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1991B -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1991B
CN111181991B CN202010005099.XA CN202010005099A CN111181991B CN 111181991 B CN111181991 B CN 111181991B CN 202010005099 A CN202010005099 A CN 202010005099A CN 111181991 B CN111181991 B CN 111181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ervices
configuration
service
authentication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50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1991A (zh
Inventor
雷超
舒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ngk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ngk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ngk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ngk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50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1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1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9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random numbers or s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建立注册中心、配置中心和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配置中心为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以及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配置中心为多个认证微服务和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多个认证微服务和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多个业务微服务对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认证微服务。本发明的构建方法提高了多种物联网终端与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Lora(semtech公司创建的低功耗局域网无线标准)通信技术是一种专用于远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的调制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大大增加了通信距离,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远距离、低速率物联网无线通信领域,例如,自动抄表、楼宇自动化设备、无线安防系统、工业监视与控制等。
在符合CLAA(China Lora Application Alliance,由中兴通讯发起的lora应用联盟)规范的LoraWAN(Lora Wide Area Network,Lora广域网)网络架构中,物联网终端通过CLAA网关与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由于物联网终端的种类和应用场景繁多,而在相关的网络架构中没有可以统一的接入并管理多种物联网终端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且不同种类的物联网终端与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通信报文协议往往不同,这使得不同应用场景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与同一个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很差,导致各个业务系统整合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字段的报文格式具有统一的报文格式规范,可以满足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联网终端的统一接入,提高了多种物联网终端与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包括:
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
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
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可选地,所述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包括:
建立应用工程项目的父工程,并在所述父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所述应用工程项目的公共依赖,
所述公共依赖包括用来发现微服务的服务发现启动依赖和用来管理所有微服务的配置文件的服务配置启动依赖;
安装并启动Nacos的安装包,并且设置所述Nacos的端口、用户名和密码。
可选地,所述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第一子工程,在所述第一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OAuth2的启动依赖,所述第一子工程为所述授权、资源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第一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创建授权配置类并在所述授权配置类上注释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配置的第一服务定义注解和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授权的第二服务定义注解,实现所述授权、资源微服务的授权配置接口;
创建资源配置类并在所述资源配置类上注释所述第一服务定义注解和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资源服务的第三服务定义注解,实现所述授权、资源微服务的资源配置接口;
在所述第一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表示是springboot工程的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表示允许被所述注册中心发现的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第一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可选地,所述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还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第二子工程,在所述第二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Zuul组件的启动依赖,所述第二子工程为所述网关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第二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在所述第二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表示开启Zuul组件代理功能的第六服务定义注解、所述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所述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第二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可选地,所述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多个第三子工程,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Netty框架的相关依赖,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在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所述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所述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可选地,所述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还包括:
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获取CLAA网关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应用密钥,不同的所述认证微服务获取的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所述应用密钥不同;
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生成随机数,根据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所述应用密钥和所述随机数通过算法计算生成挑战字;
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将消息类型、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所述随机数、所述挑战字和消息序列号整合为注册消息,并且对所述注册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后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
根据所述CLAA网关的IP地址和连接端口,分别建立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与所述CLAA网关之间的连接,并初始化所述连接;
监听所述连接是否连接成功,如果所述连接失败,则重连所述连接。
可选地,所述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还包括:
建立每一个所述认证微服务发送下行报文给所述CLAA网关的第一发送接口,通过所述第一发送接口将报文类型、报文序列号、设备扩展唯一标识、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和所述CLAA网关接收下行报文的端口整合后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
建立每一个所述认证微服务从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接收下行报文的第一接收接口,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接口获取的接收下行报文的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扩展唯一标识,确定需要接收下行报文的所述认证微服务的认证微服务名称和接口地址,将下行报文发送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可选地,所述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多个第四子工程,分别在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相关依赖,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在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所述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所述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可选地,所述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还包括:
建立每一个所述业务微服务从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接收上行报文的的第二接收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接口接收所述上行报文并对所述上行报文进行转换后获得所述上行报文的报文内容,
根据所述上行报文的信息和所述上行报文需要实现的业务,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业务微服务来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上行报文和所述下行报文包括:报文内容字段;
所述报文内容字段包括:控制字节、报文类型字节和数据字段,
所述控制字节的长度包括1字节,所述报文类型字节的长度包括1字节,所述数据字段的长度包括0至255字节;
所述控制字节包括是否携带数据域位、报文方向位、是否携带历史数据域位和物联网终端类型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第二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
第三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
第四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构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构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移动终端执行时,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如上所述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不同的认证微服务可以获取的CLAA网关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应用密钥不同。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根据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应用密钥和随机数通过算法计算生成挑战字,分别将消息类型、应用扩展唯一标识、该随机数、该挑战字和消息序列号整合为注册消息,并且对该注册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后发送给CLAA网关。根据CLAA网关的IP地址和连接端口,分别建立多个认证微服务与CLAA网关之间的连接。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联网终端通过CLAA网关将上行报文发送给对应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认证微服务,认证微服务将该上行报文转发给多个业务微服务,在多个业务微服务中对该上行报文进行处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认证服务可以统一的接入并管理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这提高了多种物联网终端与同一个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字段(PHYPayload)的报文格式由技术人员设定,具有统一的报文格式规范,可以满足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联网终端的统一接入,这进一步提高了多种物联网终端与同一个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网络架构的框架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框架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没有详细叙述。另外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网络架构的框架示意图。图3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框架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网络架构包括具有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A的物联网终端A210和具有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B的物联网终端B220、符合CLAA规范的CLAA网关300和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400。物联网终端A210包括具有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1的物联网终端A211、具有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2的物联网终端A212和具有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3的物联网终端A213。物联网终端B220包括具有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4的物联网终端B221和具有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5的物联网终端B22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网络架构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的多种物联网终端,具有统一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的同一种物联网终端可以包括具有不同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的多个物联网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400包括注册中心410、配置中心420、授权、资源微服务430、网关微服务440、多个认证微服务450(包括认证微服务451、认证微服务452)和多个业务微服务460(包括业务微服务461、业务微服务462、业务微服务463和业务微服务464)。多个业务服务460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完成不同的功能,例如最基本的物联网终端管理功能,能查看所有物联网终端的实时状态并下发操作指令远程操作物联网终端。需要说明的是,认证微服务的个数与多种物联网终端所具有的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的种类数一致,根据应用工程项目所需要实现的业务场景确定业务微服务的个数。例如,认证微服务451与具有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A的物联网终端A210对应,认证微服务452与具有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B的物联网终端B220对应。
物联网终端A210和物联网终端B220通过CLAA网关300接入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400。物联网终端A210通过CLAA网关300将上行报文发送给认证微服务451,认证微服务451将该上行报文转发给多个业务微服务460。物联网终端B220通过CLAA网关300将上行报文发送给认证微服务452,认证微服务452将该上行报文转发给多个业务微服务460。多个业务微服务460将下行报文发送给认证微服务451,认证微服务451将该下行报文发送给CLAA网关300,CLAA网关300将该下行报文发送给物联网终端A210。多个业务微服务460将下行报文发送给认证微服务452,认证微服务452将该下行报文发送给CLAA网关300,CLAA网关300将该下行报文发送给物联网终端B220。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图1所示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0中,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Nacos是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现代应用架构(例如微服务范式、云原生范式)的服务基础设施,致力于帮助用户发现、配置和管理微服务,帮助用户更敏捷和容易地构建、交付和管理微服务平台。
在该步骤中,建立应用工程项目的Maven父工程510,指定Spring Cloud(Spring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J2EE应用程序框架,Spring Cloud是基于Spring Boot实现的云应用开发工具,Spring Cloud是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和Spring Boot(Spring Boot是Spring的一套快速配置脚手架,可以基于Spring Boot快速开发单个微服务)的版本并在Maven父工程510的pom文件夹中添加该应用工程项目的公共依赖。这里的公共依赖通常是指实现该应用工程项目所需要使用的一些数据库和框架。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共依赖包括用来发现微服务的服务发现启动依赖<artifactId>Nacos-config-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和用来管理所有微服务的配置文件的服务配置启动依赖<artifactId>Nacos-discovery-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在GitHub上下载Nacos 560的安装包,解压、安装并启动Nacos560的安装包。Nacos560的安装包的默认端口为8848,默认的用户名与密码都是Nacos。对于Nacos 560的安装包的端口、用户名与密码可以使用默认值,也可以进行人为设置。这样便基于Nacos 560建立了注册中心410和配置中心420,将注册中心410和配置中心420注册到Nacos 560。
在步骤S120中,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
在该步骤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430和网关微服务440。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应用工程项目的需要,可以建立其他的多个基础微服务。
在Maven父工程510下建立第一子工程520,在第一子工程520的pom文件夹中添加OAuth2的启动依赖<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oauth2</artifactId>。这里的第一子工程520为授权、资源微服务430。
利用配置中心420对第一子工程520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创建授权配置类并在授权配置类上注释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配置的第一服务定义注解@Configuration和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授权的第二服务定义注解@EnableAuthorizationServer,实现授权、资源微服务的授权配置接口(AuthorizationServerConfigurer接口)。创建资源配置类并在资源配置类上注释第一服务定义注解@Configuration和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资源服务的第三服务定义注解@EnableResourceServer,实现授权、资源微服务430的资源配置接口(ResourceServerConfigurer接口)。通过授权、资源微服务430达到配置客户端信息、配置授权Token的节点和Token服务、配置Token节点的安全策略的目的。
在第一子工程520的启动类上注释第四服务定义注解@SpringBootApplication和第五服务定义注解@EnableDiscoveryClient,在第一子工程520的配置文件中配置Nacos560的IP地址和端口,以实现将授权、资源微服务430注册到注册中心410。
在Maven父工程510下建立第二子工程530,在第二子工程530的pom文件夹中添加Zuul组件(Spring提供的路由网关组件)的启动依赖<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zuul</artifactId>,第二子工程530为网关微服务440。
利用配置中心420对第二子工程530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在第二子工程530的启动类上注释表示开启Zuul组件代理功能的第六服务定义注解@EnableZuulProxy、第四服务定义注解@SpringBootApplication和第五服务定义注解@EnableDiscoveryClient,在第二子工程530的配置文件中配置Nacos560的IP地址和端口,以实现将网关微服务440注册到注册中心410。
在步骤S130中,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
在该步骤中,在Maven父工程510下建立多个第三子工程540,分别在多个第三子工程540的pom文件夹中添加Netty框架(JBOSS提供的一个java开源框架。Netty提供异步的、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和工具,用以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的相关依赖<artifactId>netty-all</artifactId>,多个第三子工程540为多个认证微服务450。
利用配置中心420对多个第三子工程540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在多个第三子工程540的启动类上注释第四服务定义注解@SpringBootApplication和第五服务定义注解@EnableDiscoveryClient,在多个第三子工程540的配置文件中配置Nacos 560的IP地址和端口,以实现将多个认证微服务450注册到注册中心410。
多个认证微服务450分别获取CLAA网关300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和应用密钥appkey,不同的认证微服务450获取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和应用密钥appkey不同。多个认证微服务450分别生成随机数,根据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应用密钥appkey和随机数通过算法计算生成挑战字。多个认证微服务450分别将消息类型、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该随机数、该挑战字和消息序列号整合为注册消息,并且对该注册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后发送给CLAA网关300。根据CLAA网关300的IP地址和连接端口,分别建立多个认证微服务450与CLAA网关300之间的连接,并初始化该连接。监听该连接是否连接成功,如果该连接失败,则重连该连接。通过CLAA网关300将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的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消息发送给对应的认证微服务450。
建立每一个认证微服务450发送下行报文给CLAA网关300的第一发送接口,通过第一发送接口将报文类型、报文序列号、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和CLAA网关300接收下行报文的端口整合后发送给CLAA网关300。建立每一个认证微服务450从多个业务微服务460接收下行报文的第一接收接口,根据通过第一接收接口获取的接收下行报文的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根据设备扩展唯一标识deveui可以确定该物联网终端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确定需要接收下行报文的认证微服务450的认证微服务名称和接口地址,将下行报文发送给对应的认证微服务450。
在步骤S140中,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在该步骤中,在Maven父工程510下建立多个第四子工程550,分别在多个第四子工程550的pom文件夹中添加相关依赖,多个第四子工程550为多个业务微服务460。
利用配置中心420对多个第四子工程550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在多个第四子工程550的启动类上注释第四服务定义注解@SpringBootApplication和第五服务定义注解@EnableDiscoveryClient,在多个第四子工程550的配置文件中配置Nacos 560的IP地址和端口。
建立每一个业务微服务460从多个认证微服务450接收上行报文的的第二接收接口,通过第二接收接口接收上行报文并对上行报文进行转换后获得上行报文的报文内容,根据上行报文的信息和上行报文需要实现的业务,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业务微服务460来对报文数据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根据上行报文的信息和上行报文需要实现的业务,选择多个业务微服务460来对报文数据进行处理时,该多个业务微服务460可以同时对报文数据进行处理,该多个业务微服务460也可以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对报文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的报文格式按照CLAA的技术规范书设定。表1为上行报文的报文格式,如表1所示,上行报文包括:前导码(Preamble)、包头(PHDR)、包头的CRC值(PHDR_CRC)、报文内容字段(PHYPayload)和CRC校验值(CRC)。表2为下行报文的报文格式,如表2所示,下行报文包括:(Preamble)、包头(PHDR)、包头的CRC值(PHDR_CRC)和报文内容字段(PHYPayloa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报文内容字段(PHYPayload)的报文格式由技术人员设定,具有统一的报文格式规范,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appeui的物理网终端的统一接入。表3为报文内容字段的报文格式,如表3所示,报文内容字段(PHYPayload)包括:控制字节TO、报文类型字节CMD和数据字段INFO,控制字节TO的长度为1字节,报文类型字节CMD的长度为1字节,数据字段INFO的长度为0至255字节。控制字节TO包括是否携带数据域位、报文方向位、是否携带历史数据域位和物联网终端类型位,其中,bit8为是否携带数据域位;bit7为报文方向位,即上行或下行;bit6为是否携带历史数据域位;bit5-bit1为物联网终端类型位。
表1上行报文的报文格式
Preamble PHDR PHDR_CRC PHYPayload CRC
表2下行报文的报文格式
Preamble PHDR PHDR_CRC PHYPayload
表3报文内容字段的报文格式
TO CMD INFO
1字节 1字节 0-255字节
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装置包括:第一建立单元610、第二建立单元620、第三建立单元630和第四建立单元640。
第一建立单元610,被配置为执行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第二建立单元620,被配置为执行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配置中心为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
第三建立单元630,被配置为执行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配置中心为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
第四建立单元640,被配置为执行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配置中心为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多个业务微服务对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认证微服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不同的认证微服务可以获取的CLAA网关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应用密钥不同。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根据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应用密钥和随机数通过算法计算生成挑战字,分别将消息类型、应用扩展唯一标识、该随机数、该挑战字和消息序列号整合为注册消息,并且对该注册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后发送给CLAA网关。根据CLAA网关的IP地址和连接端口,分别建立多个认证微服务与CLAA网关之间的连接。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联网终端通过CLAA网关将上行报文发送给对应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认证微服务,认证微服务将该上行报文转发给多个业务微服务,在多个业务微服务中对该上行报文进行处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认证服务可以统一的接入并管理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这提高了多种物联网终端与同一个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字段(PHYPayload)的报文格式由技术人员设定,具有统一的报文格式规范,可以满足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理网终端的统一接入,这进一步提高了多种物联网终端与同一个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通信的兼容性。
图5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参考图5,该装置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处理器710、存储器720和输入输出设备730。存储器720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存储器720内存储有执行系统功能所需的各种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处理器710从存储器720中读取各种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存储器720还存储有计算机指令以完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规定的操作。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所规定的操作。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移动终端执行时,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上述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的步骤。
附图中的流程图、框图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方法、装置的可能的体系框架、功能和操作,流程图和框图上的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仅仅是一段代码,所述模块、程序段和代码都是用来实现规定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所述实现规定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可以重新组合,从而生成新的模块和程序段。因此附图的方框以及方框顺序只是用来更好的图示实施例的过程和步骤,而不应以此作为对发明本身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
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
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其中,分别建立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与CLAA网关之间的连接,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获取所述CLAA网关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应用密钥,不同的所述认证微服务获取的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所述应用密钥不同,所述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将上行报文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所述CLAA网关通过所述连接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给具有对应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通过所述连接,将报文类型、报文序列号、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扩展唯一标识、所述认证微服务从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接收的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和所述CLAA网关接收所述下行报文的端口整合后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通过所述CLAA网关将所述下行报文发送给具有对应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联网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包括:
建立应用工程项目的父工程,并在所述父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所述应用工程项目的公共依赖,
所述公共依赖包括用来发现微服务的服务发现启动依赖和用来管理所有微服务的配置文件的服务配置启动依赖;
安装并启动Nacos的安装包,并且设置所述Nacos的端口、用户名和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第一子工程,在所述第一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OAuth2的启动依赖,所述第一子工程为所述授权、资源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第一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创建授权配置类并在所述授权配置类上注释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配置的第一服务定义注解和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授权的第二服务定义注解,实现所述授权、资源微服务的授权配置接口;
创建资源配置类并在所述资源配置类上注释所述第一服务定义注解和表示能够对微服务进行资源服务的第三服务定义注解,实现所述授权、资源微服务的资源配置接口;
在所述第一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表示是springboot工程的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表示允许被所述注册中心发现的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第一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还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第二子工程,在所述第二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Zuul组件的启动依赖,所述第二子工程为所述网关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第二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在所述第二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表示开启Zuul组件代理功能的第六服务定义注解、所述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所述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第二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多个第三子工程,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Netty框架的相关依赖,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在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所述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所述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多个第三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还包括:
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获取CLAA网关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应用密钥,不同的所述认证微服务获取的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所述应用密钥不同;
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生成随机数,根据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所述应用密钥和所述随机数通过算法计算生成挑战字;
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将消息类型、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所述随机数、所述挑战字和消息序列号整合为注册消息,并且对所述注册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后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
根据所述CLAA网关的IP地址和连接端口,分别建立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与所述CLAA网关之间的连接,并初始化所述连接;
监听所述连接是否连接成功,如果所述连接失败,则重连所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还包括:
建立每一个所述认证微服务发送下行报文给所述CLAA网关的第一发送接口,通过所述第一发送接口将报文类型、报文序列号、设备扩展唯一标识、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和所述CLAA网关接收下行报文的端口整合后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
建立每一个所述认证微服务从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接收下行报文的第一接收接口,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接口获取的接收下行报文的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扩展唯一标识,确定需要接收下行报文的所述认证微服务的认证微服务名称和接口地址,将下行报文发送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包括:
在所述父工程下建立多个第四子工程,分别在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文件夹中添加相关依赖,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
利用所述配置中心对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配置;
在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启动类上注释所述第四服务定义注解和所述第五服务定义注解;
在所述多个第四子工程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述Nacos的IP地址和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还包括:
建立每一个所述业务微服务从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接收上行报文的第二接收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接口接收所述上行报文并对所述上行报文进行转换后获得所述上行报文的报文内容,
根据所述上行报文的信息和所述上行报文需要实现的业务,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业务微服务来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报文和所述下行报文包括:报文内容字段;
所述报文内容字段包括:控制字节、报文类型字节和数据字段,
所述控制字节的长度包括1字节,所述报文类型字节的长度包括1字节,所述数据字段的长度包括0至255字节;
所述控制字节包括是否携带数据域位、报文方向位、是否携带历史数据域位和物联网终端类型位。
11.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采用Nacos建立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第二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建立多个基础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基础微服务包括授权、资源微服务和网关微服务;
第三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建立与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认证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
第四建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建立多个业务微服务,利用所述配置中心为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进行相关配置并且将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注册到所述注册中心,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对所述多种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进行处理以及发送下行报文给对应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其中,分别建立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与CLAA网关之间的连接,所述多个认证微服务分别获取所述CLAA网关分配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应用密钥,不同的所述认证微服务获取的所述应用扩展唯一标识和所述应用密钥不同,所述具有不同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多种物联网终端将上行报文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所述CLAA网关通过所述连接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给具有对应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所述认证微服务,
通过所述连接,将报文类型、报文序列号、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扩展唯一标识、所述认证微服务从所述多个业务微服务接收的下行报文的报文内容和所述CLAA网关接收所述下行报文的端口整合后发送给所述CLAA网关,通过所述CLAA网关将所述下行报文发送给具有对应的应用扩展唯一标识的物联网终端。
12.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移动终端执行时,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构建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05099.XA 2020-01-03 2020-01-03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1181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5099.XA CN111181991B (zh) 2020-01-03 2020-01-03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5099.XA CN111181991B (zh) 2020-01-03 2020-01-03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991A CN111181991A (zh) 2020-05-19
CN111181991B true CN111181991B (zh) 2022-06-17

Family

ID=70658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5099.XA Active CN111181991B (zh) 2020-01-03 2020-01-03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19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3387A (zh) * 2020-08-19 2020-12-11 成都精灵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分布式权限认证系统
CN112351080B (zh) * 2020-10-23 2023-05-02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系统物联终端及其与外接装置通讯方法
CN112698817A (zh) * 2021-01-05 2021-04-23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消息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73456B (zh) * 2021-05-14 2023-03-1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研究站 基于国产密码的百万级物联网终端安全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13360140A (zh) * 2021-05-31 2021-09-07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Spring框架脚手架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472794B (zh) * 2021-07-05 2023-08-15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权限统一管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514667A (zh) * 2022-09-14 2022-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服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233239B (zh) * 2022-12-30 2023-11-21 北京白驹易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注解的配置化网关注册方法及系统
CN116567069B (zh) * 2023-07-11 2023-09-19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物联网注册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3834B1 (en) * 2016-12-19 2017-09-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cloud platform
CN108769165A (zh) * 2018-05-17 2018-11-0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方法、物联网接入系统
CN108901022A (zh) * 2018-06-28 2018-11-27 深圳云之家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统一鉴权方法及网关
CN109743163A (zh) * 2019-01-03 2019-05-10 优信拍(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架构中的权限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8955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湖南树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方法
CN209233864U (zh) * 2018-12-20 2019-08-09 江南三体河北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安全模块
CN110460521A (zh) * 2019-09-19 2019-11-15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软网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3356B1 (ko) * 2013-11-01 2016-01-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홈 게이트웨이를 통해 클라우드 스토리지를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홈 게이트웨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3834B1 (en) * 2016-12-19 2017-09-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cloud platform
CN108769165A (zh) * 2018-05-17 2018-11-0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方法、物联网接入系统
CN108901022A (zh) * 2018-06-28 2018-11-27 深圳云之家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统一鉴权方法及网关
CN209233864U (zh) * 2018-12-20 2019-08-09 江南三体河北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安全模块
CN109743163A (zh) * 2019-01-03 2019-05-10 优信拍(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架构中的权限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8955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湖南树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方法
CN110460521A (zh) * 2019-09-19 2019-11-15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软网关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服务API网关的设计及应用;廖俊杰等;《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9年》;20190831;第38卷(第8期);P85-P8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991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1991B (zh) 物联网终端接入平台的构建方法与装置
US8949469B2 (en) Method for software program synchronization
EP3253095B1 (en) An iot-enabled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ot device
EP3252997B1 (en) An iot-enabled device
WO2017008047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197711A (zh) 一种实现统一鉴权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38529A (zh)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4828140B (zh) 业务流量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6091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in 5g networks
WO2023138335A1 (zh) 用户终端的差异化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0154141A1 (en) Computing system with gateway data transfer based upon device data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774464B2 (en) Automatic syncML client profile creation for new servers
CN115413014A (zh) 网络资源服务方法、装置、系统、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US906628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1181904B (zh)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217875B (zh) 一种设备间通信连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235437B (zh) 防御恶意添加解析域名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0824B (zh) 物联网设备的注册方法、注册云服务器及介质
WO2024022400A1 (zh) 云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20385718A1 (en) Computing system with data transfer based upon device data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6566911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3174A1 (zh) 签约更新的方法、装置、网元及介质
CN106332061B (zh) 空口引导设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446355B (zh) 实例构建方法、装置及软件系统
Sulca et al. Customizing Arduino LMiC Library Through LEAN and Scrum to Support LoRaWAN v1. 1 Specification for Developing IoT Prototy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2

Address after: 518061 Room 303, 3 / F, building 5, software industry base, No. 11, 13 and 15, Haitian 1st Road, Binhai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rongk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ast Side of Chang'an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i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RONGCARD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