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6513A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6513A
CN111176513A CN201911420711.3A CN201911420711A CN111176513A CN 111176513 A CN111176513 A CN 111176513A CN 201911420711 A CN201911420711 A CN 201911420711A CN 111176513 A CN111176513 A CN 111176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area
emitting module
graphic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07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6513B (zh
Inventor
段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07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6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6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6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向他人展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码,操作繁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到目标位置,其他设备可以扫描该图形码,从而获取图形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等图形码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中,电子设备通过采集并识别图形码,可以快速获取图形码中的信息,相对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来说更加方便快捷。手机、可穿戴式设备等电子设备,由于其具备便于携带的优势,常常应用于扫码的场景中,如支付或添加好友等。
以支付为例,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展示支付图形码时,需要用户先手动操作解锁屏幕,再启动应用程序以显示需要的支付图形码,然后将电子设备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向他人展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码,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向他人展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码,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到目标位置,其他设备可以扫描该图形码,从而获取图形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智能眼镜的操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第一输入。
其中,第一输入可以是对电子设备的输入,例如,语音输入、在屏幕上进行的操作、对电子设备进行的上下晃动操作等等。
例如,如图2所示,用户对智能眼镜上下抬起操作。
步骤102、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用户可以预先将预设图形码存储至电子设备,该预设图形码可以是需要被扫码的图形码。电子设备还可以设置多个图形码,在投射时,可以选择与目标设备对应应用程序的图形码进行投射。
其中,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和背面,电子设备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显示预设图形码,发光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背面一侧发光。
在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时,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区域投射在目标物体上,而发出的光线在预设图形码对应的区域被遮挡,从而在目标物体上形成阴影区域,该阴影区域上述预设图形码,其中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另外,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设置半反射镜、回射元件、导光模组等来实现投射。具体地,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下方装配导光模组,通过对发光模组和导光模组的控制,能够有针对性地将屏幕照亮。在显示面板显示预设图形码的情况下,通过回射元件将显示在半反射镜上的显示面板上的图像反射,并最终将图像投射到空中的目标位置。其中,上述预设图形码可以是能够应用于全息投影的图形码。
在将预设图形码投影后,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设备对预设图形码进行扫码。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语音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以及灯光提示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这样,可以提示目标设备图形码已投射至目标位置,目标设备可以进行扫描。
另外,在目标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设备到目标位置对预设图形码进行扫码。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文字信息、目标位置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型号、ID信息等至少一种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这样,可以提示目标设备图形码已投射至目标位置,目标设备可以到目标位置处进行扫描。
上述目标设备可以是扫码枪、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等。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而发出的光线在第一区域中的预设图形码对应的区域被遮挡,从而在目标物体上形成阴影区域,即在所述目标物体上形成所述预设图形码;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区域可以包括透光材料,由于该透光材料具备透光特性,从而使得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例如,显示面板包括具备透光特性的第一区域,发光模组发出的光中的部分光线透过该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而预设图形码对应的区域在目标物体上形成阴影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还可以是通过电子设备的控制,由非透光区域转换为透光区域。例如,电子设备在启动投影功能后,电子设备的控制模块向屏幕的液晶显示屏面板供电,通过控制液晶面板两端电极的电压,控制液晶屏幕内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使液晶屏幕完全透光,然后向屏幕传输图形码的图像数据,使屏幕上显示待投影的图形码。然后,电子设备点亮屏幕中的投影光源,这样光源发出的光可从屏幕的液晶显示屏中未显示图像的部分投射出,照射在投影幕上,而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码图像的部分,即在投射幕上被投射为阴影。投影装置如图3所示,图中的显示面板11位于投影光源12的一侧,投影光源12可以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白炽灯、EL(Electro Luminesence,发光电机)片等常用灯源。另外,可以在投影光源12处设置不透明壳体13进行反光,增加壳体内部的亮度,提高光源投射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对显示预设图形码和发光模组发光的顺序不作限定。
这样,电子设备能够将图形码通过第一区域投射至目标物体上,能够提高扫码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的液晶单元偏转,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预设值。
其中,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指令在显示面板上确定第一区域,例如,电子设备预先将显示面板划分多个区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投射的目标位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基于用户的操作可以确定第一区域的位置,从而通过第一区域投射光线。
上述第一区域还可以是电子设备根据目标物体所在的位置,从而在显示面板上确定。例如,电子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根据图像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后,从而在显示面板确定第一区域。
在确定第一区域后,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显示面板的液晶单元偏转,或者控制第一区域对应的整个显示面板偏转,使得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投射的目标物体所在的位置确定第一区域,能够提高投射的灵活性,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从而提高投射效果。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之后,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之前发出的光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
在该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区域和发光模组的相对位置,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发光模组的位置。发光模组在转动或移动之前的位置与目标区域相对应,这样,在目标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发光模组发出的光能够通过目标区域投射至目标物体上。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一区域不属于目标区域,则发光模组发出的光通过第一区域不能投射到目标物体上或者投射效果较差。
在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调整发光模组的位置,具体包括移动或者转动发光模组,以使发光模组发出的光通过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
这样,先确定第一区域的位置,然后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发光模组移动或者转动,能够灵活地控制投射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包括:
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瞳孔信息;
在所述瞳孔信息与预设瞳孔信息匹配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第一输入后,电子设备可以先采集用户的瞳孔信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电子设备将采集的瞳孔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瞳孔信息进行对比,若采集的瞳孔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瞳孔信息匹配度大于预设值,则在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发光模组发光,以使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
这样,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的屏幕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发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部;所述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屏幕转动,其中,所述屏幕在转动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背向所述用户眼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智能眼镜包括屏幕,该屏幕的显示面的初始朝向为朝向用户的眼部。智能眼镜响应第一输入,控制屏幕转动,使屏幕背向用户的眼部。屏幕转动后,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的相对位置可以不改变。因此,控制发光模组发光,并在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投射的图形码的投射位置能够远离用户眼部一侧,便于用户观看。例如,如图4所示,屏幕1位于镜框下方,且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部。如图5所示,转动后的屏幕1位于镜框上方,显示面朝向为背向用户的眼部。上述图4和图5中,第二屏幕的具体位置仅仅是示意,本实施方式不作限定。在投射时,投射的图形码可以投射在桌面上,便于用户观看。
当扫码完成后,智能眼镜可以关闭投影仪功能,并将屏幕转动,直至恢复至朝向用户的眼部。这样,能够减少能耗。
这样,通过控制屏幕转动从而控制图形码投射的方向,能够减少用户操作,扫码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
接收第二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
在此步骤中,将预设图形码显示在显示面板,便于用户通过显示的图形码查看该图形码是否为需要投射的图形码。
在所述第二输入指示投射所述预设图形码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所述目标物体,以使目标设备采集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预设图形码,完成扫码操作。
若上述预设图形码为需要投射的图形码,则可以进行操作,即第二输入,以指示将预设图形码进行投射;若上述预设图形码为错误的图形码,则可以进行第三输入,以将上述预设图形码切换至目标图形码,并在确认无误后进行第四输入,以将目标图形码进行投射;或者在确定预设图形码为错误的图形码后,关闭投影功能。
这样,通过用户确认后将图形码进行投射,能够防止误操作,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可选的,通过设置投影仪将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在扫码成功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投影仪。
例如,如图6所示,智能眼镜的上方设置有微型投影仪2,且投影仪朝向远离用户眼部的一侧。用户用手上下抬起智能眼镜时,触发微型投影仪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出来,用户通过控制眼部朝向桌面,就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至桌面上。扫码枪可以扫描桌面上的图形码进行收款。这样,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扫码过程方便快捷。当设置有屏幕1时,屏幕朝向用户眼部,当用户用手上下抬起眼镜时,先将图形码在屏幕1上显示,在用户确认图形码正确后,再将图形码投射出来。
在扫码完成后,投影仪关闭。这样能够减少投影仪的耗电量,提高投影仪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到目标位置,其他设备可以扫描该图形码,从而获取图形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输入;
处理模块702,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并在所述目标物体上形成所述预设图形码;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
偏转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的液晶单元偏转,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之前发出的光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的屏幕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发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部;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转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屏幕转动,其中,所述屏幕在转动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背向所述用户眼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到目标位置,其他设备可以扫描该图形码,从而获取图形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图8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处理器810、以及电源8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掌上电脑、车载终端等。
其中,处理器810,用于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到目标位置,其他设备可以扫描该图形码,从而获取图形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处理器810执行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并在所述目标物体上形成所述预设图形码;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可选的,处理器810还用于:
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的液晶单元偏转,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预设值。
可选的,处理器810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之前发出的光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的屏幕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发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部;处理器810还用于:
控制所述屏幕转动,其中,所述屏幕在转动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背向所述用户眼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图形码投射到目标位置,其他设备可以扫描该图形码,从而获取图形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8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8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8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8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电子设备通过网络模块8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803可以将射频单元801或网络模块8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8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803还可以提供与电子设备8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8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8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806上。经图形处理器8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801或网络模块802进行发送。麦克风8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8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电子设备8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8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8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8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8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8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8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
用户输入单元8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071上或在触控面板8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810,接收处理器8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071。除了触控面板8071,用户输入单元8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8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8061上,当触控面板8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8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8中,触控面板8071与显示面板8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8071与显示面板8061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808为外部装置与电子设备8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8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电子设备8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电子设备8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8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810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9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8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电子设备8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09,存储在存储器8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10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并在所述目标物体上形成所述预设图形码;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的液晶单元偏转,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之后,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之前发出的光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的屏幕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发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部;
所述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屏幕转动,其中,所述屏幕在转动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背向所述用户眼部。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预设图形码投射至目标位置被目标设备采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显示预设图形码,并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发光,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区域后投射至目标物体上,并在所述目标物体上形成所述预设图形码;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确定所述第一区域;
偏转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的液晶单元偏转,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目标区域不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发光模组移动或转动之前发出的光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的屏幕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发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部;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转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屏幕转动,其中,所述屏幕在转动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背向所述用户眼部。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1420711.3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76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0711.3A CN111176513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0711.3A CN111176513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513A true CN111176513A (zh) 2020-05-19
CN111176513B CN111176513B (zh) 2021-07-13

Family

ID=7065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0711.3A Active CN111176513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651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5756A (zh) * 2020-10-30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1143A (zh) * 2020-10-30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976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图形码显示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7780A (zh) * 2011-07-12 2014-05-28 谷歌公司 用于虚拟输入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93525A (zh) * 2014-05-08 2015-11-25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眼镜
US9367142B2 (en) * 2013-04-18 2016-06-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yeglasses attached with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5545644U (zh) * 2016-01-27 2016-08-31 杭州之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投射装置
CN106506473A (zh) * 2016-10-31 2017-03-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投影终端
US20170178294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Intel Corporation Code filters for coded light depth acquisition in depth images
CN108983441A (zh) * 2018-07-12 2018-12-11 黄华新 一种智能眼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11619A (zh) * 2019-03-21 2019-08-09 南京林业大学 电子化助教平台及其助教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7780A (zh) * 2011-07-12 2014-05-28 谷歌公司 用于虚拟输入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US9367142B2 (en) * 2013-04-18 2016-06-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yeglasses attached with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093525A (zh) * 2014-05-08 2015-11-25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眼镜
US20170178294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Intel Corporation Code filters for coded light depth acquisition in depth images
CN205545644U (zh) * 2016-01-27 2016-08-31 杭州之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投射装置
CN106506473A (zh) * 2016-10-31 2017-03-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投影终端
CN108983441A (zh) * 2018-07-12 2018-12-11 黄华新 一种智能眼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11619A (zh) * 2019-03-21 2019-08-09 南京林业大学 电子化助教平台及其助教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5756A (zh) * 2020-10-30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1143A (zh) * 2020-10-30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1143B (zh) * 2020-10-30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976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图形码显示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976B (zh) * 2020-12-29 2022-02-18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图形码显示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513B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180B (zh) 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76513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57575B (zh) 消除炫光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240577B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
CN111045487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折叠角度检测方法
CN109710349B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35286B (zh) 一种防止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29171B (zh) 一种未读消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8763998B (zh) 条形码识别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7463897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50408B (zh)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532820B (zh) 图形码显示、扫描方法及终端
CN111144877B (zh) 扫码支付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44172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523253B (zh) 一种支付方法和装置
KR102511456B1 (ko)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단말
CN109257489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96663B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
CN111158548A (zh) 屏幕折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37328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21524203A (ja) 対象物認識方法及び移動端末
CN109164951B (zh) 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9157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截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740214A (zh) 一种提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4494B (zh) 一种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