如图3所示,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包括:
S302,当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时,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第一协议栈为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网际协议版本4)协议栈,可以支持第一网际协议即IPV4的中间服务器地址。
可选地,可以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随机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也可以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优先级最高的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还可以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优先级次高的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其中,可以预先设置各个中间服务器地址的优先级。具体的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并不限定,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
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可以接收到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并将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网际协议即IPV4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对应的中间服务器不仅可以对IPV4的域名进行解析得到IPV4的目标地址,也可以对IPV6的域名进行解析得到IPV4的目标地址。
S304,当当前协议栈为第二协议栈时,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第二协议栈为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网际协议版本6)协议栈,可以支持第二网际协议即IPV6的中间服务器地址。
可选地,可以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随机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也可以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优先级最高的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还可以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优先级次高的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其中,可以预先设置各个中间服务器地址的优先级。具体的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并不限定,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
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可以接收到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并将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
S306,当当前协议栈为双协议栈时,从第一网际协议和第二网际协议确定中间网际协议;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中间网际协议对应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双协议栈为IPV4和IPV6协议栈,即双协议栈既具有IPV4协议栈的功能,也具有IPV6协议栈的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双协议栈可以仅使用第一协议栈(IPV4协议栈)的功能,也可以仅使用第二协议栈(IPV6协议栈)的功能,还可以同时使用第一协议栈的功能以及第二协议栈的功能。也就是说,当当前协议栈为双协议栈时,从第一网际协议和第二网际协议中确定中间网际协议,该中间网际协议可以是第一网际协议(IPV4)和第二网际协议(IPV6)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可以从中间服务器地址中随机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也可以选取优先级最高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还可以选取优先级次高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其中,可以预先设置各个中间服务器地址的优先级。具体的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并不限定,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
当双协议栈使用第一协议栈的功能时,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当双协议栈使用第二协议栈的功能时,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当双协议栈使用第一协议栈的功能以及第二协议栈的功能时,采用第一协议栈的功能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第二协议栈的功能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服务器地址,以及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可以分别得到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和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并将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和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业务应用程序接收到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和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地址,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地址进行访问。
上述域名解析方法,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双协议栈中的一种;获取当前协议栈,根据当前协议栈确定对应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再从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该目标服务器地址与该当前协议栈相对应,可以更准确进行域名解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之后,还包括: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将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
解析时长指的是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时至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之后,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则解析时长为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时至接收到目标地址时之间的时长。
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表示目标服务器域名解析超时,则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备用服务器地址为除该目标服务器地址之外的候选服务器地址。
可选地,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随机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也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优先级最高的作为备用服务器地址,还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优先级次高的作为备用服务器地址。其中,可以预先设置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的优先级。具体的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并不限定,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则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将该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避免在目标服务器域名解析超时的情况下导致域名解析的效率低下,重新选取目标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可以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当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时,采用备用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即采用多链路解析,多路互备,可以提高域名解析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获取本地服务器地址,并通过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
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具体地,预先设置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的变量初始值为0,当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统计的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确定新的目标服务器,将该变量加上1,得到新的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
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表示多次更换目标服务器仍未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成功得到目标地址,则放弃重新获取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获取本地服务器地址,并通过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其中,第一次数阈值可以通过调度服务器进行配置,并下发至目标应用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本地服务器距离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近,通信信号强,耗时短,通过本地服务器可以保证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表示多次更换目标服务器仍未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成功得到目标地址,则获取本地服务器地址,并通过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可以保证通过本地服务器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提高了域名解析时的容灾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统计使用本地服务器的本地时长;当本地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
本地时长指的是使用本地服务器的时长。当本地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重新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其中,第二时长阈值可以通过调度服务器进行配置,并下发至目标应用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服务器是除本地服务器之外的远端DNS服务器,通过目标服务器可以更准确地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更准确的目标地址,并且可以避免使用本地服务器造成的域名劫持。当本地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可以重新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从而可以通过目标服务器地址获取到更准确的目标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执行步骤402,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执行步骤404,判断次数是否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当判断为否时,即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小于第一次数阈值时,执行步骤406,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并执行步骤408,判断解析时长是否大于第一时长阈值。当判断为否时,即解析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执行步骤410,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
当判断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时,执行步骤412,确定备用服务器,将备用服务器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更换新的目标服务器之后,更新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返回执行步骤404,判断次数是否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当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414,触发一次定时器,当定时器的本地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对定时器清零,即在第二时长阈值之内通过本地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执行步骤416,接收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各个待解析域名;统计各个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将发送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作为热点域名,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调度服务器中;热点域名用于指示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
热点域名指的是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也就是说,热点域名为业务应用程序经常访问的网站的域名。
业务应用程序指的是为用户执行业务的应用程序。例如,业务应用程序可以为游戏应用程序、视频应用程序、金融应用程序、教育应用程序等,不限于此。
当业务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网站时,需要对该网站的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即可访问该目标地址对应的网站。目标应用程序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各个待解析域名,统计各个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将发送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作为热点域名,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调度服务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统计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各个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得到热点域名,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调度服务器,用于指示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也就是说,当该业务应用程序再次启动或者再次发起域名解析请求时,可以通过调度服务器将热点域名发送至目标应用程序,从而可以预先为该热点域名进行解析,提高了业务应用程序访问热点域名时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统计服务器接收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各个待解析域名,并统计各个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将发送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作为热点域名,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调度服务器中;热点域名用于指示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502为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504为统计服务器,506为调度服务器。计算机设备502中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和业务应用程序,计算机设备502将业务应用程序的各个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统计服务器504。通过统计服务器504统计各个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将发送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作为热点域名,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调度服务器506。当调度服务器接收到计算机设备502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502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602,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对应的各个预解析域名。
预解析域名指的是预先设置的业务应用程序可能访问的网站的域名。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该业务应用程序的各个历史访问域名的解析次数;根据各个历史访问域名的解析次数从各个历史访问域名中确定预解析域名。
具体地,可以将解析次数超过第三次数阈值的历史访问域名确定为预解析域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最近一次的各个历史访问域名,将该最近一次的各个历史访问域名作为预解析域名。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域名作为预解析域名。具体的确定预解析域名的方法并不限定。
S604,通过预设的服务器对各个预解析域名分别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各个解析地址。
预设的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异地的目标服务器,还可以是云服务器,不限于此。预解析得到的各个解析地址可以存储在目标应用程序的缓存中。
S606,当接收到业务应用程序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将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的待解析域名分别与各个解析地址进行匹配。
S608,当匹配不成功时,执行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步骤。
当匹配不成功时,则执行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步骤,即获取该待解析域名,通过目标服务器对该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
当匹配成功时,获取匹配成功的解析地址并访问该解析地址对应的网站,可以节约业务应用程序访问网站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对应的各个预解析域名,并预先对各个预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各个解析地址,当业务应用程序访问解析地址时,可以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候选服务器分别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根据各个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待解析域名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待解析域名的数量为一个时,获取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候选服务器分别对该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当待解析域名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获取每一个候选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候选服务器对各个待解析域名的第一解析时长,计算每一个候选服务器对应的各个第一解析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候选服务器的解析时长。
可选地,可以将解析时长最短的候选服务器地址确定为目标服务器地址,也可以将解析时长次短的候选服务器地址确定为目标服务器地址,不限于此。
例如,候选服务器A的解析时长为0.2s,候选服务器B的解析时长为0.1s,候选服务器C的解析时长为0.15s,则将候选服务器B的候选服务器地址作为目标服务器地址,用于下次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选取解析最优的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可以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候选服务器分别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根据各个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可以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更优的目标服务器地址,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进一步地,获取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的代理商标识,根据代理商标识以及各个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例如,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的代理商标识为湖南移动,从各个候选服务器中确定湖南移动对应的服务器,分别为候选服务器1和候选服务器2;候选服务器1为上海移动的服务器,候选服务器2为深圳移动的服务器。候选服务器1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为0.05s,候选服务器2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为0.1s,通过对比,则选取候选服务器1作为目标服务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参考服务器地址并发送至调度服务器;参考服务器地址用于指示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将参考服务器地址作为候选服务器地址。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选取较优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服务器地址发送至调度服务器,当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可以将参考服务器地址发送至目标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该参考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参考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从而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502可以将各个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发送至统计服务器504。通过统计服务器504对各个候选服务器的解析时长进行统计,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参考服务器地址并发送至调度服务器506。当调度服务器506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可以将参考服务器地址发送至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502,可以通过该参考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参考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从而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协议标识还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标识。上述方法还包括:从请求协议标识所包括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和超文本传输协议标识中确定目标协议标识。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包括:采用目标协议标识对应的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标识指的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标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各个域名解析方法也可以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进一步地,在目标服务器中存在用于接收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数据的第二接口。获取该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接口标识;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超文本传输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中第二接口标识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例如为目标服务器的53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步骤702,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解析域名。执行步骤704,通过预设的服务器对各个预解析域名分别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各个解析地址。执行步骤706,接收到业务应用程序的域名解析请求,且待解析域名与各个解析地址匹配均不成功,则执行步骤710,判断当前协议栈。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待解析域名。
当判断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时,执行步骤712,确定本地服务器地址和第一网际协议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其中,目标服务器地址是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的,候选服务器地址可以是调度服务器预先下发至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并行执行步骤714和步骤716。步骤714,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716,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执行步骤718,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和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当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和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不同时,可以选取其中一个作为目标地址进行访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执行步骤714,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将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当次数小于第一次数阈值且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待解析域名对应的目标地址时,执行步骤718,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执行步骤716,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执行步骤718,接收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
当判断当前协议栈为第二协议栈时,执行步骤720,确定本地服务器地址和第二网际协议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其中,目标服务器地址是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的,候选服务器地址可以是调度服务器预先下发至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并行执行步骤722和步骤724。步骤722,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724,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执行步骤726,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和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当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和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不同时,可以选取其中一个作为目标地址进行访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执行步骤722,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将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当次数小于第一次数阈值且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待解析域名对应的目标地址时,执行步骤726,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执行步骤724,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执行步骤726,接收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
当判断当前协议栈为双协议栈时,执行步骤728,确定本地服务器地址、以及第一网际协议和第二网际协议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其中,第一网际协议和第二网际协议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均是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的,候选服务器地址可以是调度服务器预先下发至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并行执行步骤730和步骤732。步骤730,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732,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执行步骤734,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和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当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和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不同时,可以选取其中一个作为目标地址进行访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执行步骤730,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将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请求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当次数小于第一次数阈值且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待解析域名对应的目标地址时,执行步骤734,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执行步骤732,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执行步骤734,接收本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地址。
确定目标地址之后,执行步骤736,访问目标地址对应的网站。
上述域名解析方法中,请求协议可以是用户数据报协议,也可以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图2、图3和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3和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3和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域名解析装置800,包括:待解析域名获取模块802、当前协议栈获取模块804、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806、发送模块808和接收模块810,其中:
待解析域名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
当前协议栈获取模块804,用于获取当前协议栈。
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806,用于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发送模块808,用于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上述域名解析装置,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获取当前协议栈;根据当前协议栈可以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与当前协议栈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地址;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数据的协议,在域名解析的过程中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双协议栈中的一种。上述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806还用于当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时,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当当前协议栈为第二协议栈时,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当当前协议栈为双协议栈时,从第一网际协议和第二网际协议确定中间网际协议;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中间网际协议对应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域名解析装置800还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当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将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更换目标服务器的次数;当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获取本地服务器地址,并通过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使用本地服务器的本地时长;当本地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域名解析装置800还包括热点域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各个待解析域名;统计各个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将发送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作为热点域名,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调度服务器中;热点域名用于指示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将热点域名发送至业务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域名解析装置800还包括预解析模块,用于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对应的各个预解析域名;通过预设的服务器对各个预解析域名分别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各个解析地址;当接收到业务应用程序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将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的待解析域名分别与各个解析地址进行匹配;当匹配不成功时,执行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806还用于获取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候选服务器分别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根据各个候选服务器对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从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协议标识还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标识。上述域名解析装置800还包括目标协议标识确定模块,用于从请求协议标识所包括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和超文本传输协议标识中确定目标协议标识。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包括:采用目标协议标识对应的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域名解析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域名解析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域名解析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9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域名解析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8所示的待解析域名获取模块802、当前协议栈获取模块804、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806、发送模块808和接收模块81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域名解析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9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域名解析装置中的待解析域名获取模块802执行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当前协议栈获取模块804执行获取当前协议栈、计算机设备可通过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806执行根据当前协议栈从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发送模块808执行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待解析域名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计算机设备可通过接收模块810执行接收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域名解析方法的步骤。此处域名解析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域名解析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域名解析方法的步骤。此处域名解析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域名解析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包括:
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所述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
获取当前协议栈;
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协议栈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双协议栈中的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包括:
当所述当前协议栈为所述第一协议栈时,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所述第一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当所述当前协议栈为所述第二协议栈时,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所述第二网际协议的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当所述当前协议栈为所述双协议栈时,从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和所述第二网际协议确定中间网际协议;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所述中间网际协议对应的中间服务器地址,并从所述中间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统计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解析时长;
当所述解析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未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时,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备用服务器地址;
将所述备用服务器地址作为新的目标服务器地址,执行所述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更换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次数;
当所述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获取本地服务器地址,并通过所述本地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本地服务器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使用所述本地服务器的本地时长;
当所述本地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执行所述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各个待解析域名;
统计各个所述待解析域名的发送次数;
将所述发送次数超过第二次数阈值的待解析域名作为热点域名,并将所述热点域名发送至所述调度服务器中;所述热点域名用于指示所述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时将所述热点域名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程序所在的计算机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业务应用程序对应的各个预解析域名;
通过预设的服务器对各个所述预解析域名分别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各个解析地址;
当接收到所述业务应用程序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的待解析域名分别与各个所述解析地址进行匹配;
当匹配不成功时,执行所述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候选服务器地址对应的候选服务器分别对所述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
根据各个所述候选服务器对所述待解析域名的解析时长,从各个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协议标识还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请求协议标识所包括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和超文本传输协议标识中确定目标协议标识;
所述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包括:
采用所述目标协议标识对应的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10.一种域名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待解析域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解析域名,接收调度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协议标识和候选服务器地址;所述请求协议标识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
当前协议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协议栈;
目标服务器地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协议栈从所述候选服务器地址中确定目标服务器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待解析域名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待解析域名进行解析得到的目标地址。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43162.4A 2019-12-24 2019-12-24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1193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3162.4A CN111193815B (zh) 2019-12-24 2019-12-24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3162.4A CN111193815B (zh) 2019-12-24 2019-12-24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815A true CN111193815A (zh) 2020-05-22
CN111193815B CN111193815B (zh) 2021-11-02

Family

ID=70709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3162.4A Active CN111193815B (zh) 2019-12-24 2019-12-24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81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731A (zh) * 2020-07-10 2020-11-10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Ims协议栈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0294A (zh) * 2020-12-31 2021-02-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2887451A (zh) * 2021-02-25 2021-06-01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779475A (zh) * 2021-08-19 2021-12-10 成都鲁易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拦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24805A (zh) * 2020-06-19 2021-12-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寻址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14006935A (zh) * 2020-07-14 2022-02-0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终端入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57635A (zh) * 2020-09-07 2022-03-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的域名回源方法和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172A (zh) * 2010-11-24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dns服务器访问方法及一种访问设备
CN102340554A (zh) * 2011-09-29 2012-02-01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系统dns的最优应用服务器选取方法和装置
CN102833364A (zh) * 2012-08-22 2012-12-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代理方法及网关设备
WO2013055341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 L.P. Network address protocol
CN103546590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ns服务器的选择方法与装置
CN109510883A (zh) * 2018-11-23 2019-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域名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2270A (zh) * 2019-11-01 2019-12-20 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172A (zh) * 2010-11-24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dns服务器访问方法及一种访问设备
CN102340554A (zh) * 2011-09-29 2012-02-01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系统dns的最优应用服务器选取方法和装置
WO2013055341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 L.P. Network address protocol
CN102833364A (zh) * 2012-08-22 2012-12-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代理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03546590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ns服务器的选择方法与装置
CN109510883A (zh) * 2018-11-23 2019-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域名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2270A (zh) * 2019-11-01 2019-12-20 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4805A (zh) * 2020-06-19 2021-12-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寻址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11917731A (zh) * 2020-07-10 2020-11-10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Ims协议栈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06935A (zh) * 2020-07-14 2022-02-0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终端入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06935B (zh) * 2020-07-14 2023-11-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终端入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57635A (zh) * 2020-09-07 2022-03-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的域名回源方法和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57635B (zh) * 2020-09-07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的域名回源方法和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0294A (zh) * 2020-12-31 2021-02-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2380294B (zh) * 2020-12-31 2021-04-0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2887451A (zh) * 2021-02-25 2021-06-01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779475A (zh) * 2021-08-19 2021-12-10 成都鲁易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拦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815B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3815B (zh)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6506433B (zh) 登录认证方法、认证服务器、认证客户端及登录客户端
CN108810116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67740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27499A (zh) 资源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210155B (zh) 连接应用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66815B (zh) 网络资源请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16926B (zh) 域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8616979B (zh) 双卡网络制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8457B (zh) 网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69080B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相关产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3281B (zh) 无线模组升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91365B (zh) 访问均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79779B (zh) 拨号联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17900A (zh) 一种域名代理的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95280B (zh) 接口适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4089A (zh) 一种解析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13826A (zh) Whois查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1771694B (zh) 一种确保客户端成功浏览网页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096B (zh) 会话页面中实现地理位置展示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79214B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951549B (zh) 网络页面的访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3168B (zh)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13761B (zh) 一种应用于网络呼叫平台的呼叫方法和网络呼叫平台
CN113676894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