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1900B -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1900B
CN111181900B CN201811349335.9A CN201811349335A CN111181900B CN 111181900 B CN111181900 B CN 111181900B CN 201811349335 A CN201811349335 A CN 201811349335A CN 111181900 B CN111181900 B CN 111181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source end
target
session identifi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9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1900A (zh
Inventor
刘若鹏
栾琳
郑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qi High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Priority to CN201811349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1031 priority patent/WO20200984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1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1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发送方法包括: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少重复冗余数据交互频率,同时保证信息字段的完整性,及时释放设备内存、CPU,提升产品性能,减少故障率,可普遍适用于数据交互频繁的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趋势,网络通信成为一大关键技术。目前主流的物联网网络通信采用C/S(客户端服务端)架构,C/S结构在技术上很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强、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网络通信量低、响应速度快、利于处理大量数据。目前HTTP协议成为一种主流通信方式之一,然而一次HTTP通信设备之间需要进行多次数据交互,同时携带大量数据。
通信设备之间交互次数频繁,并且每一次的HTTP交互,由于携带源端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数据,数据属性字段偏多,产生大量冗余数据,造成网络拥堵,目标端迟迟无法接收到数据,请求响应延迟,影响通信设备之间交互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能够对设备端之间网络通信的数据包大小以及交互的频率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设备端的硬件使用资源,如内存、CPU等,提高设备性能、减少故障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包括: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包括目标端接收源端发送的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成功接收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所述目标端将分配后的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源端和至少一个目标端,其中,所述源端包括源端信息存储单元和源端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源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目标端包括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和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所述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设置的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且将所述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端根据不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在本地建立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源端和至少一个目标端,其中,所述源端包括源端信息存储单元和源端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源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目标端包括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和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所述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设置的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且将所述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端根据不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在本地建立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可减少重复冗余数据交互频率,同时保证信息字段的完整性,及时释放内存、CPU,提升产品性能,减少故障率,可普遍适用于数据交互频繁设备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木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交互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报文交互系统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报文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部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实施例可以在源端与目标端上运行,源端与目标端可以是客户机端、服务器端、终端设备、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以运行在终端设备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01、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102、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S103、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具体实施时,所述信息组包可以由源端自定义,包括但不限于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系统的需求,增加或者减少标识源端的基本信息组包的构成要素。源端MAC地址一般唯一识别源端;设备型号用于标识源端设备型号类型;硬件版本用于识别源端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版本信息;软件版本用于标识源端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信息;CPU型号一用于标识源端使用的CPU型号一类型;坐标值用于标识源端的地理位置,如经纬度等。这些基本信息组包组合在一起唯一确定了源端。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失败时,则所述源端继续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当发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则判断所述源端异常进行重启操作。源端可以自定义发送信息组包尝试次数,如5次,10次等。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正常退出时,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清除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请求,然后接收所述目标端清除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结果。为了充分利用会话标识数据,源端可根据实际情况,正常退出时,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清除所述当前会话标识请求。
具体实施时,源端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具体实施时,源端程序启动时初始化两个会话标识池:已分配会话标识池和未分配会话标识池,分别存放正在使用的会话标识及未使用的会话标识。在初始阶段,已分配的会话标识池为空,未分配的会话标识池存放所有预设置会话标识地址。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图2与图1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源端在收集信息组包之前还包括步骤: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如图1所示,该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01、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
S202、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203、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S204、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所述源端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其目的在于建立与指定的目标端建立连接。建立连接是源端与目标端进行数据报文交互的首耍条件。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图3是图2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1、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
S302、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303、所述源端向目标端通过HTTP协议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S304、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HTTP全称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现今在WWW上应用最多的协议,HTTP是应用层协议,当使用上网浏览网页的时候,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就会通过HTTP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HTTP是一个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协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Request/Response。HTTP结构体中,请求行表示HTTP请求方法、请求地址、版本号;请求头部表示HTTP请求各个属性值;请求数据表示HTTP请求真实数据,此部分由用户自定义。HTTP协议采用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服务器以一个状态作为响应,HTTP请求响应步骤: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服务器接收HTTP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释放TCP连接。
采用此实施例的好处是:源端和目标端采用HTTP通信方式,目标端根据源端特定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生成当前网络唯一会话标识以辨别唯一源端,此操作可减少每次报文交互的数据量大小,减少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时间,减轻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负担,从而提高两端的性能。
具体实施时,源端向目标端还可以通过TCP协议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表示最上层数据,由用户自定义,如HTTP。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如TCP。网络层表示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此为协议栈的核心,如IP。主机到网络层表示物理网络发备至网络层的接口,可将网络层数据修改为适合此层设备的通信方式或修改为网络层协议,如以太网。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向目标端通过TCP协议发送所述信息组包失败时,目标端首次未接收成功,源端则将下一次上报作为首次上报,如所述源端自定义设置尝试上报十次仍不成功,则表示所述源端异常,需进行重启操作。
采用此实施例的好处是:源端和目标端采用TCP通信方式,目标端根据源端特定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生成当前网络唯一会话标识以辨别唯一源端,此操作可减少每次报文交互的数据量大小,减少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两端的性能。
具体实施时,源端向目标端还可以通过UDP协议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UDP数据包结构中,源端端口表示发送端端口地址;目标端端口表示接收端端口地址。用户数据包长度表示UDP协议头及用户数据长度和,校验和表示接收端用户判断发送端发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失真或丢包等情况。
优选地,所述源端向目标端通过UDP协议发送所述信息组包失败时,目标端首次未接收成功,源端则将下一次上报作为首次上报,如所述源端自定义设置尝试上报十次仍不成功,则所述源端开常进行重启操作。
采用此实施例的好处是:源端和目标端采用UDP通信方式,目标端根据源端特定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生成当前网络唯一会话标识以辨别唯一源端,此操作可减少每次报文交互的数据量大小,减少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负担,从而提高两端的性能。
通过采用如图1~图3实施例,我们可以看出,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数据时,在源端与目标端首次建立通信时,将自己的信息组包发送给目标端。然后二者之间进行交互时,源端发送信息给目标端时,每次只需要通过简短的源端会话标识来进行识别源端,避免了源端每次与目标端信息信息交互时重复携带源端的信息组包,这样就减少了源端与目标端的数据交互量,节省了带宽,加速了源端与目标端的通信速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数据报文发送方法流程的程序代码:
S101、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102、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S103、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五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该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01、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102、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
S103、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时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接收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包括:
S401、目标端接收源端发送的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402、所述目标端成功接收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
S403、所述目标端将分配后的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与所述目标端接收的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相对应。这样做的好处是,面对源端大量的基础信息,为了避免源端与目标端每次数据交互中携带这些基础信息,在源端与目标端首次交互时,将源端长数据基础信息转化为目标端本地易于识别的短字节数据。在目标端与源端后续数据交互时,只要是来自该源端的数据,则在目标端数据处理时,不再显示该源端的大量的基础信息,只用通过目标端信息配对规则对该源端的基础信息转换后的会话标识来表示即可。这样就节省了数据流量,使得源端和目标端数据交互速度更快。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在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后,还包括:在本地建立所述源端与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映射表。目标端通过在本地建立针对不同源端的会话标识映射表,来对源端设备进行更规范的管理。当源端信息组包有变化时,则其相应的源端会话标识信息也有所变化,这样目标端也相应动态地更新本地的对应于不同源端信息的会话标识映射表,源端也相应动态地更新自身的会话标识信息,这样确保源端和目标端会话标识信息变化的同步更新,确保源端和目标端数据交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在本地建立所述源端与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映射表之后,还包括校验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有效性。目标端对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有效性检测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会话标识值,对于失效的连接及时清除,做到源端会话标识值的充分利用,充分规划好已分配会话标识池和未分配会话标识池。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校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有效性指的是所述目标端在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查询相应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如果在所述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内,则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有效,否则表示无效。对于无效的会话标识,则目标端主动清除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内无效的会话标识所对应的信息,然后再更新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在接收来自所述源端发送的所述信息组包失败时,向所述源端反馈接收失败状态。为了与源端保持沟通的透明性,目标端接收来自源端信息组包失败时,有必要将接收失败的信息发送给源端。这样源端有机会自行决定尝试再与目标端进行连接还是放弃尝试。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接收到所述源端发送清除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请求时,清除所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信息,且向所述源端反馈清除状态。为了与源端保持沟通的透明性,目标端清除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信息时,有必要将清除成功与否的信息发送给源端。这样源端有机会自行决定尝试再向目标端发送请求清除所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信息还是放弃尝试。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开启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用于查询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所有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所对应的源端是否在线,如果多次查询均不在线,则所述目标端主动从所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删除不在线源端所对应的唯一的会话标识信息。为了与源端保持沟通的及时性,目标端设置定时器定时轮询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所有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所对应的源端是否在线,可以清除一些早已经与目标端失去连接的“僵尸”源端,这杆可以确保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所有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是活动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通过UDP协议接收来自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UDP数据包结构中,源端端口表示发送端端口地址;目标端端口表示接收端端口地址。用户数据包长度表示UDP协议头及用户数据长度和,校验和表示接收端用户判断发送端发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失真或丢包等情况。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通过HTTP协议接收来自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采用此实施例的好处是:源端和目标端采用HTTP通信方式,目标端根据源端特定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生成当前网络唯一会话标识以辨别唯一源端,此操作可减少每次报文交互的数据量大小,减少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时间,减轻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负担,从而提高两端的性能。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通过TCP协议接收来自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采用此实施例的好处是:源端和目标端采用TCP通信方式,目标端根据源端特定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生成当前网络唯一会话标识以辨别唯一源端,此操作可减少每次报文交互的数据量大小,减少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时间,减轻源端和目标端两端CPU工作负担,从而提高两端的性能。
具体实施时,所述目标端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具体实施时,目标端在接收到源端申请会话标识请求(首次上报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时,从未分配的会话标识池取出第一个会话标识地址返回,然后将此会话标识值设置标记,放入已分配会话标识池中,表明此会话标识将不会再次分配给源端,并且将这个会话标识与此源端的基本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做映射表,保存在目标端的内存中;当接收到源端会话标识更改请求时,操作如申请会话标识请求一致,在此基础上将原会话标识从映射表中唰除,重新绑定为新的会话标识。
实施例七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交互系统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数据报文交互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源端和至少一个目标端,其中,所述源端包括源端信息存储单元和源端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源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目标端包括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和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所述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的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且将所述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端根据不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在本地建立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具体实施时,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采用通信协议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相应地,目标端通过通信协议接收来自源端的信息组包。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采用HTTP协议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相应地,目标端通过HTTP协议接收来自源端的信息组包。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采用TCP协议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相应地,目标端通过TCP协议接收来自源端的信息组包。
具体实施时,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采用UDP协议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相应地,目标端通过UDP协议接收来自源端的信息组包。
具体实施时,源端程序启动时初始化两个会话标识池:已分配会话标识池和未分配会话标识池,分别存放正在使用的会话标识及未使用的会话标识。在初始阶段,已分配的会话标识池为空,未分配的会话标识池存放所有预设置会话标识地址。目标端在接收到源端申请会话标识请求(首次上报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时,从未分配的会话标识池取出第一个会话标识地址返回,然后将此会话标识值设置标记,放入已分配会话标识池中,表明此会话标识将不会再次分配给源端,并且将这个会话标识与此源端的基本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基本信息)做映射表,保存在目标端的内存中;当接收到源端会话标识更改请求时,操作如申请会话标识请求一致,在此基础上将原会话标识从映射表中删除,重新绑定为新的会话标识。
如源端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1863724240000121
目标端信息配对规则可以自定义为:
当源端向目标端发送申请会话标识请求时,根据队列的形式,采取先来先得的规则,目标端接收第一个信息组包后,读取目标端未分配会话标识池缓存,提取第一个最小会话标识分配,在未分配会话标识池中提取会话标识采用从小到大的方式进行,然后将此会话标识值作标记,移送至已分配会话标识池中,将此会话标识值与源端基本信息作映射配对;当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更改会话标识请求时,源端分配会话标识的规则与申请会话标识请求一致,在此基础上保证新分配的会话标识值不等于原会话标识值。
一般情况下,在源端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当所述源端首次与所述目标端建立连接且连接成功时,所述目标端为所述源端分配的会话标识为0。源端MAC地址是相对不变的,当所述源端后续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等任意改变时,在所述源端再次与所述目标端建立连接时,则发送改变的状态给所述目标端,所述目标端重新给所述源端分配会话标识为1,则会话标识为1的值置入已分配会话标识池。所述源端会话标识的旧值0被回收到未分配会话标识池。具体实施时,根据目标端信息配对规则配对后,在目标端形成的会话标识为:根据使用场景,由于同一目标端下源端设备有限,目前会话标识值范围在自然数1-255之间。在源端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在所述目标端分别建立对所述源端基础信息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数据库。
如源端设备有5个,其对应的目标端为1个,则在5个源端都与目标端都有有效连接时,目标端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设置的规则,在本地建立以下会话标识映射表:
序号 源端 会话标识
1 设备1 001
2 设备2 002
3 设备3 003
4 设备4 004
5 设备5 005
可选地,上述数据报文交互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数据需要频繁交互的领域,如主要用来采集覆盖范围内无线电磁波信号,针对采集到符合条件的电磁波信号记录上报至服务端。由于此类设备传感器处于常开状态,需要长时间采集信息,因此数据量较多,无法针对每一条信息采取上报动作,需控制上报频率。
通过采用上述系统,避免源端基础信息数据与目标端的多重交互,节省了数据流量,减少了CPU、内存等的消耗,使得通信双方数据交互速度快。
实施例八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报文交互系统的结构图。图6与图5的区别在于源端增加了源端系统初始化单元。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报文交互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源端和至少一个目标端,其中,所述源端包括源端系统初始化单元、源端信息存储单元和源端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源端系统初始化单元用于源端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所述源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目标端包括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和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所述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的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且将所述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端根据不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在本地建立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通过采用上述系统,避免源端基础信息数据的多重交互,节省了数据流量,减少了CPU、内存等的消耗,使得通信双方数据交互速度快,数据报文交互系统更加稳健。
实施例九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报文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报文交互装置包括数据报文交互系统,所述数据报文交互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源端和至少一个目标端,其中,所述源端包括源端信息存储单元和源端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源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目标端包括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和信息配对规则发置单元,所述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的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且将所述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端根据不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在本地建立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采用通信协议如HTTP、UDP、TCP协议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相应地,所述目标端通过HTTP、UDP、TCP协议接收来自源端的信息组包。源端和目标端可以分别为终端或者服务器端,二者之间进行频繁的数据交互。
通过采用上述设备,避免源端基础信息数据的多重交互,节省了数据流量,减少了CPU、内存等的消耗,使得通信双方数据交互速度快,数据报文交互设备性能更好。
实施例十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报文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数据报文交互系统,所述数据报文交互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源端和至少一个目标端,其中,所述源端包括源端系统初始化单元、源端信息存储单元和源端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源端系统初始化单元用于源端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所述源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目标端包括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和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所述目标端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设置单元的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且将所述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所述目标端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端根据不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在本地建立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所述源端信息发送单元采用通信协议如HTTP、UDP、TCP协议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源端和目标端可以分别为终端或者服务器端,二者之间进行频繁的数据交互。
通过采用上述设备,避免源端基础信息数据的多重交互,节省了数据流量,减少了CPU、内存等的消耗,使得通信双方数据交互速度快,数据报文交互设备性能更好。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流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数据报文接收方法流程的程序代码:
S401、目标端接收源端发送的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402、所述目标端成功接收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
S403、所述目标端将分配后的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十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该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401、目标端按收源端发送的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
S402、所述目标端成功接收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
S403、所述目标端将分配后的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时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说明可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可减少重复冗余数据交互频率,同时保证信息字段的完整性,及时释放内存、CPU,提升产品性能,减少故障率,可普遍适用于数据交互频繁领域。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端收集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所述信息组包包括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
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所述源端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通过UDP或HTTP或TCP协议发送;
所述源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在收集信息组包之前还包括:初始化目标端系统地址、端口、环境变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向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失败时,则所述源端继续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当发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则判断所述源端异常进行重启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正常退出时,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清除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请求,然后接收所述目标端清除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
7.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报文发送方法。
8.一种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端接收源端发送的信息组包,所述信息组包用于标识所述源端;所述信息组包包括MAC地址、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CPU型号、坐标值;所述源端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所述信息组包通过UDP或HTTP或TCP协议发送;
所述目标端成功接收所述信息组包后,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
所述目标端将分配后的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发送给所述源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的唯一的会话标识与所述目标端接收的所述源端的信息组包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在根据信息配对规则为所述源端分配唯一的会话标识后,还包括:在本地建立所述源端与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映射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在本地建立所述源端与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映射表之后,还包括校验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有效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校验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的有效性指的是所述目标端在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查询相应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如果在所述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内,则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有效,否则表示无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在接收来自所述源端发送的所述信息组包失败时,向所述源端反馈接收失败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接收到所述源端发送清除所述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请求时,清除所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信息,且向所述源端反馈清除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开启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用于查询本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所有源端唯一的会话标识所对应的源端是否在线,如果多次查询均不在线,则所述目标端主动从所述会话标识映射表中删除不在线源端所对应的唯一的会话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端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1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
18.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报文接收方法。
CN201811349335.9A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ctive CN111181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9335.9A CN111181900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CT/CN2019/111031 WO2020098435A1 (zh) 2018-11-13 2019-10-14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9335.9A CN111181900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900A CN111181900A (zh) 2020-05-19
CN111181900B true CN111181900B (zh) 2022-04-22

Family

ID=7065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9335.9A Active CN111181900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1900B (zh)
WO (1) WO20200984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168A (zh) * 2020-10-14 2021-01-26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轻量级udp通信冗余方法
CN112235830B (zh) * 2020-10-16 2023-12-0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32944B (zh) * 2021-04-22 2023-10-20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路安全通信方法、装置、车端、设备端及介质
CN115695594B (zh) * 2023-01-03 2023-03-07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857A (zh) * 2011-06-29 2012-03-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939372A (zh) * 2015-12-24 2016-09-1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PoE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0859B2 (ja) * 2004-03-25 2007-09-05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の優先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04606B (zh) * 2008-08-01 2012-01-04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的隧道封装结构以及网络隧道的管理方法
CN102833253B (zh) * 2012-08-29 2015-09-16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安全连接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4009961B (zh) * 2013-02-25 2018-07-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PPoE会话标识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4917736B (zh) * 2014-03-14 2018-10-02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6209945B (zh) * 2015-05-07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多连接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12180B (zh) * 2015-10-26 2020-06-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实现会话标识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857A (zh) * 2011-06-29 2012-03-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939372A (zh) * 2015-12-24 2016-09-1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PoE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900A (zh) 2020-05-19
WO2020098435A1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1900B (zh)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和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8512885B (zh) 用于网络包处理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0383758C (zh) 高速缓存设备和高速缓存数据管理方法
US7225243B1 (en) Device discovery methods and systems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10166570B (zh) 业务会话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RU246472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общений
CN110430274A (zh)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文件下载方法及系统
CN106972985B (zh) 加速dpi设备数据处理与转发的方法和dpi设备
CN103248724A (zh) 一种基于sdn控制器的dhcp广播处理方法
US10212126B2 (en) System for mediating connection
CN110602244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消息交互方法、节点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WO201619772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5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583895B (zh) Tcp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872538B (zh) 解耦tcp长连接的业务处理方法、反向代理和业务服务器
CN104969521A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及路由器
CN106790354A (zh) 一种防数据拥堵的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22410B (zh) 一种邻域-资源发现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CN108259576B (zh) 一种软硬件实时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EP3618396A1 (en) Pro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ttp flood attack
CN112565018B (zh) 一种流量统计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984846B1 (ko) 객체 이동성을 제공하는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09065B (zh) 基于IPv6的无IP网络通信方法及其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688204B (zh) 基于ndn网络的文件下载方法、节点、终端
CN107483424B (zh) 远程过程调用协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1

Address after: 518057 2nd floor, software building, No. 9, Gaoxin Zhongyi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Guangqi High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1101, building 14, No. 1008, yearning street,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Guangq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