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9515A -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9515A
CN111179515A CN201811342375.0A CN201811342375A CN111179515A CN 111179515 A CN111179515 A CN 111179515A CN 201811342375 A CN201811342375 A CN 201811342375A CN 111179515 A CN111179515 A CN 111179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storage
us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23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兵
岑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23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9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9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9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该存放柜包括柜门、控制装置、采集装置及通信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采集装置采集将要开启该柜门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并控制该通信装置将该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该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及从该服务器接收该服务器根据该身份特征信息生成的身份鉴定信息;该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该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该柜门开启。该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该存放柜。该存放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报警装置、该存放柜以及存放在该存放柜中的急救设备。本发明的方案有效增加了急救设备找回的可能性,降低了急救设备被盗丢失的风险。

Description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是一种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便携式急救设备,可以安置在公共场所以供使用。但是放置在公共场所的AED容易被盗,目前的技术难以追回被盗的AED。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能够有效追回被盗的急救设备。
一种存放柜,包括柜门、控制装置、采集装置及通信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采集装置采集将要开启该柜门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并控制该通信装置将该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该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及从该服务器接收该服务器根据该身份特征信息生成的身份鉴定信息;该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该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该柜门开启。
一种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该存放柜,该服务器用于接收该存放柜中的该通信装置发送的该身份特征信息,并根据该身份特征信息生成身份鉴定信息,以及向该通信装置发送该身份鉴定信息。
一种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存放柜以及存放在该存放柜中的急救设备;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存放柜或该急救设备是否存在故障;该报警装置用于在该检测装置检测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该存放柜包括柜门和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将要开启该柜门以拿取该存放柜内的急救设备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本发明的方案中,采集装置在用户开启柜门前采集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通信装置将该身份特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接收身份鉴定信息。一方面,若存放柜内的急救设备被盗,管理人员可以从服务器上查到开启该存放柜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而对该用户进行追查以寻回丢失的急救设备;另一方面,控制装置可根据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是否开门,使得具有开门权限的用户才能开启柜门。由此,本实施例的存放柜有效增加了急救设备找回的可能性,降低了急救设备被盗丢失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存放柜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中存放柜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存放柜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存放柜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存放柜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存放柜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7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放柜10,用于收纳急救设备100,急救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为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动体外除颤器)。存放柜10可以包括柜体11、控制装置14、柜门12、采集装置13及通信装置15。应理解,图1所示的存放柜10的整体形状与构造,以及各个组成部件的形状与构造仅仅是一种示意,本申请中实际上并不限于此。
其中,柜体11作为存放柜的主体结构,其具有用于放置急救设备100的内部空间。柜门12可以安装在柜体上以封闭柜体11。用户(开启柜门的人员)可以打开柜门12以拿取存放在柜体11内的急救设备100,也可以将急救设备100归还到位后关闭柜门12。
采集装置13可以设置于柜门12上,也可以设在其他合适的位置(例如柜体11外表面)。采集装置13用于在用户开启柜门12之前(即柜门12尚未打开时),采集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应理解,采集装置13进行采集时,用户到采集装置13的距离应当在设定距离内,以使采集装置13能准确地采集。
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所独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身份。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为身份证号、护照号、电话号码、面部特征、指纹特征、虹膜特征、语音特征、隶属于特定群体(如受过培训的急救人员)的标识等。身份特征信息可以具有任意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承载于外部载体上(如卡片、徽章、各类终端设备)、由用户自身携带或输出(如用户具有的面部特征、指纹特征、虹膜特征、语音特征等,或者用户可输出的身份证号、护照号、电话号码等)。例如,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可以是面部特征信息和/或虹膜特征信息。相应的,采集装置13可以是摄像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和/或虹膜特征,以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或虹膜特征信息。
通信装置15可以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安装在柜体11内。通信装置15用于将采集装置13所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即存放柜10可与远程的服务器连接,存放柜10可通过通信装置15将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该身份特征信息后可将其保存备份,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在服务器端查询该身份特征信息,确定开启柜门12的用户身份。服务器还可根据该身份特征信息生成身份鉴定信息,该身份鉴定信息为指示用户是否具有开启柜门权限的信息。例如,服务器可以将该身份特征信息与特定群体(具有开门权限或没有开门权限的用户群体)的身份特征信息集进行比对,以确定该身份特征信息是否属于该特定群体的身份特征信息集。然后服务器可以生成指示比对结果的信息即该身份鉴定信息。或者,服务器可以对该身份特征信息处理,提取出该身份特征信息中的关键参量,该关键参量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具有开启柜门的权限。然后,服务器生成携带有该关键参量的信息即该身份鉴定信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服务器可以与若干个存放柜10连接,服务器根据某个存放柜10发送的身份特征信息,即可确定此存放柜10被某用户打开。服务器还可以将某个存放柜10上传的身份特征信息下发给与该服务器连接的任一存放柜10,此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控制装置14用于对采集装置13与通信装置15进行工作控制,即控制装置14用于控制采集装置13采集身份特征信息,并控制通信装置15将采集装置13所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及控制通信装置15从服务器接收身份鉴定信息。控制装置14还用于根据该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该用户开启柜门12。本实施例中,当该身份鉴定信息指示该用户具有开门权限时,控制装置14则控制柜门12开启;反之,当该身份鉴定信息指示该用户无开门权限时,控制装置14则控制柜门12保持关闭,使该用户无法开启柜门12。
本实施例的存放柜10中,采集装置13在用户开启柜门时采集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通信装置15将该身份特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接收身份鉴定信息。一方面,若存放柜10内的急救设备100被盗,管理人员可以从服务器上查到开启该存放柜10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而对该用户进行追查以寻回丢失的急救设备100;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4可根据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是否开门,使得具有开门权限的用户才能开启柜门。由此,本实施例的存放柜10有效增加了急救设备100找回的可能性,降低了急救设备100被盗丢失的风险。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该身份鉴定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是否属于盗窃嫌疑人(盗窃嫌疑人属于一种没有开门权限的用户群体)。例如,服务器可以将接收到的身份特征信息与盗窃嫌疑人名单进行比对,并生成指示比对结果的第一信息。若该第一信息指示该用户不属于盗窃嫌疑人,则该用户具有开门权限;反之,则该用户没有开门权限。相应的,控制装置14可在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该用户不属于盗窃嫌疑人时,解除对柜门12的锁定以允许柜门12被用户开启;反之,控制装置14在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该用户属于盗窃嫌疑人时,保持对柜门12的锁定以使该用户无法开启柜门12。由此,本实施例的存放柜10能够杜绝有盗窃嫌疑的人盗取急救设备10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包含该用户在设定时段内进行开启操作的次数。设定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以较短为佳。例如,该设定时段可以为1小时。该开启操作指该用户开启本存放柜10以及其他存放柜的操作,即只要该用户进行了开门操作,不论是在本存放柜10还是其他存放柜上进行,都算开启操作。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每接收到一次该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便判定该用户进行了一次开启操作。在实际中,考虑到在设定时段内频繁发生急救事件的概率较小,即频繁开启存放柜的概率也较小。若该用户在设定时段内频繁进行开启操作,则该用户极有可能欲行盗窃。因此,该用户在设定时段内进行开启操作的次数可作为指示是否有盗窃嫌疑的一种参量。
相应的,如图3所示,该控制装置14可以包括驱动模块141和处理模块142。驱动模块141用于控制采集装置采集该身份特征信息,并控制通信装置将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模块142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所述次数与设定次数进行比较,并在所述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不属于盗窃嫌疑人。处理模块142还用于在确定该用户不属于盗窃嫌疑人时,解除对柜门12的锁定以允许柜门12被该用户开启。反之,处理模块142在该次数大于该设定次数时确定该用户为盗窃嫌疑人。此时,处理模块142保持对柜门12的锁定以拒绝该用户开启柜门12。本实施例中,该设定次数为判定基准,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该设定次数为3次。该设定次数可预存在存放柜10中的存储器内,并可被处理模块142调用。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该身份鉴定信息可以包括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是否属于合法用户。合法用户也是具有开门权限的一种用户群体,其与同样具有开门权限的非盗窃嫌疑人的侧重不同:合法用户并不考虑用户没有盗窃嫌疑行为,而非盗窃嫌疑人重点考量用户未表现出盗窃嫌疑。合法用户可以是非盗窃嫌疑人,也可以是盗窃嫌疑人(在之前并未表现出盗窃嫌疑,但在之后却欲行盗窃的“监守自盗”型用户);非盗窃嫌疑人可以是合法用户或非法用户。另外,合法用户预先在服务器上有备案,而非盗窃嫌疑人则无需预先备案。合法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为受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医务人员、年龄在设定年龄(例如18周岁)之上的用户、无不良记录(例如偷盗记录)的用户等。合法用户具有特征信息集,包括但不限于为身份证号/护照号/电话号码/指纹特征信息/面部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语音特征信息等的集合、急救资格凭证、执业资格证号的集合等。服务器可以将接收到的身份特征信息,与合法用户的特征信息集进行比对,以确定该身份特征信息是否与该特征信息集匹配,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属于合法用户。若匹配则为合法用户,反之则为非法用户。
相应的,该控制装置14用于在根据该第二信息确定该用户为合法用户时,解除对柜门12的锁定以允许柜门12被该用户开启;反之,该控制装置14在确定该用户未非法用户时,保持对柜门12的锁定以拒绝该用户开启柜门12。由此,本实施例的存放柜10仅能够仅允许合法用户开启柜门12并使用急救设备100,避免非法用户盗取急救设备100,有效增加了急救设备100找回的可能性,降低了急救设备100被盗丢失的风险。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存放柜10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16。控制装置14还用于在根据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拒绝该用户开启柜门12时,控制报警装置16发出报警信号,以触发事发现场的警戒。当然,报警装置16并非是必需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存放柜10还可以包括检测装置17,用于检测柜门12或柜体11是否存在故障。该故障可以包括结构破损和功能障碍(如柜门12卡住无法开闭,柜体11内的充电电路断路等)。控制装置14还用于在检测装置17检测到故障时,控制报警装置16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维护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和排障。当然,该检测装置17并非是必需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存放柜10还可以包括存储装置18,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包括但不限于设在柜体11内。存储装置18用于存储采集装置13所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存储装置18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具有存储功能的器件,例如可以为设置在柜体11内的硬盘或存储卡等。通过设置存储装置18,能够将开启柜门11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保存在本地,便于存放柜10附近的管理人员查询与追踪。尤其当网络不畅导致无法从远程服务器读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时,管理人员依然可以在存放柜10本地进行查询以进行追踪。当然,存放柜10也可以不存储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只需要通过通信装置15将身份特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即可。
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形式的身份特征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采集装置13进行采集。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集装置13可以具有供用户接触以进行输入的输入界面,采集装置13通过输入界面采集用户输入的身份特征信息。该输入界面包括但不限于触摸屏、键盘等,用户可以通过触控与键入等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自己的身份特征信息,如身份证号、护照号、电话号码等。采集装置13可向用户发出输入提示,促使用户在输入界面输入身份特征信息。为保证能获取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存放柜10可设置成必需先进行输入才能开启柜门11的模式。当然,为了及时救援伤患,此种模式不是必需的。
或者,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集装置13可以包括感应部,感应部用于感应存储有身份特征信息的载体(例如卡片、终端设备等)。感应部包括但不限于为红外感应器、激光感应器、射频感应器等。感应部具有设定的感应距离,当载体到感应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该感应距离时,感应部才能感应载体,以获取载体中的身份特征信息。采用感应的方式能较快地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本实施例中,采集装置13可同时具有感应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输入界面,以兼容两种获取方式。两种获取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获取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即可。当然,采集装置13也可以仅采用感应方式或输入方式中的其一,实现身份特征信息的采集。
或者,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采集装置13可以包括图像获取部,图像获取部用于对呈现身份特征信息的载体进行拍摄,以获取载体所呈现的身份特征信息。图像获取部包括但不限于为摄像头等摄像装置,能够对表面印制有身份特征信息的载体(如卡片、徽章等),及显示身份特征信息的载体(如显示二维码、条形码、图案、字符等的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拍摄,从而获取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拍摄的方式比较智能便捷,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当然,图像获取部还摄取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特征、虹膜特征、面部图像、全身图像等,进而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该生物特征信息为身份特征信息中的一种。
以上实施方式基本描述的是采集装置13可采集用户的非生物特征信息(除生物特征信息之外的身份特征信息)。以下实施方式中的采集装置13可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采集装置13可以包括生物特征获取部,生物特征获取部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获取部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模组、摄像模组、语音获取模组等,相应的可分别采集指纹信息、面部图像或全身图像、虹膜图像、语音信息等生物特征信息。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的方式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及携带载体,且采集到的身份特征信息更加精准。
例如,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语音特征信息,语音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声音的特定频率、振幅、波形等声音参数信息。相应的,生物特征获取部可以为语音获取部(例如为麦克风等语音获取模组),语音获取部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以获取语音特征信息。用户可说出特定的语句或任意语句,以供语音获取部采集和处理。
或者,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指纹特征信息。相应的,生物特征获取部为指纹识别模组,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而获取该指纹特征信息。
又或者,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脸部特征信息和/或虹膜特征信息。相应的,生物特征获取部可以为摄像模组,用于采集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或虹膜图像而获取该脸部特征信息和/或虹膜特征信息。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系统200,包括服务器20及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存放柜10(图4中示出的存放柜10未包括存储装置15,实际上并不限于此)。服务器20用于接收存放柜10中的通信装置15发送的身份特征信息,以将该身份特征信息进行存储和备份,使得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询该身份特征信息,确定对应的用户。服务器20还用于根据该身份特征信息生成身份鉴定信息,并向通信装置15发送该身份鉴定信息。服务器20的具体功能已在上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的管理系统200有效增加了急救设备找回的可能性,降低了急救设备被盗丢失的风险。
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管理系统200可以包括若干个上述实施例中的存放柜(可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数目),各个存放柜中有第一存放柜10与第二存放柜30。为了便于区分,以第一存放柜10包括采集装置13、控制装置14、通过信装置15、存储装置18,第二存放柜30包括采集装置33、控制装置34、通过信装置35、存储装置38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存储装置18与38、采集装置13与33,以及通信装置15与35的功能可分别参考上文描述。
其中,当第一存放柜10通过通信装置15向服务器20发送身份特征信息时,服务器20还用于将第一存放柜10中的通信装置15发送的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第二存放柜30中的通信装置35。第二存放柜30中的存储装置38还用于存储第二存放柜30中的通信装置35所接收的身份特征信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服务器20,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可以在各个存放柜之间共享,使得管理人员可在一个存放柜处查询另一个存放柜所存储的身份特征信息,由此实现身份特征信息的异地查询,便于快速展开对丢失急救设备的追踪,提升急救设备的寻回效率。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300,包括检测装置310、报警装置320、存放柜以及存放在该存放柜中的急救设备。其中,该存放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存放柜10,存放柜10包括柜门和采集装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将要开启柜门以拿取存放柜内的急救设备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该检测装置310用于检测该存放柜或该急救设备是否存在故障,该故障包括结构破损和功能障碍(如存放柜的柜门卡住无法开闭,存放柜的柜体11内的充电电路断路等)。报警装置320用于在检测装置310检测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维护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和排障。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10和/或报警装置320可以设在存放柜中,也可以设在急救设备上,还可以独立于存放柜与急救设备之外。本实施例的存放系统300,一方面通过在用户开门之前采集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能在急救设备被盗从存放柜本地查到开启该存放柜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而对该用户展开追查以寻回丢失的急救设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检测装置310与报警装置320,能够实现存放柜或急救设备的及时报修,保证存放系统300的安全可靠与急救设备的可用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存放柜10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开启柜门的权限。例如,控制装置可以将该身份特征信息与合法用户名单或非盗窃嫌疑名单比对,若该身份特征信息与合法用户名单或非盗窃嫌疑名单不匹配,则判定该用户不具有开门权限。此时,控制装置控制该柜门保持关闭状态并控制报警装置320发出报警信号,以触发现场警戒。反之,当该身份特征信息与合法用户名单或非盗窃嫌疑名单匹配时,则判定该用户具有开门权限。此时,控制装置控制该柜门解除锁定以被该用户开启,而报警装置320也无需发出报警提示。由此,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够增强存放系统300的安全性,降低了急救设备被盗丢失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柜包括柜门、控制装置、采集装置及通信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采集装置采集将要开启所述柜门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并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将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及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身份特征信息生成的身份鉴定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身份鉴定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柜门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鉴定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是否属于盗窃嫌疑人;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非盗窃嫌疑人时,解除对所述柜门的锁定以允许所述柜门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用户在设定时段内进行开启操作的次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采集装置采集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并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将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所述次数与设定次数进行比较,并在所述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非盗窃嫌疑人以及解除对所述柜门的锁定以允许所述柜门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鉴定信息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是否属于合法用户;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合法用户时,解除对所述柜门的锁定以允许所述柜门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柜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身份鉴定信息确定禁止所述柜门开启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柜还包括柜体和检测装置,所述柜门安装在所述柜体上以封闭所述柜体,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柜门或所述柜体是否存在故障;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故障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柜还包括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具有供所述用户接触以进行输入的输入界面,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界面采集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感应部,所述感应部用于在存储有所述身份特征信息的载体到所述感应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感应距离时,感应所述载体以获取所述载体中存储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部,所述图像获取部用于对呈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的载体进行拍摄,以获取所述载体所呈现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生物特征信息;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生物特征获取部,所述生物特征获取部用于采集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放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语音特征信息;所述生物特征获取部为语音获取部,所述语音获取部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语音以获取所述语音特征信息;或者,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特征信息;所述生物特征获取部为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指纹而获取所述指纹特征信息;或者,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脸部特征信息和/或虹膜特征信息;所述生物特征获取部为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或虹膜图像而获取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和/或虹膜特征信息。
13.一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存放柜;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存放柜中的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特征信息生成身份鉴定信息,以及向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身份鉴定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柜还包括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所述存放柜,全部所述存放柜中包括第一存放柜与第二存放柜;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存放柜中的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存放柜中的所述通信装置;所述第二存放柜中的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存放柜中的所述通信装置所接收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
15.一种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存放柜以及存放在所述存放柜中的急救设备;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存放柜或所述急救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存放柜包括柜门和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将要开启所述柜门以拿取所述存放柜内的急救设备的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存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柜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开启所述柜门的权限,并在确定所述用户不具有所述权限时,控制所述柜门保持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CN201811342375.0A 2018-11-12 2018-11-12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Pending CN111179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2375.0A CN111179515A (zh) 2018-11-12 2018-11-12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2375.0A CN111179515A (zh) 2018-11-12 2018-11-12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9515A true CN111179515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2375.0A Pending CN111179515A (zh) 2018-11-12 2018-11-12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95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8955A (zh) * 2020-10-12 2021-01-29 广州银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式智能管理急救站
CN113066234A (zh) * 2021-03-15 2021-07-02 江苏全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柜式智能应急救援方舱系统
CN114596673A (zh) * 2022-02-16 2022-06-07 晟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储物柜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514A (zh) * 2014-10-11 2015-03-04 南通瀚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提柜
CN104778574A (zh) * 2015-04-27 2015-07-15 苏州航瑞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系统及其智能管理柜
CN105931388A (zh) * 2016-05-30 2016-09-07 邢德智 一种智能交接存放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6447942A (zh) * 2016-10-26 2017-02-22 国网浙江永嘉县供电公司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206322277U (zh) * 2016-11-25 2017-07-11 重庆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图书柜
CN107393199A (zh) * 2017-07-05 2017-11-24 黄健 基于手机端人脸识别的储物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10357A (zh) * 2017-09-08 2018-01-19 重庆师范大学 共享快递投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投放方法
CN107811435A (zh) * 2017-10-30 2018-03-20 鹤山市富泰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柜
CN108214436A (zh) * 2018-03-20 2018-06-29 珠海伊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工器具柜
CN108288319A (zh) * 2018-02-08 2018-07-17 宁夏翔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门禁控制方法
CN108335391A (zh) * 2018-02-08 2018-07-27 宁夏翔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系统及门禁控制方法
CN108597139A (zh) * 2018-04-24 2018-09-28 湖北乔尔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智能共享柜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514A (zh) * 2014-10-11 2015-03-04 南通瀚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提柜
CN104778574A (zh) * 2015-04-27 2015-07-15 苏州航瑞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系统及其智能管理柜
CN105931388A (zh) * 2016-05-30 2016-09-07 邢德智 一种智能交接存放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6447942A (zh) * 2016-10-26 2017-02-22 国网浙江永嘉县供电公司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206322277U (zh) * 2016-11-25 2017-07-11 重庆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图书柜
CN107393199A (zh) * 2017-07-05 2017-11-24 黄健 基于手机端人脸识别的储物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10357A (zh) * 2017-09-08 2018-01-19 重庆师范大学 共享快递投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投放方法
CN107811435A (zh) * 2017-10-30 2018-03-20 鹤山市富泰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柜
CN108288319A (zh) * 2018-02-08 2018-07-17 宁夏翔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门禁控制方法
CN108335391A (zh) * 2018-02-08 2018-07-27 宁夏翔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系统及门禁控制方法
CN108214436A (zh) * 2018-03-20 2018-06-29 珠海伊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工器具柜
CN108597139A (zh) * 2018-04-24 2018-09-28 湖北乔尔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智能共享柜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8955A (zh) * 2020-10-12 2021-01-29 广州银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式智能管理急救站
CN113066234A (zh) * 2021-03-15 2021-07-02 江苏全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柜式智能应急救援方舱系统
CN114596673A (zh) * 2022-02-16 2022-06-07 晟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储物柜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80353U (zh) 智能保险柜
KR100893905B1 (ko) 생체인식을 이용한 출입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536042A (zh) 智能保险柜
CN102071867B (zh) 全息指纹识别智能安全门
US20060090079A1 (en) Voice authenticated alarm exit and entry interface system
CN111179515A (zh) 存放柜、管理系统及急救设备的存放系统
CN107093243A (zh) 一种门锁验证报警方法及系统、终端
CN106104548B (zh) 集成访问控制及身份管理系统
EP348687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of ab doors
CN105298239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房门锁具及其解锁和反锁方法
CN11034931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指纹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734988A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胁迫开锁的判断与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WO2015117507A1 (zh) 鉴权方法、采集装置、鉴权装置及系统、机柜及解锁方法
CN105913513A (zh) 门锁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11788A (zh) 一种贵重物品智能储控系统及实现方法
GB2487976A (en) A security locker system with fingerprint access control
CN107481362A (zh) 门禁控制系统及门禁控制方法
US8749347B1 (en) Authorized custodian verification
CN108221270B (zh) 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共享洗衣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78164A (zh) 自动行走设备及其防盗保护方法
CN110246292A (zh) 家庭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453788A (zh) 一种家居安全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CN218848821U (zh) 一种防转租的门锁联网系统
CN104637124A (zh) 具有监控功能的门
JP2004211538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