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034A -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034A
CN111182034A CN201911261087.7A CN201911261087A CN111182034A CN 111182034 A CN111182034 A CN 111182034A CN 201911261087 A CN201911261087 A CN 201911261087A CN 111182034 A CN111182034 A CN 111182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acces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real
tim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1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海艳
车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10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0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每个UP的实时负载,所述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UP;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UP进行上线。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避免不同的UE持续在一个实时负载较大的UP上上线,满足了用户的上线要求,实现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

Description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控制转发分离场景,主要应用于中国移动的电信基础云(TelecommunicationInfrastructure Cloud,简称TIC)网络架构中,该TIC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电信基础云核心节点(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loud Core,简称TIC Core)和电信基础云边缘节点(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loud Edge,简称TIC Edge),其中,TIC Core可以部署控制器(Control Plane,简称CP),主要实现用户接入协议处理和用户管理,上述TIC Edge可以部署用户平面(User Plane,简称UP),该UP即物理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BRAS),主要实现接收和转发用户拨号报文、接收转发表项、实现用户拨号接入和转发用户流量。
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所示,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需要通过UP(即BRAS)在CP上上线时,其会通过在接入交换机上配置ETH-TRUNK,使用户均匀分布在两个BRAS上,具体的:在接入交换机与BRAS连接的物理口加入ETH-TRUNK,ETH-TRUNK为配置的负载均衡模式为“基于源MAC”,当用户上线时,ETH-TRUNK基于用户源MAC进行用户分流,将不同用户的上线报文发往不同的BRAS,使得不同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BRAS上线,从而使得不同BRAS上的用户数量均衡。
但是,现有技术只能做到用户数量上的均衡,不同BRAS上的用户流量负载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做到用户数量上的均衡,不同BRAS上的用户流量负载差异较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每个UP的实时负载,所述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UP;
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UP进行上线。
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CP在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时,会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中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然后CP会向UE发送通知报文,以指示该UE通过上述接入UP进行上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CP在为UE选择接入UP时是结合每个UP的实时负载进行选择的,即CP会将不同的UE按照UP的实时负载情况分布在多个UP上,因此,CP所选择的接入UP可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避免不同的UE持续在一个实时负载较大的UP上上线,满足了用户的上线要求,实现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具体包括:
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以及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除所述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
分别获取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
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具体包括:
从所有第二UP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UP;
将所有第三UP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UP确定为所述接入UP。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所述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UP上所述UE当前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具体包括:
若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UP为所述接入UP。
上述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通过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以及获取除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然后分别获取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并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接入UP。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CP在为UE选择接入UP时是结合每个UP的实时负载进行选择的,即CP会将不同的UE按照UP的实时负载情况分布在多个UP上,因此,CP所选择的接入UP可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避免不同的UE持续在一个实时负载较大的UP上上线,满足了用户的上线要求,实现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另外,当系统部署的所有UP的实时负载均比较接近无法选择出满足负载均衡要求的接入UP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来选择接入UP,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UP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UP为锁定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UP;
从所有第四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UP;
从所有第五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用户状态,更新所述多归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CP在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后,首先根据多归组信息中记录的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来获取可用的UP,然后从这些可用的UP中选择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进而使得最后基于第一UP的实时负载和第二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确定出的接入UP可用,提高了接入UP的可用性,并且也提高了UE的上线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该负载均衡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用于支持该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为相应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该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可选的,该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为CP。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设备,CP在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时,会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中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然后CP会向UE发送通知报文,以指示该UE通过上述接入UP进行上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CP在为UE选择接入UP时是结合每个UP的实时负载进行选择的,即CP会将不同的UE按照UP的实时负载情况分布在多个UP上,因此,CP所选择的接入UP可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避免不同的UE持续在一个实时负载较大的UP上上线,满足了用户的上线要求,实现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双归接入场景的系统架构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多归接入场景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双归接入场景的系统架构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2所示的用户多归接入场景的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CP和至少两个UP,CP和UP之间建立OPENFLOW连接,CP通过OPENFLOW通道连接并管理多个UP,实现BRAS业务的统一配置、用户的统一管理以及带宽资源的统一分配,UP即为物理的BRAS,主要实现接收和转发用户拨号报文、接收转发表项、实现用户拨号接入和转发用户流量。UE可以通过UP的用户接入接口接入UP,从而在CP上上线。另外,图2中的认证(RADIUS)服务器承担用户的认证、授权、计费、转发控制管理等功能,远端的DHCP服务器承担为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的功能,当用户设备通过认证并获得业务授权后,可以进行上线以访问相应的业务;图2中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OLT),用于连接光纤干线,ACC-SW为接入交换机,AGG-SW为汇聚交换机,CR为核心路由器。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有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经无线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例如,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又如,无线终端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目前,参见图1所示的用户双归接入场景示意图一,一个UE仅可以同时与两个BRAS连接,并且通过其中一个BRAS上线,具体为:当UE需要通过UP(即BRAS)在CP上上线时,其会通过在接入交换机上配置ETH-TRUNK,该ETH-TRUNK可以基于用户源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进行用户分流,将不同用户的上线报文发往不同的BRAS,使得不同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BRAS上线,从而使得不同BRAS上的用户数量均衡。但是,这种上线方式,CP只能做到用户数量上的均衡,不同BRAS上的用户流量负载差异较大。
另外,参见图3所示的用户双归接入场景示意图二,同样的,一个UE仅可以同时与两个BRAS连接,并且通过其中一个BRAS上线,当其中一个接入BRAS上的用户数量或者负载达到一定阈值时,通常的做法时管理员在该BRAS的用户接入接口配置接入延迟”(access-delay 100),从而使得用户在另外的一个BRAS上线。但是,这种上线方式,用户需要手动为BRAS设备配置延时命令,用户操作较为繁琐。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可选的,下述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控制器CP,还可以是部署了CP的其他设备,本实施例以执行主体是CP为例来进行说明。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UE在通过UP在CP上进行上线时,CP为UE选择负载合适的UP,从而达到用户上线负载均衡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当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每个UP的实时负载,所述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UP。
具体的,在图2中的系统部署完成处于初始状态时,CP会创建多归组,该多归组的多归组信息可以包括每个UP的实时负载(从用户侧而言,该实时负载实际上是每个UP上用户的实时占用带宽),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系统部署的UP的数量。在系统的初始状态下,即没有UE在系统上上线,多归组信息中的每个UP接入的用户数量为0,每个UP的实时负载为0。需要说明的是,该多归组信息是随着UE的上线状态或者下线状态或者系统的异常等实时更新的,即当某一个UE上线或者下线后,该多归组信息中的接入UP的用户数量就会更新,且负责接入该UE的UP的实时负载也会更新。
因此,当某一个UE需要上线时,UE会向任一个UP发送上线请求报文,UP在接收到该上线请求报文后,会将该上线请求报文转发给CP,从而使得CP获知UE的上线请求。因此,CP会根据该多归组信息所记录的系统部署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从系统部署的所有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可选的,CP可以选择一个实时负载最小的UP作为接入UP,CP也可以选择一个实时负载是所有UP的实时负载中的中间值的UP作为接入UP,总之,本申请实施例中,CP会结合系统部署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为UE选择一个接入UP,进而达到均衡负载的目的。
S102: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UP进行上线。
具体的,当CP为UE确定了接入UP之后,CP会通过该接入UP向该UE发送通知报文,或者CP可以通过之前接收UE的上线请求报文的UP向UE下发通知报文,本实施例对CP如何向UE发送通知报文并不做限定。UE在接收到该通知报文后,获知自己可以通过接入UP进行上线,进而执行正常的上线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CP在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时,会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中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然后CP会向UE发送通知报文,以指示该UE通过上述接入UP进行上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CP在为UE选择接入UP时是结合每个UP的实时负载进行选择的,即CP会将不同的UE按照UP的实时负载情况分布在多个UP上,因此,CP所选择的接入UP可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避免不同的UE持续在一个实时负载较大的UP上上线,满足了用户的上线要求,实现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CP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接入UP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S101具体可以包括:
S201: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以及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除所述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
具体的,当CP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后,CP可以从系统部署的所有UP中确定实时负载较大的第一UP,同时,CP还需要从系统部署的所有UP确定除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
S202:分别获取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
具体的,当CP获得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以及第一UP之后,CP会计算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除以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进而得到多个比值。
S203: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
具体的,CP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参见图6所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多归组信息包括系统所部署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确定是否存在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比值。
S302:若存在,从所有第二UP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UP。
具体的,本实现方式中,当CP获得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后,CP会从上述所有的第二UP中选取比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UP,作为第三UP。可选的,该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0.9。当然,这里也存在CP所有的比值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第三UP并不存在,该种可能的情况下,具体可以参见下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现方式中,当CP确定上述得到的所有比值中存在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比值,则CP会从上述第二UP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UP,可选的,这里的第三UP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多个,依据上述实际的比值的个数来决定。
S303:将所有第三UP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UP确定为所述接入UP。
可选的,当CP选择的接入UP不可用时,CP还可以从上述所有第三UP中选择一个实时负载次小的第三UP作为新的接入UP,依次类推。
第二种实现方式:参见图7所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多归组信息不仅包括系统所部署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还包括每个UP为当前接入的UE预留的分配带宽,该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UP上该UE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确定所有第二UP中是否存在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UP。
S402:若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UP为所述接入UP。
具体的,当CP确定上述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也就是说,上述所有的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均比较接近,这样再依据实时负载选择接入UP的可靠性不强,因此,CP结合多归组信息中记录的每个UP为当前接入的UE预留的分配带宽,从上述系统部署的所有UP中选择分配带宽最下的UP作为接入UP,从而使得UE通过该接入UP进行上线。由于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为UE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此时选择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UP作为接入UP,这样该UP在未来某个用户上线高峰时段时,其实时负载也是最小的(预留分配带宽越大,待多个UE上线后其实时负载也就越大),从而进一步地满足不同UP的负载均衡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之所以确定第三UP,是为了从系统部署的所有UP中,将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较为接近的第二UP排除(即将实时负载与最大实时负载接近的第二UP进行排除),这是因为如果一个系统中的所有UP的实时负载均比较接近,这样从这些UP中选择一个实时负载最小的UP作为接入UP,显然负载均衡效果不好,这样CP可以进一步通过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来为UE选择接入UP,从而提高了接入UP的负载均衡性。
可选的,针对上述多归组信息,CP会根据UE的用户状态来实时更新该多归组信息,该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当某一个UE正常上线时可以触发CP更新当前的多归组信息中的内容,例如更新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更新UP的实时负载等;当某一个UE正常下线或者异常下线时可以触发CP更新当前的多归组信息中的内容,例如更新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更新UP的实时负载、某个UP异常down机等;当某一个UE的流量发生变化时,也会触发CP更新当前的多归组信息中的内容,例如更新某一个UP的实时负载。
本申请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通过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以及获取除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然后分别获取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并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接入UP。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CP在为UE选择接入UP时是结合每个UP的实时负载进行选择的,即CP会将不同的UE按照UP的实时负载情况分布在多个UP上,因此,CP所选择的接入UP可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避免不同的UE持续在一个实时负载较大的UP上上线,满足了用户的上线要求,实现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另外,当系统部署的所有UP的实时负载均比较接近无法选择出满足负载均衡要求的接入UP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来选择接入UP,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中不同UP的负载均衡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多归组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UP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UP为锁定状态。其中,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可以用于CP在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时,判断系统中的每个UP是否可用,在判断系统部署的部分或者全部UP可用时,CP才会根据多归组信息中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或者,根据归组信息中的每个UP的实时负载和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来确定接入UP,从而避免CP将不可用的UP确定为接入UP的情况,提高了确定接入UP的准确性。该过程具体可以参见下述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CP在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之前,CP预先判断每个UP当前是否可用的具体过程。本实施例中,上述多归组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上述S2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1: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的,系统部署的每个UP,其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固定的,假设UP能够接入的用户数量为第二预设阈值,则当UE需要进行上线时,CP会根据多归组信息中记录的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判断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从而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即CP确定哪些UP的接入的用户数量已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从而将这些用户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UP进行排除。
S502: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UP。
S503:从所有第四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具体的,当CP对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判断之后,CP会根据所得到的第一判断结果从系统部署的所有UP中选择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UP,可选的,该第四UP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多个,最后,CP可以在所有第四UP中选择一个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进而执行后续S202和S203的过程,以确定出接入UP。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CP在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之前,CP预先判断每个UP当前是否可用的另一具体过程。本实施例中,上述多归组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UP的物理状态,该物理状态可以包括UP为活动状态或者UP为锁定状态。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上述S2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601: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具体的,由于上述多归组信息中记录了每个UP的物理状态,当一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UP可以从活动状态自动转换为锁定状态,以表明自身当前不可用,因此,多归组信息中记录的该UP的物理状态也需随之更新。这样,当CP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时,CP会根据多归组信息中记录的信息,确定每个UP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从而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S602: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UP。
S603:从所有第五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具体的,当CP根据每个UP的物理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之后,CP会根据该第二判断结果从系统部署的所有UP中国选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UP,可选的,第五UP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多个,最后,CP可以基于所有的第五UP选择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进而执行后续S202和S203的过程,以确定出接入UP。
结合上述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法,CP在检测到UE的上线请求后,首先根据多归组信息中记录的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来获取可用的UP,然后从这些可用的UP中选择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进而使得最后基于第一UP的实时负载和第二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确定出的接入UP可用,提高了接入UP的可用性,并且也提高了UE的上线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CP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和发送模块12。
具体的,处理模块11,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每个UP的实时负载,所述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UP;
发送模块12,用于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UP进行上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模块11,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1、第二获取单元112和确定单元113。
具体的,第一获取单元111,用于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以及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除所述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
第二获取单元112,用于分别获取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
确定单元113,用于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113,具体用于从所有第二UP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UP,并将所有第三UP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UP确定为所述接入UP。
可选的,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所述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UP上所述UE当前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则所述确定单元113,还用于当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UP为所述接入U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UP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UP为锁定状态。故,在上述图1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13和第一获取模块14;
第一判断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获取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UP;
所述确定单元113,具体用于从所有第四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2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15和第二获取模块16;第二判断模块15,用于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1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UP;
则所述确定单元113,具体用于从所有第五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2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更新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UE的用户状态,更新所述多归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集成在上述方法实施例的CP中,还可以是独立的CP设备。如图13所示,该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1、发送器42、存储器4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4。通信总线4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4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3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可选的,该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器45,该接收器45可以用于接收UP转发的用户的上线请求消息。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器42也可以为CP设备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可选的,该发送器42和接收器45可以集成为一个收发器。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1,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预设的多归组信息,从系统部署的UP中选择一个接入UP;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每个UP的实时负载,所述系统中部署至少两个UP;
发送器42,用于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UP进行上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41,具体用于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以及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除所述第一UP之外的其他第二UP的实时负载;并分别获取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以及,根据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UP中确定所述接入UP。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1,具体用于从所有第二UP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UP,并将所有第三UP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UP确定为所述接入UP。
可选的,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UP的预留分配带宽,所述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UP上所述UE当前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则所述处理器41,还用于在每个第二UP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系统部署的UP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UP为所述接入UP。
可选的,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UP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UP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UP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UP为锁定状态。则,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1,还用于在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之前,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UP,以及从所有第四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或者,所述处理器41,还用于从系统部署的UP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之前,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系统部署的每个UP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UP,以及从所有第五UP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UP。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1,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用户状态,更新所述多归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5)

1.一种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器,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多归组信息,从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所述控制器用于管理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进行上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归组信息,从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具体包括:
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以及除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外的其他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
分别获取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
根据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UP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具体包括:
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将所有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确定为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预留分配带宽,所述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上所述UE当前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具体包括:
若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锁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的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从所有第四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的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从所有第五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用户状态,更新所述多归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认证服务器的功能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包括:
通过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或者
通过之前接收所述UE的上线请求报文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
12.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多归组信息,从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所述控制器用于管理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进行上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以及除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外的其他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并将所有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确定为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预留分配带宽,所述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上所述UE当前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锁定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从所有第四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的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从所有第五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2-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E的用户状态,更新所述多归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2-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认证服务器的功能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2-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发送模块:
向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发送所述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发往所述UE;或者
向之前接收所述UE的上线请求报文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发送所述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发往所述UE。
23.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设备UE的上线请求时,根据多归组信息,从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选择一个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其中,所述多归组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所述控制器用于管理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UE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UE通过所述接入UP进行上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以及除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外的其他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分别获取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以及,根据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有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并将所有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实时负载最小的第三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确定为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预留分配带宽,所述预留分配带宽为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上所述UE当前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每个第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与所述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的比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预留分配带宽最小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归组信息还包括: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或者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物理状态,所述物理状态包括: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活动状态或者所述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为锁定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前,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的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上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获取当前接入的用户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以及从所有第四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获取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之前,根据所述多归组信息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的每个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物理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获取物理状态为活动状态的第五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以及从所有第五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实时负载最大的第一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31.根据权利要求23-3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用户状态,更新所述多归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状态包括:所述UE上线状态、所述UE下线状态、所述UE的实时占用带宽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23-31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认证服务器的功能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23-32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发送器:
向所述接入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发送所述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发往所述UE;或者
向之前接收所述UE的上线请求报文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发送所述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发往所述UE。
3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中的控制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设计的程序。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中的控制器所执行的功能。
CN201911261087.7A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Pending CN1111820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087.7A CN111182034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5301.6A CN106534376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CN201911261087.7A CN111182034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5301.6A Division CN106534376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034A true CN111182034A (zh) 2020-05-19

Family

ID=5833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1087.7A Pending CN111182034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CN201611245301.6A Pending CN106534376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5301.6A Pending CN106534376A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18203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7675B (zh) * 2017-05-26 2020-11-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7623593B (zh) * 2017-08-31 2021-06-1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u分离的双机热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08667695B (zh) * 2017-09-06 2020-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ras转控分离的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7566292B (zh) * 2017-09-19 2020-1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8882296B (zh) * 2018-06-21 2022-08-1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53615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分担的方法、装置以及bras
CN113067756A (zh) * 2020-01-02 2021-07-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控制器及接入设备
CN11347267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控制方法、sdf、cp、up以及网络系统
CN113766667A (zh) * 2020-06-05 202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网络架构
CN114615708B (zh) * 2022-05-11 2022-08-19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6995A1 (en) * 2006-08-17 2008-02-21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access server
US20100131660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Wojciech Dec Deterministic session load-balancing and redundancy of access servers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2215167A (zh) * 2011-06-03 2011-10-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3812788A (zh) * 2012-11-05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20353A (zh) * 2014-11-19 2015-01-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地址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1271A (zh) * 2016-06-17 2016-11-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得方法及装置
CN106254447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bras设备和sdn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8112C (zh) * 2005-10-27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服务器的用户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1170432A (zh) * 2006-10-27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组播业务保护倒换和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1478409B (zh) * 2009-02-09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计费控制方法和宽带接入服务器
CN101621409B (zh) * 2009-07-22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控制方法、装置及宽带接入服务器
CN103813340B (zh) * 2012-11-06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资源池的网络负荷分担方法、ap及系统
CN10473486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节点间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80121B (zh) * 2015-04-30 2018-05-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6995A1 (en) * 2006-08-17 2008-02-21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access server
US20100131660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Wojciech Dec Deterministic session load-balancing and redundancy of access servers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2215167A (zh) * 2011-06-03 2011-10-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3812788A (zh) * 2012-11-05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20353A (zh) * 2014-11-19 2015-01-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地址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1271A (zh) * 2016-06-17 2016-11-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得方法及装置
CN106254447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bras设备和sdn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4376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2034A (zh) 用户上线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0595233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ntroller, user equipment, and function instance
US1191749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0167051B (zh) 集中式单元-分布式单元架构下的通信方法、通信设备
EP1786151B1 (en) Network nodes cooperatively routing traffic flow amongst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CN107889169B (zh) 网络切片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US201500631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ware defined flow control in wireless systems
US20150171953A1 (e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Having Virtual Range Extenders
CN108270690B (zh) 控制报文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236912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75001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in fixed broadband network
CN109842507B (zh) 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及设备
EP2384046A1 (en) Bluetooth radio device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for integration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9165882A1 (zh) 一种切片信息的获取方法和中继装置
JP5712443B2 (ja) 優先順位調整方法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
US2015014657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path
US20230156828A1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2021180353A (ja) 基地局、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259937A1 (en)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in residential hybrid gateways
US99008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o share network resources, an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network resources
CN107710634A (zh) 基于光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与设备
KR2016005048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트래픽 경로 다중화 방법
CN1129537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748024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call-processing system
CN115515091A (zh) 网络地址转换方法、中继设备、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