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546A -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546A
CN111193546A CN202010238884.XA CN202010238884A CN111193546A CN 111193546 A CN111193546 A CN 111193546A CN 202010238884 A CN202010238884 A CN 202010238884A CN 111193546 A CN111193546 A CN 11119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unit
optical fiber
optica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88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av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av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av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ave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88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本方案采用超宽带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放大,再采用直接调制技术,将射频信号调制到非常规波长的光信号进行传输,再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把射频光信号和高速数字信号同时传输。由于采用MMIC放大+宽制直调技术+波分复用技术,不但解决了超宽带射频传输问题,而且本方案不需要对射频信号进行上、下变频,原理精简。改善了电路性能,减小了信号的延迟,降低了噪声、功率损耗和产品功耗,产品体积可以大幅减小,重量更轻;因为射频信号调制到非常规波长,与现有光纤网络波长错开,可以兼容现有光纤网络,避免二次施工,给工程安装节省时间和费用。

Description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光纤通信已经被大量采用。现阶段光纤通信主要传输高速数字信号,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一种传输技术解决射频信号同轴传输损耗大的技术问题,于是出现了光纤传输入射频技术,目前基于光纤传输射频信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射频数字化光纤传输技术,这种传输原理是把射频信号下变频到ADC的采样频率范围内,利用ADC将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把数字信号传输到终端,终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由于受ADC的制约,这种数字化纤传输技术的带宽非常有限,大部分低于100MHz,最大不会超过1GHz;经过上下变频、转换和放大处理,产品原理复杂,外形尺寸大,成本高;由于电路的复杂不但信号延时增加;而且信号质量也会恶化。由于这种技术本身的缺点,这种传输方式只适用于窄带传输,且对信号延时不高的场景。另一种是射频信号直接调试光信号技术,这种传输原理是把射频信号直接调制到光信号进行传输入,终端把光信号还原成射频信号,这种传输方式克服了信号延时和信号质量问题,但传输带宽目前只做到3GHz。现有射频光纤传输技术带宽窄、功耗高、产品外形大,给工程施带来困难,且均是不带高速数字信号传输,随着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与反通信的带宽逐年增加,需要一种超宽带射频、数字混叠光纤传输技术来解决宽带射频和数字传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将超宽带射频信号直接调制到光信号上,再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把射频信号和高速数字信号同时传输。不但解决信号延时、质量和带宽问题,还融合高速数字传输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与射频同轴连接器(SSMA)连接的宽带放大单元,宽带放大单元连接至电光转换单元或光电转换单元;
与所述电光转换单元或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交换单元和J30J连接;
以及与所述电光转换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波分复用单元,波分复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主光纤;
以及为系统提供电源的电源处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电光转换单元由宽带激光器、驱动电路、制冷电路、电流监测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宽带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上采用PID制冷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转换元包括宽带光电探测器、驱动电路和功率监测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时钟管理芯片、单片机、FPGA电路和光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宽带放大单元是MMIC放大电路,其工作频率2~20GHz,带宽高达18GHz。
进一步的,当系统发射宽带信号时,高速数字信号由RJ45连接到数据交换单元,数据交换后连接到FPGA的高速差分接口,FPGA根据协议进行解析,送电光转换单元进行电光转换,高速数字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单元到主光纤上;
当系统接收宽带信号时,宽带射频光信号由FC/APC连接到波分复用单元,波分复用单元通过波长不同分为宽带射频光信号和数字光信号,宽带射频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元转成宽带射频信号,经宽带放大单元把宽带射频信号放大,采用微组装可以使产品工作频率2~20GHz,工作带宽18GHz,工作带宽是分离器件无法实现的带宽,同时还可以使产品体积大幅缩小,信号放大器后由SSMA输出;
数字光信号流向:数字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元分为高速数字信号和低速电平信号,分别连到FPGA差分接口上,低速电平信号经FPGA解析后直接连接到J30J接口,高速数定信号经FPGA解析后连接到数据交换单元,高速数字信号经数据交换后连接到RJ45进行数据收发。
进一步的,各芯片之间的安装互连采用玻璃纤维材料,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封装之间的安装间隙小于3mil(1mil=0.0254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MMIC放大设计、宽带直调设计和波分复用技术实现超宽带射频、高速数字混叠光纤传输,工作频率最高20GHZ,工作带宽18GHz,高速数字传输速率为10Gb/s;
(2)采用创新PID制冷电路使激光器管芯工作于设定温度的±0.001度内;
(3)本方案采用超宽带射频信号MMIC放大,再采用直接调制技术,将射频信号调制到非常规波长的光信号进行传输,再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把射频光信号和高速数字信号同时传输。由于采用MMIC放大+宽制直调技术+波分复用技术,不但解决了超宽带射频传输问题,而且本方案不需要对射频信号进行上、下变频,原理精简。改善了电路性能,减小了信号的延迟,降低了噪声、功率损耗和产品功耗,产品体积可以大幅减小,重量更轻;因为射频信号调制到非常规波长,与现有光纤网络波长错开,可以兼容现有光纤网络,避免二次施工,给工程安装节省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射模块原理示意图;
图2为接收模块原理示意图;
图3为恒流驱动电路;
图4为功率控制电路;
图5为制冷电路;
图6为电流监测电路;
图7为MMIC放大电路;
图8为MMIC放大电路增益测试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与SSMA(SSMA,工作频率为DC~30GHZ)连接的宽带放大单元1,宽带放大单元1连接至电光转换单元2或光电转换元2’;
与电光转换单元2或光电转换元2’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5,数据处理单元5与数据交换单元4和J30J连接;
以及与电光转换单元2和数据处理单元5连接的波分复用单元6,波分复用单元6的输出端连接至主光纤;
以及为系统提供电源的电源处理单元3。
本系统分为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发射模块包括宽带放大单元1、电光转换单元2、电源处理单元3、数据交换单元4、数据处理单元5和波分复用单元6。接收模块包括宽带放大单元1、光电转换元2’、电源处理单元3、数据交换单元4、数据处理单元5和波分复用单元6。其结构可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两者在组成上基本相似,区别在于因为收发信号使得信号处理方向完全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电光转换单元2由宽带激光器、驱动电路、制冷电路、电流监测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组成,宽带激光器及其外围电路可参考图3所示,驱动电路如图4所示,功率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电流监测电路如图7所示。
更为优选的,宽带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上采用PID制冷技术,制冷电路如图6所示。光电转换元2’包括宽带光电探测器、驱动电路和功率监测电路。数据处理单元5包括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时钟管理芯片、单片机、FPGA电路和光模块。如图1和图2所示,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与时钟管理芯片连接,时钟管理芯片与FPGA电路连接,FPGA电路与光模块连接,单片机用于与电光转换单元2或光电转换元2’连接,用于接收数据信号。
更为优选的,宽带放大单元1是MMIC放大电路,其工作频率2~20GHz,带宽高达18GHz。当系统发射宽带信号时,高速数字信号由RJ45连接到数据交换单元4,数据交换后连接到FPGA的高速差分接口,FPGA根据协议进行解析,送电光转换单元2进行电光转换,高速数字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单元6到主光纤上;当系统接收宽带信号时,宽带射频光信号由FC/APC连接到波分复用单元6,波分复用单元6通过波长不同分为宽带射频光信号和数字光信号,宽带射频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元2’转成宽带射频信号,经宽带放大单元1把宽带射频信号放大,采用微组装可以使产品工作频率2~20GHz,工作带宽18GHz,工作带宽是分离器件无法实现的带宽,同时还可以使产品体积大幅缩小,信号放大器后由SSMA输出;数字光信号流向:数字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元2’分为高速数字信号和低速电平信号,分别连到FPGA差分接口上,低速电平信号经FPGA解析后直接连接到J30J接口,高速数定信号经FPGA解析后连接到数据交换单元4,高速数字信号经数据交换后连接到RJ45进行数据收发。各芯片之间的安装互连采用玻璃纤维材料,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封装之间的安装间隙小于3mil。
更为具体的,一种光纤超宽带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分为超宽带射频发射部分和超宽带射频接收部分,两部分通过光纤连接成对使用,实现数据交互与射频信号传递。
其中超宽带射频发射部分原理框图如图1,包括与SSMA连接的宽带MMIC放大单元1、电光转换单元2、电源处理单元3、数据交换单元4、数据处理单5和波分复用单元6组成。电光转换单元2还包含宽带激光器、激光器驱动电路、激光器电流监控电路和激光器功率控制电路;电源处理单元3包含输入电源滤波电路、DC/DC降压电路、负压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数据处理单元5包含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时钟管理芯片、单片机、FPGA电路和光模块。
宽带射频信号流向:宽带射频信号由SSMA输入连接到MMIC放大电路,工作频率2~20GHz,带宽高达18GHz,是分离器件无法实现的带宽,MMIC电路如图7,增益测试曲线如图8。MMIC尺寸为:3040*1540*100um,相比普通SOT-89封装的体积4500*4100*1600 um,体积缩小97%以上,所以产品体积可以大幅度减小。信号放大器后由电光转换单元转换成光信号,光信号为非常规的1310nm或1550nm波长,而是1270、1290、1330、1350等波长,宽带射频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到输出光纤上,由FC/APC输出。
高速数字信号流向:高速数字信号为双向,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高速数字信号,发送高速数字信号由RJ45连接到数据交换单元4,数据交换后连接到FPGA的高速差分接口,FPGA根据协议进行解析,送数字光模块进行电光转换。高速数字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到输主光纤上,由FC/APC输出。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流向相反,不再仔细说明。
低速电平信号流向:低速电平信号为单向传输,信号由J30J输入,直接送FPGA处理,FPGA处理后的电平信号送数字光模块进行电光转换,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到主光纤上,由FC/APC输出。
超宽带射频接收部分原理框图如图2,包括MMIC放大单元1、光电转换单元2’、电源处理单元3、数据交换单元4、数据处理单5和波分复用单元6组成。光电转换单元2’还包含宽带光电探测器、驱动电路和功率监测电路;电源处理单元3包含输入电源滤波电路、DC/DC降压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数据处理单元5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时钟管理芯片、单片机、FPGA电路和光模块。
超宽带射频光信号流向:宽带射频光信号由FC/APC连接到波分复用单元5,波分复用通过波长不同分为宽带射频光信号和数字光信号,宽带射频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单元2转成宽带射频信号,经MMIC放大电路把宽带射频信号放大,采用微组装可以使产品工作频率2~20GHz,工作带宽18GHz,工作带宽是分离器件无法实现的带宽,同时还可以使产品体积大幅缩小,信号放大器后由SSMA输出。
数字光信号流向:数字光信号由光模块分为高速数字信号和低速电平信号,分别连到FPGA差分接口上,低速电平信号经FPGA解析后直接连接到J30J接口,高速数定信号经FPGA解析后连接到数据交换单元4,高速数字信号经数据交换后连接到RJ45进行数据收发。
本方案通过光纤传输宽带射频信号,工作频率高达20GHZ,工作带宽18GHZ,对整过射频链路设计要求非常高,本发明主要从两方面解决,一方面是原理上采用MMIC放大设计和宽制直调设计,各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封装之间的安装互连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另一方面从装配工艺上采用精密微组装,使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封装之间的安装间隙小于3mil,同时键合的引线尽量短,保证各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让传输的以射系数尽量小。
本方案在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上采用PID制冷技术(Proportional:比例、Integral:积分、Differential:微分的缩写,以下简称PID制冷技术)。通过激光器内部热敏电阻采样芯片工作环境温度,采样电压经过高速低噪声放大器电路,迅速反应误差;再经过高速积分电路,只要系统有误差存在,积分电路就不断地积累,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微分电路可以减小超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输出控制量控制H桥改变TEC的工作电流,电路图如图5,使激光器管芯工作于设定温度的±0.001度内。
本方案中TCXO提供高精度参考时钟,供时钟管理芯片和单片机使用,时钟管理芯片输出多路时钟信号供FPGA使用。单片机用于配置时钟管理芯片、监控激光器工作电流、发光功率、功率控制、FPGA工作状态和与FPGA通信,并提供外部调试接口和通信接口。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与射频同轴连接器SSMA连接的宽带放大单元(1),宽带放大单元(1)连接至电光转换单元(2)或光电转换元(2’);
与所述电光转换单元(2)或光电转换元(2’)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5),数据处理单元(5)与数据交换单元(4)和J30J连接;
以及与所述电光转换单元(2)和数据处理单元(5)连接的波分复用单元(6),波分复用单元(6)的输出端连接至主光纤;
以及为系统提供电源的电源处理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转换单元(2)由宽带激光器、驱动电路、制冷电路、电流监测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上采用PID制冷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元(2’)包括宽带光电探测器、驱动电路和功率监测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包括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时钟管理芯片、单片机、FPGA电路和光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放大单元(1)是MMIC放大电路,其工作频率2~20GHz,带宽高达18G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芯片之间的安装互连采用玻璃纤维材料,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封装之间的安装间隙小于3mil。
CN202010238884.XA 2020-03-30 2020-03-30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Pending CN111193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884.XA CN111193546A (zh) 2020-03-30 2020-03-30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884.XA CN111193546A (zh) 2020-03-30 2020-03-30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546A true CN111193546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8884.XA Pending CN111193546A (zh) 2020-03-30 2020-03-30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5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8027A (zh) * 2020-11-30 2021-04-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型光电复合板
CN113114367A (zh) * 2021-03-30 2021-07-13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模块化高密度数字光纤星载收发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8027A (zh) * 2020-11-30 2021-04-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型光电复合板
CN113114367A (zh) * 2021-03-30 2021-07-13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模块化高密度数字光纤星载收发设备
CN113114367B (zh) * 2021-03-30 2023-12-0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模块化高密度数字光纤星载收发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7176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of radio signal over optical fiber link
Rakowski et al. Hybrid 14nm finfet-silicon photonics technology for low-power tb/s/mm 2 optical i/o
CN111193546A (zh)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CN110780398A (zh) 一种直调模拟电光转换集成组件
Settaluri et al. Demonstration of an optical chip-to-chip link in a 3D integrated electronic-photonic platform
CN209283247U (zh) 100Gbps光模块
Lal et al. 1.6 Tbps coherent 2-channel transceiver using a monolithic Tx/Rx InP PIC and single SiGe ASIC
WO2015154389A1 (zh) 光收发模块及其工作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20070155A1 (en) Flexibly configurable optical sub-assembly
CN113676258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584862B (zh) 一种面向箭载平台的综合测量遥测系统
CN101296041A (zh) 光纤传输直放站及其大动态光收发模块
US20150200728A1 (en) Scheme for remote control of the output power of a transmitter in a smart sfp transceiver
CN210780805U (zh) 基于光纤通信的射频、数字混叠传输系统
CN201039190Y (zh) 光纤传输直放站及其大动态光收发模块
CN113346954B (zh) 一种用于50g以上无源光网络中的局端设备
CN117278892B (zh) 一种硅光集成芯片、pon硅光olt模块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32318A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激光射频一体化通信载荷
KR100762400B1 (ko) 피드 포워드 방식의 왜곡신호 제거장치 및 광신호 전송장치
CN112564783B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激光射频一体化通信方法
Kishi et al. A 137-mW, 4 ch× 25-Gbps low-power compact transmitter flip-chip-bonded 1.3-μm LD-array-on-Si
CN113259013B (zh) 一种单波长100g长距离光模块
CN207801945U (zh) 一种宇航用Ka波段光传输组件
CN213693707U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激光射频一体化通信载荷
CN109617609A (zh) 一种工业级10g高速光收发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