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9200B -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9200B
CN111189200B CN202010086135.XA CN202010086135A CN111189200B CN 111189200 B CN111189200 B CN 111189200B CN 202010086135 A CN202010086135 A CN 202010086135A CN 111189200 B CN111189200 B CN 111189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sensing module
human body
air purifier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61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9200A (zh
Inventor
刘义刚
李鸿强
林澄恺
魏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61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9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9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9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9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光敏感应模块,所述光敏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光敏感应模块用于检测光线强度;人体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人体活动信号;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及控制器。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解决了空气净化器进入睡眠模式后,灯光就关闭,无法为起夜的用户提供方便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智能家电中,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健康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因电机等机械部件在运行时候会产生噪声,大部分净化器都有一个睡眠模式,即关闭所有显示屏、灯光,并将电机运行在最低转速模式。通过该方式能够降低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灯光影响、噪声影响)。但是有些人会有起夜的习惯,比如半夜上厕所。此时,显示是需要灯光照射的。
若关闭了空气净化器的灯光则用户需要在漆黑的环境中,寻找照明灯的开关,对于用户来说十分麻烦,给用户带来极差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以改善“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在进入睡眠模式后灯光会熄灭,会给起夜的用户带来极差的体验”的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光敏感应模块,所述光敏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光敏感应模块用于检测光线强度;人体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人体活动信号;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敏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以及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一检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灯关闭,以及接收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二检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检测数据判断所述人体活动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灯打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空气净化器中设置人体感应模块,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号来判断是否开启指示灯。也即,当控制器判断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号大于第二阈值后,会自动控制指示灯的开启。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解决了空气净化器进入睡眠模式后,灯光就关闭,无法为起夜的用户提供方便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具备空气净化以及用户起夜时照明的功能,因此,用户无需再去购买另一套智能夜灯或声控灯,避免用户过度花费。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比较器,所述光敏感应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将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3.3V电平信号转换为5V电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比较器,能够将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3.3V电平信号转换为5V电平信号,以便控制器能够有效的接收。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第三端;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用于调节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灵敏度。
由于过高的灵敏度不利于排除电路中干扰或者无效信号,过低的灵敏度会使输出迟钝。因此,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三端设置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可以调节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灵敏度,对整个电路抗干扰起到正面的作用。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用于对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检测的人体活动信号进行延时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人体感应模块的第四端设置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可以对人体感应模块检测的人体活动信号进行延时调节,避免一段时间内输出的信号反复波动。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包括第五电阻以及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敏感应模块包括第五电阻以及光敏传感器。第五电阻用于确定第一阈值,也即通过对第五电阻阻值的调节可以对白天、夜晚的界限值进行调节。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二比较器、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比值用于确定第三阈值;相应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三检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检测数据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灯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敏感应模块还与上述包含第二比较器的电路电连接。通过包含第一比较器的电路以及包含第二比较器的电路这两条电路对是否进入睡眠模式进行逻辑运算,确保了整个系统输出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敏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光敏感应模块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使得光敏感应模块感应范围较大,便于对光线强度进行检测。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使得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范围较大,便于对人体活动信号进行检测。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设置在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上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人体感应模块上设置在菲涅尔透镜,可以扩大人体感应模块感应的广角度、灵敏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一检测数据,并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所述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指示灯关闭;接收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二检测数据,并判断所述人体活动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所述人体活动信号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指示灯打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一视角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二视角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标:10-空气净化器;100-主体;101-顶部;102-指示灯;201-光敏感应模块;202-人体感应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在进入睡眠模式后灯光会熄灭,会给起夜的用户带来极差的体验。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探索,提出以下实施例以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10。所述空气净化器10包括:主体100、光敏感应模块201、人体感应模块202、指示灯102以及控制器。
光敏感应模块201、人体感应模块202以及指示灯102均设置在主体100上,而控制器设置在主体内部(图中未示出)。
其中,光敏感应模块201用于检测光线强度。人体感应模块202用于检测人体活动信号。
控制器与上述的光敏感应模块201、人体感应模块202以及指示灯10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光敏感应模块201发送的第一检测数据,并基于第一检测数据判断光线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控制指示灯102关闭,以及接收人体感应模块202发送的第二检测数据,并基于第二检测数据判断人体活动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控制指示灯102打开。
其中,第一阈值所表示的是预设的白天黑夜的临界值,比如设置第一阈值为4,当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一检测数据中的光线强度大于4,则说明目前室内光线强度较高,仍处于白天。当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一检测数据中的光线强度小于4,则说明目前室内光线强度较低,此时已经进入夜晚状态,则控制器会控制指示灯102进行关闭。
第二阈值所表示的是预设的极化压差,比如3V。需要说明的是,人体感应模块202的工作原理为:人体感应模块202在感应到人体时会产生极化压差,通过极化压差数值的变动,可对于人体的移动进行检测。因此,当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二检测数据中的人体活动信号数值大于3V,则说明有人体的移动,此时控制器控制指示灯102打开,为用户提供照明。当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二检测数据中的人体活动信号数值小于3V,则继续保持空气净化器的睡眠模式,即指示灯102仍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的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比如51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控制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空气净化器10中设置人体感应模块202,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人体感应模块202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号来判断是否开启指示灯。也即,当控制器判断人体感应模块202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号大于第二阈值后,会自动控制指示灯102的开启。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解决了空气净化器进入睡眠模式后,灯光就关闭,无法为起夜的用户提供方便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具备空气净化以及用户起夜时照明的功能,因此,用户无需再去购买另一套智能夜灯或声控灯,避免用户过度花费。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空气净化器10的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智能终端可以是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空气净化器10建立通信连接。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第三方应用软件)来开启或关闭空气净化器10的睡眠模式。
下面对空气净化器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空气净化器10的主体100的结构为长方体。主体100包括顶部101、底部和四个侧壁。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主体100的设计还可以是圆柱体或者不规则形状,本申请不作限定。
为了提高光敏感应模块201以及人体感应模块202的感应效果,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光敏感应模块201以及人体感应模块202设置在主体100的顶部101。通过将光敏感应模块201以及人体感应模块202设置在主体100的顶部101能够使得光敏感应模块201以及人体感应模块202的感应范围最大化,便于光敏感应模块201对光线强度的检测以及便于人体感应模块202对人体活动信号的检测。
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敏感应模块201和人体感应模块202还可以设置在主体100的侧壁上。比如,光敏感应模块201和人体感应模块202可以均设置在主体100的同一个侧壁上。又比如,光敏感应模块201和人体感应模块202分别设置在主体100的相邻两个侧壁上,或光敏感应模块201和人体感应模块202分别设置在主体100的相对两个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当人体感应模块202设置在主体100的侧壁上时,用户在使用该空气净化器10时,需将设置有人体感应模块202的侧壁朝向床位,以便于人体感应模块202对人体活动信号的检测。
可选地,为了扩大人体感应模块202感应的广角度、灵敏度,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菲涅尔透镜又名螺纹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因此,通过菲涅尔透镜能够显著提高人体感应模块202感应的广角度、灵敏度。
可选地,指示灯102设置在主体100靠近底部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示灯102为空气净化器10自身的空气质量指示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质量指示灯仅仅作为空气质量的检测提示,而目前大多数的空气质量指示灯照明亮度和1~3瓦的节能照明灯差异不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接将指示灯102作为起夜用户的照明灯。无需在空气净化器10中额外增设专门的照明灯,节约了成本。
该指示灯102包括适应不同场景的灯光颜色:温暖黄、强光白、朦胧红以及环保绿。
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灯10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在主体100靠近顶部的一端。当然,也可以在空气净化器10上专门设置用于夜晚照明的照明灯。照明灯的颜色也可以根据需求选定。对此,本申请均不作限定。
下面对空气净化器10中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包括:光敏感应模块201、人体感应模块(307)以及第一比较器(310)。
光敏感应模块201的一端与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一端(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2)电连接。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二端(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5)与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比较器的引脚5)电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第一比较器的引脚7)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的人体感应模块(307)是一颗数字集成芯片,集成有人体红外感应器、逻辑处理芯片于一体。人体感应模块可采集光敏感应模块的模拟信号,并集成自身的人体红外感应器的模拟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后输出到第一比较器。
其中,第一比较器为逻辑比较器。第一比较器用于将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3.3V电平信号转换为5V电平信号,以便控制器能够有效的接收。
光敏感应模块201输出的第一检测数据和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第二检测数据经过第一比较器逻辑运算后,输出“黑夜”情况下的人体活动信号(312)。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种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303)以及第二电阻(304)。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3.3V),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人体感应模块第三端(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1)。
上述的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用于调节人体感应模块的灵敏度。也即,通过设置不同阻值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以调节人体感应模块的不同的灵敏度。
由于过高的灵敏度不利于排出电路中干扰或者无效信号,过低的灵敏度会使输出迟钝。因此,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三端设置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可以调节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灵敏度,对整个电路抗干扰起到正面的作用。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种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305)以及第四电阻(306)。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3.3V),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人体感应模块的第四端(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6)。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用于对人体感应模块检测的人体活动信号进行延时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人体感应模块的第四端设置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可以对人体感应模块检测的人体活动信号进行延时调节,避免一段时间内输出的信号反复波动。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基准源电阻(308)以及第二基准源电阻(309)。第一基准源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基准源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基准源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5V)。第二基准源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基准源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基准源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比较器的引脚6)。第一基准源电阻以及第二基准源电阻作为第一比较器逻辑转换的基准源。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阻(311)。抗干扰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抗干扰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5V)。通过抗干扰电阻能够起到对输出信号的抗干扰作用。
可选地,光敏感应模块201包括第五电阻(301)以及光敏传感器(302)。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3.3V),光敏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共同接入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一端(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1)。所述第五电阻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阈值。也即通过对第五电阻阻值的调节可以对白天、夜晚的界限值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包括:光敏感应模块201、第二比较器(403)、第六电阻(401)以及第七电阻(402)。
其中,光敏感应模块包括第五电阻(301)以及光敏传感器(302)。
其中,第二比较器为逻辑比较器。
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共同接入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引脚3)。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第二比较器的引脚1)与控制器电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5V),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引脚2)。
在上述电路中,光敏感应模块201通过第二比较器之后,向控制器输出第三检测数据(405)。
其中,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的比值用于确定第三阈值。
相应的,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光敏感应模块201发送的第三检测数据,并基于第三检测数据判断光线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若是,则控制指示灯关闭。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两种检测电路实现双回路检测。在第一种检测电路中,由于光敏感应模块201是与人体感应模块电连接的,因此,对于第一阈值的设定会综合考虑与人体感应模块的电路匹配。所以通过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结果可能会不准确,也即,通过第一检测电路输出的并不是夜晚情况下的人体活动信号。因此,通过第二检测电路能够进一步调节白天黑夜的临界值。综合两个检测电路来对是否进入睡眠模式进行逻辑运算,确保了整个系统输出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可选地,上述电路还包括上拉电阻(404)。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通过上拉电阻能够提升输出信号带载能力,同时也起到了抗干扰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路中的电阻的数量,本申请均不作限定。此外,对于一些特定阻值的电阻,可以采用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进行实现。
请参阅图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中的控制器。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接收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一检测数据,并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步骤S102:若所述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指示灯关闭;
步骤S103:接收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二检测数据,并判断所述人体活动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步骤S104:若所述人体活动信号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指示灯打开。
需要说明是由于控制过程在上述结构中已有阐述,为了避免累赘,在此不作重复阐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光敏感应模块,所述光敏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光敏感应模块用于检测光线强度;
人体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人体活动信号;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敏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以及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一检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灯关闭,以及接收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二检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检测数据判断所述人体活动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灯打开;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比较器,所述光敏感应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将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3.3V电平信号转换为5V电平信号;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包括第五电阻以及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二比较器、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比值用于确定第三阈值;相应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光敏感应模块发送的第三检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检测数据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灯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第三端;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用于调节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灵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接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用于对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检测的人体活动信号进行延时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设置在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上方。
CN202010086135.XA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189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6135.XA CN111189200B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6135.XA CN111189200B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9200A CN111189200A (zh) 2020-05-22
CN111189200B true CN111189200B (zh) 2024-01-30

Family

ID=70704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6135.XA Active CN111189200B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920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2314A (zh) * 2015-10-10 2015-12-0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
CN205584592U (zh) * 2016-04-15 2016-09-14 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感应控制电路
CN206096784U (zh) * 2016-07-08 2017-04-1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8227394U (zh) * 2018-05-28 2018-12-11 乐思灯具(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控制器和照明装置
CN109991865A (zh) * 2019-03-20 2019-07-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卧室智能控制系统
CN209388134U (zh) * 2019-02-18 2019-09-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控制设备及智能家居系统
JP3224376U (ja) * 2019-09-05 2019-12-12 華永企業有限公司 ランプの制御回路
CN211503149U (zh) * 2020-02-14 2020-09-15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7073A1 (en) * 2010-09-19 2012-03-22 Wen-I Huang Energy-saving air conditioner and illumination controller
JP7121728B2 (ja) * 2017-04-10 2022-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2314A (zh) * 2015-10-10 2015-12-0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
CN205584592U (zh) * 2016-04-15 2016-09-14 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感应控制电路
CN206096784U (zh) * 2016-07-08 2017-04-1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8227394U (zh) * 2018-05-28 2018-12-11 乐思灯具(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控制器和照明装置
CN209388134U (zh) * 2019-02-18 2019-09-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控制设备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9991865A (zh) * 2019-03-20 2019-07-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卧室智能控制系统
JP3224376U (ja) * 2019-09-05 2019-12-12 華永企業有限公司 ランプの制御回路
CN211503149U (zh) * 2020-02-14 2020-09-15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永锋.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基于Cortex-A8处理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186-19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9200A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961B (zh) 一种自动点亮手机屏幕的方法和系统
US8373648B2 (en) Proximity senso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20090195704A1 (en) Power saving device
CN107567153B (zh) 一种调节室内光的系统及方法
CN21150314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0042129U (zh) 充电盒和适配该充电盒的tws蓝牙耳机、及其组件
WO2013143242A1 (zh) 智能遥控设备
CN111189200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控制方法
US201001143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817183A (zh) 一种基于智能门锁的智能调节方法和系统
CN201420955Y (zh) 多功能智能手持照明装置
CN110906186A (zh) 一种智能台灯系统
CN207744190U (zh) 一种led灯的灯光控制系统
CN203015202U (zh) 自动控制照明设备的节能装置
CN213479932U (zh) 一种基于iot的实用台灯
CN210328060U (zh) 一种人体红外检测并可实现微动检测的智能控制器
CN210328074U (zh) 一种存在式人体红外检测的智能控制器
CN201893973U (zh) 一种智能台灯
WO2011151754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status of a device
CN206159946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夜灯
KR102006234B1 (ko) 무선 반자동 스위치가 구비된 조명등
CN201935741U (zh) 水位及水温的警示装置与警示组件
CN112310753A (zh) 一种智能插座、智能插座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15763556U (zh) 一种多功能龙头
CN212256059U (zh) 一种酒店客房节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175 Songbe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Applicant after: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Xinche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