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7838B -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7838B
CN111177838B CN201911401941.5A CN201911401941A CN111177838B CN 111177838 B CN111177838 B CN 111177838B CN 201911401941 A CN201911401941 A CN 201911401941A CN 111177838 B CN111177838 B CN 111177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uilding
space
structured
dimensional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19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7838A (zh
Inventor
沈启
孟向歌
张维新
田继超
闫若兰
庞利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19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7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7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7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7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7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获取三维建筑模型,依次根据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建筑空间分别确定所获取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从而转换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基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副本可以直接进行编辑以满足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可以大幅降低获取室内地图和空间方面的工程成本,提升三维建筑模型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室内地图和建筑空间是建筑智能化运维的关键基础内容,可用于支撑室内定位、室内导航、机器人导航、应急逃生、租赁管理、环境管理等各种业务。现有的室内地图和空间的获取方法包括两种:1)以CAD图纸为基础,导出室内平面图位图。本方法导出的室内平面图格式通常为dwg,png格式,这两种格式的文件只是图片文件,不包含任何结构化数据,计算机无法对该平面图进行计算和操作,只能人为对平面图做一些操作编辑。2)利用组态类绘图工具,基于CAD图纸重新描绘生成室内地图。本方法描绘生成的空间,二次加工的能力较弱,只能对空间赋予属性,不能对空间进行分割、合并等操作,同时组态类绘图工具具有专属性,不是工程通用工具,导致室内地图和空间只能由特定的供应商提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大幅降低室内地图和空间方面的工程成本,提升模型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三维建筑模型,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建筑空间的属性、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
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
响应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信息校验合格,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按照楼层根据预定格式转换生成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包括多个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一一对应的空间单元,所述空间单元包括可二次编辑的轮廓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围护结构类构件确定所述围护结构类构件形成的多个建筑空间封闭,并将每个封闭的建筑空间进行提取;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同一楼层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
可选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楼层模型;
其中,所述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还包括:
根据所有楼层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确定不同楼层模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生成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相同;
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包括:
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不同空间单元合并生成业务空间单元并替换所述多个不同空间单元形成第一应用模型,和/或;
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不同空间单元拆分生成多个业务空间单元并替换所述空间单元形成第二应用模型。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不同空间单元合并包括合并相邻的空间单元和/或合并不相邻的空间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三维建筑模型,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建筑空间的属性、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
信息校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
模型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信息校验合格时,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按照楼层根据预定格式转换生成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包括多个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一一对应的空间单元,所述空间单元包括可二次编辑的轮廓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校验模块包括:
封闭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围护结构类构件确定所述围护结构类构件形成的多个建筑空间封闭,并将每个封闭的建筑空间进行提取;
重复交叠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
覆盖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同一楼层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根据获取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建筑空间分别确定所获取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从而转换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基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副本可以直接进行编辑以满足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可以大幅降低获取室内地图和空间方面的工程成本,提升三维建筑模型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校验三维建筑模型信息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三维建筑模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装置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模型生成模块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三维建筑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是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BIM)。当前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许多建筑在竣工之后都有一套BIM模型,利用已有的三维建筑模型进行其他业务层面的应用,可以降低三维建筑模型相应业务层面的应用成本以及增加已有模型的利用率。所述三维建筑模型需要遵循或支持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格式,可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提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中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建筑空间的属性、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包括外墙、内墙、幕墙、门、窗、建筑柱、结构柱等。所述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包括上述构件的中心线、外边线、厚度、中心点等。所述建筑空间的属性是指建筑空间的名称、编码以及功能类型。所述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包括空间边界。所述空间边界是指空间外轮廓对应的多边形的边集。所述边集包括每一条边的编码、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内外边的属性。所述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是指空间的外轮廓与围护结构类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建筑空间的某一条轮廓边与某一围护结构类构件为相邻关系。
步骤S200、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
具体地,图2为本实施例的校验三维建筑模型信息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包括:
步骤S210、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
根据获取的三维建筑模型的围护结构类构件确定由所述围护结构构件构成的各建筑空间是否为封闭空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建筑空间为封闭空间是指该建筑空间三维方向上都有所述围护结构构件覆盖。例如,四面墙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墙上的门、窗等均可以作为墙的一部分将空间进行封闭。
对于从所述三维模型无法提取出空间但是又实际存在的区域,通过人为处理进行围护结构构件覆盖,形成封闭空间校验,从而实现该类型建筑空间提取。
步骤S220、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
根据获得的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是否重复交叠,以保障后续计算设备与空间关系时不会出现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当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出现重复交叠时,无法对存在交叠的空间单元进行有效定义。
步骤S230、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具体是指,三维建筑模型内所形成的所有建筑空间可以填充整个三维建筑模型,使得三维建筑模型内部没有空间数据漏洞。也就是说,当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不能覆盖三维建筑模型时,由三维建筑模型形成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的内部某个区域则会出现数据漏洞,而在实际中该漏洞区域为真实存在的建筑空间。在进行模型应用管理时,该部分漏洞区域由于没有数据则会被忽略,不能实现对该部分建筑空间的有效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完步骤S210对建筑空间的封闭性校验后,依次执行步骤S220和步骤S230。所述步骤S220和步骤S230的顺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规定的执行顺序,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30,然后再执行步骤S220。
当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具有多层楼层模型时,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校验还包括:
步骤S240、获取所有楼层模型的轴网参数确定不同楼层模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轴网是建筑制图的主体框架,建筑物的主要支撑构件按照轴网定位排列,达到井然有序。根据获取到的不同楼层模型的轴网参数,以确定上下楼层之间是否存在空间错位,可以避免在上下楼层之间进行业务应用时出现空间纵向关系错误。当三维建筑模型中相邻楼层之间的建筑空间存在空间错位时,例如,当同一建筑的第一楼层的轴网参数与第二楼层的轴网参数不重合,也即,第一楼层轴网参数与第二楼层轴网参数存在偏差,说明三维建筑模型相邻楼层之间的建筑空间存在空间错位,当每个楼层生成相应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在相邻楼层之间进行业务应用时会出现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可以避免由三维建筑模型生成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不能全部反映同一楼层中实际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后续对空间的应用和管理。
步骤S300、响应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校验合格,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按照楼层根据预定格式转换生成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是建筑智能化运维的关键基础内容,其可用于支撑室内定位、室内导航、机器人导航、应急逃生、租赁管理、环境管理等各种业务。当步骤S200中所有校验均合格时,将三维建筑模型中同一楼层的所有建筑空间生成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当三维建筑模型具有多个不同楼层时,则每个楼层模型生成一个对应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
需要特别说明的,由于同楼层的建筑空间都是多边形的直棱柱,因此在进行判断建筑空间是否为封闭空间、是否重叠、是否覆盖整个三维模型时,也可以只对各楼层模型建筑空间的平面信息进行校验即可。也即,可以通过获取的外墙、内墙、门窗等在同一水平面的坐标、向量等信息,确定所述外墙、内墙、门窗等围护构件在同一水平面是否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单元,空间单元是否有重合,空间单元是否全部覆盖相应楼层,从而确保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可以正常生成。当各建筑空间为封闭空间时,三维建筑模型中的所有建筑空间可以转换生成相互独立的空间单元,在后续应用时,相互独立的空间单元可以有效地实现应用和管理。其中,所述相互独立的空间单元为相应建筑空间的投影。例如,每个办公楼层中有多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可以看成一个建筑空间。通过闭合性、重合性、全覆盖校验,所述楼层中的办公室及其他外围空间可以转换生成该楼层相互独立的空间单元。在实际租用使用过程中,多个办公室可能为同一单位的办公区域。为了物业、租赁公司等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将同一单位所占用的多个办公室(多个空间单元)合并为一个业务空间单元对其进行管理,而不需要对同一单位所占用的所有办公室分别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单元管理成本。当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后,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将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中的多个空间单元进行合并或拆分形成应用模型进行管理。
三维建筑模型转换为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的过程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某一建筑的第五楼层的三维建筑模型,其中三维建筑模型中的部分模型的原始数据为:
Figure BDA0002347705320000081
Figure BDA0002347705320000091
Figure BDA0002347705320000101
从上述原始数据可以得出,该部分模型的空间信息集合包括空间属性、空间的轮廓信息、空间定位点信息。具体地,由于该数据表述的是同一楼层的建筑空间信息,对于三维纵向坐标,已经通过楼层号进行标识,所以纵向坐标全部用0表示。所述数据中的空间属性包括空间名称为弱电间19和水管井间20的两个建筑空间。空间的轮廓信息包括弱电间19和水管井间20两个建筑空间的轮廓信息,也即构成该立体空间的各端点的位置坐标。本实施例通过提取弱电间19和水管井间20两个建筑空间的轮廓信息将所述轮廓信息转换生成空间单元。也就是说,某一楼层的建筑空间模型可以通过提取自身的轮廓信息转换为空间单元的形式进行表示,如图4所示,每一个建筑空间所对应的封闭区域可以转换为一个空间单元。由于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本身是由轮廓信息转换生成,在后续应用时,只需要通过处理空间单元的轮廓信息即可实现对空间单元的管理和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所生成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相关的业务中,也可以在此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编辑以形成业务特定需要的应用模型,所述二次编辑包括空间单元的关联属性编辑和空间单元的几何变化,所述关联属性编辑包括对空间单元属性的添加、修改等。为了不影响模型本身的自有空间分布,在进行特定业务应用时,通常需要根据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创建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通过浏览器、WEB端推送等提供该可以进行二次编辑的结构化平面模型副本,供业务应用进行编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创建的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可以根据业务相关类型进行命名,方便相关业务人员进行选择应用。此外,本方案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还可以供多个相关业务员人员同时应用编辑。具体可以通过人员权限配置实现。
具体地,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的空间单元几何变化包括合并和拆分。具体合并和拆分的方法如下:
步骤S400、根据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
具体地,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需求,在进行编辑时,会生成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所述可供编辑的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可以通过浏览器、WEB端推送的方式提供给业务需求人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包含的内容是相同的。对于业务应用层面的空间编辑,都是在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基础上进行,不会直接在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上进行。
步骤S500、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编辑模式包括建筑空间对应的空间单元的合并和拆分。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包括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不同空间单元的并集由一个新的业务空间单元替换形成第一应用模型,和/或,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一个空间单元拆分生成多个业务空间单元并替换所述空间单元形成第二应用模型。
1)不同空间单元的合并包括以下特征:
根据业务需求可定义一个新的业务空间单元,该业务空间单元是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中的若干个空间单元的并集;所述业务空间单元一旦生成以后,其对应的若干空间单元则被替换,形成一个第一应用模型;业务空间单元对应的几何体可不连通,即可以将原不相邻的空间单元合并;一个空间单元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合并的空间单元;合并空间单元一旦解除,则第一应用模型在该区域还原最原始的空间单元状态。在进行业务管理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应用模型对同一建筑楼层的空间进行管理即可。
而现有三维建筑模型在应用管理时,需要通过修改模型本身才能达到模型的不同应用,由于业务需求的多样性,采用修改模型进行业务层面的应用管理时局限性很大,这显然不利于模型中空间的管理。将三维建筑模型空间轮廓数据转换为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当进行空间应用管理时,只需要对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中的空间单元的轮廓信息进行管理即可实现不同的应用,而不需要改变实现的三维建筑模型进行管理。
例如,当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包括8个独立的空间单元。当某一单位需要租用3个相邻的空间单元为办公区域时,只需要将这3个空间单元合并为一个业务空间单元,形成第一应用模型。第一应用模型包括6个业务空间单元。物业人员在对建筑空间进行管理时,只需要对第一应用模型的6个业务空间单元进行管理即可,并不会影响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本身的建筑空间结构。
2)建筑空间拆分包含以下特征:
通过在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上绘制线段或折线(连续的线段组),将空间进行拆分。所绘制线段或折线必须与已有空间单元的边界线相交,即绘制的线段或折线的端点不能孤立存在,必须落在某一个边界线段上。其中,一个空间单元可以被拆分成多个业务空间单元,拆分后的多个业务空间单元替换原有空间单元,形成第二应用模型;拆分后的业务空间单元可以为非简单多边形,即允许在一个原空间单元中挖“洞”;可删除绘制的线段或折线,删除后由该线段或折线分割开的两个业务空间单元自动合并成原有的空间单元,并替换之前的两个业务空间单元。
例如,办公楼存在多个办公室,当某一公司需要较大面积的办公区域时,可以将多个办公室合并成一个办公区域以满足该公司的办公需求。相反地,当某一面积较大办公区域空闲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其拆分成多个办公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拆分也是基于结构化空间模型副本的空间进行拆分。
基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进行业务应用,例如环境监测、安全监测、温度监测、室内导航等等,一方面便于业务层面的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当需要对同一业务空间单元进行相关参数分析时,能够方便获取同一业务空间单元的不同业务应用参数,便于潜在数据规律的挖掘和分析。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通用的三维建筑模型,并依次根据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建筑空间分别确定所获取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从而转换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基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副本可以直接进行编辑以满足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可以大幅降低获取室内地图和空间方面的工程成本,提升三维建筑模型的利用率。同时,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相关数据以模型为起点,数据入口单一化,使得此类数据的运维管理难度降低。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装置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0、信息校验模块320、模型生成模块330、模型副本生成模块340以及应用模块350。获取模块310被配置为获取三维建筑模型,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建筑空间的属性、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信息校验模块320被配置为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模型生成模块330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信息校验合格时,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按照楼层根据预定格式转换生成至少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模型副本生成模块34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相同。应用模块350被配置为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
进一步,图6为本实施例的模型生成模块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所述信息校验模块320包括封闭校验单元321、重复交叠校验单元322、覆盖校验单元323以及空间位置校验单元324。其中,封闭校验单元32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以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重复交叠校验单元32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以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覆盖校验单元32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以确定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空间位置校验单元324被配置为获取所有楼层模型的轴网参数以确定不同楼层模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为通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包括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通过总线53连接。存储器52适于存储处理器51可执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51可以是独立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集合。由此,处理器51通过执行存储器52所存储的指令,从而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其它装置的控制。总线53将上述多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上述组件连接到显示控制器54和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55。输入/输出(I/O)装置55可以是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触控输入装置、体感输入装置、打印机以及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装置。典型地,输入/输出装置55通过输入/输出(I/O)控制器56与系统相连。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为服务器。
同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被实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采取如下形式:完全硬件实施方式、完全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或者在本文中通常可以都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的将软件方面与硬件方面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的方面可以采取如下形式: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在其上实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如(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列举)将包括以下各项: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软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或前述的任意适当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能够包含或存储由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的程序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的程序的任意有形介质。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传播的数据信号,所述传播的数据信号具有在其中如在基带中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实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这样的传播的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中的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的、光学的或其任何适当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是以下任意计算机可读介质:不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可以对由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的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的程序进行通信、传播或传输。
可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纤电缆、RF等或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的任意合适的介质来传送实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代码。
用于执行针对本发明各方面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Java、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过程编程语言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以作为独立软件包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且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将远程计算机通过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任意类型的网络链接至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与外部计算机进行连接(例如通过使用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的因特网)。
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图例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将要理解的是,流程图图例和/或框图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图例和/或框图中的块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提供至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块或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还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可以指导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或其它装置以特定方式运行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使得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块或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的制品。
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至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或其它装置上,以使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设备或其它装置上执行一系列可操作步骤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块或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获取的已有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建筑空间分别确定所获取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从而转换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基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副本可以直接进行编辑以满足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可以大幅降低获取室内地图和空间方面的工程成本,提升三维建筑模型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三维建筑模型,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建筑空间的属性、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楼层模型;
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所述信息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围护结构类构件确定所述围护结构类构件形成的多个建筑空间封闭,并将每个封闭的建筑空间作为空间单元进行提取;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
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确定同一楼层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
根据所有楼层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确定不同楼层模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响应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校验合格,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按照楼层根据预定格式转换生成至少两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每个楼层模型生成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包括多个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一一对应的空间单元,所述空间单元包括可二次编辑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相同;
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包括:
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不同空间单元合并生成业务空间单元并替换所述多个不同空间单元形成第一应用模型,和/或;
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空间单元拆分生成多个业务空间单元并替换所述空间单元形成第二应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的不同空间单元合并包括合并相邻的空间单元和/或合并不相邻的空间单元。
4.一种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三维建筑模型,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围护结构类构件的类型、围护结构类构件的几何参数、建筑空间的属性、建筑模型的轴网参数、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类构件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楼层模型;
信息校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信息校验;所述信息校验模块包括:
封闭校验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围护结构类构件以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所有建筑空间均为封闭空间;
重复交叠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以确定相邻的建筑空间之间无重复交叠;
覆盖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以确定所有的建筑空间覆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
空间位置校验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有楼层模型的轴网参数以确定不同楼层模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模型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校验合格,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按照楼层根据预定格式转换生成至少两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每个楼层模型生成一个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包括多个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空间一一对应的空间单元,所述空间单元包括可二次编辑的轮廓信息;
模型副本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生成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与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相同;
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和/或所述结构化空间平面模型副本按照预定编辑模式生成应用模型。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401941.5A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77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1941.5A CN111177838B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1941.5A CN111177838B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7838A CN111177838A (zh) 2020-05-19
CN111177838B true CN111177838B (zh) 2023-06-06

Family

ID=7064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1941.5A Active CN111177838B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7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084B (zh) * 2021-11-12 2023-09-22 重庆交通大学 室内三维导航路网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587A (zh) * 2012-04-17 2012-10-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快速获取三维建筑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42388B (zh) * 2014-04-18 2017-04-26 重庆市勘测院 一种大规模建筑信息模型与三维数字城市集成方法
US20170315696A1 (en) * 2016-04-27 2017-11-02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Three-dimensional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visualization
CN106919753B (zh) * 2017-02-28 2020-02-04 山东师范大学 基于软构件的三维建筑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8427794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三维建筑模型拆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40338B (zh) * 2017-11-28 2023-04-25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三维不动产信息管理的三维楼盘模型构建方法
CN109408907B (zh) * 2018-09-30 2020-01-07 夏阳 一种制造三维建筑实物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10963B (zh) * 2018-11-05 2022-11-29 陈树铭 基于建筑二维cad图纸的三维快速建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7838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Engagement of facilities management in design stage through BIM: framework and a case study
EP3084650B1 (e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providing optimized interaction with digital models
Solihin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rules for automated BIM rule checking development
Park et al. Database-supported and web-based visualization for daily 4D BIM
Irizarry et al. Optimizing location of tower cranes on construction sites through GIS and BIM integration
US1140282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uilding framing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CN110232235B (zh) 基于三维模型的关系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rsamehr et 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based model checking to ensure occupant safety in institutional buildings
Zolfagharian et al. Current trends in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planning
KR101929716B1 (ko) 빌딩 정보 모델링 기반 궤도공사의 공사기간을 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이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Wang et al. A Seven‐Dimens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US20240061969A1 (en) Bim component creating method, digital design resource library appl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632237A (zh) 一种组织机构及权限管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Saldanha Applications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for planning and delivery of rapid transit
Temel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FC file format for BIM based automated code compliance checking
CN111177838B (zh)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n et al. Augmented reality-based facilit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Hosny et al. Physical distancing analytics for construction planning using 4D BIM
KR102157702B1 (ko) 원자력 시설의 원자로 보수작업 시뮬레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CN111177837B (zh) 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tjepandić et al. Object recognition findings in a built environment
US117343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conflicts between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systems
CN112818562A (zh) 铁路通信及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
Chiocchio et al.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ITER
CN115294283B (zh) 一种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