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237A -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237A
CN111182237A CN201811342881.XA CN201811342881A CN111182237A CN 111182237 A CN111182237 A CN 111182237A CN 201811342881 A CN201811342881 A CN 201811342881A CN 111182237 A CN111182237 A CN 111182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video stream
stream
server
top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28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慧来
辛为
赵丕扬
李斌
陈璐
王聪
李博
顾琪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nj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nj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nj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nj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28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7Stream processing in response to a playback request from an end-user, e.g. for trick-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涉及视频通信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系统、网络传输模块及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包括闭路电视服务器、融合处理模块及终端机顶盒;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摄像装置和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前端摄像装置获取视频流,将视频流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转发至融合处理模块,融合处理模块接收到该视频流后,将该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通过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终端机顶盒,以使用户通过终端机顶盒播放视频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灵活的视频监控方式,提高了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更有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通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不断渗透,技术创新给广播电视行业、视频业务行业都带来了新的变化。从面向个人用户的闭路电视系统,到面向行业用户的视频监控等系统,视频通信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的主流方式。但这些视频业务都分属各个系统,互不兼容,海量的视频资源都局限于行业或系统内部,没有真正发挥出这些视频资源的应用价值。
同时,闭路电视系统综合运用有线电视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了电视直播功能、音视频点播功能、实时插播功能等多元化功能,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文化生活品质,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内容。另外,视频监控系统也随时保障所监测区域的自身重要部位的正常运行及周围环境的昼夜监视,可实时清晰掌握所监测区域的情况,辅助安全管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台位相对固定,如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调看监控画面,需要进入特定的监控室或者靠近监控台位,这限制了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的发挥,不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以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灵活的视频监控方式,提高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更有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系统、网络传输模块及视频监控系统;
所述闭路电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闭路电视服务器、融合处理模块及终端机顶盒,所述融合处理模块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摄像装置和流媒体服务器;所述前端摄像装置、流媒体服务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网络传输模块;
所述流媒体服务器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从所述前端摄像装置获取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转发至所述融合处理模块,所述融合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视频流后,将所述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通过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终端机顶盒,以使用户通过终端机顶盒播放所述视频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终端机顶盒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用户访问请求验证用户权限;在确定相应用户具有访问权限后,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并播放用户选择的视频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融合处理模块包括请求处理单元、流处理单元及组播转发单元;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并获取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输出至所述流处理单元;
所述流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视频流,并将所述视频流进行格式转换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视频流输出至所述组播转发单元;
所述组播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封装后的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推送至所述终端机顶盒。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访问请求为RTSP请求;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创建TCP连接,向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RTSP请求,并接收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流数据,对所述数据流数据及所述RTSP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RTSP格式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输出至所述流处理单元;
所述流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视频流,并将所述视频流进行格式转转,封装为RTP格式的视频流,将所述RTP格式的视频流输出至所述组播转发单元;
所述组播转发具体用于,用于确定组播地址,将接收到的RTP格式的视频流,通过UDP组播的形式通过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终端机顶盒。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存储管理服务器,所述存储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前端摄像装置获取的视频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中心管理服务器,所述中心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授权管理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闭路电视系统还包括信号切换器、混合调制器、分支器、机柜机顶盒、机柜显示器及分配器;
所述混合调制器与所述信号切换器、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所述分支器分别连接,将从所述信号切换器获取的电视信号,及从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获取的数据流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分支器;
所述分支器通过所述分配器连接至所述终端机顶盒;
所述分支器还通过所述机柜机顶盒连接至所述机柜显示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解码器和监控客户端;
所述解码器和所述监控客户端均连接至所述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解码器还连接至所述机柜显示器。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系统、网络传输模块及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包括闭路电视服务器、融合处理模块及终端机顶盒;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摄像装置和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前端摄像装置获取视频流,将该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转发至融合处理模块,融合处理模块接收到视频流后,将该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通过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终端机顶盒,以使用户通过终端机顶盒播放该视频流。这样,通过将视频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相结合,将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传输至闭路电视系统,并由闭路电视系统根据该视频流显示监控画面,从而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灵活的视频监控方式,使得相关人员可以随时查看闭路电视系统显示的监控画面,提高了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更有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处理模块的交互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标:
10-闭路电视系统;20-网络传输模块;30-视频监控系统;101-闭路电视服务器;102-融合处理模块;103-终端机顶盒;104-信号切换器;105-混合调制器;106-分支器;107-机柜机顶盒;108-机柜显示器;109-分配器;301-前端摄像装置;302-流媒体服务器;303-中心管理服务器;304-存储管理服务器;305-监控客户端;306-解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台位相对固定,如果相关人员需要调看监控画面,需要进入特定的监控室或者靠近监控台位,这限制了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的发挥,不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通过将视频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相结合,将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传输至闭路电视系统,并由闭路电视系统根据该视频流显示监控画面,从而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灵活的视频监控方式,使得相关人员可以随时查看闭路电视系统显示的监控画面,提高了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更有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信融合系统进行详细介绍。该视频通信融合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监控部队基地、校园、商场、医院、车站及居民小区等区域,具体的应用环境在此不作限定。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系统10、网络传输模块20及视频监控系统30。闭路电视系统10包括顺次连接的闭路电视服务器101、融合处理模块102及终端机顶盒103,该融合处理模块与网络传输模块连接。视频监控系统30包括前端摄像装置301和流媒体服务器302;该前端摄像装置、流媒体服务器分别连接至网络传输模块。
其中,上述网络传输模块可以但不限于为IP(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网际协议地址)网络组件,用于提供IP网络。前端摄像装置用于采集待监控区域的视频流。
闭路电视服务器加载有闭路电视系统管理软件,用于实现卫星电视节目直播、音视频点播、用户分权限管理以及电视端的终端机顶盒、终端访问等功能,同时具备灵活的插播功能。
流媒体服务器为系统提供流媒体转发、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连接状态检测等服务,视频监控系统对应的用户通过相应的监控客户端访问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视频流的获取,同时实现系统内各类资源的管理。
融合处理模块采用了闭路电视与视频监控融合技术,主要负责从流媒体服务器获取视频流,并将处理之后的视频流传递给闭路电视服务器,保证终端机顶盒对应的用户可以通过闭路电视服务器的监控频道看到实时监控画面。
终端机顶盒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每个终端机顶盒内置终端机顶盒应用软件,从闭路电视服务器端获取的数据,然后展示给用户,同时与用户产生交互信息,再将用户的请求发送给闭路电视服务器,更新数据,以相应用户的操作。用户通过对终端机顶盒进行操作,实现节目的观看和音视频点播功能。
具体地,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前端摄像装置获取视频流,将该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转发至融合处理模块,融合处理模块接收到上述视频流后,将该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通过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终端机顶盒,以使用户通过终端机顶盒播放上述视频流。
其中终端机顶盒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根据用户访问请求验证用户权限;在确定相应用户具有访问权限后,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并播放用户选择的视频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2示出的融合处理模块的交互图所示,流媒体服务器实时从前端摄像装置获取待监控区域的视频流,并对该视频流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流发送至融合处理模块。融合处理模块确定视频流待转发的转发流地址,对视频流进行处理,然后将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通过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终端机顶盒。当用户需要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来调看实时监控画面时,可以接收用户访问请求,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调看权限;如果是则读取用户选择的视频流,进行视频流的解码并播放。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视频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相结合,将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传输至闭路电视系统,并由闭路电视系统根据该视频流显示监控画面,从而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灵活的视频监控方式,使得相关人员可以随时查看闭路电视系统显示的监控画面,提高了视频监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更有利于视频信息的传递,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在终端机顶盒端新增用户权限验证功能,保证了视频监控信息的知悉范围,为融合技术提供了安全性保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区别在于,参见图3,该视频通信融合系统中的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中心管理服务器303,存储管理服务器304及监控客户端305,该中心管理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及监控客户端分别与上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
其中,中心管理服务器用于处理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授权管理信息。具体为用于提供授权管理服务,负责视频监控系统各类服务的管理、注册、授权、状态监测、信令转发、报警联动等功能。
存储管理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前端摄像装置获取的视频流。具体为用于为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提供长时间的存储空间,并为日后的视频录像资料检索、制定录像计划、回放录像等功能提供服务。
监控客户端加载有视频监控应用软件,是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操作终端。主要功能包括实时视频监控、前端摄像装置的控制等功能,同时支持多画面观看、语音播放、录像回放等功能。该监控客户端可以为监控台或者是监控室内的计算机等设备。
通过上述实施例,丰富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区别在于,参见图4,该视频通信融合系统的闭路电视系统还包括信号切换器104、混合调制器105、分支器106、机柜机顶盒107、机柜显示器108及分配器109;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解码器306。
其中,解码器和监控客户端均连接至网络传输模块,解码器还连接至机柜显示器。混合调制器与信号切换器、闭路电视服务器、分支器分别连接,将从信号切换器获取的电视信号,及从闭路电视服务器获取的数据流的信号传输至分支器;分支器通过分配器连接至终端机顶盒;分支器还通过机柜机顶盒连接至机柜显示器。参见图4,虚线表示网线连接,实线表示同轴电缆连接。
具体地,上述闭路电视系统的闭路电视服务器、信号切换器、混合调制器、机柜显示器、机柜机顶盒、分支器、分配器等设备作为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封装在电视信号控制柜中。
其中信号切换器,用于切换接收的各种电视信号,其中各种电视信号可以但不限于包括CATV(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社区公共电视天线系统)信号、卫星信号及综合信息信号。
混合调制器,用于将视频流的以太网信号进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并将调制后的视频流信号和电视信号混合到同轴电缆中传输,从而通过现有的同轴网络将多媒体信号传输到用户端。混合调制器具备网络接口和同轴电缆Cable接口,采用EoC技术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混合,用同一根同轴线缆进行传输。
机柜显示器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闭路电视系统管理软件的可操作界面,用户通过该闭路电视系统管理软件可管理音视频资源的上传、应用模块的删改、终端机顶盒的注册与授权、用户权限的管理,同时还具备插播音视频和字幕、制定录播计划等辅助功能。
分支器用于将一个主同轴线缆中的信号分成若干个分支输出端,其中分支输出端仅能得到主路数据信号的一小部分,用于支持机柜机顶盒的视频输出与数据显示,其余主要信号继续通过主线缆进行传输。
分配器将承载在同轴线缆中的信号等分成若干份,将信号平分给各路终端机顶盒终端,提供每路终端机顶盒的视频输出与数据显示。
机柜机顶盒和终端机顶盒都内置终端机顶盒软件,从闭路电视服务端获取数据,然后展示给用户,同时与用户产生交互信息,再将用户的请求发送给闭路电视服务器,更新数据,以相应用户的操作。用户通过对终端机顶盒进行操作,实现节目的观看和音视频点播功能。
另外,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摄像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舱内高清摄像机、外高清摄像机、云台变焦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摄像前端,用于获取待监控区域的视频流。
流媒体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和中心管理服务器均由服务器硬件和管理软件组成,包括流媒体服务软件、存储管理服务软件和中心管理服务软件,均安装在相应的服务器上。流媒体服务软件为系统提供流媒体转发、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连接状态检测等服务,系统内用户通过客户端访问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视频流的获取,同时实现系统内各类资源的管理。中心管理服务软件提供授权管理服务,负责视频监控系统各类服务的管理、注册、授权、状态监测、信令转发、报警联动等功能。存储管理服务软件为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提供长时间的存储,并为日后的视频录像资料检索、制定录像计划、回放录像等功能提供服务。
解码器,用于对网络视频数据流进行解码,将视频流还原为视频图像,采用嵌入式架构高清视频解码器,基于嵌入式系统,采用微处理芯片,支持VGA(Video GraphicsArray,视频图形阵列)、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BNC(Bayonet Nut Connector,卡扣配合型连接器)等信号输出。可通过监控客户端软件编辑视频画面并向解码器进行推流,解码器外接显示屏即可解码显示客户端视频画面,如当连接至机柜显示器时,可通过机柜显示器显示视频画面。
融合处理模块是视频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互相融合的关键技术。主要功能可分为请求处理、流处理、组播转发等,分别由请求接收模块、流处理模块和组播转发模块进行功能实现。基于此,上述融合处理模块包括请求处理单元、流处理单元及组播转发单元。
请求处理单元,用于向流媒体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并获取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视频流,将该视频流输出至流处理单元。流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上述视频流,并将该视频流进行格式转换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视频流输出至组播转发单元。组播转发单元,用于将封装后的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推送至终端机顶盒。
具体地,当上述访问请求为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请求时:
请求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创建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向流媒体服务器发送RTSP请求,并接收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流数据,对该数据流数据及RTSP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RTSP格式的视频流,将视频流输出至流处理单元。
流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上述视频流,并将该视频流进行格式转转,封装为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视频流,将该RTP格式的视频流输出至组播转发单元。
组播转发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组播地址,将接收到的RTP格式的视频流,通过UDP组播的形式通过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终端机顶盒。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体融合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首先,由请求处理模块创建TCP连接,然后向流媒体服务器发起RTSP请求。此时流媒体服务器已创建RTSP服务(其中例如设定端口port:554),正处于监听状态,收到上述RTSP请求后,立即回应TCP连接,将转发的实时视频流数据推给该请求处理模块。请求处理模块读取到Socket中的视频流数据,调用回调函数,进行RTSP请求解析处理,然后传递给流处理模块。
流处理模块主要负责视频流的封装与格式转换,先将获取的RTSP格式的数据流封装成RTP格式的数据流,再通过UDP方式输出给组播转发模块。
组播转发模块,使用UDP建立Socket连接,绑定端口,确认组播地址后,将收到的RTP格式的视频流通过UDP组播的形式传播给闭路电视系统,用户即可通过终端机顶盒源源不断地从网络获取实时的组播流进行播放显示,这样整个流量和分发的压力都在高性能的网络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上了,大大减少了闭路电视服务器的压力和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在流媒体服务器端会为每一路视频流添加一路转发通道,融合处理模块不是从每个前端摄像头取流,而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的转发功能获取视频流,减小了前端摄像头的数据流压力,又充分利用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高性能转发功能,同时还保证了数据流的安全性。
2)为闭路电视系统提供稳定持续的实时监控画面,及时共享视频信息,极大满足了相关人员对监控需求的灵活性要求。
3)在终端机顶盒端新增用户权限验证功能,保证了视频监控信息的知悉范围,为融合技术提供了安全性保障。
4)通过融合处理技术完成了单路视频流到组播形式的转发,为多个机顶盒终端并发访问相同的视频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观看视频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有效解决闭路电视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资源共享问题,并能为用户在闭路电视系统中提供一种便捷的、高效的、安全的访问监控画面的方式。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视频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闭路电视系统、网络传输模块及视频监控系统;
所述闭路电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闭路电视服务器、融合处理模块及终端机顶盒,所述融合处理模块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摄像装置和流媒体服务器;所述前端摄像装置、流媒体服务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网络传输模块;
所述流媒体服务器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从所述前端摄像装置获取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转发至所述融合处理模块,所述融合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视频流后,将所述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通过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终端机顶盒,以使用户通过终端机顶盒播放所述视频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顶盒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用户访问请求验证用户权限;在确定相应用户具有访问权限后,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并播放用户选择的视频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处理模块包括请求处理单元、流处理单元及组播转发单元;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并获取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输出至所述流处理单元;
所述流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视频流,并将所述视频流进行格式转换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视频流输出至所述组播转发单元;
所述组播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封装后的视频流以组播的形式推送至所述终端机顶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请求为RTSP请求;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创建TCP连接,向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RTSP请求,并接收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流数据,对所述数据流数据及所述RTSP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RTSP格式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输出至所述流处理单元;
所述流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视频流,并将所述视频流进行格式转转,封装为RTP格式的视频流,将所述RTP格式的视频流输出至所述组播转发单元;
所述组播转发具体用于,用于确定组播地址,将接收到的RTP格式的视频流,通过UDP组播的形式通过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终端机顶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存储管理服务器,所述存储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前端摄像装置获取的视频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中心管理服务器,所述中心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授权管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路电视系统还包括信号切换器、混合调制器、分支器、机柜机顶盒、机柜显示器及分配器;
所述混合调制器与所述信号切换器、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所述分支器分别连接,将从所述信号切换器获取的电视信号,及从所述闭路电视服务器获取的数据流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分支器;
所述分支器通过所述分配器连接至所述终端机顶盒;
所述分支器还通过所述机柜机顶盒连接至所述机柜显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解码器和监控客户端;
所述解码器和所述监控客户端均连接至所述网络传输模块,所述解码器还连接至所述机柜显示器。
CN201811342881.XA 2018-11-12 2018-11-12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Pending CN111182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2881.XA CN111182237A (zh) 2018-11-12 2018-11-12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2881.XA CN111182237A (zh) 2018-11-12 2018-11-12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237A true CN111182237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2881.XA Pending CN111182237A (zh) 2018-11-12 2018-11-12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223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343A (zh) * 2007-03-16 200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tv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1668189A (zh) * 2009-10-13 2010-03-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tv的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1967055U (zh) * 2011-03-30 2011-09-07 浙江华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CN103327374A (zh) * 2012-10-26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及网络电视机顶盒
CN103475856A (zh) * 2013-07-11 2013-12-2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应用于广电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3546727A (zh) * 2013-11-07 2014-01-29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接入闭路电视子系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343A (zh) * 2007-03-16 200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tv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1668189A (zh) * 2009-10-13 2010-03-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tv的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1967055U (zh) * 2011-03-30 2011-09-07 浙江华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CN103327374A (zh) * 2012-10-26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及网络电视机顶盒
CN103475856A (zh) * 2013-07-11 2013-12-2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应用于广电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3546727A (zh) * 2013-11-07 2014-01-29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接入闭路电视子系统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3016B2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daptive broadcast signal and method thereof
US8817095B2 (en) Locally originated IPTV programming
KR101356502B1 (ko) 방송 신호 전송 방법,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방송 수신기
US200702561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icture-in-picture video content
US10341733B2 (en) Companion device
WO2017000695A1 (zh) 电子节目指南epg的显示方法及装置、机顶盒
US20110321062A1 (en) Capturing events from and providing targeted messages to a digital media device
CN109819214B (zh) 一种视频分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7004B (zh) 一种电视节目传播方法及系统
JPWO2018016295A1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WO2017092699A1 (zh) 一种用于智能操作系统的条件接收方法和系统
CN111447503A (zh) 一种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11131725A (zh) 一种用于监看多画面视频信号的系统及方法
JPWO2019031469A1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US2011013842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hannel map of digital broadcast in home network
CN108235111B (zh) 信息共享方法及智能机顶盒
KR101677868B1 (ko) 네트워킹 방법 및 네트워킹 장치
CN109544879B (zh) 一种报警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392275B (zh) 一种文稿演示的共享方法、装置及视联网软终端
KR20170130883A (ko) 하이브리드 망 기반의 가상 현실 방송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11182237A (zh) 视频通信融合系统
CN112532719B (zh) 信息流的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0677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xtended tv data
CN112738609A (zh) 一种多路视频流传输方法、装置及多路视频流播放系统
US11606528B2 (en) 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ATSC) 3.0 latency-free display of content attribu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