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1864B -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1864B
CN111181864B CN202010125102.1A CN202010125102A CN111181864B CN 111181864 B CN111181864 B CN 111181864B CN 202010125102 A CN202010125102 A CN 202010125102A CN 111181864 B CN111181864 B CN 111181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gestion
link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erv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51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1864A (zh
Inventor
胡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51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1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1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1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1Identifying conges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本申请可以加快链路拥塞状态探测的速度,减少探测过程的耗时,且能够极大降低探测过程对客户端节点的依赖性。

Description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的类型与功能也越来越广泛,而应用程序在移动网络环境下传递数据时,需要对当前网络的拥塞状态进行探测,处于拥塞状态的网络往往会有较高的丢包率与时延,从而会影响应用程序中数据与信令包的传输。传统的拥塞避免方法主要依赖客户端的能力,使用连续探测的方式对网络的拥塞状态进行探测,然而这种方式的探测速度较慢,且探测使用的初始探测窗口通常是根据经验设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第一用户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一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一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一三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二一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二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二三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系统进行如下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系统进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的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第二用户设备,该设备包括:三一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三二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四一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四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系统进行如下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系统进行如下操作: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利用分布在网络中各个区域的客户端节点的集群能力,通过收集多个客户端节点对从客户端节点到服务器的网络链路的拥塞状态进行探测的结果,在服务端形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当有新的客户端节点需要探测当前网络链路的拥塞状态时,该客户端节点可以从服务器查询得到与该客户端节点至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以使该客户端节点能够以较为接近实际拥塞窗口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从而可以加快链路拥塞状态探测的速度,减少探测过程的耗时,且能够极大降低探测过程对客户端节点的依赖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的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第一用户设备结构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服务器结构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第二用户设备结构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服务器结构图;
图10示出可被用于实施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Access Memory,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 (Read Only Memory,ROM)或闪存(Flash Memory)。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hase-Change Memory,PCM)、可编程随机存取存储器 (Programmable Random Access Memory,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本申请所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网络相集成所构成的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通过触摸板进行人机交互)的移动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移动电子产品可以采用任意操作系统,如 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等。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 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虚拟超级计算机。所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网络)等。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可以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触摸终端或网络设备与触摸终端通过网络相集成所构成的设备上的程序。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设备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设备如可适用于本申请,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更多,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和步骤S13。在步骤S11中,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步骤S12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在步骤S13中,第一用户设备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在步骤S11中,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拥塞触发事件可以是目标应用进程启动事件,在目标应用进程启动后,向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该拥塞探测请求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从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可以是由当前网络链路上所有网络路由设备的IP地址组成的IP 地址序列(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
在步骤S12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来确定是否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拥塞窗口信息是数据发送端设置的一个窗口结构,根据网络链路的拥塞情况,通过动态调整该窗口大小,数据发送端只能发送大小小于或等于拥塞窗口的数据。
在步骤S13中,第一用户设备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进行拥塞窗口信息的探测,探测过程以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作为初始拥塞窗口,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拥塞窗口,直至数据传输的丢包率达到一个阈值,即停止探测,将拥塞窗口的当前值确定为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本申请通过利用分布在网络中各个区域的客户端节点的集群能力,通过收集多个客户端节点对从客户端节点到服务器的网络链路的拥塞状态进行探测的结果,在服务端形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当有新的客户端节点需要探测当前网络链路的拥塞状态时,可以从服务器查询得到较为接近实际拥塞窗口的参考拥塞窗口,从而可以加快链路拥塞状态探测的速度,减少探测过程的耗时,且能够极大降低探测过程对客户端节点的依赖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的方式可以是通过traceroute的方式对从第一用户设备到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进行探测,即以服务器为目标地址,发送ttl值递增的数据包,从而获得从第一用户设备到服务器上的当前网络链路上所有网络路由设备的IP地址信息,并将探测情况进行汇总,记录为一个IP地址序列(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序列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上的所有路由设备的IP地址信息组成的IP地址序列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仅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上的部分路由设备的IP地址信息组成的IP 地址序列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拥塞窗口信息的初始值,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取值,直至丢包率达到预定丢包率阈值,停止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当前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进行拥塞窗口信息的探测,探测过程以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作为初始拥塞窗口,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拥塞窗口,直至数据传输的丢包率达到一个阈值,即停止探测,将拥塞窗口的当前值确定为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拥塞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以预定取值作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用于指示不存在与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的拥塞指示信息,然后以一个预定取值作为初始拥塞窗口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拥塞窗口,直至数据传输的丢包率达到一个阈值,即停止探测,将拥塞窗口的当前值确定为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会向服务器上报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的实际拥塞窗口,以在服务器上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链路标识(比如,IP地址数组[IP1, IP2,IP3…IPn])以及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比如,Wn)合并为一个数据结构体,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当前链路满足预定拥堵条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可用链路查询请求,其中,所述可用链路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目标链路,并将所述当前链路变更为所述目标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拥堵条件包括任何预定的用于确定当前链路是否拥堵的条件。所述可用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之间的所有可用链路所对应的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部分可用链路所对应的可用链路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能基于任何可行的实现方式来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来确定目标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中随机选择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并将该所选择的可用链路标识信息所指示的可用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作指示的可用链路的链路情况来选择目标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拥堵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小于或等于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
2)所述当前链路的丢包率大于或等于预定丢包阈值
3)所述当前链路的时延大于或等于预定时延阈值
4)以上所述预定拥堵条件的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定拥堵条件仅为举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预定的用于确定当前链路是否拥堵的条件,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所述的预定拥堵条件的保护范围内。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21、步骤S22 和步骤S23。在步骤S21中,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步骤S22中,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步骤S23中,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步骤S21中,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
在步骤S22中,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来确定是否相匹配。
在步骤S23中,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包括: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的匹配度满足预定的匹配度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的匹配度满足预定的匹配度阈值,两个链路标识信息之间的相似度越高,两个链路标识信息之间的匹配度也就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上的所有路由设备的IP 地址信息组成的IP地址序列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仅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上的部分路由设备的IP地址信息组成的IP 地址序列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包括: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分别与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各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的IP地址序列信息进行匹配,获得与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并将该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所属链路标识信息(也即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作为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中相同位置上对应相同元素的个数大于预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一个已知IP地址序列信息中相同位置上对应相同元素的个数越多,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该已知IP地址序列信息之间的匹配度也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将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一个已知IP地址序列信息进行匹配时,依次对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的每个位置进行检测,每当检测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中的一个位置对应的元素与该已知IP地址序列信息的同一个位置对应的元素是相同的,则相同位置上对应相同元素的个数加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获得与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生成拥塞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拥塞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查询得到与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则生成用于指示不存在与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的拥塞指示信息,并将拥塞指示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更新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用户设备上报的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实际拥塞窗口,以在服务器上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由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以及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比如,Wn)合并生成的数据结构体,并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可用链路查询请求,其中,所述可用链路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信息;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其中,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对应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器的一个链路;将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用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所述可用链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选择所对应的链路可用的所有链路标识信息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先选择出所对应的链路可用的所有链路标识信息,再从选择出的链路标识信息中进一步选择出链路质量较好的至少一个链路所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中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是服务器中预先设置且不变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是可动态调整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根据地理位置优先策略和/或链路健康优先策略,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理位置优先策略是指针对的地理位置所制定的优先策略,例如,若一个链路中的路由设备的地理位置越靠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则该链路作为可用链路的优先级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路健康优先策略是指针对链路健康情况所制定的优先策略,例如,若一个链路的质量越好,则该链路作为可用链路的优先级越高。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中,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步骤S31和前述步骤S11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32中,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拥塞探测请求,步骤S32和前述步骤S21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33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步骤S33和前述步骤S22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34中,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步骤S34和前述步骤S23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35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步骤S35和前述步骤S12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36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步骤S36和前述步骤S13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的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41和步骤S42。在步骤S41中,第二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在步骤S42中,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在步骤S41中,第二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可以是目标应用进程启动事件,在目标应用进程启动后,开始对从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进行拥塞窗口探测,探测得到当前网络链路的拥塞窗口信息。
在步骤S42中,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上报拥塞窗口信息以及从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链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从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标识信息可以是由当前网络链路上所有网络路由设备的 IP地址组成的IP地址序列(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以及拥塞窗口信息(比如,Wn)合并为一个数据结构体,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包括:以预定取值作为拥塞窗口信息的初始值,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取值,直至丢包率达到预定丢包率阈值,停止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根据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当前取值,确定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一个预定取值作为初始拥塞窗口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拥塞窗口,直至数据传输的丢包率达到一个阈值,即停止探测,将拥塞窗口的当前值确定为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的方式可以是通过traceroute的方式对从第二用户设备到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进行探测,即以服务器为目标地址,发送ttl值递增的数据包,从而获得从第二用户设备到服务器上的当前网络链路上所有网络路由设备的IP地址信息,并将探测情况进行汇总,记录为一个IP地址序列 (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51和步骤S52。在步骤S51 中,服务器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在步骤S52中,服务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在步骤S51中,服务器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上报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由链路标识信息(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以及拥塞窗口信息(比如,Wn)合并生成的数据结构体,并进行存储。
在步骤S52中,服务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服务器中当前不存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上报的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数量阈值后,在服务器端可以生成并维护一个较为完备的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若服务器中当前已存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则根据上报的链路标识信息及拥塞窗口信息,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第一用户设备结构图,该设备包括一一模块11、一二模块12 和一三模块13。一一模块11,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一二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一三模块13,用于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一一模块11,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拥塞触发事件可以是目标应用进程启动事件,在目标应用进程启动后,向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该拥塞探测请求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从第一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可以是由当前网络链路上所有网络路由设备的IP地址组成的IP地址序列 (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
一二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来确定是否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拥塞窗口信息是数据发送端设置的一个窗口结构,根据网络链路的拥塞情况,通过动态调整该窗口大小,数据发送端只能发送大小小于或等于拥塞窗口的数据。
一三模块13,用于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进行拥塞窗口信息的探测,探测过程以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作为初始拥塞窗口,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拥塞窗口,直至数据传输的丢包率达到一个阈值,即停止探测,将拥塞窗口的当前值确定为从目标应用至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本申请通过利用分布在网络中各个区域的客户端节点的集群能力,通过收集多个客户端节点对从客户端节点到服务器的网络链路的拥塞状态进行探测的结果,在服务端形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当有新的客户端节点需要探测当前网络链路的拥塞状态时,可以从服务器查询得到较为接近实际拥塞窗口的参考拥塞窗口,从而可以加快链路拥塞状态探测的速度,减少探测过程的耗时,且能够极大降低探测过程对客户端节点的依赖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一模块11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序列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 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三模块13用于: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拥塞窗口信息的初始值,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取值,直至丢包率达到预定丢包率阈值,停止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当前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拥塞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以预定取值作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当前链路满足预定拥堵条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可用链路查询请求,其中,所述可用链路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目标链路,并将所述当前链路变更为所述目标链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拥堵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小于或等于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
2)所述当前链路的丢包率大于或等于预定丢包阈值
3)所述当前链路的时延大于或等于预定时延阈值
4)以上所述预定拥堵条件的任意组合。
在此,相关预定拥堵条件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服务器结构图,该服务器包括二一模块21、二二模块22和二三模块23。二一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二二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二三模块23,用于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二一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
二二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来确定是否相匹配。
二三模块23,用于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二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的匹配度满足预定的匹配度阈值。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二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 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中相同位置上对应相同元素的个数大于预定数量。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若未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获得与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生成拥塞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拥塞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更新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 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可用链路查询请求,其中,所述可用链路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信息;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其中,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对应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器的一个链路;将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中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根据地理位置优先策略和/或链路健康优先策略,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第二用户设备结构图,该设备包括四一模块41和四二模块42。四一模块41,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四二模块42,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四一模块41,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可以是目标应用进程启动事件,在目标应用进程启动后,开始对从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进行拥塞窗口探测,探测得到当前网络链路的拥塞窗口信息。
四二模块42,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上报拥塞窗口信息以及从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链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从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当前网络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标识信息可以是由当前网络链路上所有网络路由设备的IP地址组成的IP地址序列(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用户设备至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 IP3…IPn])以及拥塞窗口信息(比如,Wn)合并为一个数据结构体,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包括:以预定取值作为拥塞窗口信息的初始值,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取值,直至丢包率达到预定丢包率阈值,停止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根据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当前取值,确定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在此,相关操作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服务器结构图,该服务器包括五一模块51和五二模块52。五一模块5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五二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五一模块5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上报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由链路标识信息(比如,IP地址数组[IP1,IP2,IP3…IPn])以及拥塞窗口信息 (比如,Wn)合并生成的数据结构体,并进行存储。
五二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服务器中当前不存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在上报的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数量阈值后,在服务器端可以生成并维护一个较为完备的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若服务器中当前已存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则根据上报的链路标识信息及拥塞窗口信息,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图10示出了可被用于实施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能够作为各所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可包括具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系统存储器或NVM/存储设备320)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耦合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模块从而执行本申请中所述的动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
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控制模块310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接口控制器,以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系统控制模块310通信的任意适当的设备或组件提供任意适当的接口。
系统控制模块310可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模块330,以向系统存储器 315提供接口。存储器控制器模块330可以是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和/或固件模块。
系统存储器315可被用于例如为系统300加载和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存储器315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适当的DRAM。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存储器315可包括双倍数据速率类型四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4SDRAM)。
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控制模块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I/O) 控制器,以向NVM/存储设备320及(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325提供接口。
例如,NVM/存储设备320可被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NVM/存储设备320可包括任意适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和/或可包括任意适当的(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 (HDD)、一个或多个光盘(CD)驱动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通用光盘(DVD) 驱动器)。
NVM/存储设备320可包括在物理上作为系统300被安装在其上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存储资源,或者其可被该设备访问而不必作为该设备的一部分。例如,NVM/存储设备320可通过网络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325 进行访问。
(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325可为系统300提供接口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和/或与任意其他适当的设备通信。系统300可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标准和/或协议中的任意标准和/或协议来与无线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无线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存储器控制器模块330)的逻辑封装在一起。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级封装(SiP)。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 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在各个实施例中,系统300可以但不限于是:服务器、工作站、台式计算设备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设备、持有计算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在各个实施例中,系统3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和/ 或不同的架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机、键盘、液晶显示器(LCD)屏幕(包括触屏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个天线、图形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扬声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代码被执行时,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申请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源文件、可执行文件、安装包文件等,相应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该计算机直接执行该指令,或者该计算机编译该指令后再执行对应的编译后程序,或者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指令,或者该计算机读取并安装该指令后再执行对应的安装后程序。在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供计算机访问的任意可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包括藉此包含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通信信号被从一个系统传送到另一系统的介质。通信介质可包括有导的传输介质(诸如电缆和线(例如,光纤、同轴等))和能传播能量波的无线(未有导的传输)介质,诸如声音、电磁、RF、微波和红外。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可被体现为例如无线介质(诸如载波或诸如被体现为扩展频谱技术的一部分的类似机制)中的已调制数据信号。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指的是其一个或多个特征以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被更改或设定的信号。调制可以是模拟的、数字的或混合调制技术。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随机存储器(RAM,DRAM, SRAM);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各种只读存储器(ROM,PROM,EPROM,EEPROM)、磁性和铁磁/铁电存储器(MRAM,FeRAM);以及磁性和光学存储设备(硬盘、磁带、CD、DVD);或其它现在已知的介质或今后开发的能够存储供计算机系统使用的计算机可读信息/数据。
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是否相匹配是通过比较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确定的;
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包括:
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拥塞窗口信息的初始值,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取值,直至丢包率达到预定丢包率阈值,停止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
根据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当前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拥塞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预定取值作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当前链路满足预定拥堵条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可用链路查询请求,其中,所述可用链路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目标链路,并将所述当前链路变更为所述目标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拥堵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小于或等于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
所述当前链路的丢包率大于或等于预定丢包阈值;
所述当前链路的时延大于或等于预定时延阈值。
8.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中,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是否相匹配是通过比较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确定的;
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的匹配度满足预定的匹配度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相匹配,包括:
所述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与所述第二IP地址序列信息中相同位置上对应相同元素的个数大于预定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获得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生成拥塞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拥塞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拥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更新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可用链路查询请求,其中,所述可用链路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可用链路信息;
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其中,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对应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器的一个链路;
将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中每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拥塞窗口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包括:
根据地理位置优先策略和/或链路健康优先策略,在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的多个链路标识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可用链路标识信息。
17.一种用于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向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拥塞探测请求,其中,所述拥塞探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链路标识信息,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第一IP地址序列信息;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拥塞探测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在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中进行匹配,获得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所对应的第二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是否相匹配是通过比较所述第一链路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链路标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拥塞探测请求返回的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信息为探测初始值,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一拥塞窗口信息。
18.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目标应用对应的拥塞探测触发事件,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拥塞窗口信息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序列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确定所述目标应用至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拥塞窗口信息,包括:
以预定取值作为拥塞窗口信息的初始值,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探测数据,并逐渐提高或降低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取值,直至丢包率达到预定丢包率阈值,停止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
根据所述拥塞窗口信息的当前取值,确定所述拥塞窗口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标识信息。
21.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中,该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链路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每个用户设备至所述服务器的链路上至少一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序列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拥塞窗口信息及链路标识信息,生成或更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所述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用于表征至少一组已知链路标识信息与拥塞窗口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22. 一种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 一种生成网络链路拥塞数据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系统进行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操作。
CN202010125102.1A 2020-02-27 2020-02-27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Active CN111181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102.1A CN111181864B (zh) 2020-02-27 2020-02-27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102.1A CN111181864B (zh) 2020-02-27 2020-02-27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864A CN111181864A (zh) 2020-05-19
CN111181864B true CN111181864B (zh) 2023-05-09

Family

ID=7065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5102.1A Active CN111181864B (zh) 2020-02-27 2020-02-27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1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8436B (zh) * 2021-11-16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出行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488A (zh) * 2010-06-08 2010-10-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CN103326904A (zh) * 2013-07-12 2013-09-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认知的快速网络拓扑推断方法
CN103888367A (zh) * 2014-03-10 2014-06-25 清华大学 基于分组传输时延的多路径tcp拥塞控制方法
CN105101316A (zh) * 2015-07-1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911583A (zh) * 2017-03-14 2017-06-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显式反馈拥塞程度滑动平均值的传输层拥塞控制方法
CN109104742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窗口调整方法及发送设备
CN109194450A (zh) * 2018-08-15 2019-0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的snack-p应答系统及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4181B2 (en) * 2014-12-05 2017-10-17 Verizon Digital Media Services Inc. Dynamic initial congestion window mod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488A (zh) * 2010-06-08 2010-10-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CN103326904A (zh) * 2013-07-12 2013-09-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认知的快速网络拓扑推断方法
CN103888367A (zh) * 2014-03-10 2014-06-25 清华大学 基于分组传输时延的多路径tcp拥塞控制方法
CN105101316A (zh) * 2015-07-1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911583A (zh) * 2017-03-14 2017-06-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显式反馈拥塞程度滑动平均值的传输层拥塞控制方法
CN109104742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窗口调整方法及发送设备
CN109194450A (zh) * 2018-08-15 2019-0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的snack-p应答系统及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星网络的TCP慢启动策略改进;谷天阳等;《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0628(第06期);第31页第2.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864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6505B (zh) 一种管理会话群的方法与设备
US114098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mmending social user
CN107332700B (zh) 一种用于配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与设备
CN112104663B (zh) 一种用于管理登录用户和用户设备的方法与设备
CN110780887A (zh) 一种提供应用安装包的方法与设备
CN108430063B (zh) 一种用于监测无线局域网中arp欺骗的方法与设备
CN111092791B (zh) 一种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可用网络带宽的方法与设备
CN111181864B (zh) 确定从应用至服务器的链路拥塞状态的方法与设备
CN109710832B (zh) 一种用于搜索寄宿程序的方法与设备
EP3862885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25574B (zh) 一种用于提供呈现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1182050B (zh) 一种实现应用与服务器间通信的方法与设备
CN116192835A (zh) 预启动执行环境网络数据包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246034B (zh) 一种用于为移动设备分配流量资源的方法与设备
CN111796731B (zh) 一种自动排列图标的方法与设备
CN112788539A (zh) 一种用于追踪用户的方法与设备
CN111552906B (zh) 一种用于响应阅读应用中页面访问请求的方法与设备
CN111934981A (zh) 一种撤回红包的方法与设备
CN114390643B (zh) 一种确定热点指纹的方法与设备
CN111629421B (zh) 一种用于管理无线接入点的方法与设备
CN114567585B (zh) 一种确定路由设备的路由级别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3179554B (zh) 用于获取第二终端中信息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709146B (zh) 一种用于呈现入口信息的方法、设备、介质
CN109542937B (zh) 一种用于搜索用户联系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4944980B (zh) 用于监控告警的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