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4517A -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4517A
CN111184517A CN202010038436.5A CN202010038436A CN111184517A CN 111184517 A CN111184517 A CN 111184517A CN 202010038436 A CN202010038436 A CN 202010038436A CN 111184517 A CN111184517 A CN 111184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data processor
depth
dat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8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秀云
范梅霞
李漓
王灵晓
毛惠娜
甘俊丽
甘华秀
方驰华
梁东辉
范应方
杨剑
刘智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ujia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ujia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ujia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ujia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0384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4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4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4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32Determining colou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1079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using optical or photograph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90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patients or instruments, e.g. tags
    • A61B90/94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patients or instruments, e.g. tags coded with symbols, e.g. tex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ent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器和电子记录笔,其还包括如下步骤:数据处理器对患者进行扫码扫描录入患者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器对患者伤口定期进行拍照后对获得的伤口图片按照预设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进行处理以获得包括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的第一伤口数据;对伤口深度进行测量,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以获得伤口深度信息作为第二伤口数据并录入数据处理器中;根据所获得的第一、第二伤口数据实时对伤口好坏及伤口深度进行记录跟踪反馈即可。本发明容易方便检测伤口面积和深度以对判断伤口治疗起到辅助效果。

Description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测量伤口深度是评估伤口的一个重要数据。伤口测量的准确度作为一项临床客观指标对伤口愈合进度的评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伤口管理的有效性。而目前伤口测量和描述主要偏重于临床医护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由于每个医护人员测量的习惯和方式不同,导致伤口测量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简单易行地直接测量出伤口的参数而起到判断伤口治疗效果,帮助科研数据的收集等。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该系统容易方便检测伤口面积和深度以对判断伤口治疗起到辅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包括数据处理器和与所述数据处理器无线连接的电子记录笔,其还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1.1数据处理器对患者进行扫码扫描录入患者基本信息;
1.2数据处理器对患者伤口定期进行拍照后对获得的伤口图片按照预设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一伤口数据,所述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为:对拍照所获得的伤口图片进行色素采集后先根据如下颜色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红色为良好肉牙组织,黄色为腐肉组织,黑色为坏死组织,其他颜色为待观察组织,再对分类后的伤口各部分采用电子记录笔获取信息并上传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再根据预设的伤口面积测量标准进行测量,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
1.3对伤口深度进行测量,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以获得伤口深度信息作为第二伤口数据并录入数据处理器中;
1.4根据所获得的第一伤口数据和第二伤口数据实时对伤口好坏及伤口深度进行记录跟踪反馈即可。
进一步地,在患者手上带有与数据处理器配合使用的带二维码的手环,所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诊断、身份证号、ID号、性别、个人疾病史、病情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实时监控患者每天的伤口情况、处理措施,并能够根据第一伤口数据和第二伤口数据实时调查以便判断随着时间变化的康复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摄像机孔、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键、上键、下键、用于删除信息的删除健,在壳体内设有互相连接的处理器和摄像装置并且摄像装置的摄像头设在所述摄像机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伤口面积测量标准的具体步骤如下:对应于伤口各部分,在数据处理器内预先设置由若干个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小表格并且根据预设标准设定好每一正方形所对应的边长相当于实际中的多少,然后,通过电子记录笔在伤口周围皮肤画直线,进而数据处理器感应出从电子记录笔所获得的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在数据处理器上显示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所占表格边长所占的比例,再根据预设标准进行计算,以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
进一步地,伤口深度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获得伤口深度,然后,通过电子记录笔对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上记录的伤口深度画直线,进而数据处理器感应从电子记录笔获得的伤口深度信息,在数据处理器上显示深度信息所占正方形边长的比例,再根据预设标准进行换算计算出伤口深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处理器上设有密码保护,在登录时,用户需要获得第三方许可才可登录。
进一步地,所述定期指每天一次,所述正方形面积为1*1CM。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扫码获得患者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器对患者伤口定期进行拍照后对获得的伤口图片按照预设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进行处理以获得包括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的第一伤口数据,以及,对伤口深度进行测量,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以获得伤口深度信息作为第二伤口数据并录入数据处理器中,然后,根据所获得的第一、第二伤口数据实时对伤口好坏及伤口深度进行记录跟踪反馈,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因此,本发明通过智能处理,容易方便检测伤口面积和深度以对判断伤口治疗起到辅助效果。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包括数据处理器和与所述数据处理器无线连接的电子记录笔,其还包括如下处理步骤:1.1数据处理器对患者进行扫码扫描录入患者基本信息;1.2数据处理器对患者伤口定期进行拍照后对获得的伤口图片按照预设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一伤口数据,所述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为:对拍照所获得的伤口图片进行色素采集后先根据如下颜色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红色为良好肉牙组织,黄色为腐肉组织,黑色为坏死组织,其他颜色为待观察组织,再对分类后的伤口各部分采用电子记录笔获取信息并上传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再根据预设的伤口面积测量标准进行测量,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其中,第一伤口数据指所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1.3对伤口深度进行测量,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以获得伤口深度信息作为第二伤口数据并录入数据处理器中。1.4根据所获得的第一伤口数据和第二伤口数据实时对伤口好坏及伤口深度进行记录跟踪反馈即可。
进一步地,在患者手上带有与数据处理器配合使用的带二维码的手环,所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诊断、身份证号、ID号、性别、个人疾病史、病情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实时监控患者每天的伤口情况、处理措施,并能够根据第一伤口数据和第二伤口数据实时调查以便判断随着时间变化的康复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摄像机孔、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键、上键、下键、用于删除信息的删除健,在壳体内设有互相连接的处理器和摄像装置并且摄像装置的摄像头设在所述摄像机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伤口面积测量标准的具体步骤如下:对应于伤口各部分,在数据处理器内预先设置由若干个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小表格并且根据预设标准设定好每一正方形所对应的边长相当于实际中的多少,然后,通过电子记录笔在伤口周围皮肤画直线,进而数据处理器感应出从电子记录笔所获得的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在数据处理器上显示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所占表格边长所占的比例,再根据预设标准进行计算,以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其中,预设标准进行计算例如可采用:如果数据处理器感应出从电子记录笔所获得的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与正方形小表格中的正方形进行比较,如果覆盖住任一正方形过半即记为覆盖该小正方形即该小部分计算为该伤口部分的面积,如覆盖不到任一正方形过半即不算为该伤口部分的面积,从而可以获得该伤口部分的面积包括了多少个正方形即最终可获得该部分伤口面积,同理,伤口图片也是采用此方式获得伤口图片面积,以及,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就是黄色和黑色部分的面积之和。
进一步地,伤口深度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获得伤口深度,然后,通过电子记录笔对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上记录的伤口深度画直线,进而数据处理器感应从电子记录笔获得的伤口深度信息,在数据处理器上显示深度信息所占正方形边长的比例,再根据预设标准进行换算计算出伤口深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处理器上设有密码保护,在登录时,用户需要获得第三方许可才可登录。
进一步地,所述定期指每天一次,所述正方形面积为1*1CM。
根据需要,本发明可以记录患者伤口等基本信息,可永久保存,也可以删除。在本发明中,所获取的患者的信息情况、案例可通过分享功能用于临床教学及医用内部使用。
本发明的系统用以上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居家护理伤口的患者使用,也可用于医务人员外出开展延续护理/医院外展服务伤口时使用,而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居家护理使用,对伤口进行记录、测量、拍摄等功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据处理器和与所述数据处理器无线连接的电子记录笔,其还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1.1数据处理器对患者进行扫码扫描录入患者基本信息;
1.2数据处理器对患者伤口定期进行拍照后对获得的伤口图片按照预设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一伤口数据,所述的伤口比对处理标准为:对拍照所获得的伤口图片进行色素采集后先根据如下颜色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红色为良好肉牙组织,黄色为腐肉组织,黑色为坏死组织,其他颜色为待观察组织,再对分类后的伤口各部分采用电子记录笔获取信息并上传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再根据预设的伤口面积测量标准进行测量,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
1.3对伤口深度进行测量,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以获得伤口深度信息作为第二伤口数据并录入数据处理器中;
1.4根据所获得的第一伤口数据和第二伤口数据实时对伤口好坏及伤口深度进行记录跟踪反馈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患者手上带有与数据处理器配合使用的带二维码的手环,所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诊断、身份证号、ID号、性别、个人疾病史、病情说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实时监控患者每天的伤口情况、处理措施,并能够根据第一伤口数据和第二伤口数据实时调查以便判断随着时间变化的康复情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摄像机孔、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键、上键、下键、用于删除信息的删除健,在壳体内设有互相连接的处理器和摄像装置并且摄像装置的摄像头设在所述摄像机孔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伤口面积测量标准的具体步骤如下:对应于伤口各部分,在数据处理器内预先设置由若干个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小表格并且根据预设标准设定好每一正方形所对应的边长相当于实际中的多少,然后,通过电子记录笔在伤口周围皮肤画直线,进而数据处理器感应出从电子记录笔所获得的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在数据处理器上显示包括长和宽度的面积信息所占表格边长所占的比例,再根据预设标准进行计算,以获得伤口各部分的面积、与伤口图片相比所占有的百分比以及获得伤口存在异常的皮肤总面积的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伤口深度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采用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伸进伤口深处获得伤口深度,然后,通过电子记录笔对无菌棉签或是无菌导管上记录的伤口深度画直线,进而数据处理器感应从电子记录笔获得的伤口深度信息,在数据处理器上显示深度信息所占正方形边长的比例,再根据预设标准进行换算计算出伤口深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处理器上设有密码保护,在登录时,用户需要获得第三方许可才可登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指每天一次,所述正方形面积为1*1CM。
CN202010038436.5A 2020-01-14 2020-01-14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Pending CN111184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436.5A CN111184517A (zh) 2020-01-14 2020-01-14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436.5A CN111184517A (zh) 2020-01-14 2020-01-14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4517A true CN111184517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8436.5A Pending CN111184517A (zh) 2020-01-14 2020-01-14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451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465A (zh) * 2019-01-07 2019-05-03 广东体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三维伤口扫描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CN113674234A (zh) * 2021-08-13 2021-11-19 扬州大学 一种压力性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170629A (zh) * 2022-09-08 2022-10-11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伤口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52124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伤情图片数据分析的缝线用量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877691B (zh) * 2024-03-13 2024-05-07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化伤口信息采集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4929A (zh) * 2013-12-03 2016-11-23 儿童国家医疗中心 用于创面评估与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17529A (zh) * 2017-01-03 2017-05-10 丁婉清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功能住院手环
CN108742519A (zh) * 2018-04-02 2018-11-0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皮肤溃疡创面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CN108814613A (zh) * 2018-05-21 2018-11-1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伤口智能测量方法及移动测量终端
CN109350066A (zh) * 2018-10-24 2019-02-19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一种感应式伤口测量尺及其在app上的应用
CN109700465A (zh) * 2019-01-07 2019-05-03 广东体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三维伤口扫描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CN209915999U (zh) * 2018-10-23 2020-01-1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刻度的多功能棉签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4929A (zh) * 2013-12-03 2016-11-23 儿童国家医疗中心 用于创面评估与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17529A (zh) * 2017-01-03 2017-05-10 丁婉清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功能住院手环
CN108742519A (zh) * 2018-04-02 2018-11-0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皮肤溃疡创面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CN108814613A (zh) * 2018-05-21 2018-11-1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伤口智能测量方法及移动测量终端
CN209915999U (zh) * 2018-10-23 2020-01-1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刻度的多功能棉签
CN109350066A (zh) * 2018-10-24 2019-02-19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一种感应式伤口测量尺及其在app上的应用
CN109700465A (zh) * 2019-01-07 2019-05-03 广东体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三维伤口扫描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465A (zh) * 2019-01-07 2019-05-03 广东体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三维伤口扫描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CN113674234A (zh) * 2021-08-13 2021-11-19 扬州大学 一种压力性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170629A (zh) * 2022-09-08 2022-10-11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伤口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52124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伤情图片数据分析的缝线用量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15252124B (zh) * 2022-09-27 2022-12-20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伤情图片数据分析的缝线用量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877691B (zh) * 2024-03-13 2024-05-07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化伤口信息采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4517A (zh) 伤口测量及记录系统
CN104523252B (zh) 一种移动健康服务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
CN103961069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
US20180289312A1 (en) Mobile medical workstation
CN101385641B (zh) 生理参数的波形分析方法及装置
US20120143022A1 (en) Physiological signal detection system capable of showing emotions, device and emotional display method
CN106073736A (zh) 一种可扩展的人体参数监控记录系统
JP2010535594A (ja) 生理学的データおよび生物測定学的識別を提供するセンサーおよびシステム
CN205230050U (zh) 一种远程诊疗住院系统
CN103793607A (zh) 基于电视系统的家庭健康监测与诊疗系统
US20180060518A1 (en) Electronic community medical marijuana network
CN108231188A (zh) 用于评估和干预的生活质量参数的无接触和最小接触监控
CN20741036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保健云服务系统
US20190328326A1 (en) Wearabl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2462494A (zh) 一种新型智能心电测试保健器
Davis et al. Repeatability and clinical utility in stereophotogrammetric measurements of wounds
TWM444565U (zh) 具有可手動輸入生理值功能之電子生理監測系統
US10258252B1 (en) Wound measurement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3290884U (zh) 一种面向社区医疗服务的智能手持终端
JP2019058227A (ja) IoT計測器、健康SNS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および、健康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11568381A (zh) 一种自动识别患者镇痛镇静或麻醉深度的报警系统
CN204484105U (zh) 一种心血管远程实时监护装置
TW202123255A (zh) 利用非接觸影像式生理檢測技術之健康管理系統
CN108364690A (zh) 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TW201019257A (en) Patient pain-status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