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1983A -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1983A
CN111181983A CN201911424765.7A CN201911424765A CN111181983A CN 111181983 A CN111181983 A CN 111181983A CN 201911424765 A CN201911424765 A CN 201911424765A CN 111181983 A CN111181983 A CN 111181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target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47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1983B (zh
Inventor
罗晶
齐向东
吴云坤
吴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47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1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27Filtering policies
    • H04L63/0236Filtering by address, protocol, port number or service, e.g. IP-address or URL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基于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目标应用包括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至少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以及响应于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内生访问控制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生访问控制方法、一种内生访问控制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网络安全领域,通常需要通过防火墙设备进行相应的访问控制。例如,在内网设备和外网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时,相关技术的防火墙设备只能根据预先确定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类型等实现访问控制。例如,可以预先确定外网中的某一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为禁止访问的地址,当防火墙设备检测到内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具有该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时,禁止该内网设备访问该应用服务器。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相关技术的防火墙设备通常通过将某一应用服务器作为禁止访问的设备,但是相关场景下需要禁止访问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部分应用,而不是禁止访问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全部应用。因此,相关技术的防火墙设备难以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内生访问控制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至少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地址信息还包括目标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目标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用户。其中,所述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包括:在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之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预设用户,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防问的目标应用包括:获取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第一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将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不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获取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特征数据与第二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获取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与第三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包括数据包的字节数量和数据包传输方向,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所述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包的路径信息存储至云端,其中,所述路径信息中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云端的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其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为所述云端处理多个路径信息得到,所述多个路径信息存储于所述云端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一一对应,将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中的至少部分添加至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以便更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将所述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地址进行关联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将所述待配置用户配置为所述预设用户,其中,所述待配置用户被配置为所述预设用户之后,与所述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所对应的设备均被禁止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生访问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禁止模块。其中,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第一确定模块,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第二确定模块,至少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禁止模块,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地址信息还包括目标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以及第三确定模块。其中,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目标关联关系。第三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用户。其中,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包括:在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之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预设用户,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防问的目标应用包括:获取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第一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将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不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获取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特征数据与第二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获取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与第三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包括数据包的字节数量和数据包传输方向,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所述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包的路径信息存储至云端,其中,所述路径信息中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以及添加模块。其中,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云端的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其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为所述云端处理多个路径信息得到,所述多个路径信息存储于所述云端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一一对应。添加模块,将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中的至少部分添加至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以便更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第四获取模块、关联模块以及配置模块。其中,第三获取模块,获取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第四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关联模块,将所述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地址进行关联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关联关系。配置模块,将所述待配置用户配置为所述预设用户,其中,所述待配置用户被配置为所述预设用户之后,与所述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所对应的设备均被禁止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和内生访问控制装置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内生访问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然后,可以基于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目标应用包括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其后,至少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响应于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和内生访问控制装置的应有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有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100例如包括多个用户。多个用户例如包括用户110和用户120。
其中,用户110例如绑定多个设备,例如绑定设备111、设备112等等。用户120例如也可以绑定多个设备,例如绑定设备121、设备122等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例如可以预先配置相关的访问控制,例如配置用户110可以访问应用130,但是不能访问应用140。其中,用户110可以访问应用130,可以表示用户110所绑定的设备111、设备112等均可以访问应用130。或者,也可以配置用户110所绑定的设备111可以访问应用130,设备112不能访问应用130。
基于类似的配置方式,例如可以配置用户120以及其绑定的设备121、设备122等所能访问的应用。例如可以配置用户120可以访问应用140,但是不能访问应用130。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例如用户110和用户120所绑定的设备均为内网设备。应用130和应用140为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应用,该应用服务器例如可以为外网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例如还包括防火墙设备150。在内网设备与外网设备进行数据交互过程中,数据均经过防火墙设备150。
例如,在用户110(不论用户110通过绑定的哪个设备)要访问应用140时,防火墙设备150获取该数据,并判断得出用户110不能访问应用140,此时,防火墙设备150可以阻断用户110访问应用140,例如防火墙设备150不再将来自用户110的数据发送至提供应用140的应用服务器。
或者,当用户110通过设备112要访问应用130时,防火墙设备150获取该数据,并判断得出设备112不能访问应用130,此时,防火墙设备150阻断设备112访问应用130,例如防火墙设备150不再将来自设备112的数据发送至提供应用130的应用服务器。
在一种场景下,当用户110和用户120为公司员工时,例如可以设置用户110和用户120不能访问相关应用,例如不能访问视频应用、音乐应用等等。其中,当视频应用、音乐应用为特定的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时,本公开实施例例如仅禁止目标110和用户120访问该特定的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视频应用和音乐应用,但并不限制用户110和用户120访问该特定的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其他应用,其他应用例如可以是用户110和用户120在工作中所需的应用。
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用户层面和应用层面实现访问控制。特别是在应用层面上实现了细粒度的数据流量管控。例如,防火墙设备不再简单地阻止设备访问某一应用服务器,而是针对设备所访问的具体应用来确定是否阻止设备的访问。
以下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和图2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防火墙设备。该方法例如包括操作S210~S240。
在操作S210,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地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目标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所示的内网设备。当目标设备要访问外网中的应用服务器时,目标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例如被防火墙设备获取,并由防火墙设备分析该目标数据包是否符合访问条件。其中,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信息例如可以是数据包中的净载数据,该净载数据例如为该目标数据包中的具体内容。例如,如果目标设备要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则该数据信息例如为该文件内容。
在操作S220,基于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目标应用包括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例如,防火墙设备例如可以根据地址信息或数据信息确定出目标设备要访问的目标应用。
在操作S230,至少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
在操作S240,响应于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预设应用例如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应用,即,目标设备不能访问该预设应用。换言之,防火墙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来确定是否允许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例如,在一种情况下,防火墙设备可以获取预设应用的应用标识,并确定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应用的应用标识一致,如果一致,则确定目标应用为预设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例如在防火墙设备确定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为预设应用的情况下,防火墙设备不再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实现阻断目标设备访问应用服务器的效果。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应用层面上实现了细粒度的数据流量管控。例如,防火墙设备不再简单地阻止设备访问某一应用服务器,而是针对设备所访问的具体应用来确定是否阻止设备的访问该应用。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例如包括包括操作S210~S240以及操作S310~S320。其中,操作S210~S240与图2中的操作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目标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除了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之外还可以包括目标设备的地址。
在操作S310,获取目标设备的地址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目标关联关系。
在操作S320,基于目标关联关系,确定与目标设备相关联的目标用户。
其中,上述操作S240例如包括:在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之后,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然后,响应于确定目标用户是预设用户,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描述上述操作S310~S320之前,例如首先介绍预设用户的配置过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预设用户的配置过程例如如下描述。
例如,获取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获取与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与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例如为待配置用户所绑定的设备。然后,将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和至少一个设备地址进行关联处理,得到目标关联关系。最后,可以将待配置用户配置为预设用户。其中,待配置用户被配置为预设用户之后,与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所对应的设备均被禁止访问目标应用。
例如,待配置用户包括用户A、用户B。其中,用户A的身份信息例如为001,用户B的身份信息例如为002。用户身份信息001例如与地址为A的设备关联,用户身份信息002例如与地址为B的设备关联。表征用户001不能通过地址为A的设备访问目标应用,用户002不能通过地址为B的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确定是否允许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时,可以通过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应用来确定。如果目标用户为预设用户,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以下将描述S310~S320的具体实现方式。
具体地,例如获取目标设备的地址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目标关联关系。例如,目标设备的地址为A,该地址A与用户身份信息001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目标关联关系。然后,基于目标关联关系,确定与目标设备相关联的目标用户,例如确定出用户A为目标用户。在确定目标应用为预设应用之后,进一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如果确定目标用户(用户A)为预设用户,禁止地址为A的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即,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同时确定目标应用为预设应用以及确定目标用户为预设用户。如果目标应用为预设应用并且目标用户为预设用户的情况下,可以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例如,在一种情况下,防火墙设备可以获取预设用户的用户标识,并确定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是否与预设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如果一致,则确定目标用户为预设用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操作S220的具体实现例如如下描述。其中,目标应用的确定方式例如可以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例如为根据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确定,第二种方式例如为根据应用的内容来确定,第三种方式例如为根据访问行为来确定。以下将分别描述该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获取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第一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预先存储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例如可以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每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例如与至少一个第一应用标识相关联。其中,与应用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为该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应用。
然后,确定第一映射关系中是否具有与地址信息(目标数据包中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如果确定第一映射关系中具有与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将与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目标应用。
第二种方式,如果确定第一映射关系中不具有与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则可以进一步获取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特征数据与第二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不同应用的特征数据例如不同。换言之,应用特征数据能够唯一表示相应的应用。
然后,确定数据信息(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如果确定数据信息中具有与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目标应用。
第三种方式,如果确定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则可以进一步获取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与第三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包括数据包的字节数量和数据包传输方向。传输方向例如可以是从内外设备传到外网设备,或者从外网设备传到内网设备。
然后,确定数据信息(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如果确定数据信息中具有与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目标应用。
例如,第三应用标识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1的标识,相关设备在访问该应用1时需要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多个数据包,以多个数据包为3个数据包举例。例如每隔1秒发送一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的字节数量均为1000个字节。
如果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信息中包括3个数据包,并且该3个数据包为每隔1秒发送一个,并且每个数据包的字节数量均为1000个字节,则可以表征应用1为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如果确定数据信息(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即,通过如上3种方式均未能确定出目标应用的情况下,可以将目标数据包的路径信息存储至云端。其中,路径信息中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云端中积累大量的路径信息。
然后,云端可以处理存储于云端中的多个路径信息,得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其中,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多个应用标识一一对应。其后,云端例如可以将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发送给防火墙设备,防火墙设备可以将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中的至少部分添加至第一映射关系中,以便实时更新第一映射关系。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内生访问控制装置400例如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以及禁止模块440。
第一获取模块410可以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41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10,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确定模块420可以用于基于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目标应用包括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一确定模块42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20,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确定模块430可以用于至少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43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30,在此不再赘述。
禁止模块440可以用于响应于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禁止模块44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40,在此不再赘述。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内生访问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5所示,内生访问控制装置500例如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禁止模块440、第二获取模块510以及第三确定模块520。其中,第一获取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以及禁止模块440例如与上参考图4描述的模块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获取模块510可以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地址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目标关联关系。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二获取模块51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10,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确定模块520可以用于基于目标关联关系,确定与目标设备相关联的目标用户。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三确定模块52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20,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响应于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包括:在确定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之后,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响应于确定目标用户是预设用户,则禁止目标设备访问目标应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内生访问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图6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600包括处理器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6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6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6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603中,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处理器601通过执行ROM 602和/或RAM 6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602和RAM 6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6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6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605,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系统6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6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602和/或RAM 603和/或ROM 602和RAM 6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内生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
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
至少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址信息还包括目标设备的地址;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目标关联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用户;
其中,所述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包括:
在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之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预设用户,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包括:
获取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第一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将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不具有与所述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第一应用标识,获取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应用特征数据与第二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所述应用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获取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与第三应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包括数据包的字节数量和数据包传输方向;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是否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与所述第三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中不具有与所述多个数据包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包的路径信息存储至云端,其中,所述路径信息中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云端的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其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为所述云端处理多个路径信息得到,所述多个路径信息存储于所述云端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一一对应;以及
将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和多个应用标识中的至少部分添加至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以便更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
获取与所述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
将所述待配置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地址进行关联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关联关系;以及
将所述待配置用户配置为所述预设用户,其中,所述待配置用户被配置为所述预设用户之后,与所述待配置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备地址所对应的设备均被禁止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9.一种内生访问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目标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包括地址信息和/或数据信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内容;
第一确定模块,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所要访问的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应用;
第二确定模块,至少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以及
禁止模块,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应用是预设应用,则禁止所述目标设备访问所述目标应用。
10.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1424765.7A 2019-12-31 2019-12-31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Active CN111181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765.7A CN111181983B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765.7A CN111181983B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983A true CN111181983A (zh) 2020-05-19
CN111181983B CN111181983B (zh) 2023-09-08

Family

ID=70657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4765.7A Active CN111181983B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19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250A (zh) * 2021-05-31 2021-09-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数据访问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9073A (zh) * 2021-08-30 2022-08-30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地址信息获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9175A (zh) * 2018-05-22 2018-11-06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远程真机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90207941A1 (en) * 2018-01-04 2019-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ating of full network access pending delivery of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CN109981553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6914A (zh) * 2019-04-01 2019-07-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资源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553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07941A1 (en) * 2018-01-04 2019-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ating of full network access pending delivery of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CN108769175A (zh) * 2018-05-22 2018-11-06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远程真机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76914A (zh) * 2019-04-01 2019-07-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资源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250A (zh) * 2021-05-31 2021-09-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数据访问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7250B (zh) * 2021-05-31 2023-04-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数据访问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9073A (zh) * 2021-08-30 2022-08-30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地址信息获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9073B (zh) * 2021-08-30 2023-09-05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地址信息获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983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6326B2 (en) Secure controller operation and malware prevention
US863981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virtual machine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virtual machine service
US200602599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miting rights of services
US9585022B2 (en) Profil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US20150128206A1 (en) Early Filtering of Events Using a Kernel-Based Filter
US8677508B2 (en)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leakage prevention system,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leakage prevention method and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leakage prevention program
US20150150119A1 (en) Framework for fine-grain access control from high-level application permissions
KR20140045502A (ko) 신뢰 레벨 활성화 기법
US10235505B2 (en) Enabling enforcement of licensing terms in distributing content in containers by including a key in the container containing the pertinent licensing terms
CN111181983B (zh) 内生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CN111212070B (zh) 风险监控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US868928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system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CN110995768B (zh) 一种构建及生成防火墙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986208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4041B (zh) 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US86314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security services
CN113691488A (zh) 由防火墙设备执行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12738215B (zh) 区块链节点的授权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9672665B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7123A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8199A (zh) 用于升级终端设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954084A (zh) 边缘计算的处理方法、网络功能实例及边缘服务管控中心
KR20190074071A (ko) Arp 포이즈닝 공격을 해결하기 위한 sdn 컨트롤러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2024009536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securely passing data
US20190013994A1 (en) Lightweight software management sh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332, 3 / F, Building 102, 2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Applicant after: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anxin Wang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32, 3 / F, Building 102, 2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Applicant before: Qianxi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LEGEND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