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8700A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78700A CN111178700A CN201911290303.0A CN201911290303A CN111178700A CN 111178700 A CN111178700 A CN 111178700A CN 201911290303 A CN201911290303 A CN 201911290303A CN 111178700 A CN111178700 A CN 1111787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energy efficiency
- layer
- interconnection system
- evalu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3210 evaluation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在当前节能技术水平下,量化展现节能技术对用户能耗以及能效水平的影响,获知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水平以及引起能效低的深层次原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效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大的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国家能源革命的主要方向。能效是指能源的服务产出量于能源投入量的比值。科学、合理、有效的能效评价有利于用户感知能源优化利用的不足之处,推进用户改善能源消费模式,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当前国内冷、热、电、气等能源系统单独规划、单独设计、独立运行,缺乏对不同供用能系统的整体协调、配合和优化,导致社会能源整体利用率不高、清洁能源利用不充分等现象。而且,在用户层面,医院、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楼宇以及钢铁、水泥等重点耗能企业是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关注的重点对象。现有能效评价较多局限于工业企业工序、工艺、装置或者不同能源类型的消耗,而且侧重于多因素影响下能源消耗水平的结果评价,缺乏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评价分析,导致用户仅获知能效落后的现状,而无法真正了解导致能效落后的主要矛盾以及关键影响原因,不能从根本上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以提升能效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针对能源互联系统,提出“总体-过程分析-基础”三层能效评价模型,形成“设备能效评价-改善引导性分析-公众认知类评价”的分析方法,实现节能技术与公众认知有效融合,让用户感受能源消费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提升能源利用水平,服务用户降低用能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
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
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可选地,所述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于不满足对标值要求,则判定为能效薄弱点,针对能效薄弱点,提出优化整改建议。
可选地,所述总体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可选地,所述过程分析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η6=∑余能利用量或者梯级利用量
可选地,所述基础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η10=∑设备能耗或者工序能耗或者工艺能耗。
可选地,所述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包括供应环节、传输环节、转换环节、存储环节和使用环节。
可选地,所述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包括供能设备、传输设备、转能设备、储能设备和用能设备,各设备分别对应与供应环节、传输环节、转换环节、存储环节和使用环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
计算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
分析模块,用于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可选地,所述总体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所述过程分析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η6=Σ余能利用量或者梯级利用量
所述基础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η10=∑设备能耗或者工序能耗或者工艺能耗。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系统,其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当前能效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能效政策等,设计公众认知性的总体指标,结合当前清洁能源消纳、热泵等高能效转换设备等节能技术,创造性提出将当前节能技术融入到能效评价的过程分析指标中,通过评价在当前节能技术水平下,量化展现节能技术对用户能耗以及能效水平的影响,不仅能够获知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水平,也能够了解引起能效低的深层次原因,方便用户感知能源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引导用户采用节能技术改善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能源互联系统架构分解模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三层能效评价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图1是本发明能源互联系统架构分解模型图。将能源互联系统划分为能源供应-传输-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与环节相对应,将能源互联系统设备细分至供能-输能-转能-储能-用能等不同设备类别,进而构建基于系统-环节-设备关联关系的能源互联系统模型,细化能效评价分析对象颗粒度;图2是本发明三层能效评价模型图。结合能源互联系统模型,设计“总体—过程分析-基础”三层能效评价模型,其中,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基础层对总体层的影响程度,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
(2)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
(3)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于不满足对标值要求,则判定为能效薄弱点,针对能效薄弱点,提出优化整改建议。
总体层评价表征能源互联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在设计原则上,结合当前公众认知,采用易于为公众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指标,设计能源互联系统总体层的能效评价指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总体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单位GDP能耗η1、单位GDP能耗成本η2:
过程分析层评价表征基础层能效对总体层能效的影响程度,反应能源互联系统能源供应-传输-转换-存储-使用等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各环节能效性能特点受制于设备能效水平,与基础层单个或多个设备能效存在关联关系。基于当前节能技术,考虑能源供应-传输-转换-存储-使用等不同环节分别设计过程分析评价指标。
针对能源供应环节,考虑外供清洁能源供能情况,同时结合能源互联系统实际用能情况,设计针对外供清洁能源供能的评价模型。以现阶段为例,当前外供清洁能源主要是以供电为主,因此,在评价模型设计上,结合外供清洁电消纳量以及外供清洁能源实际供能量,设计评价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具体为:
针对能源传输环节,通常采用表示电力线路传输损耗的线损率或者冷热传输管道损耗的管损率表示:
针对转换、存储环节,考虑转换、存储环节能效的影响因素,其中转换环节包括热-电转换、热-冷转换、气-电转换、电-热转换等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存储环节包括储电、储冷、储热、储气等不同能量的存储,采用正平衡法设计能效评价指标,具体为:
针对使用环节,考虑冷、热、电、气等不同用能形式需求,从用能不充分、高能低用、过量供等不同角度设计用能能效评价模型,特别针对工业企业,设计余能、梯级利用等用能评价模型,由于工业企业工艺工序差异性较大,余能利用、梯级利用的情况均不同,因此在实际评价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挖掘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建立反应余能利用量、梯级利用量的一些量的指标,如η6,也可以选取一合理参照值,建立反应余能利用率、梯级利用率的一些效率类的指标,如η7;针对建筑楼宇等,设计反应过量供等用能评价模型,该指标可以通过实际供应能量与设计需求量的比较获取,也可以根据建筑楼宇实际温湿度与设计温湿度等参数之间的比较获取,具体为:
η6=Σ余能利用量或者梯级利用量
基础层评价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主要为能耗类、效率类指标。由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相对独立,因此,其能效指标计算相对独立,不考虑其它环节设备的影响。
从能源供应-传输-转换-存储-使用等环节筛选能源互联系统中关键耗能设备。
针对能源供应环节,考虑外供能源中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供能情况,结合外供清洁能源的理论或计划供能情况与实际供能情况,设计评价模型,具体为:
针对能量传输、转换、存储环节,采用正平衡法,设计设备效率指标模型,具体为:
针对能量消费环节,设计生产设备、非生产设备或者生产工序、工艺等子系统能耗模型,具体为:
η10=Σ设备能耗或者工序能耗或者工艺能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包括供应环节、传输环节、转换环节、存储环节和使用环节。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包括供能设备、传输设备、转能设备、储能设备和用能设备,各设备分别对应与供应环节、传输环节、转换环节、存储环节和使用环节。
实施例2
基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
计算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
分析模块,用于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可选地,所述总体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所述过程分析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η6=∑余能利用量或者梯级利用量
所述基础层中的能效指标包括:
η10=Σ设备能耗或者工序能耗或者工艺能耗。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系统,其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实施例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
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
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步骤之后还包括:对于不满足对标值要求,则判定为能效薄弱点,针对能效薄弱点,提出优化整改建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包括供应环节、传输环节、转换环节、存储环节和使用环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包括供能设备、传输设备、转能设备、储能设备和用能设备,各设备分别对应与供应环节、传输环节、转换环节、存储环节和使用环节。
8.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能源互联系统对应的能效评价模型,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包括总体层、过程分析层和基础层,所述总体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系统的总体能效水平,过程分析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能效性能特点,基础层用于表征能源互联系统中设备的能效水平;
计算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送入至所述能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基础层、过程分析层和总体层能效指标的计算;
分析模块,用于将计算结果与各能效指标的对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10.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90303.0A CN111178700A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90303.0A CN111178700A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78700A true CN111178700A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5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90303.0A Pending CN111178700A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7870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4045A (zh) * | 2020-05-29 | 2020-09-29 | 天津大学 | 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价与提升方法 |
CN112290543A (zh) * | 2020-10-20 | 2021-01-29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薄弱点辨识方法及系统 |
CN113919118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油田地面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7560A (zh) * | 2017-11-24 | 2018-04-27 |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 |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08416697A (zh) * | 2018-03-01 | 2018-08-17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站优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CN110245819A (zh) * | 2019-03-06 | 2019-09-17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多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 |
-
2019
- 2019-12-16 CN CN201911290303.0A patent/CN11117870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7560A (zh) * | 2017-11-24 | 2018-04-27 |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 |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08416697A (zh) * | 2018-03-01 | 2018-08-17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站优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CN110245819A (zh) * | 2019-03-06 | 2019-09-17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多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4045A (zh) * | 2020-05-29 | 2020-09-29 | 天津大学 | 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价与提升方法 |
CN111724045B (zh) * | 2020-05-29 | 2022-06-28 | 天津大学 | 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价与提升方法 |
CN113919118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油田地面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3919118B (zh) * | 2020-07-10 | 2022-11-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油田地面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2290543A (zh) * | 2020-10-20 | 2021-01-29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薄弱点辨识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u et al. | Impact of prefabrication technology on the cradle-to-site CO 2 emission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 |
Zuo et al. |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from a life-cycle perspective in Australia: A critical review | |
Lee et al. | Does green finance promote renewable energy? Evidence from China | |
CN111178700A (zh) | 一种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效评价及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ai et al. | Development of dynamic energy benchmark for mass production in machining systems for energy management and energy-efficiency improvement | |
Fu et al. | The strategy of a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the STIRPAT and SD models | |
Zhou et al. |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carbon emission quotas among China’s provinces in 2020 | |
CN101916313A (zh) | 一种城市给水管网功能优化的方法 | |
CN112987617A (zh) | 近零能耗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及能效监测方法 | |
CN116542430B (zh) | 多维度水务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 |
Li et al. | Emission reduction analysis of China’s building operations from provincial perspective: factor decomposition and peak prediction | |
CN116244972A (zh) | 一种实现情景模拟的建筑存量资源环境性能动态评估系统 | |
CN113837912A (zh) | 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
Liu et al. | Evaluation on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zero sum gain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
Podder et al. | Integrating Energy Efficiency Strategies with Industrialized Construction for our Clean Energy Future | |
CN108154301A (zh) | 一种智能制造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 |
He et al. | Time, cos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in high-rise buildings | |
CN117094585A (zh) | 一种远程能效智能分析与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115907177A (zh) | 城市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4933486A (zh) | 一种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建筑信息快速判定的app操作方法 | |
CN104751233A (zh) | 契约容量最佳化系统及最佳化方法 | |
CN115759327A (zh) | 一种城市碳排放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816548A (zh) | 一种建筑能效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4008444A (zh) | 一种应用于多约束项目下团队构建的模型及方法 | |
Ma et al. | How might Shandong achieve the 2030 CO2 emissions target? A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